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第九世創古仁波切

 密勒日巴攝受具器弟子的故事  

創古仁波切

堪布羅卓丹傑 譯 

  密勒日巴尊者一生當中,總共講了十萬首道歌。「攝受具器弟子」是當時密勒日巴尊者在西藏的一個地方叫繞馬的「菩提虛空堡」所唱頌的。那為什麼這個地方會稱為「菩提虛空堡」呢? 因為密勒日巴尊者在這裡禪行,而得到了究竟證悟,所以被稱為「菩提虛空堡」。

 

  虛空堡其實是一個山洞,密勒日巴尊者總共在六個主要的山洞于不同的修行法門而得證悟。

 

  緣起

 

  在菩提虛空堡來禪修是有一段因緣。剛開始,密勒日巴尊者想要學佛的心是非常堅強的。他對上師「瑪律巴」大譯師生起非常大的信心。也在「瑪律巴」譯師處學習了很多禪修方法及很多修行的口訣。

 

  過了一段時間,密勒日巴尊者想回到他的家鄉看一看。就是這一個因緣,瑪律巴大師就跟他說:“以後你的證悟會更高,而且也更要精進來修持。因此,如果你去這幾個地方修持的話,是非常好的。”所以當下瑪律巴大師就授記了也曾經是佛陀授記的殊勝禪修地方-岡比之山、蒙境、尼泊爾的遊牧,再之也是尼泊爾境內亦為二十四個聖地之一的拉息雪山。

 

  密勒日巴尊者就依瑪律巴大師的指示,首先去蒙境禪修。他要去之前就有很多弟子跟密勒巴尊者說,蒙境這個地方太遠了,不如先到繞馬的地方,那裡有個很特殊的山洞,您應該先去那兒。密勒日巴聽後就答應了,因為繞馬也是瑪律巴大師授記的地方。眾弟子門聽了密勒日巴尊者的決定後,知道那邊的山洞不容易找,路也不好行,便想親自帶密勒日巴尊者後二次禪修也在那裡。而且也得到了很大的成就與證悟,由於他是在那地方得到禪定,所以叫作「菩提」。虛空的意思是指證悟的境界非常高廣。所以那地方就稱為「菩提虛空堡」。

 

   當密勒日巴來到了繞馬這個地方禪修時,他遇到了兩個牧童。他們來到了他的面前,其中一個比較年輕的牧童就問他:“你一個來這裡修行,沒有伴侶,難道不會覺得無聊嗎?”

 

  密勒日巴尊者曰:“我有伴侶的。”

 

  牧童很驚訝地說:“是誰呢?”

 

  密勒日巴尊者回答:“是菩提心。”

 

  牧童小孩:“這菩提心現在在哪裡呢?”

 

  密勒日巴尊者:“它在阿賴耶識,在我們的心裡面。”

 

  牧童又問:“那阿賴耶識在哪裡呢?”

 

  密勒日巴尊者說:“就在我們的身體裡面。”

 

  其中一個比較大的牧童覺得無聊沒有意思,就跟較小的牧童說:“那我們走吧!”

 

    那個年紀較小的牧童覺得有興趣,就繼續問:“大師,你剛剛說的菩提心是什麼呀?那阿賴耶識了是什麼呀?什麼叫做『心』...”等許多問題。

 

  他又繼續問:“大師啊,你的意思是不是說,身體就好像房子一樣,我們的心就好像住在房子裡面的人一樣呢?”

 

  密勒日巴尊者曰:“沒錯,是這樣子的。”

 

  那小孩又問:“通常一個房子裡住了好多好多人,那我們身體裡也是不是一樣有好多好多的心呢?”

 

  密勒日巴尊者這時就笑著說:“很好,你就回去看看,你的身體裡是不是有好多好多的心。”

 

  第二天,那個小牧童又來見密勒日巴尊者。見到他又開始問:“昨天晚上,我就按照您的方法來觀察我的心,好像發覺到:的確,我好像只有一個心。但是這個心很奇怪,我想要殺它也殺不掉,抓它也抓不到。或者算了不管它的話,它又跑回來。總之,這個心很奇怪,我不知道他是怎麼一回事。請大師告訴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時,密勒日巴尊者笑著跟他說:“這個就跟我們吃甜的蜂蜜是一樣的,如果人家告訴我,蜂蜜是甜的,我們不會知道蜂蜜有多甜。如果我們心裡想,蜂蜜好甜好甜,但是我們也不會知道它到底有多甜。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我們的舌頭來嘗嘗,就會知道到底有多甜。同樣的,這就跟看我們的心一樣,就得要實修實證。所以你要好好仔細地看,晚上你就好好地回去觀察我們這顆心。”

 

    隔天,牧童又來找密勒日巴尊者。他說:“我的這個心是非常特別,看也看不到,找也找不到。沒有顏色,也沒有形狀。但是有時候,它會與我們的眼睛一起看東西,與我們的耳朵一起聽東西。有時它會與我的鼻子嗅東西,有時它會與我的舌頭嘗東西。有時它會與我的腳一起走路。這個心真的是很特別。到底這個心是什麼東西?我還是搞不懂,請你必定要教導我。”

 

  密勒日巴尊者就問:“你到底幾歲?”

 

  牧童回答:“十六歲。”於是,密勒日巴就開始為他作皈依。然後叫他要好好地念皈依文,然後再就問他:“你叫什麼名字。”那牧童說:“我叫佛護。”

 

  密勒日巴尊者說:“好,那佛護啊!你的身體叫佛護呢?還是你的心叫佛護?到底哪一個是你呢?你要好好地去觀察。”

 

  小牧童這時就回去好好地觀察,到底誰是佛護,佛護到底是誰?這個身體是叫我,還是叫佛護呢?然後他想一想,當我死掉的時候,這身體就不是我的。那到底心是我還是佛護?他想想也不是,前幾天花了那麼多時間來找心也找不到。也沒有心,也沒有佛護這個人。那怎麼辦?所以他又趕快跑去請示密勒日巴尊者。

 

  他把這情況告訴密勒日巴尊者,密勒日門尊者就回他說:‘如果你要更深入地去想這問題的話,你就要好好地去禪修了。如果你要學禪修的話,應該依靠一個好的上師的口訣來禪修。這樣的話,你才能看到真正的心。”

 

  所以接下來,密勒日巴尊者就為這小牧童唱出了這首道歌:

 

  「通達無我實相之上師,我以三鬥殷重敬祈請,加持我及我之諸弟子,令皆通達無我之實相!祈以大悲攝受令彼等,皆從我執境中得解脫!」

 

  以上是密勒日巴尊者對他的上師祈請,也就是上師祈請文。接下來,密勒日巴尊者又開始唱道:「護畜牧童聽我言,達持吾此心識,深觀於彼不見『我』;若能修持大手印,無見之見必能得。」

 

  牧童啊,你聽我說,如果我們執著我們的心,要去深觀它,是看不到的。即使是好好去看它,也是找不到一個我的。如果我們好好地修持大手印的話,無見之見必能得。

 

  無見的「見」,是指我們的心的確是不能被看到的,因為它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可是如果我們透過大手印,是透過空性去看心,這種見就是無見之「見」。

 

  第二「見」是在禪修當中證悟空性,觀看到心本質的空性。也就是為什麼心經有提到「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切萬法的本質都是空性的。所以要瞭解空性,就需要兩種不同修行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透過學問,看了很多書,透過邏輯思維、比量的方法來瞭解。事實上這只是世間上一般的瞭解,並不是實際禪修所證悟到的瞭解。第二個方法是透過不共法大手印的禪修法,是印度的帝若巴大師,傳給那若巴大師,再傳給瑪律巴大師一直所傳下來的方法。這個方法不是從外相,或用邏輯思維去思考空性,而是從我們內心去觀察我們這顆心。

 

  就像那個小牧童一樣,從內心去觀察這顆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會發覺找不到、看不到。而實際上,我們的心就是如此。那為什麼會說找不到、看不到這顆心呢?因為這顆心是空性,所以這叫做「無見之見必能得」。「心能得」就是從空性當中而了知到。

 

    密勒日巴尊者又說道,的確透過大手印的禪修,我們就可以見到我們這顆心。但是首先需要具備幾個條件。

 

  一、若欲修持大手印,需植深厚之法基,誠信善慈必具足。

 

  修持大手印應要有三種心態:第一個就是誠心,第二個信心,第三個就是善慈。善慈的意思是,對修行佛法生起極大的興趣。這三種心是首先必備的。

 

  我們如何對佛法更有信心呢?如何來修持呢?

 

  第一,就是我們所做的四不共法中的第一個 - 「皈依大禮拜」。也就是念皈依文,做「大禮拜」。如果我們常做「大禮拜」,念皈依文的話,會讓我們生起極大的恭敬心與信心。

 

  二、大手印道之先件,須信輪回因果法。

 

  輪回當中有的時候是快樂,有的時候是痛苦,這些都有它的原因。也就比如,做好事,會得到快樂。做惡業,會得到痛苦、苦果等等。

 

  這兩個要如何配合我們的修持?在平時修持的時候,我們就要思維輪回、因果的道理。當我們所做好的及善的事會得到快樂,做不好的事則會得到惡果。

 

  如果我們做了一些不善事時,就需要做金剛薩埵修持法,誦持百字明咒來懺悔淨除自己的罪業。這是四不共加行的第二伸持法 - 「念誦百字明咒」。

 

     三、若欲出現大印果,應求上師傳灌頂,以及口訣並引導。

 

  我們要親近上師及在上師面前求授灌頂以及禪修的口訣。這又如何配合我們的實修?方法就是我們需要多觀想上師,觀想上師親自給予灌頂等等,這也就是大手印四不共加行的第四個 - 「上師相應法」。

 

  四、先使自身成良器,乃能容受深口訣。修大手印之弟子,必需廣積道資糧。

 

  積聚資糧的目的,就是能讓我們把所聽到的法、口訣,都能如實的諦聽進去。一般來講,積聚資糧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但是,最容易也最特別的也就是大手印四不共加行的第三個 - 「獻曼達」。

 

  以上第一,生起信心、誠心、善慈心。第二,瞭解因果。第三,親近上師。第四,積聚資糧。是我們修持大手印必備要的四種條件。

 

  密勒日巴尊者繼續又開示要能夠真正見到真實自性除了以上的四種條件外應該具備的還有:

 

  五、 苦樂皆適斷貪欲。

 

  六、 死亦無懼真大勇。

 

  以上兩種條件是要我們精進于禪修。

 

    接下來密勒日巴尊者再對牧童開示道「牧童小友汝應知,如是準備需具足。」如果你要認識大手印的話,你需要具備以上這六個條件。

  「若能如此具善根,你我亦有法因緣。」如果你能具備以上這六個條件,你和我就是有法緣。

 

  「若不堪能如是行,我亦不能傳口授。」如果你不能做到的話,我也不能夠傳授大手印的方法。

 

  「汝應思惟善稱量。」所以你應該要好好地想一想。

 

  接下來又說道:「昨夜尋『我』不可得,此為觀修人無我。」昨晚,你找這個「我」找不到,那是因為人「無我」的那個「我」是沒有真實存在。

 

  「若欲續觀法無我,效我修行十二年,然後乃得知心性。」如果你要再進一步深觀「無我」的話,就要像我一樣禪修十二年才能知道心性的本質。

 

  密勒日巴尊者又續道「幼小牧童聽我言,汝應如是安汝心。」你就應該如此精進修持最終就能得到成就。

 

  創古密宗佛教中心

 

 





主持人
創古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