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1 03:11:19
尊貴各帝參夏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金剛經 心經

 

各帝参夏仁波切

 

我們現在先講到佛法僧三寶,也就是每一個眾生都依據他各自的根器、界以及各自的情形,業力的關係所以會有不同的顯現出來,不同的情況會出現出來,自己所遇到的情景各各不同,所以釋尊會為不同的眾生來宣說不同的佛法,也會有不同的示現會出來,事實上我們每一住眾生不論自己或他人,我們自己本身都具有未來能夠依據自己根器而能夠成佛的勢力,有這種能力在,只要我們依著修持我們也能夠成為佛,所以我們已經有這種能力在,我們只要依著修持、斷除一切過失,具足斷的功德,修持一切善行,具足證的功德,我們也可以成為能夠宣說一切微妙法的一個宣說者。所以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也能夠有所謂的微妙法也有在,這就是法的部份。另外我們自己或他人在我們心相續當中,只要我們依著聖道來修持的話,我們都能夠成為一個僧寶,所以事實上佛法僧三寶的這種能力我們自己或他人在心相續當中本來就會具足的。本具就有這種能力在,能夠成就佛法僧三寶的這種能力,這種威勢力本就具有。所以我們要成就佛法僧三寶一切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而非曲他人來給與,或掌握在他人手上的。

  

在經典裏也有講說依著佛陀的遍智,他是無所不知的,而遍照一切,觀照一切。所有的言語佛陀通通能夠知曉的,無任何言語他不瞭解、他燕法宣說的,他能夠遍知一切,講一切的言語,只要我們心一念虔誠來憶念佛或來念歸依詞句,在那當下佛就馬上可以見知到我們的憶念,見知到我們的祈請,除非我們不信或心存懷疑,你如果這個樣子當然比較有疑問,所以只要我們心一念非常的虔敬來做任何祈請的話,我們一切所求都能夠如願。 

 

在印度有一位大成就者無著菩薩,無著菩薩他二心來修彌勒法門,所以他曾經在石窟當中開過十二年的關,他分三段來修持,首先三年他在石棺當中來修持,因為他罪障非常沉重的關係,所以沒有一點點跡象,見不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無時無刻是現在他的跟前的,因為罪障的關係所以他沒有見到,他說出了關,出了關之後他叉不甘心,又回去閉關,就這樣反反復覆經過了第四次,經過了十二年,然後他就港為自己也做了一翻努力,非常虔誠的祈請,似乎沒有什麼效果,所埤他就捨棄了往回走,往回走的路上就遇見了一隻母狗躺在路邊,身上長滿了姐,他看到那只母狗非常悲慘的狀態,所以他就油然生起了大悲心,他想要為母狗去除身上的蛆,可是地想到如果用手去去除的話,可能他的手太粗糙了會傷害催身上的蛆,所以他就想用舌頭去添掉身上的蛆,可是他又有點怕怕的樣子,所以他就先閉上眼睛,伸著舌頭過去幫它添。所以當他懷著大悲心去添掉蛆的時候,在那當下彌勒菩薩就現出來,母狗就化為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就現在他的跟前。他就親見到彌勒菩薩了,親見到的時候,他就吐一番苦水,我為了見到你,辛辛苦苦修持十二年,而且發了很多的願,做很多的祈請,修很多的法,何以我一直見不到你?彌勒菩薩說:其實我時時刻刻都現在你的跟前,是你業和罪障的關係,所以根本見不到我。他叉問說:何以我在添這隻身上長滿蛆的母狗時你卻現出來,彌勒菩薩說:藉由狗身上長滿蛆這個形象,激發起你的大悲心,所以就見到我。彌勒菩薩說:業障阻礙看不到我這件事,有一個方式可以證明,他說:要不然我就坐在你的肩膀上,你帶我到城市去,看看是不是大家都看得到我。無著就帶彌勒菩薩到城市去,大部份的人都看到他身上帶著一塊肉,問他說:你這一塊肉要賣多少錢? 

  

依此我們可以瞭解,隨著我們個人所發起來的強烈敬信心、信解心,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咸應出來,所以這裏以無著菩薩親見到彌勒菩薩的故事來闡述一個人信解心到何程度,他的感應程度就有所不同,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大迦葉,有一種說法說他尚未圓寂,現在只是身趴在某個石窟的棺木當中尚未圓寂,他是等待未來,如果有佛降世說法的時候,他就會起來護持佛法。有人說他現在所在的棺木應該不在印度,應該在緬甸跟越南的邊境,還有中國大陸西康那二帶。 

  今天我們所排的課是要宣說大乘法義的二部經典,般若心經以及金剛經這二者,藏文是金剛能斷經。這部經主要的意思是闡述空性的意義,意思是如果我們能夠現證到空性的話,我們就不再有二顯之相,也無所謂異共相的顯現,我們就可以直接去了悟空性的義理。這裏面會講到大迦業的一些事蹟,仁波切說金剛經、心經的意思如果要加以解釋的話,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因為那裏面牽涉到非常廣泛的,除此之外,如果要講到佛陀在世的時候,講到,大迦葉尊者的一些事蹟,時間要非蟬多,佛陀在靈鳩山講金剛經的時候,那時候追隨佛陀的僧眾有一些已證空性,有一些住於無學道,有些住於有學道這些聖眾,仁波切提到忍辱仙人的故事,世尊在他的前一世當中有一世投生為忍辱仙人,他佈施出他的身軀,他那時候被一位國王截斷他所有的身軀,當截斷他的身軀時,他能夠修忍辱,不但修忍辱而已他還現證到空性,所以在國王截斷他每一個肢節的時候,一直問忍辱仙人說:你在修什麼?忍辱仙人說:我在修忍辱,每截斷一個就問他:你在修什麼?忍辱仙人一直回答他在修忍辱,也就因為這樣子,世尊他圓滿了忍辱度,同時也現證到空性,現證到我們這個身軀是非實有的,所以即使一一截斷他的肢節,一塊一塊的截斷,無絲毫的痛苦在。 

  

仁波切說他們西藏人可說家家戶戶人手一本金剛經的,他們有空就會去念誦,有人甚至念一百零八次金剛經,天天這樣子,不斷的念誦,他們非常重視金剛經,有時候富有的西藏人他們會請僧眾來念二千次、五百次都有。更有錢的人請人用金粉寫金剛經,也有些非常有錢的人用金,子來刻的,也有用金粉銀粉來寫的。 

 

 你如果有獲得口傳的,念一次的功德跟沒有獲得口傳的念一百次的功德是一樣的。 

  

現在是講到忍辱波羅密這個地方,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爾時無我相、人相、無眾生相、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節肢節時,若有我相、人相、無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填惠,須菩提,現在講這邊這一段,這邊講到世尊在受生當中,曾經投生為一住忍辱仙人,他被歌利王割解他的身體,他向他要他的身軀,他佈施他身軀的第一個地方是在當今的加爾各答附近叫做烏日沙的地方,以前的地名叫做嘎林,歌利王要忍辱仙人的身軀,他就佈施給他,當歌利王割下世尊一隻手的時候,就問他說:你在修什麼?世尊說修忍辱,割掉兩隻手時,地也同樣這樣問:他也同樣做回答;割掉一隻腳時地也同樣這樣問,地也同樣這樣回答,另一隻腳割掉時也同樣這樣回答,他因為這樣子修忍辱而圓滿了忍辱波羅密。 

 

 這邊我們可以瞭解到世尊在金剛經裏面不斷強調空性的意義,譬如說我們在行六度佈施度的時候,如果你能夠以空性慧來攝持的話,你所做的佈施積聚的功德將會非常的廣大無邊,你如果做佈施的時候,你所佈施的功德為實有的話,你不過是積聚大善業而已,無法成為非常廣大的福德資糧,所以在這邊世尊就請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也就是你如果要親見到佛陀的話,你如果執佛陀為實有的話,所以你用色執他為實有,又以形象以色想要見到真實的佛陀是不可能的,你若用音聲來祈求見到真實的佛陀是不可能,因為佛身的顯現完全是佛的證空慧,完全是佛的遍智顯現而已,所以我們真正要見到的佛身是佛的法身,你就不能以執一切為實有的執實的這種心來希求要見到他,你如果用已用音聲來祈求是見不到佛陀的,所以任何一住菩薩你要成就你的六度的時候,當你在行六度的時候,你在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度的時候,不論你行使任何一度,都必須以空性慧攝持來行持,這樣才能跟金剛經的意義相符合。 

  

所以不論是心經、金剛經這二部經所詮說的內容完全是在闡述空性義理的內容,只要我們懷著虔敬的信解心,即使念誦一個詞句而已,我們所積聚的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來做禮敬供養等等這些承事經典的事情,我們所積聚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如果我們來念誦心經的詞句,詞句是在闡述空性的意義,可是你執實的心不鬆綁的話,不去瞭解他真正的意義的話,你如果去念誦,即使你希望去除內在的障礙或外在的障礙是不容易達成的。我們這個國度裏面,一代一代到現在為止,中國的傳統一向都有在念金剛經、心經,事實上是非常好,我們在念誦如果出聲大生來念誦的話,念誦經典的這個聲音只要這些眾生一經耳,即可在他的心相續當中種下將來證得空性的種子,我們也可以積聚無量的功德。 

 

 以上就是金剛經的部份,我們如果能做禮敬供養甚至來做祈請或來做虔敬的念誦金剛經的話,我們所積聚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不可計數的,只要我們虔敬的加以念誦,一切的違緣障礙都可以淨除的,而且我們可以獲得佛陀的加持。 

心經開示 各帝參夏仁波切89.09.28 

 

     佛陀講這部心經可能收攝在大般若經裏面,大般若經裏面有上百卷之多,可能在第二十五卷時講心經的部份,從那個地方特別把它抽取出來,這心經有翻譯成中文,它也相當風行,仁波切一邊為我們做口傳,一邊為我們做解釋,如果把梵文般若心經把它翻成中文或藏文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在這裏面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部份,心經是佛陀成佛之後所宣說的一部經典,所以在這一部經典裏面很詳細的講到緣起,這部經的緣起、因緣,他很詳細的講到這些比丘眾數量有多少,他是轉動何種法輪?這當中的問答部份都會有涵蓋,這些都屬於因緣的部份。雖然心經只有一部而已,可是因為翻譯意思的不同,可能會有一些次第上的出入,意義上事實上是相同的。

    仁波切就照藏文的加以解釋,所以你們不要看玄裝大師翻的要看施護譯師所翻的這份,

   「如是我聞」是誰講到「如是我聞」?是阿難尊者他來做這樣子回應的闡述,

   「一時世尊在鳩峰山中」講出他所宣說這部心經的地點,聽者的眷屬是什麼人?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聚,並諸菩薩摩訶薩眾而其圍繞」這是聽經者,然後講出當時世尊如何來宣說心經的狀況,

    「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而世尊在那時入了甚深光明的三摩地當中,在那時候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

      這邊的觀自在菩薩這第一個菩薩是我們,一般所稱的菩薩,摩訶薩又多了一個大菩薩的意思,這邊又特別指已入聖道,已入見道修道,菩薩所以特別稱它為菩薩摩訶薩。 

  剛才講「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這邊就是說親自在菩薩他已經觀見五蘊並非實有,並非五蘊是由它自己方面成立的,他已經觀照到生性了,所以他可以行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再來講到

    「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先前我們講說世尊已入了三摩地,舍利子就是藉世尊八三摩地的威勢力的這種加持,來到觀音菩薩面前來請問他:

    「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雲何學?」他是這樣子來詢問:這邊講善男子、善女人,何謂善男子、善女人?這一位補特伽羅他已經具有空性見的,而且也是已發菩提心者,如是一住補特伽羅的話,那我們稱他為善男子、善女人,舍利子就借著佛陀給他的加持力,軌阿觀自在菩薩:如是一住具有空性見解以及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想要來修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的話,應該要怎麼學呢?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來。 

  

這邊回答: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為汝宣說(你好好聽我為你說)若善男子、善女人(這邊還是一樣是指具有空性見和發提心的這種高尚種性者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他們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的話要怎麼做呢?是有方法的,當觀五蘊自性皆空,方法就是你來觀五蘊自性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色蘊是屬於外在的,受想行識屬於內蘊,可是在這五蘊當中以四蘊為最主要的,那這五蘊如何來觀他自性皆空?我們要瞭解到五蘊只是我們假借名言安立到這蘊聚上面去而稱他為有五蘊,而非五蘊他的對境是由他自己方面實有成立的,我們瞭解這一點的話,就可以瞭解五蘊自性皆空的意思。這邊講說「何名五蘊自性空耶?」就是自我問到:何名五蘊自性空耶?答案就是下面:

     「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這邊這樣的講法,他用一種總示以及類示的方式,總而言之的開示以及簡略的方式來為我們開示,首先講說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這可能是指資糧道的行者而言,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這是指加行道的行者而言,我們要瞭解到說所謂的色法它是空無自性的他並非由他自己方面自性成立的,並不是這個樣子,所以因為這個樣子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意思色它自己本身並非由它自己方面成立的,它的自性是空,它並沒有所謂自性成立這件事,所以它是空的,再來講說: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也就是說在色之外並沒有所謂的空在,空之外並無所謂的色在,空輿色它是相融的,就好像玄裝所翻譯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同樣的意思,所必你可以瞭解在色之外無空可享,在空之外無色可享,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前面四句是在闡述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意思,所以當我們來聞思空性義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有一些增益或有一些損減,或說會有疑惑會出來,也會有邪見生出來的時刻,都會有的,可是我們如果更進一步來修持的話,這些通通會消失不見,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這邊的受你可以跟前面的結合在一起,即受是空,即空是受可以這樣子結合,想也是一樣,即想是空,即空是想,行識也都可以這樣子結合起來來瞭解就更容易了。所以這是講五蘊的部份,更進一步可以請一切諸法,所以下面就請說:

    「此一切諸法如是空相,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這邊的無所生並不是說沒有所謂的生,而是沒有所謂諦實成立之生在,前面「一切諸法如是空相」,就是一切諸法它的相並非諦實成立之相它並非由它自己方面成立、諦實成立之相,同樣滅也是二樣,滅也是自已並非諦實成立之滅)所以才說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都是同樣也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去加以瞭解,就容易瞭解,這邊所說的無所生蕪所滅可以參考龍樹菩薩的中觀論,不生不減不來不去.這一些,我們可以去參考這一類,比較容易瞭解。 

 「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邊是見道

    「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這之前是屬於見道的部份;就是道諦的部份,

   「無智,無所得」是修道,「亦無無得」是無學道是滅諦(翻譯說:我講錯,道諦是在修道無智無得的地力,所以當一住行者如果入了見直之後,在他入于根本定之後,他是現證空性,其他的二一色受想行識,或是五蘊五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通通不會現起來,另外色生香味觸法這六塵也不會現出來,在根本定的時候都不會現出來,更不會有所謂這六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界甚至眼識界都不會現出來,直到意識界在根本定當中都不會顯現出來,他是安住於現證空性的狀態當中,另外十二緣起支從無明開始.到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十二緣起支的部份,也通通不會現出來,也不會現起這四諦,若集滅道也不會現出來,可以說整個安住在根本定當中,可是他如果出了定之後有時候他依然異共相的形象還是會現出來的。異共相的這種瞭解還是會有的。再來講「無智無所得」這邊特別是指道諦的部份,即入了修道的境界了,「亦無無得」是指無學道行者的境界,是滅諦的部份。 

 再來講到下面這邊也是屬於無學道功德的部份,

   「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密多相應行故,它無所著,亦無墨礙,以無著、無礙故以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這部份是屬於無學道的部份,也就是無學道的行者他們的心相續當中煩惱障已經完全悉數淨除了,只是剩下微細的所知障而已,可是對我們初機者,當我們在修空性義理的時候,入禪定要修空性義理,往往計我之思還是會非常強烈的顯現出來,所以當我們行於菩提道上的時候,必須要不斷的做祈請,不斷的累積資糧,淨險罪障,才能將這種很濃厚的習氣淨除掉,所以一般的凡夫初學者,往往會執不淨為淨,軌苦為樂,軌無常為常大部份都會有這種現象,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在這條道上要不斷的積資淨障才有可能的。這一段就請到無學道行者的功德,也有講到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請到所有三世諸佛他們要成佛都依於此道而成佛的。就是依於此般若波羅密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果位的。 

 下麵就講到:

    「是故應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密多大明曰:但雅他嗡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一段就請到藏文如是般若波羅密多咒這指資糧道,是廣大咒是加行道,是無上咒是見道,是無等等明是修道,而能息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是無學道,前面少了一個般若波羅密多咒。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密多大明曰:下面這個咒語也是跟五道結合起來,

    怛雅他嗡揭諦揭諦

    的意思是去罷去罷,貸糧和加行趨向菩提,指資糧加行的行者要淨除煩惱障和所知障方能夠趨向菩提,敦勸資糧道和加行道的行者去罷!去罷!趨向菩提,

  「波羅揭諦」是善於往前去罷!

  「波羅僧揭諦」更加的往前去罷!

    第一個揭諦是資糧道,第二個揭諦是加行道波羅揭諦是見道,波羅僧揭諦是修道,菩提薩婆是無學道。 

 下麵是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密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也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如是的來勸舍利子,如果諸菩薩摩訶薩他能夠來誦特此般若波羅密多明句,他即是在修學般若波羅密多,再來講到

   「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先前世尊入了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如持舍利子去詢問闖於般若波羅密多的修持,之後世尊就很安詳從三摩地出了定,安詳而起就是出定,出了定之後贊同贊觀自在菩薩摩蚵薩所做的這一番開示,只講說

    「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你說的就是這樣讀得很好,

    「般若波羅密多當如是學」你要學習般若波羅密多就應當要這樣子學。

    「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皆隨喜」你能夠這樣來學習的話,你做這樣的學習是最真實,最上等的最究,竟的學習方式。一切如來都將隨喜你,

    「佛說此經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並諸比丘,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幹達婆等一切天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當場在德法會的除了前面所說的大比丘眾及菩薩摩訶薩眾之外,還有很多天神眾、人、阿修羅眾、幹達婆就是食香是數于惡鬼類的,其他很多六道眾生都共同圍繞在世尊周遭聽世尊的開示,才會「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就這樣說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