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11/001  
第102任甘丹赤法王  日宗仁波切 Jangtse Choje Rizong Rinpoche

           
尊貴的 日宗仁波切

在西元1928年誕生於拉達克首府列城 (Leh) 附近的美索 (Matho),由尊貴的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圖丹嘉措 (1876 - 1933) 和上一世仁波切的老師認證為日宗仁波切的轉世,在此前仁波切前二世轉世亦都與拉達克地區有著因緣。仁波切在拉達克的日宗寺座床,從四歲到十八歲的期間,仁波切大部分時候都由親教師陪同待在寺院中學習讀、寫、背誦和佛法基本要義,依著藏傳僧伽教育的傳統,奠定日後深入經藏的基石。

          

蔣哲曲傑日宗仁波切 Kyabje Rizong Rinpoche leads a preliminary ritual on January 7, 2006


1947年,仁波切滿十八歲時由拉達克跋涉至西藏,初時待在拉薩城區,主要師事第九十四任甘丹赤巴座主並住於一處,仁波切在其座下受比丘戒。如此過了三年後,仁波切入拉薩近郊的哲蚌寺學習直至1959年,在這十年中,仁波切在哲蚌寺努力用功,進而對經論有了更深刻的了悟。

 

尊貴蔣哲曲傑日宗仁波切 Kyabje Jangtse Choeje Rinpoche

1959年,在尊貴的 達賴喇嘛離開西藏後,仁波切也回到拉達克,之後,當他得知在達爾豪斯(Dalhousie 在今北印度喜馬恰省 Chamba 境內)一帶有很好的佛學院時,仁波切即啟程前往就讀,在此圓滿了經論部分的學習並獲得大乘佛學教育的最高等學位「拉然巴」。成為拉然巴格西後,仁波切前往那時剛在南印度卡納塔喀省胡蘇爾 (Hunsur, Karnataka) 復校的下密院學習了數年,仁波切起初擔任維那,後來成為下密院方丈。 仁波切擔任下密院方丈一職有數年之久,卸任後,仁波切成為哲蚌寺洛色林僧院的方丈,直到獲選為「蔣哲曲傑(Jangtse Chöje)」法座持有者後方退休。


依格魯派傳統,「蔣哲曲傑」和「夏哲曲傑(Shartse Chöje)」二法座的持有者將輪替登上格魯派教主「甘丹赤巴」法座。「蔣哲曲傑」意為「北頂的佛法大師」,因現任甘丹赤巴座主是由夏哲曲傑法座昇任的,故仁波切是下任甘丹赤巴座主第一順位人選。 從哲蚌寺退休後,仁波切開始接受各地學生的邀請至海外弘法,但仁波切仍懸念印度的眾生,例如在1999-2000年間,耗費寶貴的六個月時間在達蘭沙拉給予整部大藏經的口傳等。仁波切足跡遍及西方世界,年年造訪歐美慈悲給予各種顯密教授,在頂尖西方學府教育莘莘學子。仁波切在緊湊的行程外,仍精進禪修進行多次閉關,包括一次在拉達克僻處圓滿的三年密續閉關。 

在達賴法王、噶瑪巴法王、第101任甘丹赤巴仁波切及夏巴曲傑仁波切的見證下,20091027,蔣哲曲傑 日宗仁波切已於印度達蘭沙拉諾布林卡進行陞座儀式,成為第102任甘丹赤巴法座持有者。 

 

 

Kyabje Rizong Rinpoche Thuten Nyima, the 76th Abbot and Jangtse Choeje

Jetsun Thupten Nyima Lungtok Tenzin Norbu, the 3rd Se Rinpoche of Rizong Monastery, Ladhak was born at Mangto Castle in 1937.He was born as a close relative of Gyalse Bakula Rinpoche (a lineage of Ladhak Royal Family) to King Phuntsok Namgyal and Queen Tsering Lhadol.

H. E. Jangtse Choeje Rinpoche - Drepung Loseling's Monastery 

第102任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主講 菩提道次第略論    2010/04/18~2010/05/30

課程主講:第102任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文翻譯:如性法師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佛教徒一生中
能有多少因緣得以在大成就者座下聽法?
又有多少機會得以在最短的時間 讓完整的佛學思想
與我們的生命軌跡融為一體 並為生命創造深化的契機?
邀請您一起在漢藏同源的佛學經典中 邁向成就佛果之途。


蔣哲曲傑 日宗仁波切1928年,日宗仁波切誕生於印度拉達克。襁褓時期,即由尊貴的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圖丹嘉措認證為日宗祖古,並舉行座床大典。仁波切4-18歲期間於拉達克的日宗寺學習佛法,1947年,滿18歲的仁波切由拉達克跋涉至西藏,依止第94任甘丹赤巴座主,並在其座下受比丘戒。於三大寺長期學習的仁波切,最後獲得大乘佛學教育的最高等格西學位「拉然巴」。仁波切後來成為哲蚌寺洛色林僧院及下密院方丈多年,並持續應各國學生、弟子之邀至海外弘法。在緊湊的行程外,仁波切仍精進禪修進行多次閉關,包括一次在拉達克僻處圓滿的三年密續閉關。

日宗仁波切乃最受大眾景仰之藏傳佛教上師之一,依藏傳佛教格魯派傳統,「蔣哲曲傑」和「夏巴曲傑」二法座的持有者,將輪替登上格魯派教主「甘丹赤巴」法座,而尊貴的 日宗仁波切乃下任甘丹赤巴座主第一順位人選。

【註】象徵宗喀巴大師父子三尊(宗喀巴、賈曹傑、克珠傑)的格魯三大法座,分別為「甘丹赤巴」、「蔣哲曲傑」及「夏巴曲傑」。其中「甘丹赤巴」實則為格魯派的教主,在藏族社會享有極崇高之地位;而代表「賈曹傑」尊者法座的繼承者,即是「蔣哲曲傑」,蔣哲曲傑仁波切亦即下任「甘丹赤巴」之第一順位候選者。

《菩提道次第略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總攝三藏十二部經典之要義,按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之修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詳細導示具緣眾生成佛次第而編成的論著。本論擷取《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精華,於「下士道」中教授依師、暇滿、無常、三惡趣苦、歸依、業果;於「中士道」中傳授跳脫生死輪迴的四聖諦;於「上士道」中講授發菩提心及六度四攝之菩薩行。把修法者分為三士類別,主乃便於依著正確的先後次第教學。「三士道」雖以大乘之「上士道」最為殊勝,但在具體行持上,即使已發菩提心,亦須如實修習十善業及戒定慧三學等,若欠缺中、下士道之學養基礎,依然無法進入「上士道」階段。是故,不但中、下發心者必須修學中、下士道,上士發心者,亦須依次進入下士道及中士道之修持範圍,不可省略、顛倒或錯謬。宗喀巴大師強調修行次第,要先顯後密,顯密並重、如實修持,方可成就。不論修習漢傳、藏傳佛教,《菩提道次第略論》都是教導如何修行成佛的重要論典,針對成就佛果的次第、體性、思惟和修學的方法,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佛果之間的次第,如理闡述、如實導引,是任何根機的行者、有心成就佛果的弟子,不可不認識、不可不學習的慧命寶典。


 

Kyabje Jangtse Choje Rizong Rinpoche - The Geden Phacho ...

Kyabje Jangtse Choje Rizong Rinpoche gave teachings Dec 2008 ...

Teachings by His Holiness Rizong Rinpoche - Talking Buddhism

Meeting HH tha Dalai Lama Part 2

Patrons - Lam Rim Tibetan Buddhist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