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4/05 NPO  編輯部 報導

 

標題: 釋菩提心論:第41-78節 註釋  

41.內相或外相,或是內外間,諸佛不獲識,故此識如幻。
諸佛也無法見到一切法有自性。因此如同幻化般的法,令我們覺得是自力呈現在我們面前,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實際上是如幻而有。

42.形色與顯色,所執及能執,男女陰陽等,彼性非識性。
形色的分與支,所執及能執,男及女,陰與陽等,這些現象,都是相依而安立的名言,並非自性存在的,這一切現象中找不到的,也不是從意識找得到。如同我是心(阿賴耶識),心是多層次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心?睡覺的心抑或醒來的心?

觀察勝義的心,是找不到存在不存在,依世俗名言說有。

43.總言諸勝者,離見不成見,無性之自性,如何能見取?
總而言之,諸勝者以見不到的,就是最殊勝的見。以觀察諸法自性,尋找不到的究竟性質,否定諸法自性,見不到諸法自性,就是最殊勝的見。

44.說實乃妄念,離妄知空相,若仍執妄念,豈能了知空?
實是指心識,自証分有自性自相,是實有的,這是無中生有的理論,這是妄念。遠離了自性執的妄念,才能真正了知空性的道理;如果仍然執著自性,不隨正理,認為每一法必須有自性存在,自相存在,這種妄念未摒除之前,是無法了知空性。

45.能識所識實,如來等不現;若有能所執,不能証菩提。
如來在現証空性,在勝義中觀察諸法,無有任何的自相自性的境,自性自相的識,見不到的。如果仍有識(能知)與境(所知)的實執,不能証得菩提果,因為你不了解空性。

46.無性亦無生,離有離言說,虛空菩提心,菩提離二性。
勝義菩提心,在現証空性當下,沒有境識的區分,那種感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是言詞所能表達,或分別心能了解。離有就是離境識之間的距離。現証空性當下的情形,離二,離境識的感受。

47.住於菩提藏,如佛及智者,具大悲恆時,安住現證空。
菩提藏是輪迴和涅槃的基礎,就是空性。如果能了解,將獲得涅槃,如果不了知,永遠在輪迴中。諸佛及智者,以悲心恆常安住在現証空性中。有時用虛空代表空性。

48.因常觀空性,殊勝事所依,平息諸幻相,摧毀輪迴基。
因此諸法的基礎空性,能夠平息輪迴及輪迴的過失,平息了二相。無自性基礎能滅三有輪迴,這種空性應常觀修。

49.無生與空相,無我與空性,劣慧若觀空,難獲得正觀。
雖然說諸法不生不滅的空性,或無我的空性。但是如果認為空性有自相,這種低劣的空性觀修,是錯誤的觀法。已破除諸法自相自性,反執無自相無自性為實有,若仍執有空,諸佛所不化。【般若經】說十八空二十空,空性本身也是自性空,也是唯名而有。

50.善念與惡念,斷續之性相;諸佛說空相,除此非是空。
自續以下的空性道理,善惡等法無我,是屬斷續的性相,雖然說法無我,卻說有自性。無自性空的道理,是諸佛最究竟意趣,除此之外,粗分的人無我法無我,都不是究竟空性道理。

51.心離所緣境,安住虛空性,彼等空相觀,許為虛空觀。
當現証空性時,遠離境識二相,現証真正的勝義菩提心。証空現量名虛空觀。用虛空來形容空性。

52.空相獅子吼,能破一切說,心緣於何處,於此處成空。
53.若識剎那異,是故非有常,心若是無常,為何違性空?
空性相如獅子吼,証得空性就能遠離一切畏懼。了解無自性時,對於唯名安立而有,不是名言安立什麼就成為什麼?依世間共許名言安立;唯名言安立而有,是破除境上的自性成就,而不是境不存在,存在的境是緣起如幻而有;如果不小心,把無自性當成一無所有,墮入斷邊,就生會產生畏懼,証空性就能遠離。心緣於空性,就不生畏懼。

如果意識有自性,就不是依他緣而有,永恆不變成為常性;如果心是剎那生滅,就是無常性,心有自性的主張就是錯誤。因為是無常性,是無有自性,與空性有何相違?

54.總言諸佛等,許心為無常,心性空最勝,為何不確認?
總而言之,諸佛許心是剎那生滅,是無常性,所以說心性是空無自性,為何不能成立?

55.無始之心識,自性未曾有,非是自性有,破說為無性。
心識從無始來,就是無有自性,並不是諸法本有自性,經由空性破除後,而成為無自性。

56.若已許此義,捨棄心有我,彼離本自性,則是無自性。
如果已了知諸法無自性,空性與所空境,不可分離,空性就是諸法最究竟性質。就可斷除心有自性,心是自性我。

57.如同蔗甘味,亦如火性熾,如是一切法,應許自性空。
如同有甘蔗存在時,就有甘蔗甜味,是同時存在的,並非先有甘蔗甜味,後有甘蔗。如火與炙性,是同時存在。所有一切法,應許無自性。

58.說諸法性空,非是屬斷無;若是墮於常,說有亦非理。
空性是依有法說它的究竟性質,空是中道,不墮有無邊。我是說諸法自性空,並未說斷無,不是說不存在,依他力而有,不是自相存在。如同【中論】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故」。

59.無明至老死,緣起十二支,依因而起故,許我如夢幻。
60.十二支流轉,輪迴於三界,離此諸眾生,無有業果現。
針對十二緣起有支「無明至老死」,從無始以來作解釋。在佛陀的教義中,最主要的不共見解是緣起見;緣起見有粗細不同的層次,佛教內部四派宗義皆共同承認的是有為的緣起,即是因果緣起;可分內緣起和外緣起,內緣起指有情世間,外緣起指器世間。在無著菩薩所著的【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中提到三種因緣:不動緣、無常緣、能力緣;一切有為法,非由常因而生,也不是無因而生,而是由同類因而生。世親菩薩在【俱舍論】中說︰「一切是由業力所現。」我覺得這句話值得深思!【時輪金剛密續】的本文說︰在形成這個世界之前,萬物都處在虛空微塵的狀態,在我們蘊體的續流中,有因果的次序,但只是自然的規律──法性,那時才開始有業力的作用。物質所產生的果,不能說是業造成。十二因緣因果作用,才算是業功能,物理自然定律不是業作用。

一切有為法的形成,必有之前因緣,如果不斷往前追溯其因緣,找不到開始;不論內在的有情世間或外在的器世間,都找不到第一個因緣。從無始以來的角度而言,每一因緣法的持續因緣,都沒有開始;但無始的內涵是業力所感的嗎?不是,那是法性,是法性的力量所形成,即本身就是如此,非由業力所感。因此應該仔細分析探討,「一切皆由業力所形成」的問題。

好比我們的心,是唯明唯知的體性,而此體性是由業力形成的嗎?不是,是一種法性。只要心存在,心的定義一定是唯明唯知的體性,這是不共性質,非業力所感,這是法性。這其中所形成的法,慢慢地會改變,要變成好或壞,我們需要或不需要,變成各種各樣的幻相,就可能與業力有關。但法的不共性質,是法性,非業力。如有了唯明唯知的意識之後,就會有感受,藉由唯明唯知的意識,我們就有快樂和痛苦的感受。此種感受是業力帶來的嗎?不是,是它本身就有的感受能力。有此感受之後,我們會產生離苦得樂的心態,這也不是業力,是自然形成的法性。但如何累積快樂之因、或造作痛苦之業,這就與業力有關了。

總之,一切內外諸法,皆必須依賴因緣才能形成。因為它每一剎那都在改變,而這種改變必須依因緣的力量。如果是粗分無常,遇到違緣就會壞滅、消失,如︰油用盡了,燈火就熄滅。由於油盡的違緣,使得燈火滅熄。但是細微的無常,每一剎那都自然地變異、壞滅,卻不是因為違緣而壞滅,而是促成此果的前因,就具有每一剎那改變的性質,因此所帶來的果,也是每一剎那在變異。所以第一剎那的法,在第二剎那已不存在,並非依賴外在的違緣,而是前因本身就具有改變的性質。由此道理推論,只要每一剎那都會改變的無常性,一定隨因緣的力量而轉變,完全被因緣所控制。

依此理論,造物主將不存在,我是以佛法觀點而言。當然主張有造物主的宗派,也絕對可以利益很多的眾生。因為造物主是以悲心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相信主或上帝的人,只要努力培養愛心、慈心、悲心,善待他人,將會與主相應,同時也得到主的庇護與加持。當一個人相信有世間主宰在上面,行持慈愛他人等善行,與主或神相應,就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你向善。因此造物主的主張,確實有強大的力量,能夠助益很多的眾生。

而我所講的無常觀念,是以佛教的哲學理論而言。只要會改變的法,都是剎那間改變的;只要是剎那改變的無常性,一定隨因緣的力量而轉的果。為何因是無始?因為只要是有為法,一定是剎那變異。這種改變來自之前的因緣,之前的因緣也必須有能改變的性質,才能帶來改變的果。而此會改變的前因,又來自前前會改變的因緣,如此追溯下去,找不到第一個開始的因。如果有第一個因緣,而此因緣不需要前因緣就可以形成,是毫無道理的;如果第一個因緣會改變的性質,而不需要前因也會改變,那末為何第二因緣會改變的性質,需要依賴第一因緣會改變的性質呢?如果是這樣,那是不合邏輯毫無道理的。

從污染的情世間,講十二緣起的第一支無明,這是一切輪迴最主要的根本。因為無明而帶來種種的痛苦,一切痛苦來自無明,人人都想離苦得樂,我不相信有人是為了痛苦去奮鬥。雖然每個人都想遠離痛苦的果,卻不幸仍是在痛苦當中,是否表示不知不覺中累積了痛苦之因呢?畢竟痛苦也是來自於因緣。為何不想痛苦,偏又離不開痛苦,是否我們什麼地方不懂?或是錯誤的概念,讓我們誤造了痛苦之因?倘若真是如此,那麼痛苦之因就是來自無明。

無明依無著世稱菩薩分二︰一、對實際狀況不了解,不知何該取、該斷,錯誤地累積了痛苦之因。第二種無明比較嚴重,顛倒執著的無明。原本實際狀況是對的,卻把它執取為錯的。而這種執著非常頑固,認為自己理直氣壯。也就是顛倒執著的無明,造作了許多痛苦之因,帶來無限的痛苦。因此無法清楚辨別真正快樂、或痛苦之因,是因為本身對實際狀況不清楚,而顛倒執著,由無明顛倒執而造業。龍樹菩薩在【中論】第廿六品中說︰「眾生痴所覆,為後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隨行墮六趣。」講到輪迴的形成,以及我們應當如何去遮擋輪迴、斷除無明,如何成辦解脫,因此【中論】第廿六品非常重要,應仔細唸誦思惟。

講到十二因緣,沒有直接說到「我」,但十二因緣和「我」的關係密切,是誰輪轉在十二緣起中?就是「我」。在此也沒有說到「我」或「無我」的內涵。但從十二支互相依賴、互相觀待的緣起中,可以體會到在裏面輪轉的「我」,也是沒有自性、沒有真實性,完全互依而存在。乍看之下,無明好像在第一支,其實是互相觀待的關係。在「無明」支時造業,形成第二支,愛取滋潤業之後帶來「生」支,在「生」支的同時,已形成了「老死」,因為有生必有死。因此十二因緣不是各自獨立,毫無關聯的。「生」時也會造作無明,「老死」時也會有無明。到底輪迴從哪一支形成?去尋找是找不到特定的開始,因為互相依賴,不論在那一支,都可能是另一十二因緣的形成。因此找不到輪迴的真正開始。

一般性說法,痛苦是由無明而來。不了解輪迴痛苦之因,缺乏這方面的正確知識和智慧,因此想要離苦得樂,反而是離樂得苦。十二因緣本身也是幻化的,即互相依賴而無自性。
在此我想介紹我個人學習【中論】的心得,我按此順序閱讀,對我幫助良多。倘若你們從【中論】第一品開始學習,恐怕面對「諸法不自生、不他生」,真的會不知所云。因此從第廿六品觀十二因緣品開始,之後學習第十八品觀法品,接著第廿二品觀如來品,講如來本身也是無自性的道理,然後是第廿四品觀四諦品,【中論】的精髓都在第廿四品中。其他諸品當作輔助,配合此四品去讀誦,絕對有助益的。

61.如依明鏡照,能顯現容色,彼非移於鏡,無彼亦非有。
十二因緣互相觀待的道理。如同依鏡子照,能見自己的臉,並不是臉入鏡子中,而是互依而顯現。

62.如是相續蘊,轉生於他道,非是他令生,智者皆了知。
我們常以為「我」在這邊,「我」捨棄了壞掉的色身,去接受新的色身。如果有這種我的想法,這是錯誤的!在十二緣起的輪轉中,並不是有個獨立的「我」接受這支,輪轉到那支。而是當意識的續流與下世的色身連結時,形成下世的我。前世的我和今世的我,是如此而來的。講到「我從前世到今生」,我只是唯名,去安立我的總相而已。各別去看前生的我,今生的我,後世的我,其實是意識的續流與前世的色身結蘊相續,形成今世的我。

63.總言由空法,眾法成性空,行者業果報,勝者說世俗。
空並不是指沒有,這也是為什麼解釋自性空時,一再地強調緣起的重要性。而且了解性空的唯一道理,只有這條途徑而已。因為緣起,才有依賴和觀待的作用產生;因為依賴和觀待,才能形成因果。透過上述說明可知,一切的果都是隨因而轉,由因力而產生;肉眼就可看見果實是從種子成長的。但是因依賴果嗎?就不是肉眼可看到了。必須仔細深思,因其實也是依果而顯,如:講到小苗的因時,這時小苗可能還是種子尚未長成。但講到小苗的因(種子),已經依賴未來要形成的果(苗),才安立苗的種子。因也是觀待著果,而形成一法之因。

又如:瓶子之因泥土,在塑造過程中,看不到瓶子,現在之所以說瓶子之因,是將來它會成為瓶子呀!觀待果而安立瓶子之因。因此因果是互相觀待,果由因生,因依果顯,才能產生作用。了解因果原理,再深入探討互相觀待、更細微的緣起道理。如果沒有互相觀待,因果無法真正產生作用。我們常常錯誤的認為,每一法皆有固定的性質,好像從它自己那方獨立產生,即以自身的能力產生。可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理性的去仔細解剖,會發現每一種存在、每一種作用,是互相觀待而形成。只是我們看不到觀待的這一面,僅僅看到個別體現象存在,往往被自己的眼睛所蒙騙,殊不知一法的存在,是依賴他力而形成。
當講到諸法無自性,是指諸法不是自身的力量,讓它存在。諸法的存在,是完全依靠他力而存在,存在的是緣起顯現,因此性空就是緣起,性空的唯一道理,也是因為緣起。諸法因為性空,所以是依因緣而形成,才會有感受者和造、痛苦和快樂、善和惡……,一切作用等法相,才能在唯名的情況下形成。性空的原故,眾法才能形成,性空的原故,才有行、業、果報,所以佛陀是如此開示世俗諦的。

64.如同鐘鼓聲,苗由緣聚生;外物緣起相,許如夢幻化。
如同鐘鼓的聲音,是敲打的人,以鐘鼓器等眾緣和合而發聲音,聲音不是自性不依他力能生;苗是種子水土陽光而生,外在器世間緣起如幻化而現,唯名所取為聲為苗。如同前面所說,不只一切的果依賴著因,形成此因的主要原因,也是依賴著將來要形成的果,才可承許這是他的因。在此因果互相依賴的過程中,如果不是唯名存在,一切也都不存在。只有在唯名安立的情況下,因果互相依賴的作用才能形成。這是比較究竟的緣起道理。最深奧的緣起,就是唯名安立的緣起。

雖知如此,但我們看待一法,不會認為是唯名安立而有,唯意識安立而有。我們不會滿足於僅僅意識所安立的,總認為它的存在,遠超越唯名言及意識所安立。所以看每一法的存在,都遠離唯名言及意識安立能滿足的底限,此稱為自性自相。因為觀察諸法時,都顯現真實有,這種真實相、自性相,是錯誤的。透過智慧理性的分析觀察,會發現諸法是唯名唯識安立而存在。因此實際存在的內涵,和我們所看到的是不吻合的。亦即我們所看到的相,並非是真實存在的;所存在的,並非是我們所看到的。所以一切都是假相。

格桑嘉措尊者說過︰「睡夢中見到的大象,都是唯意識安立的情況下看到的。」在唯意識安立的情況下,見到夢中的大象或馬,因此產生快樂和痛苦,歡喜或逃避的種種作用。可是從境上,並沒有真正的大象或馬,所以在唯意識安立下,仍然有作用產生。同理,醒來時看到萬法,無論是輪迴或涅槃,一切功德或過失,沒有一法是從它本身帶來作用。就像夢中的大象或馬,每一法在境上沒有真實的作用,都是唯名言及意識安立,而帶來利害、善惡等等的作用。偏偏我們看萬法,都是那麼真實,認為它本身有不共的性質存在,是從它本身帶來的。我們之所以看到,是無明串習的原故。

下二部(有部、經部)認為因緣法,都有它的不共性質,不是唯名安立而有,是它本身就俱有的,如︰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好像有固定性質存在,因此他們說:「因為緣起的原故,所以有自性。」把中觀師認為唯一自性空的緣起道理,解釋成有自性的。他們認為因為有固定性質才會生果,無自性就是無,無不能生果,同類因感同類果。但是我們仔細思惟,所謂固定性質,就不是緣起;如果需要因緣生,怎麼會有自性?宗喀巴大師在【緣起讚】中說︰「若有為愚使,與尊作仇隙,彼不忍無性,妙聲有何奇。若受行尊語,珍藏緣起法,不忍空性吼,我說此為奇。緣起是無性,無上引導門,若即由彼名,反執有自性」。諸法無自性,因為是緣起,佛以此理說服外道,因為他們愚痴,故意與佛作對。外道不認同緣起正理,尚可以說,因為他們主張造物主創造一切,不需依因生果。可是下部論師!你們接受佛陀教誨而不受持,正好完全顛倒,把如此殊勝的性空緣起唯一真理,解釋成有自性,而不是破除自性,豈不是很奇怪嗎!你們如何能了解性空呢?一切法的存在、作用,或它各別的性質等等,都是依賴他緣而有,沒有固定性,也不是自力形成。只要是存在的法,都完全依靠他力,怎會有自性的作用呢?是找不到自性的。

65.諸法由因生,終無有相違,因由因空故,由此證無生。
66.諸法非有生,空性皆遍說;總言諸五蘊,此依世所示。
諸法依因緣而生,所以無有自性,與自性空並無相違。因為自性空,更需要依賴他緣而有。佛經所說,因為由因緣所生,所以不是自性有,不是自力生。
緣起是完全依他而有,不是自己獨立或自力形成,當更深入了解,因果互相觀待的緣起道理,應該立刻聯想到自性空;怎麼會以緣起道理,去確立自性的存在呢?這完全是顛倒的理論。

67.若說真實義,莫斷世俗有;離於世俗諦,真諦不可得;
倘若仔細解釋性空道理,絕對不能否定世俗的存在,只有世俗存在,才能說它性空。所謂自性空,是諸法存在的究竟性質,說明存在的內涵。一法的存在,是依什麼情況而存在?絕不是自力存在。不依世俗諦,不得勝義諦。空性和有法是不可能分離,像錢幣的一體兩面,又如同手心和手背,是一法同性異體。

68.說俗諦即空,唯空即俗諦。離一餘亦無,所作定無常。
此偈如【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可以了解法的存在和作用,不是從它自己那方面產生。講到空性,一定依有法而說空。依世俗諦才能說空性,遠離世俗諦的空性,不是正確的空性道理。

如果不是無常,絕不是有為法,即一切有為法皆無常。同理,世俗諦和勝義諦,也是互相觀待而有,遠離世俗諦就無有勝義諦,遠離勝義諦也無有世俗諦。

69.世由惑業生,業由心所生,心由習氣積,離習氣安樂。
在此「世俗」指輪迴的痛苦。世俗由煩惱業生,輪迴的痛苦由煩惱造作的業而生。業由心生,苦惱的業由心而生。心不只是唯明唯知的體性而已,心性本身是沒有煩惱的,可是由於未調伏的心,而帶來煩惱、業。積有習氣的心,即未調伏的心;拋離習氣,心獲得調伏,就能得到安寧。

70.樂則心能靜,心靜則不愚,不愚能證空,證空獲解脫。
讓心獲得寂靜的唯一方法,就是經由思惟空性的道理,了知所顯現的一切如幻化,去除無明實執。因此現証空性,就能獲得解脫。

71.真如真實邊,無相與勝義,殊勝菩提心,亦說為空性。
空性有很多不同的異名,「真如」、「真實邊」、「無相」、「勝義」、「殊勝菩提心」即勝義菩提心。

72.若不知空性,不能得解脫,愚者墮流轉,六道輪迴獄。
如果不了解空性的道理,就無法從輪迴的根本無明中,獲得解脫。若無法去除無明,就無法脫離輪迴的苦海。

有部、經部、唯識、中觀自續派,一致認為只要證得人無我,就可獲得解脫,不需了解法無我。法我執只是人我執的基礎,只要斷除人我執,就可獲得解脫。針對此論點,龍樹菩薩非常明確的說︰「不知空性意,彼非解脫根,六道輪迴獄,痴者墮輪轉。」不了解甚深空性,就無法獲得解脫,因此不但需要了解人無我,也要了解法無我。龍樹菩薩在【七十空性論】,也同樣說到此道理。【四百論】說:「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痴斷隨斷」。身根遍佈其他的五根,痴心遍佈一切煩惱,若想斷除所有的煩惱,首先應去除痴。「若見緣起理,愚痴則不生,故此一切力,唯應說彼語」。以緣起見斷除痴。【四百論】同樣也是說,必須了解細微空性,才能證得解脫。月稱菩薩也依佛所講引經據典的說,不了解空性,將無法斷除法我執,無法斷除法我執,就無法斷除人我執,永遠無法獲得解脫。
以上是勝義菩提心的內涵和如何觀修。

73.如是空性義,瑜伽者觀修,貪求利他心,決定生無疑。
接著是世俗菩提心的內涵和如何觀修。了解空性道理,再觀修悲心。在此「貪」不是貪瞋之貪,只是假名為貪心;因為悲心而不願放棄眾生,為了有情犧牲一切,時時刻刻憶念著眾生,太關心愛護眾生之心,假名為貪心而已。

「如是空性意,瑜伽觀修,」首先了解諸法的究竟性質,再觀察自己的內心(唯明唯知的體性),觀內心性質是否被煩惱污染了?倘若心有自性貪瞋煩惱,那麼只要心存在,應該隨時隨地都有貪瞋。如果真的是如此,就不可能一開始看某人是貪心,過幾年後變成是瞋心。因為貪瞋二屬於心的自性,與唯明唯知的體性,已經融為一體,那末我們無論在任何時,看到任何人,在同一時間內,都會產生貪瞋。實際上並非如此,可見貪瞋與唯明唯知的體性融為一體,是錯誤的觀念。世間人可經過教育和學習,把原有的錯誤概念斷除,認清事實真相。因此也可了知,與實際不吻合、錯誤的顛倒執著,並不是唯明唯知的體性。本來我們可能會隨著無明真實執著走,慢慢學習空性之後,就可以理解空性的甚深涵義。

由此也可以證明,煩惱並非與心性融為一體。既然知道心性本身沒有煩惱,而且實際狀況和所看到的不同,可見煩惱只是暫時性,是可以斷除的。煩惱就是把一切現象看的太真實,認為它本身有固定性質,以自性存在,因而產生種種貪瞋,然而事實非如此。所以實際狀況是我們最好的証明,最佳的理由,空正見是真理,真實執著雖然強大,卻是沒有立足的道理。經過仔細長久的觀修,煩惱一定可以斷除。深信解脫是存在,再去看待正在被煩惱纏身的眾生,會覺得真是可憐啊!明明煩惱可以斷除,大門明明是打開,他們卻因為無明,困在輪迴的牢獄裏,不肯走出去。這時對他們產生的悲愍心,非常有力量,而且具足道理。

如果不透過思惟,緣眾生的悲心,只有悲愍的感覺而已,不是強而有力,不是感同身受。但是透過正理觀修,自己深信煩惱絕對可以斷除的同時,可憐的眾生不解實際狀況,還墮在輪迴中,這時的悲愍心油然而生,是由智慧所引生,非常強烈有力的大悲心。因此龍樹菩薩明確肯定的說,只要先了解空性,對有情生起悲愍心,絕對有很大的幫助

74.於我具恩利,一切諸父母,以及諸眾生,今應報其恩。
修七因果菩提心,知母、念恩、報恩……的內涵。

75.三界獄眾生,煩惱火燒苦,以往我施苦,今應施諸樂。
76.世間善惡趣,樂與不樂果,皆由利有情,或惱有情生。
世間以及出世間的一切安樂,一切悅樂意的果位,皆由利他生;世間的一切痛苦,不悅意的果,都是由損惱眾生而生。三界一切有情,都是隨順煩惱而受苦;我從無始來,無知隨煩惱轉,傷害一切眾生,從今不再傷害他們,我要盡力施予一切快樂。

77.利他心能得,無上佛果位,天人遍享受,梵天權威猛,
78.尊聖王守護,眾生得此益,脫離三界苦,無少有希奇。
如果利益他人,將會得到佛果位,更何況世間的享受。世間的一切痛苦,皆由愛我執而生。如果隨著愛我執走,不只輪迴中得不到安樂,解脫時也只能圓滿小乘的果位而已。倘若隨著利他心走,不只解脫時能圓滿一切果位,而且在輪迴中也會得到安樂,無有少希奇。

我們無始以來,一直在輪迴當中,對眾生的利益是少之又少,所作之利益也是隨著貪瞋而作。今天好好思惟愛我執的過失,愛他心的功德後,把原有愛己之心,轉到他人身上。

 
發表: 2008-10-28 16:43 pm  

釋菩提心論:第41-78節 註釋    





主持人
達賴喇嘛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