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20 00:11:26
學習次第 : 進階

禪定與智慧 5 其他禪定法門
心定和尚

 

只要是學佛的人,不論在家、出家,禪定都是必修的。只是在修禪定的環境上,出家的身份比在家的身份更方便,更容易修成功。理論上雖然有人說「慧解脫阿羅漢」不一定要修定也可以開悟,但是慧解脫阿羅漢在開悟後勢必還是要繼續修禪定。日常生活中,從過去到現在的貪欲、怨恨、嫉妒、不滿的心態必需完全去除以後才能夠入定。進入了根本定,已經可以降伏內心這些心態了,這樣才能稱為「俱解脫阿羅漢」。所以「慧解脫阿羅漢」是以智慧為主,「俱解脫阿羅漢」則非修禪定不可。

當然到了慧解脫阿羅漢的階段是很容易入定的,因為他知道世間一切是無常、無我,都是假相的,所以沒有任何貪戀。事實上修禪定的根本條件即是要對世間不貪戀、不染著、不執著,才容易成功。尤其是現代佛教受了淨土宗、禪宗、與密宗的影響很大,大家更要有這種觀念。

其實密宗是很重視修定的,像宗喀吧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後面幾乎全部都是在講「止觀」(禪定與智慧)這個法門,跟淨土宗偏重在「持名念佛」不同。我們是比較鼓勵修禪定的,如果禪宗與淨土宗都能夠依照這幾位祖師法門來修的話,可能佛教不是目前這個樣子。當然淨土宗可能是為了普遍性才提倡持名念佛,但是在禪定的落實方面就比較差一點了。

我們如果要真正的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除非以往在定力上已經有相當的功夫,在佛法義理上也有一定的勝解(完成了聞所成慧的初步階段),知道怎樣思惟緣起性空的概念,肯定世間是無常、無我的,這樣遇到境界現起時才能馬上知道眼前這段因緣是無常的,心裏才能放下執著。

例如拍桌子,這時手是主因、桌子是緣,碰在一起產生的聲音是果。所以「因+緣à果」的原則是必然的,凡事需靠因、緣才能成立的,這原則肯定是虛假不實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常常這樣修止觀,當然就不一定要天天住在禪堂了。否則勢必是要在禪堂的環境中從早到晚接受訓練。佛陀所教的禪定方法主要是「五停心觀」,但是中國佛教很重視念佛、參話頭,所以我們今天要詳細的講解各種念佛的層次,以及參話頭的方法。

5-1障礙禪定的心念
在外頭的環境裏,五欲--色、聲、香、味、觸,或者財、色、名、食、睡--這些都是很容易讓我們心動、生起煩惱的境界。在禪堂就比較能遠離這些境界,所以在環境上就殊勝多了。修禪定所說的「去五蓋」--貪欲、瞋恨、昏沉、掉舉、惡作、疑,這和色、聲、香、味、觸的「離五欲」是相同的。

1.貪欲與瞋恨

貪欲心與瞋恨心是分不開的。瞋恨心就是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或是自己擁有的被人家搶去、或是被人破壞掉,心裏才生起瞋恨。貪欲心越強,瞋恨心也跟著越強。只要能夠離五欲,瞋恨心就沒有了。離五欲的最好辦法就是養成知足的習慣,知足的人內心很滿足,沒有貪欲,所以不會生起瞋恨。

因此修道者在生活環境裏頭必須要知足。身體雖與大家共住,和社會上雖有來往,但內心對於社會上的一些世俗事,例如:股票、政治等這些對修道沒有幫助的要遠離。身不能離開團體,但心要遠離。在禪堂這種環境裏,每個人都是一心一意要把禪定修好,沒有什麼爭執、瞋恨,比較容易感恩、知足,這種修道環境比起外面要來得殊勝。

2.嫉妒與傲慢

在外面人事問題多、意見多,這是很平常的。人情上最常見的煩惱就是嫉妒跟傲慢。這兩個煩惱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作用相反。傲慢心就是覺得我比別人好,所以看到別人比我們好、比較受歡迎時,心裏就不高興,就會嫉妒,在佛法裏簡單的說就是「不耐他榮」。傲慢和嫉妒是一起的,在佛門的修道過程中也是很普遍的,所以我們要自我檢討。
佛法為什麼常講隨喜功德?最主要是要對治嫉妒。煩惱生起的第一步驟是嫉妒,第二步驟是處罰他、破壞他。嫉妒心越強,煩惱就往上發展得越快,到最後就會殺人了。嫉妒心是隨時會展現的,所以要離五蓋,才能去除嫉妒心。

3.掉舉惡作與昏沉、疑

我們平時只要遇到喜歡的人、事、物,內心就會非常衝動、激動。修禪定的過程中,這種合心意的可愛境界一旦在心裏現起,就會一直想個不停。想得很深、很久而無法回到所緣境上,使禪定修不下去,在佛法裏就稱它為「掉舉」。

一樣東西如果沒有因緣,沒有外境的推動,或是風的吹動,自然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同樣的,我們的生理、心理如果用適當的方式來控制它,則一切動盪終歸於寂靜。心念從想個不停的掉舉狀態修到什麼都不想的禪定狀態,必需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訓練。

我們如果心裏頭猶豫不決,懷疑:「修這法門對不對?好不好?如不如法?」這也是很障礙修禪定的,猶豫可以用信心來對治的。你要肯定禪定是所有法門中又快、又行、又最有辦法的。「惡作」和「掉舉」是連在一起的。跟掉舉相反的心念狀態稱為「昏沉」。一般初學者盤起腿來很容易就打瞌睡,這種叫「睡覺」,不叫做「昏沉」,一上坐就打瞌睡是還沒有上路的。心已經能注意所緣境,也能扣住所緣境,才可說是上路了。但是上路以後所緣境一直變成「無」,還不能夠清晰、明顯,或是心沒有力量,對所緣境提不起力,這才稱為「昏沉」。

「無」就是所緣境沒有辦法清晰、固定,這是修禪定很大的障礙。為什麼所緣境不能清晰?這是心裏被無明覆蓋,被粗、細煩惱所影響,因此內心的所緣境不能清晰、明白。若不處理,努力讓所緣境清晰,將會一直昏沉下去,甚至無法入根本定。

4.散亂心的壞處

修禪定有很多功德,對在家人來說是對治散亂心和貪欲心。在家人為了照顧家庭而追求金錢、名利,這是必然的,但是貪求過份就會產生很大的痛苦,所以要修禪定來對治這種貪求無厭的心理。知足的人內心才會真正的安住,常常感到很快樂、很自在。

對在家人來說,散亂心是很痛苦的。心散亂時,有些事情就不敢做、不敢說、不敢講。累積到相當程度以後,情感太強,加上定力不足,就會去做、去講,事後很懊惱、苦惱,後悔莫及。對心散亂的人來說,這種苦惱常常發生,使他很痛苦。

做事業時,心也安不下來。成天忙得一蹋糊塗,卻不知道每一件事的輕、重、緩、急。因為沒有辦法下定論,決定那一個先做,所以到最後一事無成。因此在家人修禪定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去除散亂心。對於學生還在讀書的階段,時間不是那麼的充裕,要多利用早、晚的時間來修禪定。除此以外,禪堂是離五欲、去五蓋最好的環境。

5.對治方式--五停心觀

每一種煩惱都有相應的對治方式,讓我們能夠修得入定。一般最常用的五種對治煩惱的方法稱為「五停心觀」。對於散亂心較重的,佛陀教我們以「數息觀」來對治。除此以外,像貪欲心重的,五欲、情欲心重的,就用「不淨觀」來對治。

像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指四種正念的意思。但這裏的「觀身不淨」是觀察自己的身體內、外都不清淨、很污穢,而五停心觀所說的不淨觀是要觀察屍體的腐爛過程流血水、腐爛、蟲咬,而產生一種害怕、厭惡的心裏。這是對治男女情欲最有力量的方式。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經有弟子修不淨觀以後很厭惡自己的身體,於是就自殺或叫人把他殺掉。所以後來產生兩種學派,一種修數息觀,一種修不淨觀。從觀「腐爛的身體」改成觀「骨頭的雪白」,等到觀想的形狀慢慢穩定以後再觀想它放光。這種方法也有克制情欲的功能。不過在對治煩惱方面,還是以五停心觀的不淨觀用來對治男女情欲的力量最強,所以不淨觀也是我們可以運用的。

愚癡的眾生就用「緣起觀」來對治。傲慢心重的,就用「界分別觀」來對治,觀想身體是分別由骨頭、肌肉、血液、體溫、呼吸等地水火風所組成。業障多的眾生就用「念佛觀」來對治。一般說來,念佛可以消業障,持咒可以治病。不過有時候念觀世音菩薩也是一樣可以治病,一樣可以消業障。

當你數吸氣、或是數呼氣數得很順暢以後,不妨以念佛來配合數息。你可以在吸氣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直到吸完氣為止;呼氣時也一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也可以念幾聲再吸氣,跟著這個氣息念佛,也很容易達到念佛三昧。

5-2持名念佛

佛教分成空宗和有宗。像般若思想主要是在分析世間萬物的本質,說它是空性的、不真實的、無自性的,所以稱為空宗。而唯識學的思想認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外境都是由自己的內心所顯現的,再由自己執著這些景像是真實存在的,確實是有的,所以稱為有宗。這兩個宗派一個是分析事物的本質,另一個是分析事物的現象,所以相輔相成,並不衝突。

1.何謂帶業往生
有一些同參聽到空宗說每一件事都是「無自性,無自性」(都是因緣和合的,不是自己本來就存在的),就開始懷疑:「那麼誰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個問題要稍為說明一下。
淨土宗這個宗派之所以能三根普被,最主要是因為它針對下品的眾生,教導他們持名念佛,目的是要達到一心不亂,甚至能進入念佛三昧。因此它的念佛方式只是稱佛名號,外加身體的禮佛。

持名是屬於口業和意業,禮佛是屬於身業,這身口意三業都是屬於有為法(不是開悟了,證悟了空性這種無為法),都是憑著念佛的力量而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念佛是在製造身、口、意的清淨善業。往生時清淨業雖然去了,一些雜染的業仍然跟著一起去;並不是清淨業去了,雜染業就不去。所以下品根性都是屬於帶業往生。

中等根性的呢?是用修禪定的方式來念佛(參見下文)。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事先看清楚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正報),然後在心裏仿真想像這尊佛像的慈容,一直觀想到整個全身,觀想成就時佛像會現身在眼前,這時才算達到了念佛三昧的定力,這種方法稱為「觀像念佛」。另一種是沒有實際的景像可以看,只是依照〈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在心中觀想阿彌陀佛的依報--極樂世界的景像,稱為「觀想念佛」。

我們修禪定的果報就是升天,因為它能對治散亂心。只要修到稍為有一點定力以後,再加上持戒、做好事,就可能升到欲界天。如果進入到根本定(初禪至四禪),那就會離五欲、去五蓋,沒有男、女情欲了。看你是進入初禪還是二禪、三禪、四禪的根本定,來決定未來是生到色界天的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還是四禪天。

因為觀想觀到一心不亂的境界,身體、語言、念頭都寂靜不動,所以這種業叫做不動業。以這不動業的成就,再加上一心發願往生西方,那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過這只是定力的成就,並沒有修到智慧這部分。

因此到了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以後再來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修智慧門。〈阿彌陀經〉裏所說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就是修這些法門。等到花開見佛,悟到「無生法忍」,也就是空宗所說的「無自性」、「空性」,那個時候才算是解脫。

所以中等根性是以修定為主,特別是觀想念佛,依照〈觀無量壽經〉來做十六種觀想。其他當然還得加上「發菩提心,慈心不殺、三皈五戒」等等這些眾善奉行。上等根性則是後面要講的實相念佛。初學的人還是要從持名念佛作起,等到有一點定力以後,再改變念佛的方法。

2.一句佛號的力量

我們講一句話會有一股力量。一句話活活把人氣死的也有,一句話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也有。像密宗有一個黃財神,這黃財神都有一隻老鼠。在顯教裏的這一隻老鼠是鼓勵人家要向上、要精進、要努力的,不像密宗黃財神是給人求的、拜的,意義不同。

有一個年青人自從父親死後,好吃懶做,把父親留下的遺產花的一乾二淨,只好伸手向叔父要錢。叔父慈悲侄兒,所以也就幫忙他。一次、兩次他還可以忍受。次數多了叔父不是不給,而是覺得這樣好吃懶做不是辦法。所以有一次就打算教訓侄兒,當他伸手要錢時,叔父就說:「一個人假如有所作為,那怕是一隻死老鼠都可以發財的。」

外面剛好有一個落魄的年輕人聽到裏面有人教訓年輕人這句話,他心裏想:「有道理」。剛好庭院有了一隻死老鼠,他就把它撿回去,洗一洗,毛拔掉,切成小片。煮熟了就裝起來,去賣給比較有錢的人家喂貓吃,得到幾文錢就去買一些冰糖,來泡一些糖水。
糖水又賣了幾文錢,就買幾隻小雞,小雞養一養變成母雞。母雞生蛋孵小雞,小雞愈來愈多,賣了不少錢。他再回去買羊,同樣的又是成群的羊。再去買牛,母牛既能生小牛,又能產牛奶來賺錢。他很勤勞,又繼續經營雜貨店,結果因為勤勞、信用好,所以生意也很好。乾脆開起銀樓,買賣金銀器,賺了很多錢。

他想到今天能夠成就這個事業,就是因為某個人的一句話而來的:「假如有所作為,那怕是一隻死老鼠都可以發財的。」為了感恩,他就用黃金打造一隻老鼠,肚子裏面裝了一些珍珠、瑪瑙、珠寶,再拿去獻給當時講這句話的人,表示一句話能使他的事業有這麼高的成就。這個人看到他「汝子可教也!」就把女兒許配給他做太太。

所以老鼠在顯教裏頭是要人家精進、勤勞,跟密宗黃財神那一隻老鼠給人家求的方法不同。這個故事就是說一句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會有一股力量。每天念佛也好,拜佛也好,誦「阿彌陀經」也好,這股力量會讓我們腦海的潛意識裏頭逐漸充滿了淨土。我們投胎轉世時,就是依照腦海裏頭最強的那一股力量做標準,去六道投胎轉世。所以一輩子念佛、拜佛,這些力量強大,死了自然可以往生淨土。

5-3 觀想念佛

一般在家人比較喜歡念佛,念佛也要達到念佛三昧才算有成就。淨土宗祖師原本是以修禪定的方式來念佛,像初祖慧遠大師就是提倡觀想念佛,在心裏念佛、憶佛、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而不是晚期的持名念佛。淨土三經之一的《觀無量壽經》更是全部都在講觀想、觀照,不是講持名,所以身為出家人更是非修定不可。

1.修習的條件

觀想念佛必須對五欲、五蓋去除完畢,才能專心一意的修。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

.密護於根門--時時保護六根,不讓它過度貪戀、追逐外面的環境。

.飲食知節量--吃飯時知道自己的食量,不起貪欲、不起瞋恨。

.勤修寤瑜伽--睡覺時作「光明」想。

.依正知而住--修禪定以後慢慢會具有這樣的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高度的警覺性,能夠觀察自己的心裏有什麼貪欲、瞋恨的心念?當外境要現起時,你馬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內心這些貪、瞋的念頭,然後從心裏控制它,不讓這些煩惱現起。這種「警覺」到內心已離開所緣境的心理功能就是「正知」。依佛法的名相來講,這種警覺、判斷的功能稱為「作意」。心能夠住在所緣境,才能稱為「正念」。

心裏起的任何心念、說過的任何話、做過的任何事都會成為記憶力。記憶力就是行為的痕跡。每個人的第八意識都有這種記憶的功能和作意的功能,能夠判斷那些事該看不該看、該講不該講、該做不該做、該聽不該聽?所以對於是、非、善、惡、正、邪、難、易,當下就能清楚明白,並且控制自己的心念。

我們聽過佛法以後要「如理思惟」(依照佛法的義理來思考),遇到境界時,當下要看清楚那是什麼人,什麼事,好或不好?要馬上回光反照自己的內心。當外境的吸引力很強時,一般沒有禪定的人心很散亂,內心就會跟著境界走。修禪定目的就是要幫助我們慢慢養成敏銳的反應,警覺自己該不該看、該不該聽、該不該吃、該不該做、可不可以去?

在生活裏頭有這樣的警覺性,修禪定就能達到第五住(調順)的階段。在禪宗來說是「明心」的階段,也就是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夠把握得住,不讓貪欲、瞋恨隨意發展。否則可愛、好奇的境界一現起,內心就會投注下去,忘了身在何處?

2.觀想的對象

觀想念佛的影像是想像出來的。修「觀想念佛」要先選定一個固定的物件作為所緣境。你可以根據平常看過的佛相,認為哪一尊是你見過最喜歡的,先把它仔細觀看、審視非常清楚之後,再閉起眼睛,在內心仿真想像出這個佛相的樣子,這個影像就是我們的所緣境。

所緣境因為是心裏想像出來的,是從心裏現出那個影子,所以名詞上也叫做影像。這種影像有些是具體的,像不淨觀的影像是肉體的,念佛的影像是佛像,數息觀的影像是鼻子、丹田、氣息,及觀像念佛的所緣境,這些都有具體的影像。

在選擇所緣境時,你要認定是釋迦佛還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你要肯定究竟是那一尊?不能在修定的過程中換來換去,一下子觀彌陀、一下子觀釋迦佛、一下子觀觀音菩薩。這是不可以的。不能談交情,不能談跟誰有緣。觀站立的就是站相,觀在座位上的就是坐相。你要從一開始就決定好。

其次,你觀想的佛像原本是雕塑的、紙畫的,但是當你想像到腦海裏頭時,要當成是真的,是會講話的、會放光的、會為你灌頂的。當你觀想成就時,佛像自然會為你開示佛法、會為你放光、灌頂的,所以要把他當成是真的。修禪定時,因果要一致。你的因是觀什麼佛像,果就會現出什麼佛像。從開始到成就,一定是觀同一尊。

3.觀想的步驟

開始觀想的時候可以只有觀局部,例如先觀眼睛的部分。若要一下子就觀想全身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觀無量壽經》第一觀要作「日想觀」。這是我個人的淺見:太陽圓圓的,佛的臉也是圓圓的,所謂「佛面猶如淨滿月」,因此習慣「日想觀」以後再觀整個臉相,就比較容易一點,比較有基礎。第一階段必須看環境的好、壞而決定修習時間的長短。要能修到心中的所緣境看得很清楚、很穩定,才算成就。

當你在想像佛相的時候,眼睛可以半閉,也可以全閉。只要能想像出一個具體實物的影像,這時眼睛就可以微微的張開一點點,這樣可能會想像得比較清楚。各人的習慣性不同,有的是把眼睛全部閉起來,能夠想像到這個影像;有的是微微的張開一點點比較容易想出影像。也可以事先加以揣摩,看你適合眼睛全閉,還是微閉、張開一點點的去觀想、仿真、想像比較好。

第一關最困難,你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學習第一步驟。這在我們外面的工作環境裏頭實在很難。大師慈悲設立禪堂,有機會進入禪堂來,就要好好做這樣的功夫。你如果能夠把整個輪廓觀想起來,那當然很好。若沒有,就算只能觀想到局部的鼻子、耳朵、或眼睛,只要你能夠想像出一個部分,就扣住這個影像,把它釘住不放。

初學者最初觀想太陽時,內心的影像會忽大、忽小、忽上、忽下、忽然又消失,然後再想盡辦法把它想起來。所以第一個關卡是最難的,但要有信心、耐心、恒心的去修。當然外在的環境必須是離五欲、去五蓋。除此外,信心和勤勞是修禪定必備的條件。

第一關卡在佛書裏頭形容說好象劈竹子一樣,竹子一節一節的,只要劈開第一節後面就好劈了。修念佛的若能把一個局部觀想得很穩定,那麼以後就容易了。慧遠大師能修到閉起眼睛時內心的佛像很明顯,張開眼睛以後內心的佛像還是很明顯。

所以最要緊的就是不要求速成,愈快愈糟糕。快快修,慢慢到;慢慢修,快快到。你愈快,心裏就愈急。心裏一急,呼吸的氣也跟著急促。氣急、心急,影像就會搖晃、就會模糊。所以要放下,慢慢的、很安詳的隨因緣而修,功夫到家了自然成就,不能操之過急。

你心裏一急,影像一定散亂、不清楚的,所以要慢慢來。如果是觀一個局部,能夠觀想成就時你就要感到很歡喜。第一個階段成就以後,往後其他部分,包括整個身體,就能夠一一完成。之後再觀一些「水觀」、「琉璃觀」做為修定的基礎,然後再觀「正報」、「依報」就容易了。「正報」是觀佛、菩薩的身相;「依報」是觀山河大地,世間的種種清淨莊嚴。

觀佛像是要用心裏觀的,凡是修禪定都是屬於第六意識的作用,不是前五識的作用。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功能是在分別外境。透過眼根看到佛像的莊嚴,由第六意識把它熟記在心裏頭。打坐的時候就按照佛像的模式,在第六意識(心裏)仿真想像出來,所以第六意識才是修禪定的。不能把佛像放在眼睛前面看,因為前五識是永遠不能夠入定的。但事先要熟記它的樣子,這是必要的。

在維那說「照顧所緣」的時候,就是要你把所緣境想像出來以後,內心就一直照顧著它、釘住它,這叫照顧所緣。最初不要要求影像太明顯,這是做不來的。你能有個局部輪廓就要感到非常歡喜、難得。如果你對數息觀訓練有素,也許一下子就可以把阿彌陀佛全部的慈容想像出來,那就是因為你已經有了定力。

4.何謂即心即佛

有一些信徒儘管來參加禪七,回去以後還是以持名念佛為主。不過持名念佛若能夠再進一步達到觀想念佛或觀照念佛,這對消業障的速度是比持名念佛更快的。而且觀想成就以後,你就能體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慢慢的可以與禪宗銜接在一起。

因為你完成佛像的觀想以後,慢慢會發現你既沒有去其他世界,佛像也沒有從其他世界過來,而是從你心中顯現出來的。這時逐漸體會到佛經所說的:「一切唯心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心就是彌陀,彌陀就是我心。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

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現出自性清淨心時,這顆心就是佛。自己有佛性,所以自己能夠成佛」,逐漸的在這方面增長信心。所以〈華嚴經〉才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些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那之後慢慢要進入參話頭、觀空的練習。有時間再為大家敍述說明,現在繼續用功。

5-4 實相念佛

上等根性的人是實相念佛,他的條件是要能對緣起法有所認識。

1.佛陀的三身

阿彌陀佛本身是正報,極樂世界是他的依報。正報的莊嚴和依報的莊嚴都是因緣而起的,都不是無緣無故本來就這樣子的。阿彌陀佛過去世曾經當國王,後來出家了,成為法藏比丘。他的願心是要莊嚴淨土,成就極樂世界。當時與他有志一同的一些太子,像觀世音菩薩等等,都回應他、支持他。憑著他們共同的慈心悲願來莊嚴極樂世界,所以才要努力成熟、度化眾生。

依此可知阿彌陀佛由於無限的慈悲、無限的願力,不斷努力的莊嚴淨土,使得他的身相也跟著高大、莊嚴、圓滿起來。這種高如須彌山的報身有自受用的,也有他受用的,但一定都是要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才能夠親眼看到,凡夫只能見到應化身而已。淨土的莊嚴也是靠阿彌陀佛的悲願逐漸、逐漸地莊嚴起來的。

從緣起法的立場來觀察,既然極樂世界是靠悲願、靠度化眾生醞釀而成的,那麼不論是正報的報身、或者是依報的淨土莊嚴,都是緣起的。所以「所謂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所謂的大身是靠各種因緣而修行成就的,並不是本來就這樣子的。所以並非一開始就存在一個固定不變的巨大身體(佛法稱之為「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本性」,簡稱為「無自性」)。既然並非本來就有,所以把這個修行成果假名為「大身」。

同樣的,所謂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剛經〉說每個世界都是「一合相」(各種因緣組和成一種相狀),所以無有自性(不是本來就存在、固定不變的)。身相是緣起的,無有自性。淨土也是緣起的,無有自性。不管是持名念佛也好,觀想念佛也好,觀想成就時心裏頭所顯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佛也好,或者是阿彌陀佛真正的報身佛也好,通通是靠因緣而成立的,所以通通無有自性。

像須菩提尊者看到的就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曾經到忉利天為他的生母講說〈地藏經〉,從天上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去迎接。唯有須菩提尊者想起佛曾說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可見觀緣起法才能真正見到佛。因此他就盤坐觀緣起,結果見到了法空性,真正見到佛的全體法身。所以能夠對於佛的報身,或是佛的應化身來觀察緣起法,才能夠契入實相,這個叫做實相念佛。

2.實相念佛的境界

如果真能夠做到實相念佛,那麼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是見到佛陀的法身。體悟到沒有來去、沒有生滅(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就是實相念佛的修習成就。上品根性能夠有這樣的智慧,這就不必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等著「花開見佛」才來「悟無生」。不是不必要,當下就是!

如果你能瞭解諸法因緣生,緣生無自性,對這無自性的概念能有一些瞭解,那麼你就能抓住它不放,整個腦海裏充滿無自性的概念。一切法(亦即世間一切事物)無自性,這個無自性是個很抽象的概念,但也是從不斷思惟緣起法而得到的一種概念,所以也是一種影像。

具體的佛相、肉體、屍體,是屬於假想觀的影像;對於緣起、空性、我空、法空這些有了概念以後的影像,則是屬於「勝義諦」的影像,也可以說是一種體會、一種開悟的智慧。繼續修持下去,到最後體悟出全法界一切都是在無自性、空性的狀態。這時就證得慧眼,見一切都無所見。因為已經完全泯滅了假相,見到諸法的實相(空性的義理)

3.九品往生的差別

因此,誰去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就是下品根性還沒有緣起空性的智慧時,憑著身、口、意三業的清淨業力,以及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加上阿彌陀佛的悲願接引,才能夠往生。這是屬於帶業往生的。

中等根性觀想、觀像念佛修得很有定力了,已經有不動業了,但因為還沒開悟,所以還是屬於帶業往生。就像修禪定修到初禪天、二禪天了,還是在色界裏面,還有身體的形相,還沒有開悟、見到法性身一樣。等到去極樂世界以後修三十七道品,特別是八正道的正見、正思惟、三法印,然後才見到法空性,這叫「花開見佛悟無生」,這時才算開悟,成就道業。

所以誰去往生呢?上品根性的人,當下就是。不必來來去去,當體就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當下觀察煩惱的體性是空性的,所以煩惱無自性。生死、來去無有來去相,無有真實的生死相,所以生死即涅槃。這種都是上等根性的智慧境界,沒有什麼來去的必要。

再談真正的菩薩。他呢?遍十方一切世界,到處度化眾生。真正的菩薩能照見五蘊皆空。我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無有不空,所以處處皆是空性,這就是所謂的「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無一法不空,所以沒有任何障礙。

處處逍遙,處處自在,度化眾生時沒有什麼樣的躊躇。沒有名利的欲望,沒有那種狹窄的心量,想要佔有那些信徒,擁有那幾個道場。只要有眾生就有他的道場,只要有世界就是他的道場,因此菩薩不會只想到一個特定的淨土。

講了這麼多,就是讓大家知道一切法都是緣生的,無有自性。下品根性或是中品根性還沒有達到這種智慧,只能憑著淨業或不動業而到極樂世界,因此都是帶業往生的。他們都還有自性見,我見未除。所以必須要在極樂世界繼續修持,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的時候破除我見,在那裏成就他的道業。

一般初學者對於佛相的具體影像比較容易上手。剛才說到勝義諦的空性影像,並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得到的。那麼,只有從話頭慢慢的熏習,有時間再跟大家說明。

5-5 參話頭

談到參話頭,提疑情,不論是那一種方法,你只要專心守住這個話頭,扣住這個疑情,到了相當時候所有妄念、雜念全部脫落,那時就會現出自己的本來面目。參話頭的原理跟因果理論很有關係:

(1)參話頭的理論--三種因果

在因果的理論當中有講到異熟因果,等流因果,和增上因果。異熟因果就是因與果的質料不同類。例如救人幾條命,死後升天,天的樣子與人的樣子不一樣,質料也不一樣。如果害人幾條命,死後到地獄去,地獄的樣子也與人不一樣。所以不同類的因,成熟了不同類的眾生,稱為異熟因果。

等流因果就是因與果的習氣是同一類的,例如貪欲的等流習氣是無慚(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而不惜作出可恥的事)、慳吝、或掉舉。所以一旦養成了一種習氣,這種習氣就會繼續保持下去。譬如喜愛乾淨成了潔癖,就一直喜歡清潔。

增上因果就是這個「因」能夠不障礙「果」的產生,或是能增強「果」的能力。例如喜歡做善事的人,愈做愈喜歡做善事。習慣做好事,佈施金錢、財物的人,將來更加的富貴。喜歡賭博的人愈賭愈凶。喜歡喝酒的人如果不戒除,就愈喝愈厲害。

同樣一件事情常常做了就會養成習慣,參話頭也是這樣子。我們本來妄念紛紛,在禪堂裏作數息觀、參話頭來控制這些雜念以後,慢慢的愈來愈習慣,不再起妄念,心念就愈來愈寂靜了。

(2) 參禪的弊病--口頭禪

在唐朝開悟的禪師很多,他們把開悟的方法、過程告訴徒弟,大家就照這樣學習,稱為禪宗公案,記錄下來以後就是禪宗語錄了。這些祖師大德所說的話也好,公案、語錄也好,如果能夠按照這些開悟的方法老老實實地去練習,那麼不管祖師禪或是如來禪,都會獲益不淺。

有些文人學士也喜歡談禪,但他們只是耍耍文字三昧,嘴巴談一談修行的方法而已,並沒有真實的在下工夫,所以這種禪叫做口頭禪。像宋朝蘇東坡興致一起,就信手拈來:「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然後遣人送給佛印禪師。

禪師看了,也順手提起筆來批了兩個字:「放屁。」他經不起侮辱,就要立刻坐船去質問佛印禪師。禪師哈哈一笑:「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演變到後來,同樣一句話一直講、一直講,講成習慣了,動不動開口、閉口都是同樣那幾句話時,也叫做口頭禪。

其實,老婆禪也好、口頭禪也好,大概都不是真實的在下功夫。不過同樣的話講久了會變成習慣,倒是對修行有一點激發作用。下面講個故事,說明口頭禪是怎樣的積習難改。

老張喜歡說:「那有此事」,老李喜歡說:「豈有此理」。後來親戚朋友看到老張來了,不再稱呼他的姓,反而說:「那有此事來了」,看到老李也說:「豈有此理來了。」這兩人覺得不好意思:「常常這樣講,變成口頭禪了」。兩個人相約,從此不再講。老張說:「咱們打個睹,以後誰再講要受罰。」老李說:「怎麼罰法?」「誰先開口再講,要罰十兩銀子。」老李說:「好,行!從此不講。」

經過幾天,老張找不到人聊天,就到老李家去。沒看到老李,隱隱約約聽到他在呻吟叫苦,就問李大嫂:「老李去那裏啊?」「生病。」「生什麼病?」「腳骨頭折了。」「唉喲!怎麼發生的?」李太太說:「昨天上茅坑,被鴨子踩到腳,骨頭折了。」老張不加思索就說:「那有此事!」老李就很高興的從裏面出來說:「老張!你欠我十兩銀子。」

老張想:「唉啊!上當了!上當了!」於是說:「今天沒帶錢,改天給了」,這一回去好幾天都不再出面。老李心裏想:「豈有此理,欠人錢不還,找到他家去!」

一到老張家,看到張大嫂就問:「老張去哪里?在不在?」她說:「去派出所報案了。」「喔!發生什麼案件?」「竊盜案。」「什麼東西被偷呢?」「庭院那口古井,昨晚被小偷搬走了。」老李沖口就說:「豈有此理!」這時老張出來說:「咱們扯平了,互不相欠。」

(3)話頭的選擇

我們參話頭參久了,慢慢的也會像口頭禪一樣,天天想:「念佛的是誰?念佛的是誰?」或是隨著念佛時提起疑情,思考:「念佛的是誰?」這些話頭也好,疑情也好,養成習慣了,心意就會常常在這一方面用功,釘住這句話不放。因此數息也好,參話頭也好,提疑情也好,只要慢慢養成習慣性,妄念、雜念就不起了。

至於如果要破除一些煩惱,或是要訓練我們在生活中比較容易放下,那麼不管〈心經〉也好,〈金剛經〉也好,裏面的內容都可以拿來當話頭的。譬如當你看到不如意的事情讓你很生氣,這時就想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或者當你遇到有些事情覺得很喜歡,但是又得不到,趕快再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實在!」這一想:「唉!既然如夢幻泡影,就算得到了也不過幾十年光景」,心裏就比較釋懷了。

你只要能夠這樣子做,動不動就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雖然這是散亂心的空性智慧,還沒有真正達到入定時引發的無漏智慧,但是對於破除煩惱,降伏現前的行為習氣也是蠻有幫助,有很大力量的。

5-6 何謂明心見性

我們參話頭也好,觀所緣境也好,時間久了自然會達到「明心」的階段,也就是「非常明白自己的起心動念」。雖然有些所緣境不容易消除煩惱,也不容易見到法空性,像觀水也好,觀地也好,觀空也好,觀青、黃、赤、白也好,這一類的假想觀本來就不太能強而有力的消除煩惱,降伏習氣的。

不過隨便你觀的是那一種所緣境,只要你專心一意定住一個所緣,日子久了一定有功力,一定能夠使你專心一意,達到某一種明心的階段。念佛一樣可以得到念佛三昧; 參話頭,你一句話頭死叩住它,當然不起其他妄念。慢慢的心裏頭清淨了,沒有妄念生起,心地就明顯地開展出來了。

等到入定階段時,身心都輕鬆了,就能夠幫助你降伏一些習氣。過去會發生的一些衝動行為,到了明心階段時整天都在定力當中,一遇到境界現前時就能克制這些衝動,當下判斷這是對、這是錯,這可以看、這不可以看,這可以做、這不可以做,心裏頭是清淨、還是雜染,就能夠正確地處理自己的身、口、意行為。有些禪者會認為這就是開悟了,其實這只是以定力來降伏自己的習氣而已,修到明心階段時就是過著這種日子。

不管參話頭也罷,扣住所緣境也罷,提疑情也罷,都會達到這樣的功力。在禪堂之內隨你們的喜愛,願意參話頭也好,願意提疑情也好。但我總是希望大家能配合般若空性的思惟,或者能夠與三法印相應,從散亂心時就慢慢訓練自己思惟「無常、無我」,在你的生活中才會逐漸產生看破、放下的力量。

我鼓勵大家還是把「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當作話頭隨時掛在嘴裏,掛習慣了就等於口頭禪,「啪!」的一聲就會講出來。心裏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念久了,扣住久了,境界現前時馬上會想到這句話。雖然你沒有證悟到空性,但是對緣起空性有了一些概念,再加上這種話頭、這樣的口頭禪,會幫助你處理浮現在眼前的煩惱。慢慢的有定力相應,再加上慧力增強,就能逐漸、逐漸的契入真正的緣起空寂性裏。要怎麼樣真看破,怎麼樣子真放下,找時間再把緣起性空的道理跟大家說一說。現在,大家在禪定方面繼續用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