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造 法音法師譯
第一章 前行
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共有三種:廣論、略論與攝頌,其內容有廣與略的分別。攝頌是將廣論的意義濃縮在四十五偈頌內,讓我們邊念頌邊觀心。但是,還有比攝頌更濃縮的,就是功德之本。
通常講述菩提道次第的前行,要教授斷器三過,依六想,這是聽聞佛法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斷器三過:一、器倒覆。如器皿倒覆,天降甘霖也無法入內。雖在法會聽聞佛法,但不專心聽聞,因散漫心得不到法益。二、器不潔。器皿口雖朝上,甘霖可以入器中,但為不淨所污染,不能飲用。參加法會也注意聽聞,因內心邪執分別是非,意樂不善,不但無益,反而有過。三、器漏。器口向上,也很清潔,可是底漏不能住水。雖然在法會聽聞,但是無法記住。為了對治這種過失,佛陀在開示時,都會先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要弟子們注意聽聞。以上三種過失,我們在聞法時必須斷除。
依六想中:第一、病想。想自己為病人,一般人身體外表似乎都很健康,內心卻常常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身體沒有病痛,可是心裡都是病。我們的心性原本是光明的,可以了別的,由於貪瞋痴諸煩惱的束縛,心無法發揮它的能力,不能脫離朿縛。所以我們不管在聽什麼法之前,都要觀想自己是病人,被三毒所束縛的無明大病。
第二、醫想。我們的無明心病,如果不依靠無上正等覺的甘露法,無法觀察到內心的病痛;因為無法觀察到,就無從暸解是病,更不暸解還有治療的藥方。世界上有很多人說,心就像色法一樣,是由微塵積聚起來的,可以觸碰得到,精神思想是源於大腦的細胞。就因為這些無知的主張,於是諸如煩惱,前後世就無法說明了。心裡的病痛及治療病痛的藥方,都要靠佛陀的經典才能暸解。所以我們要觀想世尊,是位能暸解我們心裡病痛及治癒病的大醫王。入行論中說:「醫王一切智,拔苦諸聖教」。世尊及他的弟子,都是最好的醫生,他們開示的法要,全是對治我們無明心病的藥方。
第三、藥想。在般若經中說:「你得到什麼病,就要用什麼藥去治療它」。其中最細最廣的,都在佛陀的經典中;佛陀說的法,就是甘露水,我們要依它治癒我們的無明大病。
第四、療病想。我們要觀想依照佛陀的教導實行,去除內心的三毒所染大病。如果依佛陀的教法修持,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三毒惡業,都能淨除;要我們清淨品的功德增長,雜染品的罪障消除,必須認真修持對治,才能淨除自己的病痛。所以上師講法時,要觀想他說法的功德,都溶入自己的內心。如果聽很多佛法,不依法修持;就像得到了良藥不服用,病是不會痊癒的。四百論說:「如果一個人生病,到處找醫生治病,卻不飲用醫生開的藥,於病無益」。所以首先要廣大的聽聞,才能斷除煩惱。迦當派的上師說,我們聽法的時候,要觀想自己像一張未經揉製的硬皮;上師的法雨,浸潤了硬皮革,變成柔軟,可以隨心所欲的製成我們的所需的東西。
第五、觀善知識作如來想。我們要常常想,佛陀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因他的教誡,世間才有佛法,我們才可以聽聞,如理修持,才能得到今日的善緣。我們能夠憑藉行持的根源,都是依世尊而來。在思惟廣一點,上師的傳承自然也濃縮在裡面了。世尊對我們有無量恩德,依他的教法可以得到解脫,法是非常珍貴的。世尊當時講的法,依照上座部的說法,已經兩千七百多年了,西藏的算法有兩千九百多年。這些法經由龍樹、無著、世親菩薩等開顯,諸上師一代一代的傳下來,我們現在才有機會聽聞。西藏的佛法傳承,是印度的一些偉大論師,以及成就者傳給西藏的論師,他們的功德是很大的。西藏一些大翻譯師,和信奉佛教的國王,他們是很偉大的,我們現在可以聽到這些法,都是這些國王的護持,以及上師推展佛法的結果。因此,我們要繼續護持佛法,後代的人才有佛法可聞。另一個傳承是從印度直接傳到中國,也是代代相傳直到現在。這樣去思惟上師的功德,信心自然會增長。
時常思惟觀想,那麼我們看到上師的像,自然會想到他們的恩德,因而生起很大的虔誠心。生起如此信心,不是勝解的信心,而是暸解的信心,有了這種信心,自然會激勵我們想要修行,也能隨時隨地心平氣和,自然會思惟上師功德,可以不停的斷除惡行,修持善行,本身將會有很大的改變。我們要常常想,聽到的教法是從何而來的,是誰在護持教法。現在有些人雖然學了很多佛教的大論典,也在修持了,但是卻無法心平氣和,無法真正用在生活上。這都是因為對上師的信心不夠,所以對暸解上師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如此思惟時,聽到上師傳記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淚來,就能感覺到上師的恩德是很偉大的。能如此行持,心就完全與法相應,而且每天的生活都可以將佛法應用上。這就是以善知識做如來想。
第六、對正法希求常住想。我們現在能聽到的法,都是歷代上師不辭辛勞,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得來的,所以必須珍惜這些法,也希望這些法能夠長久住世,利益有情該有多好。所以上師所傳給的法,一定要好好愛惜,並且努力修持、弘揚,讓更多人得到益處。
聽聞佛法時,依六想是非常重要的,將自己觀想為病人;從世尊到自己的上師,這中間所有傳承上師觀想成醫生;演說的法寶觀想為藥;依止法修持生起信心可以療病;對善知識做如來想,觀想從世尊至自己上師的傳承功德是非常大的;正法若能久住是多麼好,生起這種願心使正法久住想。這六想不但聽法前要串習,而且平時也要經常思惟,只是聽法前要特別觀想。要想:我要生起六想,再如理行之。今天講的是含攝菩提道次第的頌,是一種歌集,適合邊念頌邊觀想。
第二章 禮敬頌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 禮敬依怙上師及文殊師利菩薩。
俱胝圓妙所生身 滿無邊眾希願語 如實觀見盡所知 釋迦尊主稽首禮
這頌讚禮釋尊。俱胝是多的意思。圓是圓滿,有三:自利圓滿,他利圓滿,成就二利(自利利他)的方便圓滿。自利圓滿就是得到最究的斷證功德。他利圓滿就是得到報身及化身,這是他利身;有兩個原因:一種說法是要成就報身和化身,在因位的時候,就要利益眾生積集福德資糧。報化二身在利益眾生時,可以讓弟子直接看到,所以是他利身。自利身有二:證功德的自利身是法身,斷功德的自利身是自性身。自利身乃是在因位時,修的是無常、空性,所緣的是自己,慢慢斷除自己的粗細煩惱而證得。另一種說法是:是利他的一切根本,但是不能讓眾生直接見到,所以稱為自利身。自利身與他利身是以法利益眾生的,所以稱為事業圓滿。其中分三:身事業圓滿,口事業圓滿及意事業圓滿。事業圓滿是依據眾生的根器而為說法,所以稱做事業圓滿。
「妙」是佛身不管經過多久都不會改變的,而且是見而無為,會令我們生起歡喜心,而不惱壞的。第一句整句的意思是,佛身是依無數無量的圓妙功德而產生的。因為自己的福德不夠,所以不能直接見到佛。如果我們有了福德,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佛,而且和佛是沒有時空分別的。
「滿無邊眾希願語」是:依佛陀的教法,可以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在靈鷲山說法時,有人聽到佛陀在講般若十萬頌,有人聽到佛陀在講般若二萬頌,有人聽到佛陀在講般若八千頌。佛陀說法所度弟子,是資糧道及加行道的菩薩,其中鈍根的弟子聽到是廣的般若經,如果不是聽到廣的般若經,無法暸解般若經的含義;而中根器的弟子,所聽到的是般若二萬頌,也就是中的般若經;根器最利的所聽到的是般若八千頌,而能完全能暸解它的意義。所以般若廣、中、略三種,一般說是在同一個時間說的。佛陀雖然用梵文說法,根本不需要翻譯,自己想聽什麼,就可以聽到什麼。我們就不一樣了,講法都需要翻譯,而且也不知道翻得好不好(眾笑)!有時候是翻譯翻得很好,但是講經的人講得不善巧(眾笑)!
佛陀講法時,只要功德具足的人,就不會有遠近的差別,不管在海的彼岸,還是山的那一邊,或是在面前,聽到的聲音都是一樣的。目犍連為了要測量佛說法,以神通力到很遙遠的他方佛土,結果聽到的聲音就跟坐在面前一樣。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福報的話,就是坐在面前也聽不到,這就是佛的語功德。聽佛說法的時候,就像一些野獸貪著笛子的聲音,即使打牠也不會跑掉,而且根本不會有人想睡覺(眾笑)。我們聽法呢!聽了兩個小時就開始睡著了,有的則是聽十五分鐘就開始睡了。(眾笑)
佛陀說法不但沒有遠近的差別,而因眾生的根器,可以聽到不同的法。因為佛陀隨時都在禪定中,對眾生說法不會起分別心,也不用想現在要對什麼眾生說什麼法,弟子靠自己的業力和暫時的緣,就可以聽到自己想聽的法。如同雲降雨一樣,不會有什麼念頭,現在要在什麼地方下雨,而是依有些地方氣流冷熱的因緣和合而降雨。所以能聽到佛陀說法,也是要具足因緣,以及積集種種福德。「滿無邊眾希願語」,是說佛陀的語業是與眾不同,可以滿足一切眾生願望的。佛陀的語業,也是有一些特別功德的。
「如實觀見盡所知」,是說佛陀雖然在定中,但是世間上的一切事情,他
都能用現量去暸解,尤如掌中菴摩羅果。對任何眾生無始以來的前世後世,佛陀全部知道。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造什麼業,會投胎那一類有情,受到何種果報,這些細微的因果,都能暸如指掌。弟子起心動念,或何時可以証果,佛陀都能全部暸解。
從前有一位琉璃王和大臣馬拉亞要消滅釋迦族,當他們出兵時,佛陀示病頭痛。世尊為釋迦族說法,當下很多人證得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釋尊知道釋迦族滅亡的時候到了,就不再朝釋迦族看,而朝向樹木,於是琉璃王就消滅了釋迦族。後來琉璃王和大臣派人問世尊,他們造了這種惡業,會有什麼果報。世尊告訴他們因為造了這種惡業,七天之內會被大火燒死墮入惡道。琉璃王和大臣想在大海的船上,木頭全溼掉了,就無法起火了;但因船上有放大鏡,被太陽照射起火,於是琉璃王一群全部被火燒死。這是說世尊了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因果,都能如實暸解的意義。
最後一句向釋迦世尊前頂禮。我們要常常思惟佛陀身口意的功德,如實了知後要常常以止修、觀修的方法思惟。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主 禮阿逸多及妙音
前一偈是禮敬佛陀,這是禮敬阿逸多和妙音,也就是彌勒和文殊菩薩。先是世尊在世間傳法,未來在世間成佛的是彌勒菩薩,是第五尊佛,第六尊佛是文殊菩薩。世間上有許多師,外道的也叫做師,但是差別很大。「無等師」,就是這其中最殊勝的佛陀。「最勝子」是指依佛陀經典產生的,最有成就的佛子,就是阿逸多和妙音。「荷佛一切事業擔」,佛陀身口意三業,最重要的就是口業,也就是護持佛的教法,主要是阿逸多和妙音菩薩來承擔,他們在無量無邊的世間,現無量無邊的身,推展佛陀教法。在西藏有很多成就者,有些承襲彌勒的教法,有些承襲文殊的教法來推展佛法。文殊菩薩、龍樹菩薩所傳的是深見行,彌勒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所傳的就是廣大行。所以在人間二千多年了,仍有完整的佛法存在,完全是靠彌勒和文殊菩薩的功德。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瞻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這裡禮敬的是開派師。「如極難量」是說非常深奧難以暸解的佛母(般若經)。在印度和西藏雖然有很多成就者,但是能完全暸解般若波羅密多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就是因為佛母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於是佛陀講法,先轉四諦法輪,其次慢慢地引導入佛母的第二法輪。在西藏來說,能找到真正暸解般若密波羅多並且宣揚的,是非常少的。宗喀巴大師在二十歲時就通達一切教法了,那時在西藏雖然有很多通達各種經典的善巧者,大家都把它當做是自己的體驗。宗喀巴大師還不能如實地暸解空性,當宗喀巴入定觀空性的時候,可以持續兩三個小時,有人在旁邊打鼓都無法驚擾到他。後來,宗喀巴大師請教文殊菩薩,所証的是不是最究竟的空性。文殊菩薩說:「這還不是」。宗喀巴大師於是和文殊菩薩討論,但是還是無法完全暸解。於是宗喀巴大師說:「我如果到印度參拜一些成就者,是不是就可以暸解」?文殊菩薩說:「不需要去印度!你的願也不會滿足的,你可以在西藏依止其他上師,如果還不能暸解,我再直接向你解答」。於是,宗喀巴大師開始參訪西藏很多有成就的上師,但還是沒有辦法暸解。文殊菩薩告訴宗喀巴大師,現在還是沒有辦法證到空性,要去淨罪積資。另有一位通達中觀的上師,他也可以見到文殊菩薩,於是問道:「宗喀巴大師已經通達這麼多教法了,現在要他去淨罪積資,不是很奇怪嗎」?文殊菩薩說:「這個你不知道,我這樣讓他淨罪,將來一定可以推廣教法,利益更多有情」。於是宗喀巴大師在三十七歲時,帶八位隨從,在拉薩東南邊一個叫歐喀的地方,在那裡淨罪積資。宗喀巴大師用一個石頭做的曼達拉盤供養,因供曼達手上的肉都被磨掉了。拜十萬次大禮拜,供十萬次曼達拉,念百字明,乞求淨除罪障,以證得空性。後來依淨罪積資,宗大師才證得最究竟的空性,於是寫下了緣起讚。這部緣起讚,深深思惟的話,是濃縮了一切般若經的內涵。
宗喀巴大師都要經由淨罪集資才能暸解,可見空性是真的「如極難量」的。般若波羅密的意思,以能詮來講是指般若經的十萬頌,二萬頌,及八千頌;就所詮來講,是指被大悲心所攝持的空正見。所以說廣中略的般若經,是佛陀一切經典中最深最圓滿的。般若經的內涵,是由文殊菩薩融會而傳承下來的;而隱意的現觀道次(現觀莊嚴論),是由彌勒傳無著傳下來的。所以說佛陀所傳的顯意和隱意的法,是龍樹及無著菩薩師承文殊及彌勒菩薩廣傳下來的。「瞻部嚴」是瞻部洲的一切大成就者。世尊圓寂後,世上再也沒有一位像龍樹或無著世親這麼有成就的人。「名稱遍揚於三地」,是說龍樹和無著的名稱是遍揚天上、地下及人間的。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燃燈智
龍樹與無著是兩個開派大師。古時候的人民,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他們如同那時的大馬車一樣。另外一個意思是指軌則師。因為以前路很窄小,靠馬車經過將路開大,所以無著和龍猛就像馬車一樣,將佛陀的教法廣為弘揚在世上。二大車就是廣行與深見;深見的車軌是從文殊師利菩薩傳給龍樹菩薩,聖天菩薩、佛護、月稱、師子寶賢,然後阿底峽尊者。廣行則由彌勒菩薩傳給無著、世親、金洲大師至阿底峽尊者。在阿底峽尊者之前,這兩個傳承都是在不同人身上,從來沒有在一個人身上。到阿底峽尊者後,才具足兩個傳承。阿底峽尊者當初在印度時只得到深見的傳承,後來依止金洲大師,才得到廣行的傳承。他另有一個是修行的傳承,從世尊傳給金剛持菩薩,傳到帝洛巴、那若巴,再傳給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因此另外有一個名號,就是具足三種傳承合流。從阿底峽尊者之後,又傳給了仲頓巴大師,僅俄瓦和卜多瓦大師。燃燈智就是阿底峽尊者,這一頌是敬禮阿底峽尊者。
偏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這是敬禮從阿底峽尊者到自己的一切傳承上師。「偏視無央佛語目」,是指菩提道次,如果暸解菩提道次,就可以暸解佛說無盡的一切境界。「賢種趣脫最勝階」,說有福報賢種的弟子要得到解脫,最勝的入門和進門入內兩種方法。「悲動方便善開顯」。說明這些善知識有很大的悲心,善巧的用各種方式開導菩提道次,我要向他們敬禮。我們要常常思惟:現在能聽到這些法,完全是歷代傳承上師傳下來的。飲水思源,憶念傳承上師的功德。我每次想到西藏的大譯師們到印度求法,遇到了種種困難,他們都能夠忍受,得來實在不易,如今世界上沒有佛法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我們是多麼幸運,能有機緣聽聞。因此更要珍惜教法,努力護持教法,使教法長久住世。
我們不管到那裡,坐飛機坐汽車還覺得很累,飛機上的飯還很好吃,但是,我們還裝做很累的樣子(眾笑)。這些西藏的大譯師從前就帶著一個包袱,靠著步行到印度,路很不好走。從西藏到印度的路有兩條,一條是從日喀則到尼泊爾,另一條則是從拉達克到克什米爾,那時克什米爾的佛法非常興盛,但是路程很遠,他們都帶很多金銀財寶,很擔心路上被人劫奪。而且在印度氣候非常悶熱,不能適應,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克服許多困難。在印度學佛法,一學就是十年,二十年。他們回到西藏,再將所學的翻譯成藏文,現在西藏才有經藏一百零八,論藏有兩百多。有時我認為自己已經吃很多苦了,但是和大譯師相比,根本不及他們的一分。就是因為無法像這些大譯師吃這麼多苦,所以我們所暸解的也就沒有他們所暸解的一分。以前在西藏,大家都很尊重這些大譯師,將他們的像畫下來。後來的人因為我慢,認為都是自己知道的,而沒有想到這些大譯師。如果有人問:「你怎麼精通這麼多經典」?他們會說是自己努力學來的,根本不會想到上師和這些大譯師的恩德。因為都認為是自己辛苦學來的,自然就不能暸解得很深透,全是沒有思惟傳承上師的功德。
如果這樣反覆思惟,就會覺得我們所吃的苦,只是口頭上說的苦而已,這是不是苦還是一個大問題。常常思惟傳承上師所吃的苦,就會覺得自己吃的苦算不上什麼,是可以克服的。常思惟上師的功德,對他們生起敬信心,善根力也會增長。想想下一代的年青人,跟我這一代所吃的苦,差別非常大;像我們學校學生只要饅頭有一點黑,臉就變了(眾笑)。飯不好吃,就馬上把它倒掉,跑到外面的餐廳吃,好在我們有兩頭牛,要不然這些飯不知道要埋在哪裡(眾笑)。說真的,他們是應該要努力,但是從這點看起來,他們是不會有多大成就的(眾笑)。像這些不好習氣的人,說他們可以弘揚佛法,真令人懷疑(眾笑)。我通常早上喝一杯茶一點餅,到十點和下午再喝一杯茶。我們同學是早上喝一杯茶,九點喝一杯,十點下課又再喝一杯,吃完飯又再一杯。我有時候想,餐廳是不是應該關門,但是餐廳關了,外面還有別得餐廳(眾笑)。如果不讓他們輕鬆一點,他們會想:不讀了!我要去做買賣賺錢(眾笑)!還有人想:飯如果不好吃,我要回台灣(眾笑)!這就是因為沒有常常思惟傳承上師所吃的苦和功德。
贍部善巧盡頂巖 遍眾稱美勝妙幡 龍猛無著二法流 菩提道次善傳承
瞻部是指世間,頂巖就是說菩提道次是世間最殊勝的,像最高峰的頂巖一樣。在阿底峽尊者未著菩提道炬之前,雖然每個修行人都有他的道次第,但是沒有寫在書上。直到阿底峽尊者將道次第分為下士,中士,上士,很簡要地寫成道炬論。所以菩提道次是「贍部善巧盡頂巖」。「遍眾稱美勝妙幡」,說明所有有情聽到菩提道次都會很歡喜。三十三天中有一個妙幡,當妙幡拿出來時,每個天人都能呈現在妙幡的中。「龍猛無著二法流,菩提道次善傳承」,指菩提道炬論是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所流傳下來的菩提道次第。
第三章 教法殊勝
成滿群生所希願 教授伏藏如權王 無數經續匯歸流 吉祥教乘大海聚
道炬論能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如同如意寶一樣是寶中之王。這個教法是融會一切法的教授,就如同大海一樣,山上流入各河川的水,最後都匯流入大海。尤如佛陀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最後都融會在這部菩提道次中。「吉祥教乘」是指善說者阿底峽尊者的教法。
阿底峽到西藏三年期滿,想要回印度;原因是拿錯大譯師在那爛陀寺跟主持保證,三年之後帶阿底峽尊者回印度。在回印度的路上,因為尼泊爾一帶戰亂,所以無法回去。於是仲頓巴上師就請阿底峽尊者到衛藏。但是,拿錯大譯師說:「這樣,我當初跟主持的保證不就違反了嗎」?阿底峽尊者說:「如果無法做到的事,不算違反你的承諾」。阿底峽尊者到衛藏去,他派一個隨從,帶著他所著的菩提道炬和一封信,告訴主持因為戰爭,無法回印度,現在要到衛藏弘法。隨從就將信交給那爛陀寺的住持,住持看了信之後,知道阿底峽尊者在西藏推展教法很成功,又造了道炬論,於是很高興,將道炬論放在法幢上,讓大家供養。主持回一封信給阿底峽尊者,希望他在西藏廣弘佛法的同時,能為道炬論寫注釋。
以前阿底峽尊者從來沒有造一部論具足顯密的道次,所以這是非常勝妙的。菩提道炬論因為說到顯密的扼要,所詮是圓滿的。它跟一般經典不同的是,具有顯密二種修持。因為內容是調伏心的道次,特點是很容易修持。另外又宣說深見、廣行的扼要,具有龍樹與無著的教法,比一般道次更為殊勝。具足這三種功德,是其他經論所沒有的。
證知諸聖教無違 經典無餘為教授 易獲聖者深密意 劇愚惡崖獲救免
菩提道炬論本身具足三種殊勝,前面已經說過。本頌是說另有四種殊勝:
一、聖教無違。諸聖教是教教授及証教授,有些經典還說斷教授;教教授是指佛陀所說的經典,以及具量士夫的釋論。要具足四種條件:一是具意。要有所詮及究竟的目的。外道的論典說殺生供養可以生天,這是不可能的。但依照佛教論典的所詮去行持,可以得到果。二是與善法有關的。依照修持可以斷除罪障。三是斷除煩惱的。外道的禪定是無法斷除三界有頂的煩惱;依佛陀教法修持,可以斷除三界煩惱的功德。四是宣說寂滅的功德。修持能証得寂滅,得到永恆的快樂。外道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也無法得到解脫,所以他們論典沒有這種功德。具足四種條件才是佛教論典,佛所說的經典都是利益有情的,不會損害的。外道只是說不要殺人,其他動物仍可殺害,這不算利益有情。
二、經典無餘為教授。所以依佛經典修持,可以得到究竟的利益。如大般若經使你了解所斷的是什麼,不了解的使你了解,未証的讓你能証的,有這三種的殊勝。像戒定慧三學的經典,都稱証教授。大乘有教教授、証教授,小乘也有教教授、証教授。廣大的就有八萬四千法門,這些都是間接直接令眾生成佛,沒有一部經典不是為了斷煩惱的方便,也是解脫的方便。菩提道炬論與此意趣無違,也是成佛的方便。
三、易獲聖者深密意。如果不學道次第,很難了解甚深密意。學道次第就能知道聞思修互助配合,沒有聽聞是不可能修持的。經典雖為殊勝教授,因為末法所化機,如果不由具足定量釋論,無法得到甚深密意。
四、極大謗法之罪獲免。佛陀隨機設教,有時說了義,有時說不了義,權實二意都是開示成佛的方便。如果不了知,則會謗法,批評教是一種,修是另一方法。現代有人說學那麼多有何用,修的只要一點點;如般若經廣中略,只是念誦而已,其實內容都是讓我們修持的;甚至說辯論,只是增長知見而已,也不是修持。因為有這種知見的人,就是不了解經典無餘為教授。如果了解菩提道次第,就能了解一切經典都是教授。佛說的經典,無不為眾生滅除煩惱的。所以在三大寺許多學了辯論之後,仍須學習菩提道次第,才能幫助修持。了解菩提道次第扼要,自然可以知道修持;如果不了解,很難認定其他經典也是修持教授。如果知道不相違,即能不謗法,而不會墮惡道的險崖。謗法墮惡道,將無法再度接觸佛法的機會。即使罪盡脫離惡道,重新生為人,也難深信佛法,生種種邪見,無法得到解脫。所以謗法罪最重。
謗法如何造成?例如自己修大乘法,說小乘無用;小乘則謗大乘非佛說;密教顯教相互譭謗。讀那麼多經無用,念佛念咒就可以;修持佛法一定要出家,不出家不能修持,修行不是以身分來區別,分別好壞很容易造成謗法罪。
是以印藏善巧士 恆常信依勝教授 厥唯三士道次第 誰人心不踴躍喜
說明印度及西藏的大成就者,都認為菩提道炬是很尊貴的教授,也是學習的弟子可以信賴的教授,具有三士道的次第,那一個心裡不歡喜。現觀莊嚴論、入行論,雖然也含三士道次第,但次第沒有這麼完整,僅僅說明什麼是下士道,什麼是中士道,什麼是上士道。這樣的完整道次第,具慧者那一個心中不踴躍歡喜,讚嘆這殊勝的教授呢!
我們學習廣論無法生起歡喜心,因為不了解內涵;當了解之後,自然歡喜心就會越來越強。西藏的修行者,不論到那裡,都會帶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略論。
第四章 道前基礎
一切經藏心精要 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說正法聞勝德 該集義大最當思
廣論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所以我們唸誦一遍,思惟一切內涵,有很大功德。不但唸誦有功德,聽聞、請師、講法者也會得到很大功德。因此,我們要好好聽聞思惟,在慢慢唸誦攝頌的同時,靜下心思惟廣論的內涵,均在此攝頌當中,它涵蓋了五部大論及經藏的精華。我們唸誦時也等於唸誦五部大論的精華,要反覆思惟攝頌的內涵。在西藏均唸誦很慢,唱的調子很好聽,聽者有時會感動的眼淚都掉下來。
演說及聽聞佛法的功德,廣論中說的很清楚;經中說因為聽聞正法,才可以了知所斷所取。世間的學問,雖然廣博,即使現代科學也無法讓我們了知所斷所取。但是聽聞正法,可以憑此修持,得到斷除煩惱的功德。以前我們放逸做些不該做的事,現在由於聞正法讓我們羞於為惡,即使無法一時斷除,而能常生懺悔之心,削弱造惡的力量,未來的痛苦也自然減少了。
我們能夠認識煩惱,也是聞法的功德。有的人誤認為貪心是慈心,不會產生後悔的心態,甚至認為瞋心也是對的。這都是不聽聞正法,造成的後果。聞正法後了知該進該止,可以得到涅槃。正法像眼睛,不聽聞正法就如同生出來就是盲人,永遠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多聞正法有很多功德,我們不可輕視,不可生慢心,以為我懂了不要聽。我們要好好珍惜,稀有難聞的佛法今已聞到。世間上眾生無量,而真正有幸聞到正法的有幾人,即使有人聽到法,也不一定是正法。因此,我們有機會聽到正法,應該高興珍惜。
聽聞正法不能作意五處:一、不以作意自己種性高於講法者,就不聽聞。如果講法者是在家眾,聽聞者是出家眾,認為不該聽,也是不對。我們所需要的法,不管對方是在家或出家眾,都應該向他請法。二、不應作意講法者的威儀。只要講的是正法,我們都應該去聽。三、不應作意講法者的聲音。不要認為聲音不好就不要聽。四、不應作意講法者言詞粗陋就不聽,因為我們要以正法修行。五、對講法者我們要認為與諸佛無二。以密來說他就是佛;以顯教來說,也要觀想他與諸佛相似的。因為上師根據佛說的法說給我們聽,我們經由聽法而得到斷証功德,這是我們的目的。
盡其遍被善福業 勝妙因緣總該源 示道善士專勤勇 意樂加行如實依
善福業是指今世及未來的一切善業,今世及未來的一切樂受,這均是依止善知識而產生,並不是自己本具的。善知識遵照佛陀教理指導我們,何者該取,何者該斷,我們才能得到善福業。
雖然佛陀已經說過,仍要善知識教導我們那些善行;上面說過多聞可以得到許多功德,這些功德由善知識處聞來;因此今世及未來的善福業,必須靠上師引導,才能得到。勝妙因緣的根源,是善知識。至於是否有辦法利益自己以及利益他人,使佛法長久住世,都是由依止善知識而來。
依止了善知識,不應有不恭敬的心態;善知識如有缺點,第一、應該思惟那是我看錯了。第二、應該思惟與我不相應,我不能視為是缺點。第三、應該思惟他曾經教我,我得到許多好處。以前西藏許多大德說,我們依止善知識,要認為他是圓滿一切功德,都沒有缺點。因為這樣很難,明明看到缺點,為何說沒有呢?因此要觀想善知識的功德與諸佛無二,最主要的恭敬心是他講的法正確,而不是他要圓滿一切功德,這點是很難的。無誤的引導最重要,所以經說:「離經一字,是為魔言」。善知識有佛、菩薩、凡夫,不一定具圓滿一切功德。不一定觀察善知識所說都正確的,佛也說你們要遍觀察我所說的。我們觀察善知識所說正確的,依教奉行,不正確的不要採納,用不著批評。尤其是時下五濁惡世,很難找到無缺點上師,能夠找到那是你的福德因緣,所以要選擇優點多於缺點,因為我要學的是他的優點。最要緊是想學的是那一門,上師必須精通這一門,又肯努力教導,這才能學到你所要學的。
「意樂加行如實依」。依止善知識,分做意樂和加行兩部分;意樂必須經由很廣的道理思惟,要觀想善知識和三世諸佛是一體,這樣的觀修是有意義的。三世諸佛為了一位有情,都會努力做廣大的事業去利益他;佛陀已經涅槃,他必須示現與我們差不多的相,才能接近我們;因為我們的福報不足,無法見到佛陀的報身,所以佛陀會示現各種不同的相,利益一切有情;佛陀圓滿一切功德,可以無礙的化現不同的眾生相,教化有情。佛陀也曾示現教化我,我的根本上師也有可能是佛陀示現,這點我無法否定,為什麼不觀想他就是佛呢!假如我們觀想上師是佛,就能很快成就。依此理由,能夠觀想上師是佛陀。假如仍舊無法觀想起來,可以觀想上師是佛陀加持來教導我,佛陀已溶入上師的內心,雖然示現凡夫相,但與佛陀無二。上師在傳法時,應觀想他是佛陀溶入內心加持,思惟上師是佛陀溶入無二的,這樣才會圓滿。視師如佛,必須了解佛陀的功德;如果不了解佛陀的功德,觀想上師是佛是很困難的。一般認為佛陀是無缺點的,我的上師有許多缺點,有這種疑惑,是很難觀想;這時必須思惟佛陀做利益有情事業,上師也一樣的傳法利益我。我們要視師如佛,必須以很多正理思惟,如果能這樣思惟觀修,必定會有很大的感受。入行論說:「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視師如佛的修持,因為沒有串習,所以覺得很難;如果不斷串習就不難了。
我們要觀想善知識與一切諸佛無二的,三世諸佛為了一個眾生,做廣大的利益事業,一佛的事業,包含了三世諸佛的事業,他們的意趣都是無二無別的。假使讚嘆釋迦牟尼佛時,迦葉佛不會不歡喜的,反之亦然。一佛歡喜時,諸佛就歡喜了。一切意趣無二,一切事業也是無二無別的,不會特別地去利益某一有情,特別地使他歡喜。所以,同我們有緣的釋迦牟尼佛的事業,也就包含一切諸佛的事業,他是我們教法的導師,就教法來說是直接利益我們的。雖然如此,但是這個事業的確包含一切諸佛的事業。同樣的,上師如果為利益有情而說法時,他的事業也就包含一切諸佛的事業。所以一切諸佛都被上師所收攝,上師對我們做有利益的事業,就等於三世諸佛對我們做有利益的事業。所以善知識尤如一切諸佛的精華。
肉身的凡夫無法進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也就無法被攝持的。但是佛陀的色身並非血肉之身,而是由智慧之光產生,他可以任運而變化千百億化身。所以觀想上師為諸佛所攝持的話,就可以得到一切諸佛的加持。雖然佛陀要利益一切眾生,如果眾生沒有希求心與信心,佛陀是無法對他做利益的事業的。好比雨到處下的是一樣大的,因為地形的關係,有些地方會長出苗,有些地方則不會長苗。這樣思惟,就能感覺到上師是一切諸佛所示現的,上師攝持一切諸佛的加持,上師的事業是一切諸佛的事業。所以我們特別對依止意樂修持時,要精進修持上師是包含一切諸佛的加持;如果我們無法觀想到這一點,也無法觀上師如佛時,就觀想上師的事業,與諸佛的事業是無二無別的。
至於加行方面,廣論已經解釋得很清楚,這裡就不多說了。加行的意思就是實際去做,恭敬上師,禮拜上師,供養上師,這必需靠身口二業實際行動。如理如法做,使善知識歡喜,就是依止加行的意思。但是加行的修持中,最殊勝的就是依教奉行。
審身捨命亦不捨 依教奉行師喜供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既然弟子連捨棄自己的性命,也不願意放棄善知識,以及對善知識的恭敬,當然也就不會批評善知識了。在西藏有一位蒙古上師叫格耶西,曾經當過下密院的住持,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中共派格耶西鬥爭他的上師曲絳仁波切。但是他居然在大眾面前舉著手喊道﹕「我的上師沒有缺點,我如何鬥爭他」?共產黨聽到這句話,覺得很不順耳,用棍子打他,要他再講。他仍說﹕「我的上師沒有缺點,我如何鬥爭下去」。後來共產黨對格耶西說,你的上師有太太,又教他一些鬥爭的方法。但是格耶西說﹕「我的上師與金剛持是無二的,就算有一個太太,乃至一千個太太也嫌太少」。後來,共產黨不管怎麼打他,折磨他,他還是不肯鬥爭自己的上師。對格耶西很有信心的徒眾,看他被打的很慘,勸他講一點也好,就不會這麼遭殃。但是他說﹕「我不能做這樣無恥的行為」。這就是「審身捨命亦不捨」,依教奉行。我恆如斯而勤行,志求脫者當策勵,說明我(宗大師)的上師文殊師利菩薩如此做,希望我也應當如此做。
暇身勝逾如意珠 遭逢難得唯今朝 難得畏失如空電 此義觀思盡塵勞
勘破猶如虛糠皮 日夜無間取心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這裡大致是說暇滿人生難得,至於微細的方面,我們以後再做解釋。因為我們暸解暇滿人生是很難得的,對於求法之心態就可以提起,可以更強烈。有些人在思惟暇滿難得時,因為自己得到,則會生起傲慢心,這是錯誤的。如果思惟暇滿難得,可以讓你提起求法心力,這樣的思惟就是正確的。所以不管晝夜六時,我們都要依法奉行,不要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如入行論說﹕「與此工價已,令彼作我利,於此無恩利,不應給一切」。既然獲得人身,就該給他吃的、穿的東西;以一個僕人來說,他工作得很努力,也應該讓他吃好一點,用好一點,薪水提高一點。所以我們為了求法,必需具足生活資具;如果與法有違背的話,就不能太注重這個身體,太注重飲食;雖然必需注意身體存活的條件,但也不能太貪著,這兩個是平行的。在提婆的四百論中說,我們的身體是有很多過患。我們為要得到快樂才要身體,結果卻因它而得到很多的痛苦,身體卻變成我們的仇人;以世間來講,造成你很多痛苦,就將之視為仇人。當然不會恭敬仇人,但是我們都要恭敬地照顧自己身體,其實供奉自己的身體就跟供奉仇人一樣,不同的只是近與遠,都是害你的。這樣反復思惟,就可以減少對身體的貪著。為了要消除對身體的貪著,必需了解身體的過患。但是為了要提高自己求法心力,必需想到暇滿的功德。
第五章 下士道
歿墮三途終難定 救畏信必唯三寶 當行皈依極堅住 勿令學處衰減損
我們死後沒有把握決定不墮三惡道,以百分率來說,有百分之七十我們會到惡道,只有百分之三十會到善道。雖然今世修得不錯,集了很多福報,但是想想看,前世是無始的,到底造了多少惡業,再加上未來是否會遇到逆緣造惡業,這很難說。可能明天就和別人打官司,被判罪入了監牢。雖然我們現在看起來都在行善,但是未來的情況,會怎樣轉變是很難預料的,再者前世造了惡業只是沒有感果而已。
如果後世就墮到三惡道了,那麼誰有能力來救呢?以世間的帝釋天,大梵天,他們沒有這個能力的。那麼西藏的捏沖護法神,也沒有這個能力的。像台灣的乩童,也沒有這個能力。不只沒有能力,連自己也有可能墮入三惡道的。經過思惟觀察,唯一具足救護能力的,只有三寶而已,所以要放下一切,只皈依三寶,這是最主要的依靠對象,別無選擇。我們要從心底對三寶產生不共的皈依心,為了不要墮落惡道,我一定要歸投依靠三寶。
不是生了皈依心就可以了,還必須聽從三寶的教誡。我們皈依之後,不學皈依的學處,那是不行的,是相違背的。假設一個人做過小偷,對別人說﹕「我從此就不偷東西了」。但是過幾天又去偷東西,被送到法院判刑,這不就是相違了嗎?所以我們皈依後,要信守學處行持。否則佛陀不但不歡喜,還會為我們擔心。
皈依學處,分為共皈依學處與不共皈依學處兩種,分所遮與所取。所遮:一、不皈依餘天神。二、不損害有情。三、不與外道共住。所取:恭敬佛之塑畫任何形像。佛經或任何四句偈等法寶,皆當恭敬。具出家相僧眾,應敬如僧寶。總共有六種。以戒律來講共皈依學處有兩種,每一種又分為八種。至於學處在廣論裡已經提到,今天也不用特別說明。
黑白業果善巧思 繫決如理修取捨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圓修勝道所依性 咸未令獲絕增進 遍具斯因當勤學 三門妄染成墮罪
皈依學處最主要的是依業果奉行,為了不在後世墮入三惡道而皈依佛陀,就必須如實守護皈依的學處,也就是如實守護業果;知道取捨進止,這就是如實守護業果。為了不要貪著今生,所以佛陀講了暇滿人生,念死無常及業果的道理。為了要脫離後世三惡道的痛苦,必須遵守皈依的學處;為了要得到快樂,如理遵守業果的道理。我們雖然得到三寶的加持,可以一次兩次不墮惡道,但是否每次都能保證不墮惡道呢?這是很困難的。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好好行十善業。
至於永遠脫離三惡道,今生是很困難的,必須很多生努力串習下去,最後才能永遠脫離三惡道的痛苦。所以為了後世也能如理遵循業果的道理,也應該得到一個暇滿人生,才有辦法做到。雖然三寶的加持,我們得到人的果報,但不一定能得到暇滿人身,假如無法得到,很難生起業果的道理,也無法守護皈依學處。為了後世能繼續修持正法,必需每一世都能得到暇滿人身,這樣才有可能慢慢地得到增上生,修持正法。我們應該慎重思惟,為了要永遠得到暇滿人身,應該俱足什麼因,不然就無法慢慢達到究竟的勝果。就好比魚網很大,但是我們再怎麼逃、怎麼翻,也逃不出魚網之外。現在我們雖然有一點福報,有一點善行,如果無法得到暇滿人身,也就無法真正走上道的次第的。從現在起必須積聚功德,每一生都得到暇滿人身。可是這必須靠種種因緣才能成辦,這是我們現在必須好好思惟的。假如因緣不具足,也無法感到這種果報。所以為了得到暇滿人身果報,我們都要學。
我們要實現,必須遵守三學的學處。不要說三學,連要圓滿戒學都很困難,因為煩惱業障太重的緣故,即使已經得到戒體,也不一定會好好地遵守戒律。在學定學的時候,開始坐下來就看到都是暗暗的,無法止住所緣處,這是我們內心的障礙。例如吃不應該吃的食物,也會障礙修定學,其他例如謗法的障礙。當我們坐下來,思惟無常苦空無我,修持皈依發心等等,無法很清楚的思惟,總是覺得很暗,中間好想有一層隔離,這是我們的業障太重的原因,才會造成這個後果。有些人不管修戒學也好,定學也好,慧學也好,都能隨心所欲。雖有如此果報,但不應該太得意,反而要努力加強培養自己能力,繼續努力修持。如果有深厚的業障覆蓋著內心,首先必須淨罪積資,淨除以前所造的業障。淨罪積資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四力懺悔。以密的加行來講,要供十萬次曼達拉,禮十萬次佛,淨除以前所造的障礙。修持時無法很清楚的緣一處,這時要放下現在的修持,先以四力懺悔自己的業障。
雖然以前我們有很深厚的業障,但是我們以四力來消除,這樣不管要學什麼都很快,都能一下子證得當中的涵義,以前未曾想過的,自然而然就會暸解。一般而言,聞思修中的修要和四力並行,這是最好不過的下士道修持。觀修和四力一起修持,無法很專心的觀修時,那麼要放下原有的觀修,以四力為主進行觀修。懺悔的方法有許多種,例如供曼達拉,拜佛,又如替上師做很多事情,或者廣大的利益眾生,這些都有懺悔淨罪的作用。
以前我在三大寺時,有一位在康地很有名望的大德,曾經對我說﹕以前不管怎麼努力去學,還是不會,後來他的上師生病,大概兩年多,他就伺候上師。這位上師因為病重,在床上大小便,他也不顧骯髒,把這些糞便清洗乾淨。兩三年無法多看經典,但是確實誠心誠意地去侍候上師;後來上師圓寂了,再加上兩三年都沒有翻開經書,於是他想現在大概都看不懂了。沒想到他一翻開書,以前不懂的,現在他居然都會了。從此之後,他不管看什麼都容易領會,對法的體會和感受也日夜增長。雖然當初學習的時候,沒有像其他學生學得那麼廣,但是學成之後,教書和教育的方法,在三大寺中確實是很有名的。這與自己內心的意樂很有關係的。
阿底峽尊者住世時,有一段故事。有一戶人家有兩個兒子,供給阿底峽尊者。這兩個當中,有一位比較聰明,被阿底峽尊者派到另一個上師地方去學,比較不聰明的那一位,則被留下來服侍阿底峽尊者,而且他確實也很誠心地服侍阿底峽尊者。有一次,阿峽尊者示病,在床上大小便,但是他也還是很誠心地侍奉阿底峽尊者。那時候,他忽然有一個念頭,想和兄弟當初一起被送到這裡,但是他被送去聽聞正法,現在應該有多聞的能力了,但是我卻沒有聽聞到一點教法,只是侍奉上師而已。於是他頓時覺得很悲哀。此時,阿底峽尊者以他心通得知他有這個念頭,於是對仲敦巴上師說道﹕這個人有了不好的念頭,你應該教誡一下,除去不好的念頭。於是仲敦巴跟他開示﹕侍奉上師是可以淨除以前的罪障。從此之後,他的誠敬心就更強了,努力侍奉阿底峽尊者,也有了深信上師的功德,沒有了骯髒的分別心。而阿底峽尊者要如此示病,也是要淨除他的罪障的。有一天在清除阿底峽的糞便,從樓梯走下去時,每走一步就生起一種不共的三摩地。當他走到外面,將糞便丟掉時,就得到以前從未有的證量及禪定的功德,以前未知的現在全知道了。於是很歡喜,跑上來見上師,這時阿底峽尊者也不示現病相了。後來,阿底峽尊者將另一位兄弟請回來,在他的面前比較,看哪一個的證量比較大,哪位學得比較多的兄弟想﹕我跟我的上師學了這麼多,但是他卻完全沒有學。於是,他就生起了傲慢的心。但是,他卻因為誠心的侍奉上師,所以所得到的功德卻更多,因為他不只清除了罪障,再加上利益別人強大心力,這樣對淨除業障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我在三大寺中的七八年中,很努力地學習經典。後來那裡的僧團需要人照顧,我就負擔起這個責任,於是很少有時間閱讀經典。一九六一年逃亡到印度,那時候想要看經典,已經沒有經典了。我居住地方的附近很多長輩,其中最年輕的就是我了,因此熱心為這些長輩服務了。之後,政府派我去讀教師班,我連寫字拼音都不會,經典也只會一點點。但是,我只有一個心念,既然是法王派我去的,應該好好學習,將來能對法王做更大的貢獻,為他做很多事情。當我進入教師班時,畢業後成績只是中等的。後來在馬斯利地方教書,學校的條件不是很好,學生過著很艱苦的生活。因為大家的生活也都很艱苦,於是我以熱忱的心態,幫助學校,將每個月的薪水用來買紙買筆給學生,每月的薪水都用在這方面。後來,我又被政府派到另一個學校,要管一百多個女學生,一方面算是她們的老師,要教她們,另一方面也算是她們的僕人,要照顧她們(眾笑)。雖然我是一個出家人,但是沒有辦法,也只好當她們的僕人,不過還是保持了原有的熱忱心態。有時候會產生很多念頭,想以前在三大寺讀的經典,目前在這種逆緣下,無法再讀到,只能幫別人,什麼也不會,這個人生大概是空過了。覺得很傷心,但是也沒有辦法,只有繼續服務,並且乞求三寶的加持。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以前一些想不起來的,居然就想起來了。學校都是九點休息,我就趁這個時間靜坐,思考經典的內含,突然就有些不共殊勝的道理,增長了很多智慧,字也寫得漂亮了,拼音也更準確了,經典的內容也更懂了。就是因為服務大眾的原因,淨除了許多業障。如果說得到一點成果,不完全是由閱讀經典得到的。我有許多認識的朋友,曾經這樣問我﹕你以前雖然在三大寺讀了七八年,但是後來就沒有再讀了,現在卻精通這麼多的經典,你是怎麼學來的?我們每天都在看經典,而你卻沒有,你懂得卻比我還多。我就好好地思惟,有這樣的成果,大概是以前在三大寺時,每天都做早晚課,又服務長輩為僧團做很多事情,後來還做僕人,就因為這些事,而淨除了很多罪障,這些知識就因此得到的。
我為什麼要講這些故事呢?因為我們在做任何事時,意樂是很重要的,不要因為要自己有成就,讓別人讚嘆而做,這些念頭是不許有的。我們應該要具足清淨的意樂,服務大眾的意樂。總而言之,這意樂不要有太多的「我」,我要如何如何,這樣你的淨罪積資就不會有太大的力量。我們現在禮拜的原因,是為別人能得到快樂,希望我淨除罪障之後,能好好地服務大眾,讓大眾得到快樂是多麼地好。以這樣的意樂來淨罪積資,才有足夠的力量。在下士道不講很廣的念死無常,而講業果的道理,有很深刻的原因,是要我們早日斷除所造的業障而講的。
故特淨障實關要 恆具四力勵行懺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現在講四力懺悔﹕就是依止對治力,厭患對治力,反悔對止力,現行對治力。依止力就是具有清淨的皈依,以皈依心來得到戒體,遵守戒學;戒學是一切功德的依處,有了戒學就算清淨的依止力了。依持五戒的在家居士懺悔,以同一時間與心力來說,沙彌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具有戒體加持的關係,他懺悔的力量比較強。因為沙彌戒具足了五戒外,再加上沙彌戒的學處,所以他懺悔的力量就比在家居士強。在具足別解脫戒的比丘和具足菩薩戒的比丘來講,他們在同一個時間內,具有同樣的意樂,同樣的加行來說,具有菩薩戒的比丘,他的懺悔力就比較強。同樣的,一個具有菩薩戒的比丘和一個具有金剛三昧耶的比丘來說,具有金剛戒的比丘的懺悔力就更強了。這是因為他的功德依處,也就是戒學,所產生懺悔力強與弱。
然後再加上對治力,對治力是對治以前所造的一切惡行。現在想起來似乎不做惡行,而在做善行,所以不會想到以前所造的惡行。但是,我們好好想想﹕今天到底做些什麼事?這樣一想,我們就會知道今天確實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不只是意樂不清淨而已,身口業的不清淨今天也造了。我們現在雖然懂了一點教理,一天當中居然還造了這麼多惡業,那麼不懂教理的人,他到底造了多少惡業?因為他不懂,於是不知道什麼應該斷處,也不懂得懺悔,這是我們應該思惟的方式。尤其我們現在做惡事,好比水往下流的那麼順利;要做一件善事,卻必需要花費好大的心力,好比水往上流,需要很大力量才有辦法達到目的。所以惡業是勝過善業的千百億倍。這個例子就是惡業好比沙灘上的沙,而我們的善業就好比手中的一把沙。從這個比喻我們可以知道,每日造的惡業有多少,自己也可以體會到,惡業的念頭一直擠進我們的心中,而善業卻要花很大的心力才能做到。
所造惡業並不會消失,也不會變舊或腐爛掉,會遺留在心識中,有一天只要緣俱足了,果報現起,就會感受到痛苦。仔細思惟我們的善業是這麼的少,惡業是這麼的多,如果不好好行善是不行的,因而對造惡業產生一種畏懼的心態。反復思惟造惡業是不好的,就叫厭患對治。
我們要想無始以來,終於在今生有機會生起這樣廣大的善心,如果以前就做了這種善行,今天也不會落到這種下場了。今天既然懂得了,就應該好好做才對。我們要想內心的惡念這麼容易生起,行善卻那麼困難,今天卻能得到暇滿人生,真的是很幸運。不斷反復思惟,才算是實踐了修持厭患對治力。
假設厭患對治力強大,那麼反悔對治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生起了。反悔對治力就是以前所造的惡業只是沒有色體而已,如果有色,那必然像須彌山一樣的大,不好好地對治懺悔的話,而我仍繼續造作惡行是不可以的。這種阻擋以後做惡行,就稱做反悔對治力。從今天開始,即使要捨棄生命,我也絕對不做惡行。但從今天開始雖然不做惡行,從前所造的惡業需要透過懺悔,才能消滅。譬如一個人欠了債,如果不去償還,利息是會越來越高的。必須先要還掉以前的債,才不會再付利息。既然了知該要斷的惡行,今後絕不再犯;那麼以前所造的惡行,必然也會感惡果,這些也是要設法斷除。暸解所遮所斷,應該好好切實行持。
為了要斷除以前所造的惡業,所以我們就去繞塔、繞寺,或念百字明、持咒、拜三十五佛,觀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或念阿彌陀佛,這種對治力就是現行對治力。有了前三種對治力再加上觀無常苦空無我,這樣觀修也算現行對治力。為了要斷以前所造的業障而觀修,是最好的現行對治力。假設自己有了悟空性,以空正見來做現行對治力,就可以斷除好幾劫的業障。好好的觀修生起菩提心,只要觀修一次,就可以清除所有的業障了。假設俱足了這四種對治力,雖然觀修的時間是這麼的短,但是也可以去除很大的業障。好比點一把小火,就可以照亮很多色體。我們不用為無始以來造的這麼多惡業而感到灰心,因為這是可用對治力來懺悔的。也不必認為因為無始以來我們造的惡業是無數,就必需做無數次的對治,這也不對。因為只要觀修一次空正見就能清除無數劫的業障。同樣的,只要觀修一次菩提心,也可以斷除無數劫的業障。雖然繞塔,念咒也可以斷除以前的業障,但是不會比空正見,菩提心的力量大。這就是「恆具四力勵行懺,我恆如斯而勤行,志求脫者當策勵」!
第六章 中士道
一般未曾接觸過佛法的人,追求的都是今生的快樂,根本不會想到來世,因為他們所看到的只有今世。就是懂得一點佛法的人,同樣的,也在為今世的快樂而忙碌,很少為來生著想。追求今世的快樂,不僅僅人類如此,畜生甚至小蟲,也在忙碌今生的快樂,牠們追求的方法,甚至比起人聰明。人自詡為動物之靈,以這點來看,高明不了多少啊!人類一個比一個聰明,但其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今生快樂。像這些人最終又有誰得到圓滿的快樂,臨終時又誰高興離開人間?都是很後悔、很不滿意的離開了。動物死時則不會為貪著擁有的一切,遭遇捨不得離開的痛苦,最後安靜的死去。有些人也像動物,不知有來生,就一樣的安靜死去。
國王、富人、有權勢地位的人,追求今生較長的快樂;乞丐只追求一天的快樂,目的相同;一直到臨終時只追求今生,不知有來世,結果死亡的痛苦,彼此並無差別。所以只有佛法,追求的不是一天,或者一生的快樂;從今生的基礎上,追求來生更遠的、究竟快樂的目標。當佛法進入你的心中,就會感受有個殊勝的,永遠脫離痛苦,得到究竟快樂的方法。因此不會貪著今生,今生即使受些痛苦,也不會瞋恨。
為了來生快樂而持戒修行等,我們稱為下士夫法門;依照廣論的下士道次第修持,則有把握得到增上生,臨終也不會有恐懼了。但這對初學者也有困難,這個次第最主要的是:第一是皈依,觀想輪迴及墮三惡道苦,人生無常,暇滿人身難得,產生猛利之心,然後修持十善業。這樣努力追求後世的利益,同一般只追求今生的快樂,就大不相同了。有位善知識請問阿底峽尊者,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界限如何?尊者回答:「追求今世快樂相應的不是法,相違的即是法;成為煩惱的對治品是法,成為煩惱的助伴不是法」。前者就是下士夫,後者就是涵蓋了中士道的修持次第。
總之,不為今生快樂或痛苦而操心,而為來生快樂努力修持,就是修下士道的法,有了把握得到增上生,人天果位。但是經過思惟,目前我也是得人身,一生當中並不是圓滿的快樂,即使得到天的果報,也不是永恆的快樂,當享完福報後,也會墮落人間或三惡道,又要繼續受苦。因此天的增上生,也不是究竟的快樂,三界不管那裡投生,無法得到究竟的快樂,都是在輪迴中受苦。要了解三界似火宅,不論人身、天身,最終的結果只有苦。
思惟今生已經得到殊勝果報,也聽聞了正法,一定有辦法斷除煩惱,脫離三界輪迴的痛苦,我要追求最究竟圓滿的解脫果位,獲得殊勝不退轉的快樂。那一天能生這種的心量,就是進入了中士夫。假如我們生起強烈的、堅固的解脫心,追求涅槃果,這個出離心生起,就已經進入中士道。
因此由這種次第,慢慢的體認修學,讓內心漸漸增長,不是停留在某一階段狹窄的路中,一直在那邊打轉,要不斷的提高層次。但是所學的是很多,而且很深奧,必須邊學邊配合修持,學習修持有關的經論。阿底峽尊者說過:「所知類多命苦短,壽命尚且不能知,故如鵝取水中乳,但取清淨己所欲」。世間的學問是無邊的,以佛法來說是多麼廣博,我們不可能一生學完。這廣博的經論,都是為了我們得到究竟的解脫,也不是全部都要學。我遇到許多佛學博士、專家說,已經把經藏全部看完,我很驚訝,可是我自己沒有讀那麼多,我從小出家學法,未能學那麼廣,覺得很慚愧。我們應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什麼法是改善內心,使內心增長,要拮取精華配合修持,「故如鵝取水中乳,但取清淨己所欲」。
苦諦過患不凝思 如實求脫不為生 集轉次第不專念 不得正解脫根本
渡越有海堅痛念 曉了輪迴何所繫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中士道是希求解脫,解脫最主要是思惟四諦、十二因緣,因由思惟而產生強烈的求脫心—-出離心。這一頌說明了中士道的扼要。
苦諦含攝我們的五取蘊,有了這個蘊體,是苦苦器,壞苦器,行苦器。所以無著菩薩說有情安住的器具,就是苦諦。那麼,我們天天照顧的無微不至的身軀—-色蘊,應該好好的思惟。不管如何小心照顧,免不了病痛的,最後遺棄掉。為了這個苦諦身軀,辛勞工作,希望延續下去不壞,給他有形(衣服、飲食)無形(名譽)的虛偽裝飾,也為它造作種種惡業。例如一個墊子,要很軟很舒適,還要好看的顏色;同樣的,披在身上的衣服,從色澤、材料,要讓別人看到歡喜。食物各種各樣,都是為填飽肚子,但是仍不滿足,要擺上一大桌,從每一盤子挑選,從未思惟要花多少人力財力,不過是為了填飽肚子。在一生中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就為了保護這血肉之軀;可是到了臨終,還是不能帶走而丟棄。不過仍有些人,為了讓血肉之軀延續下去,設想周到,做了百年的準備,一切所需辛苦的珍藏起來,結果不一定派上用場,不一定自己受用。到了想用時,醫生會告訴你,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相反的,一些窮人,醫生會說要吃甚麼補的,需要吃這個,需要吃那個。這樣看來,醫生似乎心地不好,有東西吃的不能吃,沒有東西吃的叫他吃。我也有這種體驗,以前我是平凡出家人,不會有錢,出去時因為印度天氣炎熱,看到果汁很想喝,但是掏不出錢,只好看著嚥口水。現在有人供養了,看到很多果汁,又不能喝,喝了腰痛膝蓋痛,有錢只好遠離它(眾笑)。
總之,世間一切法,當你貪著最強時,也就是對你傷害最大。為了血肉之軀延續下去,辛辛苦苦的為它忙碌,最後如果有些成果,那還值得;如果仍然造作許多惡業,苦上加苦,那太不值得。如寂天菩薩說:「與此工價已,令今作我利,於此無恩利,不應與一切」。身體供我們修行的,如同僱人為我們做事,如果不幫助,反而害我們受苦,那何必照顧它呢!我們每天從生活去思惟,苦蘊體給我們帶來無量痛苦,生老病死及這些含攝的一切痛苦,無始來一直在這當中流轉不息。
我們接觸情器世間,都是痛苦的本質,朋友之間,本是交往很好,一旦你稍為不慎,或不善巧,即刻變成仇敵,會讓自己深感痛苦。不管想去享用任何時,假如不適當、不善巧,也會給別人帶來痛苦。這樣思惟觀察,沒有一樣可以真正得到快樂,一切是剎那無常變異。譬如最好的藥,能解除一時病痛,如果多用,結果是適得其反,會帶給你更加的痛苦;所以藥雖能除病苦,亦能增加痛苦。因此世間的一切法,要接觸要受用,要適當善巧,才不會有痛苦。
經過思惟可以確認情器世間,沒有一樣可以一直得到快樂的。而真正能得到快樂的,唯有依止三寶,修持佛法;修習越深,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
思惟苦諦過患,要配合廣論思惟八苦、六苦、三苦等。思惟不只是那些名相數目,這是沒有多大幫助,要思惟自己在這些苦中,具備了那些,才會有切身之苦,才有感受。至於三惡道之苦,會覺得離我們很遠,因為沒有親身體驗。所以除了三惡道苦外,其它的苦都可以配合我們親身體驗,去領悟體會真正的內涵。假使能配合自身的體認廣論所說的苦諦過患,有一天自然會生起對輪迴的厭惡,追求脫離輪迴,希求得到圓滿殊勝的安樂果位。
修學佛法最主要的動力,要靠出離心;出離心必須思惟輪迴的痛苦,思惟苦諦的過患,讓自己生起畏懼之心,對輪迴產生厭患。宗大師在晚期有次問文殊菩薩:「要靠甚麼方法修持佛法」?文殊菩薩答:「最重要是出離心」。假如出離心很強,修行的力量會更強,否則修任何法都不會很圓滿。
三界輪迴有這麼多的苦,是如何產生的?一定有個根源,就是集諦(苦因),煩惱及業。有情世間器世間,都是由煩惱及業產生,這是我們不願接受的苦;例如有毒性的種子,所長出來的花果,必然是毒的;可以治病的草藥種子,長大之後開出花果都有藥的本質存在。我們目前所遭遇痛苦之因,都是煩惱和業,當然產生不悅意;因此從快樂與痛苦,我們應深入思惟業果道理。
四諦是聖道的基礎,最重要最精華的。佛陀初轉法輪就是四諦法輪,所以佛法一再說,此為苦聖諦、此為集聖諦、此為滅聖諦、此為道聖諦;又以十二種來詳細解釋,傳四聖諦。一部經論是不是純淨的,端視有無如實的解說四諦,如實的安立四諦,不然就不是一本清淨的論典。同樣的,要安立無誤的法寶,也必須經由道聖諦及滅聖諦。轉四諦法輪的釋尊,不是無因無果的從天上降下來,他是王子,出家修道而証悟,由自力無誤說明四聖諦,他是具足証量,具足一切智者。圓滿了自他利事業,以親身體証,教化人間。兩千多年前所傳的四諦法輪,我們至今還受用無窮,大家都以四諦來修行;為了安樂也好,為了解脫也好,追求佛果位也好,都必須了解佛陀所說的四諦。我們應以四諦配合三士道次第修心,這是很重要的。
現在講解從因位集諦產生果位苦諦,這方面將作比較廣的說明。因位集諦最主要是煩惱及業,但五取蘊行苦也是集諦;有人說器世間也是集諦,有的說不是,不過這並不重要。苦諦從集諦產生,我們尋找有兩種,生起次第及還滅次第。例如有位病人感覺頭痛,但他不知何因,經醫生診斷,了知是膽病生起。這是觀果知因,也是現起集諦之因,因為是由果而成立因,所以稱為還滅次第。何謂觀因見果?例如有人有膽病找醫生,醫生告訴他要小心,不然會引起頭痛等病,這是觀因見果,可能引生的果位。這是自性正因,因為由因認識了果,所以稱為生起次第。我們觀想苦集諦,由這兩種觀察。
首先觀想自己內心所有的痛苦,皆由往昔所造諸惡業而產生。「苦諦過患不凝思,如實求脫不為生」。我們要思惟現在感受的痛苦,是往昔所造的惡業,這種稱為現觀生起次第,就是由觀果而見因。由此了知痛苦是由前世所生,由前世流轉下來,如果我繼續再造惡業,後世還會領受猶如今天的果報,這種思惟是觀因見果。能夠思惟這二次第,原來是流轉輪迴的苦諦,進一步了知十二緣起流轉次第。
因為心中無明,迷惑世間的真實,把一切幻相都認為實有。例如色蘊(集諦)是痛苦所依,我們卻認為快樂的根源。深入觀察幻相時,我們見到的都認為從他方面產生的,獨立存在的,想到自和他時,我好像是獨立自主的,想到他好像他從他那方面存在,不是互相觀待產生。這是由無明污染串習而來。我們不止見到它,而且還執著幻相,這種執著稱為真實義愚。因為不知世間的真實義是什麼,顛倒執著,稱為真實義愚。因為真實義愚,所以造了不善業。這是無著菩薩說的,並舉例說明:無明如同在黃昏黑暗時,有一條草繩,誤以為蛇而執著。因為誤認為蛇的執著,產了畏懼心。黃昏黑暗好比我們煩惱中的痴暗,因草繩而誤認為蛇,由痴心而執著為真實,嚇跑甚至想要傷害牠。當用燈火照亮仔細觀察,原來是條草繩,不會再有蛇執之心,恐懼也就消失了,不會嚇跑甚至加害於牠。光明顯現,黑暗消逝了,以明對治無明,明即無我慧。
我們因為無明執著而造業。看到仇人產生不悅意之相,見到親人產生悅意的相,由於執著獨立自主的相而產生,這是我們無始以來串習。如果認為這種幻相是真實的,就稱為真實義愚,也是無明之一。因為對悅意不悅意的幻相起執著,緊接貪瞋心產生;對不悅意幻相引發瞋心,對悅意幻相生起貪心,中庸的幻相產生痴心;由貪瞋痴心而造種種業,貪境生樂受,瞋境生苦受,痴境生捨受。造作任何業均三毒煩惱引起,貪煩惱造善業惡業二種:由執著悅意相想要幫助對方,這種意樂是善業,後來產生貪著,設法侵佔一切,這種意樂是惡業。由瞋心所造的一定是惡業。
痴心所造的分善業及惡業,就是十二因緣中,因由無明而有行(造業);造的業分為引業及滿業,引業是善的生到善趣,引業是惡的墮落在惡道。滿業就不同,雖然是善的,但有可能在畜生道中,感受好的果報;所以善的滿業並不一定在善道中,六道眾生都能感受好的滿業,同樣的,善道(天人除外)及惡道眾生,也可能感受壞的滿業。例如人道眾生,也有不斷受苦的;那是引業善,生在人道,滿業不善,雖生人道仍受痛苦。外國人養的寵物,是引業不善生在畜生道,而滿業善主人照顧得很好。生在畜生的原因,前生做了廣大的供養布施,可惜沒有持戒。雖生人道因前世戒守護很好,可是慳吝,不肯施捨,所以過著窮苦的日子。生在天道必須具足好的引業及滿業;生在人道引業是善的,有些滿業是雜染的,所以一生中有快樂與痛苦,間雜顯現。
我們為什麼會造黑白雜染業呢?分為意樂善加行不善,意樂不善加行善二種;例如學佛的動機是為了同人家比較,這種意樂是不好的;加行是學佛法,是好的。在聽法時內心是純淨的,而且也很專注,這種意樂是好的,加行也是好的。父母為兒女向善,責罵或打他們,這種意樂是好的,加行不好。意樂是好的,加行不好,或是意樂不好,加行是好的,這種稱為雜染業;意樂善加行善,這是純白業;意樂不善,加行也不善,這是純黑業。所以業分為雜染、純白、純黑三種。上面所說的是十二因緣的行(業)。
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業是無量無邊,安住在十二因緣的識上,因為識是不斷流轉下來,所以這些習氣永遠跟隨它。例如木碗儲放辣椒粉,雖然把辣椒粉倒掉,再倒開水進去,喝時仍有辣的感覺。這好比遺留下的習氣。習氣存在識中,如錢存入銀行,不但會生利息,要用時隨時取出;雖然習氣看不見的,可是遇緣就會感果。
習氣是安住在唯我上。隨理唯識說安住在識上,隨經唯識則說在阿賴耶識上;中觀應成安住在識上,所以說在唯我上;因為唯我是名言有,安住在唯我上是不會斷的。像種子種在有水分的田中,會長小苗來。習氣像無形種子,種在識田中,如果沒有愛(貪)的水滋潤,是不會長出「名色」芽。由於無明造出許多業,因為業安立在識上。這三支稱為能引支。業習氣安住在識上,有善、不善、雜染等不同。因為仍有許多習氣存在,未來能感果的;造善行的水份能使無形的善種子發芽,造廣大善行使無形善種子成長,如同植物澆水施肥一樣;造惡行的水份同樣使無形惡種子發芽成長。培養無形的種子,就有愛及取二種。愛取在臨終時顯現,如果平時造善行,這時愛取使無形種子成熟;例如投生為羊的話,快死時會見到羊,他就羡慕羊的一切。就因為有第八支愛,使投羊的習氣成熟。因為羡慕羊就會接近牠,這就是第九支的取,由於愛取使投羊種子成熟,就是第十支的「有」。如果要生在熱地獄,臨終時有很冷的感受,希望有熱的地方,使他能生熱地獄的種子成熟。生在人道同樣的感覺居住地方不錯,促使生人的種子成熟。業是這樣成熟的,所見的境相像夢境一樣。第八支愛第九支取,都是貪心;愛的力量比較小,取的力量比較大,愛取力量慢慢變強大,使業習氣成熟,就是第十支有,這三支就是能生支。因為業習氣成熟了,就進入中陰身。中陰身投入母胎時,就是第十一支的生。識與父母精血混合,就是第四支的名色,名因緣及色因緣,名因緣是細識,是名的取名處,色因緣是羯羅藍,是色的取名處。生在無色界只有名因緣,唯有色種無實色。名者是細微的受想行識。投入母胎色漸漸與名俱增,成熟了第五支六入。雖然投為人的形體成就,但意識很細微,沒有很大感受,就像一棟空房子。到了五或六星期,慢慢有了感受,就是第六支觸;因為有觸就有感受,第七支的受,那時無法分別是苦受或是樂受,再過了幾星期就知道是樂受或是苦受,這時母親吃太冷太熱或刺激的東西,胎兒都會有苦受影響。苦受樂受我們現在都處在這當中。當出生後就慢慢的變異直到死亡,就是第十二支的老死。這是以一重因果來說明。
因為無明而造業,業習氣(種子)存在識上,這三支稱為能引支。到臨終時因為愛取有,由於愛與取對後世趣向的業習氣的力量增大,所以稱為有支。這三支稱為能生支。當中陰意識投入母胎時,稱為業集因緣生。生稱為所生支,所生支有生及老死。生與老死之間有名色、六入、觸、受四因緣,這四支稱為所引支。能引三支和能生三支,這是因位;所引四支及所生二支,屬於果位。以四諦來說明,所引支及所生支是苦諦,是從能引支及能生支的集諦產生,但最主要是煩惱及業所攝。這是一重的算法,經典大部分以二重三世說明。
現在說明二重三世十二因緣,以今生說,因為從前的無明造業而生人道,所以前世的無明及業,以經典上未說識愛取有,直接講名色;但我們可以知道由無明造業,存在識上,投胎產生名色。不直接講愛取有,因為無明造業是過去的,所以直接講名色六入觸受;我們目前就在受當中,因由樂受就造作貪業,苦受就造作瞋業,捨受產生痴心而造業。所造的業有多種,善惡及無記。今生如果善行勝過惡行的話,在臨終時能使善業種子成熟,因為愛取有因緣。真正的來世是在生老死。以過去世來說,有無明行識;以今生來說有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也可以加入老死。前生也有愛取有是隱意的,今生愛取有直接說出。前生到今世有七支,無明行識愛取有老死;從今世到來世,無明行識是隱意的,只有愛取有三支直接說出,第十一支生是屬未來的,未來的也有觸受,是隱意的,顯意的只有生老死。過去的有二支因緣,未來有二支因緣,餘支是現在因緣。有因位及果位,因位是前世,果位是現世的,因為有顯意及隱意,所以次第有點亂,應好好思惟。由前世的無明行,產生今生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後世的生老死,這是以生起(流轉)次第來說,是觀因見果的次第。由老死知道有生,由生而知有,取、愛逆推,這是還滅次第,見果知因的次第。
這樣慢慢思惟流轉與還滅,會生起出離心,這種出離心是真正的、圓滿的。由八苦、苦苦等生起出離心,不是圓滿的,因為所思惟是粗分的苦,出離也是粗分的。苦有很多種,思惟時產生的量也不同。因此厭離心,分很多種。如果思惟四諦十二因緣產生的出離心,是最細微的,最圓滿的。我們看到人生無常,感到痛苦而生出離心,這是粗分的。厭離苦苦的心,那是貪瞋混雜的,不是真正的出離心;想出離是粗分的痛苦,想得到快樂,僅僅是粗分。例如厭惡世間的習俗,不喜歡世間人的所為,生起出家修行之心,他所要的快樂,是寧靜的生活,到了深山修行時又找不到他想要的,所以當初出離世俗煩惱的心態,是一種瞋心,想要得到快樂,是貪心,混雜貪瞋二種。如現在天氣熱,想要吹冷氣,這是出離苦苦(熱)的心態,是貪心(貪涼的快樂)也有顛心(顛熱苦)。譬如吹了冷氣,說不定感冒,仍將受苦苦(病)。像這種出離心,並不是究竟的。所以想要脫離粗分痛苦,也就是離苦苦的出離心,並不是真正的出離心,是貪瞋煩惱混雜的心。想要出離細分的行苦的出離心,才是真正的出離心;在三界任何地方都有行苦,想要出離行苦,乃是真正出離,就是解脫了輪迴苦。因為所思惟是四諦十二因緣,苦諦及集諦,思惟是脫離苦因苦果,那就是真正的解脫。
煩惱的因緣,也是從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觀。如果得到圓滿的出離心,而不知解脫的方法,仍將受輪迴之苦。當時的外道都具有出離心,因為不了解解脫方法,燃指供神,跳懸崖等。甚至有人說不作意,不思善不思惡、靜靜地坐,就可以成佛。
因為許多人不懂解脫方法,所以佛說滅諦道諦;我們了解現在所受的痛苦,均由貪瞋痴而產生,貪瞋痴由樂受、苦受、捨受產生。這些受由業而來,業由無明來,因為無明造業受苦;無明斷除,苦也就滅了,所以離開無明才能解脫。如何摧毀無明呢?並不是閉上眼睛打坐就可以,也不是睡覺可以滅除無明的,常說空朗朗的,這也不是對治無明的。說空朗朗毫無作意,他已經在作意「毫無作意」這一點,已產生了無明幻相,無法對治無明。所以我們在未証空性之前,不管內心有任何幻相,都是無明執著產生的幻相。
進一步了解不斷除無明的話,這一切都會產生;如果斷除無明煩惱,就斷除煩惱產生的業,斷除了業,這些煩惱業就無法在識上安置。沒有業在煩惱識上安置,就不會有煩惱所生的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假如有老死、生,就有煩惱的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所以有無明就輪迴,沒有無明就不會輪迴。因此必須以廣大正因來安立破除無明,才能得到解脫。
那麼無無明就無識了嗎?眾生不是消失了嗎?那何必要解脫,並非如此。不是無明消失眾生就消失,無明與心識是不同的;無明是一種暫時的污垢,並不是了別明心的性質,不是一體的;心識的性質是了別的,是明亮的,無明只是它暫時的污垢而已。如鏡子本體是明亮的,只是上面蒙蓋了一層塵埃,看不見自己的影子;如果把塵埃拭去,就可照見我們的面影。但是擦拭石頭不會照見我們的影子,石頭本體不是明亮的。我們的心識本是明亮的,可以了別的,因無明污垢蓋住,無法了知實相。假使去除無明污垢,就可以顯現明亮的體性,但這點不是可以了知的。
西藏有些主張心識無明是一起的,俱生原有的,無明斷了心識就不存在,佛果位就無心識了。有些外道也主張煩惱斷了,心識就不存在。如果我們了知心識與煩惱的差別,就能相信可以解脫的,如果不了解這些,而皈依三寶,那是迷信非正信。清除煩惱不但不會使心識消失,反使心識明亮了別,能了知一切所知。心識的性質(了別明亮),必須依應成派的主張才能了解,慈尊五論中三論屬唯識派的,現觀莊嚴論是中觀應成及自續混合宣說的,但是寶性論是以應成派主張,心識了別明亮的性質,是空性的。如果不由寶性論我們很難了解,了別明亮的性質是什麼。所以斷除無明,能使心識更明亮的。
無明是真實有、自性有的執著,如果我們能體認一切法無自性,就是真實有、自性有的正對治。認清了無自性,自然對自性有的執著也就消失了,所以空性在佛法中,是很重要的角色。我們最主要的痛苦由無明實執而產生,經由空性的道理,破除自性有的執著。我們不是在通達的當下,能把無明斷除,因為無始以來對無明的串習力很強,必須對空正見的串習力不斷增強,無明的力量相對的減弱,最後才有辦法永遠斷除,把無明連根拔掉,那時得到解脫,從此以後不再受無明的暫時塵埃干擾,不受煩惱的痛苦,不再造惡業受苦。我們認識這點,出離心就會更堅固,更相信可以得到解脫。
斷了無明,就斷了行等,這種次第稱為清淨品的生起次第。這裡的心識是煩惱所生的心識,不是了別明心的心識,要分別清楚。斷老死必須斷生,斷生必須斷有,斷有必須斷取,斷取必須斷愛等逆推至斷無明,這種次第稱為清淨品的還滅次第。
無明的正對治品是無我慧。四部宗派所對治的,就是我們常想到的「我」,針對它而修行—-無我。有「我」的執著太重,對別人重視心越來越輕,結果輕視他人,而重視我。這種想法,幾乎人人具有。我們要思惟,是不是對我看得很重,而不在乎他人的心態;重己輕他,引生二種煩惱,一貪二瞋。
三界之中這麼多的痛苦,均由內心的機器運轉而製造出來;聖者及菩薩示現世間,他們內心不會有這麼多痛苦,他們不會重己輕人,內心已經調伏很平衡,保持內在的安寧,雖與我們同處世間,內心的快樂與我們截然不同。因此,先把重己輕人的心態,慢慢的調伏,尊重他人,要愛人如愛己,漸漸讓自己內心提升,總有一天會愛人如己,不再有分別心;由於自他平等的心力,達到很高層次而成為聖者。這時不會想到我得快樂,如同剛開始修學佛法時不會想他人得快樂一般。聖者及菩薩均為他人快樂付出一切。
總之,凡夫重視自己,無論做任何事,均為了形影不離的我。這值得思惟、尋找自認為最尊貴的我,到底是否存在。很多外道論師均承認有個尊貴的我,小時及現在的我不變,存在蘊體當中,不因蘊體轉變而變化;這同一般人感覺到一樣,從小到大均不變,不依其他而獨立自主的。數論外道對這個我安立名字,是心識,又具了別境,又是有情。具備這三條件的我,好比有許多窗戶的房間,裡面關了一隻猴子,我就是空房間的猴子,空房子就是蘊體。這個房間的猴子,可以從窗戶看到色體,從另一窗戶聽到聲音,又從另一窗戶可以接觸到許多事物,他們這樣安立我,我在蘊體中,常一自主的我。我們思惟破除獨立自主的我— -神我,這個我如果與蘊體無關,那麼手做事也與我無關,如何安立我做事,身體病痛也不是我病痛。
有些外道因為羡慕佛弟子威儀而出家,但仍持外道見解;後來聽佛陀開示諸行無常,他們也認為不該把我安立為常法,可是無法放棄既有成見,雖不承認我是常法,但也不是無常法,安立一個不可以用言詞表達的「不可說我」。這是犢子五部的主張,但佛教內部均不承認有個不依蘊體安立的我。我們了知我必須依蘊體安立,我、有情、補特伽羅也是無常法,剎那剎那變異。不依五蘊可以安立我,就是要破除的;如果領悟沒有這種我存在,就是領悟無我。執著不依五蘊有個我存在,就是我執,便是輪迴之根,無明就是我執,自續以下均如此認定。他們承認補特伽羅我是依蘊安立的,是假有的,五蘊是實質有;假法必須依實質有法安立。小乘二部不立法無我,輪迴根本是我執,只要証得無我就解脫。但唯識及自續認為,了解沒有這個我,只是細微的補特伽羅我,並不是法無我。唯識以無外境,就是細微法無我;自續以無真實有的我,就是法無我。沒有了解法無我之前,均是法我執,障礙証得一切智佛果,法我執不會障礙証得解脫,這是自續及唯識的見解。
應成認為以上的無我,只是粗分所破,可以破除粗分的我執,微細實執無法破除,細煩惱仍舊存在。當某一天細分煩惱也會變成粗分煩惱,所以無法得到解脫。必須了解補特伽羅我無自性,才是對治細分煩惱。
我們學習次第要先了解粗分的所遮所破,漸次提升見解,斷除我執,破除無明,得到解脫。(以上請參閱院長講授的略說四部見解。)
我們已經講過雜染品十二因緣生起次第及還滅次第,清淨品的生起次第及還滅次第。怎樣破除無明已經講了很多,所謂無明的粗細分,有不同的層次出現,是由於事實真相存在方式層次不同。一切法有粗細分的真相,若對粗分的真相執著顛倒,就產生粗分的無明;同樣對細分的無明執著顛倒,就生起細分的無明。以應成來說,粗分的無明是執著有個實質的我,實質的補特伽羅我存在。應成以下認為輪迴之根,就是這個我執,補特伽羅我執。假如觀想沒有這種我,無實質有的補特伽羅;經由思惟觀察,自己領悟補特伽羅非實質有,我非實質有,一直串習這種智慧修行,可以領悟通達,最後現証。由現証無我的智慧,可以滅除粗分的我執,也就是滅除粗分的煩惱,証得二乘所謂的阿羅漢果,這是毗婆沙宗所謂的阿羅漢。
應成不認為是真正的阿羅漢,因為他們所斷的只是粗分的煩惱,暫時煩惱不生起而已,並未把煩惱從根拔除。因為下部只了解粗分的無我,補特伽羅非實質有,他們不了解補特羅無自性;未証補特伽羅無自性,所以未斷除細分無明,細分的煩惱無法斷除。應成認為細分煩惱若存在,有一天粗分的煩惱仍將生起。細分的煩惱是執著我有自性,執著補特伽羅有自性,也就是細分的無明。如果能夠把細分的我執,就是清除了細分的無明,剷除煩惱之根,再也不會有生老病死,受輪迴之苦,得到解脫,証得真正的阿羅漢果。
因此,要滅除細分的我執,細分的補特伽羅我執;那麼,要滅除這些,先要了解無自性,依這種智慧,破除細分的我執,細分的補特伽羅自性有。在現証補特伽羅無自性之後,再也不會有補特伽羅自性有的執著。所以我們要破除粗分的無明,以及細分的無明,也就是粗分的我執,以及細分的我執。
思惟觀察無我的智慧,也是無自性的,依因緣聚合,一切法均由觀待其他法而安立。修持這種無我的智慧,讓它增長。但是必須依三學的戒為基礎,再修持這種智慧,沒有戒就像站在水中,沒有安腳處。以戒學為基礎,定學慧學為助伴;當這些穩固之後,使它慢慢增長。
開始修無常苦空無我苦諦四相,同樣的修集諦的四相;在思惟雜染品的十二因緣時,要配合清淨品的十二因緣,二者相互配合修。在思惟集諦四相之後,可以了解業及煩惱,有何過患。修四諦十六行相,必須依苦諦四相:無常、苦、空、無我,思惟其他的相。
四諦十六行相:苦諦四相為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相。集諦四相為因相、集相、生相、緣相。滅諦四相為滅相、靜相、妙相、離相。道諦四相為道相、如相、行相、出相。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又分為粗分及細分。從毗婆沙論裡所說的,就是二乘的四諦十六行相,依這種粗分的四諦十六行相修持,是無法証得阿羅漢果,僅能証得毗婆沙宗所謂的阿羅漢果。思惟細分的無常等十六行相,就可以証得真正的阿羅漢果。
四諦十六行相配合五道次第,資糧道以思惟修為主;在加行道以聞思修的修為主,經由不斷的串習,當真正現証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那就是見道了。現証四諦十六行相,是在定中的根本智,出定後得位。在修根本智時,正對治遍盡煩惱;根本智又分二種,一是正行對治遍盡煩惱,還未得到斷功德;假如得到斷功德,就是具有斷功德的根本智。從這二層根本智出定,到後得位時,見到一切法都是如夢如幻的虛假相,才真正的體會到。後得位主要修慈心、悲心、出離心、菩提心,積聚許多資糧;經由這些資糧,再次入定,讓自己生起根本智時,那就變成修道。
修道又分為粗細九個層次的品位。我們要斷除俱生的煩惱,分為粗細九層次,所以這種修道也分九品。開始修持對治俱生我執及遍計我執,遍計我執在見道根本智時從根斷除,已經有斷功德,但俱生我執仍然存在,這種俱生我執分九品對治;就是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分為上上、中上、下上。中品分為上中、中中、下中。下品分為上下、中下、下下。對治九品俱生我執,要以與此完全相違的無我慧。所以修道又分為上中下品,又各分為三,共九品,這是對治力,所要斷除的所斷。所斷是從上上品開始,對治力是下下品;所斷的污染猶如衣服的污垢,粗分污垢較易袪除,先破除上上品粗分我執;像浣衣一樣較細分的污垢要用很多肥皂,多次的洗滌;同樣細分的我執,就用很大的對治力。越細分的煩惱,越難對治。例如當我們生起很大瞋心時,自己可以體會,別人看到面相也知道,但是細微瞋心怎麼生起及消失,自己也不會覺察。
修道所斷分九品,煩惱的對治力也分九層次。開始第一次現証空性是見道,從見道的根本智出定到後得位;後得位集聚資糧之後,在現証空性狀態中,就進入修道的下下品修道位,對治上上品修道所斷的煩惱。下下品修道也分三個層次,下下品的修道無間道,無間道之後要斷除所斷時,為斷功德,那時就是修道的解脫道。就是下下品修道生起的第一剎那為下下品的修道,無間道的第一剎那是無間道,無間道對治上上品修道所斷的煩惱,具有斷功德,成為修道的解脫道。從二個根本智無間道,進入解脫道,出定到後得位,又見到一切世俗諦,見到外在的一切法。在後得位時,像我們一樣去聽聞,布施、禮拜,集聚資糧,修慈修悲,修菩提心。當再度進入現証空性時,進入下中品修道位,無間道對治所斷中上品的煩惱,得到斷功德,為中下品的修道解脫道。一直到經由上上品修道無間道,斷除下下品的修道所斷煩惱,這種斷功德,也就是証得阿羅漢果。同樣在五道中,証得無學道。
因此,要了解微細的無常、無我,我們必須聽聞,有了一定的領悟,再去思惟;思惟聞所生慧,由聞所生慧進一步思惟,得思所生慧;由聞思二慧不斷串習,最後達到修所成慧,現証無我,從下下品修道所斷上上品煩惱,一直到斷除最微細煩惱,証得解脫得阿羅漢果。
經由思惟,就像從地圖上尋找目標,可以到達從未去過的地方。如果對道次第了解,雖然解脫位未到達,但可以了解該怎麼走。我們學的要了解記在心中,不要寫在紙上;大藏經已經寫得很多很清楚,我們看不懂。所以了解次第是很重要的,了解之後去實踐,那一條路可行;就像了解地圖一樣,可以讓你安心的走,應該到那裡,心中有數。
這是凡夫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一直到解脫位,配合中士道的道次第,向你們介紹。這種解脫位,就是二乘所証的果位。
第七章 上 士 道
發心勝道木根元 饒偉行處堅基依 盡二資糧點金石 無邊善海聚福藏
諸勝佛子照見知 菩提心寶最極要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現在繼續講解上士道的道次第,這張地圖很重要,需要它才能找到佛國淨土。前面中士道二頌就是出離心求解脫,和出離心很相似的厭離心是有區別,對輪迴苦生起厭煩,不想再受輪迴苦,有了這種厭離,進一步生起出離心,希求脫離痛苦,得到解脫。如果有厭離心、出離心,加上菩提心修持,就成為大乘的上士夫。前面講解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一直修持會成為解脫正因;要是菩提心的攝持,可成為大乘士夫,是佛果的正因。在菩提心的攝持下,聽聞、思惟生起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按次第一直增長,那就是大乘的道次第。生起任運菩提心之前,必須生起任運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道的根本。如果任運大悲心生起,就已經成熟大乘種性;以大悲心攝持,修持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成為大乘種性者的修持。
修菩提心方便,一是七因果,一是自他換。菩提心的修持過去已講過多次,現在不再重述。依菩提心修持大乘道分二:利根修大乘道次第,鈍根修大乘道次第。鈍根者了解通達無實質有的補特伽羅,緣這個境依自續唯識見解,修持七因果、自他換,生起大悲心、菩提心,這種修持稱為鈍根修大乘道次第。總之,生起菩提心之後,再深入思惟無自性、空性,這種修行者稱為鈍根;他們的見解是持唯識見解,以殊勝的了解唯識見解,依這種見解修菩提心。同樣的持自續的見解,也是不可思議的、很殊勝的,修持的菩薩是很多的。所謂鈍根菩薩修持大乘道,一直到中品資糧位之前,不需完全了解空性,但在中品資糧位以上,一定會通達空性。利根一開始就思惟空性,了解真正的無自性,領悟空性,通達空性之後,依通達空性慧,思惟輪迴苦,自己具有大悲心,然後再發起修菩提心;這種具有空性慧,然後修菩提心的大乘行者,稱為利根修行者。入中論說利根菩薩種性,先求真實正見,次乃發心。「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要具備這三種條件,才能進入大乘道,這是含攝修持一切大乘的法要。
利根菩薩修持時先了解無自性,由無自性深入了解空性,通達空性之後,思惟輪迴苦,了解實執自性有是輪迴之根。眾生因執著有自性,依這種顛倒執,生起最基本的無明,一切煩惱從此而生,造業輪迴受苦。因為了解這點,讓自己生起強大的悲心,是最圓滿的悲心。自續唯識也可以思惟他們所安立的見解,讓自己了解輪迴之苦,生起了大悲心。利根和自續唯識了解補特伽羅非實有而產生的大悲心,兩個意念完全不同,差別很大。最殊勝是了解無自性,思惟輪迴之苦,生起最圓滿的大悲心。利根修菩提心所緣不同,不以七因果為主,而以自他換修持為主。
聲聞、緣覺在中品資糧道以上,對空性的看法是無自性的,以無自性觀無常苦空,見解同大乘相同,大乘與小乘是以廣大行來分別。以聲聞緣覺來說,見解一樣,但所造福德不同,定力也有差別;獨覺所造福德以及定力較聲聞圓滿,外相比聲聞殊勝,類似佛陀的相好,因為沒有慈悲心菩提心,所以果報不如佛的相好。大小乘的差別,大乘人從資糧道開始到未成佛之前,主要修持大悲心、菩提心及增上意樂,放棄自利,成辦利他。果隨因行,果本體無自性,全視因的好壞而決定。佛陀的果報是自他利圓滿,是以大悲心為根本,加上菩提心的修持。所以大乘不共的解脫之因是菩提心,只要有菩提心的道,就能成為成佛之因。在阿底峽尊者時,有位很有修持的上師,雖然修甚深密法,因為無菩提心攝持,還是証得小乘的果位。
「發心勝道木根元,饒偉行處堅基依」。說明發菩提心是一切勝道的根本,木根元就是支撐一座大橋的大木頭;菩提心是走上成佛之大道,上了這條大道直走可以成佛。就是修菩提心可以成佛。發心就是發起最圓滿的善心,那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從外面生起,是改變內心不善的、污染的,達到最完善的心。一切有情都為自己的利益,畜生也一樣,心專注自己的利益,希求得到,結果不會得好的果報。以前我們都為自己快樂的心,現前改變專為他人快樂設想,能生這種心,就是發菩提心。把所緣希求他人的快樂上,希求他人離開痛苦,有了這種慈心悲心,慢慢修習就能生起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任運的生起,就是菩提心。為了他人脫離痛苦,這責任是我要承擔的,常常思惟這增上意樂,久習即能生起,這種增上意樂,經說有無量功德。但是我目前尚無能力使一切眾生脫離痛苦,唯有佛陀才具這種能力,因此我決定要成佛,就能廣大利益眾生。如果能任運生起,為了利益他們,我一定要成佛,這就是菩提心。若是口說要利益他們,並無實際行動,這不算是菩提心。為利一切眾生,這是他利成佛;我要成佛,這是自利成佛;所以能夠任運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之心,是真正生起菩提心。能夠自利利他的就是菩提心,若有極大重罪,生起了菩提心,亦能除去,菩提心能斷除貪瞋痴的根本。我們無始以來罪業不剷除,無法增長善業,所以必須把貪瞋痴煩惱現行壓住,要根本斷除必須修空正見。入行論說:「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苦有情,應說是諸善逝子,世間天人皆禮敬」。生起菩提心即佛子,人天共同禮敬。當我們一心想利益他人時,自然人人尊敬。因此降伏魔障,也只有大悲心及菩提心。如寶積經云:「迦葉!如初月為人禮敬,逾於滿月。如是若有信我語者,應禮敬菩薩逾於如來。何以故?從諸菩薩生如來故。」佛告迦葉禮敬菩薩,不是如來,因為佛由菩薩行菩薩道而成。
初發心菩薩生起殊勝心之後,會非常珍惜菩提心幼苗,正如搜集藥草的人,愛惜藥草種子一樣。入行論:「他人為自利,尚且未能發,希有勝心寶,先無今得生」。菩薩了知生起珍貴的菩提心,勵力愛護。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菩薩之正因有三:大悲心、空正見、菩提心。因為大悲心是菩提心及空正見的根本,故先禮讚大悲心。所以聽聞一切法,都要為了修習菩提心之用。廣大菩薩行完全依止菩提心,雖然有智慧資糧,如果沒有廣大行,不是無上菩提之因。
以無量財寶美食布施,如無菩提心攝持,也不能圓滿施波羅蜜多;雖然持戒清淨,如無菩提心攝持,不能圓滿戒波羅蜜多。無論一切善行,如果沒有菩提心攝持,就不是成佛之因,所以六度必須以菩提心攝持才能圓滿。凡是了知修行扼要的佛子,都會以菩提心為最重要的修持。
「我恆如斯而勤行,志求脫者當策勵」。思惟我的傳承上師,都是這麼努力修菩提心,我是志求脫者,亦應當策勵修。
菩提心有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為了利益有情我要成佛,這是願菩提心,願如果不去實行的話,是不會成佛的,行都包括在六度四攝中。行時不受菩薩戒,也不會很廣大。受了菩薩戒再去行六度四攝,就表示在行菩薩行,實現成佛圓滿的方便。
那麼,發心之後,以行心應如何行菩薩行;發心之後行六度時,並不一定要先受菩薩戒才行六度,有些是發心行六度,再受菩薩戒;如果受了菩薩戒,必須要有行心。至於行心的解釋有多種,以入行論說,受了菩薩戒之後,也有願心行心,但大部分都在行心中。因為自續以下,認為菩薩戒體並非色體,而是心所;這種心所是想持戒的意識,有時會生起,有時不一定生起,所以戒體並非時時現起,不現時行六度就是願心所行,並非行心。因此,我們生起想要持菩薩戒的同時,內心又生起菩提心的話,那個心就是行心的菩提心,因為菩薩戒已現起。
自續以下說菩薩戒是意識,則有現與不現的時候,菩薩戒現起就是行心,不現時是願心,這同入行論的詞意相同。所以菩薩從初地至七地,都有願心的產生,並不是菩提心產生時,都是行心。七地菩薩以下有願心,八地菩薩以上有行心,從初地至佛地都有行心。這是自續及唯識所共同主張的。
應成主張菩薩戒是清淨意樂加上儀軌,所以是色體,不是意識,是有形的,受了之後,時刻都存在的。因此受了菩薩戒,菩提心是行心,不是願心。實際狀況也是如應成所主張的。自續及唯識所主張的菩薩戒是意識,只是行心及願心的界限不同而已。
菩提心分為行心及願心,以及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並非就是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証空現量,也就是見道以上才能得到的。我們要証得勝義菩提心,必須要積聚很大的資糧,一大阿僧祗劫的資糧。因此,我們要以教証二功德,生起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先要無相,去除一切相執、自性執,還要有世俗菩提心的幻相,所以初見道時,就証得勝義菩提心。初地菩薩稱為勝義菩薩,就是因有勝義菩提心的緣故。勝義菩提心只是菩提心的名字,實際上並非菩提心,入中論說見道以後,稱為勝義菩薩。世俗菩提心生起有三種:第一、我們稱為菩提心,但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我們稱為放牛牧童的菩提心,牛在前牧童在後。他會想先讓眾生成佛,我才成佛,這是一種願。觀世音菩薩的菩提心,一般說是第一種菩提心,因為他希望一切眾生都成佛,他才要顯佛相。第二、船想菩提心,希望眾生都上船,再划到彼岸去,因為他思惟我同眾生一起成佛,所以自利他利同時圓滿。文殊師利菩薩是以第二種發心,他希望一切眾生一起成佛。第三、真正的菩提心,稱為國王菩提心。因為他必須登上王位,才有能力使百姓得到快樂。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發心,他想我不成佛如何救度他們,因此他必須先成佛。有人認為第一及第二菩提心,不是真正菩提心,這種思惟是很好的,但一切眾生先成佛,或是同時成佛,是不可能的。這是具有強大悲憫心,見到眾生受苦的緣故,所以觀世音菩薩及文殊師利菩薩,有這種思惟。如果先証得菩提心之後,再思惟第一、第二,就是真正菩提心。這是一般對菩提心思惟的三種方式。以標準來分菩提心有四種:在資糧道及加行道,稱為希求菩提心,因為以比量來推測成佛,無法現証。初地菩薩至七地菩薩,稱為增上意樂菩提心,因為証得自他平等。八地菩薩至十地菩薩,稱為成熟菩提心,因為他們發一切願,都可以實現,所以稱為成熟菩提心。他們想要利眾時,不要刻意就能實現,入証空三摩地,也不要刻意就能進入,因此稱為成熟菩提心。成佛之後稱為無障菩提心。
菩提心又分二十二種:一、地菩提心。初証菩提心,尤如大地為一切萬物之所依,有了最初的菩提心,為一切功德所依處。二、金菩提心。中品資糧道以上菩提心,如黃金不管怎樣燒煉,不會改變它的性質。發心意樂不會退失,不會改變。三、上弦月菩提心。上品資糧道的菩提心,因為証得法續三摩地,直接聞勝應身佛說法,菩提心更殊勝。四、火菩提心。加行道的菩提心,因為斷除了不必要的幻相、疑惑,火能燒障礙的柴。以上四種稱為希求菩提心。五、寶藏菩提心。初地菩薩布施圓滿,能滿眾生願,猶如寶藏。六、寶源菩提心。二地菩薩持戒圓滿,是一切功德生源,如寶礦。七、大海菩提心。三地菩薩安忍圓滿,遇到逆緣不能動,如大海。八、金剛菩提心。四地菩薩精進圓滿,不受他人破壞,猶如金剛。九、山王菩提心。五地菩薩靜慮圓滿,堅固如須彌山,散亂不能動。十、良藥菩提心。六地菩薩般若圓滿,慧能除二障重病,如良藥。十一、友菩提心。七地菩薩不捨利他,猶如眾生善友。以上為增上意樂菩提心。十二、如意寶菩提心。八地菩薩如願成辦,猶如如意寶珠。十三、日菩提心。九地菩薩能成熟所化,如日輪。十四、歌音菩提心。十地菩薩以愛語調伏所化,猶如歌音。以上稱為成熟菩提心。十五、王。勢力無礙,猶如國王。十六、倉庫。具足無量福德智慧資糧,猶如倉庫。十七、大路。三十七道分,三世諸佛皆行此道,猶如大路。十八、車乘。悲及智,不墮生死涅槃二邊,猶如車乘。十九、泉水。總持辯才,能持已聞未聞,猶如泉水。二十、雅聲。發揚眾生解脫生之妙音,猶如雅聲。二十一、河流。唯一共道,饒益眾生等無有異,猶如河流。二十二、雲。法身,能示現住兜率天及從彼歿,猶如大雲。以上為清淨地至佛地的菩提心。
布施滿願如意寶 摧伏慳吝勝寶器 無畏心生菩薩行 美譽十方恃遍揚
此義了知身資具,悉捨趨善善士依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我們有了行心之後,行六度萬行。我們行布施時,必須由菩提心攝持,才是真正布施度。不只前行要有菩提心攝持,正行時要有空正見的輔助,結行要迴向無上菩提,具有這種前行正行結行的修持,才是波羅蜜多的修持。如果前行有菩提心攝持,正行無空正見輔助,也不算波羅蜜多的修持;如果前行無菩提心攝持,正行有空正見輔助,也不算波羅蜜多的修持,也不是布施度。如果前行正行具足,結行無迴向無上菩提,也不是波羅蜜多的修持。二乘人也有布施等六度,但是沒有菩提心攝持,只有空正見。具有前行正行結行波羅蜜多的修持,我們總攝六種,也就是六度。有菩提心沒有空正見的修持,如布施雖然做得很好,但不是布施度。
布施分為無畏施、財施、法施,為了滿足一切有情緣故,所以布施是滿足一切有情的如意寶。一般窮人吃不飽穿不暖,他所希求能給滿足。國家有了如意寶,眾生祈求可以得滿足。因此布施可以利益廣大有情,滿足他們的願望,則能攝受廣大有情。如果有人能行廣大施,不論他有無學問,人人都會讚嘆他。一位很吝嗇的人,不論有多大財富,無人尊敬他,而且還會呵責他慳吝。這種人當他需人照顧時,無人理睬他。
先行布施,才能攝受有情,才能行法施;法施才能使他們該斷該取。要廣大利益有情,必須有財施及法施,財施要有財富,法施必須了解廣大法要。因為布施才能滿足眾生的希願,所以布施稱為無上如意寶,是摧伏慳吝的勝寶器,喜愛布施的人,他心想不布施會後悔,是切斷吝嗇的寶器。財施有盡的時候,法施只要了解法義,就可以滿足求法者,自己也永不會盡。
無畏施是人家有遭到恐怖時,不論是物質或精神,協助他脫離怖畏。如兩國戰爭,以你的善巧化解雙方衝突,使人民不受恐怖。具足了財施、法施、無畏施之後,即使不要名譽,十方徒眾都會讚揚。菩薩了知布施有此殊勝功德,他們會善巧的行廣大施。
戒乃浣淨惡垢水 除熾熱惱心月光 猶如須彌眾中尊 具戒無畏眾悉禮
諸善士於誓承戒 當如護眼而受持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戒分很多種,最普遍十善戒,菩薩戒及金剛三昧戒;持戒好比淨水,可以滌淨三門所造的惡業。持戒清淨時,粗分的煩惱不生,內心會安住在戒體上。夏日炎熱太陽令人熱惱,但月光既能照明,也能使內心清涼,感受無比的舒暢,所以戒好比月光。持戒清淨能使內心起很特別的快樂,不論到那裡,都不會感到羞愧之心;譬如遵守法律,不會害怕警察找麻煩。自己具足清淨戒,不會對自己行為,感到慚愧或後悔。內心既然沒有羞愧,時時都是安寧的。以一個出家人來說,如持戒不清淨,到一所清淨道場,也會有羞愧感覺,臨終時會後悔;因為有羞愧,所以內心不能安寧;內心不安寧,就會痛苦。具戒清淨時,見到任何人不會畏懼,好比國王自在,「猶如須彌眾中尊」。
善士們了解戒體的殊勝功德,所以都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嚴守所受戒體。每個人都會很機警的保護自己眼睛,當有灰塵或其物質接近時,立即反應以手遮擋;因為眼睛太重要了,人人都會防護,只要一點點東西進入眼睛,立刻感到不舒服,設法治療。同樣的,具戒清淨的賢者,稍為違犯輕微戒律,都會立即懺除,當如護眼而受持,或當如氂尾而受持;氂牛只有西藏有,氂牛愛惜尾巴毛,當尾巴毛纏繞在樹枝時,即使是一根,不肯放棄離開,有時等到餓死。
具忍力者最勝飾 摧惑妙善最極致 瞋蛇之敵金翅鳥 防禦惡語堅甲胄
此義了知勝忍甲 繁多如理精專行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有學識者應修忍辱,如果為了一點小事而不能忍,不是很好的;有些人很認真為大眾服務,也有很大清淨心努力做,但在服務過程中,因為表現難免受人非議,結果就灰心,這是不能忍而退怯。我們要行廣大利他事業,必須要有忍辱的智慧。如果一件事對眾人有利的事,無論有多大困難,一定要堅持下去。所以行廣大事業,應當修忍,忍辱是最有利的事;如為小事而灰心,那就無法行廣行。尤其是學正法時,一定會遭到很多挫折,如不能忍是無法得到法益;必須忍苦受,才能獲得殊勝正法。
忍辱是摧毀煩惱的勝方便,有人為了世間名利事,都能不計辛勞,日以繼夜的做,但要他學佛靜坐一分鐘,都會忍不下去,熱也不行,冷也不行。做任何真正對自己有利事,一定會遭遇困難,必須吃苦,以及堅定不移的信心。學法受點小苦,不應退怯,應該思惟地獄眾生的痛苦,這點同他們比起來,簡直是太微小了,想到熱地獄寒冰地獄的苦,就不會怕冷怕熱;思惟餓鬼道眾生的苦,而我們也為了生活,而承當像餓鬼為了吃受苦。為了正法居然無法承受微,那豈不是顛倒。今生能遇到正法,是何等的幸運,必須要承當一點痛苦;為了正法能承當一切痛苦,這是最好的忍。我們了知忍辱殊勝之後,應該以各種正理,如理思惟防護。
毒蛇是冷血動物,被毒蛇咬如用金翅鳥骨製的藥,毒即可排除。瞋心尤如毒蛇,忍辱好比金翅鳥;毒蛇見到金翅鳥,牠會逃之夭夭;忍辱修持很好時,瞋心自然逃開;忍辱好比鎧甲穿在身上,毒箭無法碰到身體;忍辱修持很好,不管多大的惡口,不會受到動搖。世間的許多紛爭,皆由惡語惡詞而產生,這只是一種空虛的聲音;如果善加思惟,一種小小的聲音,為何而起瞋心;如果拿棒打你,可以跑開,因為被打會痛;聲音不會使身體受痛,何必計較。
披戴堅禦精進甲 斷証功德弦月增 眾行進趨具義利 所作始終如願成
知此懈怠盡淨除 偉大精進佛子行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不退轉精進好比盔甲,有了盔甲功德如上弦月,漸漸增長至圓滿;有了不退轉精進,不論做任何事,都能很堅固,有始有終;有始無終不是精進的人,遇到困難,就懈怠退怯;精進的人做事都很澈底,一定成功。佛說:如果手中有放逸懈怠,任何法都不會存在。有了精進,一切功德自然生起。但光是靠精進是不夠的,必須智慧配合,才算圓滿。精進如一位有蠻力的人,走路不知方向,做事只有幹勁,智慧好比一位指導者,指示如何應用善巧方便。因此精進配合智慧,做任何事都能圓滿成功。沒有智慧的精進,會變成頑固,只會蠻幹到底,遇到困難不易解決,難以成功。
菩薩的偉大行願,依精進而實現,雖然積聚三大阿僧祇劫資糧,因為精進而不退怯,終能圓滿誓願。沒有精進心,遇到困難即生懈怠,尋求捷徑。現代有人心想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時間那麼長,倒不如去學即身成佛法門;因為精打細算,省力省時,想不勞而獲,終於一無所成。這裡說個笑話:以前有位韓國人到辯經院,他說要成佛很快,他有方法不需苦行,我可以教你的學生,要不要給我一個機會?我說有這般方便法門,當然要隨喜,等下集合學生聽你講法。我對學生說韓國的佛陀來了,你們去聽他講法。我未參加,學生都好奇跑去聽。他很神氣坐在上面,講最快的成佛之道,比密宗即身成佛還要快,學生邊聽邊笑,半小時不到成佛要訣全部講完。我們學校另一位韓國人來學藏文,學生後來開他玩笑:你們韓國佛陀來了。那位學生說他真是丟我們韓國人的臉。我也說韓國佛陀真的很殊勝。
禪定乃心具權王 等持不動如須彌 運持悉入善所緣 身心俱得輕安樂
知此所有大瑜伽 息止散亂恆依定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我們的內心像一隻未調伏的大象或野馬一樣,因為無始以來串習雜染品的法,一直跟隨雜染品轉;心不是一定跟隨雜染品,是串習力太強,不由自主的跟著它轉。例如瞋心一起,脫口而出的說些難聽的話,傷害了他人,結下仇恨。同樣的,一心想好好學法,當興緻勃勃地學了一段時間,一遇小挫折,心力就提不起來,又跟著放逸跑了。似乎我們內心無法同手一樣,可以控制要舉起或放下。有時我們內心真想行善行,但因串習壞的習性很強,雖然想做就無法辦到,心完全無法控制自如,好比騎著一隻未調伏的野象、野馬一樣,任憑牠馳騁。
但是,不能永遠讓牠亂跑,必須設法調伏,不然墮下去有生命危險。我們的心馬也有方法調伏,開始時修習皈依、出離心,暫時使心不往外跑;但光靠止修,無法完全使它不往外散逸。為了讓心很穩固的學習佛法,可以調息或緣其它法修止觀,但無法用在真正用途上,只能暫時對治粗分的煩惱,細分的我執是無法對治。經由了解細微心識無自性,以此為所緣境修習止觀,假如能証得止觀,比細微心識粗分的煩惱再也生不起來,這是最圓滿的所緣境。「禪定乃心具權王」,如國王有權力令百姓做任何事,只有這種禪定威力能令心調順。其餘所緣如觀佛像等為所緣,像國王底下的大臣,權力有限。譬如進入初禪只能阻止初禪以下的粗分煩惱,初禪以上則無法阻止;同樣的二禪三禪四禪,也只能阻止以下的粗分煩惱。到了四禪的修行者,會誤認以為已斷了煩惱,証了阿羅漢果;但經過思惟觀察仍有些煩惱,至於無色界的煩惱也無法阻止。經過往上繼續修,入無色界頂非想非非想天定,僅能遮止以下煩惱,但仍無法對治該天的微細煩惱。因此,從初禪修到有頂,只是修禪定,無法從根拔除煩惱。緣空無自性修止觀雙運成就禪定,雖然未到初禪,但三界粗細煩惱均可斷除。因為從初禪至有頂的定,不是在對治細微煩惱。但是緣空性的止觀,一直在修對治煩惱,當他成就止觀時,粗細煩惱均可斷除。
如果每天生起無數煩惱,要一一用不同方法對治,那何時才能靜息煩惱?我們要了知煩惱的根源是顛倒識實執,所以它的正對治品,是虛幻無實,是空無自性的無我慧,就可以把煩惱連根拔除。
我們道次第講授的,已經由下士道,中士道的修持,產生一股強烈的出離心的大乘修行者,這時要修的是止觀雙運,也就是正對緣空性修止觀雙運。所以在廣論最後講止觀部分,主要的是計對空性,引導如何修習止觀。這裡說「禪定乃心具權王」,主要指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的禪定。假如自己心續上,已經生起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禪定,就可以控制所有的粗細煩惱,不讓它現行,這時就有強大的對治力。好像國王具有權力,命令他人做該做的事。
「等持不動如須彌」。如對緣空性生起止觀雙運,在止當中穩固像須彌山,不受外在所動搖,須彌山是堅固的山王,不受任何動搖。也就是說能夠生起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禪定,不會受到粗細煩惱的動搖。在定中有堅固的止修,出定後能任運緣一切善法,一切法如夢幻一般,都是虛假的。已成辦這種定,經由了解無自性當中觀察,觀四諦十六行相,不離空性。觀佛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都能自如,緣它造作一切善業。所以「運持悉入善所緣」。
此種禪定生起時,繫心於境,任運等持,產生身輕安,身輕安內心也會引起心輕安。這種輕安的樂受,不是世俗的樂受所能比的,最殊勝的輕安,在保持安樂中不斷持續,就是「身心俱得輕安樂」。
修習瑜伽行者,綠空性修習止觀雙運禪定,這點也應該了解;了解殊勝之後,「息止散亂恆依定」,不隨內心散亂,依止緣空性修禪定。
深慧乃如見導眼 輪迴根本摧破道 無餘教乘讚德藏 除痴迷暗最勝燈
知此求脫諸賢善 深道力力勤觀修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修持智慧波羅密多,主要依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攝持下,緣空性修止觀,經觀修止修相互配合,就是屬於智慧波羅密多的修持。同樣,在菩提心攝持下,思惟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修粗細無我;聽聞思惟研討經論內涵,都屬於智慧波羅密多的修持。了解空性中的所遮所斷,那就是真正智慧波羅密多的修持。依菩提心攝持,觀想空性,到了有一日能夠生起緣空性的止,再經由觀生起緣空性的智慧,那就是深妙的智慧波羅密多的修持。「深慧乃如見導眼」的深慧,就是這個緣空性生起止觀雙運的修持,特別是觀慧方面,止後所生的觀慧。如果有了這種深慧,正如一位很好的導師引導;一位明眼人引導一群生盲人,渡過險道。更有不共的功能,「輪迴根本摧破道」,緣空性生起的觀慧,可以把輪迴的根源摧破。
在修習空性時,經由比量通達空性,這種比量智是無法摧毀輪迴根本;雖由比量了解顛倒識實執無明,所執的實有相是不存在的,但不是現証量是無法摧破。緣空性証得深慧,與比量完全不同,一切經論都在讚揚這種智慧。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此一切要目,佛為智慧說,故欲息苦者,當生空性慧」。前五度波羅蜜多的修持,是為了有個圓滿的智慧波羅蜜多,如欲斷除輪迴之苦,必須生起空性慧。集經論說如果具緣空性生起的止觀雙運的深慧,可以破除所有外道,正如獅子一吼,百獸懾伏。五度如盲,以慧導之。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讚智慧度的功德:「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勝果」。如有眼的士夫,能引一切盲人到達欲往之處。因此修道時由智慧波羅蜜多,能夠不顛倒的了知正道或非正道,能攝取無眼的布施等功德,趨向佛果。
其他經典也提這些,佛陀在世時教誡阿難:如果世間有無數的佛像,如同下雨般降下無數舍利子,這佛像遍滿三千界,你把這佛像全部毀掉,我不怪罪;假如你聽聞了智慧波羅蜜多的修持,結果中途放棄了,那我不是你的導師,你也不是我的弟子。以我們來說,有人很精進的修智慧波羅蜜多,把他趕走,我們不會驚奇。但我們見到如同下雨般降下舍利子的佛像,被人拿走或毀壞,我們一定不肯罷休,因為我們沒有澈底的了解修行扼要。修持中最殊勝的,就是修智慧波羅蜜多,即使有很短的時間,也不該放棄這種修持。在般若經廣中略裡,都有讚揚智慧波羅蜜多。因此「無餘教乘讚德藏」,這麼殊勝,我們要把一切修持儘量配合智慧波羅蜜多。
「除痴迷暗最勝燈」。痴是無明,痴有粗細不同層次,對治不同層次的無明,也有不同的智慧。假如我們暸解無常,以及粗分無我,這些智慧只可對治某一種煩惱,正如一個房間的燈打開,不能使所有地方都明亮。但是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的觀慧,可以正對治所有的煩惱,就是無明實執,要揭開無明黑暗,最殊勝的就是這個智慧,除無明黑暗最殊勝的燈光。
「知此求脫諸賢善」。了解無自性,了解非實有的求解脫者,了知它的重要性之後,應該努力修持,要想盡一切辦法,從各門中讓自己生起這種觀慧,「深道力力勤觀修」。
一般所講六度次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是依因果次第排列,但行持時並不一定依照次第;如果修持六波羅蜜多,則必須按次第。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等三,屬於福德資糧品,是証得色身的主要正因。精進波羅蜜多,可以用在積聚福德資糧,又可用在積聚智慧資糧。靜慮波羅蜜多及智慧波羅蜜多,屬於智慧資糧品。一般在家眾主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為主,靜慮波羅蜜多及智慧波羅蜜多,是出家眾為主,精進則包括在家眾及出家眾。後二度因為在家世俗事雜,不易修持,出家眾則離了世俗家事,修持較為合適。
六度修持劣勝也有差別,布施波羅蜜多與持戒波羅蜜多相比,則持戒較殊勝,但與忍辱波羅蜜多相比,則不是殊勝的;忍辱與精進波羅蜜多,後者較勝,但與靜慮波羅蜜多比,靜慮較為殊勝;靜慮又比不上智慧波羅蜜多殊勝。所以智慧波羅蜜多的修持,比前五度殊勝。又布施、持戒、忍辱三度是世俗諦的修持,後二度是勝義諦的修持,精進二者都需要。
第八章 止觀雙運
唯獨制心禪定修 深知無力斷輪迴 離止道唯甚深慧 任作觀修不摧惑
接著講止觀雙運不共的殊勝處。我們不管緣世俗的任何法為所緣境,修持止觀,是無法斷除煩惱根本。緣空(以空性為所緣)証得止觀雙運,這種止觀雙運要依智慧資糧,可以從根斷除一切煩惱。如果不積聚資糧,一直修雙運的智慧,也不能成辦的;所以不能只滿足緣空性為止修,必須突破,讓自己緣空性修觀。
我們發現有些人,不知緣空性修止,也不知如何生起觀,修了一段時間,根本不知道緣空性的止觀是什麼?但是心想會不會得到什麼果位,生起急求果報之心,這因為不了知修持真正的內涵而引起。假如具有緣空性生起止的修持,也不能斷輪迴之根。那麼,以其他修止怎能斷輪迴之根呢?有些對緣空性的止,連名字都沒聽過,還說要苦行三年証得佛果,這不是空談嗎!因此,我們要自心續上生起緣空性的止之前,必須要通達空性;但通達空性,也是一件困難事。假如具有通達空性的智慧,沒有生起緣空性的止,僅僅依通達空性的智慧,亦無法斷除輪迴之根。了解這點,通達空性之後,進一步精進修持具有緣空性的止;有一天生起了緣空性的止,必須更進一步修持緣空性的觀慧;當心續上生起了緣空性的觀慧,就可以止觀雙運,止觀不會再分離;依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的智慧,對治輪迴之根,也有能力斷除輪迴之根。這一偈頌的意思,只靠緣空性修止,修幾劫也無力斷輪迴之根;通達空性的智慧,只作觀修,離開止也無法斷煩惱之根。必須修持止觀雙運。
是以善修空妙慧 騎乘不動寂止馬 離邊中觀智利器 終究緣執悉壞滅
如理觀証深廣慧 如証智力遍廣修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斷除煩惱根本,要依空妙慧;空妙慧是徹底了解一切法的實相,最究竟的性質—-空性,依這個智慧修持,令其增強。深妙慧在藏文是究竟慧,最究竟最完美的。我們尋找法的最究竟性質,就是空相、空性。我們要了解一切法的實相,先從最粗分的開始,慢慢的深入細分的空妙慧;這種智慧必須依:「騎乘不動寂止馬」,依靠很深的止的力量,騎修止的馬走到解脫位。也就是止觀雙運的修持。所以止觀雙運的智慧,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依此可以摧毀輪迴之根。因此,最究竟最圓滿的,離二邊的中觀,就是止觀雙運的智慧,尤如最鋒利的劍,無堅不摧,砍斷無明的大樹。智慧配合止觀雙運,就有鋒利的智慧寶劍出現,可以完全摧滅常邊斷邊的邊執見。也就是最圓滿的止觀雙運智慧,可以摧毀一切邪見;依中道的修持,讓我們的智慧更廣大、更殊勝,就是「如証智力遍廣修」。
制心一處自得定 所緣如理而觀照 各自成証得空慧 不動極堅而安住斯定愈堅止觀二 雙運勤修大奇妙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奢摩他並非一般的,必須緣空性的奢摩他;光是緣空性的奢摩他也不行,仍須緣空性的毗缽舍那,這種止觀雙運才能成佛。如何依緣空奢摩他証得緣空毗缽舍那?就是緣空性住於一處,証得奢摩他時,應該觀照所緣空性。在聞思時,我們無法專注於一所緣境上,但在修聞思修慧時,必須制心一處於空性上觀照才行。假使無法制心一處,定力不是很堅固,往往偏離所緣,必須以正念正知再制心一處。如果安住的力量太小,觀照力量不夠時,要加強觀照力量。因此,以奢摩他觀照空性時,不只有專注於空性的力量,還要具觀照的力量,這兩種力量平等互助。因此在緣空奢摩他觀照空性時,是不能離開所緣空性,一定要專注所緣空性當下觀照空性。「各自成証得空慧,不動極堅而安住」。意思是在專注所緣的當下,觀照空性的力量能更堅固,在觀照空性堅固的同時,專注於所緣空性的力量也跟著增長。這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相互觀待修法,稱為止觀雙運。假使智慧的觀照力和禪定的安住力,無法互相幫助,那就不是証得止觀雙運。在智慧觀照的同時,不但不會影響禪定的安住力,而且能使禪定的力量更堅固。在禪定的力量安住所緣空性的當下,也不影響空性慧的觀照力,如能得到這種境界,就可以止觀雙運修空性。以這種方法精進修雙運,不是証得一次就可以放棄,反覆串習雙運勤修,証得的殊勝境界,那實在是很奇妙的。
緣世俗諦的止觀雙運,不只內道,外道也有;緣世俗的外道,能修止觀雙運(觀粗靜相),但有時安住力勝於觀照力,或者觀照力勝於安住力,有這種可能。初禪、二禪、三禪的修行者,安住力勝於觀照力,止觀力量不是平等的,到了四禪的止觀力量平等。我們剛開始証得緣空止觀雙運時,並不是証得靜慮正等至,必須反覆串習,才會得靜慮正等至,那時才算初禪。大乘加行道者証得緣空初禪時,會進一步修持二禪靜分,証得緣空二禪的正等至;再修持緣空三禪的靜分,証得緣空三禪的正等至,這樣慢慢修到四禪。大乘上品資糧道時,會証得緣空四禪,色界的四禪以及無色界的四定。一般的禪定就是色界及無色界的各四種禪定,假使以這四種禪定,修緣空止觀雙運,在資糧道是無法辦到。所以在資糧道,沒有緣空的止觀雙運。以緣空禪定的力量,修止觀雙運慢慢証得緣空止觀雙運,就是証得了大乘加行道。這是對未經小乘阿羅漢,直接進入大乘菩薩而講;証得緣空止觀雙運時,就是大乘加行道菩薩。雖然証得止觀雙運,但並未証得緣空的初禪。慢慢的修緣空初禪至三禪,如果証得緣空的四種色界禪定,可以任一種禪定來修持見道。但是要真正証得見道無間道時,必須要緣空的四禪。
在大乘見道無間道之前,雖然加行道菩薩也具足了緣空的色界及無色界的八種禪定,為何在見道無間道,要以第四禪為基礎?因為第四禪的安住力及觀照力是平等的,生起見道無間道,是快而且容易的。以應成的主張,在聲聞加行道時,得到了緣空的止觀雙運。但並不一定表示聲聞加行道,要得到一般的色界及無色界的四種禪定,不過大乘者是一定需要。假使當時聲聞在加行道時得了四禪,他會以緣空的四禪進入見道無間道。如果在加行道只有証得初禪,或二禪三禪,他會當時証得該禪定生起見道無間道;但是証得無色界禪定,不會以無色界禪定生起見道無間道,他會以四禪定生起見道無間道。但是上上根聲聞,修見道時唯有緣空奢摩他及毗缽舍那雙運,成就阿羅漢果位。不用初禪、二禪為基礎。當開始証得初果時,一種是同時斷除所斷煩惱的初果,一種是次第斷除所斷煩惱的初果兩種。上上根聲聞証得初果,不需經還果(二果)不還果(三果),直接跳到阿羅漢果。但是獨覺見道,必須一般禪定具足。
等持觀法空虛空 後得觀法空幻術 方便智慧互攝修 讚此菩薩到彼岸
証已永絕一方道 斯乃賢善佛子行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這裡指解脫道無間道,觀法空性猶如虛空,所現起的遮相是無遮相,在緣空毗缽舍那時,仍有幻相,那就不是現証空性。在加行道的菩薩,以頑固的緣空止觀雙運,幾乎可以到達緣空証量,但是仍能見到細微的世俗幻相;到這種境好像滅除一切幻相,現証空性;但並不是現証空性,以及滅除一切幻相。自己不能體會,好像現証空性一樣。在加行道的菩薩,在緣空三摩地,不能體會細微幻相,所以仍有我的存在。因此佛陀說無色受想行識,如果仍存在細微的受想行識,仍在加行道位。在加行道菩薩出定後,會以為現証空性,因為不能體會幻相存在。因為產生了疑惑,當他再緣空三摩地時,有無最細微的幻相存在,後經自力觀察發現仍有,了知原來尚未現証空性。加行道分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所以加行道菩薩出定後,仍舊觀察有無最細微的幻相,然後在緣空三摩地時現証無間道見道。所以在心經中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聲意等,讓菩薩們了解見道時是滅除一切幻相。出了見道的根本智,在後得位時觀法空如幻。
我們現在見到一切法都是真實的,因為面對這些外境都是真實的,所以產生貪瞋痴。聖者在後得位見到如幻如化,如同我們看電影一樣,不會執著是真實有的相,見到自己的五蘊只是幻相。如果後得位有病苦,也會認為是幻相,不會執著是病苦。所以在後得位菩薩,如別人以刀慢慢切他的肉,他不會感受是切他,是一種幻相而已。一般人在面前放一動物屍體,會感到不忍心,因為有悲情,但不會增加你身上的痛苦。後得位菩薩捨身布施,好像割掉面前屍體的肉,不會產生痛苦,因為深信是幻相,不會產生執著。因此証得初地菩薩,可以捨身布施給眾生。至於布施視對佛法利益問題,如果施給對佛法無益,可以不施。當我們執著幻相是真實時,菩薩看眾生很可憐,因為他體會到一切法是幻相,而眾生執著實有,產生了不共的殊勝悲心。這種方便智慧互相攝持到彼岸的修持,應該讚嘆。
菩薩了解這些道理後,他不會只在一種法上用功,他會修持如幻化的一切法,更加廣大,不會滿足六度一切善行,這是菩薩應該行的。
第九章 由顯入密
如斯因乘及果乘 二大勝乘諸共道 具已善巧阿闍黎 如理依趨四續海
盡其口決依勤修 暇身妙義斯得圓 我恆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以上從依止善知識,至緣空毗缽舍那止的修持,廣論也到此為止,所以這攝頌涵蓋更廣。這時應該在毗缽舍那之後,配合密宗道次第論的顯密修持。我們在講上師相應法時,也算是密的修持。由上師放出的光明,去除內心的業障,這種觀修是顯教。「如斯因乘及果乘,二大勝乘諸共道」。因乘是顯教,果乘是密教,這二大勝乘次第都要修:六波羅蜜多、止觀、願心、行心的菩薩行,是顯密共同的修持。有些人覺得自己對密教的修持不錯,而輕視顯教的修持,這種人尚未通達密教的道理;如果通達的話,就不會輕視顯教的道理。顯密共同修持的大道,我們要盡量修習,讓自己生起二大勝乘的共道。如果了達二乘共道,然後尋找具足善巧的阿闍黎,如理依止,請求引導,這才進入不共的密教修持的第一步,然後依密教修持,由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依上師口訣勤加修持,才不浪費人生,暇身妙義才得圓滿。最後是上師指導的,我們應該努力修持。在宗大師的密宗道次第中提示,四部必須按次第漸進,是不可逾越的。現代人好像事部、行部不很重要,就直接進入無上瑜伽部,這是錯誤的,那何必說四部次第。這都是不了解次第的緣故,沒有基礎,如何超越呢?沒有翅膀想飛,沒有腳想跳,其結果如何不難想像。
修密要如理依止具相阿闍黎,按四部次第修持;顯教阿闍黎同密教阿闍黎有些不同;批評密教具相阿闍黎,比批評顯教阿闍黎更嚴重。依止了具相金剛上師,好比蛇入竹筒,不是上升就是下墮;這意思必須遵守金剛上師的三昧耶戒,違反就是下墮,因此依止之後,只有上下兩條路,別無選擇。
第十章 結 行
造論為己修心用 兼亦饒益他賢善 諸佛圓滿歡喜道 易解演教善功德
普願法界諸含識 斯此善道永不離 我恆如斯而祈願 志求脫者作願持
宗大師說明造論的目的,為自己的証量增長,所以造此攝頌;第一為自利,自己修心之用;其實他已証得法身,這是謙虛之詞。第二為他利,為了饒益賢善之人,亦能依此道次第修持。自利及他利的目的,都是暫時的,而究竟的目的是成佛。為了暫時及究竟的目的,宣說諸佛圓滿的歡喜的道次第。宗大師說以容易了解的詞意,演說修持種種善功德。希願一切有情都能修習,永遠不離此殊勝道次第,所以我(宗大師)要常常祈願有志求脫者,應該以此道次第作為修持。
攝頌全部講畢,我依自己體會的,並未參考很多經論講解,如與經論相違,應以經論為主。如今尋找圓滿無瑕疵的上師很難,所以我有瑕疵,亦請你們包涵。
Tags: 中觀, 信心, 六度, 前世, 前生, 四聖諦, 威儀, 廣論, 持咒, 教育, 治病, 淨土, 無我, 現觀莊嚴論, 禪修,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輪迴, 阿彌陀佛, 飲食
延伸閱讀
|
主持人 |
洛桑嘉措院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