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8/06 01:30:55
學習次第 : 進階
正念觀法 練習18 轉化被壓抑的結使
諸比丘,彼應了了分明眼根(耳、鼻、舌、身、意),了了分明色塵(聲、香、味、觸、法),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雲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舍,了了分明已棄舍之束縛如何令未來不生。(這段經文與練習17的引文相同)
這個練習的目的就是要促使我們體會和轉化被埋藏和壓抑在我們內心的結使。貪欲、嗔恚、恐懼、自卑和悔恨等結使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已經被壓抑了很長一段時間。儘管它們受到壓抑,但是它們一直在尋找機會,在我們的感受、思想和言談舉止中現行。對我們來說,當結使作為感受浮現在意識的表層中的時候,要觀察它們是很容易的,但是,受到壓抑的結使不可能以一種直接的、自然的方式出現在意識中。它們只能間接地表現自己。因此,儘管它們持續地將我們捆綁著、並以一種隱蔽的方式使我們痛苦,但是我們卻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
是什麼壓抑了它們、使它們無法顯現出來呢?是我們的意識、理性。我們知道,我們的貪欲和嗔恚不能夠全部地被社會和我們自己的理性所接受,於是我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來壓抑它們,把它們推到我們意識的死角,以便能夠忘掉它們。這是一種被稱之為“失念”(musita smrti,forgetfulness)的心所的作用。現代心理學理解人的內心為什麼會存在“壓抑”這一心理現象。因為我們想回避痛苦,所以我們心中的防預系統就把我們的心理痛苦、矛盾衝突和不可接受的貪欲推到潛意識中,這樣,我們就會感到與自己相處得更和諧一些。但是,長期受壓抑的念頭一直在尋找機會,現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言語、觀念和行為,而且,它們以後還會發展成為生理和心理疾病。我們也許知道,我們的言談、舉止和心念是具有破壞性的,但是,我們對它們卻束手無策,因為我們的結使是如此地強大。
舉做女兒的為例,一方面她想結婚,這就意味著她要離開她的母親去獨立地生活,而另一方面,她又不想撇下母親孤零零的一個人。女兒理解母親,愛母親,但是她也想結婚,與她所愛的那個男人一起生活。然而,她母親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顧,所以她不能容忍自己撇下母親一個人的念頭。這兩種對立的欲望和感受在做女兒的心中造成了一種心理衝突。於是她的防預系統就把這種矛盾衝突所引起的痛苦壓進她的潛意識中,並且告訴她,要為照顧她的母親而獻身。然而,結婚的欲望仍然存在。這種心理矛盾便成為一個結使,滯留在她的心中,並尋找機會現行。她變得煩躁不安,說一些連她自己都不能理解的話,作一些對她來說莫明其妙的夢。她不快樂,因此她的母親也不快樂。實際上,她的母親多年來心頭一直縈繞著這個恐懼,生怕女兒會離開她跟人結婚去了,正是這個心理原因使她突如其來地病倒了,而且變得很虛弱,儘管她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她聽女兒說她不準備結婚時,她非常高興,但是,在她心靈深處,她很痛苦,因為她女兒不能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種心理矛盾在母親心中也形成了一個結使,這個結使使她痛苦煩惱,於是做母親的也變得煩躁易怒,說一些她自己也不明白的話。她也做一些自己不理解的夢,做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做母親的不快樂,做女兒的也不快樂,這樣兩個人都在繼續承受著痛苦和煩惱。
治療因結使受到壓抑而產生的憂慮的方法,就是深入地觀察這些結使。但是為了觀察它們,首先我們必須想辦法把它們帶進顯意識中來。《四念處經》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是修習有意識地呼吸,以便辨認出我們的感受、念頭、話語和行為,尤其是那些作為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反應而自動生起來的身語意行。也許我們可以從埋藏在我們內心中的結使中找到我們所作出的反應的根源。
當我們對自己的所感、所思、所作保持觀照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問自己:為什麼當我聽到有人說那句話的時候,我會感到不舒服?為什麼我一看到那個女人就想到了我母親?為什麼我對他說了那句話?為什麼我不喜歡電影裏的那個角色?這個人象我過去所恨的哪一個人?這樣練習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我們的感受、心念、言語和行為的根源,並且逐漸地把埋藏在我們心中的結使帶入到顯意識的範圍中來。
坐禪期間,為了停止聽、看和推理,我們已經關閉了感官的入口,因此埋藏在我們心中的結使就有機會以感覺、意象的形式在我們的顯意識中現行,展現它們自己。開始的時候僅僅是一種焦慮、恐懼或不快的感覺,它的原因我們尚不明白。我們必須把覺照之光照在它上面,並且作好觀察這種感受的準備。
當這種感受開始露面、並積聚力量變得更強烈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它奪走了我們所有的安祥、喜悅和輕鬆。我們也許不再想跟它打交道了。我們也許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另一個禪觀物件上。我們也許不想再繼續做這個禪觀了,我們或許會說,我困了,想另外換個時間再做這個禪觀。在現代心理學中,這種心理現象被稱之為“抵制”。說心裏話,我們害怕把埋藏在我們心中的痛苦感覺帶到顯意識中來,因為它們會使我們痛苦。
有一些人每天坐禪好幾個小時,但是他們不敢真正地面對自己的痛苦感受,並邀請它們進入顯意識中來。他們欺騙自己說,這些感受無關緊要,他們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禪修主題上——無常、無我、孤掌相擊,或者達摩西來意。我不是說這些主題不重要,而是說,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問題來考慮它們,這樣它們才能夠成為我們真正的禪修主題。
在佛教中,我們修習正念不是為了壓抑自己的感受,而是把它當作一種照看我們自己感受的方法,以一種親切無害的方式做它們的監護人。當我們能夠保持正念的時候,我們不會被自己的感受或內心的矛盾衝突挾裹而去,或者溺斃其中。我們通過有意識的呼吸滋養和保持正念,並試圖在結使和矛盾現行的時候能夠覺知它們。我們慈悲地接受它們,就象一位母親把她的孩子抱在懷中:“我的心中有正念,我知道我有足夠的力量去接觸心中的這些結使。”在這樣一種氛圍裏,我們的結使就會作為感受和意象現行於我們的心中,我們就有可能徹底深入地去接觸並識別它們。
雖然有這些感受和意象,但是我們不要作任何評判,也不要責備或批評自己,只是觀察、識別和接受它們,以便看清它們的來源和本性。如果有痛苦,我們就感受這種痛苦。如果有悲哀,我們就感受悲哀。如果有嗔恚,那麼我們就感受嗔恚,不過,我們的悲哀和嗔恚是在正念的相伴之下現行的。我們不會在痛苦、悲哀或嗔恚中迷失自己,相反使它們平息下來。即使我們還沒有觀察到這些結使的根源,但是我們能夠以正念去歡迎自己的痛苦、悲哀和嗔恚這一行動事實,就已經使我們的結使失去了一部分力量。借助我們清醒的觀察,最終我們會看出結使的根源,並轉化它們。《四念處經》教導我們怎樣去直面我們的感受、並邀請它們上升到意識的表層,這個教法是非常有效的。在老師或同修的幫助下,修行者可以處理比較棘手的結使。借助于正念觀察,老師和同修能夠向他指出深藏在他意識深處的結使之現行。
佛陀在世時,人們讚歎他為大醫王(a king of Docters),他幫助了成千上萬的人,包括摩竭陀國(Magadha)的阿闍世王(King Ajatasatru),處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那些修習正念觀察的人,可以學習佛陀處理結使的方法,以幫助自己和別人。因為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不修習正念,也不懂得怎樣去轉化結使,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些結使就會變得強大起來,導致不安、焦慮和壓抑,這些不安、焦慮和壓抑表現在言談舉止中,很難被社會接受。那些內心藏有強大結使的人,在與他人交往和共事方面會有種種障礙,這些障礙使他們感到在社會上越來越失意。當他們的結使增長的時候,他們的行為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分寸,最終,這種壓力變得如此深重,以至於他們不得不中止他們的工作,或者放棄婚姻。
如果我們知道怎樣以一種清醒的方式去過好每一刻,我們就能夠覺知在自己當下的受和想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因而不會讓結使在我們的意識中變得根深蒂固。如果我們懂得怎樣去觀察自己的感受,那麼我們就能夠發現長期盤踞在我們心中的結使的原因,並且轉化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