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續導論

從歷史的觀點看,密續有演化的過程,佛在某些時節因緣下開示不同密續。不過,我想密法也有可能是後代大師的心得,他們的悟境相當高,能夠徹底通達體內的諸大和潛能。因此,他們具有極高的證悟和見,得以接受密法。在我們談密法的時候,千萬不要拘泥於歷史時間的觀點。
在《時輪本續》中,佛陀就說當他在靈鷲山二轉法輪時,他也在哲蚌〈意為殼堆〉開示不同的密法。西藏學者對《時輪本續》等密法的演進看法各有不同。有一派主張佛在成道後一年的月圓日開示密法,另一派則認為他在般涅槃前一個月開示密法。

 

第二種觀點似乎比較合理,因為《時輪本續》說:當佛在靈鷲山二轉法輪時,他也在哲蚌開示密法。在下部密續中,有很多都是佛現比丘身說的,但一般而言,在大部分密續中,佛現各部密續的主尊身而說。
修持密法應先在顯教修行道上獲得堅實的基礎,包括正確的空見〈一如二轉法輪所說明的〉,以及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志求覺悟的菩提心,菩提心以慈悲為基礎,再配合六波羅密的修持。因此,唯有在共同道上扎下適當的基礎,才可以修密,作為加行。

 

最深奧的部分,可以在《無上於伽續》中發現。也唯有從中,才能了解「佛性」的意義。所謂佛性,就是《大乘無上續論釋》〈實性論〉所說明的清淨覺性。它的最深刻意義,只能在《無上瑜伽續》中了解。
不管我們是否同意《大乘無上續論釋》〈實性論〉對於佛性的詮釋最完整,很明顯的,佛性的究竟義只是光明的基礎自心,一如《無上瑜伽續》所說者。
《無上瑜伽續》的殊勝深奧處,在於它不僅說明粗意識層次的修行道,還說明最細意識層次〈明光的基礎自心〉的方便道。如果你能夠轉化明光的基礎自心維修行道,你就擁有非常強力的工具。
通常在修止禪時,我們是在雌意識層次上用功,因此需要強度的正念和覺知,以防止心念散亂。如果有之種方法可以消除粗意識層次,就不必維持如此僵硬的覺知和正念。《無上瑜伽續》開示的方法,可以讓你融攝一切粗意識,把心帶回不散亂的境界。
此外,依據《無上瑜伽續》,把那明光的基礎自心、最細意識帶回修行道的方法,就是融攝粗意識和推動粗意識的能量。主要方法有三個:一、藉助氣瑜伽,二、透過四種樂的經驗,三、透過無念的禪觀。
這裡必須記住的是這些方法儘管不同,我們卻可以藉助其中一種方法達成目標。我們也必須知道,不只透過一種方法,還應該藉助許多不同方法,才能達成這些目標。譬如,今天我們生起一個善心,雖然這個善心是未來成佛的因,並不表示單靠這個善心就可以成佛。
印度大師佛智所撰《文殊聖語》提到,吾人的身體結構和四大,即使是在凡夫的層次,在睡覺、打哈欠、昏厥和性高潮的時候,也會自然地經驗到明光的微細層次。
這顯示我們自身具有可以進一步探索的潛能。在這四種狀態中,進一步發展的最佳機會是性交。
雖然我使用「性高潮」這個普通名詞,卻不是指一般的性行為,而是觀想與明妃交合的經驗,藉以融化頂輪的四大,並且回轉其過程。
這種修行的先決條件是不可漏精。根據《時輪本續》的說明,漏精對修行的傷害非常大。因此,即使在夢中也不可以漏精。密續描述了各種克服漏精的方法。這與律藏的規定衝突,律藏規定出家僧眾的行為準則,允許夢遺,因為這是超乎控制的;但密續卻認為夢遺是犯戒。融入覺悟心的經驗,由一般的貪欲所產生,因此行者必須要能生起貪欲。
關鍵是由於貪欲的力量,你能夠融化體內的四大。如此一來,當你經驗到無念的境界時,就可以把注意力導向觀空。因此,當你藉由融化體內的四大而經驗到無念境界時,你就可以把煩惱貪欲轉化成證入空性的智慧。
當你能夠運用這種無念的喜樂心證悟空性時,就可以產生強大的智慧,用來克制和去除煩惱。因此,這是由煩惱產生智慧,再以智慧克制和去除煩惱,就好像由木頭產生的蟲回過頭來吃掉木頭。
佛陀在教授密宗道時,以曼達拉的主尊示現,並與明妃交合,其重要性在此。因此,行者在修法過程中,觀想自己化成與明妃交合的佛。
密續的另一個殊勝處,談到證得色身和法身佛的過程。根據顯教,行者可以藉著發菩提心證得佛的色身和法身。不過,佛身的證得必然有因緣,而這些因緣必須與果報相等。換句話說,因和果必須相應。
顯教以大菩薩證得的殊勝心,當作佛色身的因;菩提心是佛色身的主因,最終可以成就佛的色身。小乘論典也提到這一點,雖然它們並未描述成佛的完整方法,卻提到獲得佛的三十二項和八十種隨行好的若干法門。
另一方面,《無上瑜伽續》提到證得佛的法身和色身的殊勝因緣和方法。為了證得佛的色身,密續行者必須首先成熟其心,再修持成佛的主因。換句話說,他必須預演這個殊勝的因。在禪修中運用觀想的上師相應法,可以在行者心中生起本尊的形相。
諸如《金剛幕續》之類的解釋性密續,以及相關的印度論著指出,若欲證得佛的法身,必須修持與法身相應的觀想和法門。這是指透過直覺觀空性,一切二元的外相和概念全都泯除。同樣情形,為了證得佛的色身,行者也必須修持與色身相應的道。修行與佛果〈尤其是色身〉相應的道,非常重要,而且力量很大。密續呈現具有特色的修行道,佛教名相稱為四究竟清淨,在四方面與果位相應:覺悟的究竟清淨、身的究竟清淨、資源的究竟清淨、行動的究竟情境。
一切大乘系統都強調,為了達成法身和色身相應的果位,必須修持方便和智慧相應的道。不過,顯教的智慧和方便的相應並不究竟圓滿。雖然此中智慧是證空性的智慧,方便是布施、持戒等六度,但這裡所謂的智慧和方便相應,只是指以修持證空性的智慧為主,而輔以菩提心等方便,或以修持菩提心等方便為主,而輔以證空性的智慧。換句話說,顯教認為智慧和方便不可能在同一念心呈現。
這種修持是方便和智慧的相對性〈世俗〉相應。智慧的修持不離方便,方便的修持也不離智慧,但兩者的相應仍非究竟圓滿。密續則是證得佛果的最終因或道,讓色身和法身的相應究竟圓滿。
問題是什麼樣的修持或道可以讓方便和智慧圓滿相應?在密續的上師相應法中,本尊的聖相要在一念心中觀想出來,同時還要當下了知其空性。在同一念心中,既觀想本尊,又悟解空性。因此,當下的心是方便和智慧相應。
在上師相應法中,當我們嘗試生起佛慢時,我們必須克服凡夫的感覺和知見。我認為這可以幫助我們讓自己的潛在佛性更加顯現。

 

若想獲得堅定的佛慢,就須穩定觀想得出本尊的相貌。一般而言,由於我們的習性和我執,與生俱來就會對我們的身和心產生「我」和「自我」的感覺。如果我們同樣對自己的相貌強烈看成是本尊,就可以藉著觀想本尊而產生佛慢。
為了顯發我們本具的佛心,我們必須積聚資糧,這不祇是任何形式的意識而已,而是一種恆常相續的意識,換句話說,為了啟發一切智,我們必須證得空性,這種心必須是特殊的心,就它的相續性而言,必須是永遠。煩惱等染污心態,則是外來的,因此是偶然的。它們在某一個時刻生起,但又消失了。所以,雖然它們不好,卻不持久;但是我們證得一切智時的心,卻是恆常的,而非偶發。這表示我們必須體證清淨心的空性,這種心從來未被煩惱所染污過。
從空性本身的觀點看,外物〈如芽苗〉的空性,雖然與自己所觀想出來的本尊〈如毘盧遮那佛〉的空性並無差別,但從證空性的主體的觀點看,卻有差別。
上師相應法可以讓行者獲得證悟本尊即空性的特殊智慧,終而重現佛性的一切智心。因此,上師相應法是明〈本尊的觀想〉和深〈空性的證悟〉的相應。
依據顯教,佛陀從未允許行者為了自身利益或悟道而生起煩惱。但在經典中也曾提到,菩薩如果認為煩惱能夠利益別人,是可以權宜運用的。
佛陀說,雖然排泄物在城鎮中是很髒的,但如果當成農田的肥料則用途很大。菩薩的權宜使用無明,同樣可以利益別人。
雖然在顯教中,佛陀從未允許菩薩生起瞋恨,我們卻發現,瞋恨是非常強烈的情緒力量,實際上可以幫助我們凡夫把事情做好。
在密續中,我們發現佛陀例外允許瞋恨的生起,因為密續提供使用瞋恨從事正面目的的方法。不過,我們必須注意,即使是為了正面目的而運用瞋恨時,最基本的動機必須是利益別人的菩提心。如果以菩提心而生起瞋恨,則是可以原諒的。忿怒尊的形相,應該如此認識。
上面簡述顯教和密教的若干差異,或者我們也可以說,這些是密宗道的殊勝處。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贈閱書籍目錄  
1四聖締
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述
圖登晉巴格西 英譯
翁仕杰 中譯
2 迎向和平 達賴喇嘛文集-2
3 西藏佛教的修行道 達賴喇嘛文集-3
4 西藏佛法簡介 達賴喇嘛 著
鄭振煌 中譯
5 菩提道次第廣論 宗喀巴大師 著
法尊法師 翻譯


上一篇(868~格魯派仁波切) 回目錄 下一篇(866~噶舉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