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的教誡比如意寶還寶貴難得

———  悲願 ▼ 無盡  ———

竅訣在梵語中是“鄂巴德夏”,意為最甚深的教言,或是不依靠經論而依靠上師簡便的語言能直接指示最甚深的意義,這叫做竅訣。

 

竅訣的傳授需要有上師和弟子兩方面的緣起,如果具足這些緣起,就可以通過簡便易懂的方法直接指出法界本性、道出它的密意。

 

麥彭仁波切以前住在宗薩時,竹慶單比尼瑪前去拜見,返回時,麥彭仁波切送了他相當長一段距離,並在路上把一個教言從自己的衣服裡拿出來交給竹慶仁波切。這個教言的內容既是屬於麥彭仁波切親自傳給竹慶仁波切的一個教授,也是對他的一個授記。

 

因為竹慶仁波切的見解已逐漸變為黃教觀點,他所著的論典,比如一直保密未公開的《大幻化網講義》的觀點就基本上與黃教相同。實際上竹慶仁波切從前依止過黃教的嘉瓦多俄格西,還有竹慶寺院的四大堪布也是修學黃教。

 

當時麥彭仁波切對竹慶仁波切說:“你不要建立自宗,也不要破斥他宗,一定要持著自己的見解,將來你會有所證悟,你應修五年,對任何人也不要說一定要保密。”雖然這個教言的文字現在還保存著,但以前竹慶仁波切對任何人都沒有傳授過,因如此保密,後來他開悟了。

 

圖片

法王如意寶手捧麥彭仁波切法像

 

竅訣的價值就在於能將自己所希求的結果在儘快的時間內獲得,如果自己能夠精進修持,那僅僅是依靠一個教言也能獲得成就。因此即使整個大地上已經鋪滿了黃金,但也比不上甚深教言哪怕是一分的價值。一個如意寶也只能解決自己的飲食和生活問題,密法的教誡真的比如意寶還寶貴難得。

 

按以前印度的規矩,若是沒有黃金,根本求不到法。從藏地來說,以前的國王赤松德贊等為了求法也是向菩提薩埵和布瑪莫紮等這些高僧大德供養了大量純金。

 

現在一些愚劣的人,沒有點滴供養,但卻想乞求甚深的教言,如果給這種人傳授了教言,他自己也不會珍惜和重視。雖然上師不一定需要這些財產,但從供養發心等方面,上師可以觀察和了知一個弟子的信心大小。

 

為了報答上師的恩德,供養上師有巨大的功德,如此自己也會懂得教言的價值。因此,我們有智慧的人應該知道自己是在哪一位上師面前得到過教言,對於這個教言必須要珍惜,為了它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這樣上師的加持就會融入自己的心間。

 

◎ 文章摘自《竅訣寶藏海》

 





主持人
麥彭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