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後弘的發祥地
西藏佛教前弘期的基本特點是,佛教傳播的對象主要在以王室為主的上層社會,其影響尚未建立起牢固的社會基礎。同時,在上層社會中,本教亦有強大勢力,不少貴州大臣信本反佛,這對外來初傳的佛教是一種嚴懲的考驗。唐武宗會昌元年(西元8410年),吐蕃王朝的最後一代贊普達磨在不信佛大臣韋達那堅等人支持下,殺其弟赤祖德贊(即赤熱巴巾)贊普,奪取王位。藏文史書《賢者喜宴》載,達磨“賦性笨愚,不信佛法,形如黃牛,世人稱之為朗達磨”,“執政兩年後,鬼迷心竅”,“時值霜災、雹災連降,朗達磨以此為信佛不吉的徵兆,遂決寫滅法”。《王統世系明鑒》中記述當時滅法的情形說,達磨“勒令僧眾或作屠戶,或還俗,或作獵戶,不服從者處死;毀壞佛寺,先從大昭寺開始,命人將兩尊覺臥佛像拋入水中”。“又將大昭、桑耶等寺的門堵塞,除木鹿寺,其餘小神殿全部拆毀,一切佛教經典有的拋入水中,有的焚於火中,或者埋到地下”。當時, 曲水河邊曲臥山精舍靜修的禪僧肴格迥、藏饒賽、馬爾釋迦牟尼三人尚不知佛教蒙難,一日見一位空僧群的僧人在追獵野獸,問其緣故,方知禁佛情形,遂馱律悔卷一馱,白天隱蔽,夜間行走,取道阿裏、尕洛,經北北今新疆南部,輾轉來到青海黃河下游谷地(古稱瑪域),先居今尖紮縣城北約40公里處坎布拉林區的阿瓊南宗,一度活動於今該縣加讓鄉的洛多傑紮岩等地,後移居今化隆縣金源鄉境內的丹鬥地方,又一度活動於今樂都縣中壩鄉的央宗坪和今平安、互助等縣的湟水谷地。藏饒賽等三人後世尊稱為“智者三尊”或“三賢哲”,在上述活動地方至今留有遺跡。今互助縣紅崖子溝溝口的白馬寺所在處山岩,人們以馬爾釋迦牟尼和藏饒賽的姓氏命名,至今稱“馬爾藏岩”。相傳肴格迥一度修煉于離白馬寺不遠的一個山溝,後稱之為“肴格溝”。智者三尊最後於今本寧市去世。據傳到了清代,在李土司的庭院內尚有存放智者三尊遺骨的土塔。該庭院前面為大佛寺,至今猶存。西元1922年,第七世夏茸尕布活活佛格敦丹增諾爾布維修西寧大佛寺,曾在寺內塑立智者三尊藥泥像,後毀於西元1958年。達磨在吐蕃滅佛數年後,約在唐會昌六年(西元846年),僧人拉隆·貝吉多傑傳說受大昭寺吉祥天女護法的指使,設計箭殺達磨贊普。至此,著名的吐蕃五朝崩潰。拉隆·帳戶吉多傑殺死達主要原因後亦逃來青海,先信洛多傑紮岩洞,後移居今丹鬥寺東面登日山的一個岩洞,後世稱之為“拉隆修行洞”,亦雲在今循化縣孟達林區有其活動遺跡。拉隆·貝多傑從西藏逃來青海,可能取本樹道,今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下拉秀鄉龍喜灘的龍喜寺,其東北有山名“拉隆蒙郭山”,早年松柏茂密,謂之該寺“神山”,附近有一山溝,名“拉隆溝”。當地相傳,拉隆·貝吉多傑去安多(今除玉樹地區性以外的青海藏區和甘肅、川西北藏區總名)前,一度在下拉秀的龍喜灘停留活動,拉隆蒙郭山和拉隆溝名稱之來由,蓋源於此。當時因吐蕃禁佛,從西藏逃來青海不止上友誼賽幾人,滾動尊大師在其《西藏後弘期佛教》中,引用《藏王記》和《青史》的資料說,當時沈來青海的尚有釋迦勝光稱、絨敦獅子幢等,亦名攜所有經典,先後逃來安多,在安多也有其他佛教徒,如喇勒所親近的濃妙吉祥、寶金剛、吉祥頂、囊具喜菩提等。這些情況表明,唐代後期甘青藏區傳佛教僧人活動頻繁,這裏由於遠離吐蕃本土,滅佛浪潮波及有限,佛教的處境要比衛藏好得多。
藏饒賽等人晚年剃度了一個徒弟,後因智慧廣大,稱之為貢巴饒賽,關於貢巴饒賽的出生地和生卒年代說法不一,多有爭論,《青史》等說他生於宗喀代堪,這是指河湟流域這個大範圍,可以肯定是青海籍僧人。據當代著名藏學家才旦夏茸先生考證,貢巴饒賽出生於距丹鬥寺不遠黃河岸邊的加吾村(今循化縣境),幼名穆蘇薩拔,先祖是吐蕃時期從西藏來安多戍邊的將士,其父穆薩先布是一個本教徒。關於貢巴饒賽的生卒年,藏史多稱生於鼠年,卒於豬年。按吐蕃五朝崩潰於西元846年計算,當生於西元892年,卒於西元975年,享年84歲。穆蘇薩拔15歲時從藏饒賽馬出家,並以藏饒賽馬為親教師肴格迥為阿闍梨,受沙彌戒,取法名格瓦饒賽。年滿20歲將受比丘戒時,邀請拉隆·貝吉多傑等,以湊足受戒僧數。拉隆·貝吉多傑自言他殺死藏王,犯有殺戒,不能入僧數,於是從西寧附近邀請兩名漢僧(一名葛文,一名薊蓬)參加,仍以藏饒賽為親教師于五眾僧團受比丘戒。後因他聰穎過人,智慧廣大,尊稱為貢巴饒賽馬,又是因他在安多弘法,後來西藏佛教復興,多由於他的弘傳之功,故又稱喇勤(大師之意)。從喇勤受大路時藏僧不足五眾僧團的情況看,當時河湟流域雖有僧人活動,但真正受過253條大戒的比丘和高僧並不多,《青史》中載,喇或受戒後(估計智者三尊不久牟邁去世)曾北去西夏,從高仁僧格紮巴(獅子稱)學習律藏。返回安多後,在拉孜布笛方師合從尼泊爾學經回來的爪溫喬紮巴,學習《般若經》及屬於對法藏的《大乘毗曇》等,達12年之久。49歲時,即後晉高祖天福五年(西元940年),定居丹鬥,廣建寺塔,弘揚佛法,招收弟子授戒講經,較有名的門徒有巴貢·波餘嘉措等10餘人。喇勤在安多弘法,聲名漸傳入西藏,當時桑耶地區的領主查那益西堅贊父子信仰佛教,派盧梅·崔臣喜饒(戒慧)等衛藏十弟子(或雲七弟子)來青海受戒。約於西元972年,喇勤為盧梅等授戒。此後,盧梅等及其再傳弟子弘法藏土,從而使西藏佛教再度復興,史稱“下法路弘法”。藏傳佛教噶丹派祖師仲敦巴·傑維迥尼以盧梅等返藏弘法的西元978年為西藏佛教後弘期始年,為各派所公認,並因西藏佛教處長興得力于喇勤弘傳佛法,延續律儀,傳遞衣缽,後人尊他為後弘鼻祖,他所在的丹鬥寺被稱為西藏佛教後弘的發祥地,在整個藏傳佛教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關於盧梅等衛藏弟子的人數、姓名及受戒情況等,有關記載互有出入,布頓大師在其(佛教史大寶藏論)中說,當時從衛藏來安多受戒學法者10人,衛地5人:盧梅·崔臣喜饒(戒慧)、珍·益西雲丹(智德)、惹西·崔臣迥尼(戒生)、跋·崔臣洛哲(戒慧)、松巴·益西洛(智慧);藏地5人:羅敦·多傑汪秋(金剛自在)、叢宗·喜饒僧格(慧獅子)、阿裏人峨傑兄弟二人和博東巴·烏巴德迦。《藏王記》說,先來盧梅等7人,後又來塔益勝聖等5人,實為12人。《青史》說,喇勤在安多招收弟子有壩、巴二師,嘉、覺二師,謝、薩二師,職權、魯二師,松、楚二師,這些均為當地僧人。楚師名喜饒卻,又為衛藏弟子盧梅之師。盧梅親近喇勤並從喜饒卻學律師,又是一種說法。《佛教史大寶藏論》引用若拉上師的觀點,說盧梅等為喇勤弟子促·益希堅贊(智幢)的弟子,東噶·羅桑赤列先生在其《論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中亦傾向此妄自尊大。但多數記載均稱盧梅等受戒於喇勤。喇勤向他們授戒後,曾教誨弟子說:“羅敦·羅傑汪秋法力廣大,可守護佛法;盧梅戒行嚴謹,或任親教師(堪布);叢宗·喜饒僧格聰明善良,可作教導師,珍·益西雲丹長於雕塑,可負責建寺。”後來,其他9人先回衛藏,唯盧梅留居,繼續學法,拜喇勤弟子仲·益希堅贊學習律藏《毗奈耶經》。次年,盧梅回藏時,喇勤應請贈給他一頂自己戴過後邊沿鑲有金線的-僧帽,勉勵他如律弘揚如來教法。相傳盧梅回到前藏後,因開氣悶熱,把僧帽的後沿疊起來,使帽沿呈尖形,這就是人們覺到的藏僧戴的“長尖帽”。盧梅是衛藏十弟子中最有影響的一個,他回到前藏,在桑耶地區布教,曾任嘎曲寺寺主,門徒眾多,有“四柱、八梁、三十三櫞”之說,據說他與他的“四柱”大弟子建立僧團寺廟有18處。其中,今林周縣熱振寺附近的傑拉康寺,由弟子尚那囊·多傑旺秋建於西元1012年,尚那囊·多傑旺秋還建了熱察寺,凡人這兩座寺院出來的僧侶稱“尚宗”;今山南乃東縣的唐波且寺,凡從這兩座出來的僧侶稱“尚宗”;今山南乃東縣的唐波且寺,幅度弟子珠梅崔臣郡乃所建,該寺在西元11至13世紀,以多出講經師出名。衛藏眾弟子中,惹西·崔臣迥尼及其弟子建寺6處,其中珠摩地方的索南壙清寺最為出名,凡從此寺學經出來的人皆稱“壙清派”;跋·崔臣洛哲及其弟子建寺7處;珍·益西雲丹及其弟子建寺5處;羅敦·多傑汪秋加到後藏,在古爾摩地方建成倉堆寺,這裏後來形成一個很大的集市,羅敦及其弟子相傳共建寺17處;叢宗·喜饒僧格及其弟子建寺16處。除了喇勤的親傳弟子,還有一些再傳弟子亦傳教于衛藏。法尊大師在其《西藏後弘期佛教》中說,另有阿霞智堅從喇勤弟子枳窩卻喇受戒,這一系稱之為“阿眾”;又有枳童戒從喇勤弟子雅洗本敦受戒,回藏後發展了結地等處的8座寺廟,這一系名“枳眾”。總之,經喇勤弟子和再傳弟子的弘法活動,全藏民眾重瞻佛教慧日慈雲,寺宇如雨後春筍,法門龍象輩出,教化之盛,遠遠超過前弘期。因此,甯仁宗慶曆二年(西元1042年),阿底峽尊者來西藏傳教,曾讚歎:“如此興盛,必聖僧所建樹,絕非凡夫所能做到”。
喇勤貢巴饒賽住持丹鬥長達35年之久,晚年來到馬爾藏岩,建寺立塔,據傳住在馬爾藏岩崖上的一個洞裏,並在這裏圓寂,享壽84負。信徒為不使喇勤的遺體朽壞,安葬在一尊泥塑佛像中,供在岩洞裏。白馬寺建成後,塑出喇勤藥泥像供奉。喇勤保存佛教火種,功德無量,名垂青史,在廣大信徒心目中,他是一位大菩薩,他的出生地加吾村被視為佛教聖地,千百年來,無論何宗何派,都去朝拜,至今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舉行祭祀活動。屆時,僧俗雲集,念經拜佛,村內香煙繚繞,氣氛肅穆。喇勤在安多弘法時期,西藏佛教噶丹派尚未形成。喇勤繼承並偉出者,當為吐蕃時期,蓮花生大師和寂護論師系統的舊派佛教,他在丹鬥建寺造塔,收徒講經,丹鬥寺以及喇勤晚年活動的白馬寺即在此時形成,都是青海最早的佛教寺院,明代格魯派興起後,均改宗格魯派。
現存丹鬥寺位於化五筆型縣治巴燕鎮東南31.5公里,在今金源鄉南18公里處,寺處黃河北岸10多公里的小積石山中,寺周懸崖峭立,石壁高聳,佛殿或建於峭壁之中,或建於懸崖之下,或依開然岩洞而成,雖具一格。全寺建築至今完好無損,由以下部分組成完整的建築群:(1)阿尼魯加殿,意為龍五殿,內供釋迦牟尼佛、持金剛、無量壽等佛像,正殿背後,又一小殿高約2米,內供龍五,為當地地祗之象徵,平時殿門關閉,僅在農曆四月十一日,才啟門讓人朝拜;(2)熱雜帕殿,熱雜帕相傳達室為古代葉波國王子,崇信佛教,喜好施捨,曾將所有財物乃至人微言輕國寶的白象都施捨給窮人,因此苦惱國王,被發配到今丹鬥寺所在的檀特山住居12年,後來人們在太子住過的地方建成此殿,以示紀念,殿堂為兩層樓式建築;(3)阿吉達修行殿,為紀念該寺阿吉修士所建,在轉經路上,為鐘鼓樓式樣,內供三世佛、妙音天女、職權吉達修士、米拉日巴上師等像;(4)三世達賴修行殿,明萬曆年間,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曾來該寺朝拜,並一度閉關修持,後來在達賴修行處建成此殿,內供釋迦牟尼、持金剛、無量壽、彌勒、四臂觀音、綠白度母以及三世達賴像,殿內仍存當年達賴像,殿內仍存當年達賴閉關的岩洞;(5)“三賢哲”及喇勤殿,建在山崖上,極為險峻,內供有藏饒賽等3人和喇勤的塑像;(6)才旦夏茸行宮,丹鬥寺在歷史上由今民和縣的才旦寺管轄,才旦寺寺主為才旦堪布和才旦夏茸,清末以來,由才旦夏茸直接管轄丹鬥寺,才暗無天日夏茸行營是寺主來寺後的駐錫地,在熱紮帕殿左側,為一四合院,內有才旦夏茸靈塔;(7)阿柔格西,法名堅贊鄂色(西元1726——1803年),青海阿柔部落人,清代格魯派高僧,于清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9年)創建著名的拉加寺,晚年遁世專修,丹鬥為其修行地這一;(8)大經堂是全寺僧眾集體育經的地方,建築規模最大。另有彌勒殿、釋迦殿、葉東佛塔、大廚房、僧舍等建築,全寺共約200餘間。丹鬥寺歷史悠久,但因地處偏僻,交通閉塞,住寺僧數不多,清代康敷錠篡《青海記》稱,當時僅18僧,清同治四年(西元)成書的《安多政教史》則雲有百余僧,現有寺僧69人。因丹鬥寺是西藏佛教後弘的發祥地,一直是名派信徒嚮往的佛教聖地,朝聖者每年絡繹不約,歷史上許多西藏重要袋子物都慕名來丹鬥寺。明清以來,西藏名派到內地朝貢,透經青海時,多來此朝聖,有的長期住修。寺院東側,險峰林立,循崎嶇山徑,東行1公里許,有著名的央鬥靜房,于明萬曆年間,由第三世達賴喇嘛開闢,歷史上一直是藏僧的閉關靜修地。
白馬寺位於今互助縣紅崖子溝口的紀爾藏岩下,南臨湟水,現存佛堂一座,依山崖而建,內塑喇勤貢巴饒賽馬藥泥像,另有僧舍數間。山崖下,有金剛雕像一座,背依險峰,面視湟水,左手前伸,作托缽態,右手前伸,作推舉狀。寺前平地,建有梵塔,周圍榆柳成蔭,與石雕金剛相映成趣。白馬寺歷來規模不大,僅有僧數人,但因歷史悠久,素負盛名,為附近藏、土、漢族群眾所信仰,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五月端午節等時,多有信徒到寺進香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