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0 23:12:21
緣起性空 在佛法中的地位
釋法通
緣起性空 在佛法中的地位
福建佛學院 釋法通
如果有人問:“佛教,這個在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究竟講些什麼呢?”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佛教(佛法”從頭至黽都是講緣起性空。一“緣起性空”在三藏十二部裏隨處可見,在佛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那麼,佛法講的“緣起性空一,到匠是什麼意思呢?《佛學大詞典》說:緣起是“事物之待緣而起世”。接著又補充道:“一切之有為法,皆自緣而起者。”性空是“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這就是說,緣起是指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多因緣條件組合而成的;性空是指《《緣和台而成之事物,無實體(無自性),當下即空,佛家就把這種“事物是由眾緣和台而成,且眾緣台成之事物無自性、當下即空”的現象稱之為“緣起性空”。其中,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它們是矛盾的統一,是一個事物的雨面,非兩個事物。用它可以解釋宇宙萬有中的一切現象。
下面從四個方面來淺述。
—、“緣起性空”是佛法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
對於人類的出現、世間的萬事萬物以及宇宙間的一切現象,自古至今,各種哲學、各種宗教各有下同的看法。基督教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獨一無二之上帝恩賜的,上帝創造了地球後,又製造出一個亞當來,但一個人究竟大寂寞,於是就從亞當的叻骨製造出一個夏娃,從此有了男女,有了人類的繁衍。伊斯蘭教亦以為人間是無上之真主(阿拉)授子的。古印度之婆羅門教認為世間萬有是梵天或大自在天生的。中國自古就有“盤古開天”一說,道教認為這個世間(包括人類,都是由“自然”而生的。如此種種,可謂眾說紛雲,莫衷一是。
然而佛法認為以上種種看法都不正確。佛法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緣起”的,即所謂“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又認為緣起之一切事物都存在於“空”中(空乃佛家特有名詞),都依“空”才成,即所謂“空生萬法”,然而一切萬法又是無常變化的。譬如,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及眼耳鼻舌身等構成,在其生長發展過程中,還須要諸多因緣,如陽光、住宿、飲食等。然而不管一個人如何強壯健康,如何美貌漂亮,他(她)總是要死的,也就是說構成他的諸多因緣終究會離開他(她)。因緣減只是從一種形態轉變成另一種形態,從一種能量轉變成另一種能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不增不減的,他(她)的本質並沒有改變,還是地水火風四大。這就是佛家的緣起性空說。用在人生觀上,就有“人生無常”之說;用在世界觀上,就有“諸法無我”之說;用在宇宙觀上,就有“空生萬法”之說。
二、“緣起性空一是大小乘的紐帶:
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大乘的四攝六度,都是建立在“緣起性空”上的。在小乘四諦中,苦集道三諦是“緣起”,滅諦是“性空”;在十二因緣中,流轉門為“緣起”,還減門為“性空”。在大乘的六度中,前五度是“緣起”,後一般若度是“性空一。大小乘的區別在於小乘側重“緣起(有)”,大乘側重“性空(空)一。而中觀宗,更強調二者的統一,認為“緣起一與“性空”不是二法,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如《心經》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另外,天臺宗通過空假中三觀的建立,把“緣起”和“性空”統一起來。
由上可知,“緣起性空”的道理自始至終貫穿著佛法。由於佛法講“緣起性空”,所以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十分提倡“普度眾生”,不但要自度自利,還要度他利他。在這種菩薩精神的指導下,所以佛菩薩雖證“性空”,仍不忘救度眾生,即所謂“不住涅槃,”。如《寶頂經》雲:“應披慈甲住大悲處,引發具一切種最勝空性而修靜慮。何等名為具一切種最勝空性耶?謂不離佈施,不離持戒,不離忍辱,不離精進,不離靜憲,不離智慧,不離方便。”也就是說,要證佛果,光證到空性(慧)還不夠,還須用種種方便行,長養一切有情,使福德資糧積聚。只有福慧資糧一同圓滿了,才能證人佛果。
故修行的過程,就是處理緣起和性空關係的過程。處理得如理如法,就是正行。處理得不如理不如法,就是邪行。
三、“緣起性空”是佛法的辯證法:
“緣起性空”是佛法中道思想的體現,是佛法的辯證法。佛法認為: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句話怎樣理解呢?世間人對待一切事物都用善惡、好壞、有無、生死,乃至苦樂、怨親、僧愛等等來分別。過分強調它們的對立面,人為地把它們之間的聯繫斷裂了。但建立在“緣起性空”上的佛法則不同,佛法是以平等心、無分別心辯證地來觀察世間的一切,不但承認它們之間的區別,亦強調它們之間的統一,認為好壞、善惡等都是相待而言的,就絕對來說(當然此絕對亦應拋棄),世間一切法的本來實相沒有善惡、好壞等等差別。比如,大便是人人都不願意接近的,認為它最髒最臭,可是狗、蒼蠅等卻視如至寶,把它當“飯”看待,哪里有香臭的區別?又比如蒼蠅,大家都認為它可惡之至,可是據說有一種治療癌症的藥就是從蒼蠅身上提取的,哪里有善惡的區別?所以,只要我們以佛法的平等心、無分別心去觀一切法,壞的惡的東西亦會變成好的善的。反之,如果以妄心、不平等心、分別心去觀一切法,好的善的東西也會變為壞的惡的。
佛法就是基於這種“緣起性空”的辯證思想來觀待世間一切事物。所以,佛教是一個和平的、平等的、慈悲的宗教,比世間的平等、民主、自由要好出百千萬倍。
四,“緣起性空”是佛法所特有的:
佛教是談“緣起性空”的宗教,這是它與其他宗教及哲學的區別處,為佛法所特有。佛陀修行是修“緣起性空”,佛陀證悟是悟“緣起性空”,佛陀四十九年說法是說“緣起性空”,三藏十二部也是為了說明“緣起性空”的。
其他的宗教及哲學則不同,有談“自然”的,有談“有神”的,有只談“緣起”不談“性空”的,有不談“緣起”亦不談“性空”的。總之,除佛教外,再也找不出一個自始至終都是講“緣起性空”的宗教或哲學。
然而,人們非常容易把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認為是佛家中觀學說的“凡有言說,皆是虛妄”。前者是說:“如果某道理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話,那它就不是真道了。”它把“語言文字”和“道”之間的關係徹匠分裂了。後者是建立在“緣起性空”上來說的,“言說一雖然虛妄,卻沒有否認它聽說的法是實相。實相雖不可言說(即實相無相),但實相是建立在方法上的、遍一切處的;所以決定實相又不離言說(即實相無不相)。由此可知,實相不離言說,言說是為了說明實相,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不即不離(實相無相無不相)。
由上可知,佛法之所以獨具特色,主要是因為它自始至終都是講“緣起性空”,並且把“緣起”和“性空一兩個看來是矛盾的概念,圓融地統一起來了。這就是佛教能流傳兩千多年而長養人類,並將繼續流傳下去且長養人類的原因。
《慧炬》第3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