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26 01:53:27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總義講記 第十五課

現觀總義講記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祈禱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刹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祈禱上師法王如意寶: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 自大聖境五臺山

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 文殊加持入心間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十五課

前面講了三智和四加行的基本修法,現在講最後一個現觀,也就是果——法身和事業。

從論中的內容可以知道,以殊勝的發心與加行而修持道法的結果,就是法身以及事業。

從本論可以了知,發菩提心要緣于三智。願菩提心緣的對境是遍智;行菩提心緣的是道智,是菩薩利他的心;勝義菩提心緣的是基智,遣除了小乘的自利心。而行為以發心為目標,修持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總之,發心是為利益眾生而尋求三智;而行持的時候,入定修遠離一切戲論的般若波羅蜜多,出定時一切行為圍繞利益眾生而修。

以發心與加行修持道法的結果,就是法身和事業。這在《現觀莊嚴論》最後一品講得非常清楚。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目標是法身,但法身也不離利益眾生之事業。

這既是一般的佛子們將其作為首要動機的追求目標,也是最後的結果,因此,在乃至輪回未空之間,以恒常、周遍、大自成的方式行持眾生之利的利他行為,就是菩薩道的真正所修。

利益眾生應是一切佛子的首要動機,我們傳任何法、修任何法之前,都要先皈依併發無上菩提心。最初,我們發心利益眾生並讓其得佛果;最後得了法身果位,也還是要利益眾生。

這是個很深奧的竅訣。一些名稱上的高僧大德,即使一輩子弘法,但對於求佛果的目的以及修行人活在世間的目的是利益眾生,卻不一定知道;也有些虔誠居士,雖然修持很好,但他的目的確實是為自己。由於最初的緣起錯了,乃至終其一生也不會把利益眾生放在首位。

因此,我們應該發願利益眾生。最初這樣發願,乃至獲得佛果,也要於輪回未空之間以恒常、周遍、大自成的方式利益眾生。恒常,即佛的事業不間斷;周遍,不是遍於此而不遍於彼;大自成,即任運自成,不需勤作。以這種方式利益眾生,是菩薩道的真正所修。所以,發了菩提心的各位菩薩,我們的相續千萬不可離開菩提心,否則,表面再轟轟烈烈,也還是未趨入大乘修行。

作為其所依,就是法身。而在法身所分成的斷證兩方面當中,行持利他事業的真正增上緣,就是證悟智慧的法身,因此,在該論(《現觀莊嚴論序品》)中才會有法身並事業,以及《攝品》中的法身事業果之說。

利益眾生的所依是法身。法身有斷方面的離系法身和證方面的智慧法身,其中利生事業的增上緣是智慧法身。法身不離事業,而利生事業要依靠法身,所以,法身與事業合講。其實法身就包含事業,所以,事業就是修菩薩道的目標。

我們在修行之初,一定要有發心。就像早起後的念誦為利一切眾生,我發無上菩提心……”我們做任何善事之前,要為利益眾生而發心;乃至成了佛,利益眾生的事業也永不間斷。所以,《現觀莊嚴論》從頭到尾的核心內容,就是利益眾生。

由此可見,雖然現前一切種智,是指斷除二障及習氣的成就,但小乘道也承許聲緣阿羅漢所趨入的無餘涅槃,也是以無依的方式斷除了二障,所以,論典中才會就此說道:大小乘果位之間的差別,是不能以所斷來加以區分的,而只能以所證的智慧法身與事業來加以區分。

現前一切種智,有兩方面功德:第一、斷除煩惱障、所知障以及細微習氣,成就斷德;第二、具足圓滿證德。其中第一點並非我們的究竟所求。

為什麼呢?因為小乘也承許阿羅漢趨入無餘涅槃時,以無依方式斷除二障。《俱舍論》未明說所知障,但代替它的詞叫非染汙無明。在阿羅漢趨入無餘涅槃時,煩惱障已盡除;所知障——非染汙無明不是以抉擇滅方式而斷,但因滅盡了五蘊,它以無所依的方式被斷除。這是小乘自宗的承許。雖然從大乘來看這種說法不盡合理,但作為大乘,如果把斷障作為究竟所求,還是難免同於小乘。

很多人想斷除貪、嗔、癡等一切煩惱,並以此為學佛的目標。但僅斷了這些也說明不了問題,因為沒有二障的東西很多,像石頭、柱子,還有這朵鮮花,也都沒有煩惱障和所知障。所以,這一點並不是我們的所求。

那我們應該希求什麼呢?就是法身智慧果。因為法身智慧具足圓滿功德,可以饒益無邊眾生。有人見釋迦牟尼佛莊嚴,也想成為那樣,我若成了佛,很多人會喜歡我,所以我要作佛……”但這不是目的,目的應該是饒益無邊有情。因此,大小乘果位的差別,不以所斷,而是以所證來區分。而所證方面,所證的空性智慧雖有差別,但主要還在事業。發小乘心的人,自己急於入涅槃,並未利益眾生;而有了菩提心的人卻不願獨自安住,見到可憐的眾生沉溺而無助,只會選擇行持饒益。所以,大小乘的主要差別是從法身和事業上分。

為了無錯謬地認知大乘發心的最初動機,前面已經闡述了大乘道的追尋目標,並不是斷除二障之佛果的道理,但從令他相續成就的角度而言,(將斷除二障的佛果)說成是(大乘道的)究竟追尋目標或結果也並不與此相違,

為了讓人無誤明瞭大乘發心的最初動機是利益眾生,華智仁波切闡述了大乘的最終目標不是自己獲得寂滅之佛果。但從令別人獲得圓滿功德的角度而言,說斷除二障之佛果是大乘的究竟目標,也不相違。

一方面,我們發願讓一切眾生得佛果,但佛果必定斷除了二障,所以從他相續的角度,說讓他獲得斷除二障的佛果是大乘的最終目標,這和利益眾生的道理不相違。另一方面,即使最終目標是自相續獲得佛果,但只要佛果包括了利他之事業,也不相違。《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講了三種發心,而發心中不離利益眾生是關要。離開了利益眾生,那麼如國王、舟子、牧童般,自己在前、中、後成佛的發心都不合理;但只要是為眾生,自己先成佛也可以,後成佛也可以,一起成佛也可以。所以,想讓眾生迅速獲得佛果,我們才尋求斷除二障的佛果,這是不相違的。

雖然我們有時會分別提到佛陀與遍智二者,但它們之間的意思卻是毫無差異的。

本論第一品講遍智,第八品提到佛陀——法身,好像兩者是分開的,但它們的意思毫無差異。也就是說,法身就是遍智,遍智就是法身。只不過遍智是從所求目標的角度而言;而法身則是從果,也就是在眾生界示現事業的角度而講的。

如果將八現觀以基道果的方式進行安立,則在《現觀莊嚴論·攝品》初境有三種,因四加行性中所謂的,可以有向上結合與向下結合的兩種宣說方式,但其內在含義卻都是一樣的。

《現觀莊嚴論》的八現觀,如果歸納於基道果三現觀當中,那麼本論最後一頌初境有三種,因四加行性裏面的,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向上,與前面的三種”——三智相結合,也就是說成佛的因是三智;另一種向下,與下面的四加行結合解釋,說明行持四加行是成佛之因。

但不管怎樣解釋,意思是一致的。將四加行解釋為成佛之因,是說四加行的利他行持不離菩提心,所以是成佛之因;而以三智來解釋,則是說緣于三智的利他發心就是菩提心,所以也是成佛之因。雖然印藏的注疏對此有不同解釋,但總體來講不矛盾。

在通過聞思來抉擇基法三智以後,以修習四加行之道法作為修持過程,其結果,就是現前法身。

八現觀對應基道果,首先通過聞思方式抉擇基法三智,即三智作為基,而修持四加行是道,現前法身是果。

也可以按照本文所宣說的方式,從發心與加行的角度,將基道果分為兩種:其一,為了令果——一切種智現前,依靠對諸大菩薩一切道的了知,于修學利他行為之前,以遠離對基——蘊界處之一切萬法的三十二種增益的方式而證達;

為了現前遍智佛果這一目標,需要現前菩薩道智以發起大乘菩提心,而要通達道智,則要對蘊界處一切萬法遠離三十二種增益——所斷基智,也即遠離小乘的自私自利心或對蘊界處的實有耽著。所斷基智是獲得道智的違緣,只有遣除違緣之後,才可以現前菩薩的智慧、修學利他行為。

所以,從發心的角度,我們為求遍智、為修學道智,一定要證悟空性。不證悟空性,就不可能斷除我執並真實饒益眾生。以佈施波羅蜜多為例,它有兩種違品:一是對事物的實執,另一個是慳吝心。不斷除實執、不對治慳吝就不可能斷除自私自利心、並清淨佈施度,因此,我們一定要先證悟空性。

其二,以三無生攝持基法三智所攝的一切萬法,以正等加行修持空性,並將依靠正等加行而在自相續中生起的,作為道的所有證悟智慧,以次第加行而加以穩固,其暫時的果,是頂加行與刹那加行二者;其究竟之果,則是現前法身與事業。

對於三智所攝的一切萬法,以三無生攝持,依正等加行修持空性。在依正等加行的兩種加行(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修持並生起道相,也即令三智之相獲得自在之後,再修持次第加行令證悟境界穩固,其暫時的果是頂加行和刹那加行,而究竟之果則是現前法身與事業。

《現觀莊嚴論》的整個框架就是如此:前面講三菩提心的對境,中間講修法,最後講利益眾生。

通過這次學習,我們最主要的收穫,應該是明白了利益眾生的重要性。許多年以前,我在上師如意寶面前聽受了這部法,當時的很多內容已經忘了,但始終忘不了的,就是獲得法身並非究竟目標,必須要有弘法利生的事業,所以修行人絕不能希求沒有事業的法身佛果。而直到現在我都認為,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以上我們講了《總義》的內容。就像一棟建築,主體結構完成了,就可以進入內部裝修,花紋、電路……一步步進入這些細節。同樣,我們先學《總義》,總的知道了三智、四加行和法身,之後就可以進一步研究具體內容了。而最初沒有定下框架,直接從細節入手,那就很難從全論的角度進行理解。所以,在講《現觀莊嚴論》頌詞之前,我們先講了《總義》。

有些人沒學過《現觀莊嚴論》,覺得先講頌詞再講《總義》會好理解。但我想,在《現觀莊嚴論》這部著名論典當中,彌勒菩薩以幾百頌詞概括了《般若經》的所有教言,如果先講細節,恐怕很多人不能通達具體意義,所以先講《總義》為大家建立一個框架。我們可以略略作個回顧:講三智時,說明三智是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的對境;講四加行時,又宣說了在勝義與世俗中如何修三智之相;而最後講法身果時,則說明不離利益眾生之事業。因此,我們以一部《總義》,就能對般若法門有個大略的瞭解。

因此,在乃至輪回未空之前,利他的廣大事業也會以無有間斷、遠離勤作、任運自成的方式而實現。

輪回不會空,如果輪回空了,佛陀就沒有事業了。所以乃至輪回未空之前,利益眾生的廣大事業都以無有間斷、遠離勤作、任運自成的方式實現。到那時,我們也不用天天忙,也都會以遠離勤作的方式展開利生事業。這不就是每個大乘修行人的最終目標嗎?

追隨精確無謬而宣說,

依照極難測度佛母 意,

無與倫比闡說之聖論,

大智者之密意而撰著。

無與倫比闡說之聖論指聖解脫軍論師的論典,大智者指宗喀巴大師。對於極難測度的般若佛母意趣,聖解脫軍論師以無與倫比之殊勝論典作了精確無謬地闡釋;根據聖解脫軍論師結合《般若二萬五千頌》所作的這部《現觀莊嚴論釋》,宗喀巴大師作了《現觀莊嚴論金鬘疏》並融入密意。而華智仁波切就是追隨宗喀巴大師的密意,撰著了這部《總義》。

在此世間,《現觀莊嚴論》的最主要解釋者有兩位,一位是獅子賢論師,一位是聖解脫軍論師。就像學中觀者都承認龍猛菩薩和月稱論師的觀點一樣,凡是學《現觀莊嚴論》者都承認他們兩位的觀點。所以我們要知道,佛陀的般若教義由《現觀莊嚴論》開顯以後,並非人人都懂,而聖解脫軍論師完全通達其意趣並撰著的聖論,也只有宗喀巴大師才能完全通達。

除了這部修行次第的《總義》之外,華智仁波切還有一部《現觀莊嚴論總義》,近似于宗喀巴大師的《金鬘疏》,應該是寧瑪派自宗關於《現觀莊嚴論》的一部殊勝論典。以前我想翻譯這部論典,但因時間緊沒有譯成。不過那的確是一部非常好的論典。八六年法王如意寶講過一次,當時法王說以後還要講,但以後再也沒有講。其實還有很多法,當時在上師面前也感覺不到,但後來才知道,這是上師的第一次傳講,也是最後一次。所以,你們在法師面前聽的法很可能也是如此,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一定要珍惜啊!

縱有稍許他釋未宣義,

然于眾智者之善說中,

已經間接宣說且符合,

慈氏餘論之義而撰著。

《總義》裏的確有些內容是其他著疏未提及的,比如三智是三種菩提心的對境;利益眾生較得佛果更重要……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但這樣直接宣說的,我在印藏其他論典中未曾見過。當然,華智仁波切說:這些未宣之義還是被眾智者的論典間接講到了,而且也都極為符合彌勒菩薩《寶性論》、《辨中邊論》等論典的意趣。

甚深大乘此法乃厲境,

吾見經雲若有於聖法,

非分僭越臆造罪極重,

故若有過誠心髮露懺。

甚深的大乘佛法是嚴厲對境,華智仁波切說,我在經典中見有記載:如果對殊勝的般若法門有非分、不符正理、僭越之臆造,罪過極重。

的確如此,對般若空性,有些孤陋寡聞或淺慧者以分別念臆造的方式解釋,罪業非常嚴重。如《般若經》裏講過:有人雖已承事過無量佛陀,但因智慧淺薄,聞般若法門而捨棄,那麼那些佛陀也無法拯救他,最終墮入無間地獄。所以,般若是非常嚴厲的對境。

當然,也正因為是嚴厲對境,所以我們以虔誠信心供養,功德也極大。如《般若經》又講:帝釋天問佛:于恒河沙數世界遍滿佛舍利,應供養舍利還是供養《般若經》?佛說:不必供養舍利,而要供養《般若經》。帝釋天問:為什麼?佛說:因為佛陀從般若中出生,而佛涅槃以後才有舍利,所以舍利雖是寶物,但源於般若。還有一個比喻:比如,雖然從寶篋中取走了如意寶,但人們還會供養這個寶篋,這是因為如意寶的功德而使寶篋也變得珍貴。同樣,因為如來的舍利是般若智慧的住處,所以,人們由尊貴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的緣故,而於如來滅後供養舍利。

因此,不論我們住在家裏還是出門在外,攜帶般若的經函非常重要。最近我在翻譯《般若攝頌》的過程中,就從內心生起了極大信心,因為這部經典的功德確實太大了,和如意寶無別。我也有個打算,以後會要求你們隨身帶著《般若攝頌》。如果要求念誦,很多人不一定能念,因為人比較懶惰,欠的也多。但是《般若攝頌》不離身體,這個應該做得到。所以,我準備作一些法本,讓你們不管到哪里都帶著。

偈頌當中華智仁波切還說:因為般若法門是嚴厲對境,所以如果我的解釋有過失,就在諸佛菩薩面前誠心懺悔。

華智仁波切是寂天菩薩的化身,所以不可能解釋不了《現觀莊嚴論》,但這樣示現,其實是為了讓後人小心謹慎,有過失也應髮露懺悔。不然的話,講錯了過失就很大。當然,如果不是故意亂講,雖說有過失,但念一些懺悔文也可以清淨。

然於勝乘甚深此妙道,

至誠信奉且於眾經論,

稍有諳習修煉之緣故,

定於其義之要未違背。

華智仁波切又說:也不用害怕!其實不僅今世,生生世世以來我對大乘空性妙法都很有信心,也不僅有信心,而且對《般若經》等千經萬論有一定的修煉和通達。所以,我的這部《總義》絕不會有上下錯亂或違背佛法之處。

就像無著菩薩在《佛子行》後面的謙虛偈,華智仁波切也說了一句:般若是特別嚴厲之境,如果我有過失,我要在諸佛菩薩面前懺悔。但老人家隨後又說:開個玩笑,你們不用擔心,其實我對甚深法門極有信心且極為精通,所以意義上不會有過失。當然,意義上無過失,詞句上更不會有問題。因為華智仁波切的文采跟妙音天女無別,自從他的《蓮苑歌舞》問世以來,藏地各大教派的高僧大德們都齊聲給予讚歎。所以,我們更不必擔憂本論在詞句上有上下不連貫等的問題。總之,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論典。

很多高僧大德都會這樣,因為對自己的境界有把握,所以在謙虛的姿態裏,偶爾也會在我們面前稍稍顯露其無上的境界。

願以此等無量之福德,

令諸眾生永不復受生,

三惡道及非天諸惡處,

其後往生彌勒佛足前。

華智仁波切作回向:願以此功德令一切眾生永遠不再轉生於三惡道及非天等惡處,之後往生到彌勒佛蓮足前,在他面前聽受如海法藏後現前成就,利益無邊眾生。

遵照至尊宗喀巴大師所解釋的,在闡釋《現觀莊嚴論》密意方面,於大地上無可比肩,堪稱南瞻部洲日月之聖解脫軍的意趣,在此對其總義略作表述。

在《現觀莊嚴論》的注釋方面,就像月稱菩薩解釋龍猛菩薩的觀點一樣,聖解脫軍在整個大地之上無與倫比如日月一般。對聖解脫軍論師的意趣,宗喀巴大師以《金鬘疏》作了解釋,而華智仁波切又依靠宗大師的觀點,以修行竅訣方式作了一個簡略《總義》。

因認為自己視如心髓般疼愛之部分同門有此需要,而且似乎也符合勝妙之依怙--大恩上師的心意,

為什麼造這部《總義》?因為華智仁波切所極疼愛的部分道友有此需要。當然也不僅是當時的道友和弟子們需要,現在的後學者們也都需要。而且華智仁波切還覺得,造這部《總義》也符合他的根本上師——如來芽尊者的心意。

其實這部《總義》是修行的竅訣。學《現觀莊嚴論》如果全是理論的思辨,可能我們會暈頭轉向。以前我也看過一些大的注疏,裏面有很多藏地各大教派間的激烈辯論,但辯論到最後,似乎連自宗都找不到了。所以,不管智者們如何眾說紛紜,華智仁波切在《總義》中清楚地提醒我們:《現觀莊嚴論》的要點就是最初發菩提心、中間行持菩提心、最後成佛利益眾生。

老狗阿沃故於幾座間撰畢於納瓊靜處。願善妙吉祥!善哉!善哉!善哉!

華智仁波切非常謙虛地自稱老狗,為什麼叫老狗,欽則益西多吉的傳記裏講了。納瓊靜處就在法王如意寶的降生處。以前我們去法王如意寶的降生處朝拜,旁邊有一處極好的森林,華智仁波切就曾在那裏住了一段時間。據說那就是納瓊靜處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