更新日期:2011/08/08 22:50:59
學習次第 : 進階

總結、生活運用、禪修課程

1. 現在是我們法談的時間,請放鬆身心,以覺性來聽講。經過不斷的練習,昏沉消失不見了,身心感到愈來愈輕盈,因為覺性日益增強了。整個禪修的方法也熟練了,同時,也可以體會到:生活就是禪修,禪修就是生活。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我們都在禪修,舉手投足、揚眉瞬眼都是在禪修。佛陀的正法原來是這麼簡單,也這麼奧妙。我們也同時體會到經上所說的:走在正法道上的人,都是喜悅的人。

2. 當我們敞開我們的心胸,當我們以覺性來面對生活上的一切順逆境界時,我們的內心安詳而平穩,那麼,「戒」已立足在我們的心中。當我們的覺性,念念分明如煉不斷,那麼,「定」已立足在我們的心中。當我們以覺性看清一切事物如實的樣子,不被現象所迷惑,不再執著於身心世界,而能縱橫自在,那麼,「慧」已立足在我們的心中。因此,動中禪的訓練,可以使我們自然具足戒、定、慧這三學。

3. 以強而有力的覺性,我們可以看清身體的生滅無常,可以看透色身是苦而無我的。我們也看清苦受、樂受的不斷生滅,不隨苦受樂受而起舞,因為我們有強的覺性在。每當貪心、瞋心剛要出現,我們都可以清楚的知道,不再捲入其中。每當好的念頭、壞的念頭一生起,我們也清楚的覺知,能夠自主的走在正確的方向。以上就是對身、受、心、法的清晰覺察,時時安住在身心現象的當下,便是走在「四念住」的道上。

4. 同樣的道理,我們努力以覺性來滅除惡法、增長善法,我們就在實踐「四正勤」。當我們以希欲(希望)、精進、定心、觀察做基礎,使覺性持續不斷,我們就是在實踐「四神足」。

5. 覺性如貓。妄念如老鼠。我們不斷的喂貓,我們也體會到老鼠漸漸不見了。經由動中禪的實踐,我們的信心愈來愈堅定了,對佛、對法、對僧、對緣起、對聖諦等等都自然產生了堅定的信心,也堅信覺性的不斷培養與提升,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我們培養了「信根」。我們也自動的持續修行,這是「精進根」。我們時時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培養出覺性,這是「念根」。我們使覺性持續如煉,沒有散亂,這是「定根」。在強而穩定的覺性中,自然呈現出智慧,這是「慧根」。在禪修中,我們培養了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根以及五力。

6. 煩惱像是一顆百年的大樹,我們透過肢體動作做工具,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就像用大斧頭來砍這顆大樹,我們體會到覺性的威力了。強而穩定的覺性,就是「念覺支」。以強的覺性來抉擇諸法,這是「擇法覺支」。不斷地繼續培養覺性,這是「精進覺支」。在強的覺性下,自然生起了喜悅,這是「喜覺支」。同時,身心輕安也自然而然的時時出現了,這是「輕安覺支」。覺性持續如煉,自然的運轉著,毫不費力,這是「定覺支」。在強而穩定的覺性下,對根塵的接觸,

都能自然的保持平等心,這是「舍覺支」。我們正在培養念、擇法、

精進、喜、輕安、定、舍等七覺支。

7. 我們潛在的不良習氣就像挖井過程中出現的濁水。但是只要一直將濁水一直舀走,最後必然出現清涼乾淨的水。同樣的道理,我們將覺性時時刻刻結合在生活當中,將自己的不良習氣一一去除。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覺知自己的動作,培養穩定有力的覺性,看清身心的實相,不被外境所困惑,這是「正見」。以覺性來思考,不生起貪瞋的心理,這是「正思惟」。在覺性中,保持如法的言論、如法的行住坐臥、如法的生活,這便是「正語、正業、與正命」。將潛在的不良習性,以覺性不斷地拔除,這便是「正精進」。使覺性持續不斷如煉,使心清靜自在,這便是「正定」。因此,動中禪的訓練,便是在使我們過著合乎八聖道的生活。將上面所提到的四正念、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合起來,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因此,整個動中禪的訓練也就是在生活中培養三十七菩提分法,培養圓滿的覺性。整個佛法的實踐,便是以覺性來貫穿。開始是覺性,中間是覺性,最後是圓滿的覺性。大家永遠要掌握佛法的這一精髓。

8. 在禪修時,我們要時時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不要靜坐不動,不要隨妄念之流而下,而應逆流而上。在江河上,死魚是順流而下的,而生命力十足的活魚是逆流而上的。只有死魚是永遠順流而下的。你要當活魚呢?還是當死魚?因此,你要一直覺知肢體的動作,不要靜止不動。在日常生活中,有空閒時,就做規律的手部動作或來回經行,其他時間,就一直覺知自己當下的動作,使覺性從早到晚連續如煉。那麼,你就是逆流而上的活魚,最後,必然可以「魚躍龍門」,由凡入聖。

9. 經由不斷的努力,你的覺性增加了,內心的污垢也漸漸淨除了,而且對別人的悲憫心也會自然的生起。因為你看事情不會再落入習慣性的偏見中,因為你開始能以覺性從多個角度來看事情。以前你對某人不能諒解,現在你能從他的環境對他生起同情。以前你難以釋懷的心結,也因覺性的增高而化解了。以前你所逃避的事情、所不敢面對的事情,你能心平氣和的以覺性來處理。覺性增強後,生活的品質自然改變了,你發現周遭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生氣盎然的。你發現自己不再是習性的奴隸了,因為你以覺性看清了習性的面目,不再跟隨它了。

10. 當你看到那些忘了自己而受苦的人,你不由得生起悲憫之心,你自然想幫助他生起覺性。你想將覺性分享給一切眾生,你希望在每人的心上遍植覺性的花朵。你希望眾生不要再盲目的受苦了。看清眾生都有佛性,你想去點燃他們心中覺性的火把。

11. 整個動中禪的訓練,在於提煉出覺性這最珍貴的甘露,在這甘露中含藏著戒、定、慧與慈、悲、喜、舍。這個方法不只是一石二鳥,而是一石七鳥或更多的鳥。要好好珍惜這個方法,使自己與別人都能享受這最珍貴的法寶。

12. 由於我們整天都在動,我們時時都可以禪修,因此,沒有理由找藉口說:「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禪修。」

13. 在泰國,有的人是在農田種菜時開悟的,有的是在喂豬時開悟的。因此,最重要的事是要時時保持覺知。

14. 當我們到達滅苦的目的地之後,我們可以做規律的手部動作,也可以不做。但是我們為了教導別人而示範這個規律的手部動作,把這個方法傳給下一代。

15. 有的學員問:這個方法回去自己練習,會不會有危險?

我們只要一直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就絕對不會有危險。不管發生了什麼身心現象,都要與自己的覺性在一起。只有忘了自己的人,才會有危險。就像在洪水中過河,手一直拉著繩索前進就可以橫過去。如果手不抓緊,就會被洪水沖走。覺知肢體的動作,就是我們的繩索,要抓緊它,就不會有危險。

16. 在生活中,我們要能夠以覺性來面臨各種逆境和挑戰。在佛陀時期,印度拘樓地區有一對婆羅門夫婦和一位長得非常漂亮的女兒。有一天,這位婆羅門遇到佛陀,認為佛陀就是合乎他女兒的許配物件。他立刻去找妻女,回來時,只看到佛陀留在地上的腳印。他的太太仔細看了佛陀的腳印說:「不要打妄想了,他不會娶女兒的,因為有這種腳印的人,已經完全斷除了世間的欲望。」

但是婆羅們還是不死心,找到了佛陀。佛陀說:

「當日我在菩提樹下,看到魔王波旬三位美麗無比的女兒時,我的心都不動一下;你們的女兒,我怎麼會動心呢?」

這對夫婦就跟隨佛陀出家修行,並且證得了聖者的果位。至於他們的女兒,後來則成為優填國王的三位王妃之一,稱做摩希提利王妃,但是她對佛陀的拒絕,始終懷恨在心。

有一天,佛陀行化到優填國王的憍賞彌城。提利王妃就開始進行報復,派人尾隨佛陀,散佈謠言,誹謗佛陀,講各種壞話。服侍佛陀的阿難尊者,聽多了壞話,就對佛陀建議:還是離開這裏,到別的城市去。但是,佛陀說:

「到別的地方,也可能受到誹謗。一個清白的人,每次受人誹謗就離開,是不對的。在什麼地方發生問題,就要在那個地方解決問題。」

優填國王的皇后和侍女們都敬信佛陀,這使得提利王妃更是生氣,就常向國王進讒言,說皇后要謀害國王。有一次,她知道國王要住在皇后那兒幾天,就設計將毒蛇擺在皇后的床上,國王看到毒蛇,就相信她的讒言。用箭要射皇后和侍女們,但是她們已經經過佛法的熏習,心中不但沒有恐懼而且充滿著慈悲,結果沒有傷害到她們,國王知道她們是無辜的。

提利王妃心有不甘,後來暗地找人將皇后住處四面縱火,在熊熊火焰中,皇后和侍女們保持正念正知,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佛陀知道後說:

「正念現前,精進的人進入不死的涅槃。」

優填國王懷疑火災是提利王妃的指使,便故意對她說:

「皇后在世時,我整天提心吊膽,害怕遭到她的毒手,現在我可以放心了。是誰幫我解決了心腹大患?一定是深愛我的人。」

壞心腸的提利王妃就馬上承認是她找人來縱火的,國王假裝很高興,說把這些人好好集合起來賞賜一番。王妃把那些人集合後,國王就將他們全部處決了。

佛陀知道後說:

「沒有正念而放逸的人,不斷在苦海中輪回著。」

因此,我們要遵循佛陀的教導,不斷培養自己的覺性,使正念現前而能面對誹謗與逆境,並且以慈悲與智慧去處理各種危機,最後將達到內心完全沒有痛苦與煩惱的境界。

17. 最後,總結一下動中禪的一些觀點:

任何人都可以練習正念動中禪,與年齡、性別、職業、教育、文化、國籍、宗教信仰都無關。任何人只要知道如何去練習,他就能練習這個方法。

動中禪的基本觀念是:要知道當下你正在做什麼,要與你當下的肢體動作同在。

我們不將生活與禪修分開。每當有空閒的時間,就練習正式而規律的手部動作或來回經行。工作時就覺知自己肢體中一個部位的動作,例如,在洗盤子時,就覺知擦拭盤子的那一隻手的動作。走路時,就覺知往前移動的那一隻腳;等候公車時,就覺知手掌指頭的動作。

正念動中禪是一個自然的方法,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以及任何活動中練習。每一眾生都有清淨自然的覺性,也就是說,眾生都有佛性。這個方法,要我們時時活在當下,把我們的覺性喚醒。我們將看清自己當下的身與心,看清自己的念頭。而念頭是所有痛苦的來源。

人們由於念頭而哭或笑。他們只知道有念頭生起了,卻看不清念頭。如果只「知道念頭」,就會給念頭拉著跑,而不知道如何擺脫,結果就哭哭笑笑。

如果我們有強的覺性,我們就能「看清念頭」。能看念頭,念頭就會停止。因而,可以擺脫妄念,達到滅苦的目標。

不斷的培養覺性,你愈來愈知道自己的肢體動作。當你能夠時時知道肢體動作時,你的覺性就會自動的運轉,接著覺性就會發展到大的覺性,這時稱做「大正念」、「大覺性」。

正念動中禪的目的是培養出一顆穩定而健全的心,使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對生死不再有疑惑。這顆健全的心,不只利益自己,也利益周遭的人。

17. 經由不斷的練習,你的覺性提高以後,智慧就會展現出來,看事情不再只是單方面的看法,你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這種智慧是一種內觀的智慧,使你能夠安詳的面對種種困難。佛陀時期,有一位大弟子叫做「富樓那」。有一天,他向佛陀報告,他要到印度西部輸盧那去弘揚佛法,度化輸盧那人。佛陀說:

「輸盧那人性情兇暴,好勇鬥狠,他們當面罵你、詆毀你,你怎麼辦呢?」

富樓那說:「世尊!他們罵我、詆毀我的時候,我心裏會想著:這些輸盧那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只痛駡我一番而已,因為他們可以用手打我、用石塊丟我呀。」

佛陀說:「如果他們用手打你、用石塊丟你,你怎麼辦呢?」

富樓那說:「世尊!他們用手打我、用石塊丟我的時候,我心裏會想著:這些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只用手打我、用石塊丟我而已,因為他們可以用刀杖來傷害我呀。」

佛陀說:「如果他們用刀杖傷害你,你怎麼辦呢?」

富樓那說:

「世尊!他們用刀杖傷害我時,我心裏會想著:這些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只用刀杖傷害我而已,因為他們可以把我殺死呀!」

佛陀說:

「如果他們把你殺死了呢?」

「世尊!如果他們殺死我,我那時會想著:佛陀教導我們要厭離身體這個臭皮囊,現在這些輸盧那人很有智慧,對我很好,幫助我解脫這個朽敗的身體,我實在要感謝他們。」

佛陀聽了富樓那的話,讚歎道:

「善哉!善哉!你能夠忍辱而柔和,你有資格去輸盧那的地方度化眾生,使他們達到滅苦的目標。」

18. 大家要好好效法富樓那尊者的傳法精神,他已經培養出強大的覺性,能夠以平等心去處理逆境。經過他的度化,在輸盧那的地方,他建立了五百個精舍,使好多人都得到了正法的利益。

19. 動中禪的禪修課程結束時,也是禪修的開始。因為生活就是禪修。關於動中禪的課程規劃,一種是七天的「訓練課程」,有時連續數期,這種課程常常有小參,有禪師在旁指導。另一種是「共修課程」,由舊學員安排,禪師雖在國外,每天仍然透過傳真、電子郵件來指導。這些課程都有相同的作息時間,從早到晚一直培養覺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容易放逸、懈怠,而今透過這些課程,可以互相激勵、互相支持,容易使覺性持續不斷。想用功辦道,並且能遵守團體規約的學員們,歡迎來參加這些課程。最後,祝福大家早日圓滿自己的覺性。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