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01 02:19:28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2/01 02:15:29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止-----穩定自心
依教授次第,於身姿之後應教止、觀。首先討論如何長養「止」。精通之後,再培養「觀」。
中文的「止」,梵文稱為舍摩他(Shamatha),藏文是息涅(Shinay)。「息」(Shi)意為平靜,「涅」(Nay)指安住。此處所修就是使狂野、未調伏之心平靜寂止。
萬法唯心。如何調伏自心是修學禪定與一般佛法的主要課題。調伏、平息心性以後,使它穩定,就是「涅」的意義。使心穩定於寧靜、調柔之境界,便稱為「息涅」。英文叫做心的靜止(mental quiescence)。
「止」的禪定修習,一般分為有(禪定的)物件物、所依物,與無物件物兩種。「所依物」指的可以是真實、或觀想的客體,所以稱為有物件物的禪定。任何的物質都可以被用來專注,它可以是木頭、石頭,甚至是小毯子、或牆壁上的一點。但是顏色不能太亮、太鮮豔,以柔和或較暗的顏色為佳。如果太亮的話,會刺激眼睛,導致流淚。
專注時,眼睛要半開半閉,不要全部閉上。物件物要能被舒適地看著,沒有太多閃爍。因為太過閃爍會導致分心。在「止」的修習中,瞭解自己正在試著斷除妄念是非常重要的。而任何的念頭或概念都算妄念,也就是分別心。所有這種造成自、他分別概念的心理運作都要被除去。
「止」的修習,只是單純的覺知、專注、靜止於物件物上。當妄念、概念生起時,捨棄之、斷除之,絕不執取,隨之而去。
關於物件物(的禪修)有兩種危險,一種是心外馳於物件物,一種是心將物件物搬到心裏面。舉例而言,若以石頭為物件物而禪修「止」,我們可能會找到石頭上面有很有意思的紋路,或是發現石頭的色澤很美,這就是心外馳於物件物,陷入有關物件物的妄念中,從而失去專注力。
我們必須避免這些有關物件物的妄念,如果心開始被物件物所打擾,開始亂想其顏色、特質、形態、工藝等等,都不好。僅僅專注於全體物件物即可,不要分析、評價。
注意力也可能轉而向內,導致毫不專注在對象物上。我們可能會想:「喔!我的物件物是顆石頭,而我正在禪定於這石頭上,長養著止的功夫。」這就是把物件物搬到心裏,發生的原因是太過想到自己,與禪修的過程。這是不正確的禪修,因為這只是分別心,一種把自己與物件物分開的心裏過程。
同樣地,任何分析的想法,如:「我和石頭是一是異?我的心與石頭是一是異?石頭在我心中,還是我的心在石頭中?」等等,只是更多的分別妄念,應予斷除。
關於有物件物的專注,在不同的教法之中,提及可以採用不同的物件物,如油燈、蠟燭等等都好。但對於對象物的種類不必太過關切,因為此類禪修的重點在於如何訓練自心,使能一心專注地持於物件物而不分心,除去所有分別妄想而一心專注。所以物件物並不要緊,只要避免選擇其本質會使人分心的東西即可。
在修持(無上瑜珈部)密法生起次第時,最好以本尊做為專注的物件,但必須以行者不會因此而分心為前題。(對本尊)評價太多、想太多,這些概念將會導致喪失禪定的專注力。
行者應不要有太多的設想而應專注於本尊、或佛像。如實的專注於全貌,而不要只專注在一部份,把其他部份排除在外。那種不僅修「止」,還感到和本尊更加親近的修法,雖然對生起次第的修持過程有所幫助。但永遠應記得,「止」的修習不是依賴於所選的物件物上,它是一種以任何物件物來訓練一心專注的過程。
在有對象物的禪定之後,接下來是無對象物的禪定。這也可以分為兩種,首先是以專注於呼吸而長養「止」。
呼吸雖不可見,但它是專注的物件。如前所說,應避免一切分別地專注在呼吸上,僅僅專注於氣息的出入即可。要小心翼翼地不使妄念生起,對所修習的對象物亦然。專注在氣從鼻孔出去的感覺還可以,但是不應該讓「現在在吐氣、現在在吸氣」等等的念頭生起,是很重要的。單單專注在氣息自身就好。
至尊覺巴吉天頌恭曾說:「專注於氣息的禪修,可以很容易地使心離於一切念,從而產生像『金剛喻定』這種極強的定境。」
如是,在兩種無物件物的禪定修持中,第一種仍有不可見的客體——呼吸。第二種,則連呼吸也不專注,令心無任何物質或觀想的物件物而安住。這種禪修的目的是要斷除一切生起的妄念。斷念的當下,即刻回到無物件物的專注禪定境界之中。
接下來討論的是「無相」禪修。也就是禪定的本質,而非所專注的物件、或「相」。此處可以發現過緊、過松兩種極端的傾向。太松時要提緊,太緊時要放鬆。
感官的物件物中,如聽覺的刺激,能引起分心,喪失專注力而導致過於鬆散。正在修習「止」的時候,聽到聲音或看到東西都會使人分心。發生這種狀況時,(立刻)斷除並攝心專注。此時,要斷除的不是念頭,而是對感官對象的回應。
禪定中過松、過緊的瑕疵,不一定和身體的鬆懈有關,即使身體姿勢正確,但內在的鬆懈卻可能發生。在柔和內在中,鬆懈導致心以更細微的方式失神漫遊,而不是先前所說種種分別妄念等較粗的模式。它是極微細的念,不以真實念頭的型態發生,而與感官的內在鬆懈有關。行者可能無念地陷入其中。這種過失將擾及心的專注。
如同身體姿勢雖然正確,但微細的干擾或念頭仍然可能生起,而使心過於鬆散,微細的干擾也可能使心過緊。換句話說,如果持心過緊,就算粗念未生,細念也會微微地干擾著心。所以「止」的修習,有賴於鬆緊之間的圓滿平衡。
正確的平衡,可以用以棉來紡線做比喻。如果繃得太緊了,線會斷裂,如果太松,就無法紡線。另一個例子是彈奏絃樂器,為得正確音調,琴弦不能過緊或過松,必須鬆緊適度。如是,修「止」的關鍵就在於正確地攝心,不能繃得過緊、太過專注,也不能太鬆。
初學者在鬆緊間是無法自然拿捏的。必須要努力地保持平衡。因此初學者常被建議每一座禪修的時間要短。大概六分鐘的長度是正確的一座時間。然後應該休息,再進入禪修。初學者可以反覆禪修十座,也就是做十次六分鐘的禪修,外加中間休息的時間。
倘若,一開始就想要做長時間的禪修,微細與粗的打擾將無法避免,就算能勉強克服這些心的紛擾而安住於禪修中,也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