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31 21:08:1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31 21:01:09   編輯部 報導

直指大印 目錄 引介

直貢噶舉第卅七任澈贊法王|


直貢噶舉實修手冊總序 
 

  在這二十一世紀到來之際,世界走向全球化道路的同時,佛法也在全球蓬勃的發展。特別是十多年來,在臺灣地區有很多藏傳佛教的中心設立,成感於眾多學子對修行有很大的興趣,為了使有心實修者能正確有效地修持,我們特別將必要的實修精髓法門,制做成一系列的實修手冊。


  此系列的第一本書包括:直貢噶舉第二十三任法王嘉旺昆秋仁欽(1590—1654)所著的《直貢依修通用取捨要點》,與第二十四任法王遍知仁津卻紮(1595—1659)的《誦修共通珍寶精選》兩大法要,二書內容相輔相成,為西藏各教派所公認的權威著作。其中,《誦修共通珍寶精選》是遍知仁津卻紮,集錄續部百書所成的重要修行指導教材。涵括了那洛巴、東碧巴、帕當巴桑傑等很多印度成就者的重要口訣,與歷代西藏修行者的成就結晶。此部《誦修共通珍寶精選》最為殊勝難得之處,乃於書中,特別指出實修本尊時,閉關修士於行、住、坐、臥之間,身、口、意、飲食、睡眠之應不應為,甚而禁語功德,打呵欠、咳嗽等過失應如何彌補等細節,與順利達成修行目的之方法,無不钜細彌遺講解。從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他耶(1813—1899)特別將之收錄在寧瑪派的《大寶伏藏》之中,便可知其重要性。


  接著,直貢噶舉實修手冊計畫陸續出版:達波劄西南嘉(吉祥尊勝,1512—1587)的《寶光疏要義》,康楚羅卓他耶的《生起次第究竟》,以及我對恒河大手印、大印五支道與文殊真實名經的講釋——名為《直指大印》等重要續部教典。有心實修者可以從持有這些傳承的具德上師處,得到口傳與教授,正確地深入聞、思、修,的密乘法海。

  西元兩千年六月一日
  直貢法王赤列倫珠
  序於西北印度拉達克平陽寺


 


中譯者序 
 

  釋迦牟尼佛所傳授的八萬四千法門,可以總歸於世俗與勝義兩種菩提心之中。修行世俗菩提心是屬於積聚福德資糧,勝義菩提心就是修習智慧資糧;而大手印的修行即是圓滿智慧資糧、直接了悟秘密清淨本心的特殊方便,證悟成佛的唯一道路。


  至尊密勒日巴(喜笑金剛,1040—1123)說:「假如你不認識萬法唯心,就算是能統治三界,也不能得到佛果。」但要如何認識此心呢?對此,喜金剛、密集金剛等諸大續部皆說:「大手印的了悟,惟靠積聚資糧與對上師的虔敬。」所以想要了悟大手印,必得依靠具德上師的加持與具器弟子的虔信。


  直貢噶舉派歷代祖師,本是乘願再來之大士,但為利益眾生,故身先表率。初以絕對的虔信,不辭艱辛地受持諸教法,中繼以精進實修而有所證悟,令傳承證量之命力鮮活不絕,然後慈悲慷慨地傳授予弟子。關於這些史事,可以詳見《法嗣傳燈》等書所載。


  一九九四年春夏兩季,當代西藏佛教噶舉派大師——第三十七任直貢法王赤列倫珠(事業任運,1946— ),在美國各地的巡迴弘法中,針對《大手印》給予一系列精闢的教授,並舉行一周的短期閉關。在閉關開示中,法王善巧地引用帝洛巴的口訣,與岡波巴的教誡,直指《大印五支》證量傳承師徒間,了悟秘密清淨本心、證無所證的殊勝善巧方便。故筆者名之為《直指大印》。


  法王覺巴吉天頌恭(三界怙主,1143—1217)說:「上根者,聞上師即開悟;中根者,見上師而開悟;下根者,依上師引介而修持開悟。」如是,縱令下愚之士夫,若能出離一切、發大菩提心,複得法王等成就者引見心性,修持不懈,何愁生死不辦,佛位不成!


  今蒙法王慈悲允以翻譯、公開此詳盡之教示,期使有緣弟子善種萌發,生起求法、實修之意樂。然唯恐讀者自恃才高,止於觀書看戲,自絕於傳承解脫門外,故多所贅言,願一切吉祥!

  西元兩千年十月十六日
  阿闍黎黃英傑
  序於北印度菩提寺



  
引介

 達波噶舉實修傳承,有顯密兩種大手印修法。顯教大手印離於繁褥、無二、無有主客;密教大手印闡釋樂空不二、俱生和合智慧。


  法王岡波巴(福寶,1O79—1153)、主要依據彌勒菩薩之《究竟一乘寶性論》,強調顯教大手印之修持。以此之故,法王帕摩竹巴(金剛王,111O—1170)亦如是教導其弟子,此傳承即經由直貢噶舉創立者——法王覺巴吉天頌恭承傳至今。


  噶瑪噶舉派第三世GMB(俱生金剛,1284— 1339),第八世GMB(不動金剛,1507—1554),竹巴噶舉派第四世竹千法王貝瑪噶波(白蓮花,1527— 1592),以及遍智達波劄西南嘉(吉祥尊勝,1512—1587)等大師,也都強調此法的重要。這些達波噶舉的大師們,都藉由《寶性論》的修持,而使大手印的意義具體化。


  這個特別的大手印傳承,來自印度大成就者薩拉哈,再傳瑪爾巴大譯師(法慧,1012—1097)主要上師之一的大成就者梅粹巴。


  薩拉哈的特別修法是動禪。有一天當他在花園中,拿著一個盛滿甘露的蓋杯時,從蓋杯中瞥見一切花草、山河大地都映現於其中。僅僅觀此現象,覺醒了他過去無量生的偉大修證,令他自然了悟大手印。他洞見一切存在的展現都是心的映射,就像是甘露中樹木等等的倒影般。這個了悟使他得證究竟的境界,與所有殊勝的功德。如是,薩拉哈以其朵哈(Doha,證道歌),與名為《十如是》的教典而著稱。其傳承經由梅粹巴傳給瑪爾巴(法慧,1012—1097),然後傳到噶舉派諸上師。瑪爾巴從梅粹巴領受到《十如是》的教法後,依此修持得證大手印的究竟義,遂以歌為志曰:
  「隨侍梅粹巴,
  修持大手印,
  勝義離繁縟,
  境界無能所。」
  此義於彌勒的《現觀莊嚴論》中亦說:
  「究竟心境界,
  無物入於心,
  無誤可遣除。」
  

《寶性論》中述及佛性不為任何障礙所沾染。行者僅需直接洞見自心本性而已。若能成功於此,即稱「圓滿」。此一切諸佛不異之功德,常時現前,其自性清明、寧靜,離於諸障,不可被沾染,即是真實大手印。


  就如黃疸病患者會覺得白海螺是黃色的。這個白海螺是黃色的感覺是相對的,可喻為輪回的境界,而海螺是白色的實相是絕對的。雖然黃疸病患視其為黃色,但海螺本身沒有過失可以遣除。唯有當此病痊癒時,方能見到海螺真實地存在狀態。同樣地,在相對的輪回境界中,一切現象皆由無明之病所顯現。在實相上,其自性是遍在的空性。在絕對的境界中是無染的,我們只需要淨化我們暫時的障礙以洞見它即可,這就是大手印的精髓。


  以五支道的體系來引介大手印之淵源久矣。過去,印度大班智達密達坐基(Mitrazogi,集結《密達百法》之大成就者)即以此趨入大手印之修持與教法。這個傳統傳到瑪爾巴的弟子密勒日巴尊者,他亦以此趨進之道教授其弟子們。特別是當他教授偉大的弟子雷澤本(Lekzebum)時,密勒日巴尊者要他自觀為本尊觀世音菩薩,以五要點(五支)而禪修,為他引介大手印。


  到了法王岡波巴(福寶,1079—1153)時,他將此與眾不同的教法獨立出來。而其弟子帕摩竹巴(金剛王,1110—117O)則正式名之為《大印五支》。


  因此,我們應知五支道的修法,即是全部的大手印道,涵括一切諸佛教法於五要點,次第引介而修。五支是:
  一、發菩提心。
  二、本尊觀修。
  三、上師相應法。
  四、正修大手印(止、觀)。
  五、回向。
  所謂的發菩提心,有世俗與勝義兩種。勝義菩提心與大手印之了悟、究竟之正覺無異。以勝義菩提心即大手印的緣故,所以五支道的第一支——發菩提心,就含有真正的大手印修法。
  同樣地,五支道的第二支——本尊觀修,亦含有大手印的修持。因為在此階段的修法中,行者自觀為本尊勝樂輪金剛佛父佛母,臻於樂空雙運的覺受,藉之了悟大手印。
  第三支上師相應法之上師有四身修法:
  一、化身——釋迦牟尼佛。
  二、報身——毗盧遮那佛。
  三、法身——金剛總持佛。
  四、體性身——了悟究竟自心本性,亦即大手印。


  第四支正修大手印,是長養並圓滿止、觀的修持。首先應修圓滿的寧靜、寂止——舍摩他(Shamatha),建立一心專注之力。再修圓滿觀慧——毗缽舍那(Vipashyana),使心洞識究竟實相之體性。待正修大手印時,則止觀雙運合修。


  第五支回向,圓滿、究竟的回向與普賢菩薩有關。回向時能所雙亡——能回向者與所回向之功德不異,其究竟體性無二雙合。此主客無異之回向,事實上就是大手印的境界,也就是一切對立的統一、了悟無二。


  《大印五支》是所有噶舉傳承諸派的共同傳統。然此傳統有著不同的疏釋,以不同的方法來詮釋《大印五支》的精微之處。在多達十種的主要疏釋中,現在我們主要依據的是直貢噶舉傳承的觀點。在本派所強調的《大印五支》三年閉關之中,也包括了《那洛六法》的修持。


  直貢噶舉派闡釋《大印五支》的無與倫比特質,來自於至尊覺巴吉天頌恭。當他在上師帕摩竹巴座前,圓滿積資、除障等一切前行修法時,便到上師跟前求授正修口訣。至尊覺巴吉天頌恭對上師稟告,以上師恩德之緣故,他已淨除諸障,積聚最高修行所必須之一切資糧。因此,他希望求得一法,一個此後能專修之道,而不希求多種禪修方式。


  於是上師帕摩竹巴傳給他這個《大印五支》的修法,並告訴他從此以後,直到證得圓滿、無比的佛果為止,除了《大印五支》之外,再也不需依靠他法。


  至於要如何進入《大印五支》的修持呢?其修法分為前行與正行兩部份。

 

 

直貢噶舉實修手冊總序
中譯者序
引介
第一章 前行
第二章 正行
第三章 何為大手印
第四章 答(一)
第五章 調
第六章 身姿
第七章 ——穩定自心
第八章 ——解析自心本性
第九章 禪修練
習與教授
第十章 問答(二)
第十一章 證無所證
第十二章 帝洛巴的口訣
第十三章 法王岡波巴的教誡
第十四章 問答(三)
第十五章 金剛薩埵淨化禪修
第十六章 法王的結語建議
直貢澈贊法王生平簡介
長壽祈請文

 

直指大印 目錄 引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