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19 23:38:59
學習次第 : 進階

禪定與智慧 12 出禪堂的叮嚀

心定法師

人間佛教的修行,就是心裏要明白世間一切都是假相,當下要安住在所緣境上,才能離五欲(財色名食睡)、去五蓋(貪、瞋、昏沉、掉舉、疑)。修習禪定的人,不要盼望未來,或是懷念過去。未來的還做不到;過去的挽得回來嗎?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在人間的生活,你唯有看破、放下,去除自己的見地、執著、傲慢、嫉妒、不滿的心態,才能夠「無我相」,進一步「無人相」,「無眾生相」,才會處處無障礙。大家今後離開禪堂,一定是要在生活裏頭修,與人接觸的時候才是最好用功的時候。當然,平常還是要不斷的在禪坐方面用功,日常生活中才能這樣子應用佛法。

12-1密護根門

所以經典裏告訴我們:「密護根門」。六根門頭當中,眼睛最能引發我們的分別心,讓我們立刻產生煩惱。密護根門的意思,就是要我們謹慎的照顧眼、耳、鼻、舌、身、意,讓它不要接觸誘惑力強的環境。然後還要「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知足心遠離」,煩惱才會減到最少。

對於一些談天說地的場合,或是碰到那些無聊的,與道業不相應,沒有什麼幫助的話題,要儘量避免去湊熱鬧。縱然與大眾一起,也要很清楚:雖然「隨緣」,但是內心「不變」,好好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知足而又遠離。所謂「遠離」,不是說不和大家在一起,而是別人在高談闊論,說長道短,講些沒有意義的話時,我們不必參與、不必插嘴,這叫「遠離」--遠離這些無意義的是非、閒話、窮聊。

12-2依正知而住

大家從禪堂出去以後,早晚還要繼續用功的打坐。等到稍微有定力了,能夠明心了(心裏很清楚每個起心動念),那就能夠在日常生活舉手投足的當下,都清楚地辨別善惡、是非、邪正,當下就能把身口意控制得宜,這種生活叫「依正知而住」。

正知是一種高度的警覺性,隨時隨地對自己的起心動念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在日常生活裏頭,唯有禪定的熏習,才有辦法培養這種「正知」的力量來降伏煩惱。但是有時候外境的誘惑力太強,或是內心的煩惱現起,無法降伏欲望、衝動時,就顯得力不從心。

明知那是不當想,不當說,不當做,但是心有餘力不足,實在難以控制自己。遇到可愛境,心裏克制不住地想個不停;一提起憎恨的境界,明知越想越氣,還是不斷地想下去。這叫做智慧不夠,或是般若正見還沒養成。所以這時必需思考般若智慧的內容:「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經典裏頭形容般若智慧就像一支寶劍,當下能立刻斬斷煩惱。特別是在模棱兩可、猶豫不決、情感與智慧發生衝突時,般若智慧最能派上用場。人間佛教如果沒有這些,就會經常與人吵架,因為沒有對「五蘊皆空、世間一切萬法皆空」的道理下功夫、用心思惟。

因此外在境界的考驗愈多,愈是修行的好道場,也愈能讓你培養正見,肯定般若智慧的功能,這叫「逆境來時順境因」。人間佛教這條路要走得順暢,一定要經過這種訓練。遇到境界時,馬上返觀自照,運用般若智慧來處理人、事、物、五欲等等。日常生活中唯有這樣時時斬斷煩惱,破除無明,才會福慧圓滿。

12-3疑難解答

問: 修禪定是屬於福德還是智慧?

「佈施、持戒、禪定」在原始佛教中稱為「升天三福行」,也就是三種修福報的法門,其中最殊勝的是禪定門。一般在家人修禪定,只不過是為了對治貪欲和散亂心;出家眾修禪定的環境、因緣比較殊勝,所以能體會到「現生樂」,意思是今生就能得到快樂。有人打坐進入狀況時,體會到那種輕鬆、舒服的感覺,甚至不想起坐。即使是證悟的聖者,有時也會沉醉在禪悅的歡喜,而不太願意出來講經說法。

但是修禪定時如果不與三法印、四念處相應,那就通通是人天福報,頂多是到無色界天,修神通而已。如果禪定的所緣境是與三法印、四念處相應的,那麼煩惱會逐漸消除,定力逐漸增長。這樣的禪定有正見的成分,才能稱為「正定」。

所以禪定如果能引生無漏智慧,就轉化為「智慧門」。否則,不與般若智慧相應之前,所修的禪定都稱為「福德門」。就算你們是「不思善、不思惡」,就在那個時候也只是定力的顯現,而不是智慧的體悟。

問:宣揚淨土的法師一再強調:末法時代眾生的根器劣,密宗、禪宗又很難修習成就,唯有仰賴彌陀大願往生西方,才有保障。是否如此?

答:念佛確實可以使人得到心安,在末法時代確實是很方便的法門,嘴巴隨時都可以念一念。念習慣了,心裏充滿了佛,確實有很大的力量,這是不容否認的。業力就像化學物質,在試驗管裏不斷給它加溫,種種剌激,最後就會爆炸,或是產生結晶體。

我們的心意力量也是一樣,不斷造同樣的業,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後一樣很有力量,而且會有感應。感應跟神通不同:神通是修來的,感應則是靠虔誠、靠恒心。只要持之以恆,「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所以說念佛法門是方便道、易行道,容易修,也很方便、很穩當,不怕有差錯。末法時代修念佛法門很好,你要發願這樣子修也可以。

密宗、禪宗其實都不難成就,只要肯修禪定都能夠得道。修禪定修到不起妄念,那就到達「明心」的階段,這個不難。難在觀「緣起空性」直到「見性」為止,這才真難。佛法最深奧的即是空性智慧,其他的都不難。密宗有的先修大法來消除業障、增長福報,然後才修止觀。在他們的環境之下,確實容易修到入定、修出神通。

所以密宗的人能夠觀察某個人投胎去那裏、這個人是哪里的活佛來轉世。修密宗確實有這些能力,不容否認的。只是他們強調轉世,卻不強調證悟。如果想對空性有正確的認識,首先得在密宗的學院裏學六年的中觀思想。得到中觀正見的話,就不需要在持咒方面下功夫了。

禪宗也不難,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只要專心一意的參究話頭,提起疑情,等到妄念去除,當下就能體悟心念的本質。禪宗在修禪定方面,跟密宗的路線有相通之處,所以並不難,難在於對緣起性空的體會。真正不立文字的是般若智慧,金剛經裏明白的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就算你是修淨土法門,一心一意念佛,到了極樂世界還是一樣要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沒有其他特殊的法門。可見唯有修八正道的正見、觀緣起,才能夠證入無生法忍(阿羅漢果),這叫「花開見佛悟無生」。你在這裏修一天等於在極樂世界修十年,那你又何必等到去那邊以後,才修八正道呢?

做人最難得的是有思考能力,你為什麼在娑婆世界這邊不思考?到了極樂世界以後,所見所聞都那麼快樂,誰肯去動這個腦筋?所以到極樂世界沒那麼快開悟的。在人間有思考力,開悟的希望比較大,這是天人所羡慕的。天人福報享盡時都希望到人間來;我們人類偏偏要往天上跑,羡慕人家的天福,不在這裏好好修,豈不顛倒?

問:小乘佛法是阿羅漢所修,阿羅漢只求自我解脫,不是被大乘評為「自了漢」、「焦芽敗種」嗎?

很多人排斥小乘佛法,對它不屑一顧,認為這是阿羅漢的法門。為了融和大、小乘佛法,我必須先把小乘分析清楚。小乘佛法是用十二因緣來說明生死輪回的。釋迦牟尼佛觀察人為什麼有老死?總是有生。為什麼有生?工廠有材料,才會有產品。

這些材料就是「有」(輪回的動力),「有」就是從「愛」跟「取」而來。愛跟取是由「觸」跟「受」來的,觸跟受是從「六根」而來,六根是從「名色」(身體與精神)而來的。名色與「識」同時存在,缺一不可,所以「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名色與識是從過去世的身、口、意行為來的,後者又是源自無明。所以十二因緣從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為止,一切「純大苦聚」,這叫作「流轉門」,眾生就是這樣子輪回的。

修行就是用「戒、定、慧」來對治:持戒來對治愛跟取;修定來對治觸跟受;修慧來對治無明。無明滅則行滅,一直到生、老死皆滅,這就叫「還滅門」。而戒、定、慧裏頭最重要的就是慧,慧就是正見、正思惟,觀察「諸法無我」而破除我執,得到解脫證悟。

從八正道的思想發展到大乘的般若經典,《般若心經》還是以正見為主體,開宗明義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就是「正見」裏頭的「諸法無我」。不過這種解脫只是自我的圓滿,必須關心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都跟我們有緣,所以還要廣行六度四攝法門。

但是行菩薩道的重點在於照見五蘊皆空,對個人來說才能「無我相」,看待其他人才能「無人相」,看待一切眾生才能「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能夠這樣子,才不會覺得自己很有辦法。如果有「我」,就有相對的「他人」,這種「相對法」就是世間法,就不是開悟,所以就不名為菩薩。

《法華經》一直讚歎「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法就是菩薩道,它的基礎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小乘所說的八正道。大、小乘佛法就是這樣融和的,能夠貫通佛法以後,就能包容各宗派的修行,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真義。否則自己不但道業不能成就,反而還增加傲慢心。

過去一向都是以自我為主體,我執、我見很強烈,非跟別人爭到底不可。現在知道世間是不真實的,如夢幻泡影的,所以慢慢看破、放下。前世有修,今生自然有緣份得到;前生沒有修,怎麼拼也拼不出來。你智慧越高,就越能看破、放下。

有了「三法印」的正見,到處都能迎刃而解的,這叫做妙法!所以人間佛教的修行,就是隨緣自在、不貪求。懂得世間無常、無我,慢慢地慈悲心就培養出來,對一切人都很溫和,不跟人爭執計較。真正的人間佛教,一定是先開悟後修行的。

問: 法會拜懺的功用是什麼?

我們中國佛教徒喜歡懺悔,經常罣礙過去所做的罪業,動不動就說自己「業障重」。其實能夠修到入定,惡念不起,那才是真正的懺悔。有法會時當然要隨緣跟人家去拜懺,但是不能一直罣礙著:「我業障什麼時候會消滅?」拜懺只是借著儀式來淨化內心,只要你有道心,龍天護法一定會保護你的。希望我們行菩薩道時不要亂攀緣。有緣時就隨緣度眾生;無緣則沉潛一段時間,努力修福、修慧、修禪定。

「修行需要靠自己,唯以經常打禪七。

 何物能破諸煩惱?摩訶般若波羅蜜。」

今天禪七圓滿,大家各有心得,出去以後還要繼續在日常生活裏頭用功。禪堂裏面是「靜中養成」,與人相處還要「動中磨練」。修行需要戒、定、慧一起下手,需要聞、思、修共同並進,這是不二法門。大家就照這樣繼續用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