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26 NPO 喇嘛網 編輯部
修學佛法,還有比智慧更重要的,是什麼
《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58)》 索達吉堪布 講
對修行人來說,智慧的高低並不是最重要,具有正知、人格穩重才最關鍵。
正知在修行中非常重要,不具正知的人,相續中的聞思修智慧,就像裝在漏瓶內的水一樣不會留存在記憶中,終將忘失無餘。
在具有法相的善知識面前,聽受前所未有的知識而產生的智慧叫做“聞所生慧”;反反復複思維其中意義,之後所得的智慧叫做“思所生慧”;不僅僅停留在詞句表面上,而是以實際行動專心致志去修持法義,從中得到的智慧叫“修所生慧”。我們無論修學大乘、小乘,顯宗、密宗,這三種智慧都是不可缺少的,若沒有這三種智慧,所謂的修行人只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
尤其在思維的過程中,對佛法的道理,不管是勝義諦還是世俗諦,應該產生一些懷疑。如果沒有懷疑的話,你現在覺得自己的見解非常不錯,但到了其他環境中,一旦產生懷疑時,可能就沒有對治能力了。所以現在聞思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再三地思維,倘若產生懷疑或者邪見,則應該依靠一些方式來對治。比如說我下完課後要求大家提問題,這時候你有什麼疑團就直接說出來,沒有必要一直藏在心裏面。說出來以後,道友們可以一起探討,道友解決不了的問輔導員,輔導員如果也解決不了,那還可以問很多上師,直到你獲得了正確的答案,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會有這種懷疑了。世間中有種說法:“懷疑是趨入真理之門。”從佛教歷史來看,以前也有許多高僧大德先是對佛教存有懷疑,有各種不解之處,後來通過聞思修行完全解除了疑團,最終才獲得了成就。
這裏的頌詞是說,我們在聞思修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以正知經常觀察自己的三門,那就像往破底的瓶子中倒水一樣,相續中聞思修的智慧會逐漸逐漸漏光的,最後如同從來沒有聞思過的人一樣,自相續中的功德蕩然無存,以前沒有的功德也無從產生。
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我們千萬不能失去正知。這一點從周圍的人也可以看得出來,有些人剛開始的時候非常精進,世間和出世間的智慧也相當不錯,但後來因為失去了正知,心就像斷了繩索的狂象一樣,隨心所欲地四處狂奔,生邪見、造惡業,將聞思修的智慧良田糟蹋殆盡。尤其是有些修行人,本來智慧出眾,也具有強烈的信心,但是到了一定時候,由於經不起外境的誘惑,經常觸犯戒律、生起惡念,將相續中的智慧全部都漏光了。而有一部分人,雖然智慧並不太高,但是人卻十分穩重,經常觀察自己的三門,問“我到底在幹什麼,口裏在說什麼,心裏在想什麼,身體在做什麼”,如果想去街上散亂,馬上就提醒自己:“我是個修行人,我是佛弟子,這樣做是不應理的!”
有位上師曾教誡弟子:“我們早上起來的時候,不能忘自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應該好好地拜佛,觀想以菩提心來利益一切眾生;白天工作的時候,始終不離開這種心態;晚上臨睡之前,總結一天中到底做了什麼,即使沒有利益眾生,也千萬不能損害眾生。若一整天都這樣來要求,修行肯定會有進步的。”
因此,智慧的高低並不是最重要,人格的穩重才最關鍵。過一段時間開“極樂法會”時,本來有些重要的事情,但我不打算出去了,想利用那段時間給大家講《二規教言論》。因為後來的好多人都沒有聽過,這個沒有學的話,修行很好是談不上的。有些人認為自己的境界很高、已得佛菩薩的授記,但真正遇到煩惱時,行為往往讓大家非常失望。因此我這幾天一直在想,倘若各方面的因緣具足,到時候我會講一下什麼叫穩重、智慧、信心、誓言……,儘管學佛的智慧很重要,但修行人最基本的素質也必不可少,相信這個法對大家會有很大的幫助。以前上師如意寶在世時,也是兩三年就講一次,一直有這種傳統,所以現在很多人需要這樣的知識。
如果沒有正知的話,聞思修的智慧就全部沒有了。以前有些居士,剛開始時非常不錯,後來因為沒有正知的約束,心的狂象沒有辦法控制,先是逐漸退出了學佛的團體,然後搞一些非法的事情,再過幾年,一點智慧和信心都沒有了,完全跟不信佛教的人一模一樣,非常可惜!所以進入佛教以後,(當然,進入的原因可能各種各樣:有些是真正了知佛的功德;有些是以好奇心而進入;有些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什麼原因,別人說很殊勝自己也就去了,到了一定時候,佛教的甚深智慧根本沒辦法融入相續。)人格最起碼要穩重,不要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今天想求這個法、明天求那個法,這樣的話,自己始終都不會有很大的收穫。修行人應該有正知,知道哪些該學、哪些不該學,抉擇好了以後,就不要整天都變來變去,否則對自己的修行的確不利。我始終都認為,在修行的過程中,最大的違緣就是沒有正知、心不穩重,這樣的人學任何法都不會踏實的。
在正知這方面,以前的高僧大德就給我們做出了極好的表率。有位阿旺宗吉上師,是第五世達賴喇嘛時期的一位大德,他在十六歲時發過一個誓願:“我一生中要精進修行,晚上不躺下睡覺,身上的腰帶不松。”後來他在七十四歲圓寂時,這個誓言也沒有失毀過。以前這些大德們的誓言,一輩子都不會有什麼改變。而我們有些人,今天想一個、明天想一個,幾乎每天都在換,實際上這樣對自己很不利。
要改變自己的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要求。以前弘一大師為了改變習氣,當時發了七個願(我記得不是很清楚),比如身上的法衣要樸素清潔,過午不食,每天念一萬遍佛號、或早上起來跪讀《妙法蓮華經》、或誦《金剛經》、或誦《華嚴經》,每天都要參加勞動(主要是打掃殿堂,他覺得出家人太懶惰不好,每天應該做一點事情),平時跟人不隨便閒談(另外兩條是食不言、不閱報,——原注)。像弘一大師那樣的一代宗師,對自己的要求都如是嚴格,我們現在對自己的要求是什麼樣的,憑什麼有傲慢心?克珠傑的十大誓願,我也給你們講過,對比一下古代的這些上師,儘管我們完全跟他們一樣恐怕有點困難,但有些地方也是可以效仿的。他們沒有出家之前,也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有煩惱、有習氣,但在修行的過程中,他們的精進和毅力非常強,而我們學佛以後,經常懈怠懶惰,這樣是不太合理的,正知應該不能舍去!
縱然廣聞博學、信心十足、百般精進,可是因為自相續中不具備正知,以此過患終將染上罪業而墮入惡趣。
我們應該知道,不管學習什麼樣的佛法,信心、智慧、精進這三者都不可缺少。假如對上師三寶、四諦十二緣起等法沒有不共的信心,那你不會進入佛門;即使已經入了佛門,如果沒有廣聞博學顯密經續的智慧,則是盲目的信心,想修行也沒有辦法;信心和智慧離不開精進,倘若沒有精進,儘管你很聰明,也有一定的信心,但整天都在睡懶覺,一直處於懶惰懈怠當中,修法也不會有成就之日。因此這三者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條件。
那有了這三者,修行是否就一定能成功呢?也不一定。假如你對三寶的信心很強烈,也有一定的智慧,且日日夜夜廢寢忘食地行持善法,但若沒有經常觀察三門的正知,可能一段時間內信心、智慧、精進還不錯,但一遇到不好的環境,自相續就被煩惱佔據了,然後造下彌天大罪,非常悲慘地墮入惡趣,這種現象也非常非常多。
以前有些出家人自認為修行不錯,但後來無力抵擋外境的誘惑,還俗變成在家人,養很多孩子,最後自己也非常痛苦。這個原因是什麼?主要是自相續中沒有正知。正知就相當於刹車一樣,車如果沒有刹車的話,你的技術再怎麼好,遲早也會出事的。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的修行再不錯、智慧再超凡,假如沒有觀察自己的正知,到了一定時候就會犯錯誤。
現在的世間人也是這樣,有些領導的智慧、能力、口才相當不錯,但由於沒有正知的緣故,後來犯罪而鋃鐺入獄或者被槍斃,這種結局實際上也是自己造成的。世間人沒有正知非常可憐,修行人沒有正知也非常可憐,哪怕犯錯誤都不知道,已經誤入歧途還認為是對的。以前我也講過這個公案:石渠有位出家人,本來修行智慧非常好,戒律也很清淨,後來夢到蓮師給他授記說:“你娶某女人為空行母,對弘法利生非常有意義。”連續好幾次做這樣的夢,他就覺得是真的,儘管許多人勸他不要信,但由於沒有觀察三門的正知,後來他真的還俗了,還俗以後就再也沒有這種夢了……
現在也有這種情況,有些人認為:“聞思著相沒有必要,應該好好地禪修或者念佛。”由於他每天都想著發財,結果夢中“阿彌陀佛”就教他炒股,當股票上漲的時候,他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加持,每天一邊念佛一邊搞這種名堂。過一段時間股票下跌,“阿彌陀佛”的加持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還有些人憑著“觀世音菩薩”的夢而誤入邪道,這種現象也比較多。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正知。如果有了正知,他會觀察自己的行為正不正確,至少有一種控制能力。但沒有正知的話,不但今生的結局非常悲慘,還可能對佛法產生邪見,來世的下場也可想而知。其實,我們學習佛法並不容易,今生有了這種福報,平時務必要用正知來觀察自己,這樣,自相續才不會變得特別糟糕。
此處正知也可以說是一種語言文字(指《入菩薩行論》),通過這些字句的加持,我們相續確實可以得到轉變。上師如意寶在宣講這個竅訣時也說:“只要能背誦《入菩薩行論》,依靠我們傳承上師的加持,今後你們的正見不會退失,相續中決定能生起菩提心。”上師的金剛語永遠也不會欺惑我們,所以大家一定要下功夫,最好能背誦這部論典;如果實在不能背,字面意思也必須要瞭解,然後在此基礎上,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高僧大德們的注釋,深入探索《入菩薩行論》的意義。
有些人覺得:“《入菩薩行論》比較簡單,這沒什麼可探索的吧。”說這種話的人,表明他對這部論典的甚深意義並沒有通達。我原來講《廣釋》的時候,字面上的解釋,只要兩行就夠了,但要繼續發揮的話,每個頌詞都能發揮很多內容,這些內容並沒有離開頌詞的意義。以前印度藏地的論師也是如此,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宣講了許許多多殊勝的竅訣。所以大家若能再三地思維,不管在家人還是出家人,自相續應該會有改變。
其實,印光大師、弘一大師等高僧大德,他們在家的時候,也跟我們基本上一樣,有時候看他們的傳記,尤其是弘一大師還沒出家的時候,行為和我們也很相似。以前他在西湖的時候,有個人對他說:“你以後有出家的因緣。”聽到這話後,他心裏就想:“我真的能出家嗎?”當時的心態也是猶豫不定,他後來說:“這是我出家比較遠的一種因。”
所以通過學佛,每個人應該都可以改變,而且也需要改變,如果你沒有改變,還跟以前的生活一模一樣,那修行是不會成功的,當然世間法也許成功,但這個一點意義都沒有。我自己住在寂靜的山裏就說外面的世界一點意義都沒有,也許你們不一定接受,但實際上,不管是世間的家庭也好、工作也好,整天吃吃喝喝,說些無聊的話題,確實對了脫生死沒什麼幫助。當然,暫時來講,在迷亂的顯現中,每個人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業有意義,我也不會否定的,中觀應成派也不破你的顯現,這個道理我明白。但不管在什麼環境中,大家還是應該經常反觀內心,以正知的繩索來約束自己,這一點非常有必要!
總之,沒有正知的話,一方面會失毀智慧,另一方面會失毀戒律,最終什麼都沒有,只有墮入惡趣當中。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成為這種業際顛倒者,所謂的業際顛倒,就是以前學佛後來不學了,以前出家後來還俗了,以前是居士後來成外道了。當然,以前是富人現在變得很貧窮,這個不要緊,輪回中這種現象多得是,沒有什麼可難過的,但學佛的因緣非常殊勝,如果隨外境而讓它逐漸消失,這是極為可惜的!
|
主持人 |
索達吉堪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