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2/05/04 NPO  編輯部  

《大藏經》的刊刻史跡
 

 歷代都十分重視藏文《大藏經》的整理、編纂和刊佈。西元7世紀的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先後從中原和印度傳入吐蕃,受到王室的重視,隨即大量的佛經從梵文、漢文、于闐文等文種被藏族高僧、學者和中原、印度來的高僧、學者們譯成藏文。到赤松德贊時代,已將幾部《甘珠爾》、《丹珠爾》譯成藏文,並進行了通俗化整理工作。在藏王赤·熱巴巾時,還制定了著名的“譯例三條”,即關於校譯佛說部和論疏部兩類佛教典籍的3條規章,使譯者有所遵循和選擇。在翻譯的基礎上,譯師們將《大藏經》編了藏文書目,抄寫工整。到西元8世紀,大譯師噶娃白則、孔·魯益旺波等編了《大藏經》和因藏于山南旦噶頗章而得名的《旦噶目錄》以及因藏于山南桑耶欽普官而得名的《欽普目錄》。進入元朝以後,在武宗至大時期(西元1308—1311年),為皇帝所依賴的大德尊巴降央,委託洛色益西、索南沃色、江繞強秋繃等,把全藏所有的藏譯佛經編訂為正藏《甘珠爾》和副藏《丹珠爾》,即佛說及論疏兩部,並編了《甘珠爾目錄之日光》,存放在日喀則納塘寺。從此,藏文的《甘珠爾》、《丹珠爾》巨著才有了較完整的手抄本。幾乎與此同時,歷史上著名的喇嘛布敦·仁欽珠(西元1290—1364年)又移納塘寺所藏《丹珠爾》手抄本于日喀則夏魯寺,重新鑒定分類,刪重補遺,寫為定本,並著《丹珠爾》目錄。  與布敦·仁欽珠同時進行典籍整理彙集的還有薩迦、孔塘、蔡公堂、達隆、澤當、貢噶、丹薩梯、楚布等地的喇嘛和學者。
 

 明朝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明成祖召宗喀巴入京。第一次是1409年,宗喀巴當時因忙於籌備次年在拉薩舉行的大祈願法會,遂派弟子釋迦也失代他赴京。1414年,明成祖再度派人請宗喀巴,大師因患病初愈不能成行,故爾再次派釋迦也失赴京。釋迦也失於1415年受封為大國師。1419年,釋迦也失返回西藏,開始主持修建沙拉寺。1434年,明宣宗宣德九年,釋迦也失三度進京,被封為大慈法王。在京期間,他住錫法源寺,不僅為宣宗講經說典,還為其治癒疾病。明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派專使入藏,將藏文《大藏經》手抄本帶回南京,下令將其製成銅印橫版,印製紅油墨樓梯折疊式的巨著《甘珠爾》經文,並為《大藏經》禦制了序文,頌賜西藏各主要宗教、政治領袖。這是中國第一部木刻版藏文《大藏經》。永樂帝曾將此經分別賞賜給薩迦巴、噶瑪巴、宗喀巴及釋迦也失。賞賜給釋迦也失的那套封面上寫有金字漢、藏文對照目錄標題的《甘珠爾》經文,至今仍完好地存於拉薩沙拉寺內。
 

 在拉薩布達拉宮曾保存著一部225函卷帙的《丹珠爾》,系每頁七行經文分別以八種珍寶(黃金、松耳石、白銀、珊瑚、錫、紅銅、白螺和珍珠的混合物)在黑亮的硬紙上手書而成的,堪稱稀世經卷。1984年的意外火災,將此經卷近半數燒毀。1989年6月,布達拉宮文管會決定重新補寫八寶《丹珠爾》。補寫部分有82函,約20000張經卷,因為要恢復原樣,故爾必須在每張長約60釐米、寬約20釐米的經紙上,正反兩面各書寫七行經文,每行使用一種不同的材料,從而使寫就的經頁呈現出七色光彩。  自明永樂帝后,明萬曆、清康熙、雍正、乾隆各朝皇帝,都把印行藏文《大藏經》作為對西藏施政的一個重要方面。他們還在北京設有“番經院”、“番經廠”,先後雕版刊印“萬曆版”、“北京版”等版本各異的藏文《大藏經》。
  

南京銅印模版的製成,不僅體現了明代皇帝對藏傳佛教典籍的高度重視,也為西藏印刷業開了先河。從此,藏文木刻本印刷業大為發展,各個地區的印經院陸續建成。最為有名的當數納塘印經院、德格印經院、拉薩雪巴爾康、卓尼印經院等以及各大寺院所有的小規模的木刻印刷所,均稱為“巴爾康”。無論是印經院還是印刷所,無論其規模大小,但就其所印和所藏的書目而言,《大藏經》是首當其衝的。明末清初,在西藏、雲南、甘肅、四川等藏區先後發現“納塘版”、“理塘版”、“卓尼版”、“德格版”和“庫倫版”等幾種雕版《大藏經》。本世紀20—30年代,十三世達賴喇嘛曾命喜饒嘉措大師主持刊印了“拉薩版”《大藏經》,這是刊刻藏文《大藏經》最為興旺繁榮的時期。據統計,歷代官方和私家主持雕刻的《甘珠爾》木刻版本有14種,分散珍藏在國內外;《丹珠爾》版本有4種。此外,在西藏、甘肅、青海尚存有元朝至清朝的寫本藏文《大藏經》。
 

 納塘印經院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系奉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之命而建,目的就是印製《甘珠爾》。建院之初,製成《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典13部28函,存於納塘寺。但由於建院及刻板印刷的鉅資耗費,使印經院難以為繼。到頗羅鼐任西藏地方政府首領時,即著手恢復納塘寺的印經院,繼續印製《大藏經》。相傳他曾派人從山南門隅和後藏吉隆等地購得優質木材,又從各地挑選人才,培訓刻字工人,組織學者,把布敦·仁欽珠彙集存放于夏魯寺的《甘珠爾》和《丹珠爾》作為底本,首次對《大藏經》進行校定刊印。據說參加此項巨大工程的人數近千,可謂聲勢浩大的空前盛舉。由於措施得力,從1730年8月到1732年1月,僅1年零5個月,就完成了102部《甘珠爾》的刻版工程,共刻經版5萬餘塊。接著,頗羅鼐又於1741至1742年,組織刊刻了《丹珠爾》225部,刻經版7萬餘塊。這一歷史上最為浩繁的印經工程就此劃上了一個句號。這兩次工程所雕刻的《甘珠爾》和《丹珠爾》即是著名的納塘版《大藏經》。
 

 德格印經院位於四川北部德格的更慶寺內,始建于清雍正年間,紅牆綠樹,蔚為壯觀。歷經16年修建,系卻古·丹巴澤仁土司父子兩代努力的結果。德格印經院以藏書豐富、門類齊全、各教派相容並蓄著稱於世。創始人丹巴澤仁雖信奉紅教,但他並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經典。這使該印經院有別于其他印經院而獨具特色,印經院規定:《大藏經》一律用朱墨印刷,以示尊敬,其餘典籍用黑墨。
  

德格于1950年後印經院一直受到保護。1980年,印經院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進行了修葺。1982年初印經院開始恢復雕版印刷,不到10年,僅藏文《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就印了6200多部,行銷於國內外。
 

 國外對大藏經的傳播和研究也很重視,早在40年前,日本就曾影印出版了“北京版”藏文大藏經,使之成為國際上的通行本。1982年,日本又開始影印出版“德格版”藏文大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