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8/12/17 上午 07:58:17
--
藏 傳 佛 教 簡 介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今天我簡單地介紹一下藏傳佛教。
雖然我們都是學藏傳佛教的,但其中有些人卻對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修法、見解沒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對各個教派的不同觀點也缺乏準確的認識,這就勢必會導致許多疑問。如果不澄清疑問,就會對修行造成障礙,因此,對所有正在修學或準備修學藏傳佛教的人來說,從整體上了解藏傳佛教,既相當重要也十分必要。
由於藏傳佛教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想在一、兩天裡介紹藏傳佛教,肯定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我只能簡單地講一講。
一、藏傳佛教的稱呼
首先介紹稱呼──藏傳佛教。有些書與有些人稱藏傳佛教為「喇嘛教」,這不是一個準確的名稱。極少數稱藏傳佛教為「喇嘛教」的人也許覺得,藏傳佛教只是西藏喇嘛發明的宗教,而並不是佛教,因此才故意這樣稱呼,但這種看法肯定不具普遍性,因為藏傳佛教已經被全世界的佛教界所公認。無論如何,就像漢傳佛教不叫「和尚教」一樣,藏傳佛教也不叫「喇嘛教」,正確的稱呼應為藏傳佛教。
二、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異同
藏傳、漢傳之間,只是傳承的差異,實際上都是佛教。譬如說,藏、漢譯本的《中論》,就是從一個梵文藍本翻譯成兩種文字的,其中除了極少數翻譯上的差別以外,包括偈頌的數量、順序,以及偈頌的內涵等等大體上也是一致的。我以前也講過《中論》,當時用的是鳩摩羅什譯師翻譯的版本,從中我發現,除了幾個偈子以外,其內容跟藏文版是一模一樣的,而且也翻譯得非常好。首先用詞簡練,雖然字數不多,基本上是五個字的偈頌,但涵蓋的內容卻非常豐富;再有就是每一個偈子的內容表達得非常清楚、準確,詞句也十分優美。當然,藏文版的《中論》也有這些特點。
不僅僅是《中論》,包括其他的經典、論典,無論翻譯成什麼文字,其大致內容都一樣,無非是語言的不同而已。
不過,漢、藏佛教的傳播方法卻稍有不同。據史書記載,漢地以前的大成就者在傳法時,主要以講經為主,撰著論典普遍較少。關於這個問題,從《大藏經》的收藏內容中也可略知一二。譬如說,在漢傳佛教的《大藏經》中,雖然有很多印度的經論,甚至包括以前藏傳佛教《大藏經》裡所沒有的經典與論典,但卻很少看到漢地高僧們自己寫的論著。我們從中所見到的論典,都是月稱菩薩、世親菩薩等印度論師們寫的。
而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卻認為,無論學者也好,成就者也好,若想直接去解釋、歸納佛經意趣,是很困難的,畢竟佛經的涵蓋面十分廣博。雖然藏版《大藏經》有一百多函,但也僅僅是佛經當中的很少一部分,除了人間以外,在龍宮、非人處所、空行刹土等很多地方,都留有佛經。要解釋浩如煙海的佛經,是需要方法的。
方法是什麼呢?整個釋迦牟尼佛傳法時期,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皆在佛前聽聞,他們可謂了知佛法全貌的兩大典範。之後,龍樹菩薩傳承了文殊菩薩的思想重點,撰著了《中觀六論》等甚深派論典;世親菩薩、無著菩薩則繼承了彌勒菩薩的思想脈絡,也留下了大量廣行派的論典。後來,西藏的高僧大德又將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的法脈一代代地傳承下來。他們認為,佛經需要靠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的智慧來解釋,而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的密意,又需要依賴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的智慧來闡述,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的意趣,又需經由其他的高僧大德來演說,所以,在藏傳佛教的歷史上,留下了許多高僧大德闡釋經論密意的各種論典。雖然在文革期間被損壞的非常多,但是,如今在藏地的每一個寺廟裡,還是藏有大量的論著,雖然其中也包括大、小五明,諸如醫學、聲明、史學、天文星算等著作,但這些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大部分論典,都是用來詮釋佛經的。
舉個例子,針對《現觀莊嚴論》或者《入行論‧智慧品》的內容,都有上百個注解、難釋等,而在《丹珠爾》裡面,印度本土的《現觀莊嚴論》解釋僅有十一部,其他的上百個論著,都是西藏的高僧大德們撰著的。他們將佛法的精華歸納、濃縮,寫成了這些論著,對後人理解佛經的確大有裨益。
在藏地,有很多規模不同的佛學院,其大部分課程,是顯宗的五部大論;另外的少部分課程,安排了密宗的內容,所以,藏傳佛教本身,就是一個顯密圓融的完整體系。
三、藏傳佛教的分類
(一)寧 瑪 派
1、概況
提起藏傳佛教,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寧瑪派。寧瑪派是佛教剛剛進入西藏直到藏王朗達瑪滅佛為止,在很長時期內,於西藏形成的唯一教派,它是整個藏傳佛教的基礎。
寧瑪派的教義包含九乘:聲聞、緣覺、菩薩道,包括了所有的顯宗。其中的聲聞、緣覺乘,囊括了所有的小乘,菩薩乘則包括了所有的大乘佛法。密宗又分外密和內密。外密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內密包括瑪哈、阿努、阿底瑜伽。寧瑪派的九乘既包含了所有的解脫道,也包含了所有的人天道。
密宗是所有顯宗的精華,而大圓滿又是所有密宗的精華。在每一種內密裡面,都涉及到四種灌頂。對應於四種灌頂,又有越來越深、越來越高的四種修法。
第四級灌頂的修法是什麼呢?在一般的密宗裡面,叫做圓滿次第的修法;在寧瑪派當中,則把第四級灌頂的修法或圓滿次第的修法獨立劃分出來,從而形成了一個獨立的修法,叫做大圓滿。
其實,在所有的內密裡面,都有大圓滿的內容,只是寧瑪派把它單獨列出來了。寧瑪派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大圓滿修法,也即阿底瑜伽。因為九乘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乘,跟顯宗的漢傳佛教,以及藏傳佛教當中的薩迦、噶舉、格魯派等等的顯宗修法是完全一致的;外密的事部、行部、瑜伽部,也跟格魯、薩迦等其他教派的密宗修法沒有什麼差別;哪怕是內密的瑪哈瑜伽、阿努瑜伽,其很多修法也基本上一樣,差別也不是很大。雖然瑪哈瑜伽、阿努瑜伽,或者格魯、薩迦等教派的內密修法各有所長,但沒有一個能像寧瑪派的大圓滿修法講得那樣具體、透徹,大圓滿的證悟方法非常豐富,遠遠超勝於其他密法。
一千三百多年前,密法開始傳到藏地,之後蓮花生大師和布瑪莫扎又親自將密法的大圓滿這部分帶到西藏來弘揚。在此之前的修行者,無論是漢地的還是其他地方的,雖然歷盡千辛萬苦去印度參學、求道,實際上卻沒能把真正的密法帶回來。唐玄奘法師當時去那爛陀的時候,是有無上密法即內密或大圓滿的,但是他也沒有把大圓滿帶到漢地,我想可能是與眾生的根基是否堪為法器有一定的關係吧。
朗達瑪滅佛以後,藏傳佛教進入後弘期。在後弘期的西藏歷史上,有四百多位智慧超群的翻譯家去往印度,在包括那爛陀在內的眾多佛教大學參學,但當時印度寧瑪派的教法已經很少見了。儘管他們偶爾會在一些修行人的經函裡發現一兩張這種經文,但當問他們這是什麼經時,他們會回答說:「這是老一輩留下的,我們也不懂。」其實不是他們不懂,他們在秘密地修持,只是保密不公開而已。實際上,在蓮花生大師住世的時候,大圓滿也是保密不公開的,蓮花生大師的時代過了以後,在印度就更看不到寧瑪派的教法了。
2、寧瑪教法的傳播途徑
寧瑪派教法的傳播途徑有三種。
第一種是經。
所謂經,是指像顯宗的《法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等佛陀親口所說的經書一樣,從普賢王如來直到蓮花生大師之間,一脈相承不間斷地傳下來,從而流傳至今的經文。這些經在寧瑪派的教法當中,占了相當一部分的比重。
第二種是伏藏或伏藏品。
我聽說國外有一些人在研究伏藏,但是從未聽說漢地有人在研究和挖掘伏藏,這方面的漢文書籍我也沒有看到過。也許大家都忙著搞經濟,跟錢沒有多大關係的事越來越沒有人做了。不過,這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吧!說不定也有人在鑽研這方面的課題。
寧瑪派最神奇、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伏藏品。雖然其他教派也有伏藏品,而且在那些教派的上師當中,也有很多人可以取伏藏品,但伏藏的源頭卻是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所處的時期是前弘期,那個時候只有寧瑪派,所以絕大多數伏藏經文是寧瑪派的。
伏藏是非常重要的藏經方式。譬如說,如果某一天發生核戰爭,整個地球被摧毀了,但伏藏密法也是毀不掉的,這一點我們大可放心。因為伏藏是藏在伏藏大師心裡面的。從外表上看,伏藏大師每次取伏藏的時候,或者是在湖泊當中,或者是在岩石、神山當中取出的,但實際上這只是伏藏的一個信息而已,真正的伏藏不需要外界的條件。
當年蓮花生大師給弟子們灌頂、傳法之後,就把各種灌頂、修法、儀軌的傳承,交付給不同的人,並特別囑咐不同的護法神保護這些伏藏。蓮花生大師也同時授記:未來什麼時候需要這些伏藏法,什麼時候就能取出來。正是依靠這種殊勝因緣,才使藏密不會斷絕。只要有一位標準的伏藏大師,就可以從他的心田裡取出伏藏。在取出的伏藏中,灌頂、修法、儀軌的傳承應有盡有,而且傳承非常清淨。這是蓮花生大師特有的、非常偉大的弘揚密法、續佛慧命的竅訣!依靠這種竅訣,藏密永遠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毀滅!除非眾生的福報窮盡了,那只有另當別論。
伏藏品的內容非常豐富,既有修法,也有佛像、甘露等等,真可謂面面俱到,但最重要的是佛經。佛經裡面的一部分是灌頂內容,一部分是與灌頂有關的修法,還有一部分是修法儀軌,另外還有其他一些從前行到正行的一系列具體修法。
伏藏品的傳承非常清淨,是由蓮花生大師直接傳給伏藏大師的。如果我們去聽這個法,修這個法,則蓮花生大師跟我們之間就只有一個人的傳承間隔。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有真就有假,當然伏藏品也不例外。蓮花生大師也曾親口說過,伏藏品也有真假之分。那些被魔或者鬼神加持了的人,也可以在岩石、湖泊甚至空中取出佛像等等,但是不是真正的伏藏就很難說了。
那麼,我們怎麼確認伏藏的真假呢?雖然伏藏品的真偽很難確認,不過也有一些方法。
什麼方法呢?比如說,伏藏品一方面藏在人的心裡面;另一方面,它的信息會藏在一個類似珠寶盒的寶篋之中。我曾經見過法王如意寶上一世取出來的,由蓮花生大師傳下來的伏藏,還有法王如意寶今生自己取的伏藏。都是很小的一張紙,上面只有兩、三個字,或者五、六個字。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那只是簡單的一張紙而已,但事實上這張紙的尺寸、規格是非常有講究的。上面寫的內容也不是我們現在用的藏文,其中有些是字,有些是一種符號。這些字和符號都有嚴格的要求,通過這些字和符號,一個真正的伏藏大師就可以辨別出另外一個人的伏藏是真是假。
還有,如果經過某個伏藏法的灌頂,並修持該伏藏法之人感覺內心很有收穫,修行有長足的進步,或者當地出現十分吉利的瑞相,就可以肯定地說,這個伏藏是一個真實的伏藏。否則,倘若所有修習此法的人都不吉祥、不順利,修行沒有進步,或者自從取了這個伏藏以後,當地發生了很多災難,出現了許多不吉祥的事情,就證明這個伏藏不是真正的伏藏,而是被魔加持了的伏藏,是很危險的伏藏,所以,了知這些區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若要念修伏藏法,應選擇像法王的上一世列繞朗巴大師那般的,全西藏高僧大德公認的伏藏大師所取出的伏藏品。他們所傳的灌頂、修法是最可靠、最踏實的。而在一些小寺廟裡面,也有人自稱是伏藏大師,但其中有些號稱是蓮花生大師傳下來的伏藏品,其實卻是他們自己隨便寫的一、兩張紙,這種情況以前有,現在就更不用說了。這是不是真正的伏藏品,大家心知肚明。
我的意思不是說小寺廟或偏僻地方肯定沒有伏藏大師,我要強調的是:假如不是從真正的、公認的伏藏大師手裡傳出來的伏藏品,我們就不能盲目接受。當然,也不能隨意毀謗,因為我們既沒有這樣的責任,也沒有這樣的智慧。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人問:「既然伏藏是藏在人的心裡的,為什麼還要到外面去取呢?」這是一個外緣、外因。我剛剛講過,伏藏大師取出來的紙上寫的字很奇怪,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就算看得懂,似乎也顯得很無聊,沒有太大內容。
比如,一片伏藏的紙片上面說:開春的時候,蓮花生大師和眾弟子們搭起絲綢帳篷,住在某某地方。那時,每天清晨在我們的眼前,有一群群的鴛鴦和布穀鳥唱著歌飛來飛去,當時的氣氛非常好。就這樣一段話,不知道什麼意思,也根本不是什麼經文。但是,伏藏大師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立即就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蓮花生大師時期,我們眾師徒在一起,蓮師給我們灌頂、傳法,並說了如是這些話……然後依靠這句話,伏藏大師就會在心裡顯現出完整的伏藏內容。
在有些伏藏的紙片上,只有幾個我們看不懂的字──有空行刹土的文字,也有當時一些內部小規模流傳,而並不公開的文字。伏藏大師在看到這些文字以後,立即會從心裡顯現出當時的所有灌頂和傳承內容,然後輕車熟路地寫下來。有時僅僅依靠一、兩個字的信息,就可以寫出兩、三本甚至七、八本書。然而,這些書的內容絕不是隨便寫的,平時我們讓他寫,他也寫不出來,但在因緣和合的時候,伏藏師就會一五一十地想起當時的情景,並一一記錄下來。
外面的伏藏就可以起到這樣一些作用。
當然,伏藏品並不是真正需要什麼外緣,在外境發生轉變的時候,如果因緣具足,伏藏品一樣可以保留下來。
比如,假如出現湖泊乾涸或消失等情況,原本放在湖泊裡面的伏藏,會自然而然地自行遷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事實上,伏藏並不需要湖泊和森林等載體,即使是空中,都可以藏伏藏品。
法王如意寶的傳記中有記載:在我們還沒有去學院的時候,就在十幾個人做會供的當下,法王從空中取出一個寶篋。這不是神話故事,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情。
現在有一種觀點叫科學主義,「科學」後面加了「主義」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也即萬事萬物都要用科學來解釋,目前科學不能證實的,即便是事實也一律否定。如果一個在精神方面有特殊經驗的人,與一個持科學主義觀點的人進行交流,科學主義者會認為他的談話對象精神出了毛病──有幻聽、幻覺,或者得了這個症、那個症,根本不承認客觀存在的事實。實際上,連真正的科學家都反感這種科學主義的態度。
科學家們意識到,科學研究是要用數據來分析、來說話的,這個數據的範圍不能只局限於實驗室當中,凡是日常生活中真實發生的部分都屬於數據,都應該承認。這才是科學、客觀、公正的態度。從這一點就可以說明,科學主義的態度實際上是不科學的。
以目前的物理學常識來解釋空中出現一個寶篋的現象,恐怕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從量子物理最深的高度來探討這一現象,就是有可能的。量子力學認為,世上所有的物質,都是從純能量當中產生的。既然如此,那麼,寶篋完全有可能在空中產生。不過,想完全用科學來解釋伏藏,還有一定的距離,至少目前的科學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話說回來,不僅法王如意寶,包括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都從空中取過伏藏。一個真正的伏藏取出來之後,都會度化一定數量的有緣眾生,特別是在剛剛取出來的時候。
就像在釋迦牟尼佛剛剛轉法輪不久的五百年當中,修行成就的人特別多,後來修行成就的機率會慢慢減少一樣,一個伏藏法剛剛取出來的時候,如果能如理修持,它的加持力會非常大,很容易獲得成就。
法王的著作裡也有很多取出不久的伏藏法,比如金剛薩埵伏藏品的修法等等,希望大家能珍惜這些因緣。
順便講一下,我們不能認為,金剛薩埵的修法,只是一個懺悔法門。需要懺悔才念修金剛薩埵,不需要懺悔就不用念修。
其實,金剛薩埵是一切壇城的主尊,依靠金剛薩埵既可以懺悔業障,也可以修持共同與不共同的悉地。作為密乘弟子,我們應該有正確的見解。
接下來介紹,伏藏是如何藏在人的心裡面的呢?
近期出現的催眠術,被國際上公認為是合法的學術項目。我想,催眠術這種自然現象,與蓮花生大師當時藏伏藏的方法有一點點相似的地方。譬如說,當我們醒著的時候,會胡思亂想,有很多雜念,這就很難回憶起小時候或者更久遠的事情,但通過催眠,就可以把人的意識降到一定的水平,粗大的雜念自然消失,雖然未到阿賴耶識的地步,但在半醒半睡的狀態下,就比較容易回憶從前。
同樣的道理,伏藏不會隱藏在第六意識裡面,更不會隱藏在阿賴耶識當中。蓮花生大師認為,雖然伏藏大師們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即使不是成就者,也至少是開悟的人,但他們也會受生死輪迴的影響,要經過很多生生死死。在這些生死輪迴的過程中,意識是不斷變化的──不斷毀滅又重新喚醒,其間很多東西都會被忘掉,所以伏藏不能藏在第六意識之中。
那麼,蓮花生大師把伏藏埋在什麼地方呢?藏在如來藏,也即證悟空性的智慧當中,因為這個智慧永遠不會改變。
比如說,大海的海面是波濤洶湧、起伏波動的,而海底卻基本上如如不動。同樣,我們的第六意識就像大海表面的海浪一樣不斷生滅變化,但如來藏卻像海底深處一樣恒定不動,即使歷盡生死輪迴,也不會動搖如來藏,所以,蓮花生大師才會把伏藏藏在如來藏的智慧中。
當開發伏藏的因緣聚集的時候,伏藏師只需進入證悟智慧的境界,伏藏的內容立即會全部顯現出來。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伏藏大師在寫完了整個伏藏內容以後,也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
以前法王如意寶跟我們講過,很多伏藏大師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一個伏藏出世的機緣成熟的時候,伏藏師必須要寫出來,如果不寫出來,伏藏師就會不斷受到干擾,感覺非常不舒服──腦海中反覆出現這個伏藏,晚上睡都睡不著。一旦寫成文字以後,所有的干擾當即消失。
伏藏是非常奇妙的佛法傳承方式,蓮花生大師也說過,藏密的最後一個希望就寄託在伏藏身上,因為伏藏永遠都不可能被徹底毀滅!
然而,目前,藏地有些人寫書,既不是寫論典,也不是寫見解、行為、修法,而是寫一些儀軌。所謂的儀軌,在藏區滿地都是,如果我想編撰幾個儀軌,也不成問題──找幾本書這裡抄一點,那裡抄一點,拼湊一個給你們,說是我的伏藏,我想沒有人知道是假的,所以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
在此我要提醒大家,就算你們覺得伏藏有多麼奇妙、多麼殊勝,也不能認為,一旦遇到伏藏修法,就可以馬上成佛,所以一聽見伏藏,便不加揀擇、趨之若鶩。假如缺乏應有的知見,以後在遇到一個自稱是伏藏大師的人,拿著一、兩張經文給你們宣稱是伏藏的時候,你們也許就會在無有任何理性觀察的情況下,單憑感覺隨順而轉了。
要知道,假的伏藏會導致兩種結果:一種結果,對我們的修行無利無害,但是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另一種結果,就是修行不但沒有成就,甚至連世俗的一切都越來越不吉利,這是最可惜的結果,也是對我們傷害最大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慎重對待伏藏!
雖然藏地其他教派真正的高僧大德中,也有蓮花生大師的化身,亦或蓮花生大師弟子的化身,其中有很多是取過伏藏的,像宗喀巴大師、噶瑪巴大師等等,但伏藏的主要來源卻是寧瑪派。
寧瑪派教法傳播的第三個途徑,就是淨相。淨就是清淨的淨,相就是指形象,換言之,也可以稱為淨境或淨觀。
它是什麼意思呢?修證非常好的那些上師,在夢境或入定當中,可以輕而易舉地漫遊蓮花生大師的刹土,或者極樂世界等清淨佛刹。在漫遊的過程中,會在佛菩薩座前聽聞到很多教法,當他出定或從夢中蘇醒過來之後,將這些修法完整無誤地記錄下來,便形成了一種修法或者儀軌。
在法王如意寶的著作裡面,有一部分就是這樣來的。以後你們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可以漫遊佛刹的時候,也同樣可以寫出淨觀的修法。
不過,如果只是做了一個吉祥的夢,夢中佛、菩薩、上師給自己說了幾句話,自己醒來後也能清清楚楚地把它記錄下來,這是不是淨相法呢?不是!淨相法不會那麼簡單,它有一定的特徵,具有包括灌頂、修法、儀軌及解說在內的完整體系。
當然,有些淨相法也只有三、四句,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否認所有文字短小的淨相法。但現在要鑒定真假淨相法,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很多可以鑒別淨相法的,像以前那樣被公認的高僧大德已經越來越少了,藏地有些上師雖然可以鑒定,但總的來說還是十分稀有。
正是因為真假難辨──無論是經典、伏藏亦或淨相法,都有真有假,所以密宗要求一定要觀察上師這一點也顯得尤為重要了!就像因明所說的一樣,要證明佛教的觀點成立,首先要證明佛是真實語者,然後就可以相信佛所說的一切法。同樣,通過長期周密細緻的觀察以後,我們就會對所觀察的上師建立起穩固的信心與正知正見,這樣就能如法地依止真正的善知識,對他的所言所行,即使當時不太理解,不好接受,也不會對上師生邪見,始終相信上師是正確的。否則,如果當初沒有如法觀察,必然會引發嚴重的後果!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藏傳佛教才會對觀察上師有著嚴格的要求。
對於沒有條件觀察的人來說,依止法王如意寶和他的上一世,以及很多藏地公認的高僧大德,應該沒有問題。綜上所述,只要如理如法地觀察善知識,依止善知識,即使遇到各種問題,也會圓滿解決好的。
3、寧瑪派特有的殊勝法門──大圓滿
我學習佛法很長時間了,現在總結起來,學顯宗的時間遠遠超過學密,因此對顯宗也比較了解。如果毫不誇張地評價,顯宗的精華是密宗,密宗的精華是大圓滿,這不是我信口雌黃,因為對此有教證也有理證。
在整個藏傳佛教中,真正弘揚大圓滿,就是寧瑪派。寧瑪派有不共同的續部24個卷帙,卻沒有列入藏傳佛教《大藏經》的經教部分──《甘珠爾》的目錄裡面,因為前輩的高僧大德們認為,寧瑪派的這些法基本上都跟大圓滿有關,都是密宗當中的密宗,是非常秘密的內容,所以不能列在《大藏經》的目錄裡面,而應該單獨列出。在德格印經院的目錄中,除了幾部寧瑪派的續部以外,其他的都看不到,都是獨立保存的。
為什麼要保密呢?因為大圓滿是顯密所有法的精華,非常珍貴,所以才不能隨便公開。這並不意味著大圓滿有什麼缺點,也不是大圓滿不能跟眾生見面。
可是,現在大圓滿已經無法保密了,隨便在一個較大的寺院流通處,都可以看到很多有關大圓滿的書,翻譯成各種語言的大圓滿修法也隨處可見。不過,我覺得這沒什麼問題,這只能表示法本不保密而已,法本真正的意義沒有人懂,也就相當於沒有公開。大圓滿徹確的部分讀起來似乎很簡單,就像《六祖壇經》一樣,一般人也看不出什麼來。其實,大圓滿的真正內容還是沒有公開,仍然留在藏地的山溝裡面。
當然,現在國外也有很多上師在傳大圓滿,他們的弟子當中,也有一些成就者。我聽說英國的一位癌症晚期患者──一個敦珠法王的弟子,臨終時出現了很多大圓滿書籍上講到的成就標誌,非常了不起!所以我們不能說大圓滿的修法只能在西藏,但它的發源地在西藏。西藏的教派當中,真正的大圓滿的傳授、灌頂、修法,都在寧瑪派當中。其他的像格魯巴等教派,也在接受大圓滿的修法和灌頂,但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大圓滿。他們也認為,大圓滿就是寧瑪派的。
寧瑪派的大圓滿實際上跟其他密法也不矛盾,在不矛盾的基礎上,它有自己的特點。
如果沒有寧瑪派,藏傳佛教雖然也有五部大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內容,卻唯獨缺少了大圓滿,以及和大圓滿相關的一些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
作為寧瑪派的弟子,我們一定要修大圓滿。雖然我一直告訴你們,不要急著修大圓滿,它和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我並不是說大圓滿不能修,也不是說我們不需要修。大圓滿肯定要修,但在修大圓滿之前,必須要修加行。在沒有修加行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去修大圓滿也不會有任何結果!不但修不成大圓滿,甚至會讓我們對佛法失去信心。如果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都沒有建立起來,將來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
我們一定要注重修行次第,嚴格按照佛、菩薩、上師們的要求去修,這樣肯定會成就。否則,倘若隨順自己的妄執,既不修加行,又不修出離心、菩提心,直接去修大圓滿,我敢保證,這種做法很難解脫,無非種點善根而已。
現在外面的說法很多,有些人說需要修五加行,有些說不需要;有些人說需要聞思,有些人說不需要。那麼到底需不需要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其實答案很簡單,你們自己去看,假如連大圓滿最基本的,密宗最常見的知識都不懂的話,就需要聞思;反觀自相續,出離心、菩提心等所有的基礎都具備了,只是沒有證悟而已,那就不需要修五加行,可以直接修大圓滿了。否則,如果出離心沒有,菩提心也沒有,甚至業障非常深重,打坐一個小時,又昏沉,又掉舉,就說明需要修加行──積累資糧、懺悔罪業,因此,該怎麼做,問問自己就恍然大悟了。
(二)薩 迦 派
薩迦派的見解與噶舉派基本一致,加行又與寧瑪派大致相同。雖然大圓滿的一些修法是其他藏密教派中看不到的,但薩迦派也在修大圓滿的一部分修法。
薩迦派最興盛的時期,是薩迦班智達時代。薩迦班智達等大德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他們以卓絕的智慧,撰著了大量而珍貴的論典,成功地指導著後學者的修行。從古至今,藏傳佛教其他教派在戒律、《俱舍論》等論典的詮釋方面,一直沿用薩迦派大德的著作。很多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都是薩迦派的弟子,包括宗喀巴大師的上師,和宗喀巴大師的兩大弟子──克珠傑和加操傑。薩迦派在藏傳佛教當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不可估量的貢獻,也由此可見一斑。
薩迦派的主要觀點,是首先全盤接受《中論》等《龍樹六論》中有關中觀方面的空性,並在空性基礎上加上如來藏的見解。薩迦派具體的修法,就是喜金剛的生圓次第和道果的修法。這些修法屬於無上密宗的生圓次第,不過,與大圓滿的修法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薩迦派有一個文殊菩薩親傳的加行修法,叫做「離四欲修」。「四欲」,就是四種貪欲,也即遠離四種貪欲的加行,實際上就是修出離心和菩提心。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貪欲今生非修法者。若稱作修法者,最低限度不能對現世有貪欲心。否則,為了今生的健康、長壽、發財所做的念經、觀修等善行,皆與解脫無關。(注:佛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解釋。廣義指所有的善事都是佛法,狹義指能獲得解脫的修法才是佛法。此處從狹義的角度而言)以這樣的發心而修行的人,也根本談不上是修行人。
第二、貪欲輪迴非出離心。無論貪著此世或來生的輪迴,皆不具足出離心。
第三、貪欲自利非菩提心。自私自利與菩提心相違,凡有愛執自己之心,皆無菩提心可言。
第四、若有執著非正見。無論執著有、執著無、執著空性、執著光明,凡是有執著都不是正見。
此修法實際上與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中所講的修行次第完全一致,只是宣講的角度略有不同:後者從正面的角度來闡釋,而「離四欲修」卻以否定的角度來解釋。無論如何,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任何教派都必須要修的。
(三)噶 舉 派
噶舉派一直以擁有眾多苦修者而著稱,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因傳奇般的事蹟而倍受矚目的密勒日巴大師。其實,噶舉派還有不勝枚舉的許多不被外人所知的修行成就者。如今,在藏地很多神山或寂靜處,仍清晰可見當年修行者的足跡──當初沒有雄偉的寺廟,也沒有清淨的道場,修行人只能在山上搭建茅棚。這些小房子基本上都是由石塊和石板構建而成,僅夠一人的容身之處,旁邊一個很小的土灶,就在這樣的地方,不知成就了多少功德蓋世的苦修者。
噶舉派的加行修法和其他教派完全相同,也是修出離心和菩提心,但正行的修法卻是「大手印」。
為什麼叫「大手印」呢?「手印」也即古代國王的印章,如同現今政府的公章。只要蓋上了國王的印章,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無法推翻,只能接受。同樣的,「大手印」就是空性和光明,如同國王的印章一般,任何事物都離不開空性和光明,因為其本體既是空性又是光明。當然,有時經論裡稱大中觀也叫大手印,有時也稱大圓滿為大手印,這都是因為佛法名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之故。
米滂仁波切的著作中也有一些噶舉派「大手印」的簡單修法,從表面上看與大圓滿的修法十分相似。實際上,在薩迦派、噶舉派和寧瑪派這三個教派的具體修法中,除了大圓滿特有的一些修法以外,其他修法都是很相似的,達摩祖師的禪宗也很像大手印的有些修法。
(四)格 魯 派
格魯派有新、舊兩種。舊派也稱噶當派,湧現了一大批以阿底峽尊者的弟子為代表的,修持嚴謹的大成就者;新派稱為格魯派,是由宗喀巴大師建立的教派。
格魯派的特點:第一,是整個僧團的每一個出家人的持戒都非常清淨,要求也非常嚴格;第二,是深廣地聞思經教。幾乎每個格魯派的小寺院,都會為僧眾安排聞思的內容;第三,是著重強調單空的修法。
格魯派的修法,主要依據《菩提道次第廣論》。而《廣論》的來源,則是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根據該論的密意,宗喀巴大師創立了上、中、下三士的修行之道。其中有共同和不共同兩種修法,不共同或特殊的修法和見解,與寧瑪派與噶舉派基本上一樣。關於這一點,從宗喀巴大師本人,以及他的弟子等格魯派成就者撰著的論典中可以知道,但這些修法是不太公開的。
為什麼在公開場合或普通傳法中不強調這些修法呢?宗喀巴大師解釋說:初學者剛剛修行就妄談什麼大空性、不執著、遠離一切戲論等等,實際上不可能有什麼證悟,甚至連空性的感受都不可能生起,因此,宗喀巴大師後來就開始著重強調中觀的單空部分,因為,首先以單空修法既可以清淨煩惱,斷除貪、瞋、癡等人我執與法我執,而且不容易走彎路,普通人也比較容易接受,然後再通過這種方法引導眾生最後進入大中觀的境界,所以,在宗喀巴大師晚期的一些著作,和大師的首座弟子寫的書裡面,幾乎都是單空方面的內容。
儘管單空修法跟其他教派的修法並沒有衝突,但仍然有一些不共之處,稍微懂一點中觀的修行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差別,不像其他教派的修法,除了很專業的人以外,其他人若想清晰地辨別,就有一定的難度。
目前我們也需要這樣的修法,前幾年講過的米滂仁波切的空性修法,就提煉了很多中觀的精華,是一部非常完整的修法。如果不修這些單空修法,而好高騖遠地去修大光明、大空性,很多人的修行還是會失敗的。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雖然我們修了出離心、菩提心,根基相對比較成熟,但一下子要去接受大圓滿或大手印等等,還是相當困難的。只有當出離心和菩提心日漸成熟之後,首先去了解一下單空,樹立起空性的見解,然後在一定的時間中修持單空的修法,依此才會斷除粗大的煩惱,剩餘的一些細微執著,再用其他的修法根除,結果就易如反掌了。
單空修法是由釋迦牟尼佛宣講,並經龍樹菩薩傳承下來的,不是除了格魯派以外的其他教派就不提單空,只是宗喀巴大師格外強調這個修法而已,同時,單空修法也是所有修行人都應該修持的基礎。可以說,宗喀巴大師提倡的這種修法非常踏實,非常實用,特別適合現代人。我曾一再強調,在出離心、菩提心沒有成熟之前,基本上不考慮修什麼空性、大圓滿等等,一旦出離心和菩提心達到標準以後,雖然也可以修大圓滿,不過之前修一修單空,修行的境界會非常穩固。
在宗喀巴大師以後,格魯派也出現了很多的高僧大德和成就者,他們撰寫了大量的論典,對佛法和解釋五部大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藏傳佛教缺少了格魯派,出家人的持戒不會被廣泛弘揚;聞思方面也不會如此深入;單空修法也不會這樣強調。因此,格魯派也被譽為是整個藏傳佛教的基礎。
(五)覺 囊 派
覺囊派最強調的,就是如來藏。
雖然其他教派也講如來藏,但沒有覺囊派宣說的那麼完整,該教派確實是如實地闡述了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的密意。
覺囊派的顯宗見解,主要是第三轉法輪的如來藏;在修密宗的時候,他們比較注重時輪金剛的修法。覺囊派的加行,與《普賢上師言教》的內容沒有兩樣,除了一些傳承上師的觀想不太一樣,或者有些地方加了一些修法,有些地方少了一些修法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
佛陀初轉法輪所講的出離心、四聖諦、人無我等法門,如今每一個教派都在宣說;第二轉法輪的空性,也是每一個教派都要修學的內容,只是格魯派特別強調而已;只有覺囊派,才適時地彌補了第三轉法輪有關如來藏光明方面的缺口。第三轉法輪的見解和時輪金剛的見解聯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修法,這一修法一直沿續至今,從而形成了藏傳佛教非常完整的學修體系!
(六)希 傑 派
希傑派著重強調並專門弘揚的,是以「斷行」的方式修持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什麼是斷行呢?我們都知道,《普賢上師言教》裡有一種古薩里的修法,就是修斷法的。
雖然希傑派屬於藏傳佛教的一個教派,但這個教派沒有形成像格魯派、寧瑪派那麼完整的體系,後來就散落在各個教派當中了。在希傑派當中,也出現了許多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在藏傳佛教當中,還有其他一些類似的教派,它們都屬於真正的佛教。
以上大致介紹了藏傳佛教的部分教派。
順帶介紹一下苯教。很多居士認為,苯教也是佛教。其實,苯教本身不屬於佛教,是藏地的一種原始宗教。
苯教可不可以學呢?當然可以。每個人的根基不一,信仰不同,只要你願意,學任何一種宗教都可以,這一點佛陀也不排斥,更何況是我們呢!但不能把苯教當作佛教來學,這是錯誤的。如同儒教、道教不是佛教一樣,苯教也不是佛教。雖然苯教寺廟的某些上師、僧人也在修學佛教,包括大圓滿等法,但這是他個人的事情,不能代表該教派的本質。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有些苯教的上師會說:「苯教和佛教是一樣的,你學哪一個都可以。」實際上,苯教和佛教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不同之處,就是它沒有皈依佛教的三寶。苯教如果皈依佛教的三寶,那就是佛教,否則就不是。如果能通達分辨的標準,問題也就很簡單了。
據歷史記載:像漢地的道教一樣,在佛法還沒有傳到西藏之前,苯教就已經存在了。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以後,其中一部分人皈依了佛教,另一部分人仍然保持原有的信仰,這就是如今苯教的源頭。
既然苯教不是佛教,那麼苯教能解脫嗎?也許會有他們自己所說的解脫,但絕不會有佛教所講的究竟解脫。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會錯亂。除非是前一輩的苯教上師修持佛法,證悟後將修法傳播下來,因為他的修證是從佛法而來,故而他證悟的成就會有佛教的境界。
四、藏傳佛教的特點
藏傳佛教每個教派,都有顯宗和密宗兩部分。據佛經記載,再過二千多年以後,無論藏傳、漢傳,所有出家人戒律方面的傳承會中斷。
本身,出家人的戒律是有限的,在眾生煩惱粗大時,出家人的戒律和顯宗的一些修法有可能越來越難以普及,適應的範圍會越來越小,以致最後消失。
藏地本來就沒有比丘尼戒的傳承,但比丘戒的傳承卻從未間斷,每一代都記錄得十分詳細,比如誰傳給了誰,誰又傳給了誰,一代一代傳戒人的傳記都有清楚的記載,迄今為止,有著極為清淨的傳承。
這是藏傳佛教在戒律方面的一個特色。
還有一個特點,據佛經記載:多年以後,顯宗的一部分會消失,但是,只要有佛出世傳密宗,密宗就永遠不會消亡。密宗沒有期限的界定,只要人類不滅亡,密宗就不會消失。
為什麼呢?因為密宗非常適應煩惱特別粗大的末法時代眾生的根基,煩惱越粗猛,密宗越興盛。這對大多數面臨強大生活壓力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幸事。
作為瑣事繁多的現代人,想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幾乎不太可能,更何況是自己去提煉一個完整的修法呢?
值得慶幸的是,如今在全球很多地方,都盛傳著經由翻譯而面世的各種藏傳佛教的書籍和修法(其中有許多是修行成就者提煉出來的精華,都是現成的修法)。例如,僅僅是一個金剛薩埵的修法,都有廣的、略的、再略的、非常略的各種層次的修法。處於忙碌生活中的修行人,就可以選擇修一個比較簡單的,幾十分鐘、幾小時就可以修完的修法,因此,藏傳佛教非常適應當前眾生的根基。
另外,藏傳佛教還有獨特的伏藏法,這一點大家都已經了解了,所以,密宗永遠也不會徹底消失。
當然,漢傳佛教也有非常好的修法。比如淨土宗,對任何人都很適應,各行各業、各種層次的人──有智慧、沒智慧,有修行、沒修行,有聞法、沒聞法都可以修,範圍很廣且方便易行。不過,我個人認為,相對而言,他們在修法儀軌方面稍稍有所欠缺。以菩提心修法為例,從前行到正行,從正行到迴向,一系列的思維方式所具有的規範與次第,至少我還沒有看到漢傳佛教有類似的非常具體的修法。也許有,但也不見得很普遍。
我這樣講的目的,並不是想比較誰的佛教好,誰的佛教不好,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從我個人而言,無論對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任何教派,都有著極大的信心,畢竟這些都是佛陀的教法。漢傳佛教的禪宗和淨土宗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門,如果能踏踏實實地修行,任何一個法門都能讓我們解脫,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在修法的傳播方式,修法的特點這些方面,二者之間的確有一些不同之處,但這並不代表藏傳佛教好,其他教派不好,任何教法都各有所長,都是為了適應某些眾生的根基而應世的。
另外,藏傳佛教的任何一個教派,都非常強調修行次第。第一是出離心,第二是菩提心,沒有任何一個教派會說不需要出離心和菩提心。至於空性的修法,又分為不同的層次,修法上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總的來說,大圓滿的修法是層次最高的修法,單空修法在空性修法當中,是層次最低的修法。不過,按次第修空性的時候,首先修單空,然後逐漸提升空性的修法層次,最後修大圓滿,這一點非常有必要。
藏傳佛教的特點並不僅此而已。你們可以參閱我們學院以及學院以外的正規佛教書籍,自己去了解藏傳佛教的概況。不過我建議大家,某類書籍只能作參考,而不能作為修行的指導。據我了解,現在有些連佛法的基本常識和道理都一竅不通的人,竟然也在翻譯教典,所以,我們務必要慎重對待,一定要區分出其中的差異!不然修行可能會出問題。通達佛法的人翻譯出來的書,充其量一些用詞會有失妥當,一般內容上不會有問題,不像外行所翻譯的教典,會有很大的危險性。大家一定要斟酌!
五、釋 疑
1、有些人認為,藏地之所以有那麼多教派,是彼此爭權奪利的結果。
事實肯定不是這樣。這純粹是對藏傳佛教根本不了解,完全憑自己的臆測胡亂猜忌的表現。
其實,正是有了這些教派,藏傳佛教才形成了從小乘一切有部到金剛乘大圓滿,全方位解釋佛法的獨到特點。在前前的教派之上,形成後後的教派,並在前者的基礎上著重強調其他修法,針對不同眾生宣說相應的解脫法門,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一個教派都有其獨有的特點,這些特點並不是各教派自己創新的,而是由各個教派的創始人從佛法的精華中提煉出來的,每一個特點都是針對某些眾生的根基而存在的,實可謂相得益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種意樂的眾生都獲得解脫。
要知道,如此系統完整的教法,尤其是藏傳佛教的前弘期,佛教顯密各宗的盛況,這在佛陀住世當時的印度也沒有形成過。
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蓮花生大師等成就者是真正的佛陀。他們不僅保存了大量印度的佛經,還保存了很多其他地方的佛經,並迎請了來自不同刹土的佛經,因此,藏傳佛教的超勝之處也就不言而喻了。
目前由於許多人不了解藏傳佛教宣講的方式與方法,很多漢地出家人雖然很精通顯宗,卻從未學過密法,故而產生一些誤會也是很自然的事。想當年,在梁武帝時期,達摩祖師剛剛將禪宗帶到中國時,也引發了很多激烈的爭論,因為禪宗講的道理很深奧,和大家以前了解的佛法不一樣,他們一時還不太適應,所以有人認為禪宗不是佛法,包括國王都持如此看法。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了解的深入,大家也逐漸體認到禪宗是非常殊勝的佛法,如今,在整個佛教界中,沒有一個真正的高僧大德會批判禪宗。
很多新生事物的誕生,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每一個比較深廣的修法或見解剛剛弘傳之時,都會存在不同的看法,藏傳佛教的密宗也不例外。
非但是禪宗、密宗,大小乘之間也發生過類似的爭論。在大乘佛法傳揚開來以前,小乘修行人一直認為,佛法的全部內容,就是小乘的三藏十二部,除此以外,不可能有其他的佛法,對這些論典以外的所有內容,都十分排斥。當大乘佛法開始弘揚的時候,在印度當地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正因為如此,所以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第一品的全部內容,就是給小乘修行人講大乘佛法是正道,大乘佛法是佛法的。事到如今,已經基本上沒有人可以從整體上推翻大乘佛法,批判大乘佛法了。
藏傳佛教的經典,以前基本上沒有被譯成其他文字,最初只有藏文。到了二十世紀,才逐漸開始被翻譯成中文、英文等文字,所以很多人對藏傳佛教缺乏系統的了解,或者是道聽塗説,或者是翻了一、兩本密宗的書,既沒有聽聞,也沒有修證,就自以為是地說什麼:藏傳佛教不是正法……這是藏傳佛教被誤解的原因之一。
噶舉派和覺囊派一些比較保守的老上師們,又比較排斥過度的聞思,不太贊成在寺廟裡辦佛學院。他們認為,無論聞思也好,辯論也罷,時常在文字上打轉是浪費時間,不會證悟佛法真正的密意,故而特別強調實修的重要性。他們的想法沒有錯,是可以理解的,從個人的角度而言,如果能得到上師的訣竅,即使沒有太廣的聞思,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從整體來講,不聞思肯定不行,長此以往,佛法會越來越沒有人懂,最後連修行也不知如何下手,弘揚教法當然就更談不上了。
比如說,漢傳佛教擁有諸多經論,卻不太重視聞思。淨土宗就只念阿彌陀佛,不強調聞思;禪宗不立文字,一個人在寂靜處打坐,很少給眾人傳法,即使傳的話,也只有少數聽者。這樣一代代傳下去,也不鼓勵深廣的聞思……毫無疑問,漢地出家人裡面肯定有很多佛菩薩的化身,不過,真正能夠精通龍樹菩薩的論典、中觀、唯識、藏傳五部大論的人有多少就很難說了。
相反地,另有一些人儘管廣聞博學,卻不能腳踏實地修學,唯增長知見稠林罷了,對了生脫死沒有太多的意義!因此學佛不能走極端。
2、有些門外漢會覺得,藏傳佛教錯綜複雜,各個教派之間,都在互相否定,互相辯論,似乎難以達成一個共識。
究其原因是什麼呢?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對藏傳佛教的各種見解和修法應該算是比較了解的了。在我看來,儘管每一個教派之間,存在著細節上的一些差別,但從本質上講,彼此的修法與關鍵的見解完全一致,這一點各大教派皆如是說。不可否認,寧瑪派內部的確有一些不共的觀點,格魯派、薩迦派、噶舉派內部亦然,然而,這只是一些專門研究佛教的學者個人觀點的不同罷了,並不表示藏傳佛教內部有矛盾。
否定、辯論、爭論這種方式是需要的,通過辯論和爭論,藏傳佛教才有了今天的發展。求同存異的觀念如同過濾一般,能使教證、理證,教義、修法逐步趨於完善。假如沒有異議,思想會停滯不前,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辯論,才使藏傳佛教能將佛陀的密意展現得淋漓盡致、盡善盡美。
我們都知道,從阿底峽尊者時代、薩迦班智達時代、宗喀巴大師時代到後來的米滂仁波切時代,從他們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思想越來越發展、越來越完整。所謂的發展,不是他們創新了佛沒有發現的新事物,而是通過佛經,通過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等論典,將超勝的精華挖掘出來,積累了大量解釋佛經的經驗,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教理。
我們不能將教派之爭誤解為世俗間的爭名奪利,它純粹是一種佛教教義上的發展方式。除了一些細節上的爭論,各大教派之間是互不相違、圓融一體的。
3、另外還有一些誤解要適當地解釋一下,也許對有些人會有所幫助。
以前我去新加坡傳法,那裡有一個佛教中心的負責人,表面看來也在學密法,實際上對佛理還是不太明白。
有一天,他不太高興地對我說,他們的佛堂裡有一張金剛瑜伽母的佛像,帶了一串人頭項鏈。他說:「為什麼人都死了,還要把他們的頭骨掛在脖子上呢?」
其實,這是目前很有代表性的一種看法,也意味著很多人都不懂佛像的內在含義。
再比如,密宗的所有憤怒金剛看起來都非常兇猛,背後還燃燒著熊熊烈火。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冒這麼大的火,你們知道嗎?其實它不是火,它代表著佛的智慧。
還有,許多佛像的手裡拿著天靈蓋,裡面盛著鮮血,有些人看到後會疑慮,為什麼要拿天靈蓋,為什麼不喝甘露、不喝水而要喝血呢?你們知不知道血代表什麼意思?血有內、外、密三種不同的意義:外的血是指眾生的血;內的血是指眾生的貪心;密的血是指心的本性空性。
為什麼要把血喝了呢?實際上是指吃掉眾生的貪心,也就是斷除眾生的貪心。
血和貪心有什麼關係呢?密宗講得很清楚,氣脈明點的結構和人體結構有一定關係。比如,人的脂肪就和貪、瞋、癡中的癡有密切關係,人長胖以後就愛打瞌睡,越睡就越胖,越胖就越癡。同樣,血與貪心又有一定的關係。因為紅色是一種特殊的顏色,其源頭,與貪心的存在有關。任何一個紅色的物體,包括有情與無情,都和貪心有關。喝天靈蓋裡的血,實際上表示斷除人的貪心!貪心斷除以後,就推翻了整個輪迴,這也是顯宗、密宗的共同目標。
密宗的很多方法,從外表看起來顯得比較野蠻,這是因為眾生的「我執」非常野蠻,要推翻這種野蠻的我執,就要用一個更野蠻的方法才行,否則,想用溫柔的方式來斷除我執,就比較費事。如果方法不當,做得再多也是枉然。方法超勝的密宗,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
釋尊住世期間,人的內心比較清淨,煩惱也鮮少,因而用一個比較保守的方法,即可輕而易舉地推翻煩惱。如今正處末法時代,眾生煩惱越來越粗大,人心越來越混亂,行為越來越野蠻。要想斷除我執、推翻煩惱,不使用更野蠻的方法能成嗎?就像對付一個很凶猛的鬼或惡魔,雖然善良的人要調服它不是不可能,但難度很大;倘若有一個顯現上更加凶猛的魔去馴服它,便會手到擒來。
大家了解以後就會知道,密宗裡有很多現代人所說的科學方法,只不過外表看起來很野蠻,其實唯有這樣,快速而徹底地根除煩惱。比如對治貪心,顯宗修不淨觀如果收效甚微,就只能修空性,這樣雖然有作用,卻來得很慢。密宗使用另外一套獨特的方法,則有如神助,速度非常快。
在基、道、果當中,修持顯宗和密宗所達到的果,也即最終二者要達到的目標──成佛,是毫無差別、完全一致的,但具體的過程、方法的確不一樣。這些道理,是佛經裡講的,不是我杜撰出來的,因此沒有什麼不可信的。
早期的密宗非常講究保密。之所以要保密,不是因為密宗有什麼問題。密宗不會有什麼問題,它是非常正確、殊勝的修法,然而,它用的某些方法,卻是普通人看不慣的,所以很多不了解的人會有誤會甚至邪見。一旦產生邪見,就會有罪過。密宗的上師們不願看到這種結果,因此才要求保密。
可是,目前密宗的保密工作卻並沒有抓好──除了一些具體的修法和訣竅仍隱藏在成就的上師們心裡,其他的書籍、佛像已經公開了。以前密宗的有些佛像根本不能打開,每個唐卡上面都覆蓋一塊布。若是要求非常嚴格的唐卡,沒有灌過頂或非修行人永遠不能打開。但如今沒法保密了,碰都不能碰的唐卡,居然在市場上公然出售。更有甚者,有些冒牌上師竟然聲稱自己掌握著真正的密法。其實,如果他真正精通密法,也不會隨便亂傳;不懂的人因為沒有掌握訣竅,實際上也傳不了什麼,因此也談不上有多大的危害。
作為密乘弟子,你們的確有必要了解這些情況。對待密宗的佛像,不能簡單地根據外表來胡亂猜測。實際上,每個佛像的任何一個具體細節,都有內、外、密三種意義。就像剛才說的天靈蓋裡面的血,通過這種表相,可以挖掘出整個修法,以及整個佛教的慈悲和智慧的總集,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輕易地評價任何一個佛教的修法或教派,這是我們應該堅守的、非常重要的原則!
4、提起藏傳佛教,很多其他的佛教徒會想到吃肉的問題。以前我也解釋過了,並不是藏傳佛教要求這樣做,而是環境所逼迫的。
藏傳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寧瑪派的大圓滿,然而,在大圓滿裡面也反反覆覆強調過,即使以密宗會供的形式,都不能隨隨便便享用酒肉,更何況其他藉口呢?
除了寧瑪派以外的其他教派,比如格魯派的密宗修法,其最高境界是時輪金剛,但時輪金剛也特別強調肉食的過患和素食的功德。
其實,藏傳佛教也不是所有人都吃葷,很多真正有修證的高僧大德,比如,在一百五十年前示現即身虹光成就的典範──班瑪登德尊者,就是著名的素食者。還有很多大圓滿的上師和成就者,也是吃素的。這方面噶舉派做的比較好,噶舉派的很多道場,以及寧瑪派的部分道場也在吃素。
但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藏地的修行人還是吃肉。為什麼呢?交通不方便是極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地理環境,以前青藏高原根本沒有現在的溫棚種菜技術,高原牧區也不生長蔬菜,包括大米,也只有極少數地區可以種植,蔬菜、水果幾乎很難見到。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要完全杜絕葷食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們會吃三淨肉,但絕不吃其他的肉。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藏地修行人堅持吃素,這實在讓人敬佩之至!在這一點上,雖然漢傳佛教的出家人和居士吃素的傳統非常令人欽佩,但相比而言,在漢地吃素要容易得多。
不過,現今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爭取發生一些普遍性的改變。目前交通便捷,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到蔬菜,有些地方也可以自己種。我想,在不久的將來,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所有人都吃素,即使漢傳佛教,也無法全盤做到,但至少僧眾、僧團不會集體吃葷,這樣就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剩下的,就是私人的事情了。
5、大家要清楚,某些藏地僧人的行為不如法,既不能代表佛教,不能代表某個教派,更不能代表整個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有沒有問題,要看其教義的本質,要看其修法與見解是否存在問題。任何一個稍微對藏傳佛教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藏傳佛教本身,肯定沒有任何問題。不僅如此,而且,像藏傳佛教這樣具次第性的,系統、完整的修法,在全世界幾乎沒有,關於這一點,只要深入地了解了藏傳佛教,不用我說大家都會體會到的。
我相信,經過藏傳佛教內部飲食習慣的逐漸改變,以及藏漢佛教相互之間進一步增進了解,將來應該不會有佛教學者或修行人對藏傳佛教的教理、修持、行為,提出批判或錯誤解讀了。
6、有些人會有疑問,既然藏傳佛教每一個派別都如此殊勝,那是不是所有的藏傳佛教都需要學呢?
當然不是,選擇哪一個教派都可以,確定以後一門深入地修學,都可以成就。當然,即使不學其他教派的法,也絕對不能貶低其他教派,這個問題一定要理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自從藏傳佛教傳入漢地以後,學習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人都有,然而,其中有少部分居士,卻一味抬高自己的教派而貶斥其他的教派,上師與上師,弟子與弟子之間相互排斥。這是極其嚴重的錯誤!
上面我也講過了,藏傳佛教各教派的教義以及最終修法都是一致的,並沒有任何矛盾,因此,學藏傳佛教的居士之間更不應該有任何不團結的表現,萬萬不能執著這樣的派別之爭。
因為我們是修學、弘揚藏傳佛教的,對某些人提出的問題,作一個簡單的解釋,以便使其懂得一些簡單的道理,也是我的責任。通過上述介紹,也許能解決某些對藏傳佛教不太了解或者有誤解的人的少部分問題。另一方面,對學習藏傳佛教的人來說,也可以增強信心,這對自相續的成熟也大有助益。這就是介紹藏傳佛教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