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1 02:14:03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法三根本要義》通俗解說

       

宗喀巴大師 著 多識仁波切 講解

佛法三根本要義(原文)


向神聖的諸上師致敬!

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
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
有緣者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
我今做力所能及的解說。

那些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
為了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
一心嚮往眾佛喜悅歸宿的
幸運的人們誠心傾聽:

<
>

若無正確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間幸福,

就無法進入根除煩惱的涅槃樂境;
迷戀塵世的意識是鎖鏈,
求解脫要發徹底的出世心願。

常想人身良機難得而生存時間不多,
就會從今生今世的糾纏中迷途知返;
深思業報不爽、輪回苦多,
對來世幸福的追求也會斷然絕望。

如此深思熟慮,並念念不忘,
就對塵世的富貴安樂不抱幻想;
時時刻刻除解脫,不生別的念頭,
這時才可以看做萌發了正出世心。

<
>

出離之心若不與正發心相結合,

就不會變成獲得無上菩提,
實現圓滿幸福的有力基因。
因此智者要發菩提寶心。

四條滾滾激流衝擊不息,
無法改變的業力周身捆縛,
身陷我執的堅固鐵籠,
漆黑的無明夜色籠罩著天空。

在無邊的輪回流轉中一生接一生,
連續不斷地遭受著三苦的殘酷折磨。
憐憫淪落此境的慈母眾生,
要發成佛度眾的菩提寶心。

<
>

若無明見真理的智慧,

雖具備出世心與菩提心,
也斬不斷生死輪回的禍根,
因此要千方百計悟出緣起正見。

要認識到世間的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於因果而絲毫不差之理,
同時,觀念中的執著之物一個個消失,
便步入了諸佛欣慰的軌道。

眾緣結合的現象實存不妄,
非緣合的獨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義若在觀念中彼此對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見的本義。

什麼時候有此無彼的對立消失,
當看到緣合之物實有的同時
能悟出當體即空,執著無物,
對正見的思辯才算圓滿。

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
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偏見,
悟出緣起與性空互為因果,
就不會墮入執空有二邊的深淵。

對佛道三根本重要義理,
要正確認識,全面領會,
隱居靜處,激發精進之力,
為實現終極目的進行修持刻不容緩。

一九九三年農曆六月十五日
譯于蘭州蘭山腳下

 

本論的通俗解說

  一、佛法總述

  要瞭解掌握佛法三根本,首先要對佛法有個總體上的認識和瞭解。如果不瞭解總體,就無法掌握根本。

  要瞭解佛法,首先就要瞭解這個名稱的含義。

  

佛陀的簡稱,佛陀是梵語Buddha(布達)的音譯。對這個名稱在漢文佛經中曾有過休屠浮陀浮圖勃陀部陀等等多種寫法。後來佛陀較流行。佛陀又簡稱為了。唐朝以前的漢語中沒有唇齒磨擦音“f”等字發的音,譯經的人是按照當時的字音譯的,後來語音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一般名稱的發音不要緊,但密咒的發音是非常重要的,若發音不准,輕則無效、重則會產生副作用。佛院一詞義為覺醒。經典中對這個詞的解釋是從無明夢中覺醒,心智從閉塞中豁然開悟。歡喜金剛續經中說眾生本是佛,暫時受污染,染淨便是佛,時輪續經中說:什麼是魔?魔是受污染的世俗心;什麼是佛?佛是無染的光明心。什麼是光明心?什麼是污染?佛法認為任何一個有情識的生命都有一種慈悲善良智慧的光明心基因。這種基因被稱做佛心如來種。由於我執的虛幻顛倒原始無明意識(愚昧無知)對人生和一切事物產生錯覺(法執)在此基礎上產生貪愛和嫌惡憎恨情感,以及這種自私弊劣情感支配下的種種行為。這種愛恨和自私愚昧偏見使心靈變得渾濁不清,失去理智良心,導致種種不良行為,(業)造成種種使身心疲憊,困擾不安的痛苦後果(苦)。在這種虛幻顛倒錯覺影響下產生的愛憎偏見等煩惱和造業行為將自己拋入生閉環不息,充滿矛盾和艱難困苦的輪回激流之中,並且在無窮無盡的輪回過程中受到惡業惡習的熏淘污染,原具光明本質的心靈,如鏡生銹,蒙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受染佛心)。一旦具備內因(具備良緣的人身和向善心、智慧)和外因(聞佛法、修佛道的外部條件),就有可能洗掉覆蓋在光明心上的障蔽(斷除煩惱障和知識障)如撥雲見日,在更高層次上顯現光明心(成佛),這便是去染成佛之義。概括地說:佛是二因(福慧二因),二斷(斷除煩惱障、。知識障)形成的二體(無形法體和有形色體)。佛具有對眾生的無限的愛和同情心(大慈大悲心),無著無礙的智慧(實權二智),和像太陽一樣普照一切,永不息滅,自然的無意識的利眾功德。佛不是上帝、造物主。沒有主宰生命和萬物的特性,不負有將善人接到天堂、把惡人打下地獄的使命。佛不是救世主,佛只是一個脫離苦海、走向光明的光輝榜樣。佛經中說:自己是自己的救星,別無救星,又說:佛無法直接洗掉人們的罪惡,也無法用手抹去人們的痛苦,把自己的覺悟也無法移植給別人;佛只是教給人們自救自脫的方法

  

是梵語Dhrma(達摩)意譯。這個詞有廣泛的含義。世親《論規》中說:有十種含義即:存在;道路;寂滅;知識對像;幸福;生命;學說;必然性;將要發生的事;風俗習慣等。佛經中出現的字,需要根據所指的不同物件確定。佛法的,具有善說(揭示真理的學說),改變惡性拯救苦難等含義:如世親《論規》中說:善法改變煩惱心,拯救墮落惡道眾,佛經中說:佛法是消除愚暗的慧燈,醫治苦難的良藥。佛法是人生的精神醫學。有位精神心理學家說:在現代社會裏70%以上的人都處於精神心理病態。從佛法的角度看來三界眾生都是受制於妄念,追逐虛幻,飲鴆解渴的嚴重精神病患者。

  

《具舍論》中將佛法分為教證二法。

  教法指闡發佛理的三乘四續經典學說及講習傳承行為;證法指戒、定、慧修證實踐及效果。前者屬知識修養,後者屬入道行為。正確的思想行為,產生於正確的理論指導。聞、思、修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沒有佛教理論指導的靜座、修持是盲人騎瞎馬;理論知識若不與思想行為緊密相結合,是紙上談兵,因此佛法的概念本身就包括學和修兩個部分,其中缺一就不是完整的佛法。

 

 從佛法的性質上講;有世間法和超世法兩種,在見道以下的聞思修,戒定慧都屬於世間法範疇。見道以上屬於超世法,見道就是見惑斷除,見性真智初生之道。見道到佛地中間還要經過十地八十一修道的漫長的斷惑過程。意識深層的執著煩惱及其影響,未經過修道的長期磨煉斷除而見性成佛只是一種癡心妄想,佛經中,從來沒有這種說法。

  根據佛法引度物件的思想層次和方便法門佛法分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前二乘屬於小乘,後一乘是大乘。大乘內部又分為因果二乘,波羅密多乘是因乘、金剛乘是果乘。乘是車船之義。把佛法比做車和船,是表示佛法是自我解脫和普度眾生的工具的意思。大乘小乘是自度和度眾的動機目的和度脫範圍,性能、效果上區分的。其中最根本的區別是有無大慈大悲心和利眾菩薩行。

 

 從佛法的總旨上講,可以分為基礎法、道法、果法三類。

  基礎法門分為真諦和俗諦。

  

真諦的意思是不受時空條件限制的永恆不變的絕對真理。這種真理指的是一切事物的(包括世間的、超世的、凡人和佛的)非緣合的獨立自性的否定概念——空性。對這種法性(空性)的認識,以語詞符號和抽象概念為特點的分別智(世間俗智)只能達到概念性的理解;只有超世的無分別智(直覺智)才能具體的、清晰的、真實地把握;佛法中的有關真諦的論述,只是從世間智的角度,抽象概念的形式進行分析解釋的,對於直覺感知的東西的真實表述,符號語言是無能為力的。但不通過概念形式的理性認識,也無法直接獲得無分別現觀智。比如向陌生國土進軍的軍隊,如果在進軍時沒有進軍地圖,不瞭解山形地貌,通道要塞,前方阻力等情況,盲目地挺進就沒有不失敗的。文字般若(經典)是船,實相般若(現觀智)是彼岸,到達彼岸後,可以扔掉船;但在入海前就想把船扔掉的想法是愚蠢可笑的。因此對那些輕視經教,不學無術的參禪悟真的成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懷疑。

 

 萬物的空性、法性不是佛創造的,佛只是法性的發現者。佛法揭示法性,使人們認識法性,佛說:不管佛出世,或者不出世,萬物的法性是不變的。那麼事物的法性空性最早是那個佛發現的呢?這是一個回答不了的問題。但可以肯定地說,不是釋迦牟尼發現的,因為在釋迦牟尼之前還有過許許多多過去世的佛,而那些佛如果不見法性就不會成佛,因為見性智慧是成佛的不二法門。有人會問:佛法不是釋迦牟尼創造的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釋跡牟尼只是一位現時世界中的掌教傳法佛,佛法並不是他創造的。釋迦牟尼在未成佛之前也和其他佛一樣,曾經歷過無數世的(三個阿僧祗劫)福慧雙修。佛經中說:釋迦牟尼在學地先後拜師求法的佛共有22.8萬多位。佛稱如來之義,就是:如法走來”——順著成佛的道路,來到佛地。

  

俗諦的意思是世俗之智所認識到的相對真理,世俗智的認識物件是現象世界,即假像世界的各種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形成條件、性質、種類、作用、生滅規律、相互關係等——即緣起法。

  

俗諦和真諦是同一個物件的兩個方面的認識,即俗諦是現象的反映,真諦是本質的反映,兩種認識並不矛盾,是對立的統一,在無分別的直覺中現象和本質,空和有的對立完全消失。認識的主體意識和客體也就像夢境一樣完全溶為一體了。

  下面簡略地介紹幾個佛教時基本觀點;

  一、四法印——佛法的四條原則。

  1、一切有為法皆無常。有為法指的是因緣合成之物,即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事物。如種子在一定的條件下生長、發芽,禾苗的形成除了種子,還需要具備水分、溫度等多種因緣,眼識的產生,要靠客體存在,視覺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擾等條件。有為法指的是具體事物的運動變化,事物的變化是永不間斷的,是即生即滅,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如果把此時此刻的我看成是一刻鐘前的我,就是靜止不變的恒常觀念。一般人認為,人一生幾十年最後生命結束才算無常,其實不然,人體細胞和思想意識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進行著生滅交替的運動。無論是物質或者精神,無論宏觀世界或者微觀世界都逃不脫無常這條規律。

 

 2、一切有漏皆苦。指貪欲、仇恨、愚昧偏見等各種煩惱心情。這種煩惱能改變人性,喪失理智,故佛法稱、稱、稱。輪回中的眾生如像苦海漂泊的帆船,煩惱就像船上的漏水洞,船一漏水,註定要沉人海底,很少有脫險的希望。這種煩惱逢到適當防條件就會增殖,就像火種引起火災一樣。(見《具舍論》)金錢物欲使人變成動物,權利欲使人變成惡魔,色欲使人變得瘋狂之類就是煩惱溫導致人的精神品質下降的例子。

  指人的精神上的壓抑負擔,煩燥不安,痛苦失望,饑餓疾病痛苦之類的種種身心不愉快的感受。佛法認為輪回人生的本質是苦,生活中充滿了苦,離不開苦。所謂的幸福快樂也都潛伏著苦,結局是苦。苦的根源是我執、法執、愚昧偏見,貪婪欲望;憎悟仇恨等等種種煩惱。所以說有漏皆苦。世間智慧都帶有自私偏見,愛恨等情緒成分,所以稱作。有漏智;世間的幸福都有不穩定性,欺騙性,增加煩惱性等故稱有漏樂;世俗心為主導的善行善事都有自私、自利的成分,所以稱為有漏善行等等。

 

 3、諸法無我。諸法的代表人和一切事物。指人和事物,被稱做事物的具體的獨立自性物質性。不研究,不分析、籠統地稱做,稱做,稱做,但仔細研究分析,人是由物質身驅和思想、感覺、行為、主體意識等五種成分(五蘊)組成的。其中每一種單獨成分都不是。如果軀體是的話,就不會死,因為人的軀體可以長期保存;思想、感覺等精神成分也單獨不能看做是,那麼人的被稱做獨立自性、或者物質性究竟在哪里呢?比如機器是由各種零件組裝的,既然是組裝,機器哪有獨立自性可言?佛法深刻揭示自我和客觀事物的無自性本質,目的是為了消除虛妄的我執和貪心。比如一個人看透自己曾愛得發瘋的戀人是個零件組裝的智慧型機器人時,就會放棄執著追求的念頭一樣。

  

4、涅槃寂靜。涅槃是脫離諸種煩惱的意思。脫離煩惱就是超脫六道輪回之義。佛法認為在生命輪回中無寂靜安寧快樂可言。只有根除煩惱、脫離苦海,才會得到愛恨息滅,身心安寧自在的無為之樂。苦和樂是對立概念,無苦便是樂。

  二、眾生生存環境——器世界

  佛法認為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在這宇宙空間中存在著恒河沙數一樣多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天體。這些天體都在經歷著成住毀空的過程,有的天體上有光、有的上無光、有的天體上有生物,有的上無生物。

  我們生存的這個器世界(生命載體),屬於娑婆大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中,共有十億顆地球。一萬億三幹大千世界天體系,組成華藏世界天體系。這華藏世界天體系也只是更大的宇宙天體系大雪海遍照佛手心的一個微塵團。這個自然生成的宇宙大佛天體系,由無數像華藏世界這樣的天體系組成,人類的智慧永遠揭不開這個迷。

  佛法認為眾生的生存環境,是眾生共同的業力和願力創造的,它對眾生的生存、苦樂有極大的影響,人們應該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環境、優化環境。要愛護一草一木。環境的惡化、資源的破壞意味著這個地球上的生命的末日將臨。因此不但傷害動物、鳥獸、昆蟲是犯罪,就連割草砍樹、破壞自然生態、污染環境河流都被視為惡行而屬於佛律禁止之列。

  三、生命的流轉運動——輪回

  宇宙中的眾有情生命共處於一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無止境,流轉不息的生命運動的環形激流之中。在流轉過程中沒有片刻停留的自由,沒有固定的貴賤、強弱、貧富、高低的位置,也沒有一成不變的親仇利害的相互關係。忽上忽下,翻滾不息,變化無常。在生死交替的流轉過程中自始至終充滿矛盾和痛苦,被視為幸福快樂的東西,也都或者伴隨著苦,或者結局是苦,或者是暫時的鎮痛,或純粹就是從一種苦境到另一種苦境的意識轉移,本質上都是苦。這種輪回流轉,如像一個上下轉動不息的水車,三界五道(或六道)的生命就像水車的斗子,忽上忽下地變換著位置。上界的人和八禪天禪力神通廣大的天人,也會墮入下界畜生和地獄道,下界地獄、餓鬼、畜生也會轉生人天之道。

  把一個個生靈投入這個流轉系列,並且推動這個巨輪轉動不息的動力究竟是什麼呢?既不是上帝或者神佛,也不是其他不可知的力量,而是一種虛妄顛倒無明意識和這種意識支配下的善惡行兇(造業)。愛和善行是能使上升的因業,恨和惡行是下墮的因業。

  輪回圈中的生命共分為三界五類:

  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五欲,特別是以性欲為主要特點的稱為欲界眾生。其中包括人和欲界六重天,畜牲、餓鬼、地獄生命。畜牧包括各類動物、昆蟲、微生物;餓鬼的指一種遭受饑渴之苦的生命,並非神鬼;地獄生命是指身心之苦十分嚴重的一類生命,不一定有特定的區域。色界天是以自生禪維持生命的一類高級生命,無異性愛,身體特別高大,有自身光和神通;共分十七個層次;無色界天生命,只有意識,沒有可見色體,處於世間禪最高境界,共分四個層次。色界和無色界高級生命,雖然有力深厚的禪力和神通,但沒有真智指引的超界禪,仍脫離不了輪回圈,現在有些氣功師,有點微不足道的神通,便認為成佛,真是可笑。

 

 四、因果善惡報應

  因果報應學說是佛法的基石。佛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結果,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無因不會有果,異因不會產生異果——就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卵石中生不出小鳥。任何事物的產生和存在都是由因變果,由果變因的連續過程,如麥種變成麥苗,麥苗中生出麥穗,麥穗中又生出麥種。

  每個事物都是時間齒輪上的因果鏈條,世界上的整個事物都相互之間形成了因果關係網,事物的存在就是因果關係的存在。由於世間智的局限性,其他學說的因果觀是不徹底的,只有佛教的因果才是最徹底的,把因果規律用在了一切事物的過程中,並把它看作是事物存在的實質。物質的因緣規律是容易認識的,生命的因緣關係有它的特殊性,不通過周密的推理認識不到。因為生命不是純物質的,生命之所以成為生命,除了可見的物質形體而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質、心識智體,而智體無形,無色,不是可以看得見的東西,只能從感知行為動作中把握和自我感知,因此對生命的認識有了較大的難度。但從事物生存的基本規律仍可以認識生命的規律;。因為生命也是一種存在。對待生命有兩種非常錯誤的觀點即常見和斷見。持常見者認為生命是一種一成不變的存在。佛家認為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生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因果變化的過程。在一刹那之間,生命都在發生著變化,整個兒生命的存在過程,就是個新舊更替的連續不斷的生命之流。就像河流和電流。持斷見者認為,生命的存在就是物質形體的存在,形體的死亡就是生命的滅亡,沒有前世,也沒有來世。佛家認為生命不是純物質的現象,生命是肉體和精神智體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存在的特殊形式的結合。如果說生命就是肉體的話,肉體可以常期保存,生命為什麼做不到永遠不死呢?如果說生命就是物質形體的功能的話。物質體可以人工製造,科學為什麼創造不出生命來呢?如果說生命就是精子和卵子兩種物質結合的結果的話,同一個父母的子女的感情性格,智力反應,情趣愛好,思想本質,壽命長短等完全應該相同,但為什麼各不相同呢?根據因果規律,同類因產生同類果;物質因只能產生物質果。人體的物質部分產生物質,心識智體並非物質,其生因怎麼會是物質呢?同類因產生同類果,精神智體的同類因也只能是精神,如果否認精神的前因存在就等於承認無因之果,沒有種子的禾苗,這是不符合生成規律的。因此佛家認為生命的肉體部分是物質所生,其精神部分產生於精神因素,這精神因素就是前世的精神智體。又因生命是個前後連續、不斷運行的流動線,就同時間流一樣前後相連,無始無終,有今天也有明天,同理,今世的生命是前世的生命的連續,後世的生命是今世生命的連續。斷見的錯就錯在,只看到生命河流的眼前這一段,並把這一段和前後割裂開來,認為既無前世,也無後世。這種看法就像只承認現在的時間,不承認過去和未來的時間一樣荒謬。佛家認為生命是連續不斷的流,和現世的意識一樣前後相連,不能中斷,從今天的意識、生自昨天的意識,就可以得知今世的意識,生自前世的意識,既然有前世的意識,也就有後世的意識,因為今世就是前世的後世。認識這個問題對佛教來說非常重要。

  要認識善惡報應的因果關係,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佛法認為凡是不利於或有損于眾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為都是惡,凡是有利於眾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為都是善。善惡是以眾生利益為標準的。報應指的就是思想行為引起的後果。愛引起愛,仇恨引起仇恨,為別人著想,尊敬別人,愛護別人所得到的別人對自己的愛護和尊敬,幹壞事引起別人的報復和受到心理上壓力都是現驗現報的例子;善惡行為的後果產生的時間根據善惡的性質和先後順序有近有遠,有的立刻報應,有的到來世或者隔幾世才報應。這就叫做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若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一到,一定會報。今世的生存環境和苦樂遭遇是前世善惡行為的後果,後世的苦樂前程由今世的思想行為決定。很多人因不相信善惡報應而毫無顧忌地做壞事,最終身敗名裂、遭到法律制裁或者眾叛親離的心理上的重壓就是難以逃脫因果報應的最好例證。

  五、世間因果和超世因果——四諦

  苦、集、滅、道四諦是佛法的概括,苦指一切世間生命感受的種種苦;苦有八分法、六分法、四分法、三分法等等。八分法是:生、老、病、死、怨恨相遇、親愛別離、所求不得,身心受苦等八種苦;六苦是:世事變化無常,心不滿足,肉身一次次更換,一次次投生,貧富貴賤變化無常,生死路上無人伴隨之苦等;四苦是:生、老、病、死之苦;三苦是:苦中苦、變化苦、感受本苦,苦中苦是指任何人都能感覺的痛苦,如饑餓、病疼、恐懼、悲傷之類;變化苦是表面上是樂而實際是苦,如愛變恨。樂變苦,享樂過度的苦惱,青春之樂潛伏的衰老和疾病的危機,美味佳餚食用過度導致生病,錢財帶來的殺身之禍,名利地位的得意引起的更多的麻煩等等;感受本苦是指生命的感受,不但快樂的感受可以變成厭煩,變成苦感,非苦非樂的中性感受本質上也是苦,無苦無樂的生活會變得空虛,寂寞,單調乏味,如三禪天的快感,在四彈天感到是苦而追求無樂之中性感受,無色界禪則進一步追求無任何意識活動和感受的虛空禪境。因此龍樹說:意識就是苦

  集諦的指的苦的集因,即產生苦的種種原因。產生苦惱的原因就是貪、嗔、癡、慢、疑、邪見等煩惱意識支配的善惡思想言行——業。業是動機目的和行為結果的綜合名稱,其中動機目的是主要的,善惡業的區別主要是動機目的,如為了眾生的利益,開殺戒對惡人進行懲罰,是善行,為了個人利益,為了名利地位,念經拜佛,舉辦慈善事業,形似善行而實為貪心的表現,不能算做真善。真善是不能有私心的。惡行中最典型的是十惡行為。十惡指殺害生靈、偷盜別人的錢財、非法姦淫、欺騙撒謊、挑撥離間、惡言傷人、引起是非的言論,對別人的錢財起貪心,產生害人和報復的念頭,不相信善惡報應的邪見等。戒除十惡,便是十善。十善戒是佛教三乘戒律的根本,也是區別真假佛教徒的根本標誌。違犯十善戒者,重者必墮三惡道,輕者也會受到相應的報應,行十善者今生樂享天年,投生三善道,享受人天之樂。

  滅諦的指從根本上消除煩惱、苦感,得到清淨自在的超脫境界。有非終極涅槃,(如聲聞、緣覺涅槃)和終極涅槃(成佛涅槃)。前者僅僅是脫離煩惱,後者才是智不處世,悲不棄世的無上涅槃。

  道諦的指脫離苦及苦因,獲得永恆快樂涅槃的道路和方法。道法雖有多種,但歸根結底只有兩種,即方便門和智慧門。方便門指思想行為,智慧門指指導思想行為智慧正見。菩薩乘六度是佛道方便智慧二法門的高度集中,其中戒度(約束貪欲,有利於眾生生存幸福的戒行)、舍度(為眾生利益,願意奉獻一切的奉獻心)、忍度(為眾生能忍受一切艱難困苦的高度忍耐心)屬於方便法門,定度(思想高度集中,心住一境的修煉成就)、慧度(脫離世俗之見的空有執著,主客觀對立消失,現見二無法性的直觀智慧)屬於智慧法門。精進度(刻苦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甘休的堅定意志)是方便智慧二法門的必需條件。六度的意思是這六種行為結果,能使眾生度脫苦海,到達彼岸佛地的意思。方便指善德善行。善德善行的根本是無限熱愛眾生、無限同情苦海眾生的大慈大悲心為動力生起的,為普度眾生追求佛地平等智慧的菩提寶心,因此方便門又可以歸結為菩提心。又可以把菩提心所代表的方便法門歸入大悲心的範圍。這樣以來,道法方便、智慧二法門可總結為兩個字。這悲智二字是全部佛法的最根本的核心和靈魂。其他法都是從這兩個核心產生出來的枝葉,子法,也是為這兩個中心法服務的。三乘佛法的正見智慧無本質上差別,其主要差別就在方便法門。小乘和大乘的區別就在有無以大悲心為根本的菩提心和菩薩行上,顯乘和金剛密乘之間的主要區別也在方便法門上,就是說;密法的見空智慧和顯法沒有什麼區別,主要區別是密法中有更多更簡便的方便修法,可以大大縮短修煉進程。但密法要求修密法者必須具備顯法入道基礎,否則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兒想飛也飛不起來。下面要講的佛道三根本是顯法菩薩的根本,也是密法的基礎。現在有很多人想學藏密,沒有打好基礎就想修萬丈高樓,沒有灌頂入門就想出神通,連佛道和佛果的基本知識都不懂,就自以為已成佛,亂修、亂傳法。這樣修密法除了遭受報應,不會有好結果。阿帝夏尊者曾對一個神通能穿牆過壁但卻無善行的密修者說:我很可憐你,如此修下去,你死亡定會墮入畜生道,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利眾善行在佛法修煉中的重要性。

  以上所說的苦集二諦是世間因果,滅道二諦是超世因果。但道不是純粹超世的,正道中的資糧,加行二道屬於世間道、見、修、佛三道屬於超世道。

  

六、佛的四身和事業

  四身指佛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功德報身(享用身)、應化身(也稱化身)

  自性身是徹底乾淨破除煩惱障和知識障後所獲得的如來法性。眾生的如來法性(光明佛心)被二障覆蓋,如鏡生銹,失去了本具光明。佛的自性身是徹底消除污染。眾生本具智慧光明心,但這種光明心是有污染的,從凡成佛的過程就是清除污染,增益光明。眾生的佛心就像包在岩石當中的一塊寶石,修道就像剝去包在寶石上的岩層,並進行精細的加工,做成一個真善美的藝術珍品——佛的真正的概念就是這樣和其他世間宗教毫無共同之處。智慧法身指的是佛的智慧和神通。《現觀壯嚴論》歸總,無漏智慧共二十一類。這裏不準備一介紹。概括起來就是實智和權智二種。實智就是指:明見一切事物的法性真相的智慧,權智是指:洞察一切事物的種種現象之智慧。這兩種智慧都是佛地特有的智慧,也稱遍知一切智、無上智、平等智。這平等的意思是佛的智慧和知識物件等量之義。人的知見永遠也達不到與所有知識物件的等量。功德報身是佛的有色有相的壯嚴體,是積無量善功德的福報身。常住色界十七重天之上,無上密嚴報身佛國,其直接引渡物件是十地菩薩,十地以下的聖人也無緣目睹;是佛的千千萬萬應化身的生化之源,與世具存,常住不滅。報身相有寶冠等裝飾,密宗中的本尊都是報身相。應化身是佛化現的度眾相。有殊勝應身,如釋迦牟尼,也有一般度眾利眾化身,有化做人天的,也有化做動物和橋樑、房舍、衣食、藥物等眾生所需物品者不等,肉眼凡胎,難以分辨。

  

有人說:佛教是偶像崇拜,那是純屬外行話,供養佛相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佛像引起人們對佛的無量功德智慧的敬仰,使人們產生一種崇高的思想;二是佛像做觀想對象。觀想是為了排除雜念,心住一境。密宗中千奇百怪,五顏六色的本尊相,象徵人體的各種成分和功能,有觀想的特殊用意,並非任意創造,修煉到一定階段就會明自他的作用。佛的事業,是指佛的利樂眾生的作用,概括起來就是救度眾生。佛的利眾行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無意識,無傾向,自然無為如像陽光、雨露,雖無意識,卻普照大地,滋潤萬物;二是對眾生和萬物的平等普及性和永恆性。佛具遍知一切的平等智,凡佛智所及之處,便有佛身和佛能。凡人覺察不到或者感應不到那是自己的障蔽所致,就像岩洞中照不到陽光,黴爛的種子雖有雨露的滋潤而不發芽,並非陽光和雨露的過錯一樣。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有佛經的根據,怕增加篇數,沒有一一引證。

  

七、三寶皈依法

  在佛法中稱佛、法、僧為三寶。將佛法稱為三寶的意思有:清淨無垢,威力無窮,稀世珍寶之義。

  佛寶指具足四身之佛,法寶指八萬四千法和道諦,僧寶大乘佛法專指見道以上的聖僧、菩薩。佛是指路人;法是道路;僧是熟悉道路的夥伴。有人說什麼藏傳佛教,在三寶上加了上師,成了四寶,這是胡說八道。上師是集三寶于一身的導師,並非第四寶。上師傳法如佛,上師的功德、智慧如佛的法身,上師言傳身教起著具體的僧寶作用。因此佛說:無師哪知佛名、佛法?有師才得知佛名佛法,故師恩重於佛恩。尤其密法不能靠經典,必須要有上師親口傳授,因此密法稱:上師是加持之根,守戒是成就之根。藏傳佛教特別看重上師的作用,其原因就是這樣。三寶有因三寶和果三寶。因三寶是指向眾生說法和普度眾生的諸佛,和指引成佛的經典教義、啟迪心扉的佛智以及諸聖僧菩薩。果三寶是指自己爭取達到的目的;自己通過學修,獲得戒定慧成就便有了法寶,獲得見性智,便成為僧寶,成佛便成了佛寶。皈依因三寶是手段,證得果三寶才是目的。學法、修法的全部過程和最終結果,都屬於三寶皈依法的範疇。因此要想懂得皈依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四句經文的全部含義,非掌握整個兒佛法的內容不可。佛法經文的深奧,從此可見一斑。那些望文生意的研究者怎樣懂得這個道理。

  第二、佛法三根本義

  

佛法三根本是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師遵照文殊師利的密傳教言提出來的。文殊師利說。法雖多,做為解脫之機緣而必不可少者只有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法也。

  

為什麼說這三法是解脫的機緣?又為什麼說這三法是必不可少的呢?這就要從佛法的根本說起。

  

三乘佛法的根本宗旨是解脫這解脫又分根本性的和非根本性的解脫,徹底性的和非徹底性的解脫。佛法是根據善根和覺悟層次指引解脫之道的。如鈍根下士怕受三惡趣的重苦,尋求人天的快樂(天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天國的高級生命)這是脫離三惡趣重苦的解脫,是暫時的非根本性的解脫,生在人天界,若能改惡從善,可以上升或者繼續保持人天之樂。但由於人天之界無明煩惱未除,墮落下界的內外因很多,上升和繼續保持人天之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說這種解脫是暫時的又因人天的無明苦根未除,這種所謂的快樂只是和苦難深重的三惡趣相對而言,並非真正的快樂。這種人天之快樂有變化無常的不隱定性苦樂交織在一起的混雜性,對心理感覺的欺騙性,所以說不是根本的解脫;利根中士認識到輪回本質是苦,便追求脫離苦根(煩惱)的清淨涅槃之樂。(如阿羅漢果)但這種解脫只是從煩惱障中解脫,還有知識障的無明覆蓋,所以說這種解脫也不是徹底的根本性的解脫,只是解脫途中的一個中轉站,特利根器上土認識到只求自身解脫是無大慈大悲的自私的表現,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拯救眾生、脫苦得樂,也只有把眾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的善德行才能獲得圓滿,而德行圓滿才能產生無上佛的功德報身。佛經中說色法二身、生自福慧雙修。在利樂眾生的事業中,最神聖的事業是度脫眾生,要度眾生,度脫者要有度脫眾生的大智、大德、大勇、大能。不具備這些條件,度脫眾生只是一種良好的願望,不能付諸實施,要具備這些條件就要證無上智慧——菩提,要證無上智慧就要破除知識障——知識障是獲得遍知一切智慧的障礙,是一種意識深層的執實習性。因此,根除二障。證得無二涅槃才是根本的徹底的解脫。無二涅槃的無二是指:一無住世的無明心,而徹底出世,(智不住世);二無住滅的自私性而入世度眾(悲不住滅)。這第一點與凡眾相區別,第二點與小乘羅漢相區別。

 

 指引解脫的三乘佛法總的可以分為知和行兩方面,知的方面是側重理論知識教育,使有志解脫之眾生,點燃智慧明燈,驅散愚暗,明辨是非善惡,正確選擇道路。知識包括深義、廣義兩個方面,要知深義,須知龍猛之學;要知廣義須讀無著,世親,獅賢等般若師之論著。若不學深廣二義開道大師的綱領性的名著,唯讀佛經本文,雖大善知識,也難得要領,因為佛典經文分了義、不了義和言外意趣,掩蓋密義等等,不掌握分辨原則,很難掌握佛經的本義,真正學佛法的人決不能輕信無知偏見而輕視聞思的基本功。

  

藏傳佛教的最大的優點和特點是重視系統的(非一經一說)完整的,深層次的思辯經教。這種經教是通過學院式的教學研究和學位考試制度進行的,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辯論,對每個命題進行多方論證,精細嚴密的分析、推理。以獲得正見、產生堅定的理信,即所謂上智信理不信經。

  

是身口意的行為實踐。宗喀巴大師在精通三藏四續深廣二義的基礎上發揚大悲大智,嚴格遵照文殊龍猛的深義法統和彌勒、無著的廣義法統、廣深合流的阿底夏修證法統的宗旨,對三乘佛法內容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煉,寫出了《三土修菩提道次第》廣略二論和有關的許多著作。菩提道次第對沒有機會和條件直接學習研究浩如煙海的三乘佛典的人,大開了方便之門,即使是佛陀和文殊、彌勒二主法菩薩再次親臨此世也不可能說出,比這部書更系統、全面,更博大精深,集精薈萃的教言來。《菩提道次》即使是這樣一部深入淺出,可做修道指南的方便讀物,但緣淺智弱,忙於世事的很多人仍覺得內容繁多,難以掌握重點要點。宗師更發悲智,根據文殊師利的啟示,結合自己廣深的知識,高深的修證經驗,將菩提道的重要內容概括為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點,並做為佛道修持三根本提出了出來,寫出了《佛法三根本要義》這篇著名教言詩。以上是《佛法三根本要義》。一文的由來。

  佛法廣深無邊,為什麼說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法是核心法、根本大法呢?這是因為:

 

 一、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了生死,脫離苦海,斬斷苦根,而三界輪回之世,本質是苦,是苦根煩惱增殖蔓延之地。要想從根本上斷除苦及苦因,獲得息滅煩惱的寂靜安寧之樂,就要跳出輪回圈,如果把三界輪回之世界看做幸福樂園,戀戀不捨並為此耕種善惡業田,不但惡行惡業的收成是苦果,就連善行(有漏善行)善業的果報——世間幸福快樂,也包含著苦惱和暫時性、欺騙性、相對性;而無一真正的幸福。因此徹底認清苦和苦因及業報因果必須之理,激發出世心,斬斷戀世的念頭,就成了歸依修持佛道的第一要素和根本大法。

 

 二、佛門有無以倫比的兩大法寶,一是大悲心,一是無二見智,《入中論》稱,大悲心是產生佛陀的種子,是佛心生長的雨露,是佛果成熟的營養。菩提發心就是大悲心激發的為眾生利益立志成佛的願心和利眾行為。這種無比偉大的發心是大乘法輪的軸心。宗喀巴大師說:正發心是大乘道的根本,是一切高尚行為的本源,是福慧資糧的點金術,是無量功德的寶藏。有這種菩提心,雖凡夫俗子,其思想行為會變得高尚,獲得佛子菩薩的稱號;若無此心,雖有智慧和神通,別說成佛,就連大乘道的關口都進入不了。所以,佛法稱:皈依三寶是入佛法之門,發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門,灌頂是入密法之門。滲透利眾菩提心的一切善行善念都屬於解脫和成佛的福德資糧,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缺乏菩提心的善行就像缺乏肥料的莊稼,只能獲得極少的收成。因此稱: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法。

  

三、解脫和成佛的障礙是煩惱,知識二障,破除二障的唯一的法寶是明見性空的無上智慧。因此稱見性智慧為無二解脫法門。束縛三界六道眾主,使眾生變得愚昧、自私、腐敗墮落的根源貪、嗔、癡的輕重隱顯症狀有八萬四千而對治的佛法也有八萬四千,這八萬四千法歸結到一起就是三乘道法;三乘道法又分方便智慧二門,其中智慧是主法,方便是輔助法,因此寂天《菩薩行》中說:智慧是將帥,戒、舍等其他法是兵勇使從。佛教從根本上說是開發智力,提高智慧為主,其他法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佛陀這個名稱的含義也是無上智慧和徹底覺悟的意思,與主宰一切的上帝造物主之類毫無共同之點,諸佛的智慧化身文殊師利手持一把鋒利的寶劍,就是象徵佛法斬斷惑根的性質和功能。世間的切奇跡,都是智慧的結晶,佛地的圓滿功德也是光明智慧美妙的閃光。懂得這個道理就不難理解把正見看做根本大法的原因了。

 

 第三、《要義》正文解說:

  《佛法三根本要義》是宗喀巴大師為大弟子雜谷王阿阿智華所作的一篇詩體教言。這篇教言詩,文句非常精練,正文只有十四偈,五十六行,但內容涉及面很廣,整個兒概括了佛法的深廣義理,讀此教言,不同層次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教益。這篇教言是宗喀巴大師教授弟子的重要心法之一,在藏傳佛教寺院中人人都能背誦此教言。

  近來海內外信仰佛教的越來越多,特別是信仰顯密合一的藏傳佛教幾乎成了一股時代潮流,有洶湧澎湃之勢。在金錢物欲使人們的靈魂腐敗墮落,人類社會向動物社會退轉的這個時代,不甘心墮落的志士仁人,為眾生、為自己選擇聖潔光明的道路是人類前途有望的象徵,是大好喜事;但捲入這個時代潮流中的很多人得不到真法正道,而被邪法假法困擾而正在墮入歧途。為了有志學佛的人得到一些藏傳佛教的正道真法和基礎法、核心法,現將宗喀巴大師的《佛法三根本要義》教言,譯成漢文,向大家介紹。引經據典,深刻闡發這篇教言的義理,足可以寫出百萬字的巨著,但那樣的巨著除專門研究佛法的學者而外未必人人喜歡,因此本文只準備將《要義》文字表面的含義做一個淺顯通俗的解釋,以幫助大家理解原文。

  第一句:向神聖的諸上師致敬。

  在經文的開頭,向上師表示敬禮有以下幾方面的意思:一、學佛必須從聞法開始,聞法需要拜師。所以《菩提道次》稱:拜師是入道的根本。經文開頭先向上師敬禮,向受法的弟子顯示了如下幾種意見:一、拜師學法是入道之門。佛說:無師連佛都聽不到,怎能得知佛法,上師傳道授法,培養指點,其恩惠勝過十方三世一切佛,故時時事事不能忘掉師恩,違背師教;二、上師是集三寶于一身的現實的佛,敬師就是敬三寶,敬三寶就是皈依三寶,以三寶為榜樣,實現自身三寶。誠信三室、無限敬仰三寶,將自己的一切寄託三寶的皈依法是進入佛門的第一道門,也是一切善行的基礎。說法之始,禮敬上師,也顯示皈依法。從密法的角度講,上師是三源之一,三源是;上師是加持力之源,本尊是悉地(事業)之源;守戒律是獲得成就之源。因此有:觀修上師法;三、向上師敬禮,顯示了下面將要說的法是具有嚴格傳承法統,法脈未斷的正法。井非自己杜撰新創的假法,佛法非常講究純真的傳承法統,不允許任意修改創造,因為只有證全智的佛陀,才有創立佛法的資格,這和隨意改變創新,巧立名目,以獲得名利為目的的現代氣功的最大的不同之處。大家決不能相信沒有佛經根據,沒有法統的,那些裝神弄鬼的假佛徒們的騙錢假法,和氣功佛法迷信煮在一鍋的大雜燴;那類假法的創造者和信徒們若不改邪歸正,以佛法衡量,除墮三惡道,不會有別的去處。

  宗喀巴的菩提道法共有三個傳承法統;即從佛陀、文殊、龍樹傳下來的深義般若法統;從佛陀、彌勒、無著傳下來廣義般若法統和從佛陀、文殊、阿諦夏傳下來的修行加持法統。宗喀巴大師是大乘佛法法統三江匯會的正統法海。故稱第二佛陀。

 

 這篇經文由前言、正文、結尾語三部分組成:

  前言共有兩偈八句。

 

 第一偈:前三句開宗明義,說明三根本法的性質和重要意義;第四句表明說法的心願和謙虛的態度。第一句: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是說;這三根本法是,佛陀釋迦牟尼,向凡聖二眾弟子所宣講的三乘大法,經、論、律顯法三藏和事、行、瑜珈,無上瑜珈等密法四續經典中的思想精華和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以無著無礙的無上智慧所得的一切無垢善法的歸總要旨,在佛法中沒有比這三法更重要、更珍貴的法;

  

第二句: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是說:精通佛理、親驗親證的佛法妙意的眾佛子菩薩對此三法高度讚揚,推崇備至,稱讚:出世心是苦海的救生船,是彼岸世界的人口,菩提心是點石成金之法,是成佛的唯一因素,是無量功德的源泉,是進入菩薩行列的資格證,見空智慧是解脫的不二法門,是佛母,是佛法追求的最終目標,是驅散無知黑暗的陽光。等等,見於佛經和眾多大善知識論著;

 

第三句:有緣者是指前世有善根,今世有聞法的機會,具有分辨善惡,發現世間無敵寶藏的靈心利智;思想品質純真無瑕,世俗偏見邪說的習染不深,人性良知未被物欲埋沒而變為惡魔的俘虜的精神正常的男女仁人志土。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有可能茅塞頓開,心底透光,產生追求光明,尋求解脫的念頭,佛法廣如大海,有適合各種層次度脫物件的無數方使智慧法門,但要思徹底脫離苦煩,進入無煩惱的永恆樂境,歸根結底,離不開這三門大法。出世心,菩提心,見空智這三法門,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之法,是脫離此岸,到達彼岸的必經口岸,舍此口岸寸步難行,這三法是顯乘的最高境界,也是密法的必備基礎。修顯法者若不修這三根本法,別說成佛,在超越凡俗方面連小小的一步都無法邁開;因為出世心好比是腿,菩提心好比是心,正見智慧好比是眼睛,無腿、無心、無眼的人怎能前進一步;修密法者若不具備這三法的修證基礎,雖煉出起死回生,上天入地的神通,也超越不了世間禪,世間神通的範圍,若將這類神通用於獲得名利的工具,別說即生成佛,就連投生人天的福報也很難得到。因此說這根本法是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和唯一途徑。

  

第四句:我今做力所能及的解說,是說;這三法是佛法的根本,為了有緣的眾生得到一個解脫成佛的方便捷徑,我願意向大家解說開道,但佛法深廣無邊,我是一個凡僧,怎能掌握佛法的一切深廣妙理,只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程度,做力所能及的解說。宗喀巴大師集顯密二法的大乘,學修成就與龍樹、無著齊名,號稱肉身文殊師利,但他在任何時候都表現的十分謙虛,他的修證的奇妙成就被親身體驗,親眼見到的幾位大弟子寫成的秘傳,嚴格保密,不允許外傳,始終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宏揚佛法,僅這一點就充分顯示了大師的崇高品德和調服身心所達到的高超境界,看到這種情況,那些自稱佛菩薩,自欺欺人的可憐蟲們應感到無地自容。

 

 第二偈,四句,說明了聞此法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應持的正確態度。

  第一句:那些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是說:學習佛法的人首先要有清醒的頭腦,理智和遠見,有清醒的頭腦。就不會被人世間的各種虛偽的、表面的、夢幻式的現象所迷惑,有理智就會冷靜地觀察思考,分清利弊,控制感情,不至於限入利害親仇愛恨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有遠見就不至於迷戀今生今世的眼前的短暫的利益和區區小事,而不顧長遠的,與生死有關的大事。

 

 第二句:為了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是說:學習佛法的人,要有不失時機地追求崇高的人生價值的理想志趣。具足良緣的人生。是指具備修佛追求崇高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環境條件:即具備八有幸,十具備。八有幸包括:1、不生在地獄;2、不生在俄鬼中;3、不生在動物類(畜生道);4、不生在未開化的野蠻人中——佛法是高度文明的產物,是高度理性的信仰,智力低下的民族不是佛法度脫的對象;5、不生在上界天人中——天人苦少樂多,沉醉于禪的樂境,洋洋自得,不求進取超脫,上界無色天、感覺麻木遲鈍,意識微弱,不生善惡之念,都不具備學佛的條件;6、不生在無佛法之地;7、不是智力低下的癡呆人——這種人無緣學法;8、不是從事漁獵屠宰、殺人搶劫,殘害生靈的惡性職業者——這種人無善惡觀念,罪惡深重、不可救藥。自己獲得人身,有幸不在上八類,具備了學佛的條件,因此稱八有幸十具備1、是人類——只有人才具備信佛、學佛的條件;2、生在文明土 ——— 文化發達,道德風尚良好的地方,才有尊重佛法,學修佛法的條件;3、非聾啞癡呆,智力發育正常;4、不從事罪惡的職業;5、良心和理智使自己自然接受佛的光輝思想;6、值佛出世之時代;7、值佛說法的時代。8、佛法尚存的時代。9、有信奉佛法的群眾;10、有學法修法的政治環境,後五條是時代環境條件。

  

所謂人身難得是因為轉生人類在前世需要具備獲得人身的足夠的善德善行和對投生人類的強烈的願望,但是世人的一生,昏昏噩噩,受愚昧惰性的驅使,身不由已幹著惡事,進取向上的善意善行很少產生,所以轉生人類的機會很少,人生難得,但在人裏面,具備上述十八個條件的人身更是難得,具足進取超越良緣難得而易失,當得此良機良緣時,就要不失時機地爭取人生價值。人生價值包括自身的品質,能力和對人類社會的態度和貢獻兩個方面,小乘佛法的價值觀是對己調伏身心,克服自身的煩惱,爭取自己的身心寂靜安樂,對眾生,嚴戒傷害別人的言行,雖然也有慈悲心,但缺乏救苦救難的責任感,大乘佛法與此不同,對自己要求品德和智慧的高度完善——成佛;對眾生視為慈母。無私無我;犧牲自己,以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精神,為眾生服務,為眾生的幸福做貢獻。這是一種無比偉大的價值觀念。在這種金光燦爛的太陽一樣的價值觀面前。其他一切價值觀都變得渺小。暗淡無光,而那些為金錢權利不要人心人皮的魔鬼價值觀念,醜陋渺小得更不值得一提了。

 

 第三句:一心嚮往眾佛喜悅歸宿的是說:學法的人必須是一個一心一意嚮往得到眾佛為之歡欣鼓舞的正確歸宿的人。這歸宿指的就是三乘佛法指引的超脫輪回的涅槃,和全知全能的終極果位。佛是以度脫眾生為樂的,他看到人們醒悟,選擇到利人利己(成佛)正確道路,就會無限喜悅。

  第四句:幸運的人們誠心傾聽;前半句幸運的人們就是指前三句中所說那些具備學修佛法條件的人。佛法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在無邊的茫茫黑夜中摸索著走路的人,逢到一盞明燈,當然是非常幸運的。誠心傾聽是聽法者應持的正確態度。聽法的正確態度總的說來是三點,一是虔誠,二是認真,三是不帶偏見。

  正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出世心法,第二部分講菩提心發心法;第三部分講性空正見。

  第一部分共三偈、十二句。

  第一偈講出世心法的重要性,第二偈講如何修出世心法,第三偈講萌發正出世心的思想徵候。下面按經文的順序分

 

三個問題講解。

  第一個問題是出世心的重要性。什麼是出世心呢?出世心就是徹底認識輪回世界本質的基礎上產生的危機感和厭世思想。這種危機感和厭世心理,能使人們擺脫各種恩怨和使人心煩意亂的世事的糾纏,產生出世尋求世外寂靜安寧樂土的強烈願望。而這種不滿足現實生活現狀、要求改變處境、爭取自我超越、尋求最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狀態的思想要求,就是步入三乘佛法正道的關鍵性的第一步。也是世俗觀念向超世真見轉變的重要契機。沒有這種出世思想作基礎的一切善念、善行都是輪回的因素,雖然也能獲得世間善果,但改變不了生死輪回、苦樂變化無常的根本性質。若有了堅定的出世心,並以此作為思想基礎,所產生的一切善念、善行都會成為產生超世智慧功德的因素,因此宗師說:若無正確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間幸福,就無法進入根除煩惱的涅槃樂境;”“迷戀塵世的意識是鎖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對世界上的各種事務、各種關係,不從本質上認識,迷惑於表面現象,就會產生錯覺、幻覺,並把錯覺、幻覺當作真實可靠的東西進行執著的追求。陷入貪愛迷戀之中,就會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而這種以虛當實的貪戀執著意識就是生命自身的難以打開的枷鎖。打開思想感情的枷鎖,就是解脫。出世之心本身雖然解決不了執著世事的虛幻性、不可靠性、短暫性、充滿苦惱等問題,但想下決心離開這個環境就要有要求解脫的思想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積極尋求解脫,就會打到預期的目的。所以說求解脫要發徹底的出世心願。。這裏強調徹底是非常重要的。徹底就是不能有絲毫的留戀,只有這樣才能使名利得失,財色享樂的觀念變得淡薄、思想變得寧靜超脫,任何和自己的世間利益不脫鉤的善行、念經、拜佛、修煉都入不了佛法的正道。這一點修佛的人要必須懂得。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修出世心法。

  這一偈共分兩層意思:一是如何從今生今世的無謂的糾纏中脫身,修來世的人天樂道——下士道;二是徹底認清輪回世界的本質,堅定出世思想,為走向世外清淨涅槃樂土邁開第一步 —— 中士道。對第一個問題宗師教導說:常想人身良機難得而生存時間不多,就會從今生今世的糾纏中迷途知返常想就是經常靜座、思考。靜座觀修有兩種,一種是思考觀,一種是息念觀,這兩種定觀是相輔相承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做思考觀,就不能斷惑和生慧,不做息念觀就不能入靜生禪 —— 詳見宗師《菩道次論》和印度蓮花戒大師《觀修二次第論》。思考觀就是對所觀物件進行深入地分析思考,得出正確的結論。這也需要以一念代萬念,心住一境的定力,只有思想高度集中,不受其他雜念干擾的情況下,才能觀察深細透徹,世間智觀空也必須經過這種思辯觀,不能光靠靜座息念的盲修。思考觀或者思辯觀主要是通過思維活動,從事物的現象透過本質,比如白骨觀就像把如花似玉的妙齡少女置於X光下,看到可伯的骷髏一樣,然後意念定在白森森峋骷髏上久久觀之,就會形成固定的形像,出定後,看到那位元所觀物件時,就似乎看到皮肉包的那個骷髏,從可愛變得可伯,從這個例子推而廣之,把包括自已在內的每個人都看做白森森骷髏,並把這些骷髏和墳墓中的骷髏看成本質上一樣的東西。在這個觀想過程中既有分析思考聯想的智慧活動,也有放棄思考的息念定觀,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水乳交融,難分難辨——這就是思辯,息念結合的例子。在這出世心觀修的第一階段,重點要觀想兩個問題:一是觀想具足良緣的人生難得,二是觀想自己生存的時間不多,死將來臨,關於第一個問題:要從人身難得的原因和實際情況兩方面細細思考,從原因方面要想到,事事有因,因果不誤,獲得人身是前世積善的結果,不信佛法的人,信不信這個因果規律倒無所謂,但信佛的人首先要對此堅信不疑。否則就沒有起信的思想基礎。獲得人身的前因最起碼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一是守十善戒,不犯十惡。十惡是:殺、盜、淫、妄、惡語、離間、綺語(是非語)、貪欲、嗔怒、邪見(主要是指不信善惡報應的胡作非為)。三、心地善良,與人為善,濟貧救苦等善行。三、獲得人身的良好願望——強烈的投生定向願望,特別是臨死前的願望,對投生靈魂的導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投生定向願望,在十二因緣中屬於愛、取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思想對夢的產生起著一定的作用,人死後的中陰身恰似夢中身,投生的愛取意識所起的作用也和白天的思想對夢境的影響大致相同。獲得人身要具備那樣的善緣,再回過頭想想世人的所做所為,下世獲得人身的能有幾個?再想想自己的思想行為,來世能不能獲得人身?其次再想想世界上的人和其他動物。蛐蟲螞蟻、海洋生物比較哪個多?現在世界上的總人數,恐伯比不過一個蟻穴中的螞蟻數,耗子的繁殖比人不知要快多少倍。人和其他生命相比數量極少,所以佛說:其他生命多如大地之塵,人類如指甲皮上的塵,其次人類是在眾生中唯一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智慧生靈,比其他生命類具有無比的優越性,這就是人生的可貴之處。但在人類中,能認識生命規律,打破生死常規,充分提高生命的智慧、品質、能力的佛法結緣的,具足良緣的人又能有多少?所以佛說:普通的人多如大地之塵,獲得佛法真理的人少如指甲皮上的灰塵。想到此具緣人身難得和可貴之地,就要不誤時機地創造人生的最高價值。人的生命正處在六道輪回中上升和下降的中間帶,升降的機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何去何從完全在於自己,正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第二要觀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時間不多,死亡必將來臨的死無常的道理。

  死無常要如下幾個方面觀想:一、必死無疑。二、死無定期。三、死時除佛法別無依靠。

  必死無疑又要從三個方面想:

 

 一、無任何辦法改變死亡的命運。在輪回世界裏沒有一處逃脫死神的安全地,沒有一個生而不死的生命,過去從來沒有過,今後科學再發達也絕不會有。佛陀、聲聞、緣覺也個人和肉體分離,玉皇大帝也避兔不了一死,自古以來有無數的聖人神仙,和皇帝都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但誰都沒有找到,所謂的長壽法也最多只能做到拖延死亡,但改變不了生命的規律,因此我們不能有不死的僥倖心理;

 

 二、壽命有減無增。任何一種生命都從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如《投胎經》中所說:人的壽命如果養好,可以活動百歲,或者超過百歲。即便在正常情況下一百歲,也是非常短促的。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地壽命在減少。流失的歲月,永遠不會再有。人人都像判了死緩的罪人,一天天在接近死期,意識不到這一點正是人的感知遲鈍之處,蓮花戒說:平常要怕死,就能做到臨死時不怕死,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佛經中把人的一生比作:行雲流水、閃電。

  

三、人活著的時間太短,沒有修法的時間。人生百年,睡眠就占去五十年。其餘的五十年中前十年年幼無知,後十年衰老多病,修煉巳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間二、三十年,為生存和虛幻的名利地位奮鬥競爭,不能認真思考人生的結局和生死大事,有個別思想敏感的人,也能認識到生命的危機,也想尋求真理,選擇正道,但卻無力擺脫生活瑣事。人生短促、卻又不能正確利用。第二:死無定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想:一、生活在南瞻部洲的人,壽命長短不定,有的能活幾十歲,有的活十幾歲,有的只活幾個月或者幾天,誰也沒有把握准能活到老。二、死因多而生因少。人的死因有內因和外因兩種,從內因看,人的生命長短是前世善惡二業的結果,後天是改變不了的,體內的氣血陰陽和精神因素本來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平衡,就會變成死因,飲食男女能養生也能致病致死,世人追求享樂、享樂過度就會損壽,人生活在大地上,離不開水火空氣,但地震、水火風災,氣候變化又是致病致死的原因,至末法時代人類的災難死因更多,環境污染、水和飲水的短缺、惡性病的流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製造、放射性元素的擴散、社會治安的惡化、互相殘殺的戰爭的加劇、高速交通工具的增多。無一不是人類生存的威脅。三、人的生命脆弱,無力抵擋死的威脅。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氣,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熱也能變成致死的因素,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

  

第三、要想臨死時除了佛法別無依靠。一、臨死時再親的親人,再好的朋友也幫不了忙,只能眼望著你死去。平時最愛的妻子兒女,臨死時連默默望一眼的機會都很少有,要在痛苦絕望中拋棄;二、錢財買不通死神,贖不了性命。在人世上人羡慕的百萬富翁。趾高氣揚的有錢人,在死神面前和乞丐分不了高低,萬貫家財不但買不了性命,一生中或辛辛苦苦,或喪盡天良積累的財富,連一分錢也帶不走,還要帶著悔恨和內疚告別人世。死後紙糊的童男、童女、金山、銀山,你細細想那是對死者的嘲弄,好像對死者說:你一生積累的財富,只有幾張紙,而這幾張紙你都無力帶走,只好讓它和你的肉體一起灰飛煙滅。如此深刻的哲理,為什麼不想一想呢?三、權勢再大也對死神無能為力。那些無數英雄好漢、帝王將相,活著的時候,為所欲為,不可一世,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在死神面前,權力和武力起不了任何作用。一切威風都風吹雲散。像拿破倫、希特勒、成吉思汗那樣的混世魔王,未能逃脫死神的追捕,變成了一堆白骨。有人說:佛教以死來嚇唬人,如果佛教不嚇唬,能使人們不死的話,應該反對佛教的說法,不敢研究死亡,不敢面對死神,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現。佛家的怕死,和一般人的怕死本質上有區別,一般人只是貪生怕死,對死是消極地等待,無任何對策,佛教使人們充分認識生死規律,清醒地認真地對待死,做到有備無患。有恃無恐。一種是徹底解決生死問題,修出世法:一種是未戰勝死魔之前做到不怕死。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一是充分認識和掌握死亡的規律,並通過入定反復體驗死亡過程,到死時控制意識,把死亡溶入禪中,安祥自在地死去;二是認識善惡報應,生前積德行善,不做壞事,死後不怕墮入地獄、畜生、餓鬼道,心底坦然,無所畏懼;三是生時抑制貪欲,看破紅塵,臨死時沒有失去財富、親人的思想上的痛苦、失落感;四是生前改惡從善,悔罪洗刷罪業,免去兇殺暴死和受罪的惡症,得到善終,除此而外密法還有控制死亡、靈魂自由離體法,即出舍法等等。總之,對人能起作用的只有佛法。通過以上的思考觀想,激起緊迫感,一心一意皈依三寶,受三乘之戒,行利眾之善,淡化世俗之心,為後世的幸福創造條件——這就是下土道修法。

 

 對中士道出世法:宗師在本文中說:深思業報不爽,輪回苦多,對來世幸福的追求也斷然絕望。就是說如果深思煩惱引起的善惡二業,報應絲毫不差,在這個輪回世界上充滿了煩惱和苦難,對來世的人天福樂的追求也會喪失興趣,因為只要一天不離開這個輪回圈;就會造一天業,受一天苦,絕無真正的清淨快樂可言。就像坐牢一樣,雖然不上刑法,生活上給予特殊的待遇,也無快樂可言。這兩句經文的內容主要是觀想思考;業報不爽和世間諸苦。關於因果報應之理前邊已經說過,業分三類,一是善業,如十善,二、惡業,如做十惡;三、不變業,如修定。善業是得到人天福報之業;惡業是墮入三惡道之業,不變業是轉生色界四禪天和無色界四天之業,業又分造業的動機目的和行為結果兩個方面,有意識的動機目的引起的善惡行為,和無意識的善惡行為結果,在性質上是不同的,在善惡造業方面的造業者主觀動機目的是決定一切的,以利己的目的出發所做的善事和以利眾的目的出發所做的善事有本質上的區別,前者是假善,後者是真善,在善的報應上是不同的,一切為利己所行的善,就像堿土和沙漠中播的種子,一切為利人利眾所行的善,就像肥沃的土地上播的種子,兩者的收穫是不同的。根據造業動機目的,行為後果,造業對像,業的輕重程度,將業度分為形善實善、形善實惡、形惡實善、形惡實惡、大善小善、大惡小惡。根據善惡的輕重大小,造業的先後次序,業報有現驗現報、來世報應和隔數世報應,如像殺人之類的大惡,一般都是現世報應,如受到法律的嚴懲或者受到報復的恐懼感,罪惡壓力,損壽等等。輪回苦多之理前面已經講過,苦指的就是人世上的種種麻煩事,種種苦惱,種種危機,和受制于社會和自然的無自由的命運,無法克服的困難和各自的不幸遭遇,一切事物的變換無常和思想感情方面引起的波折等等,苦是肉體和心靈兩個方面的體驗和感受。深刻地全面地認識世間的各種苦厄和產生苦的根源煩惱和業,就是為了徹底認識輪回世界的本質,就是為了改變顛倒意識和由此產生的愛憎等煩惱。要認識到只要生活在輪回世界上就避免不了造業,只要造業,就要受苦,不但造惡業受要苦,就連造世間善業,其果報如轉生人天,具有顯赫的名利地位,金銀財寶,美滿家庭,健康長壽之類的世間福樂也離不開苦煩,或其本質就是苦。通過深思熟慮認識了苦因苦果相接相連,迴圈不斷,是輪回世界的本質之後,不但對現世的一切誘惑失去留戀之心,就連來世的人天幸福也斷然絕望,到這一步才算具備了萌發正出世心的思想條件。那麼怎樣才算萌發了正出世心呢?宗喀巴大師說:如此深思熟慮,並念念不忘:就對塵世的富貴安樂不抱幻想;時時刻刻除解脫不生別的念頭,這時才可以看做萌發正出世心。這一偈說的是觀想出世心要達到的標準。這是說的有兩點很重要,一是這裏所說的出世心必須是發自內心深處,對世俗觀念要起到沖淡和遏止的作用:二是這種出世必須是強烈的,堅定不變的,不能是一時一事的衝動。這裏所說的解脫指的是了生死,徹底擺脫煩惱苦厄的解脫,而不是擺脫墮入三惡趣的厄運,上升人天之道的局部性解脫。沒有滲透正出世心的皈依、受戒,行善修持只能得到世間善果,無法超脫三界輪回的軌道。出世心就像火箭推進器一樣,能把世人送進超世的運進軌道。

  

第二部分共三偈十二句。

  第一偈是說菩提心的重要意義,其餘二偈是說明如何發菩提心。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共因和不共因兩種因素,共因就是同類事物的共同因素,如植物生長的共同因素是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不共因就是每一種事物的特種因素,如各種植物的不同種子,如麥種,豆種,不共因是形成特種事物的因素,如麥類豆類的不同種子,不同的種子生出不同的植物,如麥生麥、豆生豆,絕不會是麥中生豆,豆中生麥。成佛也有共因和不共因,見性智慧是共因,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覺悟都離不開見性智慧,所以把智慧稱做聲聞、緣覺、菩薩、佛陀四子之生母,菩薩和佛陀的不共因是菩提心。有了菩薩心,即使沒有其他的功德也可以稱做菩薩,可以登十地,可以成佛,若無菩提心。雖有禪力神通,和見性智慧也至多只能達到二小乘羅漢的境界,與佛菩薩無緣。所以把菩提心稱做菩薩種、佛種,種就是基因的意思。因此,寂天大師稱菩提心是把肉體變成佛體的點金術,宗喀巴大師說:菩提發心是大乘道的主幹,是大善行的根源,是福慧資糧的點土成金術,是無量功德的寶藏。把菩提心比做點金術,具有相當深刻的意義,就是說如果有菩提心,任何善行都會變成成佛的因素,並能產生極大的功利,可以減輕和免除過去的各種罪業,避免繼續造惡業,菩提心可以使人的思想品德變得高尚純潔,超塵脫俗,只要有這菩提寶心,就會得到十方三世佛菩薩的加持保護,邪惡不能近身,從產生菩提寶心之時起,不管有無功德智慧,雖未見性登地也可稱做菩薩,因此稱菩提心為佛門第一法寶。因此宗師教導說:出世心若不與正發心相結合,就不會變成獲得無上菩提,實現圓滿幸福的有力基因,因此智者要發菩提心。這就是說:出世心只是個解脫的因素,不會成為成佛的因素。圓滿幸福指的就是,徹底脫離煩惱及其影響,證得德能慧高度圓滿的佛地的自在樂趣。這裏還要強調一點,無論修顯修密,只要目的是成佛,就不能沒有菩提心。禪家所謂見性成佛,如果不是把菩提心當做先決條件,這種見性永遠成不了佛,佛經中把大悲心引起的利眾菩提發心和見性現觀智慧比做飛向佛地的兩隻翅膀,二者缺一不可。菩提心是,見性智慧是。拋開菩提心行,談見性成佛,是違經違理的邪說,智者須細審明察。

  這段經文後兩偈是教導如何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大悲心引起的為普度眾生,立志成佛之心,從生起的階段分願心和行心,前者是思想願望,後者是行為舉動——指以度眾成佛為目的的六度實踐行為。從性質上分為事心和理心兩菩提心,事心指見道以下的菩提心行,和見道以上的利眾行為,理心指見道以上的智慧正見。

  從菩提發心的特點和次序分二十二種,這二十二種發心在《現觀壯嚴論》中是以喻表示的,如下:1。如大地。2。如黃金;3。如新月;4。如火;5。如寶藏;6。如寶石礦;7。如大海;8。如金剛;9。如大山;10。如妙藥;11。如良師;12。如如意寶;13。如陽光;14。如音樂;15。如帝王;16。如寶庫;17。如陽光大道;18。如車船;19。如噴泉;20。如奏樂;21。如江河;22。如雲。二十二種比喻的意義如下:與嚮往相應的發心是諸善生長之源,因而比做大地,與意志相應的發心,永不退變,故喻為黃金;與增上心相應的發心比做新月表示逐步圓滿;以上三種發心屬於資糧道,與加行相應的發心比做,喻意為能燒毀見性障蔽,此發心屬於加行道;與施捨度相應的發心,能滿足眾生的需求,故比做寶藏,與戒度相應的發心能產生寶貴的功德,故比做寶石礦,與忍度相應的發心,能抑制煩燥,能變得寬宏大量,因此比做大海,與精進度相應的發心,能使堅忍不拔地進取向上,故比做金剛;與定度相應的發心能使心住一境,不受散亂之風的動搖,故比做大山,與智度相應的發心。能醫治煩惱、知識障蔽症,故比做妙藥,與方便度相應的發心能產生應機利眾的方便法,故比做良師與願度相應的發心能使利眾之願,如願以償,故比做如意寶,與力度相應的發心,能使救度物件受益成熟,故比做照射萬物成長的陽光,與慧度相應的發心,能使慧心圓滿,以美妙動人的法音啟迪眾生的心扉,故比做音樂以上十種發心用於一至十地。與神通相應的發心能使發揮更大的利眾作用,故比做掌握大權的帝王;與福慧圓滿相應的發心具備無量功德,故比做寶庫;與三十七道品相應的發心,能使直達佛地,故比做陽光大道,與悲智相應的發心,能使不墮世俗和寂滅二邊,順達佛地,故比做車船;與記憶力和辯才殊勝相應的發心,能使廣記善法,辯說無礙,故比做噴泉,以上五種發心屬於十地的殊勝道;與說法盛會相應的發心,能使眾生享用法樂,故比做奏樂;與法身相應的發心,能使身居三界之外,居高臨下,化現無數應身,與世長存,渡眾不息,因此比做最後的這三種發心屬於佛地,當然佛地發心是無意識的無為發心,是學道階段的願力和菩提心行的貫行作用,以上簡略介紹二十二發心的目的是讓大家知道,菩提發心是從入道到成佛,貫通全部過程的一條主線,絕不能把它看做可有可無。

  菩提心的菩提,是通曉的意思,菩提心或菩提發心,是追求徹底覺悟和發A的作用。那麼覺悟需要通曉什麼呢?要通過聞思修,通曉世間和超世間的事(俗諦)(真諦),更具體地說就是通曉苦、集、滅、道所包括的一切事相和真理,通過通曉這些事理的基礎上,促使產生真知灼見,發自內心的覺悟,覺悟到為什麼受苦的根源在哪里?脫苦得樂的辦法和途徑是什麼?有了這種覺悟就可以脫苦得樂,中士道的聲聞,緣覺來講達到這一步就滿足了,但具有大慈大悲的菩薩來講,這種只能說境界太低、太自私;不但要自脫,而且要一切眾生解脫,因此不但要自悟,而且要一切眾生覺悟。基於這種原因,菩薩發心就有了三種類型:一是國王式的發心,就是自己先爭取覺悟。自己有了渡眾的智慧德能後就像國王治理民眾似的施恩於大家。二是船夫式的發心,就是爭取自己和眾生同舟共濟,自己掌舵,自己和眾生同過苦海;三是牧人式的發心,就是像牧人趕羊出圈似的,先讓眾生走出苦難牢籠。自己最後走。無論那種類型的發心都把自己的成佛理想和眾生的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且把利眾當做最終目的,自己成佛僅僅是一種利眾的手段。請大家想一想世上還有比這更高的思想境界嗎?這種利眾之心產生於大悲心。仁慈和悲憫是一心的兩種取向。仁慈的主要表現是使愛的對像得到幸福快樂;悲憫的主要表現是不忍所愛對象受苦,希望所愛對象脫離苦難。這種一般的仁愛和同情心是凡人和聲聞、緣覺共有的、但菩薩的仁愛和同情心,是在無私的程度和深沉廣闊的程度上,是一般的愛心悲心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稱做大慈大悲。佛經中有時候大慈、大悲分開說;有時只提大悲心,因為大慈心就包含在大悲心中。悲智雙運的,指的就是仁愛和憐憫融為一體菩薩特有的大悲心,無二見智慧,菩提心是佛子菩薩的三種生成因素。並說:大悲心是種子,是滋養的水分,是成熟後享用無窮的果實。沒有這種大悲心,就不會產生度眾的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要從發大悲心做起,那麼怎樣才能生起大悲心呢?發大悲心就要從認識體會眾生的苦難處境和瞭解自己和眾生的關係做起。那麼眾生的處境如何呢?正如宗師在本文中所說的那樣:四條滾滾激流衝擊不息,無法改變的業力周身捆縛,身陷我執的堅固牢籠,漆黑的無明夜色籠罩著天空。在無邊的輪回流轉中一生接一生,連繼不斷地遭受著三苦的殘酷折磨。這就是輪回眾生的命運和處境的真實寫照。解釋這些話的意思:四條滾滾激流指的是生老病死苦。有人也許會說:衰老、生病和靈肉分離的死都會使肉體和心靈感受痛苦,但生有什麼苦呢?實際上生命一投胎就是苦。胎兒在胎中感覺器官形成後就有感覺,佛經中說,胎中嬰兒如座黑牢,身體四肢如捆綁,不能活動,母親飲食酸甜苦辣,會刺激胎體,母親的身體活動呼吸也會使胎兒不舒服,出生之時胎體受擠壓,欲粉身碎骨,出生之初有空氣和衣物引起的不適,想一想有沒有苦呢?嬰兒出生時的一聲哭出,既是胎中苦感的發洩,也是對新的苦境的第一次感受的表達;再從更深的意義上說,生本身就意謂著死,意謂著受苦,無生那有衰老病死苦?哪有生活中的種種使人心煩的事?生老病死四苦就像四條激流,一刻不停地衝擊著生命的沙丘,使你逐漸消耗盡生命,不留痕跡。人生的苦樂命運都是前世和無數前世的善惡二業形成的,這種無形業力就像鐐銬和繩索緊緊捆綁著手腳,一點也動不了,思想意識禁固在堅硬的鐵的牢籠中,無力衝破,深受其害。為什麼把我執比做禁固的精神鐵籠呢?因為虛妄的我執是生命受苦和墮落的最終根源,如果沒有我執,就沒有因我而產生的愛憎、得失,利害意識和由此產生的種種造業行為,而這種長期習染成性的無知虛妄的見識面前,一切事物都變得真假顛倒,變得面貌不清,真相不明,由於無知和虛妄,把禁錮自己的牢籠都看做幸福樂園,因此不想衝破,也無力衝破這種虛妄我執的牢,因此把這種虛妄的我執比做堅不可摧的鐵籠是十分恰當的,無明是愚昧無知的意思,這種無明就像漆黑夜色,籠罩天空,看不清道路看不見四伏的危機,就這樣一生接著一生,連續不斷的遭受苦難的折磨。三苦前面講過,不再重複。

  憐憫淪落此境的慈母眾生,一句:說明了應該憐憫和為什麼要憐憫。要知道應該憐憫,就要首先知道為什麼要憐憫,要懂得為什麼要憐憫,就要懂得慈母眾生這句話的意思。慈母眾生的意思是說,這些受苦的眾生不是和自己毫無關係的人,而是自己的恩重如山的慈母。為什麼說眾生是慈母呢?這就要從生命輪回的關係說起,生命的輪回就個體和群體而言都是無始無終的,一個人在三界六道投生轉世的次數不知要比全體生命類的總數要多多少倍,無論是胎生或卵生,只要投生就有父母親,全體生命輪流做過自己的父母的次數何止一兩次,由於知識障的原因,只是隔世的母子互相不認識而巳,現在自己周圍的人,甚至仇敵也不能排除曾經是自己的父母親的可能性。父母對子女的恩愛,任何一種恩愛都是無法相比的,特別是母親對子女的恩愛,就其深厚、真誠、無私、永久不變程度來講都是無以倫比的。這種母愛不但是人類,就連鳥獸動物都是一樣的,我們瞭解下動物世界就會發現這種本能性的母愛。懷孕對母親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摧殘,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女一懷孕生育就如害重病,變得蒼老憔悴,生育時的痛苦更不待說,有的就把生命斷送在血泊中,但由於偉大的母愛,把生死痛苦置之度外,想用自己的痛苦和生命換取子女的生命,孩子一生下來聽到哇的一聲叫喚,對母親能帶來無比的快樂和幸福感,在這刹那之間,會把自己生育過程中的痛苦忘得乾乾淨淨,夫妻之間的感情在一般情況下也是比較深厚的,但是當一個母親在子女和丈夫之間只能選一的情況下,只會選擇子女,其情之深可見,母親用全身的營養滋養腹中的胎兒,出生後用乳汁餵養,不嫌髒、不怕累,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子女的身上,自己硬肯挨餓受凍也不讓子女挨餓受凍,疼愛子女,撫養保護子女,教育子女,為子女求生路。謀幸福,耿耿於懷,至到老死,愛心不變。有良心,有人性的人絕不會忘記自己的母親的這種恩情。大乘佛法要求人們要從今生今世的慈母恩情想到萬世、萬萬世慈母的恩情,當我們認識到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都曾經是自己的慈母的時候,(因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能忍心看著她們吃苦受累嗎?俗話說:兒不嫌娘醜,當我們認識到眾生是自己的慈母的時候,還能斤斤計較世人的愚蠢、自私等醜陋行為而疏遠和憎恨他們嗎?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愚人慈母殘遭各種不幸時,難道不值得痛哭流淚嗎?當你細細思考,認識到這個問題,就會爆發良知,產生對眾生的愛和同情心,這種良知和愛心,同情心就是佛心的閃光。真正的成佛普度眾生的菩提寶心就是在憐憫眾生的悲心的基礎上產生的。宗師說:憐憫淪落此境的慈母眾生,要發成佛度眾的菩提心

  那麼如何發菩提心嗎?發菩提心藏佛教有兩種心傳妙法。一種是妙傳因果七法,一種是彼此交換。因果七法是:知母、知恩、報恩心、仁慈心、悲憫心、責任感、菩提心。觀修此法時從知母做起,如前面講的道理認識到眾生是慈母,從慈母想到慈母的恩情,知恩不報非人也,從知恩生報恩之心,在此基礎上對眾生建立真誠無私的愛心,從愛心生出深刻的悲憫同情心,從愛和同情心生救母重任,義不容辭,自己勇挑重擔的使命感、責任感(舊稱:增上心),有大悲心和責任感就會尋找救度眾生的神通智慧和能力,就下定決心,立志成佛。——這就是妙傳因果七法發心法。彼此交換法,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幸福給予眾生,把眾生的一切痛苦不幸交換過來自己承受的慈悲發心。在觀想過程中就像慈母願意替愛子承受病疼災難似的心情,把眾生的痛苦災難想成氣,吸氣時吸進自己的體內,叫自己受苦;把自己擁有的幸運、智慧、財氣、心愛之物、健康之體想成氣體,呼氣時發射出去讓眾生受益。這種彼此交換苦樂的觀想法,不但能使人入定,產生他心通的神通,而且通過觀想別人的痛苦,產生和增強大悲心,生起菩提心。

  通過以上兩種觀想修持法,在產生菩提願心的基礎上,按程式儀規發心受菩薩戒,修十善、六度,把願心變成實踐行為才算正式進入菩薩道。

  《要義》第三段共有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說明尋求智慧正見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闡述緣起性空正見的義理,第三部分是勉勵修持之語。

  第一部分正文若無明見真理的智慧,雖具備出世心與菩提心,也斬不斷生死輪回的禍根,因此要千方百計悟出緣起正見這一偈說明尋求智慧正見時出世心和菩提心非常重要、絕不可缺少,但是如果得不到明見真理的智慧,雖然有了出世心和菩提心也無力解脫充滿苦煩的生死輪回之束縛。要想求解脫就要尋求解脫之道。佛法雖有八萬四千、解脫之道法只有一條,那就是智慧正見。因此,尋求解脫的人就要千方百計地尋求智慧正見。為什麼說除了緣起正見就斬不斷生死輪回的禍根?那麼生死輪回的真正的禍根又是什麼?這裏還需要多說幾句。生死輪回的禍根是一種特殊的無明無明智慧的對立面,是愚昧無知,看不清事物真相,籠罩在心靈上看不見光明的一種黑暗覆蓋物。是一切生命失去自由,變得不幸,遭受種種苦厄的根源。所以宗師說:無明是萬惡之源。但無明有種種,有原始的與生俱來的無明,也有受各種邪說和世俗虛妄偏見的影響形成的見惑無明,後者--一獲得見性無漏智就能被破除,前者是一種意識深層的頑固的障蔽,需要長期的艱苦的修煉才能逐步消除,而且光靠智慧還不行,還需要十般若行,回向等眾多福德資糧的增援配合,方便智慧雙管齊下,才能徹底破除。佛慧是寶劍,福德資糧是使用劍的臂力、劍術和深厚的運劍功力,如果沒有高超的劍術功力,掌握利劍也無法戰勝勁敵。由此我們就會懂得:不重視福德資糧、偏面莊張見性成佛之說的荒謬可笑。在諸無明中使生命墮入生死輪回之道的無明不是泛指的無明,而是被稱做薩迦耶見的一種對我的的俱生(本能)執見(觀念)。這種意識深層的我的的自執自私性是產生貪愛、厭惡等一切煩惱的根源,是生命墮落的禍根,要想解脫苦煩,超脫輪回,就要徹底斬斷這個禍根。能對治這種無明病根的靈丹妙藥是明見真理的智慧——緣起性空見。宗師特別提出緣起正見,是為了和小乘佛教分別部、經部以及大乘教唯識家和自證家的各種空觀相區別。因為在各種對的認識和解釋上,只有龍樹、月稱的緣起性空中觀見最契合佛法深密般若終究義理。所以月稱大師在《入中論》中說:除龍村中觀見、別無解脫之道。那麼什麼是正見呢?正文第

 

二段幾偈主要闡述這個問題。

  要認識到世間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於因緣而絲毫不差之理;

  同時,觀念中的執著之物一個個消失,

  便步入了諸佛欣慰的軌道。

  這一偈是說:要認識到無論是世間的或者超世的(佛道、智慧神通、佛菩薩等等)都是因緣規律形成的現象,而且這種因緣規律絲毫不差,無一例外,但就在認識到這因緣現象真實存在的同時,在觀念中的把"因緣"這一種無自性假像當做真本性,反而使產生執著的著眼點立足點雲消霧散,個個消失,蕩然無物,就算認識進入了諸佛為之感到欣慰的正確軌道。這一偈從真俗二諦講起。從俗諦意義講因緣"實存不妄",從真諦意義講"自性本空"。道外之人認識不到存在即因緣之理,小乘之人,雖然認識到一切是因緣之理,卻認識不到因緣就是空的道理而反生執著,大乘唯識家只懂得因緣之物的一部分空。即客觀世界空而且把空理解為對因緣現象的否定,卻留下了一個不空的尾巴,即主觀意識存在,中觀自證派雖然也認識到因緣的一面,卻沒有徹底地認識到性空之理,尚有"物自性"的執著。只有中觀應成派才徹底地認識到"因緣實存不妄、物自性本空",是一件事物的真假(俗諦)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互為存在的前提和理由。正因為無自性,本性,才有因緣現象的存在;也正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各種因緣合成之物,所以才無自性可言,當認識到因緣實有的同時認識到其性本空,當認識到物性本空的同時認識到空即是因緣,並非虛無,這才是"有非實有,空非實空"的中觀之道。認識到有非實有,就不會因執有執實而生貪心造業,認識到空非實空就不至於否定善惡因果而墮落無救。因此中觀大師寂天說:"見空有何用?見真才能得脫。這見真指的就是排除有空二偏的中觀見。

  

眾緣結合的現象實存不妄,

  非緣合的獨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義若在觀念中彼此對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見的本義。

  ——這一偈是說:如果把因緣現象的實存不妄和諸因緣之物的獨立自性的空不可得,看做彼此對立的兩個方面,或者兩種性質,見物不見空,見空不見物——這個人還沒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見。

  

這裏講的性空的是指一種不靠因緣,能獨立存在,不依因緣條件而轉變的、永恆不變的自性。實際上根本不存在這種非緣合的永恆不變的絕對自性,但在凡俗眾生的意識中似乎一切事物都有作為這種事物的獨立自性而產生執著,性空正見就是對治這種執著的。這裏講的因緣不僅僅是指生物和各種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還包括大和小、長和短、有和無、時間和空間、常和無常之類的相對關係,主從關係,整體和部分關係、名實關係,主客觀關係等等。因緣結合指的就是各種事物的自身內部和各種事物之間的相生相依,相從相對、相附相連等各種關係。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這種關係中的存在。從這種關係中分離開來,便沒有任何事物。因此說一切事物現象都是虛幻的假像,無任何獨立自性。緣起性空就是這個意思。

  

緣起與性空是對同一個事物的兩種觀念。在分別智即俗智的範圍內,這兩種觀念始終是對立的,見到一面就見不到另一面,通過思辯觀想什麼時候這兩種觀念的對立消失,到緣起就是空,空就是緣起,也就是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進一步悟出緣起之相是空,性空的對立面實有消失,性空本身也因失去自己的對立面而隨之消失不見空與不空任何相,達到空也空,無相空,不可得空,才算進入中道。因此,宗師說:什麼時候有此無彼的對立消失,當看到緣合之物實有的同時,能悟出當體即空,執著無物,對正見的思辯才算圓滿。為什麼這裏要說正見思辯的圓滿呢?因為通過理論的聞思所悟出的正見,也只能達到以抽象概念為特徵的思辯性的理解,分別智範圍的覺悟。絕對無法達到無分別現觀智的直覺體驗,要想超越抽象分別思維,進入無分別現觀智的直覺體驗狀態,需要長期的如法觀修,不能光靠對性空的理解。因為無戲論究竟並非抽象的語詞所能表達清楚的東西。所以稱做不可思議

  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

  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偏見,

  悟出緣起與性空互為因果

  就不會墮入執空有二邊的深淵。

  這一偈所說的消除二邊之法是號稱雪域說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師的獨到的見解。過去所有的中觀經論中都說:以現象實有消除虛無偏見,以自性空無消除執實偏見,宗師以徹悟的智慧提出: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偏見,這正是與見有而執其有,見空而執其空,誤以緣起現象的實有為物本性實有,誤以性空為空虛無物;名為消除二邊而實際上仍落入二邊的各家最大不同之處。宗師在《中觀》二論中特別指出,要分清二有二無的概念界限,二有是指俗諦現象的假有物本性的實有二無是指自性空無和虛無之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就是承認緣起現象的假有而否定物本性實有。正因為緣起現象是假有。就不會以假當真,產生執有執實,墮入常邊;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是肯定自性空無而排除空洞無物的虛的無空觀。正因為性空非虛無,就不會以空否定緣起之事產生執空,墮入斷邊。有而非實有,空而非虛空的前提是緣起之物,是世俗意義上的,與龜毛兔角之類的虛無之物毫無關係。因萬事萬物沒有一成不變的獨立自住,才有萬事萬物生成變化的可能性,因此這是因空而有;因為眾緣和合本身就是物無自性的表現,空不在物外,因有見,因此,這也是因有而空。有不礙空,空不毀有。空有為一體,一有俱有,一無俱無。這就是緣起與性空互為因果的理由。

  

佛說:世人與我相爭,我不與世人相爭,因為世人認為有的我也承認其有,世人認為無有的我也承認其無有。並且說:因緣所生便是無生,因其無可生的自性;因緣所生便謂空,知空理者為善土,龍樹大師在《中論》中說:無非因緣的事物,因此也無不空之事物性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月稱在《百論疏》中說:我們所謂的,並不是寺中無僧那樣的空,是繩盤上無蛇那樣的空。所謂物自性就像把一盤草繩當做蛇,因而生畏一樣純屬幻覺。喜饒嘉措大師曾經說過:所謂物自性就像兔角,性空是說兔角之空,並不是說兔子空。以上這些話就是緣起性空概念的最好的解釋。通過以上解釋對性空智慧的義理,也許理解了,但很可能對悟空理的實踐作用,修煉作用不清楚,也許有人會想:這空與不空與人生有什麼關係,與修煉有什麼關係?這關係太大了,這是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一切事物的立場觀點和思想方法問題。解決人生問題,修煉佛道,若不解決這個思想意識深層的根本問題。一切等於徒勞。宗喀巴大師說:佛法的核心是空理,佛稱空王。迷於此理者為凡人,悟此理者為聖人,徹悟此理者為佛陀(覺者)。把空慧稱做佛母,意思就是說佛是從空慧中生出來的。一切善行若離開空慧,就如盲人騎瞎馬,把空慧稱為,法中之王法諸法之統帥解脫之不二法門佛心真佛等等,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定能生慧,佛家無數禪門都為生慧服務。不可思議的無量神通都是無漏佛慧的效用,普度眾生的大慈大悲心、菩提心行都貫通這個大智慧,都因這大智慧而變得神聖,變得有力,凡人因無這大智慧而變得俗氣,變得愚昧,被緊緊捆綁在輪回的齒輪上。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獲得此大智慧,就可以獲得自由,擺脫輪回的地心引力,飛向彼岸世界。請想一想這智慧重要不重要?這樣說對做為佛法根本的智慧多麼重耍也許懂了。但這空慧在生活和修煉實踐中如何起作用可能還不清楚,這是理論聯繫實際,聯繫思想認識的問題,非常重要,需要講一講。

  

講空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人無我法無我的問題。什麼叫人無我?什麼叫法無我呢?要懂得無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應成派中觀鼻祖月稱大師在《中論疏》中說:指事物的不依賴其他事物的自性,任何事物都無這種自性,因此是無我。由此可以知道無我就是無本性,無自性人無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已以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屬於法無我範疇。這人無我指的是人各自的觀念中的自我觀念。人的身體和感知功能都是自我的附屬物。人的樸素的意識中從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做自己,因此說我的身體如何如何,我的思想感情或者我的感覺如何如何。我的是不同的概念。這表明在人們的意識中還有個籠統的無法指出來的,這個是自我的主體,我的一切都從屬於這個,愛恨、利害,得失等都是從這個主體自我生髮出來,以它為出發點。這種虛幻的,經不起分析考究的自我意識是自私意識的根源。人有了這自我自私意識,就產生愛恨、計較利害得失,使人們的心胸變得狹窄,目光變得短淺,品行變得惡劣,別說聖賢,就連世人中的高尚,偉大之士與卑劣小人的分界線也是有無自私。無私地奉獻忘我的精神捨己為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類菩薩行,高尚行為產生於對待自我的態度上。佛和凡人在品德上的根本不同之處是:佛為眾生著想,人為自己著想要想成佛,首先要破破私。作無我之人。破不了自私自利的人。神通雖能呼風喚雨,上天入地也永遠入不了佛門,脫離不了凡塵、這是佛法的一條顛簸不破的真理。

  空慧象一面顯微鏡,在這面鏡子底下一切事物的真實面貌會變得清晰,也象一個透視鏡,如花似玉的皮膚後面能看到可怕的骷髏,在榮華富貴的背後能顯出灰飛煙滅的殘境。空慧又像面過濾鏡。一切五彩繽紛的虛色假相,可愛可憎的身影面孔,在它的面前會變得無形無色。如澄澈的萬里晴空。

  

無我就不會產生因我生出的萬般煩惱。法無我就是明見諸種事物包括他人。都屬因緣的暫時聯繫。其性虛幻,無可愛、可憎、可取、可舍的固定品質,自己和身外之物的關係也屬因緣的暫時聯繫,也沒有固定的從屬關係。悟出諸法無我就不會因物生貪,因貪求物,因求物不得而生憤怒,因憤怒而又引起眾多麻煩,造種種惡業。

  壁畫上的美人和金銀珠寶,人看了不會產生貪愛之心,因為看的人知道那是假的是假色假相,假若把你生活中的意中人。金銀財產都看成如畫似的假色假相,還會同樣起貪心嗎?走路逢刮大風,把灰塵刮進眼睛,人也不會對風生氣;假若有人把灰塵打在眼中。就會生氣;同樣的結果。為什麼對風不生氣。對人就生氣呢?理由很簡算,把風看做是無心的,把人看做是有心的。同樣,如自然災害造成傷亡事故。誰也不會對自然界生氣,追求傷害責任,進行報復。如果人造成傷亡事故,就會產生仇恨。要進行報復。原因是對自然災害找不出事故的具體責任者對人為的傷害有具體的責任者。如果把眼中灑灰塵和別人對自己傷害也同樣看成是因緣的巧合是無心無意的。就不會斤斤計較了。這所謂的有心無心有具體責任者無具體責任者;就是人對事物所產生的看法上的區別。即有心執心。有人執人,無心無人便無所執,無所執也就無恨可生。

  

要懂得這個道理並不難,難就難在事事貫通,並用這個道理改變思想意識。解開思想上的一個個頑固的結子。

  人的思想意識是受客觀事物影響產生的,中觀應成派極力批駁唯識論。月稱在《入中論》中說:如果沒有客體,也就不存在主體意識,寂天在《菩薩行論》中也說:若無見之物(境),豈有能見之識?意識既然是客觀事物的反映,的問題就要從客觀上解決、緣起性空見就是從一切事物上揭示空理。龍樹《中論》中說無一非緣合之物,故無一非空之物諸法無我就是從客觀上解決空的問題,色、聲、香、味、觸一切都變成無可執著。無可貪戀的虛幻不實的影子。執著的主體意識就會無實可執,因執實所產生的虛幻意識,也就像斷了電源的電視螢光屏那樣,變得寂然無聲無相無色。要徹悟人無我,首先必須悟法無我。其道理就在這裏。

 

 《般若部》講了十八種空二十種空,只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講的。歸根結底只有主觀客觀二種空,也就是人自我空諸法空。這兩種空在本質上無任何不同,只是空的物件上的區別。諸空歸結到一句話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是性空之相。性空是緣起之性,或者說。從事相看是緣起。從理性看是性空。從緣起的實有看到緣起的性空,從緣起的性空悟出緣起本空。緣起既空,性空也因對立面消失而不復存在(性空也空),既無有相,也無空相,在定觀中如虛空,無色無相,出定觀中有色有相,在色相中見空如幻,空有不二。——這就是俗智理念所能達到的般苦智慧的最高境界。從抽象概念上理解並不太難,但要上升為無分別現觀直覺,那就需要特殊的艱苦的修煉,徹底改變智慧類型,提高智力層次。所以宗師在講了緣起性空義理之後,諄諄教誨大家,要勤奮修持。

  對佛道三根本重要義理,

  要正確認識,全面領會;

  並隱居靜處,激發精進之力,

  為實現終極目的進行修持刻不容緩

  這一偈是結束語,其中講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強調對前面所講的佛道三根本要正確認識、全面領會。

  第二個問題是強調修持。

  佛道三根本是三乘佛法的總旨,是三士菩提道修法的重點和核心。雖然只有三法,卻包括了世間和超世間道的一切善法。是顯法菩提乘修持的根本,也是密法修持不可缺少的根本基礎。離開這三根本的一切顯法修持和福德善行都脫離不了世俗佛法的範疇;離開這三根本的一切密法修煉,都是先天不足的嬰兒,是沙丘上的建築,是單翅鳥的沖天欲望。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遠離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視三根本,如法修持三根本。通過正確的聞思修,正確認識三根本之義理,全面領會其精神。把三根本相互融會貫通,在思想上一貫徹。宗師強調正確認識是為了提醒防止世俗之見、邪教之見、小乘道之見、唯識之見、不了義之見、常見、斷見、實有見、虛空見等等錯誤偏見的影響;強調全面領會是為了排除顧此失彼、見木不見林隨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等錯誤的思想方法。樹立正見,啟迪真慧。

  

在修煉方面主要提出了兩點:一是隱居靜處,一是激發精進之力。這兩點至關重要。

  隱居靜處是為了修煉不受外界的干擾得到三靜。因為修禪定要身心都要保持高度的安靜,心識和五管之識要與外境色、聲、香、味、觸割斷聯繫,向內收斂,不能散逸。三靜即是身靜,口靜,心靜。身靜就是深居簡出,與外界不接觸,眼不見色,耳不聞聲,不使身體的肌肉緊張疲勞,口靜就是少說話和不說話。言多傷神,會增加思維的活動量,引起神經緊張,對入定不利。心靜就是思想保持平靜,就像幹年古井,清澈見底,沒有一絲波動,沒有任何雜念的衝擊。不追憶過去的雲煙,不留意眼前的飛絮,不搜索將來的落葉行蹤,寂寂然無任何反應。這樣才能獲得禪定的成就。在高度入靜的狀態下才能產生特殊的修慧。

  要想修煉出成就,就需要長期的艱苦的修煉。至少沒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煉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終身修煉。這就需要一種堅強的毅力和堅持到底的決心,所以宗師強調激發精進之力,正禪的修煉需要具備五力,即虔誠之信力、精進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亂)、定力,慧力,在這五力中的虔誠之力即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發精進之力,有精進之力才能使意念保持穩定不亂,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亂,產生心神凝聚的定力,在定中才能產生特殊的智慧,有慧力才能破障斷惑,證無上菩提。《入中論》中一切功德依賴於精進。在五力中精進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師教導要激發精進之力

  最後說:為實現終極目的進行修持。那麼什麼是佛道的終目的呢?是來世投生人天之道嗎?不是,修人天之道是為了獲得具足良緣的聞法,修道之身,積善之所,如現實的佛弟子,並非解脫,是為了往生淨土嗎?不是。往生淨土並非成佛。淨土佛國只是沒有產生煩惱和造下墮業的條件,具有塵世無法相比的聞修佛法的條件,如此而已。是為了獲得超人的神通功能嗎?不是,魔鬼和邪教都有許多常人無法達到的神通魔力,但他們超不出三界,戰勝不了無常死魔,不值得羡慕。是為了脫離輪回,獲得無苦煩的寂靜快樂嗎?也不是。這一點,連缺乏大智,大悲大勇的聲聞,緣覺阿羅漢都能做到,但那境界太低,並非具足大智大德佛種的終極目的。佛道的終極目標是以六道眾生徹底脫苦的利眾目的,和自身遠離煩、知二障獲得色法兩種大自在佛身的利己目的的高度統一。簡而言之就是,為普度眾生,求得無上功德和智慧。

  這是一個高不可攀,但有志者定能達到的神聖的目標,從迷霧見到一線光明的人應不失時機地應朝著光明,義無反顧地前進。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生命有限,時間有限,修煉之事刻不容緩。就像牢中死囚尋求越獄的心情一樣,應有如火的燒身緊迫感。所以宗師從悲海慧天,向人們提醒,求脫之事,刻不容緩

  通過上面的解說,對佛法三根本義理,從概念上也許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但要從其深度和廣度進一步瞭解,光憑上面的這點知識還不夠。還需要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寂天大師《入菩薩行論》,月稱《入中論》彌勒《般若現現壯嚴論》,阿底夏《菩提道燈論》,等有關主要經論,這篇講義,只是一個粗略的交通圖。對閱讀大部頭經典沒有時間,條件的人,讀了這篇講義,可以初步瞭解一些佛法正道,不至於受假冒佛法的欺騙而誤入歧途。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