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6 09:49:03
學習次第 : 進階

西藏佛教的迦當派

  迦當派是中國西藏佛教中的一主要宗派。
  藏語指佛語,意思是教授,迦當的意義就是說把佛所說的一切語言
──經律論三藏教義,都能攝在阿底峽所傳的教授三士道次第中。正如種敦巴說的稀有佛語(迦)即三藏,教授(當)三士道莊嚴,迦當如金寶珠串,任誰數計皆獲益
  迦當派是由阿底峽尊者首創,由種敦巴開闢,由三兄弟(見下)等弘揚光大,由郎霞和賈孟瓦等繼續發展起來的。
  

西藏前弘期的佛教經藏王朗達瑪毀滅而復興的佛教,一般佛教徒多重視密法而輕視顯教,多尊重師長教授而輕視經論教義,同時又有一些人尊重戒律而譭謗密法,結果使得顯密勢同水火。其中最大的弊端,即是修行沒有次第;在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本功德時就趨向高深的密法;在沒有通達諸法真理,僅僅依照密法的文義而作誅戮等惡法。這不但大大違反佛陀說法的意旨,而且甚至造成莫大的罪因。阿裏王智光和菩提光,為了糾正這些弊端,不惜資財不願生命地屢次派人往印度迎請阿底峽尊者來西藏弘法。阿底峽入藏後,即廣行教化,成為迦當派之祖。
  

阿底峽尊者生於壬午年(982),是東印度薩賀國善祥王的次子,原名月藏。從幼年起就不貪戀世榮,到處尋師學法。曾從黑山寺大瑜伽師羅羅笈多金剛受過歡喜金剛灌頂和聽受經典教授,對於二種次第都得到堅固定力。又親近過得大成就的阿囉都底巴七年,曾修過三年明禁行。由於師長和本尊的策勵,二十九歲時(1010)從金剛座大菩提寺大眾部上座證加行道的戒護律師出家,受比丘戒,法名吉祥然燈智。三十一歲時,遍學過四部(大座。上座、正量、一切有部)的三藏教典,通達各派的律制行法。他曾從飛行寺法護論師學大毗婆沙論十二年。他所親近過的顯密教法的師長,有智祥友、小姑薩梨、勝怨、大黑足、小阿囉都底巴、種比巴、日比枯舉、末底若那菩提、拏熱巴、彌勤波、布達廓積巴、答勤波、慧賢、菩提賢等,從寶生寂靜論師學習各種傳承的教法尤多。後來又到金洲大師處聽聞以發大菩提心為首的許多教授。長時期任毗劄瑪屍羅寺的首座,聲譽遠揚。西藏阿裏王智光和菩提光,前後派賈精進獅子和拏措戒勝等,經過多次殷勤誠懇迎請,尊者才允許來藏。庚辰年(1040)尊者五十九歲時由印度啟程,辛已年過尼泊爾弘法,壬午年到達阿裏。受王室的禮敬,住沱庭寺講說多種教法,且極秘密地傳授多種灌頂,賜與無量教授滿足菩提光等的願望。菩提光又請求造論,對治各種違背佛法的邪行,尊者於是造了《菩提道炬論》,開示三士道次第。論中說明初下士的修持應當念死無常,假若對於現世不起厭離心,就不能入佛法之數;假若把五蘊妄執為我,就不能得解脫;假若不發大菩提心就不能入大乘道。又大乘道中,假若與方便智慧不相結合,只修空性,就不能成佛;假若還未了達真實性義,就不可作真實的第二灌頂(秘密灌頂)和第三灌頂(慧智灌頂)。因為他特別重視業果的緣故,所以又有業果論師的稱號。
  

那時西藏的寶賢譯師已八十五歲,尊者問他:您學那種法?譯師把自己所學的粗陳梗概。尊者合掌說:西藏有您在,無須乎我來了。接著又問關於續部教義,一個人在座上應當怎樣修?譯師答以應當依照各種儀軌所說的而修行。尊者斥說:譯師昏庸,西藏還得我來,應當把那些義理總合而修。於是為譯師講密咒變化鏡。譯師生起極大的信敬,就把自己以前所譯的《般若八千頌》、《二萬光明論》、《八千頌大疏》等等都請尊重加訂正。又因菩提光的請求,尊者傳授了智足派的集密曼荼羅、以觀音為主尊的修法。尊者住阿裏三年,教化一切眾生都入正道。將要回印度的時候種敦巴趕到,請求尊者到西藏弘法,得到尊者允許。種敦巴急忙寄信給西藏眾僧,囑咐他們在秋季以前趕來迎請。於是尊者漸次東下,到達桑寺。拉尊菩提羅闍(拉尊乃王族出家之尊稱)侍之極敬,西藏一些大學者也都來到。因枯敦(名精迸堅固)稱讚塘薄伽地方的殊勝,尊者於是到塘薄伽寺,住居一個月。枯敦侍奉尊者不很如法,適種敦巴來迎,尊者就渡江北返,在聞寺住了一個月後,返桑耶寺住碑迦洲,與怒措譯師翻譯脫軍的《二萬光明論》和世親的《攝大乘論釋》等。尊者檢閱該寺所存的梵本經書,發現有許多是印度設有的孤本,深稱讚往時西藏佛教之盛,印度也難與此。後到聶塘弘化,聽法的人很多,為阿蘭若師、瑜伽師等傳授修定的教授,與建了修定院;為大眾講《現觀莊嚴論》,卡達敦巴作了筆記,後世稱之為西康派。又講《二萬光明論》一遍,傳授種敦巴三士次第教授等。俄善慧譯師奉迎尊者到拉薩,勸請尊者和拏措譯師翻譯出清辨的《分別然論》(中觀心論的解譯),並將這部論的教授寫成廣略兩本的中觀教授。又曾一度回聶塘居住。在聶塘所講的法雖然不多,然而各別傳授教授,得成就的卻不少。後由俄菩提生迎請,尊者率眾到耶同怒措翻譯無著的《大乘寶性論釋》。轉因迦瓦釋迦自在迎請者到盆宇,在倫巴吉補(寺名)講法很多,尊者往各處弘法,最後仍舊回到聶塘,甲午年(1054)八月二十日示寂于聶塘。
  尊者的弟子,印度有比朵巴論師,中觀獅子、秘密知識、若那末底、地藏論五大弟子。西藏有拉尊菩提光叔至、寶賢、拏措戒勝、卡墀卻、善護、慧生、賈精迸獅子、善慧、釋迦慧戒生、廊枯巴譯師、相尊耶巴、枯敦、俄善慧種敦巴勝生、大瑜伽師菩提寶、陳蘭若師自在憧、瑜伽師慧金剛、卡答敦巴、慈慧等。尊者示寂後,在世時所將護的徒眾,都隨著種敦巴往朵壟,時有党巴的施主迎請,在丙申年(1056)建惹珍寺安眾弘法,於是形成了迦當派
  阿底峽尊者把顯密一切教授完全傳給種敦巴、大瑜伽師、阿蘭若師等。尊者的眾徒依止種敦巴當時不過六十多人,都是真實修行者,所以說迦當派重質不重量。繼續弘揚法業的是朴穹瓦童幢、博朵瓦寶明、謹哦瓦戒然,稱為三兄弟;或者加上康隴巴釋迦德稱為四大弟子。種敦巴在惹珍弘法九年,甲辰(1064)年去世,壽六十歲。種敦巴於顯密教法雖都得究竟,但常講《般若八千頌》、《八千頌大疏》、《略疏》、《二萬光明論》等,對於密法,不多宣說,然而對於密咒的《智成就論》已曾作譯校工作。當阿底峽尊者在桑耶時,曾把密咒的多種方便和朵哈(密宗歌曲名)等教授完全傳給種敦巴;但種敦巴認為一般人對於密法如言取義的粗行過失的緣故,深加隱密,不輕易示人。
  

種敦巴去世以後,大瑜伽師菩提寶繼位。菩提寶在寧措親近尊者,他在給尊者放馬或作一些雜物中都不離修定,所以稱為大瑜伽師,他並能通達尊者所計的二諦義。眾乙已(1065)到戊午(1078)在位十四年,繼續種敦巴完成惹珍寺的建築。他生於乙卯(1015)寂於戊午(1077),享壽六十三。他的大弟子朵隴巴寶藏、勞彌勒簿等。
  

阿蘭若師繼續菩提寶位,他姓臻,名自在幢,丙辰年(1016)生。初在甯措親近阿底峽尊者,專學修定法,遇有障礙尊者親自給他對治。由修定力引發神通,通經有一次經三晝夜守息而住。弟子自以為他命終了,突然他出定笑道:我因身體不舒適,攝持風息。在位五年,壬戍(1082)去世,壽六十七年。他的弟子很多,內鄔蘇巴、相迦瑪巴、寧拏摩瓦、積廓得壟巴、稱為四大弟子。喀惹貢穹也曾親近阿蘭若師學尊者的教授。阿蘭若師後,住持無人,惹珍寺發生教法的饑荒。後來請博朵瓦住持三年,繼位的人多不能長久。
  

種敦巴三大弟子中的朴穹瓦童幢,辛未年(1031)生,曾親近阿底峽尊者,尊者死後依止種敦巴。種敦巴廣為宣說四諦法門,把迦當派的秘密教授(十六點等修法)完全傳給他。種敦巴去世以後,他就入山專修,勤作供養三寶的福業,並未攝受法眾,有請法的他就開示四諦。丙戊年(1106)逝世,壽七十六歲。弟子有迦瑪劄等數人。
  

博朵瓦寶明,辛未(1031)年生。眾賈寺的倫戒菩提出家。他很重視因果,曾管理劄覺寺事一年,不曾比其他僧眾多喝一杯酪。他智慧廣大,通解眾經。他原來想隱瞞姓名往西康尋覓靜處專修。二十八歲(1058)到惹珍寺拜見種敦巴,深生信敬,就住在惹珍寺學法,生起信解。眾種敦死後到五十歲專重自修,五十一歲(1081)以後才弘法攝眾,常有一千多人跟隨他學法,居處沒有一定。所講法以《菩提道炬論》為主,也常講《莊嚴經論》、《菩薩地》、《集菩薩學論》、《人行論》、《本生論》、《集法句經》,稱為迦當六論。所講的經論,一切文義都結合修行,不遺漏一字。迦當的名聲從此大振。寶明晚建博朵寺居住弘法。乙酉年(1105)去世,壽七十五歲。弟子很多,事業也很廣,最著名的有賈宇瓦、朵巴、朗日塘巴和霸惹瓦。其中朗、霞二人地位尤高。朵巴姓熱名慧海,親近博朵瓦二十二年,出而弘法攝眾,追隨他的常有一千人左右。辛亥(1131)年去世,享壽七十三歲。賈宇瓦本名童光,乙卯年(1075生,原是朵壟巴的弟子,承于承事師長而悟諸法空理,能在鬧中修定,教化範圍很廣,戊年(1138)年去世,享壽六十四歲,朗日塘巴本名金剛獅子,甲午(1054)年生,癸卯(1123)年逝世,壽七十歲。他也常講慈氏五論,攝受徒眾二千多人,發願世世作比丘。瓊波瑜伽師從他出家受戒。弟子中以霞婆崗巴蓮菩提為上首。霞惹瓦功德稱庚戍(1070)年生,幼從博瓦朵出家聽學教授。他智慧廣大,全部大藏經都能記誦。博朵瓦死後,他的弟子多依止霞惹瓦,霞攝眾三千六百人,說法多講一些大論,幫助跋曹日稱譯師弘揚中觀。辛酉(1141)年去世,壽七十二歲。他的弟子雖多,得著他的發菩提心等不共教授的是伽喀巴智金剛,造《發菩提心七義論》。自霞惹瓦以下相繼承傳的有賽吉朴巴、法幢、法教自在菩提寶、拉眾生依怙菩提光、拉劄喀巴慧智、拉素康巴自在智、拉慧光、拉寶獅子、拉釋迦福幢、梭曩倫主、福幢等弘揚迦當派的教授。
  

謹哦瓦戒然戊寅(1038)年生,幼年從瑪拉協饒森巴出家,信心淳厚二十歲時往惹珍寺親近種敦巴學法,種敦巴對他說,八萬四千法蘊,不易都學到。你可以好好修空性,等我午飯起煙時,他獨自來。所以他每到作飯時就到種敦巴處,因此稱為謹哦瓦(意為侍奉者)。他也得到許多尊者所傳的密法教授。種敦巴死後,依止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慧金剛等求學。終於通曉梵文能譯經論。凡西藏所傳的密咒他沒有不念誦的。他並且多修福業,神通定力不可思議。癸未(1103)年去世,壽六十六歲。弟子很多,以朵壟巴寶藏、賈宇瓦童光為上首,弘法事業也極弘傳。
  

此外還有種敦巴的弟子康壟巴釋迦德,阿蘭若師的弟子迦瑪巴慧光、內蘇巴智然、俄善慧譯師、拏措譯師等,他們都是弘揚阿底峽尊者所傳的教授,因此使迦當派的學說遍佈全藏。如種敦巴說:能把一切聖教用四方道(西藏學術語,解者所說不一,茲不具引)持修的,只有我師長大瑜伽師說:所謂瞭教授者,不是說對於手掌般大小的書得到定解,是說了知一切佛經都是教授。貢巴寶師說:了知戒幫助咒、咒幫助戒的,除了我師的傳授外,沒有能夠知道的了。總之,對於一切佛經都無棄舍,了知一切都是一人成佛的順緣的,即是迦當派的別法,所以沒有一法不是迦當所攝。然而世所共知的,迦當一系也有教典教授兩派,或者加上教誡為三派。
  一、教典派是從博朵瓦傳出。這一派傳述阿底峽尊者的思想,說一切經論都是成佛的方便,所以一切教典都是這一派的依據。然而就阿底峽尊者的著述而論,可以分為三類:重在說明正見的,是《入二諦論》、《中觀教授論》等。重在說明菩薩行的,是《攝行炬論》、《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之儀軌》等。見行並重的,是《菩提道炬論》。又教典派通常所講的六論中,《集學論》和《人行論》見行兼說,《菩薩地》、《莊嚴經論》、《本生論》和《集法句經》則偏重說菩薩行。又有尊者的小品法百種,是迦當派的教典。
  二、教授派,是從謹哦瓦所傳下來的,囑於正見的,有謹哦瓦所傅的四諦教授,朴穹瓦所傳的緣起教授,又有大瑜伽師所傳的二諦教授。四諦和緣起二種教授,重在明人無我義,二諦教授重在明微細法無我義。大瑜伽師秘傳給卓壟巴和謹哦瓦二人,謹哦瓦秘傳給朵壟巴同賈宇瓦。朵壟巴後來在大眾中講說,著述也很多。以行為主的教授,即是修自他相換大菩提心的教授,這個教授通依一切大乘經典,別依《華嚴經》和龍猛菩薩的《寶鬘論》、靜天菩薩的《集學論》、《入行論》為主。阿底峽的師長法護論師的《修心劍輪論》、《孔雀化毒論》、慈瑜伽師的《金剛歌》,金洲大師的《菩薩次第》、《除分別論》等,也都是這個教授的依據。後來的《菩提道次第》、朗日塘巴的《八句論》、霞波崗巴的《修心論》、康壟巴的《八座論》、伽喀巴的《修心七義論》等,即是這個教授的發展。其中說明見行雙運的教授,就是三士道次弟。所依教典亦即《菩提道炬論》。上述的見行各種教授也都是這個教授的支分。因為菩提道次第中統攝一切教授,所以各為見行雙運的教授。
  三、教誡派,這是阿底峽尊者在耶巴傳授枯敦、俄善慧、種敦巴三人的教授。由種敦巴傳授法兄弟三人(樸穹瓦得到全部、謹哦瓦得到大部分,博朵瓦得到少部分),又由俄善慧傳哦日巴慧幢,幢傳樸穹瓦。以下單傳數代,到種童慧時,傳承範圍才稍稍開廣,到僧成大師(一世達賴)時才傳佈到全藏。這個教授內容為恒住五念:念師長為歸依,念自身為本尊,念語言為誦咒,念眾生為父母,念心性為本空。最稱心要的法是十六明點的修法。修這個教授的,下自戒律,上至金剛乘法能在一座中全修到。見地愈高,行為愈謹慎。本尊有四位,即是釋迦佛、觀音菩薩、綠度母、不動明王。法是三藏。四尊和三藏,合起來稱為迦當派七寶
  自從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對於西藏地方已有的佛教加以整理,使見行清淨的義理普遍弘揚。所以當時和後來興起的教派,沒有不受迦當派教授的影響的。如迦舉派的初祖羅劄瑪巴譯師,末次赴印度時,中途遇見了阿底峽尊者而聽教授。尤其明顯的如達簿拉結,先從大瑜伽的弟子賈雲答學習迦當,以後才從彌拉惹巴學習大印。他所傳的法,就成了迦當、大印合修的教授。並且造《道次第解脫莊嚴論》。同樣枳貢世間怙從朗壟巴,達壟塘巴勤波從伽喀巴,迦瑪知三世從霞惹瓦的弟子慧金剛,都曾學習迦當,凡行的方面的修持,他們都依照迦當教授而行。所以能使迦舉派的大印、大法等教授,成為大乘法的菩提心教授,即是從迦當派而傳來的。次如薩迦派的四祖慶喜幢,從內蘇巴的弟子吉窩雷巴學習迦當,所以他的著作中所說大乘共道的修法,都按照迦當派而說。後來的薩迦學者也都依照他的說法而宣說。黃教的宗喀巴大師,從虛空幢和法依賢二位大師學習迦當派的道次第教授,而造《菩提道次第》廣略二論,自修化他都依據阿底峽尊者所傳的教授而行。所以黃教格魯巴也稱為新迦當派。又西藏佛教中一切大論之講說,也都從尊者的傳授而來,如西藏佛教中因明、中觀、慈氏諸論的教主為俄大譯師和他的徒子徒孫。俄善慧譯師不僅是尊者的弟子,而且是在耶巴傳授密法(迦當雷榜)的不共弟子。他依照尊者所囑建立桑樸寺,他的侄子羅敦喜饒得盡得尊者的教授,造《聖教次第論》。他的弟子中善巧一切經者卓壟巴慧生,善巧般若者枳勤波慧然,善巧因明者崗巴協鄔,善巧中觀者瓊寶稱,繼承法位者相刹繃,這些建立道場、住持正法的大善知識,沒有不受迦當教授的影響的。如《青史》說:從來西藏的諸大善知識和許多得大成就者的傳中,都各自親見一位迦當派的善知識。並稱稱敦巴的事業廣大而永久,是吉祥然燈智轉法輪的結果
  參考資料童祥《青史》(拉薩版)。土官《佛教各宗派源流》(德格版)。慶喜幢《迦當派源流》(拉薩版)。
  (原載《現代佛學》1958年第二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