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諱滿乾,字南亭,別號雲水散人,法諱曇光,江蘇泰縣吉氏子,遜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八月初二日生。父貽廣公,以耕讀致小康,母氏儲,出丈夫子四,和尚行三。八歲入塾,日記數百言。十歲,隨母詣同邑營溪之觀音禪寺,住持道如長老見而善之,因乞度為徒孫,遂師事文心、智光二長老而披剃焉。道老則躬授四書、佛經、詩偈。此和尚入佛因緣之始也。
民國肇始,和尚時年十三。泰縣諸山合資創辦儒釋初高小學,聘智光長老為校長,和尚乃插班就讀;年餘,竟學歸寺。日課之餘,治文史,並操農事,蚤夜弗少怠。閱八年,赴焦山定慧寺從德峻和尚圓具;翌歲,往常州天寧寺學禪,一歲而去。會智老在泰縣北山開化禪寺,開講大乘起信論,和尚負笈往,取悟益多。又兩年,考入安慶迎江寺佛學院,親炙常惺法師,寢饋於華嚴五教儀,成唯識論,因明入正理論諸科,慧學大進。迨畢業,任常州清涼佛學院助教。旋至上海華嚴學會,從應慈老法師,攝受法華、楞嚴、華嚴懸談諸經論;課餘則為四眾講授八識頌、五教儀、中觀論、和尚自認一生中得窺典籍之英華,頗得力於教學相長之三數年雲。

  自民國十六年,和尚朅來上海、常州、鎮江、無錫各寺院,講梵網經、十六觀經、老子道德經、阿彌陀經、華嚴經、禪源諸詮集都序及維摩等經論,凡四歷寒暑,聲名日著。

  民國二十年夏,蘇北大水,災祲繼之;會常惺法師住持泰縣光孝寺,災民湧至,常老既庇容之,又奔走於賑災弘法,夙知和尚之能,邀往襄助,聘為副寺。洎災息事寢,常老復創辦光孝佛學研究社,畀和尚主持教務;翌年,光孝寺傳三壇大戒,陞和尚為監院並受記莂;又一歲,常老雲遊弘法,以寺務、社務並縣佛教會主席等職,俱委和尚一人兼承。時當抗戰前夕,和尚驟膺重任,而黽勉以赴,無忝所事。

  二十六年夏,和尚為配合國策,創辦僧眾救護訓練班,召集縣屬青年僧侶,施以戰時救護訓練。時全面抗戰開始,中樞西遷,蘇省保安隊設蘇魯皖邊區遊擊總指揮部於泰城,和尚以佛教會主席率各寺院支援軍需,以共赴國難。其為虔求佛力護祐國祚也,又倡導啟建仁王護國息災法會,宣講仁王護國般若尊經,亙三年之久,愛國熱誠,初未以方外稍後於人。而積年勞頓,竟於三十三年之正月,釀成胃潰瘍病,由其徒孫成一法師,護侍至鎮江之省立醫院就診,住院三月始癒。嗣仍弘法不輟,鎮江焦山之定慧寺上海南市之沈香閣、杭州之妙香庵、無錫之大悲庵,均曾駐鍚;而以普賢行願品、楞嚴經:起信論及圓覺、法華諸經,隨機闡揚,法緣殊勝。

  三十七年冬,局勢逆轉,和尚與智老猶滯留上海,成一法師則先期來台。翌年四月,上海已岌岌可危,乃馳函促駕,遂於是歲五月一日聯袂安抵臺北,暫住十普寺。旋以孫張清揚居士等之倡,啟建佛七法會,請和尚宣講般若心經。今傳之心經講義,即當時講述之原稿也。三十九年間,和尚先後應台中慈航院、佛教會及臺北市佛教支會之請,宣講金剛經、仁王經、普賢行願品、菩薩學處。時善導寺聘和尚為導師,協助章嘉大師所領導之中國佛教會在台辦公,並出任祕書長,佐理會務。

  四十年春,和尚主持仁王護國息災大法會期間,居覺生院長特蒞臨代理先總統 蔣公上香;又嘗於六十一年春,應中央民意代表之請,再建大法會為蔣公祈福,禱國運昌隆,嚴副總統暨各院部會首長曾蒞會上香。
四十一年二月,本蓮社啟觀音佛七,和尚講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聽眾有一聞而立求皈依者,有竊歎其從所未聞者,俱歡喜感服。和尚亦於是年購得臺北市新生南路一段九十七巷九號民宅,創設華嚴蓮社,率諸信徒,講誦大乘經論,定為恆課;並與周宣德、鄭崇武等居士,假民本電台闢「佛教之聲」節目,是為佛教空中弘法之始。嗣後刊印之佛說阿彌陀經、妙慧童女經、十善業道經、佛說孛經鈔、永嘉大師證道歌、釋教三字經等經論之講話,皆和尚當時播講之題材也。

  著有《心經講義》、《阿彌陀經》、《妙慧童女經》、《十善業道經》、《佛說孛經抄》、《永嘉大師證道歌》、《繹教三字》等講話以及《仁王護國經解》等,並曾輯印《常惺法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