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瑪斯(A. H. Almaas)
◎鑽石途徑
我們把我們這裡所做的工作稱為「鑽石途徑」。鑽石途徑是什麼?它其實有雙重意義。
鑽石途徑意味著我們採用的方法具有鑽石般的特質,我稱之為鑽石般的覺察力。鑽石具有非凡的密度,它可以無堅不摧。我們這裡所採用的途徑是既專注,又像雷射手術一般精準的。此外,我們的方法是珍貴的、有價值的,而且能歷久不衰。
有時我們也把鑽石途徑視為一種內在工作。如果能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許更能幫助我們認識我們在這裡所做的事。就我們所知,人類一向有別於動物,因為人類會承受某種特殊的痛苦,而動物卻不會。所有形態的生命都會遭受疾病和死亡的痛苦,但人類還會經驗到情緒和心智上的痛苦及煩惱。我們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可得知,人類曾飽經情感上的痛苦、不滿和不安寧。人們現在所經驗到的一切都毫無新意,這些問題一向存在著。或許我們的痛苦比數千年前更強烈,但大致而言還是同樣的苦受。
在這種普世性的情境之下,有少數的幾個人已經認清,這份痛苦大部分源自於人和自己的疏離。我們的不滿足絕大部分並非源自於疾病或物質上的困境,而是未能充分活出自己。疾病或老化所帶來的痛苦是沒什麼解決辦法的,但情緒上的痛苦並非那麼無法避免,至少有些人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認識我們真正的存在本質,無法自在地做自己,所以才會有情緒上的苦惱。這種疏離的現象留給了我們一份空虛和痛苦的感受,時間久了,就會造成生理上的困擾、心身的疾患和其他問題。
「內在工作」讓人回歸本質,消解不必要的痛苦
除了對苦因的認識之外,我們還有一種知識能帶領人回歸到他的本質,如果他願意而且能夠接受指導的話。「內在工作」可以說是一種學派或方法,它能識出苦的事實以及不必要的苦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並且能幫助一個人回歸到他的本質,解除那些不必要的痛苦。
但內在工作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要消除痛苦。回歸到我們的本質乃是一股與生俱來的動力,即使沒有痛苦,它也仍然存在。我們越是能意識到自己,就越能感受到這股與生俱來的、想要知道自己是誰的渴望。我們渴望擁有那份能完成我們所有潛力的自由,我們也渴望活出生命應有的品質。如果我們無法以這樣的方式生活,我們就會苦痛。所以內在工作並不是要解決掉這份痛苦,因為痛苦只不過是我們對「真我」的渴望罷了。它其實是我們想回歸到我們真正本質的一種徵兆。歷史上有許多宗派和方法一直試圖幫助人類回歸到他們的本體,這股動力激發了世上各種的宗教和靈性運動。以我們的角度來看,內在工作是非常古老的,打從有人類以來,它就一直存在著。
但鑽石途徑具體而言到底是什麼?為了使我們更了解鑽石途徑,我們必須先認清它的困難是什麼。真的在做內在工作或建立內在工作學派的人都知道,探索內心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而且人類之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會真的願意踏上回歸本體之道。有進展的人很少,能完成的人更是寥寥無幾。這條道路是危險的,基於這個原因,極少有人願意嘗試它,能完成它的人就更少了。因此人們一向認為內在工作的本質是艱難而危險的。事實上內在工作並沒有那麼困難,它跟以往的假設剛好相反。從古至今它會顯得那麼困難,主要是因為我們不具足某種特定的語言、特定的知識──我們稱之為心理上的知識。
譬如,人們一向認為,一個人必須具備高度的意志力和決心才能進行內在工作。這項任務確實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決心。在過去,學生如果缺乏意志力,經常會被譴責。老師會說學生不夠投入,下的決心不夠深,意志力不夠堅強,而這也的確是事實。在內在工作裡,這一向都是個問題,所以老師才會不斷地督促學生,試盡各種方法來幫助他們突破──引誘他們,激勵他們──老師無所不用其極地激勵學生去運用他們的意志力和決心,繼續修持下去。
然而現在我們終於了解了,一個人無法運用意志力,是因為他的意志力被壓抑或障蔽住了。我們終於知道意志力會因特定理由而被壓抑或障蔽住。我們這個團體所進行的探索已經讓我們看見,造成這份壓抑的原因之一就是「被閹割的恐懼」。這份無意識裡的恐懼早已為人所熟知,在精神分析的文獻裡都有記載,但是它跟意志力之間的關係仍然沒有被普遍地認清。當一個人試著去運用他的意志力時,他會經驗到一股強大的恐懼,被閹割的恐懼。他恐懼的可能是性器官被閹割,或是自我、能量、意志力被閹割。人們並不知道有這份恐懼的存在。他只知道他的意志力不見了,他無法果決地行動,無法做困難的事。
如果一個人老是覺得恐怖的事即將發生在他身上,他如何能找到他的意志力?這份恐懼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好的事即將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死」、「我會發生意外」。不論老師多麼具有說服力,此人就是無法貼近這些恐懼。他並不是不願意運用意志力;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由於壓抑,他的意志力已經不見了。基於某種無意識裡的恐懼,意志力已經被切掉了。因為這些恐懼是無意識裡的,所以顯意識無法掌控它們。如果你對抗這些恐懼,它們會變得更強烈。有時老師可能會告訴學生「把自己交出來」。學生也知道把自己交出來是最好的事,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一想到要把自己交出來,恐懼就會生起。把自己交出來是什麼意思?對無意識而言,把自己交出來意味著放棄自己的某個部分,粉身碎骨,或是一些恐怖的事。
此外,人們一向認為很少有人能進行內在工作,因為大部分人都無法完全獻身其中。人們不願意專注於這條道路,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個人的自由。這時老師就會譴責學生不夠專心,會說,「你應該更專心一點,」或是「你不知道什麼是對你真正有益的事。」
這也許都是事實,但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們現在已經發現,無法專心的議題跟某個深層的心理問題有關。我們發現要一個人專注於內在工作,他首先必須解除掉無意識裡對別離的恐懼。我們的內心都有一股深沉的恐懼,我們非常害怕失去自己的身分,失去自己的獨立性和個人性。雖然做內在工作並不會真的失去這些東西──剛好相反──但這些恐懼的確有存在的理由。它們通常源自於嬰兒期無意識裡的信念。我們的無意識認為如果我們把自己交出來,可能就會失去自己。從某方面來看確實是如此,因為當我們進行內在工作時,我們會跟我們早先認同的虛假人格分離。為了繼續致力於內在工作,我們必須先解除掉害怕自己失去身分的恐懼,然後才能看見和發展出我們真正的身分。
交出自己的焦慮
對大部分人而言,為了發現自己而致力於內在工作是沒什麼道理的事,因為他們的無意識對交出自己都有一些想法。「你所謂的交出自己是什麼意思?」「如果我把自己交出來,那我還剩下什麼?」從我們的內在工作裡可以看見這些焦慮有多麼令人嘆為觀止。我們會發現這些焦慮有許多是意識不到的,起初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是存在的。它們不知不覺地影響了我們,這一點我們可以在關係之中看得很清楚。即使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合適的伴侶,所有的問題應該從此了結了,我們仍然無法把自己交出來。我們的無意識會說,「等一等!如果這麼做,會發生什麼事?」當你想獻身於內在工作時,同樣的衝突也會從無意識裡冒出來。由於被壓抑下來的恐懼和抗拒無法被我們察覺,而且已經完全控制了我們的行為,甚至越是想對治它們,它們就變得越強大,所以內在工作才會如此艱難。
因為錯誤人格阻礙了我們與本體的連結,所以內在工作一向要求人們改變由錯誤人格所造成的行為模式。為了幫助學生不再認同他們的人格,因此各個修行門派都會教導人們去除私心,展現出慈悲和慷慨的品質。然而我們已經發現,要學生不再自私,是對治人格不怎麼有效的一種方式。舉例而言,我們有某種深層的恐懼和匱乏,它們會促使我們變得貪婪;我們不可能因為某人告訴我們不要貪心,就永遠不再貪心了。或許我們的無意識深信我們必須打拚,才能獲得足夠的資源來維生,但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不論我們的顯意識是否如此認定,只要無意識裡的信念還存在,我們就會有貪婪的感覺。
阻礙我們經驗本體的那些無意識裡的恐懼和緊張,也會障蔽住我們身上的精微能量的流動。對我們的精微感官而言,這些障礙感覺起來就像是一些黑暗的東西,它們會阻礙能量的流動。數千年來人類發展了許多技法,試圖避開這些障礙、這些污點,讓能量能再度流動起來。有些人會利用瑜珈體位法或某些鍛鍊方法來避開心理上的障礙。有的人則會運用高度的意志力或奉獻精神,企圖突破這些污點:譬如每天靜坐十小時,長達十年的時間。這些方法都非常有力量,而且確實有效;不過通常只對那些障礙不大的幸運之人才能生效。
進行過內在工作的人都很清楚,這些障礙和無意識裡的制約有關,而錯誤人格就是從這些制約之中產生的。錯誤人格的特質,它的行為模式,它是如何脫離本體的,這些現象早已為人所熟知。某些法門一直致力於發展出對治黑暗特質的「解毒劑」;它們可能是各種形式的冥想方法、觀想方法或瑜珈體位法等等。老師們利用這些方法不斷地督促學生突破障礙,但成功的機率往往有限。
因為這條道路充滿著困難,因此只有那些已經急切到願意把命交出來的人,才能深入於內在工作。老師心裡很清楚,除非學生願意這麼做,否則這條路永遠無法走完。由於內心的恐懼和抗拒,所以它會變得那麼困難。我們這裡有各式各樣的檢選步驟;一個人可能得經過多年的考驗才能加入這裡的工作,這確實是必要的(真正嚴格的門派仍然維持這樣的做法),因為要老師花時間在那些沒有進展的學生身上,是非常浪費的事。
所以我們發現極少有人能真的進行內在工作,真正領會本體是什麼,並且體認到做一名真人的圓滿性是什麼。就本質上的發展而言,大部分的人仍然是幾歲大的孩子,世上很少有成人;只有極少數的人能蛻變為成人,不再繼續當嬰兒。
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忽視本體的重要性
二十世紀發展出來的心理學,使我們認清了人們是如何被他們童年的侷限所掌控的。誕生於西方的心理學及心理治療,乃是對治情緒痛苦的嶄新途徑。從佛洛依德的時代以降,西方已經累積了許多有關無意識以及人格的知識。心理學這門心智科學,替內在工作帶來了許多過去所缺乏的認識。不過那些懂得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的人,通常並沒有在做內在工作。他們是藉由解除情緒上的衝突來減緩痛苦的。一般而言,心理學和心理治療並不認識「本體」,因此脫離本體的那份疏離傾向並沒有被認清。他們發現人們和自己的情緒及感覺早已失去連結;他們也發現人們已經被無意識的信念、恐懼及防禦機制所掌控。但真正的「存在」,這個額外的次元,卻沒有被納入心理學的理論裡。
心理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目前正在大量增殖,但似乎沒有一種方法是完整的,而成效也不一。從內在工作的角度來看,如果他們不考慮「存在」的事實,以及我們對它的疏離,這些方法顯然無法徹底解除痛苦。痛苦最基本的原因並不是情緒上的衝突。我們會有情緒上的衝突是因為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本體,此種觀點和心理學上的觀點是截然不同的,後者認為情緒的衝突就是痛苦的肇因。童年時與環境互動所造成的問題,製造出了我們無意識裡的衝突,進而導致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困境。但心理學家並沒有發現,就是這些衝突造成了我們和本體的疏離,而本體才是我們快樂、喜悅和滿足的源頭。
有些人在童年時只要一發怒,就會遭到母親的排拒,或是退縮、驚恐的回應。母親代表的是愛與融合(至少在嬰兒期和童年是如此),所以這個人長大之後只要一感受到憤怒,就會害怕失去愛及融合感。在他過往的經驗裡,愛與憤怒是不能並存的,每當他表達憤怒時,他的母親就會收回她的愛。從內在工作裡,我們體認到力量及性與憤怒是密切攸關的;它們都是一種獨立及侵略的能量。因此當某個人與另一個人經驗到愛與融合感時,他會覺得他的力量和性遭到了威脅。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裡會經驗到的一種虛構出的痛苦和困惑。你們之中有許多人在這裡親眼見識過,若是尚未體驗過焦慮、恐懼、甚至驚慌失措,我們通常無法接近與愛、憤怒或性相連的本體狀態。
但這又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在童年經驗到的挫敗、衝突和排拒,導致我們和本體的各種狀態喪失了連結。我們渴望的就是這些本體的特質,因此我們成年生活之中的困惑和不滿,必定是源自於這份失落感。這份失落感通常會被我們當成是空虛、無意義、了無生氣和匱乏。
總括地來說,各門各派的內在工作所以會成效低落,就是因為他們不認識那些阻礙我們經驗本體的無意識裡的障礙。心理治療的功效會受限,則是因為它對本體狀態一無所知;他們的解決方法都集中在自我和情緒的層面,因此無法帶給我們終極層面的滿足。
我們無法學習本體,只能憶起
在過去的十年裡,某些人根據個人的經驗和知識,開始整合這兩條途徑,而且有了某種程度的進展,但還稱不上是內在工作的「鑽石途徑」。到目前為止,為內在侷限和無意識結構的知識做整合的嘗試,仍然是非常籠統的。對某些人而言它們也許有效,但仍舊造成了學生之間不必要的分裂,因為某些學生認同的是他們的人格,別的學生經驗到的卻是本體。到目前為止,心理學的認識也許能幫助學生從A點進展到B點,內在工作卻可以引領他們從B點進展到C點。心理學的認識為的就是消除錯誤的人格,然後本體才能得到開發。
鑽石途徑和這些途徑的不同就在於它不但可以覺察和消除錯誤人格,還可以覺察和發展出本體的各種狀態。為了說明這個途徑為什麼有效,我必須概略解說一下我們的「坑洞理論」。
從內在工作的歷史文獻裡我們發現所謂的「本體」就是內在工作的目標。在西方哲學裡柏拉圖也曾經談到「純粹理念」或「柏拉圖類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一位真的做內在工作的人)的學生,他曾經提到蘇格拉底和學生探討所謂的「永恆真理」(我們稱之為「本體的品質」,包括勇氣、真誠、謙虛、愛等等。)蘇格拉底想要闡明人們如何才能學會這些事。他要闡明的就是:我們無法從別人身上學到這些品質,沒有人能教給你勇氣或愛。在最後的論述裡他告訴我們,只有藉由憶起這些品質,我們才會體認到它們。
每個人多少都還記得這些本體的形式。我們在我們的內在工作裡曾經見識過,本體不變的特質之一就是:你曾經見過它,你曾經處在那種狀態過,現在你只是在憶起早已被你遺忘的根本真相。因此我們雖然無法覺察到它,但是這份對本體的記憶仍然存在,而且憶起本體的過程,就是記住我們自己的過程,也就是回歸到我們真正的本質。
為了了解我們的方法為何有效,我們必須認清本體並不是一團東西,也不是某種狀態、經驗或存在的某種形式。本體具有許多狀態和特質,譬如真誠,愛,慈悲;還有客觀意識,價值感,意志力,耐力,喜悅。這些都是本體的各種特質,它們就像是鑽石的不同切面,反映出了不同的色彩。
雖然人們一向知道本體有許多面向,但大部分的門派還是偏重於某個面向或某些面向。有的門派強調的是愛。他們會運用一些技巧去發展愛。他們談論愛,他們祈禱,他們頌唱,他們崇拜上師,他們敬神,他們臣服於愛。別的途徑強調的則是服務和勞動。這些人運用的是腹部的能量中樞。還有的門派強調的是真理或真理的追尋。譬如葛吉夫注重的就是意志力,他要人們使出至高無上的力量。哪個方法會強調本體的哪個面向,往往取決於老師和創始者的親身體悟及性格特質。某位老師曾經在自己的某部分下過很深的功夫,於是跟那個部分相關的本體特質就會變得非常強烈。那位老師是透過那份特質而證入本體的,所以他的教學方法自然會環繞著那份特質而發展。
能照顧到本體所有特質的門派可說是少之又少,不同教誨之間的衝突便是如此形成的。穆罕默德和耶穌的說法大異其趣,而佛陀更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宣講。現代老師講的又是不同的觀點,有的說要臣服於神,有的說要尋找「藍珍珠」(譯註:一種高層的神祕體驗,印度薄伽梵歌第十一章所描述的至高無上的「存在」。它是我們最深實相的一種存在的形式。它小如一粒芝麻,卻可以無所不包。它位於我們第三眼的部位,但是進入深層禪定時,則會顯現於外,形成擬人化的神。),還有的說要運用意志力刻意鍛鍊,有的卻認為答案就在空無之中。這些人都不清楚本體具有許多特質,所以每個人都認為別人是錯的。如果你認為單憑意志就能證入本體,你自然會認為愛是無效的,因為愛可能暗示著懦弱或多愁善感。這就是為什麼某個時期的某些修道團體會以犧牲愛來成全意志,因為這兩種品質無法相容。
我們現在知道本體是藉由記憶而回想起的一種東西。你們其實早已直接體驗過它,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忘掉它?我們何時忘掉了這份我們正努力憶起的品質?
逃避覺察便無法進行內在工作
本體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你的肉體會隨著一種模式而成長,你的本體也是一樣的。新生兒所處的狀態我們稱為「本體之中的本質」,那是一種無分別的合一狀態。三個月大的時候,嬰兒所處的是一種融合狀態,這對於母子關係的發展是必要的。在融合狀態之後,力量會發展出來,接著是價值感、喜悅和個人性的本體等等。但因為環境的干預以及人與環境的衝突,發展變的不完全。每經歷一次痛苦和創傷,本體的某種品質就會被減低。哪種品質會遭受到影響,往往取決於受創的時間點和受創的本質。有時受創的是我們的力量,有時是我們的愛,有時是我們的價值感、慈悲、喜悅或直覺力。因為受創,它們逐漸被隔絕於外。
如果本體的某種品質被阻絕於一個人的經驗之外,剩下的便可能是一種空虛、匱乏或空洞感,也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坑洞理論。你在這裡已經見識過,當本體的某種品質被隔絕於外時,你真的會在你的身體上經驗到一個坑洞,它會製造出匱乏和不對勁的感覺。當我們感到匱乏時,我們會企圖填滿那個洞。因為那個部分的本體已經被隔絕於外,所以我們無法以本體來補那個洞,於是我們就以相似但錯誤的品質從外在來填滿它。
假設我們對母親的愛被拒絕或是沒有被重視,我們心中的那份愛就受到了傷害。為了避免經驗到傷害,我們會鈍化身體某部分的感覺,如此一來我們就跟愛的甜美品質隔絕了。應該是愛的那個部分,如今卻變成了一種空洞感。我們不記得那份愛本來是自己的,其結果是我們以為自己失去的是外在的某個東西,於是便一味地想從外面找到它。我們總想得到某個人的愛,然後用他的愛來填滿那個洞。
那個洞會讓我們憶起當時受創的情境以及當時失去的東西。這一切都還在那裡,只是被壓抑了下來。因為我們想不起當時發生了什麼或失去了什麼,所以只能感受到空虛及錯誤的品質,或是我們企圖用來補洞的一些概念。隨著時間的演進,這些洞會日積月累地被各種情緒及信念塞滿,而這些東西又會變成我們的身分,我們的人格。我們以為我們就是這些東西了。某些人的本體還存留在身體的某些部位,但是對童年問題很嚴重的人而言,幾乎每件事都被壓抑了下來,結果便造成了本位主義、陰沉的性格以及了無生趣的感覺。
所有的困難都來自內心,所有的滿足也源自內心
對這些心理過程的了解,促成了「鑽石途徑」。現在我們能夠非常清晰而精準地引領人們回歸到他們的本質。首先人們必須學會去感受自己,覺察自己,然後才能得到有關自己的必要訊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缺乏自我覺察,因為他們一直在逃避那份空洞、虛假和不對勁的感覺。避免覺察是無法做內在工作的。
某些事確實能加強你的內在工作,不論你現在具備了多少意志力,多少對自己的愛以及對自己的了解,它們都能幫助你進行你的內在工作。你對於回歸到自己的本體一定懷有某種程度的開放度(不論你是否意識得到)。此外你也一定具有某種程度的理解,你知道困難都來自於內在。如果你完全相信你的問題可以藉由賺更多的錢、變得更漂亮、擁有自己的孩子、買更好的車而得到解決,那麼你是無法進行內在工作的。做內在工作一開始就要認清,所有的困難都來自於內心,而我們所追求的滿足也來自於內心。
接下來我們會運用不同形式的古老方法,譬如冥想,來加強本體的各個部分。我們也會採用不同的心理治療方法,來了解障蔽住本體各個面向的議題是什麼。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某些行為,看看它們和你人生中哪個階段的特定議題有關。如果你繼續進行這樣的探索,你會察覺你的行為只是想填滿某種匱乏或空洞的感覺。
藉由內在工作我們會看到,本體的各種特質都跟過往的議題有關。我們會全盤了解本體狀態是什麼、失去這種狀態所導致的坑洞是什麼、為了補洞而被我們創造出的情緒和信念是什麼、從錯誤人格中所產生的衝突是什麼,以及這些現象之間的相關性。對每一個人而言,這些關係和模式都是相同的。譬如我們團體裡的某個人正在對自己進行探索,我可以很快地釐清他想對治的議題是什麼,而這個議題跟本體的哪個狀態相關,它所涉及的是什麼樣的匱乏感。
舉例而言,意志力的喪失通常跟被閹割的恐懼有關。力量的喪失和壓抑憤怒有關,也跟害怕與母親分離有關。失去慈悲則永遠源自於創痛被壓抑。每一個人的坑洞通常會被相似的東西所填滿,不過童年歷史以及周遭的文化和社會環境,還是會造成些微的不同。譬如,慈悲可能被多愁善感以及人必須有愛心的信念所取代,直覺可能被固著的觀念所取代,力量則會被逞強的表現所取代。
如果你能徹底認清跟某種狀態相關的一連串議題,如果你能認清那個在企圖補洞的錯誤人格,如果你能深入到那份空虛的底端,你就會碰觸到被你阻隔於外的某種品質。在我們這裡,這樣的現象一再地被觀察到。
回到原始坑洞,經驗它,但不企圖填滿它
心理治療師對治的也是這類的議題。但一般而言,他們只能探索到那份匱乏感。他們了解那份匱乏感是來自於什麼樣的原始議題,並且能解除他們。但是他們不明白那份空虛感其實是源自於本體。他們只看到童年歷史所造成的空虛和衝突。我相信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個案有時也能碰觸到本體的某些狀態,但一般的治療師不認識它,所以個案本身也就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她只知道她被治療的感覺很好,很放鬆,有一種回到自己家的感覺。不幸的是,她的本體狀態並沒有被認出來;這份體悟就這麼被治療師和個案所忽略而未能得到發展。
如果你跟一個能幫你探索到底的人一起工作,他會協助你認清你喪失的是什麼,而且能幫助你認出本體的主要特質,這樣你才能認識和發展出你的真實本性。我們所進行的內在工作,不只要回溯到你的童年,理解你的侷限和衝突,同時要回溯到原始的坑洞,然後去經驗它,但又不企圖填滿它。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妳的父親在早年未能提供妳情感上的滿足,而妳想對治這份衝突,那麼妳很可能會感受到深層的創痛。妳發現妳再也無法跟父親連結,解決的辦法就是和另一個男人(有時是心理治療師本人)連結來填滿這個洞。這個方法通常是無效的。妳雖然想用另一個男人來補足妳所失去的愛,但因為妳渴望的是自己的意志力和愛,所以妳對這個替身父親提供給妳的愛和支持仍感不足。若是用其他的人來填滿這份匱乏感,結果也是一樣。
我們的工作已經使我們認清,只要妳能允許自己體驗心中的坑洞和匱乏,妳就能體認到自己的愛和意志力。不過這是相當恐怖而又艱難的事。有許多靈修方法都在促使學生安住在這些感覺之中。如果妳真的能做到,這些東西都會被消解掉。妳不但能消解掉這些情緒上的衝突,還能重拾那些失去的品質。只有愛才能消解掉愛所為你帶來的煩惱,只有意志力才能消解掉被閹割情結及無力感。其他任何東西都辦不到。
現在你已經知道,你可以從任何一種情緒和困難下手,一直探索到最初始的匱乏為止。在過程中一直維持著觀察,對每個議題都探索到底,最後你就會憶起你失去的是什麼。如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的:能憶起它,你就會擁有它。你失去的每一樣東西,都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重新拾回。每一樣東西。
我們領會到的是,心理上的議題和本體是無法區隔的;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你無法以解除錯誤人格為目標,然後再去領悟和發展出本體。若是無法重新拾回本體,並看透人格創造出來取代本體的東西,想要消融掉人格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不須與坑洞對峙,只要照亮他們就夠了
鑽石途徑確實有效,是因為我們很清楚本體的每個面向都跟心理上的某種衝突相關。我們會運用強而有力的心理學技法,來幫助我們洞察和理解這些衝突以及抗拒模式。我們不需要對治這些抗拒模式,這些污點;我們只需要照亮它們就夠了。一段時間過後,它們自然會消解掉,然後路就好走了。我們不需要繞道而行,我們可以穿越過去。繞道而行或正面衝突是比較困難而又拖時間的方式。我們的方式比較著重理解,像晶鑽一般清澈的理解力。
我們可以帶著這份理解,去觀察它跟其他的心理學及內在工作門派的關係。不同的內在工作門派著重的是本體的不同面向,不同的心理學途徑注重的則是不同的坑洞和匱乏感。每一種心理學派都是由某個特定的人發展出來的,而這個人一定是觀察到或解決了某些主要的匱乏問題。以佛洛依德為例,讓我們來看看他著重的是什麼?首先,他觀察到的是無意識的存在。他發現無意識裡被壓抑下來的東西,大部分是由「力比多」(libido)和攻擊性所組合成的。攻擊性就是我們所謂的「本體力量」,而力比多則是由本體的兩個面向組合成的,它們分別是力量及融合之愛。佛洛依德企圖解決的就是因這些品質的喪失而導致的匱乏。他發現被閹割的焦慮會導致意志力的喪失。佛洛依德派在對治這類的匱乏上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一直通透到與本體相關的一些特質。
萊克(Reich)基本上研究的是享樂的品質以及喪失享樂之後的匱乏,尤其是性上面的享受。萊克學派的技法主要想告訴人們,他們是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失去了連結,同時他還試圖讓他們明白他們無法忍受享樂的原因是什麼。萊克的研究針對的是享樂的能力以及如何消除享樂的障礙。
弗利茲.波爾斯(Fritz Perls)
弗利茲.波爾斯(Fritz Perls)強調的又是什麼呢?沒有過去,沒有任何解釋,只是學習安住於當下。因為他曾經到日本和某位禪師習禪過一段時間,所以才會發展出這樣的對治方法。他為什麼會對「禪」感興趣?因為「禪」要呈現出的就是本體的完整性──完全安住於當下,也就是要認清事物的本質。禪者稱之為「佛性」,我們則稱之為「光明本體」。禪者並不考慮任何特定的品質;他們要直探本源。波爾斯雖然不知道他要尋找的是什麼,但是在直覺上他是清楚的。他一定有過對「光明本體」的認識,所以才會被「禪」吸引。他逐漸發展出了完型治療,它和「禪」的目標是相同的。可是「禪」太困難,也太不容易有進展。一萬個學生裡面,可能只有一個學生能藉由「禪」的途徑而證悟,而且一天可能要面壁打坐十小時,經過多年之後才會有突破。這種方式之中沒有任何趣味,完全沒有。如果你能忍受長達二十年的坐禪,並且允許所有的抗拒力從你身上穿過,你才有可能見到牆壁的本質。波爾斯最有力的特質就在這一點上。他發展出了他的無間斷覺察以及各種的完型治療方法。這些方法已經被證明確實能有效地幫助人透悉自己錯誤人格的運作。
新佛洛依德派或自我心理學家主要想解決的是低自尊和價值感的匱乏。這裡指的是由客體關係所造成的各種愛的匱乏,以及因個人性本體──真正的個體性──喪失之後的匱乏。這些人非常精準地看見坑洞是如何發展出來的,雖然他們並不知道本體的特質是什麼。他們是針對自我層面而進行研究的,不過他們的認識還是非常有用。我們這裡一直在運用這些知識幫助人們體會個人性本體、自己的價值,並學習如何跟另一個人共同體驗真正的愛。
唯有發展出本體所有的品質,我們才是完整的人
在鑽石途徑裡我們會運用各種不同的心理技法,去發現到底是哪一種情緒上的衝突造成了本體某種品質的喪失。然後我們會立刻探索空虛的本身。這麼做會令我們憶起某個失落的面向。這個方式從未失效過。舉例而言,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會一再看到,如果想解決對母親依賴的問題,想徹底探索需求、渴望及傷痛的起因,你最後一定會碰觸到我們所謂的本體的融合性。那是一種美好的融為一體的愛,你會因為它而消融掉你的疆界感,進而與萬物合為一體。
現在你應該清楚了,雖然我們達成了心理治療的任務,我們真正的興趣並不是心理治療。我們感興趣的是「內在工作」。如果不能在本體上下工夫,我們是無法解決痛苦,也沒有機會可以證入我們真實本性的。
只是一味地想解決心理問題及病徵是不必要的事,同時也沒有必要為了發現本體而到寺廟裡獨修。其實我們就是要在世間生活裡進行內在工作。我們只有在關係之中,在工作裡,或是當我們的車子及金錢出問題時,才有材料去進行內在工作。結合心理學上的技法及內在工作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更有效地達成內在工作的目標。
我們必須認清,追尋真理和發展出理解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因為這些事會引導我們證悟本體,並且能發展出本體的所有面向。只是發展出本體的某個面向是無效的。譬如我們不能只發展出愛。我們不希望你只懂得愛。如果你只有愛而沒有意志力,你的愛也不會是真的。如果你只有意志力而沒有愛,你會變得強而有力,可是卻完全不認識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性、喜悅或愛。如果你只有愛和意志力,卻沒有客觀意識,那麼你的愛和意志力很可能會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你的行動不可能是明確或妥當的。只有發展出本體所有的品質,我們才能變成真實而完整的人。
我們在這裡所進行的工作,需要的是專注、奉獻和誠懇的精神。我們不要求你必須擁有這些品質,因為我們了解每一個人都有些障礙需要克服。同樣的,我也不要求你必須絕對服從或絕對信賴。我只要求你試著去理解你自己。透過你自己的經驗,你自然會發現我們的途徑是否值得信賴。你會逐漸看到自己的障礙在哪裡。我們這裡不需要盲目的信賴或盲目的愛,或是任何一種盲目的東西。鑽石途徑只是要你「看見」;它是一種理解的途徑。
一開始,學生只需要懷著誠意,試著去了解圓滿和圓滿的狀態都存乎內心。對老師而言也是如此。此外,老師必須有能力示現出本體的各種特質,也要有能力看見學生身上的這些特質。我必須覺察到你的本體,並且認出我所看到的是什麼。我必須在內心裡品嚐過它的滋味,才能認出它來。
歷史上的內在工作一向都需要這樣的條件,不過我們又加入了本世紀的新知,心理學上的驚人發現。我認為我們很能善用這些知識,也很忠於它們的原意。我對那些發展出這些知識的人都心存感激。現在你們有沒有任何問題要問?
學生:我想問一個有關抗拒力的問題。鑽石途徑能穿透抗拒力。它跟正面干預有何不同?那是不是一種看穿的方式?
阿瑪斯:是的。「穿透」意味著看見或理解。這是一種鑽石般的覺察力,它能精準而清晰地透悉事物的真相。這份如晶鑽般清晰而專注的覺察力,確實能幫你看見你生命中的議題是什麼。藉由認清和理解它們,你會看見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然後這些議題就會自動消解掉。
學生:所以並不是要刻意去對治那份抗拒力。
阿瑪斯:沒錯。理解有一部分針對的就是對理解的抗拒。內在工作有一部分就是要學習不認同。既不認同你的抗拒力,也不認同你情緒上的衝突,而是去認清它們只是根本誤謬的徵狀罷了。人們時常會認為他們的匱乏、他們的坑洞是不對的。他們認為自己有某個東西不對勁,可是又對它束手無策,所以他們一直想把那個洞補滿。否則他們又能怎麼辦呢?我們卻認為坑洞、匱乏或需求並不是問題,問題出在本體的某個面向不見了。
我們可以採用佛洛依德和他的追隨者辛苦發展出來的認識,並將其用在我們的內在工作裡。我們也會繼續採用古老的方法,譬如冥想和留意覺察我們自己。我們還有非常有效的「鑽石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去除障礙。既不繞道,也不繞圈子,而是直接又徹底地理解我們自己。
你必須看透你所有的衝突、恐懼、罪疚感、憤怒以及愛。長時間下來,你會越來越能察覺本體的品質。如果能徹底而完整地進行這份工作,假以時日,你一定會臻於圓滿。你不再有任何坑洞,只有圓滿一致的本體。鑽石途徑可以找到痛苦的線頭,並牽引我們回歸到本體。
●阿瑪斯 A. H. Almass
A.H. 阿瑪斯(A. H. Almass)是哈彌‧阿里(A. Hameed Ali)的筆名,也是「鑽石途徑」的創始者。
1944年,阿瑪斯誕生於科威特,學術上的專長是物理、數學及心理學。1975年,他分別在科羅拉多的博爾德及加州的伯克萊創立了Ridhwan學苑,目前已經有九百位成員,分佈在美國各地,還有加拿大、澳洲、德國、荷蘭、英國等國家。1986年,阿瑪斯創立了鑽石叢書出版社(Diamond Books)。鑽石途徑研習學院(The Diamond Heart® and Training Institute,DHAT)目前仍在發行有關阿瑪斯教誨的錄影帶及錄音帶。
過去二十五年來,阿瑪斯發展出「鑽石途徑」,認為人類的內在本體好像一顆鑽石,擁有堅實的密度及繁複的切面,透過靈修加以琢磨,將可散發出珍貴無比的光彩!《鑽石途徑》系列叢書是阿瑪斯與學員互動時的心得記錄,也是其著作中最貼近一般大眾的教誨,《鑽石途徑I──現代心理學與靈修的整合》、《鑽石途徑II──存在與自由》。
|
主持人 |
阿瑪斯(A. H. Almaa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