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學修佛法所憑依的四個基本原則
--------漫談“四依四不依”
通和法師
佛陀在涅槃前,為未來的學佛人指出了學修佛法所憑依的四項基本原則,來指導人們如何正確學習佛法,以免誤入歧途。這就是“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和依智不依識。如能瞭解“四依四不依”的內涵,就會正確處理在學習佛法中所出現的諸多矛盾,從而不致迷失。
首先,依法不依人,是四個原則中的首要原則。雖然在經論中對“法”有諸多不同解釋,但一般通指十二部經典。這條原則告訴人們,當某人與經典的觀點相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遵從經典的思想,放棄某人的觀點。經的原義是指準繩,如果不符合經典,那麼就不是佛教觀點。然而在現代,違反這一原則者比比皆是,人們罔顧經典的內涵,盲目崇尚個人的觀點,即使他的觀點已經違背了經典,也不加分辨,趨之若鶩。也有一些人誤解佛教依止善知識的真義,認為凡自己師父所說都是如法,即使明顯的錯誤也不敢正視,使得正法清流,漸至渾濁。
或說既然不依人,為什麼佛教特別重視依止善知識師父呢?其實並不矛盾。《大乘義章》也說,所謂不依人,是指不依背離佛法的邪偽之人,並非說不能依止善知識。但依止善知識也是建立在依法之上,若師父教導背離佛法之義,也不能依,關於這點,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也有述及。總之,如果放棄經典法義談依人,在佛教經典中是不予認可。
在依法不依人的基礎上,雖同屬法,但也有語、義不同,因此要依義不依語。所謂義是指內涵,語是指語言文字,在二者中,應以義為主。語言文字有著一義多詞、一詞多義等不穩定性,所以應依循語言所指之內涵,而非拘泥於文字。譬如佛陀在大般若經說無色、無四諦等文字,應了知其義是說色等物質乃至四諦等都沒有自性,並非否定物質和四諦不存在。又如佛陀自己也親口在經典中說《解深密經》才是了義的語言,但不應如言取義,應從佛法總體理論加以辨析真正的義理。因此佛陀自己也說:“智者和比丘們,你們不要因為是我說的就盲目信從,應該像剪磨煉黃金那樣,對我所說的話加以分析。”
很多人不瞭解依義不依語的原則,見到“阿賴”耶的文字就一律按照八識的唯識觀點理解,見到“真如緣起”的語言,就認為《大乘起信論》是偽造。殊不知文字語言的多變性,同一個字和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涵義,因此造成錯解和笑話就不稀奇了。
雖然以“義”作為依止,但佛法內“義”也有了義和不了義之分,有徹底和不徹底兩種,因此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一般來說,詮釋空性、無我、究竟成佛等徹底性的經典是了義經典,詮釋業果輪回等俗諦方面的經典是不了義經典。在辨析的時候,應以了義、究竟、徹底的經典作為依止。但在佛教內部,對了義不了義的分歧還需要辨析,宗喀巴大師曾有專著介紹——《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研讀。
最後是“依智不依識”,在對最究竟法性的認知上,普通人的分別概念識要給無漏的聖智讓路,因此在經典中也說,普通人的感官等都不是量——正確的認識,如果是量,那還需要聖智做什麼呢?因為分別識始終無法消除能所的對立,即使加行道菩薩的空義分別識,也是概念上的認知,無法完全契入真理。只有見道以上的聖者現觀無漏智,才是真正的依止。因此在《瑜伽師地論》中說,聞思的智慧都屬於識,證悟的智慧才是智。
佛教弟子學修佛法果能憑依這四個基本原則信佛教,學佛法,修行者,必定正法久住,此身功不唐捐。
|
主持人 |
通和法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