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05 09:38:5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4/05 09:47:57 喇嘛網 編輯部
涅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涅槃(巴利文:निब्बान Nibbāna;梵文: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術語,又譯為般涅槃、波利暱縛男、泥洹、涅槃那,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印度教,後被佛教接受,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終境界。
佛教認為涅槃是一種特殊的狀態,進入涅槃的聖人,將永遠從生命的痛苦中離開,從此不再進入六道輪迴。當佛教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稱他們進入涅槃,或圓寂了,因此,涅槃也經常被當成是死亡的同義語。
佛陀在婆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目錄
[隱藏] 1 詞語釋義 2 原始佛教闡述
3 分別說部詮釋 3.1 涅槃的分類 3.2 涅槃的特點
4 大乘佛教闡述 4.1 中觀學派 4.2 唯識學派 4.3 如來藏學派
5 參見
6 相關條目
7 參考文獻
詞語釋義 编辑
參見:圓寂
涅槃是宗教用語,來自古印度。在巴利文中, Nibbāna是源自動詞 nibbāti,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梵文 Nirvāṇa ,有出離、解脫、無臭、無煩惱等等意義[1][2]。從字根來說,都帶有遠離煩惱狀態的意義在。在各古印度宗教一般指一種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但是每個宗派對於如何進入涅槃,看法不一。在印度教哲學裏,意指通過肉體的解脫而與高級生命的結合,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中文舊譯作「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也即成佛。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必然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以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只有到達涅槃的境界方可擺脫輪迴。
玄奘將涅槃意譯為圓寂。但圓寂一詞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於稱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語內,常被等同於在肉體死亡的同時精神或靈魂獲得永生或再生。
[編輯] 原始佛教闡述
根據提出原始佛教概念的近現代學者研究,涅盤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盤係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盤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
-
世間指五受陰:色受想行識,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
-
世間集,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是隨無明貪愛因緣驅動支持而有生命現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前一切,所以不會說一切都沒有。
-
世間滅,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隨著無明貪愛因緣滅除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不會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實有永恆。
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義的涅槃,必須先了解因緣法。生是依因緣支持而生,不是本來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會隨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滅而滅,不會恆常存有。而隨著因緣的滅盡,稱之「滅」,此為佛陀所定義的涅槃。
平時我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受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受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受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
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裡或在哪裡,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純粹是探討因緣的流轉影響變異,並非有什麼存在,也不是一切虛假,真真實實隨因緣生而生,隨因緣變而變,依因緣滅盡而滅,滅盡不起,無因緣可記說。
分別說部詮釋 編輯
分別說部這個名稱來自第三次結集前阿育王和帝須尊者之間的問答:「王復更問。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別說也。」[3],這個部派的現代承繼者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涅槃被稱為出世間,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證得。它是道與果的所緣,被稱為涅槃是因為它離去渴愛這一個糾纏物。在詞源學方面,巴利文 Nibbāna 是源自動詞 nibbāti,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因此它是表示熄滅了世間的貪、嗔、癡之火。諸巴利論師較喜歡解釋它為渴愛的糾纏(vāna)的不存在或離去(nikkhantatta)。只要人們還受到渴愛的糾纏,他們還被綁在生死輪回裏(saṃsāra);但在滅盡一切渴愛時,人們即會證悟涅槃,解脫生死輪回。
[編輯] 涅槃的分類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種。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空、無相與無願。
-
涅槃是一個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間的,而只有一個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為世間的無為不死界。
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該分別的根據是(體驗它的)五蘊是否還存在。
-
阿羅漢所體驗的涅槃界名為「有餘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在註疏裏也被稱為「煩惱之滅盡」(kilesa-parinibbāna)。
-
在阿羅漢死時所證得的涅槃界名為「無餘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為五蘊已完全被舍棄,不再後有。在註疏裏也被稱為「諸蘊之滅盡」(khandha-parinibbāna)。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
-
涅槃被稱為空(suñña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
-
被稱為無相(animit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之相,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之相;
-
被稱為無願(appaṇihita)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的渴望,也因為它毫無渴愛之欲。[4]
[編輯] 涅槃的特點
涅槃只能被親身作證的聖人們完全理解。尚未證悟涅槃的人們至少應當知道它的三個特點。
-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無條件的存在[5]。
-
涅槃是樂,即由於此處無諸苦[6]。
-
涅槃無我,就是指涅槃不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裡面沒有涅槃,在涅槃裏也沒有我[7]。「入滅」、「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為進入了某個被稱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並無來、去、進、出這些概念。
涅槃圖(19世紀)。
[編輯] 大乘佛教闡述
[編輯] 中觀學派
《中論》中說:
-
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
-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編輯] 唯識學派
這一學系,在「普為發趣一切乘者」(尊重聲聞涅槃的究竟)的基礎上,闡揚大乘不共的唯識說。如《解深密經》以三乘同遣遍計執、滅依他起、證圓成實,叫做一乘。說雖不同,其義是一。[8]
[編輯] 如來藏學派
除了上述涅槃之外,尚有一種大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法華經》:「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如來藏學派「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來常住;第二,涅槃「常樂我淨」;第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乘「般若」明無我,講「真空」;大乘如來藏學派「涅槃」示真我,講「妙有」。從大乘思想的發展看,大乘《涅槃經》出現在般若、法華、華嚴等大品類經之後,以對治認為「涅槃」是永遠沉寂的消極涅槃觀。
[編輯] 參見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
^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臭,涅名為無,永無臭穢諸煩惱業,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稠林,涅名永離,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此中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故名涅槃。」
-
^ 《大智度論》:「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
-
^ 《善見律毘婆沙》阿育王品第三集法藏
-
^ 以上源出《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六章
-
^ 《巴利大藏經·小部,自說經》(第八卷第三章):「比庫們啊!是有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無為法)存在。如果沒有了這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則一切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就無從解脫。因為有了這不生、不長、非緣生法,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才有所解脫。」
-
^ 《巴利大藏經·增支部》(卷9,第34章):舍利弗尊者:「友等!此涅盤者是樂」「友!此處無所受故,此處正是有樂。」「初禪以欲想為病,病是苦,而涅盤無此事,所以是樂;二禪以尋想為病,……三禪以喜想為病,……四禪以舍想為病,……空無邊處定以色想為病,……識無邊處定以空無邊想為病,……無所有處定以識無邊想為病,……非想非非想處定以無所有想為病,病是苦,而涅盤無此事,所以是樂;具足想受滅而住,以慧而觀,諸漏盡,所以涅盤是樂。」
-
^ 《巴利大藏經·中部》(第35卷):「一切法無我」。
-
^ 《解深密經》:於現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斷滅當來世因。由此因緣於一切行能正厭患。能正離欲能正解脫。能遍解脫煩惱業生三種雜染。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說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
涅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