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2/05/12 NPO  編輯部  

學習依止善知識教授的一點心得

學佛必依善知識,此理廣見諸大經論。而如法依止善知識卻不是件簡單的事,精通菩提道次第的古德曾將依止善知識和發菩提心列為修學道次第的兩大鐵門檻(義即兩大難關)。此兩大鐵門檻又尤以前者最為重要,因為如理依師屬前導行,《道次第》中稱其為“道之根本”,若於此法未能善巧通達,則不要說上士道的發菩提心,即便是下、中士道的諸品法類也都將難以通達。

  既然依師法對一位學佛者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實在是有必要對此做一番認真的探討了!

  在《菩提道次第》廣略二論中都對依止善知識法有非常系統的闡述,然而初機學人要想一下子把這個教授吃透,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筆者在師長的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聞思修,對此教授的一些要點略有心得,今不惴冒昧,斗膽以陳,望諸仁者多加指正。

  末學認為要想學好此依師法,首先應對依止善知識的功德和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有個決定的認知,然後對於善知識所應具備的條件(即“所依善知識之相”)以及弟子所應具備的條件(即“能依弟子之相”)要有個清醒的認識,當自身作為弟子的條件已經具備,再對善知識的德相做一認真的考察,若具備相應的德相,則當義無反顧地如理依止、求授法要。(相關內容,在《道次第》中都有詳盡的闡述,行者可以自行查閱,茲不贅述。)我覺得在全部依止善知識的教授中,居於核心地位的教授就是對於“能依弟子之相”和“所依善知識之相”的把握。初機學人最容易在這裏出現問題。

  對依止善知識教授認識不深入的學人,通常容易犯兩種不同類型的錯誤:要麼是片面追求依止善知識的功德,而不知依止善知識的規律,從而盲目依師;要麼是片面強調善知識難識難遇,不知善巧,不自努力,以至放棄尋找善知識,最終落得遠離善知識,貽誤一生大好光景。

  對於第一種錯誤——“盲目依師”,末學認為學人之所以盲目依師是因為不知依師規律。在依止善知識的教授中有一條最重要的規律,那就是:學人必須先具備做弟子的資格,然後才可以去觀察善知識的德相,經過觀察,認定確實具備相應德相,然後才可以依止修學。(參見《菩提道次第略論》第16頁黑體字)如上三個步驟:具相弟子——具德師長——依止修學,構成依師法中的核心教授。

  這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不可或缺,每一個步驟都不容錯亂。

  在這三個步驟當中,“具相弟子”可以說是先決條件。倘若弟子的資格還不具備,那麼即便師長非常清淨,由於弟子自身的過失,一定難以如實觀察到師長的功德,要麼將功德觀為過失,要麼將過失觀為功德。象這樣錯亂的觀察,必引生錯亂的抉擇,由此求升反墮,豈不哀哉?

  那麼什麼是弟子所應具備的條件呢?宗喀巴大師為我們總結了四點:

  第一、“求法義利”;就是說要具備強烈的求解脫心,對於佛法是趣向此一目的的唯一妙道充滿信心,乃至不惜身命求取法義,並願將所求得的法義付諸實踐、如說修行。這是做為弟子首先應具備的條件。我們尋求善知識,決不同于世間通常意義上的尋找一個父親、尋找一個情感的靠山!我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求法”,希望善知識能為我們在人生的解脫路上給予最正確的指引。

  第二、“善攝心聽”;遇到聞法的因緣,能做到全神貫注地去聽聞、去領會,使每一個要點都融貫於心,這是做為一名合格弟子的又一項基本素質。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強烈的求法欲望,我們在聽法時能做到“善攝心聽”嗎?因此“求法義利”與“善攝心聽”具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第三、“敬法及師”;法寶為三寶的核心,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由正法而出生,《道次第》雲:“佛說般若時,自敷法座,可見法者猶是諸佛恭敬之田。”佛對於法尚且恭敬有加,何況我們呢?至於說法的師長,是將正法與我們連接起來的橋樑,經雲:“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于餘,唯為說法令解脫。”師長為我們宣說正法,令我們心開意解,正是代佛宣化,其功德不亞於佛,故我們應敬師如佛。《道次第》中說:“對佛法及說法人不生恭敬,是壞智慧之因。”

  第四、“取捨善惡說”;此中包括學人須具有判別善說正法、惡說相似法的慧解能力,以及不墮黨見(黨見,即妄分派別,貪愛於自之一類一派,嗔惱於他之一類一派),心地正直而住。

  在弟子所應具備的四種條件中,這第四點是最難的一個!從判別善惡說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對於佛法沒有一個比較系統深入的瞭解,那就很難對正法和相似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乍一看來似乎很矛盾,我們本因為迷惑顛倒、愚癡少智才要依止善知識的,而依止善知識卻又要求我們要具備較高的判別能力(智慧)。該如何理解這一“矛盾”呢?末學以為《菩提道次第》最強調的就是次第修學,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漸進地通達,同樣,智慧的提升也是循序漸進的。所謂的“頓悟”,不過是一種“質變”,而任何一種“質變”都離不開“量變”的積累。因此,並不是要求我們一上來就能對正法和相似法做出圓滿無誤的判斷,那是不現實的。(要是站在佛的立場上看,十地以下的聖者在見解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呢!)但如果我們對於善惡說一點辨別能力都沒有的話,那就根本談不上如理依師,甚至有走入歧途的危險!

  我們是為法而依師,說到底,依師的目的是為了“心依正法而住”。世尊在入寂前為弟子們所做的最後開示——以戒為師、依四念住而住——正是闡明了這一道理。從另一方面來說,善知識的功能全在於開顯正法(正知見),故善知識的體性與正知見無二無別,離開正知見,決無善知識可得!《圓覺經》謂:“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既然要尋求“正知見人”,那麼我們一定要先對正知見有個起碼的認知,然後去“按圖索驥”。

  如何迅速通達正知見,以提升我們取捨善惡說的能力呢?唯一正確的途徑就是通過“聞、思、修”來獲取。聞、思的物件是諸大經論,若嫌太廣,能力有所不足,則應選擇一部既扼要、又系統的佛法導論,這當中最殊勝的莫過於《菩提道次第》,學者若能于此發心趣入,必將“速得如來甚深義”(此論四大殊勝處之一)。至於實修,昔宗喀大師曾祈問本尊文殊,行者修何法能迅速成熟身心?文殊答:“一、積資淨障;二、于上師三寶殷重祈求加持;三、身心不斷修行。勤於此三,自能速獲通達。”

  這裏“積資”是指廣積福德資糧(福德盛,易感善法因緣,包括值遇善知識等一切善願皆易成就。)“淨障”是指實修懺悔、淨除罪障。(罪障消除,慧心自顯。)“殷重求加”是一種強烈的願心,這種願心若能與菩提願心相合,則功德不可思議!因為菩提心廣大無邊,至極清淨,其積資淨障的能力是無與倫比的。能啟發我們菩提心的願文有很多種,如《普賢行願》等五大願,行者可以擇一修誦之。若能至心常誦此等大願,定當使福慧善根迅速增長,常常值遇殊勝法緣,不離善友,乃至速證菩提。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弟子,必須具備以上四種條件或素質。《道次第》:“自審可受師長引導能依之諸相為全與不全,若全,則歡喜進修。若不全,後當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我輩根基陋劣,本應沒有資格親近善知識,間或僥倖值遇了善師,並蒙師攝受,這實在是由於師長和三寶的慈悲所致,決不應據此輕易自許為合格的弟子。我們距離師長的要求還差得很遠!應生大慚愧心,只有不斷地積資淨障、殷重祈願、努力修學,方不辜負上師三寶的一番苦心。

  對於第二種錯誤——片面強調善知識難識難遇,以至放棄尋找善知識——該如何對治呢?《道次第》中宗大師引經據典地為我們詳細講授了善知識應具備的十種德相:“知識須具戒、定、慧,德勝、精進、教富饒,通達真實、善說法,悲憫為體、斷疲厭。”(有關解釋,大家可去翻書查閱,茲不贅述。)又引用古德所說:“具三學,通真實,及有悲心,五者為主。”這就是說在十種德相當中以這五種為最重要。但對於我們初機學人來說,無論是十種還是五種我們都很難深入地觀察到,僅以戒定慧三學為例:戒學,初機人對於戒學(包括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所知甚少,尤其是出家律儀,在家人不得翻閱,翻閱尚且不能,又談何瞭解和觀察呢?定慧二學則非常艱深,它不僅需要對縝密的理論有所把握,還需要有實際的體證,但我們甚至對此二學的皮毛都沒有掌握,那又依據什麼去觀察測度善知識呢?如此說來,觀察識別善知識實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呢!

  但並非毫無辦法,宗大師對此有一特別的注釋:“彼眾德全具之師,處此末法,雖不易得,但亦莫依過失增上及功過相等者,必須依止功較增上者。”此語真如同撥雲見日一般,使我等有了依憑——依止善知識,最重要的是要見功德!所謂“依止功較增上者”,我理解就是見到比自己功德增上的人,就應親近依止隨學!

  末法時期難遇眾德全具之師,現實狀況的確如此,但過錯不在師長那裏,而在我們身上!試想,佛的智慧法身遍一切處,其慈悲利生的方便化身亦遍一切處,只要眾生有得度的機緣,佛菩薩必然會隨機感赴,令我們的善根漸漸成熟。只是由於我們業太重、福太薄,不僅見不到佛菩薩的真身,就連一眾德全具的凡相師長,尚且難以感得。即便是這樣,佛菩薩卻從未捨棄過我們!無著菩薩為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大善知識之一,當其善根未成熟時,與彌勒菩薩對面不識,但見一母狗,身癩且臭……直到其修行成就,親見彌勒時,才了知這段因緣。

  既然過錯在我們身上,就應決然奮起,實修懺悔,發大慚愧心。由心生慚愧,則能觀自不足,由觀自不足,則能見他功德;由見他功德,則能虛心隨學;由虛心隨學,則能淨除自過。如是見賢思齊,終成大器。

  要見善知識的功德,要學善知識的功德,那麼善知識的德相有沒有一個起碼的標準呢?《略論釋》為我們示一要訣:“上師德相,於自他二利中,以利他為主;於此生與後世,以重視後世為主。此為最低限度之上師德相。否則弟子依之,將薰染而不入於道。”此要訣極為應理應機!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是要有出離心和慈悲心,而此二心通常是我們所缺乏的,若無出離心,則貪著現世,心不入道;若無慈悲利他心,則難入大乘。故善知識最起碼須在利他與不重現世這兩種德上比較超勝,才堪為我們修學佛法的導師。

  肯於學習善知識的長處,就會減損我們的過失,同時也使我們依師的資糧得以增長。隨著資糧的增長,我們值遇善知識的因緣將會越來越殊勝。反過來,或是由我慢心的催動而不見他德,或是由求全心理的催動而未能依止隨學,都會使自己的依師資糧越來越減損,最終世出世間一切利樂都將付之東流。

  對於一個修行菩提道的人來說,無論在家出家,無論他修學了多長時間,如果對此依師法還未能通達、還未能生起大決定,那麼我想他恐怕還不能算作真正入門!——道之根本尚未建立起來,何況其餘?

 





主持人
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