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26 02:05:10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總義講記 第十一課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祈禱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刹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祈禱上師法王如意寶: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 自大聖境五臺山
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 文殊加持入心間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十一課
昨天講了,只有證得空性境界,才能圓滿地以佈施等饒益一切有情。
還有一些人認為:“在證達空性之後,就不再需要修學各種偉大行為了。”
有些人認為:行持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就是為了通達空性,一旦證達空性,就不需要再行持菩薩行了,因為沒有必要。下麵駁斥。
上述這種說法,也是以謊言所作的蒙蔽欺騙之說。因為只有證達了空性,才能修學各種行為;如果尚未證達空性,又怎麼可能修學各種行為呢?
對方的說法,完全是蒙蔽他人的謊言。因為只有證達一切萬法空性,才能真正修學六度並利益眾生。也就是說,真正要利益眾生,從一地開始。而未證悟空性的凡夫,只能相似地利益眾生。相似地佈施、持戒、安忍……凡夫位有,但凡夫的我執未斷,所作所為都帶有“我”的成分。既然一切以“我”為中心而造作,發心就不清淨,行為也有染汙。所以從表面看,凡夫似乎也有強烈的利他心,但他的內心仍然深埋著嚴重的自私心。當然也有例外,像阿底峽尊者的上師達瑪日傑達,在凡夫位時就能佈施身體;少數形象上的聲聞行者,由於前世發過大心,也能做出利益眾生的偉大事業。但這只是少數,對大多數人而言,未得一地果位之前,真正以清淨心利益眾生是做不到的。
所以,只有證悟之後才能圓滿利益眾生;沒有證悟,就不能真正行持利他。
這就像尚不能在床榻上站立的嬰兒,又怎麼可能在觀眾當中舞蹈一樣。
剛剛降生的嬰兒還不能爬、不能站,要他跳舞,根本不可能。凡夫修行人剛發菩提心入於小資糧道,此時要他以清淨心饒益有情是不可能的,就像讓這嬰兒跳舞一樣。所以,我們稍有一點利他的心或行為時不能傲慢,因為在諸佛菩薩眼裏,這些微薄的利他事業並不圓滿。
如果又有人認為:證達空性之後,又如何行持諸行呢?因為行持佈施等行為,只不過是為證悟空性而已。
又有人認為:證了空性,還要怎樣行持?行持六度還有什麼用?行持佈施等六度就是為了證悟空性,沒有必要證悟空性之後再行持。
(這種說法,)只是對大乘道的共義一竅不通,並將劣乘之道誤執為大乘的表現而已。
對方這樣說,也說明他對大乘教義一竅不通,甚至把小乘道看作大乘道了。這個問題很普遍,尤其在如今,或許很多人都是如此,所以一定要仔細觀察自己的相續。否則,雖然從小出家或已學佛多年,也自認為是大乘行人,但以此衡量,可能還未步入大乘之門。
雖然情有可原,但事實的確是這樣。
雖然這些行為情有可原,但事實是如此。
因為,在該論頂禮句中“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一句已經表明,諸大菩薩所嚮往的究竟之義,應當是他利。
本論的頂禮句中說:想饒益眾生的菩薩,以道智能成辦此利。由此可知,作為大乘菩薩,他唯一嚮往的是利益眾生,除此之外不再有任何其他的事。道友們都發了菩提心,可以稱為菩薩,因此所作所為要想到眾生,不要把自己的事看得太重。
依靠如海的佈施等行為方便,去滿足無邊眾生的願望,才是大乘道的正行。
佈施等是利益眾生的方便和手段,依靠這些滿足一切眾生的所願,才是大乘道的正行。
有些人學佛只是為了治病、發財,好一點的,為了去極樂國土享受法樂,遠離痛苦。問他:“你為什麼念佛?”回答:“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幹嘛?”“我要斷除一切痛苦,輪回中麻煩事太多,我不願意接觸,所以要去極樂世界……”其實這是小乘道。小乘道只欲超離三界輪回的煩惱痛苦,證羅漢果、得寂滅樂。所以那些自稱是大乘的修行人,如果念佛、參禪只為自己的快樂與解脫,則同於小乘,因為不想眾生利益的修行根本不是大乘。
華智仁波切的竅訣很珍貴,我們的確要認清目標。目標不清,即使你花再多的時間、錢財和精力,最終只能得到小乘果,甚至只是世間的果,太可惜了!所以,沒有善知識以及殊勝論典的引導非常可怕!我們一定要記住,大乘修道的正行就是利益眾生。
但如果在此之前尚未現證空性,則會因為沒有通達自他平等,從而無法使行為成為清淨之行(,所以才會有證達空性的前提要求)。
既然利益眾生才是正行,那證悟空性的意義何在?答:證悟空性才能利益眾生。不證悟空性,就不能圓滿自他平等、自輕他重以及自他交換菩提心的修行,而且利他行為也無法清淨。因為始終有“我”的執著,凡夫人不會選擇利他,只會利己。一旦證悟了萬法皆空,從此就有了真實的利益眾生。因為悲心和空性相輔相成,有了空性境界,大悲心自然會出現。
由此可見,現證空性僅僅是諸大佛子偉大行為的前行而已,又怎麼能將其作為大乘道最究竟、最主要的追尋目標呢?
所以,證悟空性只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前行,是個前提條件。過河要船,砍柴要斧頭,而利益眾生要有空性境界。就像砍柴的斧頭,斧頭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把柴砍好;同樣,證悟空性只是前行,並不是大乘道的主要目標,目標應該是利益眾生。
這個道理,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漢傳佛教中有人參禪,藏傳佛教中有人修即生成就法,他只想開悟,“我要開悟,我要開悟……”但你開悟的目的是什麼?他不知道。實際就是利益眾生。而開悟只是途徑,因為不開悟就不能圓滿利益眾生。這些教言我以前也引用過,而現在直接學了華智仁波切的金剛句,希望大家一生都不要忘!作為一個修行人,利益眾生並不是小事,而自己獲得寂滅或證悟,也並不重要。
現在很多人求密法,要即生成就,但究竟只是想得到一種快樂。其實這就像現在人讀書、上大學、找工作,只是為了成家、享受世間快樂一樣。所以他們的目標錯了,因為學佛的真正目標是利益眾生。而要利益眾生,未證空性、未成菩薩、未得佛果就不能圓滿行持,所以我要修空性、求佛果,應該這樣樹立目標。
正如《經莊嚴論》所雲:“現證法性已,隨學殊勝戒,勝定及勝慧。”
這裏是說,證悟法性以後再修學殊勝戒定慧三學,以此利益有情。所以究竟而言,戒定慧也是利益眾生之方便。
另外,在宣講菩薩分類的時候,也將不清淨七地的菩薩,稱為“住行者”。
還有,因為利益眾生很重要,所以宣說菩薩分類時,不清淨七地的菩薩叫“住行者”。雖然跟八地乃至佛陀相比,對利生的行為仍有執著;但跟資糧、加行道的凡夫相比,不清淨七地的菩薩已經證悟空性,能直接行持利生事業,一刹那能度化無量眾生,所以叫“住行者”。
我們初學者執著粗大,不能真實利益眾生,這一點前面已說過。表面上利益眾生,講得再漂亮,內心還是有我執魔。它的頭不明顯,也只是我們觀察不到,實際在每個凡夫人的心裏,它都深深地隱藏著。所以,如同不淨糞不可能有香味一樣,凡夫人不可能有清淨的利他之心。
如果有人就此認為:由此可見,行為只是針對修煉自心而言,才有一定必要,卻並不是大乘道的究竟目標,
有些人認為:利益眾生的行為,只是令自相續得以清淨、成熟的一種方便。如寂天論師說:“為修自心撰此論”,同樣的道理,行為也只是為了修煉自心,並不是大乘的究竟目標。
因為佛在一些契經中也說過:直至未獲八地之前,諸佛未予我授記,因住于諸行之故;獲證八地之後,因真實超離于諸行,故方予我授記。
這是對方的理由。未得八地,諸佛還沒有給予授記,為什麼呢?因為不清淨七地住于諸行之故。對方的意思是說:如果利益眾生的確重要,是究竟目標,那麼不清淨七地的利生行為已經很殊勝了,理應得授記,為什麼不得?而“住行者”之所以不得授記,就是因為這些菩薩還有利益眾生的行為;八地以後之所以得了佛的授記,也正是因為他超離了利益眾生之行為。由此可見,利益眾生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修煉自己的相續、證悟空性。
但這是不對的。
這些說法的內在含義是:如同前面所說,因為七地以下不存在無相離勤之道,所以無法令無分別智與利他之行並行不悖,由於還保留著一部分對行為的細微實執,因此,才會稱之為“住行者”;獲證八地之後,因無相離勤的境界現前,便自然而然地遠離了對行為的細微耽執,所以才會稱之為“超離諸行者”。
這是在解釋對方所引的教證。七地以下尚未離開一切勤作與相執,一方面安住無分別,一方面饒益無量眾生,這樣的境界七地以下還沒有,因為七地以下的菩薩還有對利生行為的細微實執。在七地之前,遍計二障已經斷除,只有俱生二障,按有關經論,此時不可能有像凡夫一樣的實執,所以這裏的實執是指微細相執。因為還有相執的緣故,才叫“住行者”。而八地以後煩惱障全部斷除,只剩一些細微的所知障。此時現前了無相離勤的境界,遠離了對行為的細微耽執,所以稱為“超離諸行者”。
正當此時,因為擔心如果入於無分別之寂滅法界,則會成為斷滅的涅槃,所以才會有“諸佛再三勸請其利益他眾”之說。如果行為不是最究竟的目標,(諸佛)又何必去勸請呢?
按有關論典,八地菩薩不會入滅而不再利眾,所以,“諸佛勸請”的說法只是假設。說諸佛不勸請,八地菩薩會入滅,所以諸佛發光勸其出定利益眾生,這只是要說明利益眾生極為重要。如果利益眾生不是最究竟目標,又何必勸請?勸請了,就說明這件事最重要。
同樣,即使身為凡夫,有了些穩固的境界也要盡心利益眾生,雖然不能圓滿地做,但也要盡自己的力量。因為這是大乘的根本,比證悟空性乃至得到任何境界都重要。我們也想一想:從我學佛到今天,目標是什麼?想成佛的念頭大多數人有,但成佛以後做什麼?可能不去想。也許有人想成了佛好享樂,但只為自己享樂不對,一定要糾正過來。
如果有人又認為:假如佈施等行為不是為了證達空性而修學的,那豈不是與《入行論》中所說的:“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的意義相悖了嗎?
有人認為:佈施等行為是為了證悟空性而說,因為《入行論·智慧品》雲:“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一切支”是從佈施到禪定之間的五波羅蜜多;“為慧說”指為得智慧波羅蜜多而說。那這個教證怎麼解釋,難道不相違嗎?
此處所說的“慧”,是陳那論師所說的:“智慧度無二,彼慧即善逝”中所指的諸佛無二之智慧。
這裏的智慧,不是凡夫智慧,也不是一地菩薩的智慧,而是諸佛所證悟的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也就是陳那論師所謂的果般若——佛陀的無二智慧。所以,佈施持戒等五波羅蜜多,都是佛陀為了讓菩薩證得佛果而宣說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入行論·智慧品》中認定智慧本體之際,以“何時實無實,悉不住心前,無有餘相故,無緣最寂滅”而將智慧認定為遠離戲論之法界以後,為了駁斥“這樣一來,則應成不能產生利他之色身”的爭辯,才緊接著又說道:“摩尼如意樹,無心能滿願,由昔發願力,顯現諸佛身。”
所以,《入行論·智慧品》講智慧本體時說:何時有實無實都不住於心前,再無其餘任何之相,至此無緣最為寂滅的境界就是遠離戲論之法界。有些論師將其解釋成一地菩薩的境界,而華智仁波切解釋為佛的境界。
有人懷疑:沒有任何相,那會不會墮入寂滅邊而不顯現色身饒益眾生呢?為了斷此爭論,才緊接著講了“摩尼如意樹”一頌:摩尼寶和如意樹雖然無心,但卻能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同樣,雖然遠離分別執著,但以往昔之發願力,可以顯現佛身成熟有情。
如果有人認為:即使這樣,大乘道的主要目標,仍然應當是證悟無我的智慧。因為大乘道的追尋目標,是斷除二障的佛果,所以就必須現前甚深之智慧[無我的智慧]。
有些人還在堅持:即便事實如此,但大乘道的主要目標,還是證悟無我的智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學佛法就是要斷二障、得佛果,而只有無我智慧才有此威力。所以,利益眾生不重要,證悟無我才是目標。
你這是怎麼了?!難道還想死抱著將劣道誤執為大乘的惡分別念不放,並因此而大肆叫囂嗎?(你要知道,)大乘道的追尋目標,並不是斷除二障的佛果,在本論頂禮句中“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的意思,就是為了說明“諸佛補特伽羅依靠遍智之方便,其果即為轉妙法輪”,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是大乘行者,卻一直抓住小乘觀點不放。但我們應該知道,如果所行的是大乘道,那麼目標並不是佛果。如本論頂禮句所說的:諸佛依靠遍智為眾生轉法輪。由此可知,成佛的目的並不是得一個智慧就夠了,而是獲得遍智以後轉法輪饒益有情,這就是《現觀莊嚴論》的究竟意義。
所以,我們的錯誤觀念需要修正。有些學藏傳佛教的人,他修密法只想成就以後沒有痛苦;而有些學淨土的人,也只是考慮往生的品位高不高……他們都不提利益眾生。至於開悟、往生以後做什麼,從來不考慮。其實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從大乘的教義來看,往生淨土、證悟密法只是途徑,最根本的目標還是利益眾生。為什麼彌勒菩薩要頂禮遍智?就是因為,只有具足遍智才可以轉法輪、隨機施教、利益無量眾生。所以,遍智也是方便,般若波羅蜜多的究竟果唯一是利益眾生。
沒有不轉法輪的佛陀,也沒有不出定利益有情的八地菩薩。所以,我們依止上師學佛法,當有了一定境界的時候,一定要轉法輪。這才真正實現了上師培養你的目的。
如果(大乘道的)究竟追尋目標是佛果,那又何必需要什麼果呢?
如果大乘道的究竟目標是佛果,那又何必要轉法輪的果呢?比如我的目的是去拉薩,那麼到了拉薩,也就不用做其他的了。但實際上,我們到了拉薩都要做點事情。同樣的道理,成佛不是究竟的目標,利益眾生才是究竟的目標。
顯而易見,無論從暫時還是究竟兩方面而言,大乘道的主要追求目標,都是利益他眾。
這句話大家一定要記住!從暫時到究竟,菩薩行持大乘道,目標都是利益眾生。哪怕是暫時的善根和境界,也要回向眾生、利益有情。我們都發願成佛,但成佛並非什麼都不用做了。有人求往生極樂世界,只想到那裏靠阿彌陀佛願力自然顯現的一切快樂生活,但到了那裏,你證得菩薩果位以後,就會被派到各個世界去利益眾生。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