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7 01:26:56
學習次第 : 進階
如何學修佛法 八、隨信行與隨法行
印度那爛陀寺的大班智達靜命論師在《中觀莊嚴論自釋》中說:
“先求真理智,勝解勝義已,緣惡見世間,遍發大悲心,
精勤利眾生,增長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悲慧所莊嚴。
諸隨信行者,發大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次勤求真智。”
意思是有兩種學法的人,第一種是隨法行的修行人,他們先求得般若正見,獲得了穩固的正見後,再觀察世間時,見到了輪回中的眾生,因為將如夢如幻的顯現,執著為各種各樣實有的事物,而感受到了種種的苦難,因此生起大悲心,再在精勤利益眾生的過程中,逐漸增長菩提心,並嚴格受持佛陀制定的戒律;第二種是隨信行的修行人,他們信受大乘善知識和法寶的教導,首先生起大菩提心,受持佛陀制定的戒律,然後再來努力獲得般若正見。
這兩種聞思修的方式:一個是從獲得般若慧來進入;一個是從入門的菩提心來進入。在後代的隨行的修行者,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善根特別深厚,不需要廣泛地聞思修的人之外,其他的佛弟子都是通過這兩種方式學到佛法的真諦的。
其中般若正見的理解是證悟大乘正道的基礎,生起菩提心則是進入到大乘正道的標誌,生起出離心是進入到小乘正道的標誌,這三個方面,對佛弟子都極為重要。
從隨信行的角度來說,大家首先要認識大小乘發心的法相,從心上用功;那麼,從隨法行的角度,對於現在的廣大年輕佛弟子來說,重中之重的,是獲得對般若的正見。因為般若能促進出離心與菩提心,般若是佛法的心要,也是證悟的關鍵,而且般若是禪宗與金剛密法等殊勝法門的基石。下面就從這四個方面來對隨信行和隨法行做一番分析研究。
1、大小乘的發心
(1)大小乘共同的出離心
小乘的出離心緣的是自身的輪回和涅槃,也就是說,小乘著眼的是自己的問題,比如我執、煩惱、業力、果報,是為自己脫離三界而修行。這樣的出離心,除了希求解脫之外,其他的內容也是大乘修行者所需要具備的,所以被稱為是大小乘共同的出離心。
小乘的出離,就是厭離三有希求涅槃的心,也名“求解脫心”,這是對苦集滅道四諦理解之後,自然而然在心裏生起的一種意樂,一種決心。這種決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對輪回的厭離,這是如理、深入地思維了苦諦和集諦之後,心裏的自然反應;二是對解脫的欣樂和希求,這是理解滅諦和道諦之後,心裏由衷生起的嚮往之情。
如理思維苦諦,就要思維苦苦、壞苦和行苦。我們先來看看一般人的出離,普通人平時不會說出離,只有等生活遇到挫折,工作遇到麻煩的時候,才會想到要出離。不用說這樣的出離沒有希求解脫的成分,就連對輪回的厭離也談不上,充其量只是消極的逃避,而且只是逃離人道中暫時的苦苦,還沒有意識到壞苦和行苦。一旦情況好轉,苦苦又消失了,遇到壞苦,也就是眾生所謂的生活美滿、工作順利的時候,他們就立即不出離了,高高興興地繼續世俗生活去了。
對苦苦的厭離,做得最出色的,是地獄裏的眾生。地獄裏的眾生,痛苦沒有停息的時候,一直處在驚恐、慘叫的過程中,因此他們分分秒秒都在想著離開這個苦難之地,對於地獄,他們連一絲一毫的留戀和不舍都不會生起,只要能夠脫離地獄,他們願意付出任何的代價。但是這還不是出離心,因為他們只是對地獄的厭離,一旦脫離地獄,便又好了傷疤忘了痛,追求五欲享受,也就是壞苦去了。
壞苦就是會變壞的苦,世間則稱之為快樂、幸福。也就是一切有漏的樂是壞苦。一切凡夫都喜歡快樂,厭離痛苦,但是什麼是快樂,卻從一開始就沒有弄清楚。凡夫所說的快樂,具體就是欲界的快樂和色界的禪悅,而這些以法寶的智慧眼看來,卻統統都是苦難。它們苦在哪里呢?苦就苦在這些所謂快樂的背後,隱藏著更強大、更長久的苦苦,也就是說,想要嘗試這些快樂的凡夫,在不久之後,就要面臨著難以承受的苦苦,因此佛陀非常智慧、非常貼切地給它取了一個壞苦的名字。
因此壞苦就像一杯毒酒,嗜酒的人喝起來雖然美味,但是後患無窮,有智慧的人,事先就會看到它們的後果,不會被它所誘惑。
人們常說人間的欲樂難以放下,比如說汽車、別墅、愛情等等,其實在欲界天人看來,人間的這些享用是那麼地低級,比起他們的優越環境和男女之間的情愛,人間的生活就和豬的生活沒有兩樣。同樣,在色界具有禪定的天人看來,欲界天的享用,也是那麼的低級,沒有檔次。色界初禪天獲得的,就是斷除了欲界追求的一種內在的快樂,因此叫“離生喜樂”,色界天在禪定的內在快樂上越來越深入,最後甚至意識到了禪定的快樂也是一種累贅,而進入到了純粹的想心所之中去了,這樣就進入到了無色界的禪定。
欲界和色界的快樂,都是會變壞的,會失去的,苦苦在之後還是會再捲土重來,所以都屬於壞苦,是同樣追求不得的。
那麼修持境界高的一類外道,對於壞苦的厭離心是非常強的。它們為了消除他們所謂的業障,往往會拋棄現世的一切快樂追求,而專門選擇苦行,比如一生都保持單腿站立,甚至有放火自焚等等事情的發生。
因此,作為內道的佛弟子,當自己對世間的一些追求割捨不下的時候,應該想想欲界天人、色界天人,他們可能正在可憐自己呢,甚至可以想想那些苦行的外道,他們為了那些錯誤的目標,都能夠放下一切,精進苦行,那自己還有什麼理由去追求那些壞苦呢!
外道苦行的人能放棄壞苦,但是他們不知道壞苦之上,還有一層行苦,這是只有內道佛教之中才宣說了的。
所謂行苦,就是有漏五蘊熾盛之苦,這應該從因和果兩個側面去理解。從果上看,近取的五蘊是從煩惱和業力中產生的,來源就非常的不清淨;從因上看,只要有了近取五蘊,煩惱就會和它形影不離,因此而必將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新的苦來。
要厭離輪回,必然要落實到厭離這個以行苦為本性的有漏五蘊上。
如理思維了這三種苦,獲得了思慧的人,會自然而然地厭棄這個輪回。不淨坑很髒,人一旦掉進去之後,會馬上想辦法逃離,但是這還比不上對三苦獲得了思慧的人。那他們的心態像什麼呢?就像一個人,掉入了火坑,周身的疼痛,和馬上面臨的死亡,會使他不顧一切的想跳離這個火坑。
但是厭離輪回苦,還不能找到出離苦的辦法。只有同時找到苦的根源,才有可能把它斷除。
苦的來源是業力,業力的來源則是煩惱,煩惱的來源是我執、無明。這由我執、無明產生的業力和煩惱,就是輪回苦的根源,這個真理,是在集諦中揭示的。
因此一個修出離心的人,不僅僅要厭離三苦,更要厭離自己的業力和煩惱,厭離自己的執著我的我見。這就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能遠離任何增長我執的因素。
單有厭離,沒有希求,就會產生消極厭世的逃避心理。而在滅諦的開示中,本師佛陀以他的智慧,告訴我們了煩惱和業力寂滅後的解脫境界,也就是涅槃的果位,這對於修行者是極大的鼓舞。佛陀同時還在道諦中,詳細講說了獲得這種解脫境界的真實方法。
對於一個已經對輪回產生了厭離的修行人來說,滅諦中宣說的解脫境界是他最大的希求和動力,而道諦中宣說的法門,則是他最大的依賴和安慰。
因此,只有把苦集滅道四諦聞思究竟,產生了聞慧、思慧的人,心中才會產生真正到位的出離心。可以看出,這樣的出離心,並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積極向上,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希望的。
大家要知道,對於現在的修行人來說,在開始修出離心的時候,最為重要的,是少欲知足,不對生活提很多的要求,應該減少,直至斷除貪求世間八法的名利心。
學佛的人,如果沒有真正的出離心,那麼所作的一切功德,只能成為感得人天善趣的因,而不能成為解脫生死的正因。而一旦在心裏生起了真實出離心,即使還沒開始持戒修行,就已經產生出了趣向解脫的功德,如果有出離心攝持,那麼所作的事情不論功德的大小,就算是給貓狗喂一餐飯,或者能對五戒中的任何一戒受持上一日一夜,都能成為解脫生死的殊勝資糧。
但同時也要知道,出離心是進入小乘修法的敲門磚,是小乘修法的開始,它並不是小乘修法的全部。在具備了真實的出離心之後,修行的重心,就應該轉移到獲得無我的空性慧上去了。因為出離心是為了要厭離輪回、希求解脫,要產生輪回、障礙解脫的那股力量,是來自於我執,因此要斷除我執,必須要證得人無我的空性慧。在法稱菩薩的《釋量論》中,就明確地開示了解脫道的入門修法是出離心,解脫道的根本修法是人無我的空性慧。
(2)大乘不共的出離心
大乘修行人在少欲知足的基礎上,生起的出離心,是眼光更遠、範圍更大、程度更深,具體表現為:
①大乘要出離的,不僅僅是輪回,還要出離小乘的自我解脫,只是自我得到解脫,沒有去救度眾生,對於具備大乘根基的修行者來說,是一件不願意的事,是一件自私的事。
②大乘要希求的,不是小乘的涅槃,而是消除了能所對立的無二慧境界。凡夫的生死和小乘的涅槃兩個都是邊,還落在觀待、對立之中,是不了義的境界。
③大乘殊勝正見就是分別心即是心的本性,或者自然本智,因此任何的戲論、客塵垢障都是出離的對境。
雖然對一般凡夫來說,小乘阿羅漢的出離心非常的偉大,但對於大乘的出離心來說,阿羅漢的出離心太小了,就像沒長大的三四歲小孩一樣。大乘菩薩把為自己聞思修看做是自私心理,根本不會再心裏生起為自己成佛的念頭。全知麥彭仁波切說:大乘的慈悲心越強烈,就越會對眾生生起憐憫心,對阿羅漢也一樣,會憐憫他們沒有廣大的發心。
我們要知道,大小乘的出離心,目的都是為了對治我執而調服煩惱,但是依據的見解等不同,因此方法也不一樣,大乘的出離心,比較高深,理解起來比較難,但是一旦能夠運用,則更加的巧妙,收效也更加的迅速。我們現在有緣學習到大乘佛法,應該不辜負如此深厚的因緣和殊勝的妙法。要一開始,就在心裏培養起大乘的發心。高的起點,必將帶來高的收益,能更快、更有效地利益眾生。
(3)大乘菩提心
具備了共同的出離心後,大乘的修行者,就要繼續擴大心量,生起大乘的世俗菩提心。大乘的菩提心的生起,標誌著進入到大乘的資糧道,開始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歷程。
大乘的世俗菩提心也是心中的一種意樂、一種決心,它必須具備兩個部分:一、由大悲心的驅動,生起把一切有情從生死輪回中救拔出來的堅定決心;二、同時由智慧見到要能對他人做究竟的利益,首先必須獲得大菩提,因此生起成佛的堅定決心。由此可見,大乘菩提心是全然不顧自己利益,一切都為其他眾生考慮的大發心。如《現觀莊嚴論》中說:“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入行論》中說:“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還有地藏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世俗菩提心又可以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以大悲緣眾生,以智慧緣大菩提,希求的不是佛陀的無限安樂,而是佛陀身口意所具有的恒河沙功德,是佛陀任運、周遍地廣轉正法妙輪、度化眾生的能力。行菩提心緣的是在前者的基礎上,菩薩無量無邊的六度萬行,以三輪如幻如夢,不起實有執著的方式而行持。
大家知道母愛很深,生起菩提心的四無量心或七重因果也是對照母愛而引導的,普通人對於其他的眾生很難產生出像母愛那樣深切的關懷。但是母愛也有缺憾,它本身就充滿了執著,母親只會對自己的孩子投入感情,這樣的愛很難轉移到其他的孩子身上,這和大悲心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大悲心是對於一切的眾生,產生出像母愛那樣的悲湣心,而菩提心則更是在這個大悲心基礎之上,上求佛果,來度化眾生的決心。因此大乘世俗菩提心是非常的深遠、非常的厚重,這需要修行者使自己的思想發生徹底的改變,並不是隨便想想,念誦幾段儀軌就能生起的,也不是僅僅通過做一些善事就能擁有的。
大家要知道,菩提心的修行次第,是以出離心為基礎,進一步思維一切有情,都被我執煩惱所縛,被善惡有漏業所漂,長期沉溺在生死大海之中,為苦苦、壞苦、行苦所逼惱,於是生起深深的大悲心。為救拔有情出離生死苦海,能犧牲掉自己的一切安樂,而急於利他,求大菩提,這就已經生起了世俗大菩提心,進入大乘資糧道了。
(4)體會與落實
從以上的不同發心可以看出,小乘的出離心是為了對治個人的我執,消除個人的苦難,而大乘的菩提心是為了對治掉眾生的我執,消除眾生的苦難,但彼兩者又都是以分別心,在輪回、涅槃、佛果、眾生等的顯現分上,而不是與實相勝義空性分上來生起世俗發心的。
出離心是進入解脫道的起點,即使佛陀時代那些增上慢的聲聞,至少也有真實出離心,也把解脫作為第一目標,在真誠地希求解脫。如果不具備出離心,以自我為中心的,天天在以頑強的人我見在辦事的人,則是沒有機會得到解脫的,也不可能在心裏生起菩提心來。不具備出離心,表面上也可以做出很多苦行來,但僅僅是行為,不一定說明已經有了相應的認識。要說吃苦,外道也有強烈的厭離和吃苦的精神。因此大家更應該從心裏改變自己,讓心裏產生出相應的功德來。
大乘菩薩無論做任何事情都,目標都很明確,都是為了眾生。走路的時候,心裏願眾生能走到順暢的路,並能最終走到最殊勝的佛道上,即使看病,也不是為了自己少受點痛苦,延長點壽命,而是為了幫助到眾生,需要有一個好一點的身體。
這樣大家可以觀察自己一下,自己的心裏,有沒有把自己的我執作為給自己製造違緣的最大的敵人,如果已經有這樣的認識了,這已經和真實出離心開始相應起來了;另外,只有當我們認識到所有普天下眾生是自己的母親,並把眾生放在第一位,起心動念並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維護眾生的利益,並且認識到要獲得佛陀那樣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益眾生,這才已經開始和真實菩提心的要求相應了。
只是口頭上說為人民服務,並不一定真正在為人民服務。同樣,出離心、菩提心不是掛在口頭上說說就能實現的,也不是通過做各種事情就能自自然然生起的,而是需要心裏思想法相徹底轉變。大家知道思想工作是非常難做的,這首先需要在見解、希求目標上發生巨大的轉變,因此要把這些法落實到自己的心相續上,經常將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佛法的引導進行對照。比如說是在發菩提心,但是和道友們在研討的時候,一直只想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能接受別人的思路,幾句話下來,就已經面紅耳赤地爭辯起來了,我執這麼大,連道友之間的這點包容心都沒有,怎麼能說有菩提心了呢?如果表面上說是有出離心、菩提心了,已經在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了,但實際上還是以深重的我執出發,用利益他人的行為來包裝自己,那麼這是被我執騙了,這和世間上的人追求名利其實沒有兩樣,不同的只是你是隱藏的,沒有像人家那樣赤裸裸地追求名聞利養,只多了一層廉恥心而已,這樣的善事,做到後來,會逐漸變味的,會被各種因我執而產生的煩惱侵蝕掉,而失去了善事的意義。
2、般若能促進出離心與菩提心
聽到現在,有的人也許心裏在想,出離心和菩提心雖然重要,也很殊勝,但是從它們的法相來看,要求太嚴格了,似乎這輩子沒有希望了,那麼這隨信行的聞思修有沒有什麼方便方法呢?
方法是有的,要找到方法,首先還是要找到難的原因。
(1)一般人不易生起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原因
從大乘了義法門中大家能知道,眾生本來是像佛陀那樣,清淨無染,智慧無邊的,但是有了無明導致的人我和法我兩種執著後,形成了煩惱障和所知障兩種垢障,因此才遭遇了各種苦難。就像一個大力士,本來力量無窮,但是有了法我執,在他肩上憑空增加了大量看似實有法,這些法份量很重,於是這個大力士就只能背800斤,再加上了人我執,在他肩上又憑空增加了自己許多看似實有的人的份量,這些人更加對他形成了束縛,相互增上了煩惱,於是他就只能背80斤了,老實說,凡夫一切眾生是被自己的我執和法執給壓垮了。
大家覺得菩提心和出離心難以生起,就是因為心裏已經被濃厚的人我和法我兩種執著充滿了,受此二執的影響,把如幻的顯現都看成了實有,把五蘊分成了你、我、他,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各種圓滿的果報,而希望別人過得不如自己。如果能對這些對境去掉實執,那麼肩上的重擔就能卸下,心就具有了力量,大力士的力氣就得到解放,就有助於出離心和菩提心這些世俗發心的生起。能去掉執境界為實有的這個方法,大慈大悲的佛陀已經給我們傳授了,這就是般若空性慧。
(2)般若的聞慧和思慧能幫助卸掉重擔
以聞思般若而產生的智慧的引導,出離心乃至慈悲心、菩提心都比較容易生起來,而且心裏會很輕鬆,充滿了力量。無我的人面對任何困難都無所畏懼,而且對有意義的事情,生生世世都不會厭倦。
有些人說我很痛苦,其實是心在苦,這個我其實一點也沒有出現過,快樂也是同樣,說我很開心,其實是心在快樂,從來就沒有“我”的一丁點事。般若法門,就是促使大家認識到這個真相,減輕身上的壓力的一個殊勝的方法。
有人還會問,如果證悟了般若空性,當然就不會有了各種執著的重擔,但是要證悟般若空性,又談何容易呢!
(3)凡夫的大乘般若正見也有巨大的力量
其實,般若的力量並不只是在證悟之後才能顯現,凡夫在聞思修中以分別心產生的大乘般若正見,就已經能產生克制煩惱的力量,就像前面提到的,聞思般若產生的聞慧和思慧,就能產生認識一切煩惱和壓制一切煩惱的力量,而因為聞思的是般若這一高深的法門,因此所能產生的認識和壓制煩惱的作用也更加的強大。
這種通過聞思產生的空性正見,就能和世俗的發心產生相互的促進作用。
隨著眾生根基和意樂的逐漸增上,能接受的法門隨之而加深,觀察的對象逐漸從外境轉向了內心,見解也越來越了義,越來越接近心的本性,產生的加持力量也越來越強大了。
比如,小乘的見解中已經把蘊聚抉擇為空性了,但在外境還留有無分微塵,在內心中還留有無分刹那的心識。唯識宗則打破了外境,宣說了萬法唯識的道理,觀察到了一切遍計法本來空性,圓成實本來就存在。在萬法唯識的基礎上,中觀宗中的自空中觀將心識進一步抉擇為是與大空性無二的清淨慧,遠離一切戲論,他空中觀又是在這個基礎上,宣說了萬法的本來清淨如來藏,一切都不離自然智慧而呈現。
這樣可以看出,大乘法門抉擇的不是迷亂的顯現,也不是分別心的境界,不是世俗發心的層面,而是清淨的基的究竟本性,是大無為法,並且這些都是心的本性。對於這心的本性,部分證悟的是道般若,全部證悟的是果般若。
一切的有情,不管是天人還是地獄眾生,不管是聖者還是魔王,都具足佛性。一切眾生都本來是佛,都呈現在清淨本基的如來藏之中,險惡的輪回、染汙的煩惱等等的現象,只是偶爾出現的客塵。如果苦與集並非客塵,如果眾生並非本來是佛,那麼不說是三大阿僧祇劫,就是經過千千萬萬個三大阿僧祇劫,眾生也沒有成佛的可能。認識到心的這個本性,這是最了義的皈依,具有這樣的見解,就能對救度眾生產生強大的勇氣和力量,自然就能發下乃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我願無窮的菩提大願。
在末法時代,尤其年輕人,執著那麼重、煩惱那麼強、業障那麼的深,這樣的狀態下要行持大乘菩薩行並不是很容易。心中如果沒有般若正見的引導,以實執心很難以生起世俗的出離心和菩提心,甚至連名利都不容易放下。只能裝裝菩薩,天天說厭離心啊、出離心啊、菩提心啊,然後東做一些事,西做一些事,似乎覺得這樣已經在行菩薩道了。
而且沒有般若智慧,凡夫事情做多了,煩惱容易增上,最後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會退失,會一層一層地往下退,剛開始還想學大乘發菩提心,後來遇到很多不如意。想想還是先救度自己吧,於是學些小乘的法門,但因為實執心重,出離心也生不起來,於是想把因果給守住吧,但是困難依然很多,最後可能就隨波逐流了。
3、般若是佛法的心要,也是證悟的關鍵
般若正見是隨法行的基礎,同時也能減少隨信行的難度,可見對於般若法聞思修非常重要。更為重要的是,在聞思修的最後階段,必須唯一憑藉般若慧的力量,才能突破一切障礙,獲得證悟,因為世俗的出離心、菩提心等的心願,都是分別心在對世俗顯現產生二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直接緣實相勝義空性,並且它們屬於微細的所知障,只能壓制和轉變業力,無法直接斷除二障的種子和習氣,所以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般若品》中說:“此等一切支,佛為般若說,故求滅苦者,當生般若慧。”又說:“唯空能對治,煩惱所知障,欲得遍知者,何不修空性?”同樣,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中也說:“不具證悟實相慧,縱修出離菩提心,亦不能斷三有根,故當勤證緣起法。”龍樹菩薩和法稱菩薩等也作了這樣的論述。而且佛陀在講般若法門的時候,跟講其他的法門有著明顯的不同,佛陀講法前親自鋪設法座,以此表示對般若法門的敬重。由此可見聞思修般若法的重要意義。
三乘菩提都必須依靠般若法而獲得證悟。小乘的阿羅漢們突破輪回,獲得寂滅的快樂,靠的就是般若空性中的人無我空慧的力量。對於大乘來說,般若慧就是勝義菩提心,只有獲得般若這個勝義菩提心之後,這位修行的菩薩才進入大乘出世間見道位,這個時候以世俗菩提心攝持的一切善行,才都能昇華為出世間的般若波羅蜜多,而在獲得佛陀果位後,一切微細分別心中的功德,都轉化成了無分別的究竟般若慧,在這樣的法身自然智慧光明的境界裏,再也沒有世俗的出離心、菩提心的影子了。即是原先以世俗菩提心攝持時,這些功德成為修行者獲得見道的功德,而在以勝義菩提心攝持之後,這些功德能引導這位修行的菩薩獲得佛陀的果位,而在獲得佛陀果位後,這些功德消除了最後的微細垢障,而呈現出最究竟般若的真相。
另外,所謂三殊勝是寧瑪派的不共修行的竅訣教言,三殊勝是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回向殊勝。前行是發菩提心,正行是安住於三輪體空的無緣境界之中,也就是應該安住在般若的正見中進行修持,如果只強調世俗菩提心,就沒有能按正行的要求修持,也就不可能產生出相應的修法的殊勝功德。
因此般若慧才是成佛的關鍵,世俗菩提心是隨信行的修行者所首先要發起的,而隨法行的修行者是在生起了殊勝般若正見後,能自然而然發起慈悲心、世俗菩提心等功德。
4、般若是禪宗與金剛密法等殊勝法門的基石
禪宗也是基於六度中的般若度而修持的,有些人把六度中的第五度禪定度理解為禪宗“禪”的涵義,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第六度般若度才是“禪”的真正涵義。
在《六祖壇經》的“般若品”中,六祖大師開示了般若的意義,比如:“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以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還有“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
另外,同樣在金剛密乘中的頂嚴光明大圓滿以下,也是不離般若為基石而修持的,比如,修生起次第時必須在真如等持、佛慢心基礎上觀修,修圓滿次第時以無相般若攝持下修煉氣脈明點,以及修光明大圓滿的直斷時本體空性,頓超的四燈中的自然般若燈的修法,都離不開般若空性慧。
我們要知道,金剛密法中對非法器需要保密的,不是世俗菩提心等顯教的法門,而是以般若為基石的金剛密法,譬如寧瑪派瑪哈約嘎(大瑜伽)所講的大平等、大清淨,阿努約嘎(隨類瑜伽)所講的器情世間是普賢王如來的淨土及普賢王如來,阿底約嘎(最極瑜伽)所講的直斷、頓超直接六個月等速疾成就佛果的甚深了義竅訣法門。
還有第一怙主普賢王如來就沒有發過世俗出離心、菩提心,而以光明大圓滿智慧刹那間成就佛果的。在證悟光明大圓滿後,包括出離心、菩提心等一切的世俗功德,就都自然具備了。
而且修光明大圓滿的時候,會出現無分別、非常快樂等各種各樣的覺受,倘若沒有安住般若慧,那麼就會執著這些覺受,這樣就障礙了進一步的修持,並且還會進入歧途。
如聖者法王上師如意寶在《直斷要訣依蓮花生之竅訣而釋——斬斷無明網之寶劍》中說:將光明執為自性實有的身體、臉、手臂,將光色之本性執為有相顯現,智慧執為有耽著、常有、穩固之本性,即是誤入覺性顯現之歧途。
進入歧途表現為:認為三身五智是實有的,與自己俱生存在而生起自勝的執著心,我慢一天比一天高漲,說起甚深無生的意義時,則不精通,反而把顛倒的見解執為正見,其他佛菩薩所證也就僅此而已,而失去了對佛菩薩的信心。對其他的各種顯現越來越執為實有,完全追求世間八法去了。
這樣的後果:因為對外境中顯現的有實法頑固貪執,而不能從色界中解脫;因為對於內在覺性之光明執為實有而不能從欲界中解脫;因為對於恒常穩固實有的心識執為三身總體永久的依處,因此與外道大自在宗派一致,無法列入佛教徒中。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歧途呢:應當對空性自相明分中顯現的明空無二之義生起定解。這點極為關鍵。
若無絲毫信心、悲心等正道的驗相,則無礙地穿越山崖,在空中如鳥一樣飛,在水中如魚一樣遊,大的變小,小的變大,看他人一眼,就能把他的病治好,在山崖、虛空中取出佛像等伏藏品,將一般的魔降伏後收作眷屬,這些都是魔所作違緣的驗相,故不能認為是正道。應以慈悲之心降伏魔眾,以般若智慧之眼照見並趣向解脫之正道。以上大恩上師法王如是作了詳細的解說。
因此,般若是禪宗與金剛密法等殊勝法門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