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9 01:57:56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3/29 01:55:51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尊貴的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問答錄-- 莫把佛法與傳統文化混淆
時間/一九八八年十月
地點/美國加州遠西學院
譯者/黎靜雲
問題:要瞭解一個古代的文化傳統如何契入現代的社會,總是個有趣的問題,尤其像現代人,全心專注於工作上,與精神領域的追求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背道而馳。您認為問題在那裏?如何做調適?現代的科技經濟文明創造出一個完全與您生長環境不同的社會,您認為做為現代人的我們,第一步要如何做?
仁波切:整個世界愈來愈現代化是事實,但我們應知佛教首先起源於印度並融入當地的文化,後來傳入西藏也同樣契合西藏文化,而佛教的基本教義與精神並沒改變。在地域與地域的弘揚傳遞過程中,佛教的本質與修行方法一點都沒變。佛教在教義上強調兩件事,即正知與修行。佛教的正知讓我們徹悟外在現象(色法)與我們自心的究竟本質,不管古代,一千年前或現代,究竟實相從不改變。所以佛教是從哲理上來論內外生命的本質與其真如不變性,而現代人可受益的即是佛教裏最根本、最究竟的這部分,亦名“佛法”。再者,依經驗法則,如果佛法是假的,或者我們所學的是西藏文化式的佛法,就會發現很多衝突的地方,並造成誤解和困惑,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所以最正確的是莫過於我們吸取佛教的精義,即佛法,而不必要學習具文化色彩的部分。而且我們自身也有責任不要把佛法與文化傳統混淆。我們不要把佛法認為是專屬某人或某個國家的;因此佛法可以契入于任何文化,但我們卻不能把佛法變成一種文化。
問題:有時我們常使用某字,但並不真正瞭解它的意思。例如每個人都把“禪修”、“禪定”掛在嘴邊,但它真正的含義是什麼?請不要僅就其表面的意思而從廣泛的角度來論。
仁波切:禪定或禪修,藏文叫Sgom,意思是“變為熟悉”或“使它熟悉習慣”。假如我們從不作禪修,我們的心便無法獨立自主,常受妄念以及各種習氣煩惱影響,導致心神散亂。所以我們要把心帶離這些煩惱業障,並讓它熟悉習慣於“專一”。開始時(也僅是在開始時),我們找一個目標做為專注的物件,這是為使心不在雜念與妄想中迷失。但就如上面所說的,禪修的目的是要發展這種熟悉或習慣的意識,因此最後便不再需要任何專注的目的物,而只要繼續發展心的專一性。
問題:是否可請您再詳說佛教裏所謂的“專一”或“專注”?
仁波切:由於我們平常妄念紛飛,所以分秒都在造業,我們的心也變得非常散漫而無法安住於任何事上。所以一開始我們要訓練使它停留或專注於某個目標物。這是一個基本的方法——即為了使心不致散亂,隨處遊蕩,我們讓它專注於一個目標上。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的心便會慢慢習慣定於一點,而後繼續進步直到心性完全圓熟時,便達到一個“無修”的境界,即無一可住而又從心所欲住於一。我們每個人天生具足這種專一性,只是沒有修持發展出來。不僅我說每個人天生具足,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曾體驗過在某一刹那的當下,感受到那種寧靜柔和專一的覺性。但由於習氣使然,我們無法久住於上,所有的妄念、煩惱業障完全阻礙著我們。所以我們作禪修,最主要是要消除任何阻擋我們發展專一能力的障礙。我們要認知這些障礙的原因,並且消除它。
問題:消除障礙要用我們的覺知,對不對?您不能“殺死”障礙是吧?
仁波切:首先我們不要去壓抑這些障礙,但也不要隨著它轉或當它認真,心便又會再回到其專一上。慢慢悟境高了,我們便會學到並瞭解這些障礙的正面作用;換句話說,轉煩惱成菩提,轉不淨成清淨。
問題:今日社會的複雜性似乎讓我們遠離了精神層面的追求,您能就此點談談嗎?也請談談我們所謂的“世俗”與“精神”生活之間的關係。
仁波切:我們必須先瞭解在佛法上有兩個基本的真理,即“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從相對真理來看,好像精神領域與凡塵世界是兩回事,因為以此觀點,我們總認為精神面是清淨,而物質面或世間一切是不清淨的。但修佛法最終目的是要打破並克服精神與物質、清淨與不淨之間的藩籬與障礙,使輪回與涅盤,使輪回與涅盤合一不二。就這樣您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中,您不必非要關在佛堂裏打坐才能領悟輪涅不二道理,這是整個修佛的關鍵所在。不過直到我們證悟輪涅不二的境界前,我們必須努力勤修身口意的善業,並將它付諸於佛法的實修上。
問題:我們多數人都在一個無特定道德標準的文化中長大,最主要在於我們通常所謂的倫理道德只是心或腦子把一些東西強加諸於我們身上,並掩蓋了我們本來具有的東西。這樣往往造成殘缺不全的概念和困擾。因此當您剛剛談到直至開悟前,我們必須勤修正行,我不知是否有點危險再次造成我們心的二次污染並掩蓋了一些我們本具有的東西。
仁波切:對!這也是我一再解釋修行前必須要對佛法有正確瞭解的原因。假如我們不瞭解教義,當我們談到善行或惡行時(假如我們強調的是倫理道德方面——什麼我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便會讓我們覺得不自在和困擾。那就會如你所說的:我們只不過在強迫接受某些東西進去,並抹殺遮蓋本有的。但如果我們完全瞭解修行後面所含有的佛法真義時,就不會覺得勉強。佛法教給我們輪回之根本及痛苦之因等等,瞭解之後依法修行便不必費心思考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或感覺被左右控制了,因為這時我們便會因瞭解而自然接受了。
問題:“捨棄”是什麼意思?
仁波切:我們要考慮到初學者的能力並用通俗的語句來說,例如:放棄或捨棄我們的見解。但究竟上來說,一切都超越於捨棄與不捨棄,不落於舍與不舍兩邊的。
問題:那是究竟上而論的,但要達到這個境界之前,要先學會捨棄。假如我們只在心裏捨棄錯誤的見解,我們仍落在輪回;問題不只是在心念上而已,對不對?它也表現在情緒或習氣上。
仁波切:一點不錯。這也是佛教為何把外在身戒與內在精神修行合一的原因,這樣才算完整。
問題:我們改變一個話題。在我們臨終以及死亡之後,我們的身、心以及神識變成怎樣?
仁波切:我們的想法是這樣的,在中陰或中有狀態時,心與身是分開的。心與身是不同的;身是具體實有的,它有一個外相;心是就“智慧”、“覺性”方面而論的。在佛教“心”的同義字是“神識”,它不是物質,沒有實體,也沒有表相,但它有很大的“能量”。心的本質是明性與空性,它沒有一個你可指出的實體,它是無始亦無終,不生亦不滅的。當心寓於身時,它們之間有種互動的關係。當心的念頭生起,跟著演化或說話時,身體即以行動配合之。只要身與心之間有這種關係存在,就叫做“生活”——心有所想,身體即有所動作。但死亡時,心並沒有死,它與身體分開,並進入另一個階段,所謂的“中陰”,因是介於死亡與來生之間故名之。在中陰時,心識沉浮不定,再出世時,同樣的心,只是換了另一個色身。
問題:當有人將死時,我們常會被叫去幫忙。我們認為西藏佛教徒對死亡這方面瞭解很多,我們應如何準備死亡之事?如何照顧將死以及死亡後的人?對不同宗教的人或沒修什麼佛法的人,方法是否有所不同?
仁波切:最好的方法是叫做“大手印”的教法。這是一種可讓我們悟到真如本性的修法,藉此修法獲得的智慧可消除死亡的恐懼;在死亡時我們只當是身體與心識的分開,並藉著當下心性的認知,使精神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對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等同。第二件事要知道的是在死亡時最糟的敵人就是執著、貪欲以及對人或事的依戀不舍,不管是朋友、家產、財富等等……。在世時這些執著、貪欲都會帶給我們很多問題,同樣的,臨終前後如果有這些心態產生,問題會變得更麻煩。所以每個人要找出讓自己破執著的有效方法。上述建議對在中陰時尤其受用,就是當下刹那的了悟真如本性,則此時任何法都可摒棄。真如心性本具足,中陰時它會顯現出來,如果您此世修行得法,在此時便會認知了悟而得解脫。否則請人念“中陰救度法”也有説明。記住,死亡只是身體與心識的分開,而心識或神識仍繼續作用。它的五蘊還在,仍可聽聞,因此依我們習慣,每天念讀這本書連續一個禮拜,幫助亡者認知中陰的每個階段將有很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