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2 13:18:24
淨慧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禪意三題
 
淨慧

開悟——生命的覺醒

  什麼叫做“開悟”呢?“開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明心見性”。佛陀出現於世就是為此一大事因緣,要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入佛知見。我們學佛也是要為此一大事因緣,即根據佛所開示的佛之知見而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是我們學佛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出發點。因此,說“明心見性”,說“開悟”,並不是禪宗獨有的,而是整個佛教的立足點。整個佛教都圍繞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展開。“開悟”一般地說有兩種,一種是“解悟”,一種是“證悟”。所謂“解悟”,就是從理解佛法而獲得開悟,主是理解佛說的經典、祖師的語錄,修行的法門、次第和途徑,然後根據某一法門去修。理解了某一些法門的修行次第便是一種悟,這叫做“解悟”。這好比我們沒有去過北京,沒有到過故宮,但是我們看過北京的地圖,看過故宮遊覽手冊,我們也就知道了金水橋畔就是天安門,然後是午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麼一層一層殿宇的路線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僅僅曉得這個次第和路徑而已,並沒有親身的感受,沒有親切感。那麼什麼是“證悟”呢?就是我們不但知道天安門、故宮過了一門又一門是怎麼一種情景,而且親自到那裡去了,有一種親身的感受。這種親身感受的本身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這種感受就是禪宗所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種親切感只有自己通過修證才能體驗。這就好比是“證悟”。“證悟”是一種親證的境界,它不是一個知識的問題;“解悟”基本上屬於知識的範疇,“證悟”才是一種受用,一種體驗。只有“解悟”是不夠的,在解悟的基礎上修行,以達到“證悟”的境界,這才是學佛參禪的途徑的目標。
  如何引發開悟,古人和今人都各有不同的機緣,不同的方式。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可以這樣說,開悟是生命的轉換、生命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進到無限的生命,從迷妄的生命進入到覺悟的生命。什麼是修行呢?實際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為我們每一個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總是想進入那個無限的生命。要進入那個無限的生命,如果沒有一種拼搏精神是萬萬辦不到的。我們念《大懺悔文》,八十八佛的名號內的“鬥戰勝佛”。佛本來是講慈悲的,講和平的。為什麼要鬥、要戰呢?因為煩惱的魔,貪、嗔、癡的魔不戰是勝不了的,所以佛陀教導要“與諸魔戰”,這個魔就是煩惱魔,就是菩提與煩惱的拼搏。沒有經過生命的拼搏,要想開悟,要想得到生命的轉換——從有限的生命邁向無限的生命,那是根本辦不到的。所以,古代修行人,就像我們每天晚課念的《警眾偈》那樣:“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要時刻想到我們的生命需要拼搏,才能從有限轉換成無限,從迷妄轉換成覺悟。因此,“開悟”實際上就是在生命拼搏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經過一次大碰撞後,我們內心深處就受了一次徹底的心靈“淨化”。
  “悟”有種種機緣,有人從看經開悟。這種看經開悟不是解悟,而是證悟。現代有名的太虛法師就是看《大般若經》開悟的,圓瑛法師是看《楞嚴經》開悟的。所以說,看經看到隨文入觀,看到人我雙忘,看到身心雙忘的時候,同樣能夠開悟。也有見到自然界某一種環境而對自己生命的認識有一種很大的啟發從而開悟的。像靈雲禪師見桃花開悟,洞山祖師見流水開悟。這和佛經講的緣覺、聲聞悟道證果的途徑是一致的。“聲聞”是聞佛說法的聲音而悟到緣生緣滅的道理,因而開悟。孔夫子在川上見流水逝去,也曾有過“逝者如斯夫”的感歎。見桃花開悟,見流水開悟,正是由於目觸自然界花開花落、流水無情的發展變化,從而悟出了緣生緣滅這種宇宙、人生的根本法則。當然,也有經過一個透徹的反省在一言半句的啟發下而開悟的,像臨濟祖師三次向黃檗問佛法大意,三次遭到黃檗祖師的痛打。打了以後還沒有開悟,但他的生命拼搏沒有停止。然後在黃檗的指引下,前去參拜大愚禪師。在大愚禪師一句話的啟發下,他忽然悟了道。這就是生命正在拼搏時,由於受到外界的誘發或刺激從而一下子在心靈深處發出猛烈的碰撞而開悟。像虛雲老和尚的開悟,更體現了生命拼搏的精神。他五十六歲在揚州高明寺打禪七,工夫用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在一次行茶中他把茶杯伸出去,行茶的人一不小心,將開水濺在他手上了。這時杯子掉在地上,“啪嚓”一聲,好象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一樣,生命之流當下被截斷了,開悟了。還有很多開悟的機緣,我們現代人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但不管是通過怎樣的機緣開悟,都和自己痛切的用功、深刻的反省是分不開的。比如,有一個祖師正在用功的時候,走到街頭碰到一個屠夫在那裡賣豬肉,旁邊有一位老太太在買豬肉。這個老太太挑肥揀瘦,選來選去,選得屠夫發火了,把刀往案板上一拍,說道:“你看哪一塊不是精的?!’這位和尚聽到當下就開悟了!象這樣的開悟機緣,不是憑空就能引發出來的,必須在他本人用功到了那個程度,才有一個瓜熟蒂落的時節。香嚴祖師在地裡除草時,隨手將一塊瓦礫扔出去,碰到竹子上,響了一下,就在這一刹那間他開悟了。他是溈山靈佑禪師弟子,即刻回到寺院,沐浴焚香,遙禮溈山,並說頌曰:“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古人由種種機緣引起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碰撞,從而得到生命的覺醒。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因緣,都離不開我們主觀的努力。沒有主觀的努力,再好的客觀環境,再好的修行條件,要開悟都是不可能的。既然開悟了,是不是一悟以後就萬事大吉呢?不是的,而是悟了以後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悟”只是教下所說“見道”。見道後才是修道。六祖在《壇經》上講得很清楚,“理須頓悟,事要漸除”。“悟”是一刹那的事。這一刹那結束了,我們的生命就得到了一次轉換,從有限的生命進入到無限的生命,我們真正的修行也才正式開始。這就叫“頓悟漸修”。漸修說明修行的道路是漫長的。這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清掃乾淨的。內心的塵垢自己不去掃除,開悟的境界、開悟的成果還有退失的可能。在古代的禪者中有過這樣的例子。因為還有退失的可能,所以必須繼續修持。那麼,開悟的人和沒有開悟的人有什麼區別呢?古人說“悟了還同未悟人”。開了悟的人和沒有開悟的人外表來看沒有什麼兩樣的。開悟的人照樣吃飯穿衣,拉屎放尿。但兩者畢竟還是有區別的,開悟者“不在舊時行履處”。原來的種種習氣毛病,開悟以後就逐步淡化、逐步消除了,所謂“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因此說,我們用功的人,不管是參禪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最後所追求的目標是開悟,是明心見性,只有開悟了,明心見性了,才談得上了生死。沒有過這一關,沒有這個過程而說要了生死,那種可能性是很小的。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現實世界中都不能自己作主,都不能把習氣毛病除祛,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八苦交煎,你能保證你做得了主嗎?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我們身強力壯、無病未老的時候抓緊修行,要把自己末後一著的這件大事提前辦好,不要等到臘月三十日到來手忙腳亂!


修行的尺度

  開悟有解悟與證悟的區別。這既是教下的判攝,也是禪宗公認的入道途徑。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叫作《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文章的中心思想講的就是悟入佛法的兩種途徑,即“理入”和“行入”。理入可理解為解悟,行入可理解為證悟。理入就“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為理入。”
  行入就是指通過實踐來驗證自己的悟境,加深悟境的層次。行入包括四個方面: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這四行,既可作為悟後起修的實踐方便,也可作為一般求悟佛法者的入門路徑。所以說,達摩大師開示的這四行非常重要,為我們定出了修行的範圍和標準。
  第一,報冤行。冤是冤家債主的冤,不是怨恨的怨。我們在生活中、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種種阻撓,時時刻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遇到這些事情以後怎麼辦呢?是跟對方弄個水落石出、魚死網破,還是包容忍讓、以德報怨呢?達摩大師說:我們“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並引《經》文說:“逢苦不憂。”一個修行者、求道者能夠這樣對待日常生活中和修行中遇到的種種不如意的事情,使“此心生時,與理相應”,就能夠“體冤進道”。在這方面,我自己有切身的體會。我快六十歲了,在這六十年的經歷中“不如意事常八九”,歷次的政治運動我都趕上了,有人笑我是“老運動員”。其實這是一種大環境,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共業所感”,在這個大環境裡,在“惡業果熟”時,你想躲也躲不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採取“逢苦不憂”、“體冤進道”的態度,對那些從語言上、行為上加害於我的人,都要發起同情心、憐憫心,加強自我克制、自我修養,“以德報怨”,化解煩惱和敵意。這樣就能減少許多煩惱,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密。
  第二,隨緣行。修行不能違背因緣條件。違背了因緣條件,修行會遇到種種障礙。所謂因緣,就是一種客觀的規律性,它是不隨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達摩大師說:“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報冤行”重點講“逢苦不憂”,“隨緣行”重點講“喜風不動”;一苦一樂,皆從緣生。對於學佛修行的人來說,苦是一種障道因緣,順染汙的喜也是障道因緣。如果我們能掌握緣起性空的道理,凡事隨遇而安,知足常樂,就能將憂喜置之度外,灑脫自在地生活。修“隨緣行”要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落實在待人處事中,落實在遇緣應物中。我們的在家教友有機會來這裡參加禪七,這也是一種緣,沒有緣是來不了。在禪七期間,大家每天打坐,精進用功,都很有收穫。但是,禪七結束了,各位回到自己的家裡,又是另外一種緣,另外一種條件。緣改變了,我們如果還要成天打坐,既不上班,也不做家務活,那行不行呢?應該肯定地說,那是不行的,因為你還不具備那種條件,還沒有那份緣法。就是我們出家人,除了定期的專修,一般地說,要想成天專門打坐也是很難辦到的。比如我自己,我很想有時間在禪定方面多體驗,放下萬緣,專修一、二年,但時節因緣使我無法擺脫許多事務性的工作,總是一件事接一件事,多數時間是幾件事重疊在一起,推不掉,也擺不脫,只有耐心去做。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動”中磨煉,在“動”中來修持,做到像《證道歌》所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在“動”中修特別要注意時時覺照、事事覺照,注意管住自己的意念,保持心態的安祥。有了覺照,“動”中能“靜”,“語”中能“默”,那就行亦是禪,坐亦是禪,時時安然,處處安然,事事安然了。這種修行難度太大了,必須有定期專修做基礎才能逐步達到這種層次。
  第三,無所求行。修“無所求行”就是要我們去掉“貪著”之心。達摩大師說:“世人常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舍諸有,息想無求。經雲:‘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也。”修行人不打破“貪”字這一關,要說是真正修行,那真是癡人說夢,不會有任何實際受用。“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這是《法華經》上的話。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居住的地球,僅是三界中極小的一部分。色界和無色界依禪定工夫的淺深來判定的。欲界能發起未到地定,然後進入“初禪”,就屬於“色界”了。色界有四禪(初禪至四禪),無色界有四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合起來稱為四禪四定,或四禪八定(四禪四定稱為八定)。四禪為一切禪定的根本,所以又稱為根本四禪。四禪八定境界很高,仍在三界之中,仍在生死輪回之中。所以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應在禪定的基礎上修無我慧,斷煩惱種子,證無漏禪定,才能出離火宅,永斷生死。由此看來,修行確非易事,各位不要等閒視之。
  第四,稱法行。什麼是法呢?達摩大師說:“性淨之理,目之為法。”這也就是此文開頭所說“深信含生同一真性”的“真性”,此真性即是法。這個法,是我們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但為客塵妄想所覆”,所以不能顯現。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除妄想客塵,顯真如本性之理。達摩大師說:“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並引《經》雲:“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他說:“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複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六度行,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根據“三空”的道理,廣修六度之行,就是稱法而行。三空也叫三輪體空。以佈施為例,三空即施者、受者和中間物三者都是緣起的,既是緣起的其性即空,故說諸法緣起性空。修佈施要達解三空,修其它五度也要達解三空之理,不能著相而求。
  根據達摩大師所說的“四行”去修,我們的修行就會有一個尺度,有一個標準。“四行”的要點就是怨親平等、苦樂隨緣、不貪不求、應理而行。能根據這四方面來修行,我們修行的目標很具體,修行的層次會不斷提高,修行的效果會更明顯,修行的範圍會更擴大。與會的人大部分是居士,今後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工作中,如果以這四種心態來面對一切,我想一定會是晝夜六時恒吉祥的。為什麼呢?因為你處處合乎佛法,處處順乎因緣,處處不住相,無所求。希望大家把這四條很好地記住,並加以實踐運用。


讓禪回到生活

  講一點在生活應該怎樣修禪、怎樣行禪、怎樣把禪貫徹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生活中體驗禪的意境、體現禪的精神、展現禪的作用。我前面講到開悟有各種因緣,從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開悟,迦葉尊者見到佛拈花示眾而開悟,一直到中國的歷代祖師,開悟的機緣真是千姿百態,豐富極了。這些千姿百態的開悟因緣說明了什麼呢?說明禪不僅僅是坐在蒲團上才可以參,開悟也不僅僅是在禪堂裡坐香打七才有可能,只要你用功,只要你能夠在二六時中打成一片,在生活的一切領域都存在開悟的因緣,都有開悟的可能性。“禪”,或者說禪的開悟,它對所有的人來講,不是特殊地存在,而是普遍地存在。從歷代禪師悟道的因緣中可以看出,開悟對每個人都是有份的。禪的展現和實踐既具有普遍性,那麼我們在生活中就完全可以加以把握和運用。《法華經》上講世間“一切資生事業皆順佛法”,說明佛法不離世間法。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都說明佛法不離世間法。禪是佛法的精髓,禪更具有普遍性和現實性。歷代禪師都強調禪與中國文化的一體性,禪與生活的不可分。禪與生活是同在的,有生活就有禪。我們有一個設想,就是要讓禪回到生活。古代有如來禪、有祖師禪、有世間禪、有出世間禪的修證;現在又有“安樣禪”、“現代禪”的宣導。我們在趙州祖庭修行、弘法,我們就是趙州和尚的後代,根據趙州和尚的思想能不能提出“生活禪”的設想呢?大家看了趙州和尚的語錄,一共五百多條,一定會對禪與生活不可分割的關係有非常深刻的體會。所以說生活禪的提出不僅是在經典上有根據,在歷代禪師的語錄裡有根據,在趙州和尚的語錄中更充分地體現了生活禪的精神。禪既然是生活的,那我們就應當在生活中體現禪的精神,應當在禪悟中把握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佛法不能脫離世間,佛法不能脫離群眾。我們提倡“生活禪”是希望使佛法普及於世間,使佛法能夠深入人心,淨化人心,深入社會,淨化社會,使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幸福的、祥和的、清淨的社會。這樣我們大家就成就了自己的淨土,就不一定非要離開穢土找淨土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把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建設成為人間淨土。只要我們大家都有這個願心,都朝著這方向努力,大家都來淨化我們這個世界,淨化我們的人生,我想變娑婆而成淨土的這種理想不會是空想,而會變成現實。這就是我們提倡生活禪的第一層意義。
  提倡生活禪的第二層意義:我們的信徒能夠有時間來寺院修行,能夠集中七天時間不上班實行專修的畢竟是少數人,能夠從幾千裡外趕到這裡來參加禪七法會的就更少了。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的社會是一個非常緊張的社會,忙碌的社會,每個人都有一份工作,每個人都要盡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每個人都有自己家庭的拖累,不可能集中到寺院裡來修行,那麼在家庭如何修行呢?我想除了我們按照淨土法門修行以外,應該說禪宗最適合當代人的根器,特別是知識份子和青年,禪是最殊勝的一個法門。我們為了要讓青年和知識份子,讓眾多正在工作的信教和不信教的人,能夠在生活中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法門,我覺得提倡生活禪是最有現實意義的。為了普及佛法,利用禪的優勢廣泛地接引當機,是我們提倡生活禪的第二層意義。
  第三,佛教作為一種信仰來說,它只有真正的落實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才能真正變成每個人自己的血肉,變成每個人自己的靈魂。假使說我們每天只有早晚上殿的時候才覺得是修行,其餘的時間沒法修行,修行的時間就太少了。而且作為在家信徒來說,他們更不能象我們出家人一樣堅持早晚上殿。如果我們想在心態上時時觀照自己,時時把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言行打成一片,在生活中以一種統一的完整的人格來體現佛法的精神,也只有禪宗的修持方法能夠做到這一點。為什麼呢?因為禪最沒有宗教色彩,最容易被絕大多數的人所理解、所接受,而且禪者的風度、禪者的作略、禪者的精神,可以體現於生活的一切方面。要使佛法、要使佛教的信仰同信徒的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只有禪的修持法門才能夠擔當這個使命。這是我們提倡生活禪的第三層意義。
  當然,之所以要提倡生活禪,還可以找到許多理論和事實的根據,但是歸根到底只有一條,提倡生活禪就是要使佛法和我們的生命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使生命與佛法、生命與禪成為一個整體,成為我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