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據傳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梵文原本則已不存在。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繫的作品。
《楞嚴經》長期被某些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1]」的詩句。但對於《楞嚴經》的真偽,長期存有爭議,多數佛教信徒皆認同它是佛陀所說,而部份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目錄
[隱藏]
1 歷史源流 1.1 唐代譯出 1.1.1 譯者 1.1.2 譯出時間 1.1.3 譯出疑點 1.1.4 流傳過程 1.2 宋代興起 1.3 明清極 盛
2 版本 2.1 北宋版本 2.2 流通本 2.3 其他語言版本
3 註釋書 4 歷代爭議 5 主要內容
6 文本比較 6.1 相同情節 6.2 書名類似 6.3 咒語相似
7 注釋
8 外部連結
歷史源流
《楞嚴經》在唐代中葉成書譯出,並開始流通,最早的記錄見於唐智昇所著《開元釋教錄》與《續古今譯經圖記》,隨後的元照著《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中也收錄此書。由北宋初,中國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大藏經《開寶藏》開始,一直到清朝的《乾隆大藏經》都收入正藏中,故漢傳佛教的信徒多認為本書不是偽經。
[編輯] 唐代譯出
[編輯] 譯者
智昇在《開元釋教錄》中說,此書是由懷迪與不知名的梵僧,在廣州光孝寺譯出,梵僧在傳經之後就不知所蹤[2]。
但在他的另一部作品《續古今譯經圖記》中,則具體寫出梵僧名字,是中印度般剌密帝。他在廣州光孝寺誦出此書,經烏萇國沙門彌迦釋迦譯語,懷迪證義,並由房融筆受。般剌密帝在誦出此經之後就隨船回印度了[3]。
[編輯] 譯出時間
此書的譯出時間,有兩種說法:《續古今譯經圖記》說此書是在唐神龍元年(705年)五月譯出。
《開元釋教錄》說此書是懷迪在京師完成譯經後,回到廣州之後譯出。神龍二年(西元706年),懷迪曾經應詔至洛陽,參與菩提流志譯出《大寶積經》的工作,於唐睿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年)完成。據《開元釋教錄》的說法,此經應是在713年之後譯出。
[編輯] 譯出疑點
《楞嚴經》最早的記載都源自智昇,但《開元釋教錄》與《續古今譯經圖記》對於譯經成員的說法不一,譯出時間的說法也不一。這兩種說法的不一致,引發後世的懷疑。
譯經成員中,最大的不同在於房融是否參與了譯經。據《舊唐書》,房融於神龍元年(西元705年)二月甲寅(四日)流放欽州(今廣西省欽州市),在當地過世[4]。如果採用《開元釋教錄》的說法,房融就不可能參與譯經。
但假設採用《續古今譯經圖記》的說法,一個可能是,唐初流貶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或欽州(今廣西省欽州市)者,多取道韶州及廣州,因此房融可能是在流放途中,經廣州時參與譯經[5]。另一個可能,是《廣東通志》說他「嘗知南銓」。在流放之前,房融可能在南銓當知縣,就近在廣州參與譯經,之後才遭流放。
[編輯] 流傳過程
《楞嚴經》譯出後,並沒有列入朝廷正式的譯經目錄中,也沒有馬上流傳於世。一直到開元年間,智昇才首次提到此書,但在智昇之後的流傳狀況,目前知道的也不多。
《楞嚴經》流行於世的過程,有三種說法,都出現在宋朝:
-
宋朝子璿說,此書譯成之後,因為唐中宗剛即位,房融又被貶,所以未得到官方承認。後經神秀大師自皇宮中抄出至度門寺,在禪宗學者間私下流通,後由僧惠振作科判,再傳出[6]。
-
《廣州通志》說,此書是由神秀大師見到房融上奏的經本,方才流傳於世,但是這個說法不太可能[7]。
-
宋贊寧說,此書是禪僧惟愨在洛陽時,由房融家中得到此書,並流傳於世[8]。
無論是哪個說法,我們都可以知道,此經的流傳,被認為與房融有關。此外,它在唐代的流行,與神秀系的禪宗有很大關係。
[編輯] 宋代興起
在北宋時,天臺宗與華嚴宗皆競相引用《楞嚴經》的內容,形成研究《楞嚴經》的風氣。
宋慧洪(西元 1071—1128 年)《林間錄》中有智顗大師遙拜西方,祈求《楞嚴經》的傳說[9]。
[編輯] 明清極盛
明清之際則有般剌密帝是將經卷藏在手臂中,帶來中國的傳說[10]。
[編輯] 版本
目前可見的版本分為源自北宋的《趙城金藏》本,與源自明朝版本的清《乾隆大藏經》本。《趙城金藏》本較為少見,主要的流通本是來自於清《乾隆大藏經》。
[編輯] 北宋版本
目前可見,最早的《楞嚴經》版本出自《趙城金藏》。它與《高麗藏》相同,都是出自於北宋初年的《開寶藏》,但目前流通較少。
《趙城金藏》本與清版的主要差異在於譯出的楞嚴咒,其文句不同。此外,《趙城金藏》本在楞嚴咒之前有一行註文,之後的每句咒文旁皆加有註解,但到了清版則都被刪除了,只剩咒語本身[11]。
[編輯] 流通本
現代流行本的《楞嚴經》出自清朝《乾隆大藏經》,源自明版《磧砂藏》、《永樂南藏》、《徑山藏》。
[編輯] 其他語言版本
在藏傳大藏經《甘爾珠》中,收有由漢譯藏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十品以及《魔鬼第九》兩本,相當於《楞嚴經》的第九及第十品,由於它是在前弘期譯出,相當於中國唐代,所以全本可能是因為朗達瑪滅佛而散失,只剩下兩品。
清高宗乾隆 17 年至 28 年間由章嘉呼圖克圖主持,由袞波卻將全經由漢文重譯成藏文,並以漢、滿、藏、蒙四體合璧的《首楞嚴經》刊行[12]。
[編輯] 註釋書
此經雖在唐代之後已經流行於世,但是在唐宋之間,並沒有引起佛教界的重視,為它作註釋及科判的著名佛教大師並不多。
但在明朝之後,此經成為顯學,明代四大高僧對它皆極為重視,大力提倡,如憨山大師作《楞嚴經懸鏡》,藕益智旭大師作《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直到清朝,此經仍然極被重視。
[編輯] 歷代爭議
《楞嚴經》開始在中國流傳之後,日本僧人普照入唐,將此書帶回日本,但引起了日本佛教界的懷疑。日僧玄睿《大乘三論大義鈔》中記載,西元 724 至 748 年間,日本天皇召集三論、法相二宗的法師來鑑定此書,結論是此書是真佛經。但是爭議並沒有停息,所以在日本寶龜年間(西元770-782年),派遣德清法師至中國鑑定此書真偽,德清之師法詳居士認為此書是房融偽造,這說明瞭在唐朝時中國就有人懷疑此書是偽造[13]。
在唐朝之後,對《楞嚴經》的懷疑仍然持續。宋朝朱熹就懷疑此經是房融假造,明朝姚廣孝也曾經引用這段話來質疑楞嚴經[14]。至明朝末年時,有人詢問蓮池祩宏大師有關楞嚴經是否是房融偽造,而蓮池大師則肯定楞嚴經是真[15],顯示了直到明朝,對此經懷疑的聲浪並未停止。
《楞嚴經》傳入西藏時,同樣引起藏傳佛教界的爭議。西藏的魯梅(十世紀間)曾懷疑此經非是佛說,而布敦(十四世紀間)雖然將它收入大藏經目錄之中,同時也記載了學者對它的異議[16]。
至近代時,由於疑古風氣的興起,梁啟超認為楞嚴經是竊取道教術語及中國傳統思想,由中國人創作的[17]。呂澂的態度更激烈,認為「《楞嚴》一經,集偽說之大成」,他寫作了〈楞嚴百偽〉一文,對《楞嚴經》提出了101個疑問,從各種角度來證明它是偽作[18]。何格恩、周叔迦等學者也從不同角度認定此書是偽作。敦煌文獻出土之後,學界對此經的懷疑風氣更盛。
雖然學界反對者眾,但是基於宗教信仰的立場,《楞嚴經》此書仍然得到多數佛教信徒的支持,認為此書是真佛經,如憨山,印光,太虛,虛雲等大師,都對此經表示過特別的讚歎。萬佛城創始人宣化上人亦曾公開保證:「今天我對大家保證楞嚴經是真的,不但楞嚴經是真的,就是楞嚴咒也是真的。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是佛的舍利,任何人也破壞不了,有楞嚴經就有正法,沒有楞嚴經就沒有正法。如果楞嚴經是假的,我願墮拔舌地獄,受無間斷的苦。」後有釋湣生法師作《辨破〈楞嚴百偽〉》,反駁呂澂提出的101個疑問。
[編輯] 主要內容
全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為序分。講述此經說法因緣:佛遣文殊師利以神咒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並為其說明眾生流轉生死,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在此即可明顯見到,此經為本體論之思想,並以常樂我淨的見解加以闡述,非世尊因緣法之教授。
第二卷至第九卷為正宗分。主要闡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眾生不明自心「性淨妙體」,所以產生了生死輪迴的現象,修行人應避開行婬、貪求、我慢、瞋恚、奸偽、欺誑、怨恨、惡見、誣謗、覆藏,以免感召惡報,修習禪定前應當先斷淫殺盜妄語,以免落入魔道,略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等由低至高的種種修行階次,達到方盡妙覺,「成無上道」,並禪那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魔境界,與後末世出現於人間的惡魔,詳細描述其各種特徵與型態。
佛告知阿難。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第十卷為流通分。講述此經應永流後世、利益眾生等。
第一卷
敘述阿難因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幻術攝入淫席,將毀戒體。如來放光,並要求文殊師利以神咒往護,遂將阿難及摩登伽女來歸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聞,道力未全,因而啟請宣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告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有諸妄想故有輪轉。
第二卷
因波斯匿王之問,顯示真性圓明無生無滅本來常住之理。並說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妄見,隨業輪轉:(1)眾生別業妄見,(2)眾生同分妄見。應當抉擇真妄,而明五陰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執,顯本覺真如,顯示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三卷
佛對阿難陀就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一一說明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四卷
因富樓那之問,顯示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但以三種相續:即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諸有為相循業遷流,妄因妄果其體本真。真智真斷不重起妄,是故如來證真故無妄。四大本性周遍法界,歇即菩提,不從人得等。
第五卷
憍陳如五比丘,優波尼沙陀、香嚴童子、藥王藥上二法王子、跋陀婆羅等十六開士、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阿那律陀、周利槃特迦、驕梵缽提、畢陵伽婆蹉、須菩提、舍利弗、普賢菩薩、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優波離、大目犍連、烏芻瑟摩、持地菩薩、月光童子、琉璃右王子、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各各自說最初得道的方便以顯圓通。
第六卷
即是觀世音菩薩說耳根圓通,以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文殊師利以偈讚歎。佛更為阿難說修禪定者,需先有四種決定清淨明誨(不淫、不殺、不盜、不妄),方能離禪魔。
第七卷
佛說四三九句大佛頂陀羅尼(即能記憶、受持一切佛法的能力)。此即《大白傘蓋佛頂陀羅尼經》。並說安立壇場法則及持誦功德。次因阿難請問修行位次,佛先為說十二類眾生(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顛倒之相。
第八卷
說明三摩提三種漸次。其次說明五十七位:幹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又因文殊問,示經五名,說明經的歸趣。因阿難問,說地獄趣造十習因,受六交報(即六道),以及鬼、畜、人、仙、修羅、天等七趣,自業所感差別。
第九卷
說明三界二十五有之相。次明奢摩他中微細魔事,即五陰十魔等。 卷末提到:
佛言:『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第十卷
說五陰的行陰魔中十種外道(二無因論、四遍常論、四一分常論、四有邊論、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識陰魔中禪那現境十種魔事。次明五陰相中五種妄想等。
[編輯] 文本比較
[編輯] 相同情節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佛說摩鄧女經》一頁,東晉《佛說摩鄧女解形中六字經》,譯者不詳,此二經同本異譯。內容說阿難行乞,遇摩鄧之女,因前生有宿緣,摩鄧女對阿難心生愛慕,自願出家,後經佛陀教導,得到解脫智、證阿羅漢。
三國吳天竺竺律炎共支謙譯《摩登伽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卷,此二部經是同本異譯,內容與《佛說摩鄧女經》大致相同,但多了許多細節與咒語。此經說,有栴陀羅(即賤民)女愛慕阿難,央求其母以栴陀羅咒引阿難前來,佛陀以六句咒語救護阿難[19]。後栴陀羅女自願從佛出家,得阿羅漢果,因為栴陀羅是賤民種姓,佛陀讓賤民出家,引起婆羅門及各長者居士的議論,震動波斯匿王,後經佛陀說法,破除婆羅門舊有的優越觀念。
這幾部經典與《楞嚴經》所說的情節相似,但是所記述的內容細節則與《楞嚴經》有所不同。
[編輯] 書名類似
姚秦鳩摩羅什譯有《佛說首楞嚴三昧經》,主要在說明首楞嚴三昧,與《楞嚴經》內容不同。劉宋時譯出的《佛說法盡滅經》,譯者失傳,其中有提到佛法消失時,《首楞嚴經》與《般舟三昧經》會先消失[20]。在唐朝之前,引述此段記載的文獻,皆認為此處所說的《首楞嚴經》係指鳩摩羅什譯出的《首楞嚴三昧經》,但是明清之後大多數人認為是指本經。
[編輯] 咒語相似
大佛頂陀羅尼,北宋西元971年,敦煌藏經洞。
唐不空三藏譯《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缽怛囉陀羅尼》,元沙囉巴譯《佛頂如來頂髻白傘蓋陀羅尼》,元真智譯《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敦煌有發現《大佛頂如來頂髻白蓋陀羅尼神咒經》殘本。日本東密傳有《白傘蓋大佛頂王最勝無比大威德金剛無礙大道場陀羅尼念誦法要》,譯者不詳。與《楞嚴經》咒相近,可能是相同的咒語異譯,或是《楞嚴經》咒是由此抄錄改寫的。
日本《大正藏》中收有《大佛頂別行法》,此書據說是從《佛頂廣聚陀羅尼經》與其他密教經典中抄錄出來的六品,《佛頂廣聚陀羅尼經》在中國已經失傳,但在日本大正藏中還收有部份殘本。在敦煌有發現相同的抄本,名為《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大神力都攝一切咒王陀羅尼經大威德最勝金輪三昧品》,相當於《大佛頂別行法》的第一品。《楞嚴經》的第七品,如何攝心、建立道場、持咒功德,幾乎都與《大佛頂別行法》相同。但是大正本中沒有楞嚴經咒,而敦煌本中有大佛頂白傘蓋咒,與楞嚴咒相似,但版本不同。但《佛頂廣聚陀羅尼經》的說法地點是佛在迦膩瑟吒天,不是對阿難所說。
有學者懷疑《楞嚴經》的第七品是從《大佛頂別行法》或《佛頂廣聚陀羅尼經》中抄錄出來的[21]。
在敦煌出土的唐高祖年間道士劉進喜所撰《太玄真一本際經》,行文風格與《楞嚴經》多所類似,有學者懷疑楞嚴經的部份內容是由本際經所抄錄出的。
[編輯] 注釋
-
^ 此詩出自清朝徐世昌編《清詩匯》〈原名《晚晴移詩匯》〉,作者不詳,時間約在晚明或清朝。詩題為「錢水西藕花香裏讀楞嚴圖」:「茅屋三間淨掃除,藥爐經卷老僧居。自從一見《楞嚴》後,不讀人間糟粕書。」
-
^ 《開元釋教錄》:「沙門釋懷迪,循州人也,住本州羅浮山南樓寺。其山乃仙聖遊居之處。迪久習經論,多所該博,九流弋略,粗亦討尋,但以居近海隅,數有梵僧遊止;迪就學書語,復皆通悉。往者三藏菩提流志譯竇積經,遠召迪來,以充證義。所為事畢,還歸故鄉。後因遊廣府遇一梵僧 (未得其名) ,賚梵經一夾,請共譯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是也。迪筆受經旨,緝緞文理。其梵僧傳經事畢,莫知所之。有因南使,流經至此。」制止寺,即今光孝寺。
-
^ 《續古今譯經圖記》:「沙門般刺蜜帝,唐雲『極量』,中印度人也。懷道觀方,隨緣濟度,展轉遊化,達我支那。乃於廣州制旨道場居止。眾知博達,祈請亦多。利物為心,敷斯秘。以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醜,遂於灌頂部誦出一品《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部(十卷)。烏萇國沙門彌迦釋迦(釋迦稍訛,正雲鑠佉,此曰雲峰)譯語,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循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其僧傳經事畢,泛舶西歸。有因南使,流通於此。」
-
^ 《舊唐書》卷七中宗紀雲:「神龍元年正月…鳳閣侍郎韋承慶,正諫大夫房融,司禮卿韋慶等下獄……二月甲寅…韋承慶貶高要尉,房融配欽州。」《新唐書》〈中宗紀〉:「神龍元年二月甲寅......貶韋承慶為高要尉,流房融於高州。」《通鑑》卷208神龍元年:「二月乙卯正諫大夫同平章事房融除名流高州。」
-
^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五雲:「中宗改神龍,正月流房融於高州。夏四月融於廣州遇梵僧般刺蜜帝賚楞嚴梵夾至,刺史請就制止道場宣譯,融筆受。及譯經十卷畢,般剌復攜梵本歸於天竺。」
-
^ 子璿《首楞嚴義疏注經》:「大唐神龍元年乙已歲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先是,三藏將梵本,汎海達廣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銓,聞有此經,遂請對譯,房融筆受,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翻經纔竟,三藏被本國來取,奉王嚴制先不許出,三藏潛來,邊境被責。為解此難,遂即去迴。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佈,目錄闕書。時禪學者,因內道場得本傳寫,好而祕之,遂流此地。大通在內,親遇奏經,又寫隨身,歸荊州度門寺。有魏北館陶沙門惠振,搜訪靈跡,常慕此經,於度門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大通禪師,即神秀大師。
-
^ 《廣州通志》卷265謫宦錄:「房融,河南人。武后時以正諫大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元年以親附張易之兄弟,二月甲寅配流欽州 (新唐書作高州,此據舊唐書中宗紀) 。長安末,嘗知南銓。在廣州時值天竺僧般刺蜜帝三藏持楞嚴經梵本浮南海而至,融就光孝寺譯出而筆受之,今寺中有筆受軒雲。神龍元年五月經成入奏,適武后崩,融長流欽州,徙高州死。後神秀入道場見所奏經本,錄傳於世。」但是根據張悅之《唐國師玉泉寺大通禪師碑》:「神龍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夜中顧命扶坐,洎如化滅。」神秀大師於神龍二年(西元706年)過世,此時《楞嚴經》剛在廣州譯出,在時間上不可能看到此書。
-
^ 贊寧《宋高僧傳》卷6:「釋惟愨......,年臨不惑,尚住神都。因受舊相房公融宅請,未飯之前,宅中出經函雲:『相公在南海知南銓,預其翻經。躬親筆受首楞嚴經一部,留家供養。今筵中正有十僧,每人可開題一卷。』......一說楞嚴經,初是荊州度門寺神秀禪師在內時得本,後因館陶沙門慧震於度門寺傳出,愨遇之著疏解之。後有弘沇法師者,蜀人也,作義章開釋此經,號資中疏。」
-
^ 《林間錄》卷下:「天臺宗講徒曰:昔智者大師聞西竺異比丘言:『龍勝菩薩嘗於灌頂部誦出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流在五天,皆諸經所未聞之義,唯心法之大旨。五天世主保護秘嚴,不妄傳授。』智者聞之,日夜西向禮拜,願早至此土,續佛壽命,然竟不及見。」
-
^ 明通潤《楞嚴經合轍》:「此經係龍勝菩薩於龍宮默誦而出,五天世主最所寶惜,秘而不傳。昔天臺智者大師,聞西域有是經,夙夜西望拜求,願見而未及見。般剌密諦欲傳震旦,屢竊而來,皆被獲回,後以微妙細 [疊*毛]書之,乃破臂藏於皮中,航海而達廣州。會宰相房融知南銓,在廣,請就制止寺譯出而筆受之。經成,謄寫入奏,適中宗初嗣,國家多事,未遑頒行。有神秀禪師,入內道場,見所奏本,傳寫歸荊州度門寺。時慧振法師,常慕此經,訪度門寺而得之,經始傳。天寶十年,西京興福寺惟愨法師,復於故相房融家得其筆受之本,始作疏解而廣傳之。」清溥畹(約西元1610-1690年)《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懸談》:「據開元中,智昇《續古今譯經圖記》。謂極量乃中印土人,梵名般剌密諦,剖膊藏經。泛海達廣,寓制止寺。值宰相房融謫嶺南,聞有此經,遂欲請譯。師乃出之,柰藏日久,苦於血凝,融妻以水清之,始得明顯。即就制止翻譯,所以有彌伽譯語、懷迪證譯、房相筆授耳,時在大唐神龍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也。然此經,即灌頂部,錄出別行者。而極量譯畢,遂即回國。以彼王嚴制,不許斯經,私出境外,秘為國寶。師既潛匿賚來,未免邊境受責,為解此難,故速歸也。及房相因南使附奏,又值中宗初承大統,國家多事,不暇宣佈。時有神秀禪師,於內道場,因見奏本,遂抄寫隨身,攜歸荊州度門寺。後以魏北館陶振公,仰慕斯經,搜訪靈跡,於度門寺,方獲此本,始為科判。斯則當經來源始末,傳譯時年之大概也。」傅畹此段敍述,除了剖膊藏經一段,大體與宋《首楞嚴義疏注經》類似,見後引,應是混合通潤與智昇之說而成。
-
^ 《趙城金藏》本在楞嚴咒前有加一行註解:「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缽怛囉菩薩萬行品,灌頂部錄出,一名中印度那蘭陀曼茶羅灌頂金剛大道場神咒」。詳見《中華大藏經》〈校勘記〉。日本《大正藏》將兩版楞嚴咒都收入其中:「此陀羅尼,宋元明三本與麗本大異,故附於卷末。」
-
^ 《清高宗禦製文初集》〈翻譯四體楞嚴經序略〉:「今所譯之漠經,藏地無不有,而獨無楞嚴,其故以藏地中葉,有所謂狼達爾嗎汗者,毀滅佛教。焚瘞經典時,是經已散失不全。其後雖高僧輩補苴編葺,以無正本,莫敢妄增。獨補敦祖師曾授記是經當於後五百年,仍自中國譯至藏地。此語乃章嘉國師所誦梵典,炳炳可據。且曰,《楞嚴經》若得由漢而譯清,由清而譯蒙古,由蒙古而譯土伯忒,則適合補敦祖師所授記。雖無似也,而實不敢不勉力焉。因命莊親王[等]董其事。蓋始事自乾隆[十七年]壬申,而譯成於[二十八年]癸未。」
-
^ 《大乘三論大義鈔》:「遣德清法師等於唐檢之。德清法師承大唐法詳居士:《大佛頂經》是房融偽造,非真佛經也。智昇未詳,謬編正錄。」
-
^ 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126:「如楞嚴經,當初只有那阿難一事,及那燒牛糞時一咒,其餘底皆是文章之士添。那燒牛糞,便如爇蕭樣。後來也有人祈雨後燒,亦出此意也。」「楞嚴經本只是咒語。後來房融添入許多道理說話。咒語想亦淺近,但其徒恐譯出,則人易之,故不譯。」姚廣孝《道餘錄》中也引用此段來說明《楞嚴經》是房融所作
-
^ 《竹窗隨筆》:「有見楞嚴不獨義深,亦復文妙,遂疑是丞相房融所作。夫譯經館番漢僧及詞臣居士等,不下數十百人,而後一部之經始成,融不過潤色其文,非專主其義也。設融自出己意,創為是經,則融固天中天、聖中聖矣!而考諸唐史,融之才智,尚非柳韓元白之比,何其作楞嚴也?乃超孔孟老莊之先耶?嗟乎!千生百劫,得遇如是至精至微、至玄至極之典,不死心信受,而生此下劣乖僻之疑,可悲也夫!可悲也夫!」
-
^ 《布頓佛教史》:「《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魯梅·旺秋紮認為此經是否是佛經,可疑。」
-
^ 《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真正的佛經並沒有《楞嚴經》一類的話,可知《楞嚴經》一書是假書」
-
^ 呂澂〈楞嚴百偽〉:「唐代佛典之翻譯最盛,偽經之流布亦最盛。……至於《楞嚴》一經,集偽說之大成,蓋以文辭纖巧,釋義模稜,與此土民性喜鶩虛浮者適合,故其流行尤遍。……一門超出而萬行俱廢,此儱侗顢頇之病深入膏肓,遂使佛法奄奄欲息,以迄於今,迷惘愚夫堅執不化者猶大有人在。邪說不除,則正法不顯,辭以辟之,亦不容已也。」 http://www.xianfengfoxue.com/lvcheng/article.php?articleid=77
-
^ 經中的佛咒不同於楞嚴經所說。《摩登伽經》:「爾時如來以淨天眼,觀見阿難為彼女人之所惑亂。為擁護故,即說咒曰:『悉悌帝 阿朱帝 阿尼帝』」「爾時阿難,以佛神力,及善根力,栴陀羅咒無所能為。即出其舍,還祇洹林。」「佛告阿難:有六句咒,其力殊勝,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滅邪道,斷諸災患。汝今宜可受持讀誦,用自利益,亦安樂人。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利安己,饒益眾生,皆當受持六句神咒。阿難,此咒皆為過去六佛所共宣說,今我釋迦牟尼三藐三佛陀,亦說是咒。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王等,皆悉恭敬受持讀誦。是故汝今宜加修習讚歎供養,無令忘失。即說咒曰:『耶頭多 安茶利 槃茶利 枳由利 他彌曷賜帝 薩羅結利毘槃頭摩帝大羅毘沙 脂利 彌利 婆膩鄰陀 耶陀三跋兜 羅布羅波底 迦談必羅耶』。」
-
^ 《佛說法盡滅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
-
^ http://www.lingshh.com/17-a/7.htm 《楞嚴經》第七卷經文出處考
[編輯] 外部連結
|
主持人 |
陳俊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