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道源老法師 講述 智銘居士 輯錄
壹、釋題
貳、釋六重戒
殺戒第一
盜戒第二
大妄語戒第三
邪淫戒第四
說四眾過戒第五
酤酒戒第六
結文
三、釋二十八輕戒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耽樂飲酒戒第二
不瞻病苦戒第三
見乞不與戒第四
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第五
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不持六齋戒第七
不往聽法戒第八
受僧用物戒第九
飲蟲水戒第十
險難獨行戒第十一
獨宿尼寺戒第十二
為財打人戒第十三
殘食施四眾戒第十四
蓄貓狸戒第十五
蓄養畜獸不淨施戒第十六
不蓄三衣、缽、杖戒第十七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第十八
市場販賣鬥秤不平戒第十九
非時非處行欲戒第二十
商賈不輸官稅戒第二十一
犯國制戒第二十二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第二十三
僧不聽說法輒自作戒第二十四
在五眾前行戒第二十五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養蠶戒第二十七
行路見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
「在家菩薩戒本釋義」緣起
南投縣埔裡鎮之「佛光寺」,為滿該寺開山樂果上人生前之心願而興建萬佛寶殿破土,同時又因樂果上人百歲冥誕紀念等二大殊勝因緣,特於七十二年六月十三日起至十九日止,舉行「在家菩薩戒」傳戒法會。
本人皈依三寶二十有一年,在此期間,雖每年有甚多道場舉行傳戒法會,只以此身業深障重,惡因緣纏繞,迄未參與受戒。此次,因佛光寺監院道願恩師之慈悲救度,乃能接受菩薩戒。
得戒和尚為道源長老,因年事已高,法體違和,方行出院不久,為續佛慧命,慈悲度脫有情,乃為法忘軀,不畏路途之顛簸,毅然由基隆南下,上山主法,並親身講戒。
本人有筆記習慣,聆戒之時,為之筆記,恐所記有誤,事後條列呈 長老過目,旋為利益同戒兄弟,乃將所錄繕書張貼戒場,閱覽、抄錄者不乏其人,並有求影印參考書。
長老特飭侍者傳諭:「可將戒法釋義,以利大眾。」
戒畢返家,即行遵 諭注釋,正在興中,內子忽患心臟急症,危於頃刻之間,承 道願恩師慈悲,急為交涉臺北榮民總醫院,經大手術後,挽回其生命,由此因緣,耽誤注釋者達二個月之久。
內子病癒出院,乃繼執筆,匆匆以成,疏失違義之處,在在有之,但非有心之錯,佛、菩薩當能諒之,並乞先宿大德、讀者、同修共諒之。若有功德,普皆回向。
七二、九、三十日謹志於淨室
注:此乃依據香港「佛教青年協會」于一九九七年,為紀念該會成立三十周年所敬印伍仟本之版本為底本輸入,並改正其錯謬之字,如「若」與「苦」;漏列,如原本於六重戒之邪淫戒第四,其戒文最後,漏落「是名四重」,今補上。
其最大錯誤之處,乃解釋「斯陀含」時,所引用之名相。其一、原文:「是三界中各有九地」,依佛學名相,應是「是三界中共有九地」;其二、原文:「九地思惑」,依其上下文義,應是「九品思惑」,今改正。
餘者如因電腦字形限制,皆以相通字代之,不一一指出,特此告知。
西曆二千零一年六月一日 三寶弟子妙音合十
壹、釋題
在家菩薩戒本
【注釋】
〔在家〕:
佛弟子共分四眾:即出家二眾、在家二眾。
一、出家二眾:即是比丘、比丘尼。比丘又稱苾芻,是梵文(Bhiksu)的音譯。如義譯則有乞士、除士、除饉男、熏士、道士等多種意義。但以「乞士」為義最正。是出家而受具足戒者。男的稱「比丘」,女的稱「比丘尼」。
「乞士」者,是上乞佛法、下化有情,同時還有下列四種意義:
(一)、淨乞食:是乞人的信施,而清淨活命。
(二)、破煩惱:修學聖道,以破無數劫來煩惱業習。
(三)、持淨戒:盡形壽受持淨戒。
(四)、能怖魔:一人出家,魔宮震動,以其必入涅槃,故魔力消退而生怖畏。
二、在家二眾:即是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是梵文(Upasaka)的音譯。如義譯則有近事男、近善男、近宿男等多種意義,但以「近事男」為義最正。所謂「近」,即是「親近」;「事」就是「奉事」。即為親近奉事三寶的意思。男的稱「優婆塞」,女的稱「優婆夷」。
〔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是梵文(Bodhisattra)的音譯。如義譯,「菩提」可翻為「覺」,「薩埵」則翻為「有情」,合起來就是「覺有情」。就是說,凡上求覺道,下化有情的佛弟子,即稱之為「菩提薩埵」或簡稱為「菩薩」。
又「菩提」有「無上道」的意思,「薩埵」有「大心」的意思,就是凡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的佛弟子,叫做「菩提薩埵」或「菩薩」。
〔戒〕:
「戒」梵文叫(Sila),音譯為「屍羅」。「戒」是義譯。所謂「戒」,是為防制身、心過犯的禁條。就是規定佛弟子何者應作為,何者不應作為的生活標準。
「戒」有清涼的意思,眾生的身、口、意三業有如炎火,焚燒行人,戒能消焚熄炎,使行人清涼。
「戒」是一切善法的梯凳,其中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的四個層級,稱為「戒」的四位,佛弟子如要由凡夫而登聖位,必須循序以進,非宿世善根福德因緣殊勝的人,不能頓超。
「戒」能息惡,斷一切惡習,摒除亂想而至涅槃。如增一阿含卷第二「廣演品」說:「所謂戒者,息諸惡故,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現眾好故。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克,諸道品皆由戒成。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至涅槃。」
「戒」能生慧,嚴持戒律,身、口、意三業清淨的佛弟子,能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如長阿含卷三「遊行經」中說:「世尊為諸大眾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又楞嚴經也說:「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戒能出離三漏,解脫生死,得大果報。學佛即在求智,菩提智性,人人具有,持戒者即能人人生智。
「戒」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等四科。
「戒法」:是如來所制,分在家戒法、出家戒法。
「戒體」:戒法授受以後,若能作法成就,即能防非止惡,身心清淨發現,故稱戒體。
「戒行」:受戒以後的佛弟子,身、口、意三業,如戒奉行,不曾違犯,即是戒行成就。
「戒相」:就是指各種戒法,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四級,是「戒」的四個等位,是小乘戒的分相,所以叫做戒相。
受了戒的佛弟子,要能持戒不悔。中阿含「習相應品」內佛曾說:「持戒者,令不悔義。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不悔者令歡悅義,若有不悔者便得歡悅。歡悅者令喜義,若有歡悅者便得喜。喜者令止義,若有喜者便得止身。止者令樂義,若有止者便得覺樂。樂者令定義,若有樂者便得定心。定者令見如實、知如真義,若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見如實、知如真者令厭義,若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厭者令無欲義,若有厭者便得無欲。若無欲者令解脫義,若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淫、怒、癡...生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知如真。」所以,嚴持戒律不悔,即成聖賢。
〔本〕:
「本」:有廣義、狹義的兩個意義:
一、廣義來說,「本」就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修持方面來說,是道德的基礎,故儒家有「君子務本」的說法。佛制的各種戒律,就是佛弟子修道的依據,循戒律可由凡成聖,若信佛學道而不持戒,就是不「務本」,不能得解脫智,永遠是個凡夫。
二、狹義來說:「本」就是「書本」,即是由六重戒二十八輕戒集成的這個書本。
【旨意】
這個「在家菩薩戒本」是由「優婆塞戒經」中的「受戒品」錄出。它適用的特定物件,僅限於在家眾,而不適用於出家眾,所以才叫做「在家菩薩戒本」。
|
主持人 |
道源法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