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3:45:48
學習次第 : 進階
寧瑪巴本尊生起教授 無二雙運明穗要解第四節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初分
第四節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初分
第二部分的修持是正行儀軌,分為:「正行根本瑜伽修法」及「正行後得瑜伽修法」。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又分為:身印契瑜伽、語念誦瑜伽及意光明瑜伽三部分。
其中身印契瑜伽則分:三種三摩地、生起能所依中圍(即本尊天眾及中圍越量宮)、迎請智尊及祈請安住、啟白供贊、練習本尊觀想五支。
三種三摩地
三摩地是梵文音譯,又稱三昧,意為等持,正定,是指行者遠離昏沉掉舉,心清淨安住於一境的禪定狀態。在生起次第的正行修法中,我們要通過三次第的三摩地來觀察內在深義。第一步是“真如三摩地”,其理可依所淨之境、能淨之法及淨治之果來解釋。
所淨之境是“死有”的心識;能淨之法是安置本來心性的正知;淨治之果便是離二邊妄想的心性證德。
為讓行者瞭解“死有”顯現的收攝次第,先簡單講述一下“死位中有”的教法。
中有意為中間或過渡,它並不只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死亡之後到再入胎前的這個階段,中有是一種移轉,過渡的過程,依教法共分為六種:處生中有(即我們生存的這一世)、夢幻中有(即我們在睡夢中到醒來貫串日夜的時間)、禪定中有(行者于定境中安住、此時的心行狀態)、死位元中有(又稱臨終中有,即人臨死前到死亡的短暫時間)、法性中有(即死者結束了這一世的生命但尚未再入胎的中間階段)、受生中有(神識隨業力牽引去投胎,開始新的生命的階段)。
這裏我們重點教授死位元中有的情況,死位元中有是一個我們身體與心的消失融入過程,分為兩個部分。即外在五大,神識和能力的消失融入以及內在粗表和微細心念的消失融入。
在人臨終時,先是五根本氣(瓶氣、命氣、下行氣、上行氣、遍行氣)的消失,使我們呼吸急促,四肢收縮,這時位於臍輪的明點開始散壞,導致五支分氣中的龍氣消失,引發地大消失融入水大;接著心輪的明點開始散壞,導致龜氣消失,引發水大融入火大;然後喉輪的明點散壞,精氣消失,火大開始融入風大,這時體溫開始逐漸消失:當密輪的明點散壞後,天施氣會消失導致風大融入虛空或心識之中,這時呼吸完全停止,身體己經死亡;此時氣入中脈(“氣”即“風”或名“風息”,人的身體與心識均需依賴於體內多種風息即前文所述五根本氣和五支分氣的迴圈流動,若風息的迴圈失去平衡或不順暢,便會招致病患;“脈”則是體內風息所流經的通道,與醫學上所講的經脈並不相同,中脈上端開於頂輪梵淨穴,下端關閉於臍下密輪,粗細猶如竹箭,內為中空;“明點”是我們的身體即色法與心識的能量精華),先後出現三種微細心境或覺受,先是空大融入“現”,出現似秋夜之晴空,月光滿天,白茫茫一片空明,別無所見;接著“現”融入“增”,惟見天空日光映照,紅霞周遍;最後“增”融入“近得”,惟覺深夜一片漆黑,別無所見。內在心念的消失則是隨著身體開始消失融入後,中脈下端的紅明點開始上升,中脈頂端的白明點則往下降,當二者在心輪中間相遇相撞時,一切心識同時死亡消失。這便是對死位元中有狀態的大概描述。
一切眾生的“死有”皆在白,紅,黑三明相(顯現為三種顏色的光)及心識覺受“勝義諦明空淨光”後出現(隨著身體逐漸死亡所顯現的外在徵兆,內在心識則會感覺到不同顏色的光明交替出現等景象),行者應安住於三摩地淨治觀想此境,若不能認持淨光便會遠離解脫。此中有之教授乃是無上解脫密法,行者應多加思維觀修,可參考專門教授中有的法本認真修持,必可獲得廣大饒益。
真如三摩地也可以用觀照正修之自性或能淨之法來解說。正修是要認持非造作或無為法的本來心性即本覺,要平等寬鬆地安住於此,在此無作平常本心所導引下,一切諸法皆現為無來去,且當下亦不住於任何處。在此本來心境中,沒有任何計度思維,真實遠離言語。欲認知此本來心性,便要通過修持禪定,安住於真如三摩地。
此無生圓滿無礙的智慧——本覺,不可能被造作,若我們要說明此心的本性,便不能說它是一種覺受經驗。無始以來,它已不是一可被覺知的事物,亦不是某些經造作而成的東西。假如它是不存在的,它便不可能被叫作本覺,但是一旦將其理解為實有,它又不可能顯現於所知境中。自性離一切相,無有分別執著,故名無為法。然而正如《金剛經》中所述“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若一定要描述此究竟實相,實無法作答。因為其不能被覺知的原因正是在於它並無自性,亦永不會具有任何特性。此實相是不落於常見或斷見兩邊的,其性空寂,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論釋證成的,亦不能用邏輯思維推理證得。
眾生的身體為五大因緣聚合,故有色法諸相,但眾生真實自性實沒有可緣彼生起貪取之事。心性可假借三解脫門作譬喻解說(三解脫門是指空、無相、無願),首先是說心性空無自性;次者是說心性無相;最後則說心性無願欲,即無有可於其上生起貪欲之物。
真如三摩地的果位乃是證得究竟不動的本覺,即勝義諦本身,也就是勝義智慧法身之義。這種說法決非與外在因素有關,這只是一個對我們自身的原始本性——明覺rigpa的解釋。
所淨之境及淨治之果二者相同,心的本性及果位兩者皆為佛性,臨終時心不清淨其相屬的習氣即趨向於執著肉身為實有,此時便要觀修此法來作淨治,最終心識便能現證淨光的本性而得解脫,成辦離苦的涅槃,亦即勝義智慧法身或圓滿正覺果位。
第二種三摩地是“遍顯三摩地”,其也可用所淨之境、能淨之法及淨治之果來作解釋。此法是從實相的見地來觀修一切顯現以清淨行者于“死有位”退失勝義諦淨光後所現起的境相。
死後心、風便趣入“法性中有位”,此時“意生身”會處於如夢的狀態中徘徊流浪。此身具足諸根,故能極快速地感受種種根塵,並急欲求取所有根塵的受用,此修法便是要淨治這種刹那變異的心境。
接下來便要修持引發真實心性的正知,心的本性包含了我們所說的輪回與涅槃,安住於此實性時即不見輪、涅二者有任何分別。不要遠離這種正知,因為種種幻相皆為此明顯覺知的力量所現,當我們妄想執取這些顯現為實有而非虛幻時,輪回便會生起,這就是六道輪回中的有情眾生不停受苦無法解脫的原因。將本為虛幻的所知境視作真實,便會令我們流轉於生死輪回之中不得自在。所淨之境是藉緣於身受行苦的六道有情所起的悲心來作淨治,行者要生起平等無私的遍攝大悲來清淨此境。
修持此法之果便是證得如幻大樂報身,亦即果位的圓滿受用身,行者所證得的如幻智慧示現即如同具足種種相好莊嚴的本尊一般。已清淨之境一中有身與淨治之果相同,見此實性即是見得一切顯現的幻性。
若行者在其身處的輪回境中應用此法,便能夠淨除一切習氣垢染,任何愛執貪著面對空性時皆會被去除,行者最終可證得報身。此法能植下及長養成熟報身的種子,在證得果位時,智慧淨光即現為由猛烈大悲心所顯的本尊天身。此如幻天身便是金剛乘圓滿次第修法的根本扼要,憑藉生起此幻身,便能成熟圓滿次第的心相續,能修持高位之法,前兩種三摩地的解釋至此圓滿。
第三種三摩地是“本因三摩地”(又名為因三摩地),其亦可以所淨之境、能淨之法及淨治之果來作解說。
所淨之境是“轉生中有”,此時“意生身”已由過去的業力成立了特殊的趣向,並即將受生於輪回中。當心、風將要去趣入輪回時,行者便要力作淨治。
一般而言,成佛是要依“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當“意生身”於“中有”漂流時,可比喻為資糧道:心、風將趣入未來身之際可喻為加行道;入胎結生時即如見道;胎兒住于胎中圓滿成形至將出胎時即是修道;正出胎已即無學道。
淨治此境之法便是修持空性及大悲,此二功德皆在修持中同時生起。本尊的種子字是表徵無分別淨智之境,當我們觀想本尊的種子字時,應認知其性無有質礙,然後種子字即成為勝義大悲菩提心的所依。種子字就如命根,是勝義大悲心的生命,其極為光明顯赫永不變易,一切從其出生者皆適合作為觀修的所緣。
“啥”是觀音菩薩的種子字;“吽”是普巴金剛的種子字。就是六道眾生亦都有各自的種子字,“哩”便是人道的種子字,一切中圍壇城也是由“鎮M”字所出生。
勝義大悲心的本性是空,故此並不需要用某些法則令悲心與空性互相結合。悲、空二者無別且從不分離,真實的悲心沒有能所觀待。
修此法門之果便是證得化身,亦即佛果應化身,以此行者即具足對所要救護的眾生示現任何身相的堪能。
所有不同的密續本尊皆是佛智為利益有情而化的外相。例如佛父母等入雙運的本尊相非表貪欲,而是表徵對治貪欲的佛智,同樣忿怒尊亦非嗔恨的表現,反而是勝義大悲的猛厲示現,是為調伏那些不能用其他方法調伏的眾生所幻化的暴惡身相。父母本尊雙運是表徵無分別智及勝義悲心之境,故此大悲心的本性便是空性。佛智的母分是空性;父分是慈悲或方便,本尊父母等入雙運即共表此二者無異無別。
觀想種子字便是要清淨此“本因”,此即心、風融合,行者將要受生於下一世間的時位。故此修法便是在行者轉生於輪回世間之際作淨治。
這種觀法與諸佛示現種種身相利益有情的誓句亦有關係。種子字是一切中圍本尊的生因,亦是一般建立中圍壇城的主因。此法能淨除取生的習氣及有助修行者通達顯、空之性,最後成辦果位真實化身。其能植下達證化身及圓滿解脫的種子,令大樂心境從心、風和合中出生。由借修自身成本尊之力,行者即植下生起大樂智慧的種子。這種由風、心和合而生起的大樂,與圓滿次第所生起的覺受證德相同,只要風息和心識處於不淨之位,行者便會繼續在生死輪回中流轉。行者若以清淨慧氣及慧識淨治其心,便能現起本尊的如幻天身。
總而言之,這三種三摩地是一切金剛乘儀軌的根基,由於這是生起次第的根本,故行者在實修儀軌時必須具有清楚的認識,絕不可缺失這三種三摩地的修法。事實上這三者是一切修法的根本,雖然由於某些修法極為簡略或極為廣長,所以這三者不一定能明示於儀軌中,但無論如何行者必須具足其義。隨著我們便要開始修持生起中圍壇城的正行。
生起能所依中圍
從佛智之境生起能、所依壇城的方法名為“身印契瑜伽”。生起中圍壇城有三次第:
(一)五大疊成中圍地基
(二)生起越量宮
(三)生起本尊座
建立中圍壇城的方法與世間建築房屋方法不同,中圍壇城是先要從諸大種堆築而成的地基中生起。在此過程中行者是由“四大種”建立出一世界來淨治外境,我們(現在)的世間是由世俗妄識所化現,是有漏意業所顯現的境相。我們所認知的世間,依傳統所說是包括了須彌山及各大、小部洲等色法器界。由於我們的世俗二取妄想,故我們只相信一切山河大地等外境是如我們所認識的那樣實在,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憑藉觀修在加行法中所說的廣大護輪,並成辦以下的觀想,行者便能清淨這些妄見。
先觀想出現“啊”Ah字,後即轉成一端向下倒立的三角錐體青色“法源”dharmadayo,其相就像普巴橛插入泥土後,迅速拔起所留下的形狀一般。此三角錐體其量廣大無限,表徵“空大”。
在這倒置的三角法源上先出現一“養”Yam字,其後轉為一“風壇城”,其中央有一十字金剛杵,四周有呈暗綠色的風煙旋繞流動。“風壇城”上生起一“讓”Ram字,後轉面為紅色三角“火壇城”,外有火焰圍繞。“火壇城”上出生一“邦”Bam字,轉為白色圓形“水壇城”,其為白光所繞。“水壇城”之上出現一“浪”Lam字轉為金黃色方形的“地壇城”,其為金色光明環繞。“地壇城”上再出生一“松”Sum字,其轉為黃金、綠松石、紅寶石及硨磲所成的“須彌山”,此意即是要作一廣闊宏大的觀想。
隨著便是生起“越量宮”,此處亦分為所淨之境、能淨之法及淨治之果三事,所淨之境是眾生的對色法及住處的執著。先誦“鎮M"Bhrum,觀此咒字降至“須彌山”頂的平原上,咒字化為光明再現起“越量宮”。宮殿立於重疊的“五大種”及其上的“須彌山”頂峰,出現于行者先前所觀成的“金剛護輪”中央。被“金剛牆”所環繞的大地是“越量宮”的地基,“金剛牆”則為五色廣大火焰所繞,而“金剛牆”的內圍卻有“八大屍林”如輪環列。
然後行者在中圍壇城的中央觀想一廣大的千瓣蓮花,花中有花胚,花胚上有一體積大小相同的「日壇城」。「日壇城」上有眾寶嚴飾的十字金剛杵,杵臍有一藍色的方形地基,此乃是呈方形宮殿的中圍地基。
「越量宮」具有五重由五種寶石所築成的圍牆,色澤各有不同。若行者所生起的本尊是白色,則最內層的圍牆是白色,若本尊是紅色那此圍牆亦是紅色,如此類推。其餘四重圍牆是由此內牆層層向外排列。宮殿的最外層有一紅色的臺階圍繞,上有十六供養天女站立,眾天女面向宮殿,各以不同的手印捧持種種美妙供品作供。由最外牆的頂部向外生起的是鑲有寶石的黃色邊圍,邊圍上有一列上抵屋頂的細小柱子。四方的外牆各有不同顏色,東邊是白色,南邊是黃色,西邊是紅色,北邊是綠色。「越量宮」中有八大主柱支撐著四條橫樑,屋頂的藻井除了中央的部份空間外全皆滿覆珠寶。宮殿四方各有一門,其上各有一半圓形的頂蓋及由紅色斗拱支撐著的樓閣。每一斗拱皆有天眾向諸尊獻供的塑像為莊嚴。斗拱所承托的飛簷在東邊的是青色,南邊是黃色,西邊是紅色,北邊是綠色。四面的飛簷各有一柱廊,上立有*輪、傘蓋、寶幢、羚羊像及手柄滿飾眾寶的牛尾幡等莊嚴。在宮殿的頂蓋上則豎立著尊勝幢及寶傘蓋,宮殿各處皆遍佈種種妙華、珍寶及寶幢等嚴飾。宮殿的週邊有「八大屍林」:
(一)暴猛屍林
(二)稠叢屍林
(三)金剛焰屍林
(四)骨鎖屍林
(五)吉祥屍林
(六)幽暗屍林
(七)啾啾屍林(啾啾是鷹等猛禽及被捕食的鳥類所發出的聲音)。
(八)大笑屍林
在八屍林中各有樹王、雲聚、河流、火焰及佛塔為莊嚴,又於每一屍林中均各有一天眾:
(一)「暴猛屍林」中有黃色帝釋天Indra(一說為白色——譯按)手執金剛霹靂,乘於象上。
(二)「稠叢屍林」有手持寶杖的黃色夜叉Yaksha乘於馬上。
(三)「金剛焰屍林」有手持蛇索的白色水天Varuna坐於摩羯魚Makara上。
(四)「骨鎖屍林」有青藍色炎摩天Yama手執長矛乘水牛上。
(五)「吉祥屍林」有紅色四臂火天Agni坐山羊上,其右邊一手作施願印,另一手執三首套索;左二手一持念珠,另一手則持淨瓶。
(六)「幽暗屍林」中的燒屍場上有一黑色羅刹Raksha坐於起屍鬼的身上,手執利劍及顱器。
(七)「啾啾屍林」有手執飄幡的綠色風天Merut乘于鹿上。
(八)「大笑屍林」有白色大自在天Wangdan坐在公牛(一說為大鵬金翅鳥——譯按)之上,手中執持三叉。
諸天皆穿華麗衣飾,眾寶為嚴,左邊身旁各有一身色相同的天妃相伴。諸天眾皆向諸佛世尊俯身禮敬。
眾屍林皆按照不同的修法,而分別住有男女瑜伽士、成就者siddha,持明vidyadhara,餓鬼preta,羅刹raksha,夜叉yaksha,食屍鬼、諸大種、勇父空行及豺狼等眾生。行者要觀想充滿這些不同有情的八大屍林圍繞著越量宮。
當行者觀想宮殿時,要緊記四門、主柱及一切物品皆真實為種種珍貴寶物所造成,這些皆是「寂靜中圍」的特徵。反之「忿怒中圍」則是為了調伏暴虐難調的有情而生起,其相可怖猶如墓場。宮殿的牆壁由幹、濕及新鮮的人頭所築成;八大主柱由天眾所造成:八橫樑則以八龍族naga所成;覆蓋在藻井的卻是環繞月亮運轉的二十八曜;宮殿的櫥窗由日月及八宿所成;綱罟是以毒蛇及顱骨所結成;屋椽上有由手指、頭骨、五根及日月所造的瓔珞珠蔓作為莊嚴;宮殿的頂蓋則由大天的頭蓋所造成。又於「寂靜中圍」的頂蓋之上是寶傘及*輪,但在「忿怒中圍」的卻是人心及人皮所造的傘蓋、幡幢。
忿怒越量宮其內外之相皆如墓地,到處遍地血池,暴惡黑風如旋風般猛烈吹刮,可畏的火光彌漫四周各處。但行者最要是應念所觀之境完全清淨,並要憶念其真實的表義。方法是憑藉憶念佛智的功德,此即諸佛的難思大悲及殊妙事業,應念一切觀修皆表徵這種慈悲心及清淨的利生事業。生起中圍壇城的修法於此結束。
修持此法之果是證得勝義根本智,亦即是真如法界dharmadhatu,這是無謬的大解脫慧,其可比作本初母胎,而倒立的廣大三角法源即表此義。五大種皆由這廣大的空性胎藏中出生。五部佛母即是佛智根本,亦是五大的真實本性,其廣大清淨猶如虛空,此五大便是從勝義諦的胎藏中現起的五位手印明妃mudra(或稱為明印——譯按)。“胎藏”或“母”均意指諸佛的宮殿,一切佛智證境皆從此處生起。
越量宮各支分的真實含義可從下文所說而得知:越量宮呈方形是表徵廣大勝義實相法界平等一如,四門表四無量心,各端互相支撐于頂蓋上的橫樑表八乘道次第,四門的頂蓋表果位四德,頂蓋上的*輪表正法常轉,下層階梯表四正念,頂蓋四小橫樑表四正勤,四門各有四窗櫥表四神足,五層圍牆表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五力。火焰、寶綱、華蔓、絲綢掛簾、明鏡、半月及用於扇風拂塵的飄幡共表七覺支,八主柱表八正道。
四橫樑表四無畏,頂椽所依的二十八支架表十八空及十波羅密多,構成頂蓋邊圍的木條表不可思議的功德,支撐上樑的細木塊表四清淨智,越量宮殿的華蓋表證悟的廣大中圍,而事實上佛果就是本覺唯一中圍,在最底部的三角法源亦同表一事。華蓋上的寶傘表圓滿廣大護念一切有情的悲心,旗幟則表慈心。越量宮所發放的光芒表徵身、語、意三門的無盡事業,光芒由內向外發放表根本智的遊戲示現,底部的十字金剛杵表空性與根本智無異無別,杵上的十二鈷表徵緣起十二有支已被清淨。日輪表徵本具勝義諦淨光,蓮花表不為生死輪回垢障所染的無礙功德,八大屍林表清淨八識,金剛牆表破除種種煩惱魔礙。
為力求觀修能清淨如法,故不管是「寂靜中圍」或是「忿怒中圍」,行者均須認持所觀境的表義為要,否則便會因邪見而受生為魔眾(即是汝渣rudra一類的非人)。若初學者對憶念以上所說感到極為困難,那在觀修時僅需認知中圍壇城的一切細相皆是佛智心慧的表徵,具有這種正念便能保證你的修持純正如法。
行者亦可將地基上重疊的大種作為表配諸脈及五脈輪的象徵。中圍的根基(蓮花、日輪、十字金剛杵)表中脈內的命風及明點,由此和合而成明、空心慧的越量中圍壇城。當我們觀修心的明性及空性時,脈、風、明點便會轉為柔軟無礙,清淨無垢,令行者堪能修持圓滿次第之法,因此生起次第自然能成熟圓滿次第。
越量宮由底至頂的種種不同形相表徵佛智的三相,即: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身功德,佛語六十支妙音一切語功德及佛意圓滿窮達真、俗二諦的意功德,這些慧力及慈悲皆為心意的功德。
色身的障礙亦可憑藉觀想越量宮表徵身中的脈道而淨除,越量宮的莊嚴表徵身中的命風,本尊表徵明點,構成宮殿地基的五大種表組成自身的五大:空大表心識、風大表出入息呼吸,水大表血液,火大表體溫暖熱,地大表筋骨肌肉。本尊則由明點中的紅、白二大雙運和合而出生。
隨著行者便要生起「本尊座」,此處同樣分為:所淨之境,能淨之法及淨治之果。行者欲作淨治之境是受生的形式,有情眾生受生的方法有由精、血和合的胎生(即如人道有情的受生方法),依暖、濕而受生的濕生及卵生、化生等數種。憑藉這種修法行者便能清淨其真正受生之處。
修持此法之處是在於越量宮殿的最中央,行者于此觀一紅色蓮座,上有平臥的紅色日壇城及白色月壇城,此日、月二輪的體積完全相同,蓮座及日、月輪即共同合成主尊之座。寂靜尊是坐在沒有日輪或覆於日輪上的月輪中,忿怒尊則坐在覆於月輪上的日輪中。其他眷屬諸尊的座位則各依不同的儀軌而有別。忿怒尊的座上會有男女魔眾、屍體或大象等表徵煩惱的眾生被踏壓於其腳下。行者以此本尊的觀想法即能成辦其修持。
修持此法可證得佛果化身,行者達證化身便能隨自所願轉生於任何地方,這種轉生遠離種種過失垢染。以此方法轉世的有情即名為「祖古」tulku(即活佛,轉世化身)。由於「祖古」的心意本自圓滿,安住於淨光之境,故方便、智慧皆于其心中圓滿和合無別,這種究竟圓滿的本覺證境便是修持此法之果。
由修習大瑜伽生起次第之法,行者即能趣入隨瑜伽圓滿次第之中。「本尊座」於隨瑜伽中的表義如下:蓮座是與脈輪相應,日輪是與於臍下觀為三角相的「拙火」相應,月輪則與觀於頂輪處表由父處所得白大的倒立白色“杭”Ham字相應。瑜伽師憑藉駕禦命風的修法即能燃起「拙火」,令「拙火」經由中脈上升溶化頂輪的白明點,成就不變的大樂證德。生起本尊座的教法到此結束。
觀修本尊身是修持的扼要,本尊及觀想的方法必須按照行者所修的儀軌及本尊所屬的續部來進行。行者觀想本尊身時要清淨之境,便是欲趣入父精及母血中結生相續的中有神識。
日輪墊是表母血,月輪墊則表父精,而下降的種子字便是專注的本因。種子字落于日月墊時便是與中有神識生起投入父母紅白明點和合結生之念相應,而種子字轉成本尊所持的手幟時,便是相應于紅白二大與中有神識結生相續之位。
觀手幟向外放光供養一切諸佛,再帶同諸佛的加持力返回己身,然後向外放光遍照一切有情,複再返回自身中。由觀想手幟收放光明之法,行者即能清淨神識入胎時的心念,每一輪的收放光明皆相配於胎中各大種出生及根門的成長。在較廣大的生起次第教授中,更特注重於處胎第九月間的詳細解說。在某些不同次第的修法中,有將種子字轉為手幟,再轉成本尊的修持攝為刹那自成本尊的單一觀法,其時行者要憶念自身便是本尊,這種便是淨治化生的修法。
解釋生起本尊的方法如下:觀種子字唯於空中顯現,再落於先前己觀成的座墊上,此即稱為種字成就法,其相配於語。複由種子字之心要手幟中放出無量光明,召請諸佛的智慧蒞臨面前,光明回攝于手幟時即成辦手幟成就法,這種觀法相配於意。從種子字及手幟的轉化而生起的金剛薩垛本尊天之法則與身相配,由此而成辦圓滿成身成就法。行者成辦這些修持,即能取得自主受生為「祖古」的能力,以此調伏仍處於生死輪回的有情心續。
修持生起次第是成熟行者的心相續,以為圓滿次第作好準備。如前所說,蓮花及日、月輪皆表徵中脈、脈輪、拙火及大樂,當拙火溶化頂輪的大界時,即令無上大樂明點從頂門下降,令行者依次證得四喜,解開各輪的脈結,風、心悉皆融入中脈之內。
在生起次第的修法中,種子字及手幟的成就法是與風、心融入中脈的次第相順。但是在隨瑜伽中,光明的收放及手幟轉化為本尊圓滿身相之法,則與大樂及空慧的證德相順,蓋因本尊的身相是從樂空根本智所化現,故生起次第的修法是為隨瑜伽圓滿次第的修持及成就奠下基礎。
在儀軌中的任何特定觀想細節,皆應如法修持為要。在一些簡軌中,本尊為僅有座墊而沒有越量宮殿,行者亦會發覺到在某些修法中的本尊是刹那出生,這種當下現起本尊的修法是遠離一切造作,若儀軌中沒有事業修法,那便是這一類修法。行者應明瞭包括越量宮殿等生起次第的各段不同修法,皆非是硬性的規定,所以並沒有絕對必須的特殊修習形式。但是在觀想本尊的根本特徵時,則要採用相同的法規,本尊特性的含義是要隨順各別所修的儀軌而定,所以其特點設立並非一成不變,最重要的是應該了知本尊的清淨含義。
隨著是解說本尊的顯相,此理可分兩點解釋:第一點是生起本尊身相之法,第二點是專觀本尊的特性。此兩者的內容是頗難瞭解的,故行者對於種子字轉化為手幟的修法細節應特加注意,欲如願證得淨治及種種果德,最重要的便是通達這種轉化是如何呈現。在金剛乘的廣大修法中,本尊的轉化是以五種次第來現起,中軌是依四種次第,而略軌即依三次第。特別是在舊譯寧瑪派的伏藏傳承中,雖然亦有採用廣軌
或中軌,但卻多採用略軌來修持,其中的許多儀軌中,皆是刹那生起本尊並無任何次第,這種方法名為「刹那圓念」。
觀想本尊身之所淨境是在中有身識與父母精血結生相續入胎之位,當我們聽聞到中有神識一詞時,或會以為要淨治者是他人的中有神識或中有位的一切神識,必須知道這僅指行者自身的中有神識。我們的神識在過去無數生中已歷盡這些不同的境位,並將會繼續如此下去,所以事實上我們的心識已對這些過程極為熟悉。這些教理及修法便是要以我們的心識來作為所淨之境。寂靜尊常坐於月輪上,其月輪之下並不一定具有日輪;忿怒尊定坐於日輪上,而非月輪。日輪表母血,月輪表父精。二者必須具足才能入胎受生,所以行者的觀想定須同具此二事,日、月二輪平臥於蓮臺上正是表徵精血于父母二根和合時互相混合,由於看見來生父母的貪行,即令中有神識的業力現行,對此精血的和合生起貪愛而趣入其中,此際便是這裏所要清淨之境。
三摩地的本因——種子字生起後,即下降至日、月輪的中央位置之上,此時生起的種子字即轉化為本尊的手幟。由於某些本尊具有多臂並持有各種不同的手幟,故行者或會對於應採用哪一手幟產生疑惑。須知所生起的手幟應是本尊根本右臂所持的法器。在此觀想之中,所淨境是與最細命風相合,並已趣入胎中精血的中有心識。從手幟中放出相為種種供養的光明後便要回收,光明收放的次數及是否由種字或手幟放光,則依不同的儀軌而決定。精、血與心、風和合後,下一階段便是四大漸次滋長為血肉、筋骨及氣息,當胎兒在胎中成長時,諸根便會漸漸發育成熟,而光明的收放便是要清淨四大成長為種種根門。當手幟後再轉化為圓滿的本尊身相時,便是對向出生(即嬰兒出胎並開始哭啼時)的過程作出淨治。有情出生於世間的習氣便是憑藉這種觀想次第來作清淨。一切眾生皆不外是卵生、胎生、濕生及化生(即受生為天道或地獄道的眾生),手幟的觀想便是具有清淨此四生的力裏。
清淨卵生之法如下:當中種子字轉為手幟時,即是清淨中有神識趣入精血結生入胎之位,其後在收放光明及手幟化光之際即相應于卵子的成長發育,而本尊身的顯現則相應於卵殼破裂,卵中的有情出生的一刹那。
對治濕生之法亦完全相同:日輪表暖熱,月輪表濕氣,種子字及手幟則表中有心、風相合;放光、收光及轉為本尊身是相應於神識趣入濕暖而出生的過程。
清淨化生之法如下:本尊座是中有神識的生處,種子字及手幟是表心識與命風相合,收放光明表神識欲取生之念,其於一刹那間引生長養業力取生的勢力,由此而出現化生。本尊身顯現時即是相應於化生現起之際。種子字落於本尊座上的過程名為語種字成就法,每一種儀軌皆有手幟、種子字或兩者兼具。手幟或是種子字向十方放出現為種種供養相的無量光芒,光明召請一切諸佛菩薩的清淨智慧,攝集一切加持力返回種子字處並融入其中,這個過程名為心標幟成就法。隨後手幟或種子字瞬間轉為本尊的圓滿身相,這種引生具足種種相好的圓滿本尊天身之法,則名為圓滿成身成就法,這就是依生起次第而成辦圓滿本尊天身的共同教授。然而每一種儀軌皆有其不同之處,諸尊的特徵依其是寂靜尊或忿怒尊,法身、報身或是化身己大有差別。
現當思惟諸尊所持手幟的內義,由於手幟的種類有多種不同,故此我們只顧及到部分最常見的手幟:五鈷金剛杵的四鈷及頭尾相接的中軸表五智。九鈷金剛杵表九乘,鉞刀trigug表割斷妄念的智慧,又文殊師利菩薩手持的智慧劍與鉞刀的意義大致相同。顱器是大樂處及根本智的盛器,其表超離妄念造作流轉之境,顱器滿盛鮮血是表徵四魔及生死輪回的心已被根本大智慧所降伏,故若以為本尊是以勝利的姿態啖飲被其所殺眾魔之血便極為錯誤,本尊絕不會有貪嗔的念頭,我們應該正確瞭解鮮血是表徵慈悲二功德而非貪嗔,又于方便、智慧二種佛德而言,顱器是特指智德。智慧寶劍亦表斬斷生死的根本,若我們無生便即無死;三尖天杖是表切斷三毒的根本。所有本尊的身相皆是表儀,本尊即使具有多臂,執持多種手幟,亦各自具有特別的內義。
一面表法身的唯一相;三面表三解脫門及三身;二臂表方便大悲及智慧空性;四臂表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六臂表五智及自生根本智;金剛座vajrasana表輪、涅平等無別,遠離二邊的心境。寂靜尊的九種特徵是:
(一)生位清淨故肌肉柔軟。
(二)病位清淨故身支纖巧圓滿對稱。
(三)死位清淨故身無疲憊,青春年少。
(四)老位清淨故身相光滑。
(五)圓具一切清淨功德故晶瑩燦爛。
(六)諸根清淨故光明秀麗。
(七)調伏有情故相極動人。
(八)降伏惡業故身相光華顯耀。
(九)功德顯赫調伏一切故具大威光。
本尊的衣服是表徵解脫煩惱眾苦,如白色繡金花的絲綢上衣、雜色的下裳及長飄帶等等皆為典型的本尊衣飾。本尊結於頂上的髮髻表一切善法已得成辦。
珠寶及天花等嚴飾表七覺支:
(一)長項蔓表(念覺支)。
(二)頭冠表(擇法覺支)。
(三)手釧表(精進覺支)。
(四)耳環表(輕安覺支)。
(五)臂釧表(定覺支)。
(六)短項蔓表(舍覺支)。
(七)長花蔓表(喜覺支)。
忿怒尊的特徵如下:三目表能同時遍知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的一切智;四獠牙表斷除輪回的四生。忿怒尊的暴憤性格是慈悲善巧隨順人們的平常性向,反映出人們的粗暴相貌,父母有時亦必須極嚴厲地責駡子女,為了幫助子女而作出適當的責駡,乃是一種基於智慧為求得到正確效果的慈悲表現。以柔和的方法是難以調伏某些有情,只有用忿怒的方便才能降伏憤怒狂亂的粗噁心境,所以本尊的忿怒便正是猛厲大悲心的表現。
表徵五部如來化身及四明妃的九種忿怒尊姿態是:
(一)嫵媚姿
(二)勇健姿
(三)厭惡姿
(四)威猛姿
(五)嬉笑姿——口發哈哈、嘻嘻的獰笑及怒吼
(六)怖畏姿
(七)悲憫姿
(八)威嚇姿
(九)寂靜姿
最後的“寂靜”是因為忿怒尊究竟而言是安住于圓滿平靜之境中,其餘身姿僅是本尊寂靜本性的示顯。寂、忿本尊的九種特徵全皆相同,二者同出一源,彼此均是為了達成相同的表徵作用。
接下來是解釋忿怒標幟:上身以象皮為衣,表降伏一切煩惱的十力;下身的虎皮裙是表斷嗔的威猛事業;絲綢飄帶表斷貪的菩提心;五骷髏冠表降伏我慢,證得五佛功德;由五十一具新鮮人頭所成的項蔓表降伏妒忌、邪見及五十一種令粗顯煩惱生起的心所;骨飾六莊嚴及六印表六波羅密多。圍繞本尊的五色智火表通達無我智慧,此慧能燒毀輪回三界。
每一位主尊皆各具有其餘本尊天眾的「能依中圍」,但我們先要談及本尊的眷屬,我們必須知道化身是具有示現種種身相的能力,以調伏所要度化的有情。眷屬會眾應被視為主尊的化身,就如陽光出自太陽一般,諸眷屬會眾亦從本尊處生起,其性一如。
行者要用這種方式以一貫的態度認識寧瑪Nyingma,噶舉Kagyu,薩迦Sakya,格魯Gelug等四派金剛乘佛教,應以相同的方法將各大傳承的領導者及其侍眾眷屬視如主尊及眷屬。例如我們可把達/賴法王視為主尊,他的秘書、翻譯、僕人及經師等眷屬則視作法王智慧身的示現,就如太陽所發出的光明一般。對於其他傳承的領導者如噶m巴法王H.H.Karmarpa亦完全相同,用這種方法我們便能訓練自身的淨觀力。
為何要培養這種能力?因為我們還沒有認知自身便是本初佛。我們還未認識到自身與本初佛的唯一差別便是這種無明,由於不知此理,所以我們在無數生中皆漂流於輪回迷妄之中。若我們不斷地批評上師及他人的行為,老是認為上師不是佛,那我們便永遠難以相信自己是佛,解脫亦將遙遙無期。這種淨觀的修持,特別是緣于上師的淨觀修持,是最廣被認同為能導引我們通達自身圓滿本性的法門。我們對四派的領導者修持淨觀是最適合不過,因為他們早已證悟自身的本性,而且在無數生以來,他們一直為眾生的利益而積極地工作。
這裏還有另一個道理可以說明為何修持生起次第是最為重要的,生起次第的根本理趣是斷除庸常心念及庸常顯現,這是憑藉生起本尊的壇城中圍,修習上師瑜伽及努力在日常修持淨觀而達成。在觀想中圍壇城時我們亦要同時修持淨觀,中圍壇城包括了越量宮、本尊座及眷屬會眾,若我們以淨觀來修持生起次第,便會證得盡攝輪、涅的無上廣大境界,會認知一切顯現皆是根本智的展現,若我們將一切法觀成從此唯一本源所生起的中圍壇城,便會更容易認識這道理。
越量宮殿及本尊眷屬皆是根本智的相續展現,此樂空相運的根本智幻現本尊中圍之相。此實相的遊戲示現便是我們對種種顯現應該具有的無上見地。我們絕不可錯認本尊中圍具有某些非智慧的根因,亦不可將這些觀想妄計為自性實有。
當我們獲得直指明覺心性rigpa的口傳教授時,便會明白心性本空,而任運顯現諸相,無礙大悲則為其功用。明覺心的修持與觀從主尊現起一切中圍境相的生起次第修法悉皆相同,所以生起次第亦有助於證知自心的本性。
當我們生起根本智的顯現時(此即行者觀想本尊中圍之理),應觀想其極為清淨,如虹顯現或如在澄明夜空中映照於湖上的星光一般,但行者應認知星光的反映雖不是真實的星星,然而其顯現卻極為清明微細,故不要被由根塵所起的尋常分別限制了你的觀想。
觀想圓滿中圍的方式是包括由主尊生起的種種顯色、手幟及其餘細相,其方式與一塑像重複映現在一列鏡子中的影像相同。在觀想中,一切中圍之相皆為主尊的分別顯現。此即解釋了諸佛菩薩皆由同一本源示現的道理。
觀想時不要糾纏在微細的地方,更不可以用緊張的心情來觀想,應先建立粗相的觀想,當成功後才轉而觀想細相,要依上述所教的方法來認知本尊中圍的緣起性。對於初修者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的心並未安住于自身的清淨創造本性中,故我們缺乏刹那明顯觀想本尊身的能力。若能長養一切證境皆來自法身的有力正知,便會對我們的觀想有所助益。法身不可思議,其具足慈悲心及大威神力等無上功德。
過去所說的一切觀想、表義及所淨境等方法,若令初學者有點吃不消,那只要憶念修持的總體功德及此方便的勝處。在實修時,專念引發大恭敬心便已足以令自心安住於此境中積集功德。依這種方法觀修確能清淨住胎、少年及老年的過程,並能夠淨除對世間上的婚姻、事業及財富等生活的攀緣追求。
由此修法即能成就佛果化身並能轉生為一位覺悟的有情,化身是佛陀智慧所化現的有情。我們會憑藉受持種種戒律,修持種種梵行及善行而獲得利他事業及圓滿悲願的能力,能捨棄個人的私欲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日後當我們臻登高位,便能夠成就佛心的本性,我們的具緣弟子亦能獲得成果。這種境地顯現時,一切不善心念皆全被降伏,並能得證三摩地定境,能受用遍智證悟的甘露妙味。
最後我們要以三金剛字來加持身、語、意三門,在自身三處的三金剛字表徵身、語、意三門的究竟清淨本性,若我們不能清晰仔細觀想本尊的面、臂及各支分,可專注自身中央三處的三金剛字,以此三金剛字作封印。專念修持此法便能現證身、語、意三金剛的難思證境。
迎請智尊及啟請安住
根本智的境地便是能夠成辦一切世俗諦及勝義諦的智慧,能於了知一切世俗微細業果的同時,通達種種顯現的究竟實性,得證二分圓滿心慧,是一種無有窮盡的心境。
在儀軌的下一節中,我們便要迎請「智慧尊」yeshessemsdpa(又名為智慧薩垛或簡稱智尊——譯按)的加持前融入「誓句尊」damtshigsemsdpa(又名三昧耶尊或誓句薩垛——譯按)中,並啟請智尊安住。
在此迎請儀軌中,所淨之境是由外境、友伴及世間學識所生的習氣;能淨之法是啟請智尊堅固安住的祈請;淨治之果是與一切聖眾和合無別的證德。由外境、友伴及世間學識所引生的習氣是所淨境,每個人在年幼至長大的過程中,均花上大量的時間追求各種不同的知識訓練,學習許多有關身邊環境及文化的事情。有別於本來具足的根本本性的次類習氣業力便從而成熟出生,這並不是說人們終其一生所追求的學識能力皆是錯謬,這些學識能力不是毒藥,問題是在於執著這些東西的心念。由於心為這些才能、外境及所吸收的知識所蒙蔽,所以便要將執著清除。
清淨此境的修法便是迎請智尊,從自心中“吽”字放出鉤形光明,光明勾召智尊由其任運自成的淨土中降臨。此土不像我們所建立的中圍壇城一般由造作所成,此刹土任運成就,遍一切處,為根本智的住處。光明射至此淨土中,召攝一切清淨慧力,但不要認為這種勾召的光明具有貪執,應想此鉤是表徵召攝加持力的信願。
光明極為鮮白光耀,當心間“吽”字放出光明時,要作意“吽”字的顯耀光芒。光明無有自性,然其去勢迅速射向十方(即上下及東南西北等八方)及四時(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及本淨時)並照觸一切遠離煩惱、安住於法身的聖眾。迎請的光明喚醒法身現起色身,並化為無數行者于其壇城中所觀的莊嚴、衣飾、手幟等諸尊之相來臨面前虛空,又觀想時應同時念誦迎請頌。
相如行者自身所觀的中圍諸尊的智尊化身(即十方一切智尊皆化為行者所修的中圍諸尊之相),如下雨般從十方注入身中,加持行者的定觀。智尊如水入水完全融入誓句尊中,令二者的分別泯滅,轉為無異無別。行者應勝解智尊已住於自身的壇城中,然後念誦“渣Dza”、“吽Hung”、“邦Bam”、“吙Ho”四字真言,幾乎所有的儀軌均以此真言來印可迎請智尊。
誦“渣”時應如法結印,觀想誓句尊勾召智尊;誦“吽”時應想智尊融入誓句尊中成無異別;誦“邦”時要堅信智尊會安住於身中,直至我們能如願成辦證悟或息、增、懷、誅等事業:誦“吙”時觀智尊承諾在我們證得目標前皆與我們一起。
修持此法之果是在證得佛果時出現,其時我們即證得諸佛與一切了脫煩惱輪回的聖眾沒有分別,一切聖眾的清淨覺性皆一如無別。
頂禮、供養及供贊
迎請智尊後,行者的誓句中圍即當下與根本智合而為一,要了知此契合雙運的大力而作頂禮、獻供及讚頌。此處亦同樣具有所淨之境、能淨之法及淨治之果三事。所淨境是貪著資財、家庭及名聲等業力習氣,淨治此境之法便是頂禮、供養及供贊。
金剛乘修法的心要及究竟成就,是證得自身本性與本尊天身不異,此即大樂與空性無別的根本智境。證得此位時,命風與大樂心即現為無上本尊天身大印,這種成就充滿了至極廣大的淨願。達證此位者即能無難成辦各種利益有情的事業,亦具足安住於此雙運大印的能力,憑著這種方便即能速疾證得究竟極果——俱生智,這就是頂禮的究竟真義。所以無論怎樣也要培養出真實的敬信,更要積集功德,應觀想從心中放出自身凡夫相的分身,向空性法界的無別本性作頂禮,依此法作觀並且念誦各自的儀軌文句。我們在修法時,可憶念本尊的別別功德而作頂禮,由此便能夠積集極大的功德,舉例說,我們可憶念本尊何以具有一面二臂等道理。
雖然行者是對諸尊念誦禮敬的頌文,但事業上卻是向究竟心性中的空、慧二分作頂禮。心的本性被數數執著能所二取的分別心所覆,從而引生出一切煩惱及不悅的根因。由於有這種分別心的緣故,我們亦隨此而安立出另一種有相對分別的觀修方法。行者藉觀想而生起誓句尊,並從本淨法界現智尊,誓句尊及誓句中圍表徵空界,而觀想融入誓句中圍的智尊是表空慧。憑著憶念在此法中所使用的清淨表義,便能令我們趣入清淨心性的本義中,這樣我們便能向自身的本性作頂禮。
究竟而言,實無有能修者,亦沒有一身外的真實本尊被迎請降臨融入身中,因為真實法性本來只有一個。一切法皆以明覺心rigpa為性,而此覺性的表示自顯種種不同的外相,所以迎請智尊從究竟的觀點而言是導引我們進一步趣入勝義本性中。完成這個步驟後,我們便能夠直接認知自身的究竟本性而行頂禮。
現在便要作供養的修持,供養有:外供、內供、密供及真如供四種。獻外供的方法如下:行者先自成本尊;再從心中放出無量供養天女,眾天女皆各各手持能令內、外諸根生樂的不同供物。無數供養天女伴隨殊妙光華充滿虛空,然後眾天女周匝圍繞本尊獻上供養。此時我們應念誦儀軌中的文句,並完成這種觀想,觀一切中圍諸尊以其根門別別納受種種外、內供品,應觀想供品隨類相應進入諸尊的根門(聲供進入耳根,味供進入舌根,光明供進入眼根,如此類推),再進入其心識而生起圓滿的內、外覺受(即由根、塵相觸而生識——譯按),令諸尊極感滿足。
佛壇上所陳設的七隻或八隻供杯皆為外供養。雖然杯中僅盛清水以表徵七種傳統的供物,但是在獻供時我們卻要觀想無量的供品遍滿虛空。
第一杯是作為飲用的清涼甘甜潔淨(瑜伽水供)argham。
第二杯是作洗足用的清淨(濯足水供)padyam。
第三杯是作花蔓頭冠用的(妙花供)puspe。
第四杯是由香花、麝香、檀香等天然香料所造成,用來供養鼻根的(薰香供)dhupe。
第五杯是供養眼根的(光明供)aloke,其猶如滿願摩尼珠的光芒一般照耀世間,又這個世界的日光、月光等自然光源及燈光、燭光、霓虹管等光源皆是(光明供)的一種。
第六杯是供於胸部的(塗香供)gandhe。
第七杯是天妙(饌食供)naivedye,能以一味而滿足一切味覺的需求,這種食物供養是用來供養舌根。
第八杯是鐃鈸、管樂、鈴、鼓等樂器所發出的悅意(妙樂供)sabda,是用於供養耳根。
觀想無量天女圍繞自身,手持各種不同的外內供養,當他們獻花供時,觀想鮮花融入自頂,令使自心感到滿足,根門生起悅樂。當光明進入眼根,聲音進入耳根時,亦同樣令使根門生樂。修供養法僅是為了讓自身積集功德資量,須知本尊並沒有以這種方法來獲得滿足的貪欲,所以懷有其他想法是錯誤的。(外供養)的解釋到此結束。
內供分為藥供men,食子供torma及血供rakta三種。輪、涅一切諸法皆是自生,諸法的本性就如同清淨的甘露一般,一切法並不是人為的產物,而是自成自生(但並不是說諸法有自性—譯按),無始以來一切法本來清淨,應認知此理而獻藥供。藥供應置於壇上主尊食子右邊的顱器中。
藥供由一千種不同的草藥集成,每一種草藥皆具有清淨的性質。靈藥一詞是意指一切具有治病效力的聖物。由於一切物質就其本性而言,皆是平等一如,故我們應遠離戲論分別妄念,遠離這種妄見便能令一切物質轉為治病的靈藥。究竟而言,當我們了知諸法的本淨實性,捨棄執其為不淨的妄想時,一切物質皆可作為藥物之用。所以我們在獻藥供時,應具有一切物質悉皆平等的正知。
現在是獻血供,觀想苦惱執著的根因全被攝集為鮮血,並融入無貪大樂法界中。於此無生法界中,生死輪回即得解脫,然後此鮮血妙供獻予集會於中圍內的本尊天眾。諸尊於刹那間即飲盡這些量如大海的輪回鮮血,一滴不留。這裏已對獻外供及內供的修法作了極為簡略的解釋,現在便要繼續解釋簡略的密供修法。
密供有:雙運供及渡脫供二種。
在隨瑜伽的修法中,可見有另一種密供養的開示。於隨瑜伽的風脈修法tsalungk,行者是運用身體內的風脈勢力及雙運修法來受用大樂。由於在修持時,一切本尊天眾皆住于行者體內各脈道中,所以當他們受用到俱生樂空的證德時,便會感到滿足。
在所有內續的生起次第修法中,諸尊皆與明妃作等入雙運,此即名為父母相yabyum。父yab是父大,即顯境的法爾展現;母yum是母大,亦即顯境的法爾空性。當諸尊的密處等入雙運時,即由此秘密見地而出生真實的雙運供,故密供常以雙運來說明。
儘管方式有所不同,然而即使是單身的本尊亦會含有父母的表徵。單身的本尊所挾的天杖,或在其頂上表本尊不共所屬佛部的部主的微細佛相,便可能是用來表徵其秘密明妃。修持圓滿次第的男女行者,在修此法時會自成本尊天身,並要把風息在本尊的脈中上下移動,來證得不同的大樂覺受。作這種修法時,最極重要是任持本尊佛慢及保持密供養的正知。
作隨瑜伽風脈修持的行者,當他們己圓具駕禦身中脈、風、明點之量時,才能夠從事這種極甚深遂的修持方法。
我們必須瞭解金剛乘的法門是一切佛法中最快速及最秘密的教授,他們被眾護法dharmapala極為小心殷重地守護。假如我們濫用這些修法,護法便會為我們及我們的上師製造種種障礙,例如壽量便有可能會因此而減短,所以最重要的是放棄對上師的盲目追隨,及不可在未先觀察你的根本上師是否與己相應之前便去接受灌頂。若你知悉將要被傳授某些極為秘密的灌頂時,便要極為小心,因為若涉及到某些你還未準備好要接受的事情,後果便可能會非常嚴重,甚至會毀壞你的修持道路。
下一種供養是渡脫密供養,所要渡脫者是自性有見,此見依能所二取分別心而生起,並引生一切戲論妄想,這種密供便是要解脫這些我見。有情眾生執著此見便會生生世世在生死輪回中流轉不息,所以我們必須把這種我見完全滅除。在我們證得無分別心是真實存在,並通達自心的本性之前,這種強大的分別我見就是我們最大的怨敵。
分別心純為不明了顯境之空性及空之顯現性的產物,當我們達到較高級的證境;能夠證知自心的本性時,便會像現在面對著種種粗顯的障礙一般,發現到那些微細的障礙。因為我們現在正為粗顯的障礙所侵擾,所以未能覺察到微細的障礙。認知顯境的實性,我們便能夠逐漸去除一切粗障,而認知空的本性即能去除一切細障,這樣我們便得到解脫。
你可知道我們的敵人是誰?我們不必去攻擊任何人,亦不必使用武器殺敵,不需要花費金錢購置武器,此法非常簡單容易。如何成辦渡脫之法?渡脫供是憑著舍離戲論分別心而達成,這種智慧利器能完全摧毀分別心,是證得這種出離的妙法。這種利器長久以來皆是我們相續的一部份,用這種利器我們便能無餘盡摧分別妄心,將自心渡脫至無生法界中,一切怨敵永不捲土重來,此即名為大解脫。
本自大解脫yegrolchenpo一詞意即無上偉大的本來解脫,這是說我們的自性事實本己解脫,雖然在大乘佛教的因乘及果乘中,佛陀已經開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金剛乘是果乘,在此乘中,因果二者一如無別,故此被稱為本自大解脫。行者由證知我非實有猶如夢幻,故即解脫我是實有的妄想。通達此理即能解脫一切所知境,一切戲論妄想皆息於法界之中,一切所知境皆於輪涅平等無別中解脫。這就是對雙運及渡脫二種密供養的解釋。
第四種供養是勝義供養或稱為真如本性供。作這種供養時,行者必須趣入一切輪回、涅槃顯現之法皆本來圓滿清淨之見中。一切顯境皆為諸佛的任運成就大壇城,此處的壇城並非獨指我們過去所見過的那些彩繪壇城,這裏所說的任運成就壇城之理是指諸法皆是顯現的法爾境界,這才是諸佛的大壇城。
在此任運成就的壇城中,應通達供者、供事及被供三想皆為空性,要住於無分別空境中完成供養,才是真如本性大印Mahamudra的究竟勝義供養。這是一種無上的供養,也是最重要及最有力的獻供方式。
怎樣獻此供養?當我們作這種供養時,實在是無事可作的,在我們住於明覺rigpa位,證知自心的本性時,無上供養即無間顯現於我們所認知的一切中,但是就你們現時而言,這是有困難的。
我們要認識根本明覺慧rigpa,其為心的本性,分別心及習氣皆與此無關,這是所有人各自具有的本性,無一例外,永不變易。此性不會因應漂流於輪回者的外相、習性及其特徵而有所轉變,由於此本性不生不滅,故不變異,其一向如此亦永將如是。由於在你們的程度對此未能熟悉,所以似乎不可能認持這個原始的本性。
儘管雙運、渡脫二密供及勝義供在儀軌中唯以一言半句來表示,但卻是所有儀軌的其中一個支分,它們一般是位於外供及內供之後。縱使有關的頌文可能極為簡略,但是行者仍要觀修其要義片刻,因為這四種供養能植下成熟四身(法身、報身、化身及自性身)果位的種子。
下一節的修法是作供贊,要憶念中圍壇城的表徵、本尊座、諸尊天眾、手幟、種子字及息、增、懷、誅各部本尊的功德,於本尊的功德及心性具足正知而作讚頌。
本尊能毫無困難地救助業果己成熟的有情,這是憑藉了知眾生的需要,而以種種方便任運成辦調伏有情相續的事業,所以要憶念所有一切事業來向本尊作讚頌。讚歎本尊的功德應先由三種內續金剛乘之首——大瑜伽作讚頌,本尊的功德亦可以九乘作代表,此九乘之法能有效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當一切眾生悉得解脫,輪回苦海亦已經盡空時,便不再需要九乘佛法,由於眾生的需要,才會有九乘佛法存在。
供養極具義利,因為其能感生高上的善果,它並不像我們在世間的互相誇讚一般,不能引生善果。在供贊時要了知所贊境及能贊者二無分別,而供贊的自性及能贊、所贊兩者亦皆一如。究竟的供贊亦與究竟勝義的供養(真如供)相同。行者應了知無所贊者,而能贊者及讚歎之事亦非實有,要住於這種正知之境而行供贊。
你不會永遠也是一個在修道位的行者,終有一天你會證得果位,所以最重要的是應認知果位是由供養及讚頌生出。在你證悟成佛時,便不需要再希求任何東西,事實上你已變為被供養及被禮敬的對象,你所獲得的無盡供養受用將會是自身的真實證悟。你只會感受到無盡無比的供養讚歎,這種證德是遍滿於輪回、涅槃的一切處。
已解脫的人是永不會感到還有少許的畏懼及麻煩存在,他會備受照顧,不愁衣食住行,無欲無求。人們是純粹出於敬愛而對他作供養,這看來就像由神通或機智而獲得的利益一般,但事實兩者皆非,這只是圓滿成辦這些修持的果報而已。
調練本尊觀
我們現在便要開始修習本尊的觀想,這包含有四種修法:
(一)尊身明顯
(二)佛慢堅固
(三)憶念淨相
(四)引生樂、明、空
這四種修持皆應同見於本尊瑜伽的修行中。除非我們能於一念間任觀成圓滿的本尊相,否則最好還是按部就班地從本尊下身的蓮足漸次向上觀至其頂髻寶處。
在初期應用大部分的時間明顯觀想蓮台的各部分及本尊的座位,然後再繼續觀想本尊的足部及腿部等支分,在每一部分獲得明顯後,才可以進一步觀想後者,最終我們便能夠觀想本尊的完整身相,隨後即可觀想將本尊的莊嚴衣飾由頭頂至雙足依次添加於其身上。
初修時最重要是令觀想成辦明顯,行者的目標是要將本尊及其特徵觀想得如同水中的月影,或如桃子表皮上的絨毛映現在明鏡中一般清楚明顯,行者必須要有能力將本尊身上的每一部分明顯仔細地觀想出來,最後我們便能於刹那間生起本尊天身,就像現時我們能明見自己的凡夫身一般。
觀想時閉不閉上眼睛實無關緊要,問題是在於我們的心是否有能力在說出本尊名號的一瞬間即能夠生起明顯觀想,能於刹那生起本尊得成就時,才是高上殊勝的徵兆。要達至這個目標便要能夠隨時憶念本尊,就不要僅在上座修法時才作觀想,在用膳時、入睡前、走路時或其他不需要專心處理某些事情的時候,都可作意觀想,繼續進修引生明顯之法。這種修持絕對要有極大的持久能耐,若缺乏不可思議的精進力來作修持,便永不可能成辦任何本尊明顯的本尊觀。
第二種修法是成辦堅固的本尊佛慢。這種“金剛慢”不同我們所具有的那種我慢心,而是盡離諸過,圓證一切佛德之境的表示。當我們觀自身成本尊時,事實上便是以此身相來作為觀照自身本性的代表,要用本尊佛身來作為任持自身佛性天慢的表徵,以達成堅固不動的正知,所以要令佛慢與自身形影不離。
“金剛慢”極為明淨,絕不是凡夫的我慢。在我們現時身處的無明狀態中,若有人呼喚我們的名字,我們便會馬上攀緣執取這個音聲,因為它是與自身的我見有關。當我們自成本尊時,便要注意不可帶有這種想法,要令自心澄清清淨,這樣才能清淨如法地修習生起次第。
在我們本性覺慧的境界中,是有顯現及顯現之空性存在,雖無自性,然而卻有空性遊戲幻現的顯現。顯現是生起次第的觀想,所以要任持堅固的本尊佛慢,而任持空性智慧的便是圓滿次第。正如顯、空本體為一,生、圓二次第亦是雙運無別。
任持本尊佛慢能淨治我們的庸常不淨執見,由於這些執見遮蔽了顯境的實性,令我們執外境為實有,所以其見悉皆不淨。任持堅固的佛慢即能清淨令我們將一切顯現見為庸俗不淨的分別心念。引生明顯,憶念本尊功德及其身相的表儀,任持堅固本尊佛慢及引生樂、明、空的修法皆是淨治的方便,其有助於行者成辦圓滿的本尊定觀。
第三個步驟是憶念本尊身相所具的面、臂數量等內義,藉此來思惟本尊的清淨功德,所以這是一種清淨的隨念。正如我一直所說,清淨心的本體便是根本智,心性無始以來便是具足無量功德之佛,還有最重要的是這些功德乃法爾自生,任運成就。
本尊又分為智慧本尊及觀修本尊二種。對生本尊及自生本尊皆為觀修本尊;佛智的清淨化身才是智慧本尊,其本來清淨並非是意想所成的淨相。雖然我們看來似乎是由觀修的本尊來建立起一個清淨的身相,但是觀想本尊卻非止於一個想像的行為。
我們在念誦儀軌中描述本尊身相的文句時,要專念思惟本尊身相各種特徵的正義,不要在放逸失念的狀態下念誦偈文。在修持本尊瑜伽時,即使我們未能成辦明顯的觀想,也要捨棄疑慮及緣本尊身相生起的不淨念頭,最低限度也要對本尊的淨相常常存有愛樂敬信之心。於引生明顯觀想的修習中,應同時思念本尊身相的正確意義。成辦明顯觀想及憶念淨相二法必須同時進行,二者要同住於一定境中,否則我們的觀想不是有失實義便是有失清明,能二者兼修即會察覺得到本尊佛慢能自然成立。
第四種修法是引生樂、明、空,行者絕不可以缺乏對生起次第三大要門—尊身明顯、憶念淨相、堅固佛慢——皆是自性空的瞭解,切勿讓這三種修法淪為另一套戲論妄想。令自身熟習“其性本空而任運現起如水中月或淨空彩虹般有形無實的本尊天身”之見,這亦是極為重要的。
修持生起次第的最佳方法,是以圓滿次第的力量來印定所觀的一切境相,我們由藉認持“顯境是空性之展現”來印封自身的觀想,便會令整體的觀想成為法身的示現,所以這是最好的修持方法。
在生起次第的修習中,一般是以分別慧來觀想壇城中圍,由此而積集福德資糧,但因為本尊壇城事實從無始以來即非造作而成,故分別慧是不能觸及壇城中圍的實相。智慧資糧是在我們修持空慧時才能積聚得到,所以若藉圓滿次第來印定生起次第,便可以同時積聚福德及智慧二資糧。
由藉積集二資糧,行者即能證得色、法二身,世俗、勝義二諦及方便、智慧無別之果,所以密咒金剛乘被名為甚深捷道。許多人皆相信金剛乘擁有某些神通力量,但金剛乘的神通力量只在於行者能知曉如何實現其潛在功德的方法,要依這種方法修持才會為我們諦造出一條快速神妙的道路。
應盡力修習生起次第的明顯觀想,憶念淨相及如法生起堅固的佛慢,要堅毅不拔長時勤修才能得果。當行者由費力修觀而感到疲累時,便可以開始誦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