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19 23:47:03
學習次第 : 進階

禪定與智慧 10 解脫的生活─《心經》與人生

心定和尚

《般若心經》在中國是最普遍的經典。在所有經典裏頭,可以說《般若心經》所講的智慧最為精要。因為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兩百多個字,但是裏面所告訴我們的修行方法的確已經是很完備了。

我們中國佛教徒在做早晚課誦時,都會誦一誦《般若心經》。遇到法會要超度亡靈時,也會念一卷《般若心經》,然後回向給他們往生西方淨土。但是極少人知道這《般若心經》是我們每一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無價之寶。它的目的是要解除我們心靈的苦悶,去除一些罣礙、擔心,使我們每天能過著自在的生活。

《般若心經》和《金剛經》都是教我們要看破、放下的,因此「空」的思想就很濃厚。當然,為大人菩薩所講的《八大人覺經》裏面,無常的思想就更加濃厚了。這部經的字數也許沒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多吧,但裏頭提到「生死」這個詞就有六、七次!其他如「無常」啦、「國土危脆」啦,都是告訴我們:菩薩在日常生活裏頭要時時觀無常、無我、苦、空。我們要學習人間的佛教,就要特別重視這種智慧的修習。當然我們都說大乘的菩薩是講究福慧雙修的,但是要做到福慧雙修,得先在智慧上培養一個正確的理念才行。

10-1般若心經的宗旨

這部《心經》的宗旨就是要我們離苦得樂。所謂「離苦」即是經文的「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得樂」即是「觀自在」。修行的關鍵在於破除我執,也就是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

(1)為何要照見五蘊皆空

這個世間本來是很苦、很苦的一個世間,有各種各種的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等。這些痛苦就是因為我們在思想上有了一個錯誤的執著,以為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的存在。所以要離苦得樂,就必須先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消除我們人生的種種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而且以般若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才能遠離顛倒夢想,也才能真正沒有恐怖。

(2)何謂顛倒、夢想、恐怖

為什麼遠離顛倒夢想以後,就沒有恐怖?首先我們必須清楚自己平常都有些什麼恐怖、害怕?一般人不管是已經在工作,或者還在求學,常常都會罣礙未來的事情,害怕自己的前途不樂觀,害怕自己受到傷害,害怕自己想要的得不到…等等。

《金剛經》為什麼講「未來心不可得」?因為世間的因緣很難講、很難解釋。未來的事情隨時都會變的,沒有一件事絕對是這樣子的。既然還沒有到的事情沒有辦法預料,我們不要動不動就為自己的未來在那裏打算、計算。眼前我們只要注意自己,把握當下就好了。

但是一般人不能理解「未來心不可得」,所以這些害怕每天都存在我們的心裏頭,讓我們一直在擔心、罣礙。如果分析這些擔心、罣礙的來源,不外是從「我執」產生的。所以必須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夠遠離這些擔心、罣礙,才會沒有恐怖。

那麼,什麼叫做顛倒、夢想呢?顛倒、夢想就是一種「戲論」相--本來是不真實的,我們卻都認為是真實的!譬如你心裏頭常常會出現一些妄念,不管是懷念以前的事情,或是偶而想起好朋友、女朋友,乃至一些你很喜愛的境界。只要一想起來,就會隨著心裏那個境界一直深入地幻想下去。

這些幻想不但不真實,而且也幾乎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才說那是一種「顛倒」,或是一種「夢想」。可是我們每個人確實常常在心中浮現的那個幻境裏頭不斷地妄想,所以才把它叫作「戲論」。我們會繼續幻想的原因,就是由於內心裏存在著一個「我」的概念,覺得有一個實實在在的一個「我」,所以才會生起一些顛倒夢想。如果以般若智慧來破除我執,就能遠離這些顛倒夢想。

(3)離苦得樂的境界--觀自在

無有恐怖的心境就是般若心經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我們有時候得不到自己所喜愛的人、事、物、種種狀況,心裏就會很苦惱,很害怕,這是因為「我」很想要得到那個東西的關係。

如果你想要沒有恐怖的話,你一定要觀想,觀想般若。而且這個不是泛泛之談,是要很深刻的去思考,思考世間的一切確實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真實的,一切都是假相的。這樣不斷的觀察,直到破除了一切法執(對世間萬物的執著),破了自我的我執,才能夠在日常生活裏頭不為外境所迷惑,這種思考就叫作「觀照般若」。

現在有了這個觀照的智慧,日常的生活就要經常深深的思考「世間一切都是假相」,凡是遇到境界就是這樣子處理,這種修行方式就叫做「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果你能夠在日常生活裏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那麼當你遇到喜愛的、厭惡的、擔心的、罣礙的境界現前時,你就會利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處理它,放下這個煩惱。

要體會「世間一切都是假相」,首先得思考「我」這個概念到底實不實在?這個「我」其實是一個假相,它是五蘊(身體、感受、概念、行為、意識)和合而成的。只要其中一項因素改變了,現在的「我」就跟前一刻的「我」不一樣了。因為這個「我」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都在受環境影響的,眼前的「我」只是一個暫時的假相,所以說它是空的。

我們因為以前覺得五蘊都不空,覺得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完全不變的「我」,所以一直擔心「我」想要的都得不到。就算「我」已經得到的,更擔心會失去這些好因緣。因此我們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關鍵就在於「照見五蘊皆空」。

10-2何謂般若

佛法裏頭講的般若,又分為「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個階段。你們有沒有聽過:「對世間的欲望淡薄一分,道念就增長一分」?這句話你能夠瞭解,對世間就能夠看透、看開了。要做到這樣,你起碼要達到「聞所成慧」的階段,也就是對緣起法、三法印先有正確的認識才行。

「思所成慧」我們中國人比較少用到,所以比較不容易自在。你想要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一定要用到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在八正道裏叫做「正思惟」,也就是依照我們所學的佛法理念,去思考世間的真實樣子。在日常的生活裏頭,對於現象界所發生的一切,我們都這樣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它確實是無常的、無我的、是符合因果定律的。這樣子逐漸構成我們的人生觀,就叫做正見。等到禪定能夠修到入定,在定中體悟三法印的道理,那時才叫作「修所成慧」。

大家以後出去弘法,教到八正道時,不要那麼單的說:「八正道啊!正見就是人生正確的觀念,正思惟就是人生正確的思想。」那麼簡單哦?佛法有那麼簡單嗎?八正道是可以解脫生死的耶!如果你是那樣教信徒,三大阿僧祗劫都不會開悟的。

(1)緣起的定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這個「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你若明白的話,這個智慧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見。大乘菩薩的智慧比較高,看到每樣東西的時候,能夠直接觀察到它的空性,知道它是關係、因緣和合的,沒有固定不變的體性,當體就是空的,所以菩薩的正見是空性。菩薩跟阿羅漢相比,阿羅漢的正見是從深刻地認識緣起法而開悟的,所以阿羅漢的正見是緣起法。

緣起的定義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個「生」是「現起、冒出來」的意思,所以「此生故彼生」的意思就是「因」和「緣」現起來時(此生),這個「結果」就會生出來了(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意思是「因和緣」已經存在了(此有),那麼「果」就會跟著存在(故彼有)。前一句是強調「果」生出來的那一瞬間;後一句則強調「果」生出來以後的存在狀態。

每一樣事情都有它的因和緣;每一個因和緣,它的前面一定又有它的因和緣。往後,即便是壞掉,它裏頭的零件各自壞掉,它還會繼續往後發展。不管是構成空氣污染、環境污染,或者其他情況,反正都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發展下去。觀察緣起法以後,我們會發現世間是無常的,一切是無我的,每一樣的東西當下是涅槃寂靜的。用這種智慧來觀察世間,就叫做「空觀」。

譬如桌上這個鬧鐘是一個結果(故彼有),裏面的這些乾電池、螺絲、塑膠盒子等等,所有零件都是因和緣(此有)。再從每個零件來看,它本身又是一個果,有它自己的形成原因。譬如這個塑膠盒子是怎麼來的?是因為有塑膠的原料和模子(此有)。有那些條件,所以這些殼子就有了(故彼有)。

塑膠材料也是一個果(故彼有),因為它是從化學工廠、煉油工廠被煉出來的(此有)。繼續追溯上去,每個材料一定是要「此有故彼有」的。例如有了石油,才能提煉出塑膠製品、顏料、或柏油路的材料。所以每一樣產品都是在生產過程不斷變遷之下形成的。

有了現在這個「果」以後,跟周邊的其他成分合在一起,又成為一個新的產品。這個新產品再跟周邊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又成為下一個新產品。這樣子持續不斷,就是依照「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在演變。

以我們人來說,由於父母的結合,再加上我們的前生—「阿賴耶識」的投胎,而形成了一個新生命。母親和父親只是提供一個物質(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還要我們的神識去跟這個物質結合才行。從此呢,母親要喝水、吃東西、呼吸、供應養份(此有),受精卵才會慢慢長大成形(故彼有),一直到誕生為止。

嬰兒出生後,還是依著「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例如吃奶、換尿布、…才能繼續生存。從出生到死為止,身體都不斷在變化。等到死時,我們就說「此無故彼無」。沒有呼吸,沒有溫度,身體就會開始爛掉。所以我們仔細思考世間一切事情,就會發現它們都是按照因果的定律在變化。

(2)諸行無常

瞭解因果的定律以後,大家有沒有比較清楚的發現--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固定的?因為它都是不斷地向前推進,一直在變遷,所以是一種過程。佛法就把這種狀況叫做「諸行」,也就是「流行」的意思。我們一般都會說:「現在流行什麼衣服、什麼髮型」?其實政治、經濟、乃至整個宇宙、包括地球的運轉在內,都是一種流行。有了智慧之後,一聽到「諸行」,你就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處在變化的過程裏。

在這變遷當中,沒有什麼事是固定的。所以我們對於世間的一切,特別是權力、欲望,就能夠慢慢的看淡,放下。因為就算你很熱衷地追求權力,等你追求到了,沒多久又有變化,又換上別人來做了。可惜我們凡夫就是這樣愚癡,以為:「就算是一任,那怕只有三年、四年,我也甘願!」凡夫只知道執著,他沒有想到時間是很快速的,頂多給你做個六年、做個十年、做個幾年,權力必定要消失的。

慈惠法師常常講危機意識。你若明白的話,真正的危機意識就是佛教裏頭的無常觀,它還包括「無我」的思想。要跟大家強調的是,中國佛教徒大部份都會認為這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太消極了,這是很大的錯誤。

(3)諸法無我

剛才說緣起法的定義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在「此生」跟「此有」中,就含有「因」跟「緣」的作用,也就是含有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縱然材料和成果是一樣的,不同的運作過程也會改變這個結果。譬如純金可以打造成一個戒指,或一個耳環。縱然純金與戒指、耳環的質料是一樣的,但是還有提煉它的火,使它軟化的溫度。不同的技術過程,打造出來的戒指、耳環就不一樣,所以說每一樣事物都是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所形成。

「諸法無我」的「我」在這裏不是指「你我他」的我,而是指「獨立性」的意思,但是獨立才不會受人牽制。我們一個人受人牽制時,就會感到不自由。要你哭、要你笑、要你怎樣你都要服從,因為你是受他牽制的!那麼獨立的就可以不受牽制、不受影響,本來就這樣,永遠都是這樣。所以「獨立的」可以說就是「自在」的意思,沒有獨立的就不能自在。

能夠獨立,又能夠支配別人,我們一般就把他稱為國王。國王的權力可大了,不但能夠作主,生殺大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而且要怎樣就怎麼樣。像秦始皇,他雖然派人去尋找長生不死的藥,但是另一方面卻又開始建造墳墓。他那個墳墓不是死後才造的,而是在生前就開始打造。你看他又要找長生不老的藥,又要建墳墓!可見就算是國王,在面臨生死大事時也是沒有辦法自主的。

從這樣「此有故彼有」的因果定律下,大家思考一下,沒有一樣事情可以獨立的。就連我們的身、心也是互相牽絆,不能單獨作用。所以當我們精神萎糜的時候,縱然很健康也是很懶得動;就算我們的身體有時候很不好,縱然情緒很高昂,也是走不了。這就是精神跟物質互相牽制的結果,做不了主的。到了生病時,特別是癌症那一類的絕症,雖然還沒死,但肉體不肯聽話啊!這要怎麼辦呢?

所以人生在面對這兩種關係時,是無我的,不能自主的。在之前我為什麼要說:「不要把無常跟無我看得太消極、太悲觀」?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透過緣起法則來觀察世間的種種相,不管是有生命、沒有生命的,有心意識、沒有心意識的,都是在這樣輾轉相依相靠的關係下一直在向前推進,在起變化,在告訴我們世間是沒有固定樣子的。他的目的就是要指出世間的真相「因緣法、緣起法」--任何一樣東西都沒有固定的。他是要我們正確的認識世間,所以這並不是積極或消極的理論,而是世間的真實相。

所以我們不要說:「哎喲!一天到晚說無常、無我實在太消極」!這世間本來就是無我的、沒有獨立體的,唯有這樣子觀察,你才會隨緣自在啊!不這樣子觀察,你怎麼能自在呢?這種是很自然、很直接的思考。我們要把觀念改變成這樣子。

在生活裏頭,當你看到任何一樣東西,覺得確實好看時,在世間法來說,你不能否定每樣東西有好壞之分。一一比較下,確實有些比較精緻,有些比較粗糙;有些比較好看,有些比較不好看。這種世俗的假相,我們不能否認它。

只是當你被那種「好看、精緻、功能殊勝」的外表所吸引時,要馬上返觀內照,在心中觀察:「那是假的、那是不真實的。因緣一變,就不再那麼好看,那麼好用了!」否則等你離開現場,心裏就會進一步懷念,想了又想,那種情況就叫做「愛」。什麼是「愛」?就是當你接觸了某一個東西,某一個境界,某一個人以後,心裏就深深的染著它,無法自拔。從此以後走路、吃飯、睡覺,老是想著它,眼睛張開來就想,一有空閒就想,這一種心裏狀況就叫做「愛」。

心裏有愛染,基本上是因為有「我」(五蘊)這個觀念才衍伸的,所以在生活裏頭必須經常觀察諸行是無常的、諸法是無我(無法獨立、自主)的。這樣子觀察,你才不會被外境所迷惑。你以為是真實的,其實並不是物件真實,而是從我們內心裏自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五蘊),然後才接著有一個「外境」可得!我們不是常常聽到禪宗一些祖師講的話嗎?「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這些是要具有般若智慧才能有這樣的心境。

(4)涅槃寂靜

要培養正見,就要依照緣起法則、因果法則來解釋、分析這個世間。分析以後讓我們確實感受到一切都是在變遷的過程當中,確實是如此地無常。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讓它慢慢成為你的觀念。這樣子深刻地理解緣起法所得到的智慧,以及慢慢培養出來的人生觀,最後就有辦法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觀察中肯定一切事物是沒有實體的,是空的。

所以「無常」的當下就是空性的,「無我」的當下也是空性的,因此這世間是空性的。就算是地球本身雖然是長久的存在著,但是它仍然不斷在運轉,從無限的時空來看,它還是有毀壞、消失的一天,所以它還是一種假相。

所以在緣起法的觀察中,讓我們透視出一切事物本身就是個假相。在這種虛幻的假相之下,透視到它的體性是空的。當我們能透視出世間一切並沒有真實的生滅、來去、垢淨、增減時,就用「涅槃寂靜」來形容世間的真實相。從事相上來看,世間法都是無常的、變異的、緣起的,所以又叫做「有為法」。從體性、本質來看,世間法是空性的、無我的、沒有真實的生滅、來去,所以又叫作「無為法」。因此空性是不離世間而成立的。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個結論,我們一般都叫做「三法印」。大部份的人都會這樣說:「哦!三法印呀!你講的內容如果符合三法印,那就是佛法了。」這樣講雖然沒有錯,但是這種說法太簡單了,怎麼能夠解脫呢?

10-3經文的意義

(1)觀自在菩薩

我們任何一個人如果能夠以般若的智慧來處理事情,那你心中就不會緊張、不會擔心、罣礙,也就沒有恐怖,也沒有那種顛倒夢想。這樣的生活就叫做自在,所以《般若心經》是要我們得到一個自在的人生。它的第一句話「觀自在」的意思,並不是說另外有一個人叫做觀自在菩薩,而是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到觀自在。

這個「觀」就是思考、觀察。外面的境界、東西如果是你很喜愛的,你要馬上返觀內照:「它是真實的嗎?」要用佛法來思考、觀察:「它是因緣和合才成為這樣子的,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起變化,會消失的」,所以你不必太貪戀它。

心裏既然存著「不必貪戀」的念頭,那麼人家願意給你當然很好,不給你也無所謂,你也不用太在意。「無所謂」就是一種自在,這種生活態度就叫做「隨緣」。但是要隨緣,你就必須要「觀自在」,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可以先檢查一下,你想要追求的那樣東西,關係條件夠嗎?因緣具足嗎?不具足那就算了,不必勉強追求那個「果」了。因緣具足時就隨順這個好因緣吧,但也不用太貪愛,因為它還會消失的!所以《般若心經》裏光只是這幾句話,你就知道跟我們人生的關係是多麼密切啊!

(2)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那麼,菩薩是很直截了當地,依照緣起法來深刻觀察世間,而體會出它的空性,這叫做「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緣起的字面意思是「依因托緣而起」--依主要的「因」,加上次要的「緣」(此有),而生起這個果(故彼有)。所以世間的人、事、物都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緣才能形成。依照這樣的因果定律來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聞到的,有光靠自己就能獨立存在的個體嗎?沒有嘛!都是依因托緣而成立的,沒有實在、不變的體性,佛法把它叫做「無自性」,又叫做「空」。

「自性」就是能夠自己生自己,可以自己單獨成立,自己單獨存在,所以可以永遠不變。符合了「自生、自成、自有、永遠不變、永久有、實在有」的條件,我們才叫做「有自性」。那我們現在說世間的一切都是「無自性」,都叫「有為法」,是因為都需要依因托緣,靠關係條件才能成立的。不需要靠關係條件而成立,永遠不變的叫做「無為法」,所以「空性」和「涅槃」都是無為法。

這樣子介紹到這裏,不曉得你們是否能清楚瞭解到:「凡是世間的東西都是假的,都不是自己生的,沒有真實的,沒有固定的」?世間的真實相就是這樣。這跟態度消極或積極是不相干的,這是釋迦牟尼佛把世間的真理告訴我們。「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是說:從此以後就用這樣的理念來看世間:「凡是所看到的都是假的」。

(3)照見五蘊皆空

「中道」就是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換句話說,不偏於物質,也不偏於精神。「空性」就是在物質的當體去瞭解它的「無實在性、無獨立性、無永存性」。你開悟了這個,就能明白「色」(身體)的當體就是「空」,色跟空並沒有差別。所以《心經》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來表示它的中道立場。

「受、想、行、識」也是這樣,隨因緣而生的。「受」一定是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時,同時產生的一種感覺。所以它是緣起的,不是自己本來就有這樣的感受。隨著情緒的好壞不同,同樣接觸到一樣東西,所產生的歡喜與痛苦感受也會不同。所以感受沒有一定,它會隨心情的變化而有不同。

「想」也是緣起的。由於接觸而有感受,有感受以後再分析、歸納、綜合,所以「想」也是無自性。「行」是一種決定性,根據前面的「想」,然後決定要採取什麼行動。所以這種「行」也是無自性的,緣起的。而「識」就是身、口、意這些行為變成能量化的記憶力的累積,成為我們的心意識,所以記憶力也是無自性的。「受、想、行、識」都是無自性,所以不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還有「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簡單的把它歸納成「受、想、行、識,亦複如是(也是這樣子的)」,所以五蘊(身與心)都是空的。

(4)度一切苦厄

外面的人會說:「你們學佛的人很沒有競爭力!這樣的想法完全沒有競爭力!」我要告訴各位,如果你具備了這樣的觀念,才能有辦法,因為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法。

為什麼?因為唯有這樣,你才不容易被打倒,一切的人我是非,榮辱毀譽都不為所動,不受影響。如果你是平平庸庸的,別人不會嫉妒你。如果你非常有才華、有能力,跟你有緣的人就會覺得你很了不起;跟你無緣的人,就會很討厭你、想辦法處處打擊你、譭謗你。這個世間本來就是這樣子。

所以,要嘛就做一個庸碌之才,絕對是沒有人會嫉妒你、打壓你的。如果你想努力、想要有成就,那麼只要有佛法,你就可以不怕種種批評、打擊、侮辱、譭謗、傷害,因為這些都是緣起的,都是無自性的,都是空的,本來就沒有實體的。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瞭解這個道理,你絕對是可以站得住,可以繼續做下去,不怕別人的種種傷害,「有佛法就有辦法」就是這樣來的。

各位,《般若心經》與人生是多麼的密切啊!你如果說:「那樣子太消極,太沒有競爭力!」好啊!你積極,你要有競爭力,那麼他罵你一句,你就罵他三句,然後他再找兩個人來修理你,讓你很苦惱。這樣子你還能夠自在嗎?如果你以般若智慧來面對問題,就會覺得無所謂了。所以佛法是教我們用正確的人生觀來引導我們的生活行為,這就叫修行。你說這樣的人間佛教怎會沒有競爭力?怎麼會消極?

(5)色不異空

我們眾生在迷的時候,都是希望追求一種永遠不變的境界。「我」的定義是可以主宰的、可以自由自在的。但是世間從來沒有固定過,一切事物都是關係條件的組合,不是人的意志力可以自由操縱。譬如嬰兒只要呱呱墜地,就會每天逐漸長大、老化,沒有一刻停止過。任何人都無法用意志力來讓自己青春永駐、永遠健康、聰明、行動敏捷,或是永遠好運當頭。因為我們無法永遠留住青春、美好、幸福的那一刻,所以才會感受到世間是苦的。

因此時常觀「緣起」,慢慢的就會發現世間是無常的。既然是無常的,就必然是苦的。既然是苦的,就一定是無我的,不是自由自在、快樂的。聲聞的阿羅漢就是就是這樣觀緣起、觀無常,逐步分析、觀察,才知道是苦、是無我的,進而得到解脫。如經典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這裏的「見法」就是見到一切法的空性。

菩薩智慧比較高一點,講到緣起,就知道是空的。緣起法是物質(色)形成的原理,任何物質都是依因托緣而生的,因緣散掉時物質也跟著壞滅,因此色的當體就是空的。「色不異空」就是「物質與它的空性沒有差別」的意思。菩薩在每個境界當下,就能直接觀察到物質的空性。

釋迦牟尼佛能夠證入涅槃,也是觀察一切法(人、事、物)都是因緣生、因緣滅,體悟它是不真實的,所以見到一切法的空性。智慧所到之處,就可以透視一切事物的假相(外在的形相),認識整個宇宙是無自性(沒有獨立、永存、不變的特性)。所以佛以智慧為身,他的智慧叫做「法身」,他所觀察的宇宙稱為「法界」。

(6)空不異色

色(身體)的物質體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所以它有穩定性、有凝聚性、有牽動性、有熟變性。地是固定性、穩定性的;水是組合性、凝聚性的;風會使身體動的,具有牽動性的;火是熟變性,能夠使食物、水果轉化成熱能。

宇宙萬物也都具備這四種基本原素,所以地水火風不是獨立的,都要互相依存,才能形成一個物質。物質分開了以後,就不成為一個個體,不成一個特性,不成一個功能了,所以我們把物質(身體或宇宙萬物)叫做「四大皆空」。

佛陀擔心有些人害怕宇宙一切全都是空的,那怎麼證悟?怎麼解脫生死呢?這是外道所理解的「斷滅空」,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誤解了「空」的本意。所以釋迦牟尼佛再度強調:「你不要懷疑--色就是空;反過來說,空就是色。」

前面跟你們說「色就是空」,這是透過緣起法的觀察,知道物質的當體就是假相,所以是空的。雖然體性是空的,但是因緣存在的期間內,物質仍然是存在的,並沒有消失。所以說「空就是色」,也就是空與物質的假相是沒有差別的。

對於物質的部份,佛陀就簡單地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來說明。我們凡夫在心理上習慣放不下對物質的一切分別,例如好看、難看、精緻、粗糙,很不容易看到物質的空性,但這卻是宇宙的真理,所以佛陀再肯定一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凡是緣起的,本質就是空的,必需靠關係條件才能成立的。你照這樣子來思惟,就知道「受、想、行、識」這些精神體也是空的。我們精神體所有的感受,包括「喜受、樂受、苦受、憂受、舍受」,這種種的感受需不需要因緣啊?

譬如你能夠看到眼前這樣東西,需要幾個因緣?好多的因緣啊!首先你跟東西彼此之間要有距離,要有光線,而且東西還要在你的前面呢!接著我們的眼睛接觸到東西以後,還要透過視覺神經(眼識)輸送到我們的第六意識,讓第六意識來判斷這個東西好不好看?那麼這個「好看」的感受,你說是不是要經過好幾個因緣? 既然是要靠因緣才產生的,因緣一轉變它就不存在了,所以說「受」是不實在的,受跟空是沒有差別的,這叫「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你現在也在「想」,「想」要不要因緣呢?你或許會說:「我們沒有看,我們沒有聽,我們只是心裏頭在想」,以為這樣就不需要因緣了。眼睛雖然沒有看,但是心裏為什麼會想呢?因為我們的第八意識儲存著多生多世以來的符號,不只是前生的,所以我們才有辦法「想」。

譬如你現在想:「我人雖然沒有在拉達克,但是那裏很美,我明年還想要再去!」你眼前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拉達克的景象,但因為你曾經去過,所以心裏頭就留下了這些符號、印象。這些符號可以自己一想再想,成為後面念頭的「因」。所以這個「想」一定要靠因緣的。既然是靠因緣才能產生,所以就沒有自性。這叫「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的意思是「決定」。你心裏要採取一個決定「要去或是不要去」之前,一定先想了一些概念。所以「行」也是因緣法,隨時會再改變的。例如我說:「你們兩個都要去拉達克,那我也要去!」你說:「我給你十萬元,你不要去,好嗎?」「好!那我就不去。」所以這個「行」是很無常的,隨時都會改變的。所以「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8)識的來源--十二因緣的「無明、愛、取」

五蘊的「識」包含了第六、第七、第八意識,也就是我們精神體的主要作用。大家記不記得在「十二緣起」裏有個「無明、行、識」,或者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十二緣起」裏的「行」是指過去世的身、口、意行為;「識」則是指阿賴耶識,我們前生前世的身、口、意行為的符號通通儲存在這個第八意識裏。

「名色」的意思是「物質與精神」,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它和第八「識」是同時存在、同時作用的,所以「識」與「名色」並不是前後的關係。名色的主要功能就是對外界一直不斷地「(接)觸、(感)受」,所以接下來就有「愛、取、有」。

這個「愛」就是意業--內心中一直不斷在想,想可愛的境界,或者想你所喜愛的人、事、物…等等。這個「取」就是身體的行為--不管是肢體的動作(身業),或者是講話的聲音(口業)。身業、口業都會留下符號,這些符號會自動儲存起來,形成了我們的第八意識,叫做「有」。如果今生我們死了,就是留下這個「有」,也就是未來的「識」。

其實「十二緣起」不必講得太麻煩,非要十二個通通都解釋。單單講這兩個「愛、取」就夠了,因為整個人類生命的主要作用就是愛、取。這些愛、取的行為所留下的符號都會揉合成一個「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八意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倉庫。我們每天造作的行為消失後,就留下這個大倉庫,當我們投胎轉世時,它就是下一個生命體的開始。

「愛、取」的成份用一個形容詞來說,就叫做「無明」。基本上這「愛跟取」內在裏有一種錯誤的執著,叫做「我癡」,也就是自以為有「我」這個實體;還有慢慢的肯定一種「實實在在有我」的「我見」。由於肯定有一個自我,所以深深的愛著,稱為「我愛」。覺得自己總有強過他人的地方,所以事事都想要別人對我好一點,這就是「我慢」。這幾個「我癡、我見、我愛、我慢」都是從思想上的錯誤而來,它的總名稱叫做「無明」。

所以生死輪回就是由這個「無明」作為主導因素。「無明」是思想上的錯誤,「愛、取」是行為上的錯誤。這些錯誤做下來了就成為「有」,所以這個「有」就綜合了過去世的「無明」和「行」,全部都揉和在來生的「識」(大倉庫)裏頭。以前的身口意行為就叫做「行」,現在的身口意行為就叫做「愛、取」。這樣子大家瞭解嗎?所以我們的「愛」裏頭,全部都是無明,形成了一些衝動的、追取的、活躍的力量。那股衝動力量就是「情愛」,所以我們眾生又叫做「有情」。

經典裏常常形容眾生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系」。前者是說受到一種錯誤的思想所蒙蓋,所以真正的清淨智慧無法展現;後者是說這個愛像「打結」一樣,只要愛上一個東西,即使告訴你那個不能夠去拿,那個不能夠去吃,但是你愛的力量太強,無法抗拒這個吸引力。沒有辦法,只好做了再說,結果苦惱、後悔都來不及了。所以說我們像被「結」綁住一樣,因此就展現出今生這種身體。生死就是這樣子來的。

這裏要讓大家瞭解:「五蘊」的「受想行識」當中的識包含了前六識,也包含了我們生生世世所有的行為、起心動念所留下來的痕跡。我們佛教心理學把後者叫做「第八意識」,釋迦牟尼佛把它籠統的叫做「心、意、識」。

那麼你們就可以看出這個第八意識不是獨立的,它都是由我們每天不斷的累積念頭、累積行為、累積談話以後所形成的一個大倉庫,所以它是靠因緣所生的。我們的心、意、識沒有實體,這叫「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阿賴耶識的情形很難令人理解,所以我再舉一個比喻讓你們更明白。你們說,以現在的物理學來看,這個電燈能夠一直亮著,是什麼原因?因為發電廠一直不斷地供電!這個電是由無數億的電子組成,這些電子一個接著一個,你們說它們是不是粘在一起?

以現在高科技的電子顯微鏡來看,可以看得出電子之間還是分離的。科學家很早以前就發現原子了,原子裏面有電子、質子、中子。從他們所畫出的原子圖,可以看出正電、負電彼此相吸,這個圖不曉得是把原子放大了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才看到的。

所以眼前這個電是從發電廠一直不斷的供應而來的。它是由無數億的電子一粒一粒地緊密接著,所以看起來好象並沒有間斷。但縱使是接得那麼緊密,仍然還是有間斷的,你們相信不相信?要不然的話,電燈一打開就可以永遠亮著,光線就可以永遠固定在那邊了。電錶為什麼會走?就是因為電子是有間斷的,所以需要不斷地供電。

因緣的理論裏頭有一種叫做「等無間緣」,意思是這種緣「幾乎等於沒有間隔」。發電廠輸送電子時,每一粒電子之間幾乎等於沒有間隔。我們的阿賴耶識也是像這樣,裏面的念頭多到幾乎等於沒有間隔,前面的念頭在將滅未滅之中,後面的念頭緊跟著就現起來了,所以幾乎等於沒有間隔。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識」也是空的。它是靠緣起產生的,是每一生每一世行為累積下來的符號所組成的,所以「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經文裏簡單的說:「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也是如此。物質體是空,精神體也是空的,這樣子兩者皆空,所以叫做「五蘊皆空」。這樣子大家瞭解嗎?

(9)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金剛經》中說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運用般若智慧來觀照世間,知道這一切都是空性,都是緣起的這種智慧,叫做「慧眼」。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論來修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要「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意思是不斷地照這樣來思惟。大乘菩薩這樣子深深思惟的結果,能夠「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是使現象界的這些假相消失在我們心中。

譬如你們現在在聽課,忽然間想到自己的家鄉:「不知道現在媽媽在做什麼?不知道那邊現在是什麼情況?以前那個小孩現在不曉得有多大?…」人雖然坐在這裏,心裏卻一股勁兒的在回想、懷念,所以眼前的整個景像就消失掉了,只剩下腦海裏頭的境界。

我也常舉例說:「當你正在看書時,忽然想到家鄉。眼睛直直地盯著書本不動,心裏卻想到家裏那些人啊、事的。對你來說,現前的書本在那個時候等於消失了一樣,整個腦海裏頭就只有『家裏』這個概念存在著。」

同樣的,我們用觀照般若來觀察世間的一切相狀,特別是在打坐的時候做如是觀,觀、觀、觀,整個腦筋進入那種「涅槃寂靜」的空性當中,外境就消失了,真正的空性顯現出來了,這叫做「泯相顯性」。顯現出來的是什麼樣子?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形成 、生起、消失、好壞、善惡、多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的,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所以是不真實的,是假相的,是虛妄的,是空的)。

所以佛陀告訴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一切法的空性叫做「諸法空相」,修行人用觀照般若不斷的觀察,在禪定中你的整個腦海會慢慢地進入那種空性的智慧境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樣子就可以進入涅槃了。「涅槃」的意思就是沒有生滅、沒有垢淨、沒有增減,沒有來去。

(10)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

在這個時候因為外相消失了,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在空性裏頭不執著現象界的種種差別,所以菩薩「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經典裏有時候形容「般若如大火聚,萬物攖之則燎,觸之則傷」。為什麼叫做大火聚?

火聚是比喻智慧的意思。猛焰的大火能燒掉一切物質;甚深的智慧也能消滅一切煩惱。所有物質體、所有有為法在遇到般若智慧時,整個世間的森羅萬象在菩薩心中全部都消失掉,只剩下空性的原理而已。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或者說菩薩的慧眼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見一切都是無所見。

所以在空性裏頭看世間一切都是假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都是虛妄」。我們有了這種認識以後,就這樣來修止、修觀成為一種習慣,慢慢地變成我們的人生觀,那麼在日常生活裏頭就有慧眼了。

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把「身心」再作一個細分。我們的身體為了瞭解外境是什麼情況,所以又有眼根、耳根、鼻根、和舌根,而身體本身就是身根,再加上意念的思惟,總稱「六根」(「根」是生長的意思,六根能對外界起分別,而生出煩惱)。眼耳鼻舌是附帶在身根裏頭的,可是又各自負責特殊的功能。眼睛對形形色色,耳朵對種種聲音,鼻子對不同的香,舌頭對各種酸甜苦辣的味道,所以才要作這樣的細分。

在日常生活裏頭,大家都應該知道什麼地方最會引起妄念?你們可能聽過日本東照宮有著名的三隻猴子的雕像:一只是掩住耳朵的,一只是遮住眼睛的,一只是封住嘴巴的。這就是在暗示我們不要亂說,不可亂聽,不能亂看,因為眼睛、耳朵、嘴巴最容昜引起我們的妄想。

瞭解「空中無色」以後,當我們接觸外境時就要懂得迴光返照,觀察「眼睛沒有眼睛的自性,耳朵沒有耳朵的自性,鼻子沒有鼻子的自性」。一切都是隨因緣假施設而變現出來,因緣滅時又消失無形。生的時候,並沒有真實的眼睛、鼻子來;死了一切歸於無形,也沒有真的眼睛、耳朵、鼻子會跑到那裏去。因此才說「無眼、無耳、無鼻、無色、無身、無意」。這個「無」是「無有自性」的意思。

(11)無色聲香味觸法

前面這一段「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是告訴我們思考的方法,後面這一段「是故空中無色…」是告訴我們日常生活裏頭要照這樣子去觀察。想到自己了,就知道無「色、受、想、行、識」的自性,無「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性,看到外境就知道無「色、聲、香、味、觸、法」的自性。無這個,無那個,都是在說身心和外境的體性是空的。

「色、聲、香、味、觸」是根據「眼、耳、鼻、舌、身」對外境的認識功能,而對外境再作一個細分。我們對外境會有「五欲」,就是因為不知道這些色聲香味觸都是緣起的,無自性的,才會對它產生一種盲目的貪染、追求。

譬如兩物相擊才能產生聲音,當你聽到聲音時,這個聲音已經隨著音波的消散而消失無蹤了,所以聲音是緣起的,沒有自性。味道也是透過舌頭來分辨食物才能知道的,等舌頭吞下食物以後,剛才的味覺就已經消失了,所以味道也是緣起的,沒有自性。一切形形色色的物質雖然它的無常變化沒有那麼快,不是肉眼可以立刻察覺的,但它也是一直在磨損、老舊,逐漸失去昔日的光采。以此類推,外境的色聲香味觸都是隨因緣而一直不斷變化,都是沒有自性的。

我們要避免對外境起妄想、起貪欲,日常修行中就要「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知足心遠離」。「密護於根門」的意思就是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讓六根不要亂看、亂聽、亂說,所以在生活上必須要持戒。八正道裏頭的「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持戒的意思。

其次是對於自己沒有的東西要能知足。看到人家有好的東西,像VCD、DVD之類的,你也不要羡慕,沒有的話煩惱比較少啊!一切現成的設備,像圖書館裏的書籍就已經夠你用不完了,所以不要貪。所謂「心遠離」就是不要羡慕別人的好運氣、好福報。譬如看到幾位同學們明天就要到香港了,自己不能去,你要想:「待在佛學院比較好啊!在佛學院比較踏實一點,東奔西跑很累的」。

所以我們的心要遠離,對外境才不容易起貪欲。並且要進一步修禪定,禪定有成就的話,還要依正知而住。「正知」就是一發現自己的心離開所緣境了,就立刻把它拉回來。「勤修寤瑜伽」也是修禪定的一種方法,這是在睡覺之前練習「光明想」,觀想眼前都是一片光明,讓自己的心慢慢能夠在睡覺時也保持清清楚楚。

修禪定修到有定力以後,只要一起心動念自己就能馬上察覺。所以當下就能判斷這個念頭是清淨的、還是雜染的?這些想法是善的、還是惡的?這些事當做、不當做?那種話可不可以講?那種場所可不可以去?對自己的起心動念都很清楚明白時,才有辦法修「四正勤」。

四正勤就是「已生惡令斷除,未生惡令不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它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裏頭好好的斷惡修善。平常我們遇到外境的誘惑力太強時,自然而然會生起惡的、不道德的心念。這時不能任由它生起,也不能任它滋長。

譬如你心裏明明知道那個東西其實是不可以看的,如果還一直想要偷偷地去看,那就是你的定力不夠。沒有定力的話,對自己的意念是沒有辦法自主的。你若是有定力的話,看到不該看的東西,發現那是錯誤時,馬上就能斬斷這個想看的欲望,就不會繼續製造錯誤的行為,將來也不會受到惡的果報。

所以如果沒有禪定力量的話,四正勤是修不起來的。我們除了持戒之外,就是要好好的修禪定、修四正勤,日常生活中才有辦法這樣如法的觀察,做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12)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六根(身體)、六塵(外境)、再加上六識(心理),就成了「十八界」。「界」是「範疇、類別」的意思。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念的功用各各不同,所接觸的外境,所產生的六識也都各自形成一類,所以佛法把它總稱為「十八界」。

眼睛負責分別物質(色)的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大小等等,而產生眼識。耳朵負責分別各種順耳、逆耳的音聲(聲),而產生耳識。鼻子負責分別各種香臭的氣味(香),而產生鼻識。舌頭負責分別酸甜苦辣的滋味(味),而產生舌識。身體負責分別冷熱、硬軟、粗細、澀滑…的感覺(觸),而產生身識。意根(思考、分別的功能)就分別前一念(法)的內容,而產生意識。

從上面可知:六根必須接觸六塵,才能有六識。這三者是同時產生的,沒有先後的區別,所以六識不能單獨存在。它是因緣所生的,沒有自性,所以說「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界」。能夠瞭解這六識是空的,就能對治我們的傲慢心(佛法稱為「我慢」)。

我們每一個人常常會因為自己長得比別人莊嚴、比別人健康,或是比較有錢、比較聰明,內心就會生起一股傲慢心。對凡夫來說,只要自己有一點比別人殊勝的、優越的地方,傲慢之相就現出來了。

譬如你們以前原本是同事,現在因為職務調動的關係,他變成部門的主管,而你是他的屬下。呀!過去當同事時還不錯,怎麼現在講起話來口氣就不一樣了呢?「我慢」是很容易生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裏頭必須要觀察「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才能對治。

《般若心經》也是講人生的,不是專為超渡亡者用的。你們每次誦完經後,到靈前把功德回向給亡者時,都會先唱「南無清涼地菩薩」,然後就念一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再來就是「願生西方淨土中」。如果一個主法和尚能夠照前面說的來觀想,用《心經》的內容勸導亡者放下執著,趕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能「生亡兩利」啊!

所以我們大家要天天誦《般若心經》,自己要天天照見五蘊皆空,才能遠離顛倒夢想、無有恐怖。你作如是觀,就可以得到觀自在。

(13)無無明,亦無

以這個「十二因緣」來說,對這個世間的真實相不瞭解,就叫做「無明」。由無明引發的貪瞋癡覆蓋了我們的真實智慧,使我們一直無法解脫。佛陀不知吃過多少苦頭?修過多少苦行?經過千辛萬苦才開悟的。但是他證悟以後,卻這麼簡單地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世間沒無明盡有一樣東西能獨立的生出來,都是要靠因緣才能生起、才能滅去,所以都是假相。

這樣的宇宙真理在我們聽來很容易理解,好象不覺得有什麼珍貴。但是你要知道,舍利弗尊者才一聽到這兩句話,當下就證到初果了。你看看!佛陀這麼方便、這麼善巧的教我們,我們反而有點懷疑。「開悟這麼簡單哦?是這樣簡單嗎?」是真的這樣簡單!所以當你悟了以後,你對佛陀會有無限的恭敬、無限的崇敬。

我們常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無始以來我們腦筋裏頭總是想到一個實實在在的「我」,所以這個無明要用觀照般若、八正道的正見、或者三法印來對治。觀察、思惟以後,肯定世間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沒有獨立存在的人、事、物。那麼過去所執著的「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就這樣子破除了。「沒有真實」不是只有外境不真實,而是連「我」也不真實的。《心經》的重點在於「我」沒有真實。把這個「我執」破除了,就叫作「明」。

「明」與「無明」也都是不真實的。譬如我們這個房間,電燈一打開它就亮了起來,黑暗就不見了。那麼黑暗是從那裏跑掉的?當我們又把燈關掉,光明不見了,那麼光又從那一個窗戶跑出去的?所以無明的當體就是空性的,那裏有「無明」這個真實的東西呢?

現在的智慧就叫做「明」,以前的執著就叫做「無明」。當你「明」的時候,那裏有把「無明」拿出去? 沒有! 只是把它轉型而已。所以「煩惱即菩提」,這叫做「無無明」。也不是有一個無明可以從我們的腦中捏掉、丟掉,這叫做「無無明盡」。

當你想通了以後就不再迷了,過去的錯誤思想就沒有了。具體的來說,你以前認為無論什麼東西都是實在的,現在知道這個世間無論什麼東西都是因緣生的。

「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沒有前面的「生」,那裏有後面的「老死」呢?所以「老死」也一樣是因緣所生的,不真實的。菩薩體會「老死」的不真實性以後,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當下就是!

《般若心經》對於人生而言,幾乎是偏於自我解脫、自我證悟,所以經文後半部又提到:「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究竟涅槃」。菩薩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最主要是「觀我空」。觀我空以後才能無我相,才能行菩薩道,證得佛果。

(14)無苦集滅道

「苦」是世間的假相。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這些確實都是由過去世的「愛、取」符號所留下來的。我們前生有時候行善,有時候作惡,有時候起嫉妒心,有時候起歡喜心,有時候又做了什麼好事、壞事。這些符號記錄下來後,收藏在我們的第八意識裏。

今生投胎轉世以後,第八意識在過去世含藏的符號會使我們今生到了某一個年齡時發生什麼事情,到了另一個年齡又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我們今生有時候因緣很好,有時候因緣不好。以前信別的宗教,譬如信一貫道,現在因緣到了又來信佛教,這些都是跟過去世有些因緣的。

所以生生世世所留下來的符號,隨著我們在經歷這個世間時,時而有一些苦啊、樂的現象。但是這些「苦」並不真實,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地藏王菩薩與地獄眾生同樣都在地獄裏頭,地獄眾生自己的心意識感覺很苦;地藏王菩薩不造墮地獄的惡因,所以他一點都不覺得苦。

「集聖諦」就是在過去無明的引導之下,我們每天不斷的透過「愛」跟「取」來累積身口意的行為。當它凝聚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以後,我們就不得不去投胎轉世。所以「集」(愛跟取)也是因緣所生,不真實的。

「滅聖諦」是說聖者的「斷除煩惱」其實並不是真實的滅掉什麼東西,他只是感受到一種空性的狀態而已。所以菩薩雖然證入涅槃,他也是無所得。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特別是中國佛教徒大部份都是修淨土宗、禪宗、或密宗,難以體會這樣微妙的佛法,實在是很可惜的。

「道」就是我們修行的方法。八正道就是佛陀告訴我們一種體驗真理的方法。但是證悟以後還需要什麼「道」?這就像坐船過河,船隻是個工具,你上岸以後總不能把船扛在肩上背著走吧!「道」只是一個工具,沒有實在相。所以《金剛經》說:「知我佛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5)無智亦無得

「無智亦無得」並不是說「沒有智慧,也沒有得到」,而是說我們觀察緣起法的這種空性智慧叫做「無分別智」,所證悟到的智慧是空性的,所觀察的外境(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空性的。以這樣「無分別的智慧」來觀察「無分別的境界」,深知兩者都是空性的狀態,這叫「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是總結前面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為什麼?因為知道一切都是空的(以無所得故)!

《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就是以「無所得」的空性智慧做基礎,來度眾生。菩提薩埵必須這樣子才能行六度波羅蜜而無有恐怖,不畏佛道的長遠,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所以才能夠自在。「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悟最高的境界(無上正等正覺),也是要用般若啊!大家如果用這樣的道理來處理人事問題,就會很自在。有佛法就有辦法!所以大家一起用功,一起來努力吧!這都是生活上的佛法。

10-4如何達到內在的超越

由於「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在假相上固然有一個五蘊假合的「我」,但是在理念上清楚知道「我」是空性的,所以就消失原來對假相的執著。這情形好比看書起了妄念。書本是放在眼前,可是妄念一起,就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眼睛雖然瞪著書本,卻根本不知道裏頭印了什麼字?同樣的,當我們一直不斷的參究這些話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配合著思索「緣起性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智慧就不斷加深。等到定力不斷加深,就能深入「一切無所有,一切無所見」的境界,而達到內在的超越。這時心中完全泯滅了外界的假相。其實外界並不是真實的消失,只是好象看書起妄念以後,書本在眼前而眼睛不見其書。當我們的念頭經常不斷地在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最後能夠看透一切假相時,心中就現出它的真實相。所以達到內在超越的時候,內心是處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境界裏。因此菩薩度化眾生時沒有障礙,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虛妄相。在日常生活裏頭,就是這樣運用《般若心經》來作修持。開悟了,懂得這個道理,那麼,隨境界一現起,當下就知道境界無自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樣子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用功,就可以解脫、自在。這就
是生活的佛教、人生的佛教。

(1)「觀自在」的境界

禪宗不是說:「你就是佛」嗎!你要問什麼是佛?就要體悟「當下就是」,「全體都是」!「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諦」,「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眼睛所見,到處都是無自性。當下就是!

你真明白,就能整天自在,隨時隨地像菩薩那樣安詳,又帶有一點點慈祥的微笑。諸佛菩薩在他的莊嚴聖容裏頭,不但有威嚴又有一點慈祥,又像是微笑,又是心無一物。因為持戒而臉相莊嚴;心性慈悲,無有怨恨不滿,所以能夠慈祥;內心有甚深智慧,心無一物可罣礙,所以能夠面帶微笑。大家要能夠過得快樂,生活得無憂無慮,就得照見五蘊皆空,才有辦法啦!

(2)以空觀來行六度

所以,持戒時,心中無有能持戒的人,無有所破毀的戒條。所守持的戒條,所持戒的功德,都不可得。修忍辱時,我相既除,人相也除。既無我相、無人相,那裏還有忍辱相可得呢?所以忍辱也沒有自性。

透視我空、法空以後,行六度波羅蜜時,就是以智慧來引導前五度,知道前五度波羅蜜都是無自性。因此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時「無我相」,接受佈施、忍辱的物件也是「無人相」。自我的五蘊是空的,他人的五蘊也是空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度化如夢如幻的眾生,就達到真正的「無所住」。心裏不執著一切,這叫「離一切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既然無這些相,當然沒有來去、生滅、生死的時間長短相,所以就「無壽者相」。離四相、絕百非、無所住,這就是菩薩的修行。

所以菩薩應無所住,不住於色,不住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全部都以般若智慧來做引導,廣行六度萬行,處處無住,處處離相。唯有這樣子才叫做菩薩,否則如有所住,就不名為菩薩。

(3)解脫的生活

所以一些證悟的高僧,像濟公或是布袋和尚,外表看起來嘻嘻哈哈、瘋瘋癲癲的,其實是看透了世間的一切。這世間有時候是非常虛假的,看透了,就不會在意任何富貴、權力、地位!你或許會說:「明天老闆就要把我辭掉,我飯都不得吃,還笑得起來嗎?」是不錯啦!在家居士有種種的因緣障礙,修道就比較困難。

但你如果運用《心經》的道理,縱然一貧如洗,你也得清楚:「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的」。貧窮有貧窮的因緣,富貴有富貴的因緣,所以你沒有什麼好罣礙的。只要你心地慈悲,有正知正見,肯發菩提心,那麼天無絕人之路,再貧窮也不會餓死的。唯有這樣子你才能自在,才能夠無罣礙。

過去的這些執著、貪念都是叫做「虛狂妄取、顛倒夢想」。唯有徹底的照見五蘊皆空,沒有像過去那樣認為「這是我的、你的」,「這是我喜歡的」,「這是我討厭的」,才能真正的遠離顛倒夢想,一切隨緣。

有緣的、該來的,自然就會來;無緣的、該走的就讓他走。隨緣就能放曠,任性逍遙。唯有這樣子,才能夠真自在、真解脫呀!而這種法門無上、微妙、中道,確實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說佛法稀有難得。今生寧可貧窮,只要依佛法來修,依佛法來做,就能夠得大自在,得大解脫。「揭諦揭諦」是後代的人加上去的。它的意思是「去啊!去啊!歸投三寶!我們一起歸投你!」《般若心經》原本從《大般若經》中擷取出來時,是沒有這幾句的。總結以上所說,這《般若心經》是要自己修的,不是念給佛陀聽的。大家好好的努力吧!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