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
能海上師
智敏上師
多寶講寺

第一講1

第二講14

第三講27

第四講40

第五講56

第六講70

第七講85

第八講103

第九講117

第十講129

第十一講146

第十二講164

第十三講181

第十四講197

第十五講220

第十六講236

第十七講251

第十八講267

第十九講284

第二十講300

第二十一講320

第二十二講339

 

 

緣起及藏地佛教簡介 1

緣起 1

藏地佛教分期概況 1

宗大師簡歷 4

 


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7

釋題目 8

啟白宗大師 10

歸敬頌 11

歸敬上師 11

歸敬廣般若傳承祖師 12

歸敬深般若傳承祖師 14

三士前導 15

下士道 18

中士道 24

上士道 28

止觀修法 31

密乘道 33

回向 37

 


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40

歸敬頌 40

 


三士前導 41

甲初 有暇資圓之信樂 41

乙一 得八有暇 41

乙二 得十圓滿 43

丙一 依內五種 44

丙二 依外五種 46

甲二 入道方便 48

乙一 親近善士 48

丙一 親近之功德勝利 49

丙二 所親近之德 52

善知識十德 52

依止勝利——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60

不善依過患——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64

丙三 能親近之事 65

丁一 意樂 65

隨念深恩應起敬重——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68

丁二 加行 70

乙二 聽聞正法 70

思惟聞法所有勝利——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70

聽聞正法軌理 73

斷器三過——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77

能依學者之相——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78

乙三 如理作意 80

乙四 法隨法行 83

 


下士修法 87

甲初 念無常 87

乙一 凡有情必死之決定 87

乙二 死不定何時來 87

乙三 死至時無可拒止 88

乙四 死後不定何趣受生 88

三根本九因相——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89

甲二 觀惡趣 93

乙一 游履何道自無主宰 93

乙二 獄中寒熱等苦 94

乙三 餓鬼饑渴等苦 94

乙四 畜生饑餓互食鞭打負重殺害等苦 94

甲三 歸三寶 97

乙一 決定 97

乙二 信樂 98

乙三 受歸 98

乙四 行持 99

丙一 別學 99

丁一 應止者 99

丁二 應持者 101

丙二 共學 104

甲四 明業果 106

乙一 認業果決定 107

丙一 五果 107

丁一 異熟果 108

丁二 等流果 111

丁三 增上果 114

丁四 士用果 116

丁五 離繋果 116

丙二 四報 118

乙二 黑白業之取捨 121

丙一 十善應取 121

丙二 十惡應舍 121

十不善之過患 122

乙三 除黑業四力 128

丙一 滅現行罪力 128

丙二 滅過現罪力 128

丙三 令罪不現行力 131

丙四 依止力 131

四力懺悔——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131

乙四 破邪見 133

丙一 破譭謗戒乘 134

丙二 破惡取空 134

丙三 開示愚癡不畏罪 136

下士道總結 138

 


中士修法 141

甲初 四諦 142

乙一 苦諦四相 143

丙一 苦苦 143

丁一 三苦 143

丁二 八苦 145

八苦——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147

丁三 六道等苦 165

丙二 苦無常 169

丙三 苦空 170

丙四 苦無我 170

乙二 集諦四相 170

因集生緣 170

煩惱行相與過患 171

淫戒攝修心要——引《律海十門》 178

集諦四相補充 182

乙三 滅諦四相 185

《俱舍》所說滅諦四相 185

《現觀》所說滅諦四相 186

乙四 道諦四相 188

《俱舍》所說道諦四相 188

《現觀》所說道諦四相 188

甲二 三十七助道品 192

略釋 192

乙一 三四 198

丙一 四念處 198

丙二 四正勤 200

丙三 四如意足 201

乙二 二五 203

丙一 五根 203

丙二 五力 204

乙三 只七—— 七覺支 205

乙四 單八——八正道 207

()五種邪命 208

修行位次 209

三十七道支的體 211

十二緣起頌 212

十二緣起回顧 220

中士道總結 225

 


上士修法 226

甲初 修平等舍心 226

乙一 怨親不定想 227

乙二 自他易地想 228

乙三 等皆如母想 229

甲二 修菩提願心 230

乙一 引言併發心之法喻及方便總說 230

乙二 正觀 246

丙一 知母 246

丙二 念恩 247

丙三 報恩 249

丙四 悲心 251

丙五 慈心 254

丙六 增上心 254

乙三 結語 258

甲三 六波羅蜜 262

乙一 施波羅蜜 262

丙一 施種類 263

丙二 施功德 264

丙三 對治施障 266

佈施度——引《菩提道次第廣論》 268

乙二 戒波羅蜜 272

丙一 戒體 272

丙二 戒相 274

丁一 性戒 274

丁二 遮戒——菩薩三聚戒 275

戊一 律儀戒 275

戊二 攝善法戒 276

戊三 饒益有情戒 276

丙三 破邪見 278

丁一 辨定共道共與律儀戒 278

丁二 辨無律儀戒菩薩戒則不具支 282

乙三 忍波羅蜜 285

丙一 耐他怨害忍 285

丙二 安受眾苦忍 289

丙三 得法忍 295

乙四 精進波羅蜜 298

丙一 雲何精進 298

丙二 如何精進 299

乙五 靜慮波羅蜜 301

丙一 現法樂住靜慮 301

丙二 能引功德靜慮 302

丙三 饒益有情靜慮 302

乙六 般若波羅蜜 305

丙一 三種般若(名相) 305

丙二 二智(體用) 307

丙三 三慧(得因) 308

 


入般若法門 310

()何謂般若 310

(1)名義 310

(2)體性 312

(3)義相 312

(4)理相 314

()以何故學般若 314

(1)聲緣 314

(2)菩薩 315

(3) 316

(4)總說 316

()何等人應學般若 317

(1)下士 317

(2)中士 317

(3)上士 318

(4)外相 319

()應如何學般若 320

(1)應舍 320

(2)應學 323

(3) 326

(4) 328

(5) 329

(6)生善 330

()依止何人學習般若 332

()如是學修般若之果如何 333

甲四 四攝法 335

總說 335

乙一 佈施 336

乙二 愛語 337

乙三 利行 337

乙四 同事 338

 


密乘修法 340

甲初 密義略釋 340

乙一 尊貴密 341

乙二 微細密 341

乙三 普遍密 342

乙四 隱顯密 342

乙五 總持密 343

乙六 發心密 344

乙七 次第密 344

丙一 境善巧 345

丙二 對治善巧 345

丙三 時劫善巧 348

丙四 資糧善巧 349

丙五 師資善巧 349

乙八 無知密 350

甲二 密器之鑄成 350

乙一 具足修持菩提 351

乙二 學習完全次第深修廣行般若之教理 352

乙三 分全證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願 353

乙四 總頌 354

甲三 擇師法 355

乙一 揀除者 355

乙二 應具者 356

乙三 總法則 359

甲四 受學密乘戒 360

甲五 修行要道 360

乙一 依止 361

乙二 修行 361

結願 362

思考題 363

緣起及藏地佛教簡介

 

第一講

緣起
《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我們這一次講這個《顯密修行次第科頌》,有幾個原因。一個就是說,我們在這裡建立了道場以後,給本地的居士們講經的機會幾乎是沒有。因為有一些太深了,聽不懂,所以說都沒有參加。那麼,這一個是比較基本的,就是容易懂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還有許多沙彌,他們是依止來學法的,收了依止之後不教誡,那是不允許的。那麼來了之後,一定要教授教誡。所以說,我們講比丘戒他們聽不到,那麼也要抽一點時間再講一點。這樣子普遍地利益四眾弟子,那些居士們也可以參加。

我們大概一個月講幾次。那麼這個教材,因為上海的書店已經沒有了,我們自己在印。有書的先拿了書看,沒有書的下一次可能我們的單行本會印出來。

現在我們要講這個書。因為很多人要產生一種想法:這是藏地的,好象是密法。那麼我們先要解釋一下。這不是密法,這是《菩提道次第》,是顯教。 《密宗道次第》才是密法,《菩提道次第》是顯教,並不是密法,這是一個。另外一個,因為這是藏地來的,我們比較陌生,所以我們還是大概地把藏地的佛教也稍微地介紹一下。今天因為沒有書,我們就將就講這一些。先有一個概念,當然詳細的是很多。

 


藏地佛教分期概況
藏地的佛教什麼時候開始的?在我們漢地唐朝唐太宗的時候,大約是西元七世紀,藏地的一個國王,叫松贊干布,他要跟漢地的大唐友好。他就派一個使者,要請唐朝的公主下嫁給他。那麼這樣子呢,唐太宗就派文成公主下嫁給藏王。文成公主去的時候,帶了很多的佛教的經典、佛像,還有僧人一起進去。這是藏地開始有佛教的一個開端。

文成公主下嫁之後,第三代的國王,那就是墀得祖敦,這時他又迎請了漢地的金城公主。所以,漢藏的交流使漢地的佛法也隨著大量地湧進藏地,藏地就有佛法。金成公主她生的一個國王,叫赤松德贊,這一位是大興佛法,在藏地把佛法大大地興起來。

但是,藏地本地本來有的宗教叫苯教,這個苯教勢力在那個時候還是很厲害。因為佛教興之後,跟苯教勢力有衝突,這個時候裡邊有矛盾了,新興的佛教遭到苯教勢力的阻撓。這個國王赤松德贊他要宏揚佛法,他就去印度請一個大德——寂護論師,也就是靜命論師進藏來宏揚佛法。

寂護論師是印度請來的大論師,這是很有名的一個。但是他住了幾個月,住不住,苯教勢力太大。那麼,寂護論師他就回到印度去,請了一位當時印度神通最大的一個祖師,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蓮花生大師。他請蓮花生來,蓮花生進藏的時候,一路進來一路降妖斬魔,這樣子就把苯教勢力基本上壓下去了。在西元七七一年的時候,佛教跟苯教開始大辯論。本土的鬼神勢力壓服之後,在教理上的辯論又開始。最後,當然是佛教勝利之後,就在西元後七七六年的時候,建立一個桑耶寺。西元七七一年開始大辯論,辯論勝利之後,第一個寺院就在藏地建立了——桑耶寺。這是寂護論師跟蓮花生大師共同建立的。

這時候,苯教的勢力基本上是解決了,當然不是徹底解決,就是已經降伏了。但是佛教內部,漢地的佛教跟印度的佛教,裡邊也有一些矛盾。那麼再過了大概是二十來年的時候,就是漢地的一個叫支那堪布的,他提出一種不同的說法。這個說法當然是屬於禪宗的一種別派,也不是正規的禪宗。這個說法跟藏地的中觀唱反調。當時附和支那堪布的人也不少,支那堪布這個人學問也很大,辯論的辯才也很好。那麼這個情況之下,他們藏地的藏王就想起寂護論師,他以前是圓寂的時候已經預言過的,將來是要開始有這個辯論的。他說,如果有辯論的時候呢,就可以請寂護論師的大弟子蓮花戒,在印度的,可以請他來參加這個辯論,可以降伏那些邪說。那麼支那堪佈勢力很大的時候,這個國王就想起寂護論師的預言了。寂護論師那時已經不在了,那麼就請他的大弟子蓮花戒。

到印度請來之後,跟支那堪布大辯論,辯論的時間有兩三年之久,在藏地是很有名的。有一本叫西藏大辯論的書,叫什麼名字倒記不清了,你想很厚一本書,裡邊都是講那些當時的情況。經過兩三年的辯論,最後支那堪布輸了,認輸。認輸之後,他們藏王開始的時候是這麼說的:兩邊辯論,哪一邊輸了,就要向勝利那邊獻花圈,同時他就退出藏地,以後藏地就專門通行勝利那一派的教義。支那堪布認輸以後,他也很知禮貌,就向蓮花戒獻花圈,自己就退出藏地。這樣子呢,蓮花戒的見地是中觀見,所以說藏地當時是整個佛教以中觀見為一個統帥的勢力,以中觀的見地來統攝藏地的佛教。這是當時藏地的、印度的佛教情況如此。

那麼這樣子,國王傳下去,傳了幾代,傳到後來傳到遲惹巴瑾國王的時候,又是盛行佛法,大大弘揚佛法。從第一代的松贊干布到後來的遲惹巴瑾,這個兩百多年的中間,藏地的佛法大盛。從沒有開始有;有,又不斷地興盛。這是叫藏地佛法的前弘期。為什麼前弘期?後邊還有後弘期。

因為到了西元八百年代的時候,出了個國王,叫朗達瑪,這個是不信佛教的。那麼他——這個時候跟我們漢地的唐武宗時間相仿。在漢地,唐武宗滅法,把佛教毀滅,把經書燒掉,搞得很厲害。朗達瑪在藏地也搞得很凶,他把佛教的教徒殺的殺,攆的攆;經書燒的燒,毀的毀。這樣子,佛法在藏地幾乎絕跡了。留下的比丘也不到五個人了。當時有心人,有一個藏地的喇嘛,他為了護持佛教——他就要保持藏地的佛教不要消滅的話,他就犧牲自己。他就是說扮成一個舞劍的劍客,他就是表演舞劍的。他把自己一匹白的馬塗了炭,成了個黑馬,自己上面披的披肩裡邊是白的,外邊是黑的。這樣子,騎了黑馬,黑披肩,跑到國王面前,表示他的劍術。他的劍術很好,國王開始是遠遠地在看,後來,看到他劍術實在好,那就放心大膽地叫他表演。這個喇嘛就在舞劍舞到一半的時候,趁國王看得起勁的時候,就跑過去一劍把他刺死了。刺死之後,馬上回頭就逃,逃的時候,把白色披肩裡邊的翻過來。那匹黑馬經過雅魯藏布江的時候,讓河水把它沖了成白馬。那麼他們後面追的人是在追一個穿黑衣服、騎黑馬的人,結果他是過了河之後,成了個白衣服白馬的人了。所以說迷失方向,沒有追到。那麼這個喇嘛就逃到一個山上的一個山洞裡邊,追兵也到處在追,他就跑到山洞裡邊就穿了喇嘛衣服,就裝了在修定。那麼這時候,國王派了很多人追尋,那時國王的妹妹她也在搜尋那個刺客,她跑到山上看見洞裡一個喇嘛,坐在那裡。這個國王的妹妹很聰明,她跑進去,一聽,他的心臟跳得很快。那就是說他做了那個刺死國王的事情呢,經過很長路的奔波,坐下來修定,一時心還定不下來。這個國王的妹妹就知道了,她說:就是你了。但是她也信佛的,她也就是沒有去把他抓住,就這樣子過去了。那就是他沒有給國王抓起來。這樣子,這個藏地的佛教,經過朗達瑪的摧殘,幾乎是雕零殆盡,沒有留下幾個人了。

但是,朗達瑪毀滅佛教之後,他沒有好久,因為朗達瑪死掉之後,沒有好久,他後邊的國王又繼續信佛的,復興佛教。雖然信起來了,但是出家人也少了,那麼這些教徒都沒有一定的組織,沒有一定的教誡。都有點混亂了。那個時候的佛教徒重視密法,輕視顯教,尊重上師的教授,對經典的教誡起了忽視。修行也沒有次第,甚至於菩提心、出離心都沒有的,就開始學密法。而且修密法的,也修了很多降伏法——就是降伏對方怨敵的那些方法,就是惡法、黑法。那麼還有一些是講戒的,但是對密法不理解。互相地譭謗。這個是,佛教雖然是已經開始恢復了,但是非常混亂。

那麼當時一個藏地的國王他就是感到這個情況,應當要請印度的大德再來重新整頓佛教。他就花了很多氣力。當時要請阿底峽尊者要多少金子呢?大概要跟人那麼重的金子,才可以請得到。那麼這個國王,他為了要請阿底峽尊者,把全國的金庫全部拿出來,還差一點,還不夠。那麼他就沒有辦法,就想了,打仗,侵略鄰國,來把這個金子弄得來去請阿底峽尊者。但是,他侵略在戰鬥的時候卻失敗了,被抓起來了,被鄰國抓住了。那麼鄰國抓住之後,就跟他們藏地說:你們國王被我們抓住了,你要叫他回去的話,你要金子來贖。拿金子來贖這個人,可以給他換回去。那麼這個使者來了之後,這個藏地的國王他就對他的那些人說,這個金子我們是請阿底峽尊者的,他說他情願犧牲生命,給他們殺掉也可以,不願意把金子拿來,來贖他這個人。那麼這樣子,那個敵國就把他國王殺掉了。殺掉之後,當然他們國王的大臣,他下邊大臣很悲痛,但是他們要繼承他的遺志,把那些金子湊夠以後,就請阿底峽尊者到藏地來弘法。

那麼阿底峽尊者到了藏地弘法之後,他就是提倡兩個:一個就是說歸依,一個就是要講業果。所以說,他開始來的時候,專門給人講三歸依,人家給他取一個別號,叫歸依喇嘛。後來又是講黑白業果,人家又取一個名字,叫業果喇嘛。他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時藏地的佛教很混亂,佛教徒的身份不清楚。跟我們現在一樣,又是氣功,又是什麼,又是道家的,算一個佛教徒,這樣子,就是混亂了,佛教徒的界限都不清楚了。他就第一個來個歸依,就是說,受了三歸依的,這才是佛教徒,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就是以三歸依來判。這個呢,在過去,因為是人的智慧高,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以三法印來看的。他相信的教理是符合三法印的,或者是實相印的,這是佛教徒。那麼不符合的就是非佛教徒。但這個標準高,一般人衡量起來不容易。那麼阿底峽尊者就放低標準,以三歸依來衡量。你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不歸依天魔外道、外道典籍、外道邪眾的,那就是佛教徒。反之,你歸依外道的經書,天魔外道,歸依外道的師的,那就是非佛教徒。這個界限非常清明。這樣子就把藏地的佛教整頓。

這個時候藏地的教叫新教。他創立的是噶登派,叫新教。這時候的藏地的佛教叫後弘期,後來又弘揚了。前弘期是靜命論師跟蓮花生大師他們創立的,後弘期是阿底峽尊者他建立起來的,噶登派。後來噶登派裡邊又分出薩迦、迦舉等等。

而裡邊時間久了,流弊出來之後,宗喀巴大師誕生了,在明朝的時候。那麼他就把前邊那些教派的毛病去掉,把他們的優點集中起來,集大成,建立一個格魯派,就是黃教。這個黃教的創源就是宗喀巴大師。

那麼我們這本《菩提道次第科頌》是依據了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略論》來寫的。這部書是簡單的綱領性的東西。

它有兩個方便。一個是對初學的人。 《廣論》裡邊辯論很多,裡邊有五大部的內涵,也有因明的那些用的方式,一般人看不懂,而且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深入研究。宗大師後來又造了一個《略論》。 《略論》講修行為主,那些教理的辯論就略掉了。但是這個還是要專修的人,像藏地是喇嘛,專門出家的搞的。那麼但是其他的呢,漢地的人對藏地的教派不熟悉,那麼有時候一些在家的時間也沒有。那麼海公上師就編了這個《科頌》,它是綱領性的東西,把這個《菩提道次第論》的重點都講了。

同時還有一個關係,論是開解的,開解的論它是太多,內容太多,修的時候不能那麼多一起修。修的時候要頌來修的,要略的頌。略的頌要把裡邊主要的意思拿出來修,這個《科頌》也是重點在修的。所以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要用這個《科頌》。這是有利於真正學法修行的人,那就是當時近慈寺的那些出家弟子們。對那些在家弟子呢,一方面是學教的時候可以簡略地學,修行的時候也可以照這個修。所以說,海公上師就寫了這個《科頌》。

我們在講這個《科頌》之前,還是要介紹一下宗喀巴大師的這個人,是怎麼一位祖師。看過《宗大師應化因緣集》的,當然是都知道。但是,這本書很厚,看完了,你倒講講看,宗大師到底一生幾個重要事情,恐怕也茫然,說不出一個名堂。那麼,我們這裡就簡單地把宗大師一生的情況稍微略略介紹一下。

 


宗大師簡歷
宗大師在西元一三五七年,降生于青海的一個宗喀的地方。宗是水,宗喀那個地方,就是現在西寧市過去一點。他降生在一個佛教徒的家庭裡邊,他的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他三歲的時候,當時是元朝,元朝的元順帝他要請藏地的一個法王,叫噶mb,他要到他的京城去,到北京去,就是請法。那麼噶mb法王經過這個青海的時候,路過了宗喀的地方,看見宗大師。那時是三歲,看見宗大師長得是不平凡,這個器宇非凡,長得非常是突出,這個不是普通的人。他就是,他非常是對這個三歲的孩子非常欣賞,(1B)就在三歲的時候把他授了一個居士戒。三歲的孩子受五戒。我們現在有三十歲的人還不敢受五戒,就怕要犯戒,他那時——宗大師三歲就受了近事戒。

後來,在宗大師六、七歲的時候,在他家的附近有一個修大威德成就的喇嘛,叫頓珠仁欽,這個頓珠仁欽也是看中了宗大師,他就給宗大師的父親很多的——藏地的財產嘛,馬、羊、牛了,他把牛、馬、羊很多就給他的父親,他要求他的父親把宗大師交給他出家。那麼宗大師的父母親都是虔誠佛教徒,他們也不貪那些財,那麼既然是喇嘛看中他們的孩子呢,他們也很高興,就交給他出家去了。

他在七歲的時候,宗大師受沙彌戒,他的名字就是賢慧名稱吉祥,那就是洛桑紮巴。他依止頓珠仁欽學了很多的經論,七歲開始受沙彌戒,出家了,跟了頓珠仁欽學。

學到十六歲的時候,這個頓珠仁欽的法學了很多,他想進一步深造,他想進藏。那麼頓珠仁欽很讚歎,就鼓勵他進藏,到藏地去學法。十六歲就開始離開青海。到了藏地之後,藏地的學法從《現觀》下手,他進藏之後學了一些《現觀》,他在青海《現觀》也學過。

那麼進藏十九歲的時候,在藏地的一個寺院——桑樸寺,他們辯論。藏地的辯論大家照片可能看到過:一個人坐在中間,他立個宗,很多人圍在他旁邊跟他辯,一個人要辯上千個人。那麼這樣子,宗大師他十九歲的時候就參加辯論,他在桑樸寺的時候用《現觀》的這本論立宗來辯論,辯論之後成績非常好,這個是辯論勝利。那麼這個時候開始他的名氣已經顯出來了。

他後來在藏地的那塘地方又學了很多的經論。他跟了當時藏地薩迦派的一個大法師,他是非常有學問的,當時是有名的,就叫龔噶貝。他聽他講《現觀》,這個《現觀》是他有特別心得的《現觀》,他聽了非常滿意。他後來又看了這個龔噶貝他自己作的《現觀》的注解。這個注解都是用《俱舍論》來注的。宗大師在年輕的時候《俱舍論》沒有學過,他就要求龔噶貝給他講一次《俱舍論》。 龔噶貝這個時候年紀大了,也很忙,《俱舍論》好久沒有講了。他說,他講起來恐怕生疏了,不行。他就說,他有一個弟子,他可以給宗大師講。這個弟子也是當時藏地薩迦派的一個大法師,仁達瓦,大家都知道。龔噶貝就介紹仁達瓦,叫他給宗大師講。正在這個時候,也是因緣和合了,仁達瓦就來了。

宗大師經過龔噶貝的介紹,就在仁達瓦那邊學了《俱舍》。講得非常清楚,宗大師對仁達瓦起了極大的信心。從此以後,宗大師以仁達瓦為他的根本師。

仁達瓦給宗大師講的東西很多,又講了很多的——《入中論》,還有《入行論》等,講了很多遍,《因明》也講過。他二十三、二十四歲的時候,他又講過一次《俱舍》。學了好幾遍。那麼仁達瓦就是宗大師的根本師。大概宗大師在二十二歲的時候,仁達瓦給他講了《集論》——《阿毗達磨集論》,《釋量論》——講因明的,就是法稱論師的。《入中論》也給他講了,基本上很多的教理都是仁達瓦傳授給他的。

到二十九歲的時候,宗大師受比丘戒。我們很多人,漢地十七八歲就急於受比丘戒,我們宗大師那麼標準的大師,二十九歲才受比丘戒。所以說,不要太著急。

二十九歲受了比丘戒之後,在三十二歲的時候,他對《現觀》基本上學通了,那麼他自己作了一部注解,解釋《現觀》的,叫《善說金鬘》,一般的略稱《金鬘論》,這個是廣釋《現觀》的。

在三十二歲之後,他因為看到藏地當時佛教的衰敗,就是不從戒侓,戒律頹廢,他要重興佛教,要從整頓戒律下手。那個時候呢就改黃帽,他原來的帽子是紅的,裡邊裡是黃的。他就是反過來,把黃的戴在面前,紅的擺在裡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藏地過去有幾位祖師,是特別重視戒律的,戴黃帽的。那他改了黃帽,就是說他要整頓戒律了。所以說,從這個時候起,他就開始整頓戒律,嚴格的戒律,也是開始形成格魯派的教派了。

四十六歲的時候,就造《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廣論》,是宗大師顯教方面的大成。他在這個時候,四十六歲的時候,把顯教的教理全部學通了,把它總納起來,把它聯繫起來,有體系地寫下來一部,就是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廣論》是整個的代表宗大師在顯教方面的成就。它是有體系有系統地把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全部地按照次第講下來的。所以說,這部教是代表宗大師的顯教教理的代表作,也是他學教的結晶品。

再他的弟子克珠仁波卿。他年紀小,宗大師圓寂的時候,克珠仁波卿幾次地憶念他的師父,痛哭流涕地憶念他。他就是說,過去有什麼不懂的,宗大師可以教導他。現在,宗大師圓寂了,他有不懂的,就沒有地方問了。宗大師為他六次現身,有一次就現身之後就安慰他,他說,你不要傷心,他說,你要問,你就看我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好了,你看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就看到我一模一樣。這個話就怎麼說呢?宗大師的法身就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邊。你找他的肉身,這是一個人;你要問他的法,你就問《廣論》就可以了。你只要《廣論》學通了,等於說天天看到宗大師一樣。那麼,這樣子說,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價值也可想而知。

在宗大師五十歲的時候,四十六歲寫《廣論》,五十歲的時候寫的是《密宗道次第》,這是密教的。四十六歲以前,以顯教為主,四十六歲以後,學密法為主了。所以說,五十歲的時候,《密宗道次第廣論》寫了這一部。那麼《菩提道次第廣論》跟《密宗道次第廣論》,是把整個宗大師的顯密的思想全部都闡述出來了。

我們現在依據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法流,最初追溯到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這個《現觀》就是宗大師第一次辯論勝利的那一部論,也是他第一次學的五大部之一。那麼從《現觀》等流下來,到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他重要地依據這兩部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它來源就是如此。

到五十九歲的時候,他因為有些人要學法、要修法,對這個《廣論》辯論太多,那麼又寫了一部《略論》。把辯論的部分都略掉了,而把修行的方面呢還是保存得很完整。所以說,《略論》是指導修行的,《廣論》是引導開解的。這兩部各有它的特色。在五十九歲,寫《菩提道次第略論》。

宗大師他創立格魯派的特色,就是說他的知見,以龍樹菩薩的見為主。他在寫他的這個《廣論》當中,跟那個《入中論》的注解裡邊,都闡發了龍樹的那個根本的見,而在裡邊又批判了很多錯誤的謬見。這個,我們在菩提道次第的止觀章裡邊,《毗缽舍那》那一部分講得很徹底。要真正能夠通達甚深的中觀見的,那就是格魯派的正見。格魯派的正見就是龍樹的中觀見,也就是中觀的應成派的見,這個我們要知道。如果你沒有這個見,你說你是格魯派,這個還稱不上。有那個見了,那是真正的格魯派的教徒。那麼我們要學格魯的教義,一定要把這個見要拿到。這個見,宗大師的注解裡邊,尤其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就講得很多。

那麼現在,我們就把這本書的作者跟他的歷史背景基本上講了一些。下邊我們是要按照書講了。

 

 

 

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南無第二法王無上悲智雪山善巧賢慧普聞文殊應化根本大師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頂禮伏乞一切時處普垂攝護(三次白)

具德根本無上大寶師      安住於我頂尖蓮月輪

大恩難得門中隨攝引      身口意三悉地使我成

接引無比教王薄伽梵(釋迦佛) 補處菩薩至極不敗尊

如來授記聖者無著師      佛佛子三恭敬作白啟

荘嚴南洲善巧天親主      獲得中道聖者解脫軍

住入信地解脫勝軍師      世間眼目三尊作白啟

無比善說滅諸戲論主(釋迦佛) 普攝眾智勝者妙吉祥

甚深義至聖龍樹師      妙說頂嚴三尊作白啟

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      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善觀察已恒時奮殷勤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      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

日夜恒時決擇心堅固      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

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      迅急滅壞必死應思惟

死已如影隨形黑白業      引起後果決定獲不異

如是知已一切諸惡業      細而又細亦複令斷離

眾善資糧究竟能修成      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      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

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      義樂廣大生起求加持

即此清淨出離慧引起      正知正見大大不放逸

聖教根本別別解脫戒      堅持修行能作求加持

如我淪落生死固如是      一切父母眾生陷溺亦如之

見已解脫諸趣擔負荷      發起菩提勝心求加持

僅唯發心不受菩薩戒      或受不修亦難成菩提

能善觀已佛子三聚戒      起大精進受學求加持

心趨倒境動搖能作止      且于正義如理起尋思

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      速急相續生起求加持

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      一切乘中最勝金剛乘

堪能士夫契入正習修      決定穩速入道求加持

此時二種悉地成就體      宣說清淨誓語三昧耶

無諂誑心決定獲得已      勝於生命守護求加持

此後密部心要二次第      凡諸津要觀行務精勤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      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識        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       隨即消滅清淨求加持

出生萬善恩師永不離       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

地道一切功德圓滿已       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

 


釋題目
先是講這個題目。什麼叫菩提道次第攝修加持頌菩提道次第攝修加持頌,我們先說什麼叫菩提道次第

菩提是印度話,我們中國就是,這個大家都知道了,菩提是覺。那麼,這個覺有三種菩提:聲聞菩提,緣覺菩提,還有佛的大菩提——無上菩提。那麼這個裡邊,我們指的是佛的無上菩提。聲聞緣覺的菩提,是不完整的菩提,佛的無上菩提是圓滿的菩提。我們要求的就是這個菩提。

那麼菩提道,要達到這個菩提的果,那麼我們必須要經過修學的一個過程。在這個整個的從凡夫一直到最後的圓滿的佛果,這個修學的過程就是叫菩提的道,這個道就是這個學修的過程。

那麼,在學修中間要有次第,學修過程當中必須有一定的次第。從淺入深,從下而上,慢慢地循序漸進,不可以跳躍,也不能缺略,也不能混亂,這個就叫菩提道次第。我們要求菩提,求修學這個道,一定按照次第來,這個是很明顯的。我們現在學學問,念書,小孩子進去總是要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然後研究班,總不能跳吧?你不能說小孩子七歲,就上學考清華大學去,他考也考不上的,勉強開後門送進去,要把他逼死的,他學不來那些東西。所以,沒有次第是萬事無成。一切法有次第,就是方便善巧,沒有次第,就是沒有方便。這個宗大師的菩提道按照次第講的,所以說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這個菩提道次第,前面說了,它的依據,一個是,遠的是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近的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實際上,它是以這兩個為主,其他的一切的佛經,《瑜伽師地論》、 《中觀論》等等,都是它的依據。還有很多,就是阿底峽尊者噶登派裡邊的祖師的那些口訣,都包含在這個菩提道次第的裡邊。就是包含得很多,一方面是一切佛經、三藏,都在裡邊,還有噶登派的傳承祖師的語錄、口訣都在裡邊。

《菩提道次第廣論》太淵博了,我們修的人不容易很快地進門。那麼,要使初學能夠知道它的重點,由這個略的慢慢學到廣的。廣的是開聞思之路,這是要辯論啊什麼用的。那麼一般的修法都是要略的頌來修。所以說,這一本《菩提道次第科頌》,第一個是說初學的人他能夠把扼要的先抓住,由略的慢慢進入廣的,先學這個《科頌》。另一個就是說,你修的時候,不能把辯論的東西一起拿來修了,一定要把要點歸納弄來修。那麼就是修這個攝頌,也是個修行的綱要。我們說海公上師在世的時候,菩提道次第這個《科頌》分了幾個表。幾個表就是貼在牆上的,某一個時候你修這個表,那個時候修那個表,是專門修了用的。這個科判做成這幾個大的表,要修的時候就把它貼在牆上,自己對了那個表觀了修。這是修行用的。所以說,又是初學進門的一個方法,又是久學的要修的,攝修的一個辦法。這個《科頌》,並不是一個膚淺的東西。

那麼,什麼叫加持?加持就是說,是加被,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薩的力量,任持,自己拿的力量。這個我們早就說過了,佛菩薩要加持你,你還要能夠拿到。你沒有去拿,再加你持不了,不能加持。這個打的比喻就是說,這個是藏地的一些祖師們經常說的。他說,如來的大悲,佛菩薩的大悲心跟眾生的信心,兩個合攏來了,就是加持。那我們講四歸依的時候,也經常給人家說這個道理。佛菩薩的法身遍虛空盡法界,不斷地加與眾生。那麼,眾生要有信心,佛菩薩的力量才能夠達到他身上。就是說,佛假使是太陽,太陽的光在天上,只要有水,都能夠照出太陽的影子來。但是,佛的這個太陽固然是天上永遠存在,這個水有沒有,就看眾生信心有沒有了。有信心的,水又是清的,又是定的,不動的,那個太陽的影子就很清楚地現出來了,加持力量就來了。如果你水混的,或者盡動盪的,那個影子就現不出來。或者你根本沒有水,那你這個太陽的影子怎麼現呢?再怎麼加,你持不了。所以說,加是佛菩薩的力量;持要自己任持,把這個佛菩薩力量自己拿下來了。你說要有加沒有持的話,這個感應也不會有的。

所以有的人他信佛了之後,幾年沒有什麼感應,他就懷疑。懷疑,這是他自己不懂,你根本三心二意的,不誠不專的,你這樣子修佛法的話,佛菩薩的加怎麼到你身上來呢?我們在教四歸依的時候,經常跟大家說,一分的信心,一分加持。你信心有十分,十分的加持。 《觀音菩薩普門品》:若有持名入觀的,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設入大水,水不能漂。這是最大的神通,通過觀音菩薩的加持,都到你身上來了,你還要追求什麼氣功呢?那就比氣功的神通大得多,直接可以從觀音菩薩加持到你身上。但是,你沒有信心,持不了,那就沒有辦法了。這個,菩薩再慈悲,那對沒有信心的眾生是度不了的。

所以說,我們要求加持呢我們不要想著佔便宜,這是佛菩薩一方面的事情,我不要持的,只要佛菩薩加好了。加了之後,你持不了的話,那你就白白地加了。所以說,我們佛教修行,不是講迷信,不是單靠人家的,要靠自己的。你自己能持了,佛的力量就加上來;你持不了的話,天天加,天天加,你加在你身上,一點也沒有。你拿個茶杯倒起放,再大的雨,甘露水下來,你杯子裡邊半點都沒有。那你就是沒有辦法的了。所以說,你要得佛的加持,你自己要努力。那麼自己要有信心,要專誠,加持力決定會有。那麼,你沒有專誠,沒有信心的話,那你不要怪佛菩薩,要怪你自己。所以說,我們說求加持頌,求加持不但是說要佛菩薩慈悲,還要自己努力啊!這個兩方面都要來。你單是靠佛菩薩慈悲,自己不努力,睡在床上,最好明天睡一覺醒來,成佛了,哪有那麼個便宜的事情呢?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犧牲頭目腦髓,這樣子,慢慢地才成功的。你想貪便宜,佛給你加持加持,加持加持,我成佛。你這樣子,懶漢思想,不但成不了佛,恐怕什麼東西都成不了。

好,這個菩提道次第科頌攝修加持頌,基本上這個題講了。攝修,把它的廣的攝成作個略的,來修行用的。那麼,這個求加持,求三寶的加持,求宗大師的加持,求歷代祖師的加持。加持什麼?後邊都是的,求加持,求加持,什麼事情都得求加持,那個內涵就多得很。那麼這個題目就是說菩提道的次第,它要攝修的求加持的一個頌。我們修行都要求加持了,你自己凡夫有好大能耐呢?你如果想自己闖一條路出來,那是千難萬難,可能是佛沒有成呢,魔倒成就了。尤其是末法時期,你不求加持的話,你要修行要成就的話,那就是說,可以說他的機會是百分之零點零零幾的,這個是極少的。那麼不斷地求加持,才有一個路。這是我們所以要修這個求加持頌的目的。

 


啟白宗大師
南無第二法王無上悲智雪山善巧賢慧普聞文殊應化根本大師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頂禮伏乞一切時處普垂攝護。

這裡就是說,南無是大家知道,歸依、尊重、欽仰、求救,這些意思。我們歸依一心地投靠,一心地求。

哪個救?就是南無什麼人呢?第二法王。什麼叫法王?王就是自在,國家裡邊的國王,在一國裡邊,他有自在權,他要殺就殺,要生就生,要做什麼就什麼,國王說了算數的。那麼,法王呢?于法自在,一切法都能夠掌握,都能夠自在地運用。這個我們學過科學的就知道,自然界的規律你沒有掌握的時候,很多事情——天災人禍都會來。假使天上的電,打雷的時候,可以把人打死,可以把房子炸壞。但是,你掌握了這個原則之後,用避雷針一裝的話,再大的雷打不到你身上。同時,還可以利用這個電來發動機器什麼的,為人類服務。這個,你掌握了規律之後,就能自在運用。你不掌握規律的時候,就會得到處損害。那麼,佛就把整個法界的一切規律全部掌握了,拿來自在運用,一切錯誤的思想都可以糾正過來,一切痛苦的遭遇都完全可以消除。這是法王。

那麼,為什麼第二法王?法王就是佛,釋迦牟尼佛是大法王。那怎麼叫第二個法王呢?難道釋迦牟尼佛之後,那麼大的大菩薩、祖師都不能稱法王,只有宗喀巴大師能稱法王?這是有原因的。就是說,佛,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時教,四十九年說法,裡邊有人天乘的,二乘——聲聞乘、緣覺乘的,波羅蜜乘——大乘的,也有顯的,有密的,這是佛全部說了的,都是佛一個人說的。後來的大菩薩、大祖師,他就是說,有的弘揚顯教;有的弘揚顯教的性宗,講空性方面的;要麼弘揚瑜伽的,講緣起的,講唯識的;要麼是弘揚二乘的;或者弘揚人天乘的;要麼是弘揚密宗的,對顯教不大講的。而宗喀巴大師把佛的一代時教,大小顯密全部講完。這個跟佛的功能相仿,所以稱宗喀巴大師——第二法王。並不是說前面的祖師不如他。這是從講法的完整的方面說,他跟佛兩個恰恰是相同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第一法王,宗喀巴大師就是第二法王。

我們歸依第二法王,無上悲智,無上的悲,無上的智慧,那就是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宗喀巴大師有觀音菩薩的大悲心,也有文殊菩薩的大智慧。文殊菩薩的智慧是諸佛之智,觀音菩薩的悲心是十方諸佛的無緣大悲。這個,宗大師都具有他的功德。所以說,他的悲智都是無上的,都是跟佛等齊的。

雪山善巧,雪山是藏地的別名,因為喜馬拉雅山的山腳下,雪山。善巧,善巧就是他對法有善巧的,自利利人的,各方面善巧都有。

賢慧普聞,就是洛桑紮巴,那就是宗喀巴大師他的名字,是頓珠仁欽給他取的法名。

文殊應化,宗大師在歷史上,大家都公認他是文殊菩薩化身。

根本大師,是我們學法,黃教的根本大師。

宗喀巴尊,尊是恭敬的稱呼。宗喀巴,就是因為尊重他,不喊他的名字,叫他的代號。代號他是宗喀旁邊的一個人,巴就是賢者,宗喀地方的賢者,就叫宗喀巴。

他的足下,恭敬頂禮,這是最恭敬的。以自己的頂恭恭敬敬地去禮宗大師的足。宗大師足是最下的,頭是最高的,那這個恭敬是最大的恭敬,恭敬頂禮。

頂禮之後求什麼呢?伏乞一切時處普垂攝護,就是希望、求宗大師,一切時,無論什麼時候,一切處,不管你跑到哪裡,都能夠慈悲攝持、保護我們。那麼這個就是祈禱宗喀巴大師慈悲,要攝護自己。

怎麼攝護呢?內涵都在下邊,這樣子修行了。下邊是開始頌文。

 


歸敬頌
歸敬上師

具德根本無上大寶師  安住於我頂尖蓮月輪

大恩難得門中隨攝引  身口意三悉地使我成

這是歸敬上師。我們說有歸敬頌,什麼論都有歸敬頌。我們前面講比丘戒的時候,《廣頌》也有歸敬頌,這裡也是歸敬頌。歸敬頌的意思,當然,我們說佛弟子要做什麼事情,都要陳白三寶,這個,第一個意思。第二個,要求三寶的加持,把這個事情完成。第三個,求三寶加持,避免一切魔害的阻撓。那麼意思很多,重點是這麼三個。

先是歸敬上師,自己的根本師(上師)具德,具足一切功德的,我們最根本的、最高的大寶師。這個寶是什麼呢?摩尼寶。摩尼寶實際就是如意寶——你要求什麼就有什麼。過去的傳說,摩尼寶,你只要把它放在一個高幢上面,你說要求衣服,他就衣服像雨一樣一般下下來,你說要求金銀財寶,金銀財寶像雨一樣下下來,凡是你要求什麼,如你的意,都可以求到。那麼,現在我們這個師呢,他也是跟如意寶一樣,一切法,你要求什麼法,他都可以滿你的願,可以加持你。所以說,根本的、無上的、最高的大寶師。

安住於我頂尖蓮月輪,這是自己觀想。隨時隨地觀想我的根本師就在自己頭頂上的一個蓮花座上。這個灌過頂的——大家不知道,灌過頂的你們頂上都有本尊,只要你沒有破壞三昧耶戒,本尊是在的。一般人是看不到,有成就的人就看到。我文革的時候,那時侯再回到上海,見了上師(定公上師)。他就說,你經過這一步折磨,你頂上的本尊還在的。那就是說你的本尊還在保護你的。這個是觀想自己的本師就在自己的頂尖蓮月輪上。

大恩難得,這個恩是很大,這個大恩是難得的大恩。所以說,大恩難得門中隨攝引,這個在大恩難得當中,這樣子大的恩是極難得的,隨時地攝持引導我。 法門中 ,這個門就是法門,難得的法門裡邊來攝引我,這個大恩難得、法門難得之中隨時隨處地攝引,攝引自己。

(2A)攝引自己要使自己成就什麼呢?身口意三悉地,悉地就是成就了,身的悉地,成就,最高的成就三身,法報化三身,這是佛的三身。口的成就,四無礙辯。意的成就,大智、大悲、大願,文殊菩薩的智慧,觀音菩薩的悲心,地藏菩薩的大願等等,這就是意地的功德。還有這個斷的功德,斷煩惱的功德,斷習氣的功德,都是意地的功德。這個身口意三種成就,都希望你慈悲,加持我能夠成就。這個要求不低,要自己成就,成佛。就是說,我們要求成佛呢,都要靠自己的無上大寶恩師來加持自己。那麼,這是根本的上師先歸敬。

下邊是歸敬兩大派。藏地、印度在這個教理方面分兩大派。他們一般最尊重的是《般若經》。《般若經》又分廣般若跟深般若。深般若講性空,廣般若講緣起。廣般若相當我們漢地的相宗,深般若就相當我們的性宗。我們漢地的教派,律宗,唯識宗,俱舍宗,還有華嚴宗等等,這屬於廣般若的。那麼,天臺宗,三論宗,還有禪宗等等呢,屬於這個深般若的。這是性宗、相宗的兩種。印度就是叫深、廣兩般若,也叫中觀派、瑜伽派這兩個。

 


歸敬廣般若傳承祖師

接引無比教王薄伽梵 補處菩薩至極不敗尊

如來授記聖者無著師  佛佛子三恭敬作白啟

荘嚴南洲善巧天親主  獲得中道聖者解脫軍

住入信地解脫勝軍師  世間眼目三尊作白啟

第一個,先歸依廣般若裡邊的傳承的師。那麼不管你深、廣兩個般若,它的來源都是釋迦牟尼佛。所以說,從傳承上說,第一尊是佛。接引無比教王薄伽梵接引無比,接引一切眾生無比的、善巧的教王,就是法王。薄伽梵就是世尊。薄伽梵是印度話,他為什麼不翻呢?用薄伽梵三個字呢?因為它有六個意思,多意不翻。你翻了一個,把其他五個意思就沒有了。所以說,有的地方就不翻。但是,也有的地方就翻一個世尊,世間上最尊貴的。那麼,它有幾個意思呢?就是自在的意思;熾盛的意思;端嚴的意思;名稱的意思——名稱就是名氣好;還有吉祥的意思;尊貴的意思。最後的,世尊就是尊貴的意思,世間上最尊貴的,就叫世尊。這是佛的經論裡邊就是這麼講了。這個總的來說,就是歸依第一個,我們廣般若的第一代的,是釋迦牟尼佛。

那麼第二代的是彌勒菩薩。補處菩薩至極不敗尊補處菩薩就是一生補處。就是說,過了這一輩子就要補佛的位的,這個菩薩就是。至極不敗,不為煩惱所敗,那就是能夠戰勝煩惱的尊者,彌勒菩薩。我們在講戒的時候,講菩薩戒不是講過嗎,他勝罪,他勝,煩惱把你打勝了,你就犯了根本罪。能夠把煩惱降伏,不為煩惱所敗的,那就是最厲害的。那麼,這個彌勒菩薩就是不為煩惱所敗,他馬上就要成佛了。第二尊的祖師就是彌勒菩薩。

如來授記聖者無著師,這個無著菩薩,佛在經論上授過記。將來他這麼一個人,他要傳佛的教,這個過去佛都授過記的。無著菩薩是修般若的時候,他開始就不懂,不能深入般若,就感到很愁悶。後來就修慈心定,慈心定修了好幾年。這個無著菩薩的公案大家可能有的沒有聽到過。他要修慈心定,想見彌勒菩薩,求彌勒菩薩教授教誡。但是,他在山上閉關修,修了幾年,沒有音響,他就洩氣了,就下來。下來之後,就看到一個人在一個石頭上磨——記不太清楚了,這是海公上師經常講的,那是幾十年的事情了——他在石頭上磨,磨一個石鏡子,大概,拿個綢子在磨。無著菩薩說:你在磨什麼東西啊?他說:要把這個磨一個鏡子。”“你這個綢子那麼薄的,你要磨一個石頭那麼粗的,你要把它磨成鏡子,你磨到哪一年呢?他說:哎呀,你怎麼說這個話呢?我只要天天磨,不斷地磨,總有一天會磨成功,你怎麼說磨不成呢?無著菩薩聽了之後,他領會了:我修定要見彌勒菩薩,修了兩三年見不到,就洩氣了。他要磨個鏡子,他倒不怕麻煩地使勁磨,那是我不如他,趕快回去還是修定去。

修了定之後,過了幾年,又是個沒名堂。又是洩氣了,又下來了。下了山之後,看見一個人拿個鐵棒棒在石頭上又在磨。無著菩薩就問他:你那麼個鐵棒子,磨它幹啥?他說:你不知道,我要補衣服,沒有針,這個鐵棒棒我把它磨一個針。”“哎呀,那麼大個棒棒,你要磨那個針的話,你磨到哪一年去了?他說:怎麼這樣說呢,我只要不斷地磨呢,這個總有一天它會那個變個針的。”“哦,這個,這都是菩薩點化他。無著菩薩又領會了這個意思,再去修。最後,是修成就了。成就之後,彌勒菩薩就給他講《瑜伽師地論》,這個是傳到南閻浮提。在一般說他是登了初地以上的大菩薩,聖者,登地以上的菩薩。

在這個廣行派裡邊,最重要的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下邊是彌勒菩薩,下邊是無著菩薩。佛佛子三就是釋迦牟尼佛,佛子就是菩薩,彌勒菩薩跟無著菩薩,這三尊,他們的足下,恭敬作白啟,求,祈禱。

下邊是,莊嚴南洲善巧天親主。無著菩薩的兄弟,世親菩薩,就是我們的《俱舍》論主。他作的《俱舍論》是中外聞名的、古今不衰的這麼一部書。他開始的時候,大概學過《俱舍》都知道,是小乘的有部出家的。當時,人非常聰明,作了五百部的論,弘揚小乘有部。後來,無著菩薩感到他這樣子下去,大乘的利益得不到。他就點化他,裝了病叫他來看病,叫世親菩薩來看他病。結果,世親菩薩到了,問他,你什麼病?無著菩薩說:我沒有什麼病,就是心病。就是看到你很可憐,在弘揚二乘,有的時候譭謗大乘。這樣子,你將來果報不可說了。那麼這樣子跟世親菩薩說了之後,世親菩薩就回心學大乘,那麼又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論,弘揚大乘。所以呢,他又叫千部論師。他造了一千部的論弘揚佛教,開頭是五百部是弘揚二乘的,最後五百部是弘揚大乘的。這是很有名的一位論師。

莊嚴南洲莊嚴,我們的人頭上戴一個花,或者戴一個什麼珠,或者戴一個什麼東西,金剛鑽之類的,做裝飾品,感到很莊嚴。或者我們看到有些少數民族,他們這個婦女頭上是珠子重的不得了,戴都戴滿的,頭都抬不起那個樣子,他們認為很好看,莊嚴。男的也頭上插個羽毛、孔雀毛什麼插起,總是要使自己莊嚴。但是,我們這個南洲的莊嚴是什麼呢?卻是論師。有了論師,像世親菩薩這樣的論師,那是我們南贍部洲的光榮,是它的莊嚴。所以說,莊嚴南洲善巧天親主,善巧說法的天親菩薩。

獲得中道聖者解脫軍,這是也是講這個瑜伽派的一個祖師——解脫軍。他得了中道的,得了中道就是說能夠通達中觀,中觀見得到了。這個裡邊就是說,解脫軍跟那個後邊的勝軍論師都是能夠通達中觀的。所以說,宗喀巴大師對《現觀莊嚴論》裡邊,特別注重的四部注解——無著的、世親的、解脫軍的,跟勝軍論師的。所以,這個裡邊我們把他們四位也擺進去。這是宗大師所推崇的四位,瑜伽派的、廣般若派的論師。

住入信地解脫勝軍師信地,信根成就的。解脫勝軍師,就是勝軍論師。

這個三位是世間的眼目,世間上的人——凡夫都像瞎了眼睛一樣。那麼,他們三位等於是給我們做眼睛,引導我們走正路的。得了中道觀的人,他就是知見已經進入中道,可以引導我們走路了。如果你沒有中觀見的話,你自己還走不了正路,怎麼引導人家?這三位論師是世間眼目,世間上可以作為我們的眼目。這個三尊,他們的足下陳白祈禱。

 


歸敬深般若傳承祖師

無比善說滅諸戲論主 普攝眾智勝者妙吉祥

甚深義至聖龍樹師  妙說頂嚴三尊作白啟

時間到了,我們再講一個,把這個深觀(深般若)的也講了。這個一個頌,無比善說滅諸戲論主,無比的善說,就是善巧的說法。滅諸戲論,什麼叫戲論?世間上的一切法,有高就有低,有生就有滅,有常就有斷,有一就有異,有來就有去,這些都是戲論。真正講的這個中觀的道理呢,就是我們龍樹菩薩的《中觀》的開頭的那個頌,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把一切戲論,這個就是一切戲論的中間的最基本的範疇的這八個都否定掉了,就是滅諸戲論。釋迦牟尼佛他是已經在菩提道場成道之後,真正的、一切的宇宙真理全部得到了,一切戲論全部是滅掉了。所以說,滅諸戲論的主,最大的主,釋迦牟尼佛。這是深觀派的這個祖師的第一代還是佛。

普攝眾智勝者妙吉祥,那麼是繼承釋迦牟尼佛的,深般若的是文殊菩薩,妙吉祥就是文殊菩薩。普攝眾智,所有的智慧最殊勝的,能夠攝持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代表十方諸佛的智慧,所以說普攝眾智,最殊勝的妙吉祥。

甚深義至聖龍樹師,那麼再下來真正能夠領會佛的深般若的意思的,佛也授過記的,是龍樹菩薩。所以說,能夠觀這個最深的意思,就是中觀的這個深般若的意思。至聖也是聖者,見道以上的,最高的聖者,龍樹菩薩。

妙說頂嚴三尊作白啟頂嚴,頂上的莊嚴。莊嚴有戴在身上的,有戴在頸上的,在頂上的莊嚴是最高的莊嚴。印度的王,他頂上一個珠,這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是最高的莊嚴品,是不能丟的。那麼,這個頂嚴是最殊勝的莊嚴,我們在南洲的最殊勝的莊嚴,這個三尊,就是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龍樹菩薩。他們的足下陳白祈禱,要求他們加持我們。

這是說廣般若派的有幾位祖師,那麼深般若派的也有幾位祖師。這些法流在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裡邊都有它的傳承。所以,在開始菩提道次第攝頌求加持裡頭,都把他們放在裡邊,求他們的加持。根本上師是攝一切的,那麼,裡邊的就分兩派,一個是廣般若的瑜伽派、廣行派;一個是深般若的深觀派,也就是中觀派。這個兩大的傳承上師,都求他們——求加持,加持自己能夠快快成就,身口意三悉地快快成就。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次,書可能印出來了,那麼要其他沒有書的下一次就可以拿書。好。

 


第二講

上一次我們講求加持頌,講了歸敬上師,歸敬廣般若的、廣行派傳承師,還有深般若的、深觀派的傳承師,講了兩個。這是求加持,求加持使我們修行有路。我們上次說過,末法時期,眾生的善根薄弱,魔力很強,那麼要修行呢不容易,一定要求加持。自己要努力,再求加持。單是求加持,自己不努力,上次說過,佛菩薩的感是力量極大,但是你沒有持,他加到你身上來,你不持也沒有用。那麼,所以要加持,自己要能持,佛菩薩的加呢,要求,求必定有。

我們這裡就是上次講的,第一個是歸敬上師,根本的上師是一切眾善的根本,從他那裡得到一切的教法跟修行的方法。那麼,在這個傳承師裡邊,我們漢地宗派很多了,印度的話,總的來說兩個宗派,一個是講緣起的,廣行派;一個是講空性的,深觀派。這兩個就是側重點不同,一個是重在緣起,一個重在性空。那麼總的來說,都是中道。所以說,這裡一個獲得中道聖者解脫軍。這個中道就是我們在佛法裡邊的中道法,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

什麼叫中?真真實實的就叫中,遠離顛倒的,不落兩邊的,這就是中。那麼,正因它是真真實實的,遠離顛倒的,才是不落兩邊。如果它有不正直,有這個顛倒夾在裡頭,他就不能處中道,不是落於空,就是落於有。那麼,這個中道,是佛的緣起性空的根本的法則。

那麼要悟入中道,我們是兩個門。廣行派從這個唯識的那一個方面進去,它就是用三自性。這個遍計所執性是虛妄的,不實的;依他起性是緣起法;圓成實性是真實的本來有的。那麼從依他起緣起法裡看,這個依他起的、虛妄的法是沒有的——非有。而真正真實的圓成實性不是沒有,是有的——非無。所以說,非有非無就是不落兩邊,這是中道。

那麼,在這個中觀派的裡邊看起來,那就是——這個裡邊講的更深一層了。他就是說,緣起當下就是性空。因為它是本自性空,才能做各式各樣的緣起。如果自性不空的話,就變不出東西來了。那就是說,黑板子沒有擦乾淨的話,就寫不出字的,你寫了是看不清楚的。那麼,正因為自性是空的,所以緣起。也就是因為它是緣起,可以證明它沒有自性。因為它一切法都是靠因緣和合而成的,你離開一個因緣的話,它就要變掉的。那麼,這就是緣起性空的。這個中觀見也好,那個瑜伽的中道觀也好,都是進入實相,這個實相印,真正的佛的緣起性空的道理。

這兩個派都能夠進入中道。我們上一次講兩個傳承的祖師,都求加持。下邊開始就是菩提道次第的正規的內容出現了。

 


三士前導
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  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善觀察已恒時奮殷勤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  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

日夜恒時決擇心堅固  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

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一直到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這是菩提道次第的道前基礎,也叫三士前導。就是說在修行之前需要、必須的條件,有這樣的條件才能進入三士道(下士、中士、上士)。要進行修行的話,必定先要這些先決的條件。這個條件沒有的話,上士道修不成,中士道也修不成,乃至下士道也修不成。所以說,要修行必定先具備的一些條件基礎。

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能成就我們一切功德的體,就是我們現在具足大恩的師。因為我們從他那裡知道有三寶,知道歸依三寶,也知道依法修行,這是從師那裡得來的。這是特別從感恩的這一方面說,這是恩是特別大的。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我們要修行,第一步要走得正。那藏地經常有這個話:初一一錯的話呢,那就不斷地錯,錯到十五,三十都會錯完。因為,你初一當初二的話,初二就是變成初三了,初三變初四了,那一直錯到底。所以說,第一步不要錯。我們從科學裡邊說,你假使開始錯一點點,那麼你引伸下去的話,這個距離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後你乃至背道而馳都可能。所以說這個第一步的修行的道路就是依止師。

那麼,這個依止的話就是如理地依止,要如法地依止。假使不如法依止的話,那就是產生很多的毛病。所以說,能夠找到如量的師,就是合格的師,然後如法地去依止他,這個是修行第一步的道路,跨出的第一步。這一步不能跨錯,跨錯了之後,以後就一錯錯到底。那就是說,對這個依止的師,一定要觀察,是不是有功德,沒有功德的師不要依止,一依止的話就要搞錯了。

那麼,觀察好有功德的師的話,要如法地依止,假使你不如法依止的話,不但是沒有得到好處,反而造很大的罪。因為你依止了這個師之後,你不聽他的話,甚至跟他唱反調,那麼這個罪是特別大的。你要不依止還可以,依止之後你再跟他兩個反起來幹的話,甚至於不聽話的話,這個罪很大。所以說,如果如理依止,那就是修行非常快,又穩,如果不如理依止,不但修行不成就,還有墮罪。那麼,如何依止呢?這個後面都有。這個頌是攝修用的。修行的時候,你把後面的內涵都知道了,念這個頌,裡邊的意思它都攝在裡邊了。那麼,這個以後我們要廣講的。所以說,現在是把大概意思知道就可以了。

然後,我們再說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這個眾德,他有哪些德呢?從因上說,戒定慧的功德,這是最根本的。從果上說,斷智悲的功德。那是最總括的。就是因上我們要修戒定慧,果上我們要得到斷德、智德、悲德。

斷德,一切煩惱習氣斷得乾乾淨淨,等於說一個擺過酒的老酒缸,他把它洗得乾乾淨淨,一點酒氣也沒有了,這才是乾淨。如果你把酒倒完了裡邊還是很濃的酒氣,那是習氣還很重。那麼,這個斷,就是把煩惱斷掉之後習氣要斷完。那就是說,等於把裡邊的酒氣還要洗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沒有,這才是算乾淨的。

智德,一切的智慧,都要成就。不但是修行的智慧,乃至度眾生的智慧,都要有。有一個智慧不夠的話,那一類的眾生你就不能度。佛在世的時候,佛經常給人講經說法,很多人都聽了佛的話,非常感到滿意。因為,他說的話都是恰得其好的,一切都是他們最高的智慧也得不到的。其中有個放牛娃,他就想了,佛是王宮出身的,他學了很多,也修了很多的行,定慧都會有。這些他們問他,自然他能說。但是農村裡邊放牛的事情,他從來沒幹過,看他能不能講。他就故意跑到佛面前,他說:我是放牛的,請你佛慈悲,教我一下放牛該要怎麼樣子做。結果佛毫不思索,就跟他很慈悲地說,你要把牛放好,應當第一怎麼做,第二怎麼做,說了好幾條。這個牛娃子一聽的話,大吃一驚。佛說的,有些他(放牛娃)是知道的,有些還有很多他不知道的,而且非常正確的。這個佛的智慧,不但是出世間的智慧,世間的學問的智慧,乃至放牛的一些法則,都能夠知道一清二楚。一切智,什麼智慧都有了。這個智慧是徹底的,圓滿的。

那麼,悲心,就是說,二乘的羅漢,他自己出了生死之後,他就再不來這個世間的苦地方受苦了。那麼,很多眾生他是度不了。有的眾生,有緣的他是度走了。但是,其他還有那麼多的,他就管不了那麼多。但是佛就是修菩薩行的。他發的願,菩提心,一切眾生都要度完。地藏菩薩,地獄有眾生的話,有一個眾生在地獄,他就不離開地獄。那麼,這樣子悲心是徹底的悲心,也是圓滿的大悲心。

所以說從果上來說,斷的功德,智慧的功德跟悲心的功德都能夠具足。那麼,這樣子,因果的功德都能夠使我成就的體,就是我們具足大恩的師父。所以,這樣的師父,應當如理地依止他,這是修行的道第一步走正了。如果你不如理依止的話,或者是找錯了善知識,那修行第一步就走錯了。一錯就錯到底,這個問題很重要,所以特別地修行之前,要把這個事情先提出來——依止法。我們說依止法是不是宗喀巴大師想出來的呢?不是的。這是佛說的,主要地依據《大般若經》、《現觀莊嚴論》等等大經大論裡邊來的。

善觀察已恒時奮殷勤,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這個道理你好好地觀察。我們聽經不但是聞,聽的時候,諦聽諦聽,要耳朵專門地仔細聽,心裡一個念頭地聽。聽經的方式,還有很多的條件,以後我們後邊要講。一般聽了之後要觀察思惟。這個道理,就是依止善知識的道理,依止得對了,成佛就快,又穩。如果依止錯了,那就是不但是成不了道,還要下惡道受苦。這個道理好好地觀察,好好地思惟,得到決定之後,那就是恒時奮殷勤,那就要去行動了。思想決定之後,行動就產生了。恒時,經常地,不斷地。殷勤就是起極大的精進心。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要極大的恭敬心來依止,如法地依止。這個恐怕有困難,做不到——求加持,求上師三寶的加持,祖師的加持,使我能夠做到。因為我們說依止師,這個道理確實很困難的。因為我們開始依止一個善知識,只看他的功德,那個時候,依止的時候,非常虔誠,非常恭敬,甚至於可以過份地做。但是,時間一久,因為眾生都有煩惱,你以煩惱的眼光去看善知識,就是這個善知識是好的,也可以看出毛病來。那麼,你時間久了,毛病越看越多了,那要依止的話,就依止不住了,甚至於要起反調,甚至於吵架,甚至於鬥爭,什麼都會來了。這個師弟不和合,是魔事品,在《大般若經》裡邊就講這個道理。一切魔的最大的起作用,就在把你師弟的關係搞壞了。把師弟搞壞了之後,不和合了,那很多的法事就做不成了,傳承也會斷掉了,這個就是最大的魔。那麼,我們要警惕。因為要防止這些不如法的依止,或者魔的這個加持——使你破壞你的依止呢,要作大恭敬依止,要這樣子恭恭敬敬依止求加持,希望能夠加持我能夠做到大恭敬的依止。

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日夜恒時決擇心堅固,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那我們依止了善知識之後幹什麼呢?是不是依止他之後求他給我們在世間上能夠福氣大、名氣大、地位高,是不是求這些呢?不是。我們要求什麼?下邊就是。

偶一獲此有暇圓滿身,我們這一世投了人身,得到圓滿的有暇身,這個後邊要廣講。有暇身,八個有暇,不在八難裡邊。既不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也不是盲聾喑啞,也不是世智辯聰,也不是無想天,也不是北俱盧洲,也不是佛不出世的時候。這八個難都除掉了,我們現在正是修行的好的機會。那麼,內邊有五個圓滿,外邊有五個圓滿,一共十個圓滿,我們也得到了。內邊五個圓滿呢,就自己不是殘廢的,不是盲聾喑啞的,是有智慧能夠接受佛法的,也生在有佛的四眾的地方,這些條件後頭都要廣講。內外十個圓滿都得到,八個有暇,離開八難的有暇身也得到,這是學的最好的機會。

我們在輪回生死中,要得到這麼一個有暇圓滿這麼的身,那就是說在無量億劫裡邊(2B)偶爾得到一次的。在《法華經》裡邊就是說,一個瞎了的烏龜,它在大海的波濤之中,給它沖來沖去,沖上沖下的,受極大的苦。偶然地在海面上碰到一塊木板,這個木板有一個孔,有一個眼眼,它要把頭從這個木板的眼眼裡邊伸出去,伸到海面上。這個頭在木板上了,就不會給那個海水裡邊沖下去了,可以透氣了。這個是多難得的機會呢?那麼大海之中,哪有機會找到一塊浮在面上的木板呢?這個木板一個洞洞,一個烏龜瞎掉的,又怎麼知道頭從孔孔裡鑽出去呢?這個都是極難得的機會,千載難逢的。那麼,現在這樣難得的機會,這樣的身體我們在座的都得到了,那麼這個事情就不要放過了。

最極難得大事了知竟,這個是最難得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好不容易。那麼,我這個身體感了之後做什麼用呢?是享受世間的快樂嗎?還是好好修行呢?這個道理要好好想了。

日夜恒時決擇心堅固,把這個道理,白天黑夜地決擇,決擇就是說考慮這個問題。照嚴格的說,決是決斷,擇是簡擇。決斷就是說把一些懷疑的事情斷掉,簡擇就是說哪個對哪個不對,把它搞清楚。那麼,這個道理白天黑夜地把它這樣子地慎重地考慮,考慮清楚。

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那麼,這樣子的堅固的心要使它生起,就是修行的心,要使它生起來。生起之後,不是生一下子斷掉了算數,生起之後還要連續下去。連續下去不是連續半天一天,不絕,不斷地連續下去。就是這個道念要把它——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有暇身,這個念頭要把它經常生起,不要把這一輩子浪費掉了。多難得的圓滿有暇的身,如果你這一輩子糊裡糊塗地搓麻將,打撲克,做工作賺錢,吃喝玩樂,混過之後呢到你死掉以後,再要得到這個身體來修行是來不及了。等於說,我們好容易經過很多的艱難困苦跑到寶山上。你在寶山上到了之後,不去采寶,卻是在玩樂,吃喝,打撲克,打麻將。等到你要回去了,什麼寶也沒拿走。這個你就可惜了。這一去不是你自己要回去,無常大鬼把你攝回去了,那要攝到輪回六道去,再去受苦去了。你再要想這個這樣子一個身體來修行呢,那不曉得要等到哪一個輩子才能夠碰到。所以說,這個機會難得的事情一定要考慮成熟,不要輕輕放過。

這是三士前導,也就是道前基礎。有這麼一個有暇圓滿的身,也能夠得到如法的師父,自己如理依止之後,那就是趕快進道。進什麼道?我們的念書一樣的,從小學,中學,大學一步步念上去。開始要進入下士道。下邊就是下士道的內涵。

 


下士道
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  迅急滅壞必死應思惟

死已如影隨形黑白業  引起後果決定獲不異

如是知已一切諸惡業  細而又細亦複令斷離

眾善資糧究竟能修成  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什麼叫下士道,我們先來說一下。下士道在《道炬論》——就是我們宗喀巴大師他作菩提道次第,遠的是根據這個《現觀莊嚴論》,近的是根據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道炬論》裡邊他就講下士道,是這麼說的:若以諸方便,唯于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假使以各式各樣的方便,假使以諸方便,為于生死樂,在生死裡邊要避苦就樂,自己希望自利,就是只求自己的在生死裡邊不受苦,得人天之樂的,這一種人叫下士。這是《道炬論》裡邊這麼說,下士道的就是這樣子。

那麼,《俱舍論》我們學過了,大家都學過的。 《俱舍論》裡邊也有下士,什麼叫下士呢?下士唯求樂。下士他在輪回裡邊,感到三惡道是苦,只要求能夠離開三惡道,求人天之樂,這樣子的人叫下士。我們先把下士搞清楚。就是說求樂的,求生死中的樂。生死裡邊三惡道是苦,人天是比較起來是快樂的。那麼,要求生死裡邊的快樂,不是出世的快樂。出世的快樂那是高一層了,中士道以上。那麼,在生死裡邊,還沒有出生死,裡邊你不要做那些壞事,不墮入三惡道,這樣子的人是下士,求人天的安樂。當然,我們說人天安樂不是徹底的,就算數了。得了人天身還要修佛法,進入中士道,上士道,乃至成佛,這個。嚴格地說,這樣子的人才叫下士。就是以人天的圓滿身來修行的,第一步要避開三惡道,三惡道是八無暇,是八難,不能修行的。

那麼,下士要修什麼東西呢?就是無常,要觀苦,要歸依三寶,要明業果。這個四科後邊都有。現在是總的提一下,那麼也是說攝修的時候,把這個頌一念,後邊的一些詳細的內涵都攝在這個頌裡了。

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第一個我們要知道無常,概念一定要把它抓好。一切法,佛的三法印,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是可以保住不變的,這個是宇宙的客觀的規律,不可破的。現在講辯證法,也是這麼說的,一切法都在變動,不會停下來的,那是無常了,沒有一個可以保住不動的。能夠常的,是沒有的。

那麼,包括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命都是動搖猶如水中泡,就像水泡一樣的危脆。我們的生命,要它生下來,把它養好、養大,確實很困難。要營養,胎兒在胎裡邊要攝受好,不給它流產。長出去以後要保護它,營養好,不要受寒熱,不要害病,不要受傳染病等等。不要走到危險地方,乃至山崩地裂,打仗,地震,這個危險性的,要死的因緣多得很。要避免這些,能夠長大成人乃至活到老就困難。但是,要死的因緣卻很多。你到馬路上去,一不當心,一部自行車,或者摩托車,或者什麼東西把你身上一碰的話,你一命嗚呼。我們不是最近超度一位年輕人了?他在這裡歸依過的,騎了個摩托車,一下子一碰的話就完蛋了。二十來歲的人就走了。所以這個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不要說自己身體很牢固,可以活到一百歲。什麼時候死,你還不知道的。這個是水泡泡一樣,當下一記就崩掉,沒有了。

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迅急滅壞必死應思惟,這個很快要壞的,這水泡子嘛,你們看一看,水裡的泡一下就滅掉了,就壞掉了。我們的命也就這個樣子,要它死的因緣是多得很。空中作業掉下來死掉的人,上海我們聽到很多。還有工廠裡邊機床上,他正在工作,他在修機器,上邊的機器一下子的掉下來,把他腦漿打爛了,這個就是跑掉了。還有一個工人,都是年輕的,他是很能幹,很聰明,自行車蹬到廠裡上班。在車床裡邊,他們是個鐺床,我也不知什麼了,什麼叫鐺床,他就掉進去了,成了個絞扐棒,成麻花了,一個身體卷起來了。那麼,這樣子就死掉了,這中午飯,就是回不去了。這樣子,我們以前在廣化上課,一個學生突然要告假回去了,什麼事情呢?他的哥哥在礦裡邊幹工的,一個礦塌方,塌下來了,屍體也找不到了。那這樣子的人是年輕人,年老的更不要說了。

所以說,這個很快就要死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思惟,要好好想。不要說不死,今天不死,慢慢地修,或明天不死再慢慢地修。你想到馬上就要死了,你不修就來不及了,趕快要修了。

那麼,死了之後是不是生天呢?或者說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了,那倒還乾脆了。死了之後還是有的。就根據你造什麼業就受什麼報。你如果造的惡業,那你馬上三惡道受報。現在我們社會上殺業是很厲害,吃一頓飯裡邊不曉得多少命,一碗蝦子裡邊,幾百條蝦的命都在裡邊。一天一頓飯要造那麼多的業,那麼你這一輩子算起來,那個受報不得了。所以說,死了之後你什麼都沒有了,這是乾脆了,但是還是要受報的。你造什麼業,就受什麼報,這個跟影子跟了你人一樣的。你人跑到哪裡,這個造的業就跟到你哪裡,逃不了。你說能不能把影子跟那個身體把它分開,行不行呢?那不行的。影子是跟了你身體來的,你有身體,影子就有,你身體跑到哪裡,影子決定跟你哪裡。那就是說,你造什麼業的話,這個業就跟了你跑,你想逃避,逃避不了的。造了惡業決定要受惡報,逃不了的。

死已如影隨行黑白業,死了之後跟影子隨行一樣的黑業、白業。黑業就是惡業,白業是人天的善業。這個,我們說從高度的看,造的業固然是自性空,但是緣生的因果呢,果報卻是不空的。我們天天《上師供》念,生死涅盤纖毫自性無,生死裡邊一切乃至涅盤,都沒有自性。但是緣生的因果呢,卻是一點也不錯。不能說自性空了之後因果也空掉了,沒有了。沒有那麼便宜的。

我們經常講那個公案,以前一個禪師他在講法的時候,人家問他:大徹大悟之後是不是還有因果呢?他說:大徹大悟之後呢,一切法空了,不落因果,因果就不會再受了。這個話講錯之後,他什麼行持都好,就是講錯這一句話,五百世受野狐的身,野的狐狸,那個身脫不了。一直到後來那個地方又來了禪師,他來弘法了。這個野狐就托夢給他。它化一個人來,來問他。它說,以前他講法的時候,有人問他,大徹大悟之後是不是還有因果,他說不落因果,他說,這樣子話是不是錯呢?他現在得了野狐身,肯定這個話有毛病。那個禪師就說了,大徹大悟之後呢,不昧因果,因果一點也不錯,還是有因果的。這個話把他點醒之後,他就脫了野狐身。所以說,一念之差,你什麼都好,就是這個念頭差,五百世野狐身就脫不了。那麼,一下子能夠覺悟過來的呢,馬上就脫了這個身體。所以,這個雖然是自性空,因果卻是不空的。不要說我學了一切法空了,什麼地獄東西都是空,不要害怕。不害怕,你刀來了,槍來了,火來了,你害不害怕?這個是真的,並不是假的。因為你還沒有證到這個空性,來起來你還是感到很苦。你世間上的苦來了你害不害怕嘛,你不吃飯你餓不餓嘛,這句話你知道了。

引起後果決定獲不異,那麼,你現在造的黑業白業,將來要感的果一點也不錯。即使你大徹大悟之後,因果還是不錯。成了佛之後還要受報。金槍馬麥之報,這個佛本身還要受,那何況凡夫呢?

如是知已一切諸惡業,細而又細亦複令斷離。這個道理知道之後,你害不害怕受惡報呢?當然不想受惡報,當然害怕。既然要害怕受苦的惡報的話,那就是惡業就不要做。這個道理你知道之後,一切惡業再小的也不要做,要斷要離。我們世間上,這是儒家的話,講得很好,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善小而不為,小的善事情以為這個太小了不足道,不去做。惡的事情不要以為小了沒關係,就做。這個是錯的。善的雖小也要做,作了多了之後就增大的。惡的你再小也不要做,哪怕一點點作了,這個報還是要受的。而且受起來很厲害。

我們說三寶裡邊的因果是特別厲害。侵損常住的一點點東西,報起來就很大。寶光寺,過去一個監院,他就是以常住的錢招待一個客一頓飯。他平時做監院做得很好,就是這一頓飯,後來就變牛來還。這個是寶光寺我們去了,他們講給我們聽的。他們的監院師請了飯之後下輩子投牛。這個牛怎麼知道是寶光寺的呢?他們買了個牛,特別大。買了牛之後,這個牛自己一直往裡邊跑,跑到監院師房間裡去。去了還不算,用它的角在地上挖,挖出很多的金子。這是以前埋在下邊的,只有監院師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它把它挖出來,那就是證明它過去是監院師。所以,後來這個牛是沒有殺掉,把它養老的。它自己死了以後,把它骨取下來,每一次請執事的時候,都把那個骨拿出來給人家看,如果背了因果的話要做牛來報的。這個做牛還是好的,如果我們看到這個《僧護經》,那就是要下地獄受報的,做牛的報還是花報。那這個《僧護經》,大家恐怕都有,在家人不能看,出家人可以仔細看。這個是常住因果,是千萬不要錯。

細而又細亦複令斷離。再小的壞事也不能做,做了之後受起報來還是不舒服的。

眾善資糧究竟能修成。那麼,反過來,善的東西儘量做。眾善的資糧,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都是善的,要修而且究竟地把它修成功。做得越多越好,越圓滿越好。

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這樣子的事情要經常地能夠具足圓滿地去做,殷勤地去做。希望自己力量不夠的時候,求三寶上師,求加持,加持我能夠做到。這是下士道。

那我們說,我們歸依三寶,進入佛門之後,最大的要件,第一個是歸依三寶,不要搞錯。歸依三寶就是說,歸依三寶之後千萬不要再去歸依天魔外道、外道典籍、外道的邪眾,再也不去歸依了。有的人就是三心二意,總是心放不下。在佛面前歸依之後,有十方的佛菩薩、大阿羅漢、護法菩薩保佑了還不夠,偏偏還要神廟裡去求。有的人還說神廟裡靈得很。靈不靈呢?我們說,鬼神跟人近,跟人的習氣相投,你去求他,是快一點。你說你去求個幹部做個什麼事情,很快。你就給他送禮什麼東西,他就會幫你忙。這個因為你都是人,或者那個鬼神也不太遠。但是很大的事情你求他,行不行呢?他也沒辦法。那麼鬼神一樣,再大的事情你去求他的話,他自己也沒有脫輪回,他怎麼解決你這些事情呢?他自己也有一些他的業報也擺脫不了,他怎麼幫助你解脫那些事情呢?

所以說,他能夠力量所及的,或者是你經常供養他,他幫一些忙,他力量達不到了,你求他,也沒有辦法了。那麼,你為什麼不求三寶求菩薩呢?這個力量大得多。因為自己的煩惱重,跟佛菩薩不相應,所以說有的時候感應好象不快。我們要求菩薩的感應,這前面講過,要加要持。佛菩薩加你,你要持,你要跟佛相應。我們說,你要念觀音菩薩,你決定要有悲心。你如果沒有悲心,是狠心、凶心、瞋恨心,跟觀音菩薩那個反起來的,你怎麼求呢?你不是在求他,你跟他反起來幹,你怎麼能讓他到你身上,得不到。你要叫觀音菩薩加持你,你至少要有點悲心呢。跟這個悲心相應之後,才能夠把你救出來。就是吸鐵石,你要是一塊鐵,它給你吸過去了。你是塊木頭的話,一個石頭,再好的吸鐵石也吸你不動。那麼,吸鐵石不能怪它,它不吸你。它是在吸,你自己是個石頭,你吸不過去,不要怪這個吸鐵石不好,是你這個石頭不好。你要是塊鐵的話,早就吸過去了。那麼,自己變塊鐵就行了嘛,你為什麼就是要做石頭呢?

所以說,第一個我們要求三寶,不要再去求天魔外道了,這個是重要性。如果你天魔外道一求的話,那你是佛門裡邊等於自己是把自己趕出來了。佛並不是不要你,但是你把自己趕出來了,這個怪不了佛。你歸依,歸依,再去求天魔外道,相信外道的氣功書,什麼東西,那你是自己把你的資格拋棄了。這是很可惜。我們總看到很多的來這裡來學法,求歸依的,回了去之後寫信來,還是一套這個氣功的事情,還放不下,還要某某氣功師,某某位,可不可以去親近他。你來的時候,你歸依的時候,早就跟你說,氣功是外道嘛,你不要去親近他,怎麼又要去親近了呢?他很好,他也教我們吃素。那麼,外道、一貫道都叫我們吃素,還叫我們念阿彌陀佛,那你去歸依他了?這個事不能糊塗!它不是佛教就不是佛教,它把佛教的東西拿一點去,做門面,掛一個羊頭賣狗肉,你只看了個羊頭,你不曉得賣的是啥個肉。你要看看清楚了。

所以說,你歸依三寶之後,不要三心二意了,就是三寶才相信,其他的東西一概都不要去信了。這個才是真正地能夠得好處的第一個要件。我們叫大家念四歸依,也就是這個道理。你信了三寶之後佛的加持力才能來了。他要救你,你不要他救,你怎麼辦呢?你不信的話,你去歸依天魔外道去了,那個自己太可惜了。所以,歸了佛門,第一個要件,大家歸依三寶的心要樹立起來,這個一定要做。

阿底峽尊者到藏地去,第一個就是歸依喇嘛,就叫人家受歸依,受歸依,不要再去求天魔外道。你真正要得佛的好處呢,你第一個要歸依的,你歸依都不歸依,好處怎麼來呢?那第二個道理就是要相信業果。歸依三寶之後,我們不是搞迷信。佛講的道理我們要相信。我們要不受苦,佛就說的,不要做壞事。那麼,要得人天的樂,那就做五戒十善。這個道理,為什麼這樣做,業果的道理要搞清楚。這個話當然很簡單,但是我們要學業果呢,在《俱舍論》裡邊業品就是講了五、六卷,講得很多。那麼,我們第二步呢,進了歸依三寶門之後,就要把業果搞清楚。什麼業感什麼果,什麼業感什麼果,這個業是現報的,那個業是後報的,哪個業受的是五無間罪的話墮阿鼻地獄的,哪個業是可以生天的,這些你要搞清楚。然後這個宇宙的法則,該怎麼做不會受苦,你就知道了。所以說,進入佛門之後,三歸依的這一條,這個關過了之後,就是要搞業果,把業果搞清楚。

阿底峽尊者他開始是歸依喇嘛,專門叫人家受歸依。歸依的道理講清楚了,就講業果。人家又稱他是業果喇嘛。這兩個外號呢,也可以表示出阿底峽尊者在藏地弘法的時候,重點之所在。一個是講歸依,一個是講業果。

據說,阿底峽尊者圓寂的時候,有的弟子因為阿底峽尊者大成就的人,他就去求他,您要走了,希望慈悲,教他一個無上最殊勝的微妙法,這樣子告訴他之後他好修行。因為阿底峽尊者一走,再沒有什麼地方去問了,最後的機會了。阿底峽尊者就告訴他,你是要知道業果,這是最重要的。你如果業果都不去修的話,你是門外漢,還不是佛教內部的人。

那麼,我們學過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就知道。你能夠明業果,從這個下手,將來就能證到空性。如果你不從業果下手,將來證不到空性,即使你證到的也是邪的空,偏的空,不是真的空性。所以,要證真空性的因,就在從這個明業果下手。不是淺的事情,這是因果的在事實上的具體表現,就在業果上。空性的道理在我們宇宙間具體的表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業果。所以說,這個道理很深,就是空性。如果你能夠知道之後當下就是空性。所以說,從業果下手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法門。不要看到這是騙騙老太婆的。這個是我們要證空性的一個先決條件。這個都搞不清楚的話,空性是做夢也做不到。就像這個五百世做野狐的禪師一樣,證了空性是不落因果——錯掉了,做了野狐——畜生去了,人都做不到了。他還是修行的呢,如果不修行,犯戒的話,畜生也做不到,下地獄去了。所以這個事情呢,見錯了很嚴重。

這個,我們說,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這個業果、三寶的事情,都在下士道裡邊。要求,殷勤地求加持,使我們把這些都掌握得好好的。這是下士道。下邊是四個頌,是中士道。下士道畢業之後就進入中士道。

我們說下士道並不是說得人天身就算數,我們得了人天身就是為了要修行。那麼,得了人天身,不要執著現在的福報,要求以後的,後世。一切法,一切善的報都寄託在後世。不要做了好事求現生的福報。現生的福報你得到之後,就那麼地,把你做的好事,善根——假使你拜佛,念經,什麼都做得很辛苦 ,修加行,要求的現世的福報。現世福報是求了,會來。來了之後就沒有了。以後這些法就白白修了,享受了一生就沒有了。那麼,我們要把它存起來。存起來,銀行裡存起來呢,要滾利息。那就是說不要求現世的,求後世的。最近我們在印一本書,叫《修菩提道次第初修法門》,就廣泛地講這個道理,講得很透徹。那麼,這本書以後出來之後呢,大家可以請了看。

它就是藏地的一句話叫且第諾統,就是說你不要貪著現世的福報,一切善法都回向下世,這是下士道。把這個善根回向到下一輩子的人天,可以修行,這樣子才是真正的下士道。為了現世的享受而做好事的,那不能算下士道,只能說人天福報,還在修行的道之外,菩提道之外。下士道是菩提道的裡邊的一個環節,是最初的環節,所以已經屬於菩提道了。

但是你再求人天福報呢,就不屬於菩提道了,只屬於世間的有漏道,人天享受就完了。享受的福報享好了,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呢?還有。難陀為了享受天上的福報,修行持戒。那個佛給他看了,天上的福報是已經宮殿造好了,天女等起來了。但是,地獄裡的鍋也燒起來了。你天上福報享完了,就得下地獄進油鍋去了。所以說,人天福報並不是好事情,受了之後會造很多的業,造了業之後,福報享完了,就到地獄去,惡道去受苦。所以說,徹底說,人天福報並不是好事情。下士道裡邊,真正的下士道是不求這個享受的,是為了要人天身能修行,才求這個下士道。

所以說,真正的下士道不求現世的福報,而求下輩子的。且第諾統就是這個東西。下輩子可以再得人天,可以繼續修下去。如果下一輩子做畜生了,你就修不成了。所以說,我們得了下士道之後,得了人天身為的要修行。

下士道修好之後,就進入一個——中士道。那就是菩提道次第講的,成就什麼義利呢?一個是增上生,一個是決定勝。增上生就是人天身,能夠修行。決定勝得兩個涅盤:聲聞的涅盤,了生死;跟佛的無住涅盤,成佛度眾生。這是最殊勝的要求。那麼,我們從增上生得了人天的身再慢慢地進入——了生死,成菩提,度眾生。這個是一連串的下、中、上士道,畢業了之後就成佛了。那麼,我們要求的最高的畢業生,就是成佛的標準。下士道僅僅是成佛的一個起步,也是得到成佛的一個最起碼的條件,人天身。沒有人天身你怎麼修行呢?

 


中士道
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  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

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  義樂廣大生起求加持

即此清淨出離慧引起  正知正見大大不放逸

聖教根本別別解脫戒  堅持修行能作求加持

這是下士道得到之後要進入中士道。中士道裡邊就是要知道我們的修的福報不是要享人天福報的。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這個受用無厭,五欲的受用,欲界的五欲,財色名食睡,世間的五欲就是色身香味觸。這種受用沒有夠的。你說哪個人講享夠了,我錢不要了,我女人就夠了,沒有。他越貪越厲害的。秦始皇併吞六國,還要升天不死,那麼這個他的宮娥婇女,有那麼多的妃子,還要三仟個宮女,這個沒有(3A)滿足的時候的了。所以說,受用是無厭的,不會滿足的。越是多越享受。

有錢的人你叫他佈施吧,他說:哎呀,我事情還多的很,我要這個那個,那個這個……”還捨不得佈施,他錢還不夠用。幾億的富翁他說錢還不夠用,那麼,人家沒有錢的人怎麼說呢?所以說,越是富的人,他的貪心越大。從來沒有一個人說,我富夠了,我再也不要富了,沒有。做事情越做越大,大到最後破產,關起來了。那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了,那時侯就算了,那是灰心喪意就完了。受用無厭,沒有一個人說受用得夠了,是沒有的。無厭的,沒有厭足的。一切眾苦門,你要貪求受用,第一個是沒有厭足,不斷地追求。第二個是追求之後,一切苦從此而生。你要追求裡邊就造很多的業。你在享受的時候,又造了很多的業。一切眾的苦,各式各樣的苦就是貪受用而來的。受用沒有的時候追求,造了很多的壞事。有人想發財,騙人,甚至於搶,殺人都來了。這個,錢都沒有拿到,罪就造起來了。地獄已經登記好了,你下輩子決定去的。所以,受用是沒有滿足的,是一切眾苦的門,那麼這個裡邊什麼苦都會受。

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有的人就是求世間滿足。我在妙果寺,那個夏天很熱,跑到天王殿去乘涼,那地方風很大。就看到一個幹部似的人跑進來磕頭。磕頭呢他磕不來,法音師就告訴他,你該怎麼磕。他就照他的樣子很虔誠地磕。磕好了,我們就問問他了,你這麼虔誠磕頭幹什麼呢?他說:升官發財。他就是要這個,就是世間的享受。那麼,這樣子世間享受呢,大家是都在追求這個。你說哪個人不想呢?有的人,我們說看神廟也好,佛廟也好,來求的都是要求做生意發財的,家裡保平安的,什麼什麼的。好不好?這也好,但不能以此為止。假使你以此為止的話,深險罪業坑。世間的滿足,你世間沒有錢,滿足你,給你發大財;你沒有女人,滿足你,給你幾百個女人;你說你沒有這個什麼東西,滿足你,給你很多很多的享受。這樣子享受好不好?滿足了——“深險罪業坑。是最危險的最深的那個坑,造罪的坑。

這個享受不是好事情。享受是下地獄的一條門。一切世間的滿足在我們的凡夫看起來,好象是很好。做人嘛,就是要享受了,就是要地位高、權力大、官做得高、財發得多、家裡平安、子孫滿堂,這是好事情了。但是,不知道這是罪業坑,而且是最深的最危險的罪業坑。所以,真正修行的人,對這些東西遠而避之。你不要看到世間滿足,是壞事。我們這裡也有,他世間上什麼都好,他要想出家,就是世間事情放不下,出不成家。出不成家的話,你拖拖,拖下去的話,以後老了之後搞不成了。到了世間上做了很多事情免不了造很多的罪,修行也上不了路。那就是這輩子也就白白過去了。

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一定要把這個概念養成功。不要去追求世間滿足了,那就是我才講的且第諾統。就是說,一切世間的福報不要去求了。就是下士道也好,也要求下世的,不要求現世的。要知道世間的滿足都是深險的罪業坑,是造大罪,一個坑,你掉下去不得了。不要享受。越滿足這個坑越深、越險。

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那麼,我們要這樣子,要遠離這個世間。堅意地遠離,非常堅固的意志遠離它,不是三心二意的,不是失意了——發財,我做生意破了產,哎呀,我要遠離了,我要出家去了。等到你有點錢了,又要去做生意了。這個我們碰到過。我們到溫州去了沒有好久,一個人,他兩個孩子做生意的,他也做生意的。發財了,很好。但是,那兩個孩子有一天拿了鈔票去存銀行了什麼,不知道。在武漢做生意,跑到馬路邊,轉彎角上,還只有八點鐘。他說,來了兩個人,兩槍,打了之後就把他的皮包拿起走了。這個人就失望得不得了,他說,他做生意發財就是要給孩子的嘛,現在孩子都沒有了,絕子絕孫了,你還做什麼生意呢?不做了。跑到一個什麼廟裡去修行去了。當然還沒出家。住了一陣子,後來這個人不在了。哪裡去了?又做生意去了。他這個心還是放不下,還是歡喜賺錢的。所以說,這個不是堅意遠離。這是碰到觸了一點鼻子,受了刺激了,說要遠離了,要修行了。等到有點好的緣來了,又忘得乾乾淨淨的了。還有的,他情場失意,一個女人不要他,生氣了,遠離了。沒有好久,又找到個物件,什麼都忘掉了。這樣子的人,世間上太多了。這是,不是真的遠離。

我們要生起真正的遠離嘛——堅定的意志,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要得到解脫,這才是真正的、永久的安樂。世間上的安樂是假的安樂。我們在學這個《菩提道次第》也好,《俱舍》也好,都有這個比喻。就是說,你生了一顆大的瘡,一個毒的瘡,很厲害的瘡,痛得不得了。你拿水,涼水一澆,舒服一點,啊,總算是息下來了。就是息這麼一陣,這個涼水過了之後,它又痛了。那就是說,我們在整個的世間上都在受苦。偶而你人天,你做點好事,把那個苦停一下。就像涼水把這個瘡潑一下,這個痛停一下子。這個時候以為快樂了。那麼,真正的快樂什麼呢?把瘡治好了。所以,他說你要求瘡傷暫時停一下的快樂,不如把這個瘡治好,這個快樂是真正的快樂。我們出離三界,解脫的快樂,就是把瘡治好的快樂。如果你把這個世間享受的五欲的快樂當快樂的話,那最多也僅不過是把一個毒瘡上潑一點涼水,暫時停一下的快樂。這個快樂不究竟。當這個涼水的作用去掉之後,又是巨痛,又來了。所以說,真正要安樂的話,只有解脫,才是真正永久的安樂。在這個地方,那是中士道。出離心來了。

義樂廣大生起求加持義樂廣大,這個義樂,意樂心,這個意樂心是”——義就是合理的,如法的正確的意樂心。這個正確的意樂心要廣大地生起。不是一點點生起,廣大地生起來。這個生起來不容易——求加持,求上師三寶加持我。決定要生起出離心、解脫心。這個就是能夠真正得到安樂的一個發心的地方。你在世間裡邊混的話,真正安樂是得不到的,永久的安樂是沒有的。那麼,要真正要想求安樂的話,那必定要解脫。解脫這個三界。所以,這個心一定要生起來。不生起的話,你怎麼能得解脫呢?你心都沒有,你解脫什麼東西呢?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求上師三寶加持,能夠把這個正確的意樂心廣大地生起來。就是要堅意遠離的、得到真正安樂的、永遠安樂的這個解脫心,把它生起來。這是中士道重要的一個發心。

即此清淨出離慧引起,正知正見大大不放逸。聖教根本別別解脫戒,堅持修行能作求加持。就是這個前面說的清淨的,不帶有我執享受的那個清淨的出離心。這個心就是智慧,沒有智慧就不會生這個心。這個前面所說的清淨的出離的這個智慧引生出來的正知正見,大大地不要放逸,要把它好好地修。

我們的菩提道次第,宗大師作的時候是文殊菩薩給他加持了作的。文殊菩薩告訴他,給他說法。說的要點就是出離心、菩提心、正見。那麼,這個出離心就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你沒有出離心,還在有漏的世間裡,輪回裡邊跑不出來,那個苦也停不下來。你要真正得到永遠的安樂的話,決定要出離心。這個出離心是得安樂的一個起點。這是開始向著安樂的方向走了。所以說,這個真正清淨的,不貪著世間享受五欲的清淨的出離的智慧引生的正知正見。正知,一切法如法地知道。我們後邊這個菩提道。我們這個三學裡邊有定道資糧,有正知資糧。什麼事情該怎麼做,什麼怎麼做,正知。正見,就是中道見。一切法緣起性空的見。在我們的中觀派說來就是中觀見。能夠得到正知正見,大大地不要放逸。這是寶貝。有這個東西就能夠將來成佛度眾生,沒有這個東西,永遠流轉生死受苦。所以這個正知正見不能放逸。

我們說,菩提道次第的三個要點,一個出離心已經出現了;正見,一切法空的緣起性空的見也有了;最後,上士道一個菩提心。這是完整的道之三要,這是重點。正知正見要把它生起來,大大地不要放逸。那麼,我們聖教根本別別解脫戒,佛講的教法,最根本的是什麼,基礎是什麼?別解脫戒。我們戒定慧,佛講的是三藏十二部,經律論。經講的是定學,論講的是慧學,律講的是戒學。你要得到慧,要從戒生定,再能生慧。所以說,根本的地基還在戒上。戒有別解脫戒、菩薩戒,還有三昧耶戒。這個戒律的基礎又在別解脫戒。所以說,聖教,佛的一代時教,最根本的基礎就在別解脫戒。別解脫戒也是我們解脫三有的最根本的一個東西。

堅持修行能做求加持,所以說,從這個道理知道之後,佛教的根本的那個別解脫戒要堅持地能夠修起來,求加持。不要說戒已經過時了,修持現在是不需要了我們現在也該現代化的生活了,現在的和尚叫現代化的和尚。像過去的那個佛制的二百五十條戒,是印度當時社會的需要,現在不需要了,要改革了。這個論調我們絕對不能唱。我們真正要求解脫的話,非從別解脫戒上求不可。

別解脫戒大家知道,居士的是五戒,八戒,出家的是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這個最高的是具足戒,就是比丘戒。要真正達到要圓滿的解脫的話,就要受具足戒。所以說,修行的身,人身是難得;但是,人身裡邊要真正修行的話,依出家的身,出家身裡邊又是具足戒的身。這個是決定無疑的。

你如果要求解脫的條件好的話,非受具足戒不可。那麼,你說你現在沒有條件,沒有條件嘛你福報不夠嘛,你又該怪哪個呢?你父母不答應,那麼,你自己過去的業報把你障住了,不能出家。你或者現在什麼事情放不下,你的煩惱給你擋住了,不能出家。真正你如果業報沒有,煩惱沒有的話,你趕快出家。那麼,出家之後不是人沒有了嗎,哪個給你燒飯呢?哪個給你種地造布呢?你不要擔心。我們說,學校裡那麼多念書的,出來做教授的有幾個人呢?不可能學生都沒有了,都是教授了。那麼,教哪個去呢?這個會不會呢?我們從古以來,那麼多老師,那麼多學生,從來是沒有說學生沒有了都是老師了。那就是說,人沒有了,都是和尚了。不會的,放心。世間上那麼多的煩惱,那麼多的業障的人,他對和尚看了都害怕。有的人他看了和尚吐口水。為什麼?他在空門,什麼都空了,他害怕。

我們是記得很清楚的,某一個地方,那些地方講迷信的。他們鋪子裡早上開門,如果門一開的話,看到這是和尚,馬上一盆冷水給你澆過來了。氣得不得了,這一天的生意不要談了,一開門就是空的,就是做不成生意了。那麼迷信的人都還有。那麼我們海公上師經常說的,兩個人,正在談戀愛的人,你跟他說,你不要談了,這裡的菩提道場,佛住過的,佛住了四十九年,他成佛了,你現在坐在那裡,四十五分鐘成佛,你要不要?不來。他談戀愛談得正在熱火朝天的時候,這裡坐四十五分鐘他坐不住的。成佛都不要。成了佛,沒有女人了。他不要。

所以說,這個世間上的煩惱眾生多得很。要逼他出家都不願意的。所以不要害怕出了家之後人沒有了,沒有人勞動生產了。這個是杞人憂天。這個是愚癡的想法。很多的人勸都勸不到他出家。我們上海有個居士,到處勸人出家,就是自己不出家。為什麼原因呢?他放不下家,但是勸人家出家又有功德。這個功德他要賺,那個家庭他又捨不得。他就是做一個中道,又勸人出家,自己又不出家()。這個就是說出家的人畢竟是少數。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裡。

 


第三講

上一次我們講菩提道次第攝修加持頌,講到三士前導,下士道,中士道。下士道在《俱舍》裡邊就是下士唯求樂,要求人天的安樂。這是下士道。那麼,在這個《道炬論》裡邊,是若以諸方便,唯于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以各式各樣的方便在生死裡邊求樂,生死的有漏之樂。只有求自利的,這是下士。

那麼,中士就是離苦。三界都是苦,所以說中士唯離苦。中士道就是要離一切苦。不管是這個三惡道之苦,包括是三界的所有的人天,也有苦。苦苦,壞苦,行苦,尤其是行苦。那麼,這個就是中士道。

在《道炬論》裡邊,背棄諸有樂,要背棄,就是要舍掉那些有漏的——三界有漏的樂。遮惡業為性,若惟求自靜,說名中士夫。遮止一切惡業。這是中士道不再造業了。造了業之後流轉輪回三有。那麼出三有呢,就要遮止惡業。他求自利,他求自靜,自己求涅盤,這樣子的人是中士道。中士道就是解脫三界,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這個遠離的安樂,我們上一次講過了。三界裡邊的樂,人天之樂,僅不過是一顆大的膿瘡,灑一點水,暫時地息一下苦,這就是我們所貪求的人天安樂。那麼,你要徹底地求安樂呢,就把這個瘡治好。那不僅僅灑點水的問題,要把根本的那個瘡除掉。

所以說,我們求中士道解脫,就是解脫我們這個世間上的一些常樂我淨那些顛倒的想。離開了世間的常樂我淨,那得到的就是無常、苦、空、無我,這是解脫這個世間的。那麼,這樣子解脫了世間的常樂我淨,得到無常苦空無我之後,那麼,這個得到的,我們所證到的,那是真的常樂我淨。這個常樂我淨是解脫了我們世間上顛倒的常樂我淨才得到的,並不是另外、另有個常樂我淨。

那麼,這個什麼叫常呢?離開了無常,世間是無常的。世間的無常離掉了,那反過來就是常了。世間是苦的,離開了世間的苦,那就是樂。世間是無我的,那就是有我。世間是不淨的,那就是反過來就是淨。這個常樂我淨就是相對而說的。離開了世間的無常苦空無我,那麼就是相對的就是得到常樂我淨。並不是有一個真的常樂我淨。如果你要追求真的另外有個常樂我淨的話,那成外道去了,那就不是我們的佛教了。外道是追求一個人我,它是常的,或者是叫什麼上帝了之類的東西,它是常樂我淨這麼個東西。我們佛教裡邊這個常樂我淨就是相對而言。離開了世間的無常苦空無我,那麼當然相對的就是常樂我淨。那麼,要得到這個解脫的,這是中士道。下邊我們就是說要上士道。

 


上士道
如我淪落生死固如是  一切父母眾生陷溺亦如之

見已解脫諸趣擔負荷  發起菩提勝心求加持

僅唯發心不受菩薩戒  或受不修亦難成菩提

能善觀已佛子三聚戒  起大精進受學求加持

上士道在這個《俱舍》裡邊,它是兩句話,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這個世間的人是不可理解的。上士他一天到晚精勤地求什麼?求自己受苦,求人家的安樂。我們在世間上就是要求自己安樂嘛,甚至於還要損人利己。那麼,你說是自己甘心受苦為人家得安樂,這樣子的人,世間一般說是找不到。找不到?找得到。佛教裡邊的菩薩就是這樣的人。這個菩薩包括是證了空性的大菩薩,也包括才發菩提心的初發意菩薩,都是趨向這個道路。當然,程度有深淺。真正的大菩薩,登地以上的,徹底地行菩薩道,徹底地無我,不管自己的苦惱,求人家的安樂。在初發心的菩薩呢,他也能夠自己受一些苦,為人家的安樂,來克制自己。那麼,只是程度有深淺,原則性是一樣的,都是菩提心。

那麼,在這個《道炬論》裡邊,它是這麼說的:由達自身苦,若欲正盡除,他一切苦者,是為勝士夫。他自己感到自己身上有苦,那麼推想整個的有情他們都有苦。那麼,自己的苦自心不願意受,一切有情他們都有苦,哪個願意受呢?因為一切有情都是過去自己的父母,為了自己的父母的離苦,情願自己受苦,這樣的人就是菩薩道,上士。這是最殊勝的人,叫勝士夫,人裡邊是最高等的。

那麼這裡下邊,如我淪落生死固如是,自己在生死流轉受苦是這樣子,自己知道,知道以後。這是中士道、下士道裡邊能夠達到這個高度,知道生死的苦。那麼,反過來看,一切過去做過我們父母的眾生,他們同樣在生死的大海之中受苦。那麼,自己苦固然是很厲害。那麼,父母的苦也更厲害。父母在受苦自己心不忍,那麼就要想辦法,把他們的苦要除掉。

見已解脫諸趣擔負荷,發起菩提勝心求加持,見了父母有情都在受這個苦。那麼這個苦哪個去救呢?除了我還有哪個呢。把這個責任擔到自己身上來。這樣子的人就叫發菩提心了。我們修《五字真言》,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最後是增上心。增上心就是把這個責任戴到自己頭上來了。如果你看到父母,知母、念恩、報恩也知道,也有慈心、悲心,但是——不是我的事,做一點也可以,不做也可以。那個沒有責任心的不行。增上心就是說這個責任就是我來擔的,其他的人叫哪個去擔呢?大家都在受苦,自己能夠知道佛道了,自身要岀苦,那麼,這個父母岀苦的責任,一定要我自己擔起來。除了我之外,你推給哪個去呢?自己的父母不能把責任推給人家。所以說呢,要把這個解脫一切有情的,諸趣,五趣裡邊都解脫出來的這個擔子自己就擔起來。這就是佛的擔子,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佛的發的願自己也要發起來,佛的擔子家業自己承擔起來,這樣的人呢就是發菩提心。那就是要發起菩提心來才行。

要發起菩提這個最殊勝的心。這個很難哪。我們說海公上師在藏地學法的時候,康薩仁波卿傳法給他。有些藏族同修也很不理解。他說,這個海公上師他來了藏地只有這麼幾年,他們喇嘛從小出家,他藏語也不是這個很精通,甚至於懷疑這個康薩仁波卿講的話他是不是能夠全部通達。結果,康薩仁波卿就是這麼說,我講的話他都能夠領會,他是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人,所以要傳法給他。那麼,從這個地方看,真正發菩提心的人很少的。藏地的弟子那麼多,要傳給海公上師。他的理由就是真正發菩提心的人,那就是說,藏族裡邊真正發菩提心的人也不多。所以說要傳法給他。當然,一方面也是為了照顧漢地的佛弟子,使他把這個藏傳的佛法能夠流傳到東土來。這是一個大願,也是康薩仁波卿的悲心。同時,客觀上也是存在著真正的能發菩提心的人很少的。海公上師能發起來,那就是該傳法。所以,這個菩提心真正要生起來很不容易。這個殊勝的心要它生起來,要求上師三寶加持了。自己是力量不夠,就要求加持。

僅唯發心不受菩薩戒,或受不修亦難成菩提。能善觀已佛子三聚戒,起大精進受學求加持。但是,你心發起之後該怎麼做呢?具體做法都在菩薩戒裡邊。那麼,你單起一個空洞的心,行動上沒有表現的,那還是空的。那你發了心之後,必定要受菩薩戒。這個是菩提願跟菩薩行不能脫節。發菩提心是菩提願心,那麼受菩薩戒是菩提行心。一個是實行的,一個是發願的。那麼,一個願跟行是要一致。那所以說,發了心之後必定要受菩薩戒。如果你不受菩薩戒的話,該怎麼做?你心倒是好心,該怎麼做你不知道。這個菩薩戒都是佛菩薩經過他們自己的智慧觀察下來,在某個情況之下,該這麼做,某個情況之下,該那麼做。這是順著菩提心的。如果憑我們自己的想像,我們是凡夫,有的時候做了會做錯。你說是好心,做壞事,這個很多。所以說,發了菩薩心之後,一定要受菩薩戒。把自己的行動納入正規,這才是要菩提行心了,要受菩薩戒。

那麼,受了菩薩戒之後,如果你說,戒是受了,到底戒相是什麼,什麼叫持什麼是犯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甚至於不想做。那麼,或受不修,菩薩戒是受了之後不去修,不照它去做,亦難成菩提。那個你要成佛也不可能。成佛的因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個願,要有行動。這個行動就是菩薩戒。菩薩戒不能說受了之後就算了,擺在那邊。受了之後就是要實際上發揮作用出來的。所以說,單是受了之後不修的話,要成佛也不可能。這樣子道理能夠觀察之後,那麼,佛制的三聚戒,菩薩戒裡邊有三類:一個是別解脫戒,一個是攝善法戒,一個是饒益有情戒——這三聚戒都要受。缺一個就不行。缺一個支分,成佛你就少一個支分。要具足地受,成佛才圓滿。所以說,這個道理能夠善巧地觀察之後,佛子,就是菩薩,菩薩的三聚戒全部要受起來。

起大精進受學求加持,不但要受,還要起大精進地去受,去受學,就是要去做。那麼,這就是說菩薩道要做起來。這樣子成佛才是有因緣。成佛的果就是這些因緣成功的。

那在這裡,我們說,這個出離心、菩提心、正見,就是說我們文殊菩薩指示宗大師,開示宗大師的三個要點,道之三要。就是做這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主要的中心,核心思想就在這裡。這是文殊菩薩親自開示宗大師的。那麼,這三個東西全了。一個是出離心,不要貪著三界,一定要求出離,三界是苦,火宅,不能久呆。一個是菩提心,你自己要離苦,但是一切父母的苦你不能不管。為了要使父母離苦,自己情願受苦。地藏菩薩,地獄未空,他就不離開地獄,這樣子的菩提心要生起來。然後,心倒是生起了,你要了生死,度眾生,成菩提,用什麼方法呢?正見,空性見。沒有空性的見,你再怎麼地發心,心再怎麼好,出離的方法沒有。了生死……(3B)

生死流轉,哪個在流轉?流轉的補特迦羅—— 空,那就是生死就沒有。那麼,這個生死沒有,五蘊也是沒有,人空法空。那才是能夠達到成佛度眾生的目的。所以,這個正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邊,廣講正見的就在後頭毗缽舍那這一章。這一章是最難學。大家看過《法尊法師論文集》的就知道。跑馬山裡邊,法尊法師在裡邊學《廣論》。他們裡邊就流傳一句話,寧肯背石頭,不想學止觀。止觀章難學。背石頭是很吃力,但是比起學止觀章來,還要松的多。情願背石頭,這個學止觀吃不消,比石頭還重。那麼,這個就是表示正見並不是輕而易舉的。絕對不是眼睛閉了,腿收起來,這樣子坐在那裡,正見就出來了。沒那麼容易的事情。正見要經過學的。經過不斷的思惟觀察,聞思修。然後能夠抉擇到真正的中觀見。

真正中觀見我們上一次提過了,不是一下能得到的。藏地的辦法就是最少四個層次。先要知一切有,有部。緣起的懂了之後,再能夠慢慢知道自性空。有部學了之後,學經部——經部的空,把有部裡邊三世的去了兩世,只有現世有,未來跟過去是空。那麼,一切法裡邊,就是現在法裡邊,也抉擇了很多。無為法也是空。那麼,這個裡邊就空了很多。空了很多之後還不夠,再進一層。瑜伽的空,就是唯識的空。一切法外境都是空,就是自性全部地舍完了,只留下一個圓成實性。然後,這個也不行,也總有個東西,不徹底。最後達到中觀的自性空。一切法自性都是空。唯識是他空,中觀是自空。他空就是說,屋子裡邊沒有東西叫空,但是屋子還有。外境是沒有,內心還有。但是,中觀的空,自性空。這個屋子本身就空,那就是徹底的空。所以說,我們要從他空進入自空。那就是,慢慢地要進入中觀的空。但是,中觀的空你不經過前面的層次,等於說學大學你不經過小學、中學,你就學不進去的,你得不到大學的成績的。一定要從這個次第,學佛不能脫離次第。學中觀也要有次第。下邊是止觀。

 


止觀修法
心趨倒境動搖能作止  且于正義如理起尋思

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  速急相續生起求加持

我們說前面的三士道——下士、中士、上士,修,方法有了,發心也有了,緣境也有了。但是你要著力,沒有定這個力量是不夠的。海公上師經常打這個比喻,沒有修定的那些散的智慧,等於是一個陶器或者是瓷器的泥土坯子,沒有經過窯燒過的。這個胚子看起來跟這個陶器瓷器一模一樣,但是不經考驗。你水一沖就垮掉了,盛不起的。一定要經過窯裡燒,那才是什麼水進去,哪怕你是冷水,開水,乃至毒水,什麼水,硝鏹水都盛得起。那麼,這樣子的能力哪裡來呢?窯裡燒過了的。那麼,我們修行力量從何來?儘管你知道得很多,沒有奢摩他——定的力量,這是起不了作用的。我們說,太陽的光線照在身上,固然暖和。但是,你要燃起一個火柴是燃不起的。如果你把焦聚鏡把這太陽的光集聚在一點的話,火柴就的一亮,燃起來了。這個力量就大了。定也是這樣子,把心集中在一個點子上——心一境性,然後這個力量就產生了。所以說,前面講的三士道儘管是好,好的功能力量沒有經過止觀的話,產生不出來。所以說,三士道學好之後,一定要經過止觀的這個燒煉,就是窯火燒一樣的。那麼,這是講止觀。那就是《廣論》的最後兩章——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是最難學的兩章。

心趨倒境動搖能作止,當你心趨向倒境,顛倒的境。我們的心一天到晚想著這個妄想,都是想那些顛倒的事情。這要把它拉回來,不要給它動搖,能夠做到的,這就是止。那就是心把它從那些虛妄的心、攀緣的心,把它拉回來,停在一個點子上——我們要修的那一個法的上邊,能夠不動搖的,這是止,奢摩他。這個奢摩他在法相名詞裡邊就是心一境性。心專注在一個境上,不東想西想,不動搖,就是定在那個地方。這個力量就大了。這是怎樣子把心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就是奢摩他。

且于正義如理起尋思,那麼,定在一個點子上是不是就算了呢?定在點字上就是把力量集中起來,是用它的力量,並不是說定在那裡就算了。定在那裡算了的話,那沒有智慧,那麼這樣子的修定呢,就久而久之,智慧的力量衰退。我們在這個菩提道次第講得很多,得到很深的止,如果你不修觀的話,將來感的果,固然定是修到了,這個奢摩他是修到了,但是,後果呢?因為你這個智慧不去用它呢,愚癡增長,將來很可能墮到畜生道。畜生道就是愚癡所感。那你修定的最後的目的,要成佛的,結果你墮入到畜生道裡去了,不是適得其反了?所以說,修止固然是重要。止是要用它的力量,並不是止得到之後,把力量停在那裡不動了,那個是錯誤的。那就是要還要起觀。

且于正義如理起尋思正義,佛的道理,佛說的道理。這個簡單地說,自性,共性。從法相名詞說,就是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法的各式各樣的性,自性,盡所有性。一切法共同的通性,自性空。這個道理都要去抉擇,瞭解,如理的去觀察,這是觀。就是說,世俗諦的盡所有性跟勝義諦的如所有性都要觀察,就在觀裡邊觀。怎麼樣子觀?根據佛的三法印,或者實相印,或者根據因明的三支比量,不是亂觀。所以說,于正義要如理地尋思,不是我們亂七八糟地胡思亂想。如理的,合法印的,合三支因明比量的,這樣子去尋思。這樣子抉擇的話,能證空性,能了生死。所以說,這個是止觀兩個東西,一切佛教的力量產生都要通過止觀。沒有止觀就是一個陳列館,看看樣子,作用是起不了。真正要把它起用,那一定要通過止觀。所以說,我們的止觀是必修之道。得了止觀之後,一切功德作用都能起來。

那麼,止觀,開始是修止,再修觀,最後達到成熟的階段呢,引發止觀雙運道。止觀雙運,就是止觀兩個連起來了。在初下工夫的時候,先把心集中起來,集中起來的時候,你觀的力量就很微弱,觀不起。當你用心去觀的時候,心又不集中了,有點散掉了。那麼,到最後,慢慢地觀,一下止,又觀,止與觀互相地配合,最後達到止觀雙運的時候,習慣的時候,止也增進,這個兩個連帶起來了,這個叫止觀雙運。那麼,到這個時候,止觀就成就了。如果沒有達到雙運的時候,止觀還在鍛煉的階段,沒有成就。真正成熟了,止觀雙運。由這樣子起止求觀,慢慢地引發到止觀雙運的這個禪定起了之後呢,這個真正作用才起來。所以說,這個止觀雙運道是我們的目的。

速急相續生起求加持,這個止觀雙運的話,希望能很快地生起來,相續就是不斷,不是生一下子就沒有了。我們很多人跟我這麼說,海公上師也有很多人告訴他說,他說他修行開始境界很好,怎麼怎麼好,心靜下去,什麼好的樣子都有。但是,就這麼曇花一現,那麼這樣子一現之後,以後再怎麼做都沒有了。那就是不相續了。生是生起過了,不相續。

不相續,這個是什麼原因呢?這是過去的善根,或者是三寶的加持,使你起信心,起精進心,給你看一看,給你個奔頭,並不是說你證到了。證到的話,你要見就見,不見就不見。你現在偶而見一下,那還不是你自己的東西,你還得要努力。不要以為這個以後不見就灰心了,不能灰心啊。你如果一灰心的話,那三寶本尊白白地辛苦了。他給你看一看,就叫你起個信心,精進心,將來有一個奔頭,有這麼好的境界在前頭。你現在是灰心了,以為生不起來就算了,那你不是辜負了三寶本尊的苦口婆心了嗎?所以,這個不能。自己要瞭解,這是加持來的,不是你修得來的。當然是不會每一次都現,給你看一看是你的福氣了。過去有善根才看得到,一般人還看不到。

那麼,這樣子,這個止觀雙運道是很重要了,要速急相續生起,不斷地生起,不是一次生起,連續地生起,就是修行成就了,要起就起,要停就停。這個求加持。這個力量,自己是凡夫,是更困難,那麼,一定要求上師三寶本尊的加持,才能達到。整個這一篇文都是求加持文。一方面是攝修,把整個菩提道次第的要點都攝修起來。另一方面,自己力量不夠的話,求三寶加持,能夠做到。

到此為止,這是顯教的修法,完整的一套,完了。如果你不學密法呢,到此為止了,整個菩提道次第。如果你要修密法的話,下邊是密乘道。密乘道是不是離開菩提道呢?並不離開。密乘道是菩提道中的一個特殊的、快速的方法。我們說面有快速面。一般的面要鍋裡下的,把料要做好吃的。快速面你只要開水一泡,料、面全部來了。但是,這個快速面並不好,這個比喻也不是很恰當。但是,就是說這個密乘道跟顯教並不是兩碼事,就是特別快,特別殊勝。它的結構不一樣,它的材料還是那麼多。但是,結構不一樣,它能夠達到特殊的快速。

 


密乘道
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  一切乘中最勝金剛乘

堪能士夫契入正習修  決定穩速入道求加持

此時二種悉地成就體  宣說清淨誓語三昧耶

無諂誑心決定獲得已  勝於生命守護求加持

此後密部心要二次第  凡諸津要觀行務精勤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  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

下邊,如果你下中()士道修過之後,你菩提心自然地生起了,想很快地自己要度眾生,那你必須要自己很快地成佛。那麼,在這個要求之下,可以進入密乘道,這就可以達到你的目的,很快地成佛。所以說,我們說有的人就是經常要問,灌頂能不能灌?你如果菩提心生起了,菩薩戒受了,你要趕快成佛度眾生,趕快灌頂。如果你菩提心還沒有生,你也不想度眾生,只是想自己離苦,那麼,你好好地把菩提心修起來再灌頂。你如果先灌了頂了,你菩提心還沒有生起,很容易犯三昧耶戒。犯了三昧耶戒,下金剛地獄,不是好玩的。

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共同道,就是前面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顯教也得修,密教也得修。顯密共同的這個道。,這個道修成熟了,那就是這個前面一個三士——下士、中士、上士道修成功了,那麼你個密器也成功了,你要修密法的根器成就了。那從這裡說,密法的根器就是要下中()士道都修過才行。那麼,密器也不是很任意的,不是說,你是修密的根器,我們這不是修密的根器。密的根器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下中()士道修好之後就是密器,如果你沒有修下中()士道的,你就不是密器。這個很簡單。有的人還要東問西問的,不要問,你問自己好了。你下中()士道修了沒有?修好了的,就是密器。沒有修好的,不是密器。當然,前輩子修好的,這一輩子自己不知道,那麼,是密器也有。但是,總的來說,都是把下中()士道修成熟了的,那才是密器。

那麼,你這個共同道成熟之後呢,密器就成就了,就可以修密法了。這個密法是什麼呢?一切乘中最勝金剛乘金剛乘就是密乘。在一切佛的乘裡邊,最殊勝的就是金剛乘。這不是修密法的人自己抬高自己。我們經常看到,念佛的就說這個念佛法門是最高第一,那麼修天臺的又說天臺的那個教觀是最高。那麼,修其他的又說他是最高。那麼,你們修密法也是自己最高。這不是那麼回事。如果你把密法瞭解一下,那就知道。密法要包括一切顯教,它比顯教還多。那麼,不是超過顯教是什麼呢?如果你說顯教有的你沒有,那麼,你可以較量一下,到底哪個勝。現在顯教有的優點你都有,你密法有的優點顯教沒有,那麼,一切乘中最勝金剛乘這個話真實不虛,不是吹牛。

,

那麼,可以進入金剛乘,堪能士夫契入正習修堪能士夫,有堪能受持這個密法的。這個密法是很深很細緻的,那麼,能夠接受這些法的人叫堪能士夫。契入,這個本身的根器跟這個密法要相合——相契。要正修習,要按了次第不斷地修。

那麼,這樣子,決定穩速入道求加持,你假使自己堪能,法跟器又契合,又是按了次第,正規地修的話,決定穩速入道。那就是決定的,毫無懷疑。又穩又快進入菩提道,密乘道——成佛的道。這個自己力量不夠,求加持。

此時二種悉地成就體,宣說清淨誓語三昧耶。那麼密乘裡邊的一些具體的東西,就是說,要成就密宗的兩個,悉地就是成就,要成就這兩個悉地,一般說的生圓次第的成就。密法裡邊講生圓次第,生圓次第成就就是佛的三身成就了。那要求這個成就,它的能成就的體,就是它的基礎在哪裡呢?就是戒,清淨三昧耶。要宣說清淨誓語三昧耶,就是要發這個清淨的三昧耶的誓言。三昧耶戒就是誓戒,就是自己發誓要遵守這些事情,三昧耶戒的事情。所以說,我們灌頂,很多人要灌頂,要加持得福氣。灌頂就是發誓言,自己要發誓要受這些三昧耶戒。所以這是很嚴峻的問題。自己沒有堪能的,受不了戒的,灌頂灌頂,大家灌,我也去灌。那這個三昧耶戒你得到了,你守。你不守要下金剛地獄的。

當然,結緣灌頂情況要差一點。正規的灌頂就是要進入密法,就是要修特殊的密法呢,要受三昧耶戒。這個三昧耶戒,海公上師經常打這個比喻:就是有些比較重要的車間一些操作法。這個操作法你不遵守的話,這個車間會爆炸,你人就會炸死的。那就是說,你要修這個密法的話,一定要遵守這些三昧耶戒。遵守三昧耶戒那是特殊的車間操作法,照它做,沒有事,安全。產品,極好的精密的產品會出來。如果你要想造精密產品,自己這個操作法又不知道,亂幹。那麼,結果產品沒有,你還爆炸,把你炸掉了。

所以說,密法固然是快,固然是速;但是,快速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要避免這些危險,就是要誓語三昧耶好好地遵守。那就是說,你空中駕飛機,你這個空中飛行員的一些知識你都要很熟悉,什麼情況之下該怎麼辦,大雷雨了之後你怎麼辦,起大火的時候你怎麼辦,機器的哪個零件有故障的時候又怎麼辦,怎麼排除,都懂了之後那就沒有事。如果你不懂的話,那你空中掉下來,粉身碎骨,那是沒有二話的。所以說,快是快,三昧耶很重要。如果三昧耶戒不遵守,不修的話,那你決定達不到目的,還是把自己都要損毀了。在我們密教裡邊經常打這個比喻:一個竹筒子裡邊一條蛇,你這個蛇要麼往上,要麼往下,沒有第二個道路。旁邊是跑不出來的,一個竹筒子把你關在裡邊。這個細細的一個竹筒子,只能往前,往上,要麼往後掉下去。那就是說,要麼成就,要麼下地獄,金剛地獄。這是這樣逼著你成就的,你不想成就的話,你就下金剛地獄去。

無諂誑心決定獲得已。那這裡要說一下,三昧耶戒就是包括我們顯教的三聚淨戒,都在裡邊。三昧耶戒並不是離開我們的別解脫戒,菩薩戒另外還有個三昧耶戒。就是菩薩戒,別解脫戒都在三昧耶戒裡邊。還有一些特殊的規矩,這個總的叫三昧耶戒。所以說,有的人以為受了三昧耶戒就可以不要菩薩戒,更不要別解脫戒,那完全錯的。如果菩薩戒,別解脫戒犯了的話,根本就是犯了三昧耶戒。三昧耶戒犯了的話,那就是下金剛地獄去的。所以說,這個三昧耶戒就是把所有的戒都要受的。並不是說有了密乘戒就可以把前面的顯教的戒不要了,不是那回事。

無諂誑心決定獲得已,勝於生命守護求加持。那麼,這個三昧耶戒,我們要以無諂誑的心,並不是為了自己抬高自己,我要受個密乘,灌個頂就很光榮了。大家來灌頂,都來修密法,我沒有修,好象是很丟臉。諂誑心就是自己要充好漢,或者是要達到什麼目的,我灌了頂之後,可以達到什麼的名聲,利養,人家會供養我等等。這個是諂誑心。我們這個要求三昧耶戒,不要這些諂誑心,是純粹的要趕快成佛度眾生的心。所以說,要無諂誑的心。決定地得到這個三昧耶之後,勝於生命守護求加持,要守護這個三昧耶戒比愛護自己的生命還要厲害。生命死掉之後,再來還可以再修行。三昧耶戒破掉之後,金剛地獄,很難出頭。那是危害性比這個犧牲生命還大得多。所以說,要勝於生命地去守護。

上一次,我們開頭的時候,給大家提了一下藏地的佛教。前弘期蓮花生大師,靜命論師,蓮花戒大師,他們弘揚了這個密法,很盛。但是,經過朗達瑪的滅法,密教是衰退了。衰退之後,密教是有很多不如法的事情出現了。在宗大師的時候呢。當然,已經阿底峽尊者來了,新的也起了,新教來了。但是,新教時間久了,還是流弊又出來了。有很多的人,就是修這個密法,超越,不修顯教,直接進入密法。那麼,這樣子的話呢,就是有危險性。宗大師就是,要修的話,必定要經過顯教的三士道,然後才能修密法。否則這個次第就不完全。

此後密部心要二次第,那麼,三昧耶戒受了之後呢,密部的心要,就是最重要的兩個次第——生起次第、圓成次第。

凡諸津要觀行務精勤,這個裡邊的重要之點,它是觀。生圓次第都是修觀的方法。那麼,觀行的時候一定要精進。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勝義瑜伽,這個殊勝的這個瑜伽,就是相應,就是修這個法,一天四座。不動搖,什麼情況之下都不改變。這樣才有成就的希望。如果你今天忙了,一座,明天閑了,三座,後天要出門了,一座也不坐。那你永遠不會成就。在什麼情況之下,四次瑜伽不動搖。

這個四次瑜伽,開始是念誦。念誦的時候,根據名句文身,然後隨文入觀。慢慢地把名句文身舍掉。最後離文字修觀。這個就是聞思修的階段。在聞的時候,就是不能脫離名句文身的。思的時候可以有的時候用名句文身,有的時候離開名句文身。到修的階段,全部脫離名句文身。這個我們沒有經驗的是不知道。有經驗的就知道。這個禪宗裡說不立文字,我們顯教哪裡是專門立了文字的呢?聞思修的階段,真正到修的階段,也是脫離文字的。你不脫離文字的話,永遠跁在文字上,那就是依文解義的事情,不是正修。所以說,這個佛教的道理,管你禪也好,教也好,到一個高點的時候,都是一致的。顯也好,密也好,最後的都是一個果。都要經過這一些。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

這個我們要提一下的就是,昭覺寺定公上師。他以前在受冤獄的時候,在提籃橋。曾經有一次,害急性盲腸炎。那麼,監獄裡的醫生是很差,已經盲腸炎發展到腹膜炎了,他還不知道。最後送到外邊醫院去,一檢查——腹膜炎,趕快要動手術。那個是耽擱了,那庸醫,監獄裡的那個醫生不行,耽擱了時間。那麼,要動手術。那是很大的手術。但是,定公上師就告訴我們——他在動手術那天,四座大威德沒有斷,還是完成的。這個是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所以,他有這樣大的成就,從他的精進用功方面也可以看出來,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所以說,成就的人少,也就是精進行持的人少。如果大家都能精進行持,那成就的會多起來了。

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准如師教修行求加持。那麼,這樣子的瑜伽,四次瑜伽不動搖的話,該怎麼修呢?修的時候,要准如師教,要根據師所教的修,不要亂修,不要自己想一套來修。這個要求就是海公上師說的,蠻嚴格的:自己憑空東看書西看書,氣功師也參考一點,那個也搞一點來修,絕對不行。要准如師教准如師教,我這個師、那個師兜攏來看一看,行不行?不行。就是修這個法,這個法哪個師教你的,就照這個師教。其他的師,是另外一碼事,不能摻在一起。米拉日巴,他跟瑪爾巴上師學法,其他的師教他沒有用,不會成就,一定要在他本人教的之下,才成就。這個並不是什麼獨霸主義,或者是專利,或者是什麼。這個是因為依止的關係。你既然依止他的話,你三心二意的,當然不會成就。

另外一個就是說,無師而修更糟糕。沒有師,眼睛閉起來,自己搞一套,那是盲目地修,那是盲修瞎練,那是掉在山崖裡邊是絕大的可能。我們經常提那個人,這個人因為給我印象很深。他人非常之端正,也聰明,就是盲修瞎練。跑到去坐禪,禪堂裡自己一個人修,也沒有個方法。我們很多人到現在為止,我碰到的不少。出家了沒有多少時間,就想閉關住茅蓬。你有沒有那個能力呢?我們在海公上師近慈寺道場,住茅蓬的人,要什麼資格?金剛院的老上座,還要學法學得好的,經過上師批准的,才能住茅蓬。如果,你是才出家的,學戒堂,五年什麼都不要搞,學戒。經過學戒堂之後,加行堂,那麼要開始修大威德生圓次第,要教起來了。那麼,金剛院升上去,是專修生圓次第的那個,也要修得好的,才能夠批准住茅蓬。那麼,你現在是什麼資格?你說你要閉關住茅蓬。

那麼,就像那一位:他很用功,他跟我說,他不倒單,每天一頓,進那個禪堂就坐。他說,坐了一段時間,就是頭上有東西進去,他很明確知道。進去之後,他說,他三次進神經病院。到那個時候,他到四川來,他說他還沒有好,那個根子還沒除掉。他到四川來是求,求什麼?一個氣功師嚴新給他治病。後來,我趕快給他介紹,我說:你到上師(定公上師)那裡去吧,去問問他。”()

(4A)教了之後,這個適合我的,我要修。那個我認為不對頭,把它減掉。自己來改變,那個不行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叫你怎麼修就怎麼修,老老實實。這個結構,你如果搞錯一個電線的話,不但是機器不運轉,可能還會爆炸。不要自作聰明,隨便亂改!這是一個准如師教的重點。不要看看書,東湊西湊,自己自作主張,把學的法,傳下來的,自己這裡改一點,那裡添一點,自己做增減。不行。

那麼,不可以憑他師修。你說我也不照自己的,那麼,另外一個師父教我的方法,我照他的修,合攏來,行不行?不行。或者是這個方法我不照這個師父修,我相信那個師父,我照他的修,也不行。那個師父教你的法照他修,對的。這個師父教你的法,只得照這個師父的法修,不能依其他的方法修。那麼,最後一個就是不能自己盲目地無師亂修。這個准如師教,准如師教就是包含這幾層意義。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否則的話,受害的就是自己。

那麼,這裡,我們說密器成就這個重要的關鍵,什麼樣子叫密器成就?最起碼的要把三士道修好,把業果的道理弄清楚,深廣的般若(深般若、廣般若),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能夠知道,菩提心發起來,菩薩戒受起來。這樣子的人才能叫密器成就。那麼,很多人,我們現在現實看到,他自己密器成不成就不管,就是拼命地追求生圓次第。這樣子追求之後,修又修不起,但是要希望即身成佛。那麼,這樣的人不是狂妄嘛?你要修生圓次第嘛,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個器。是那個器,才能盛那個東西。我們經上經常舉這個比喻:獅子的乳一定要琉璃器能盛,假使其他的瓦器,盛獅子乳要爆炸。那麼,你要盛這個密法呢,你決定要用密器。你如果不是密器的話,不但不成就,還得爆炸,把你自己毀滅。所以說,不要急於求高的法。你還要自己審核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什麼器。你如果密器沒有成就,假使你菩提心還沒有發,你這個器還差得遠,你只有修下邊的法,不能太高的法。太高的法對你不適合,是大學的課程,你小學生,你去研究的話,你這是不但是懂不了,會把你搞成神經衰弱,乃至害肺病死掉。你不能硬幹。所以說,決定是要按著次第來,這個菩提道次第也是——重要也在這裡。那麼,這裡是密乘道到此為止。下邊是總的回向。

 


回向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識  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  隨即消滅清淨求加持

出生萬善恩師永不離  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

地道一切功德圓滿已  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識,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這樣子的殊勝的道,包括前面的三士道,包括後頭的密乘道,要依止哪個修呢?依止善知識修。如理修行,依止善知識之後,還要如理地修行,如教地修行。善友能常依,還要依止善友,互相地依靠。善知識、善友是不能離開的。我們上一次講的,在講戒的時候講的,一個很好的人,他沒有善知識善友,就墮落得不堪。我們以前在這裡有一位甘肅的,又高又大,威儀很好,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什麼出坡都是自覺地出去,一喊就去,而且做得很好。人家都很表揚他。但是有一個邪見,這裡就離開了。離開了,到其他地方去。最近,他們說回來一次,我沒有看到。回來一次,說的,頭髮長得比女人還長,拿了個香煙在糊,我們的一個糾察師把他趕出去了,不准他進門。結果問他什麼人,就是那個人。墮落到這樣子。這是沒有善知識善友,沒有常依。不常依的話,危險性就那麼大。他還莫名其妙,他認為自己還對的。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隨即消滅清淨求加持。那麼,修行裡邊有內魔外魔。總的來說,煩惱是內魔,天魔、死魔、五蘊魔這些,天魔是外魔。(煩惱魔、五蘊魔是內魔,死魔、天魔是外魔)那麼,最大的魔是內魔的煩惱——我執大魔。沒有內魔的話,外魔就起不了作用。外緣經過內因而起作用,這個我們說在這個辯證法裡也有這個道理,也能夠知道。你如果一切天魔外魔,你沒有內魔的話,什麼作用也起不了。所以能夠惱害你的主要還是你自己內魔沒有消滅。這個內魔在裡邊就是一切外魔的根源。沒有內魔,外魔也不會來,來了也起不了作用,不會害到你。那麼,所以說我們現在,有的人經常想到降魔降魔。好象裝了個——他看到這個大威德的那個樣子很凶,他也裝個凶的樣子。哪個人對他對不起,他就說我降魔了,大呼大吵,眼睛瞪起。你完全錯了,降魔降自己的內魔。內魔降住之後,外魔就不來了,來也不起作用了,用不著降了。你是內魔不降降外魔的話,越降魔越大。我執越來越高的話,那你個魔越降越大了。那就是搞錯了。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內魔也好,外魔也好,中斷的那些障,業障,這些希望能夠馬上地消滅,隨即消滅。這個消滅清淨,消滅之後不是消滅一點點,徹底地消滅,清清淨淨的,什麼都消完。這個很不好做,更是難了,求加持,那要求上師三寶本尊的加持。反正一切在末法時期的修行,離不開上師的加持。就是在正法時期也要加持。因為眾生,他是凡夫,力量畢竟是不夠的,要求三寶的加持。

出生萬善恩師永不離,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地道一切功德圓滿已,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那麼,這個歸根結底,這些從三士前導,就是道前基礎,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乃至密乘道,這些功德,一切善法,依靠哪個生起?依靠出生萬善的恩師,大寶恩師。那麼,這個這樣子的恩師,我們永遠發願不要離開。這個我們說,在密宗裡邊,金剛上師是最重要的成就的一個根本,一定不能離開。我們講這個經,並不是說自己就是這個樣子,我們沒有這個資格。但是,你們有碰到這些師的,就要好好地如法依止,永遠不要離開。這是一切成就都在他身上得到。米拉日巴的傳記一般人也是看了好看,當小說看。但是,你把它體會裡邊,很多的道理都在裡邊。你要離開恩師的話,你不會成就。米拉日巴求法求了很多,每一次都被打一頓,踢出來。沒有辦法了,想另外找門路去,找其他的人。找是找到了,也是大成就的。但是,你找到了之後不會成就。你是他下面的,你找其他人,沒有用。所以說,那個出生萬善恩師,這是真正的我們一切善法最根本的恩師,這是永遠不要離開。

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那麼,我們修行的時候,也要一切的資糧,一切法上的資糧,財上的資糧,希望都能夠全備,不要缺乏。很多人到藏地去學法,退回來了,為什麼?錢沒有了。藏地是學法要自己花伙食錢,不像我們這裡給你們。我們給了錢,人家還嫌少。你到藏地去,不給你錢,還要你供養,供養得少還不傳你法。那麼你這個真正的法就是這樣才得得到。太便宜了,那個《俱舍》裡就有,你前面在走,人家拿了法,跟在你後頭跑,好象是硬推銷要賣給你一樣,那個是不會成就的。你要法要求,不惜生命求到的法,那你一修就成就。所以,這個你對法的重視與不重視,那是成就的一個關鍵問題。你對法無所謂,這個對師也無所謂,你這樣子的話,當然成就是談不上了。那麼,我們要修行,就是要把這些資財,法上的、財上的都不能少,希望這些修行的資糧都能夠全備。

那麼,這樣子慢慢地上去,十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 《五字真言》都有的,初地什麼功德,二地什麼功德。”——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每一個道有它的功德。這些功德,一切功德,都要圓滿。這個圓滿不是一下圓滿——積累起來,慢慢走。從下邊的到上邊的,從低的到高的,從小的到大的,慢慢積累起來。到圓滿的時候,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持金剛位就是成佛的位,在密法裡邊叫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就希望趕快,又穩地,又快地成佛。那就是什麼呢?這樣子做了可以度眾生。如果你不成佛的話,眾生就度不了。你說我成了八地菩薩,那只能度八地菩薩能度的眾生能度,還有一些你就度不了。一定要到成了佛之後,一切眾生都能度,那才圓滿無缺。我們發的菩提心,一切眾生都要度,一個也不留。那麼,你不成佛是滿不了這個願的。要滿這個菩提願必須要成菩提的果,這是因果相稱的。

 


到此為止,就是整個菩提道次第的扼要都已經講完了。我們講下去,就可以對照前面。講下士道的時候,重點就在這幾個頌裡邊。中士道的時候,重點也是攝在裡邊。這個頌是幹什麼的呢?就是修的。你在修的時候,不可能把一本書背下來。如果《菩提道次第廣論》,你修的時候,把《廣論》拿在手裡,邊看邊修,那你修不來。修的時候要把要點抓住。那麼,就照這個頌的要點,邊觀邊修。修的時候,並不是死在文字下了,你把《廣論》什麼都看過了,甚至於五大部都看過了,然後修的時候,把這個東西打開去,把裡邊的意義都攝在這個裡頭。你死板板的這幾個頌子,那你內容就枯燥得很。如果你把全部的書,五大部全部集起來修的話,你頭都昏掉了。那就是攝修,就是把廣的東西攝在略的裡邊修。

這個頌子的重要性,一個是攝修,一個是求加持。我們修行的時候,沒有加持,說個老實話,在末法時期你想修行成就,恐怕是做不到。總是萬難萬難的。那麼,在末法時期的時候,你要修行的話,離開求加持呢,那麼,這裡我們要講一個,就是念誦。

念誦就是我們在這一天,跟三寶直接打交道求加持的最好的機會。他請來了,也供養了,發的願也發了,就是得加持的時候了。偏偏不歡喜念,心裡嫌多,嫌討厭,嫌長,嫌什麼。加持不要,你想成就,南轅北轍。所以說,我們去看一看,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從念誦來的?念誦,這是從密法來說——這個我們有八大成就,第一個熱洛業成就,就是念誦成就。這是第一個關口。念誦成就是八大成就第一個。如果你這個都沒有,後頭七個不會來。那麼,你如果第一個嫌討厭,那就麻煩了,這個就不相應了。那麼,其他的顯教是不是念誦呢?也要念誦,只有禪宗是特殊的,要參,但是二六時間不能停地參。你不能說參了一個,下來就是聊天去了,散心去了,那你也不會成就。就是要緊張地,說個老實話,要修行的話,你不緊張的話,你不會成就。那麼,就是一天到晚二六時中都是很緊張,這才有勁,提起精神,專心地用功,精進,這才談得上有一點希望。如果這個東西都沒有做到,那就沒有希望。我們大家都是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庭,發了那麼大的心到寺院裡來修行,世間上的享受都丟完了,但是懈怠放逸的習氣不丟掉的話,你就白白地浪費了一生。所以說,既然百分之八十的事情做到了,還有二十你趕緊做起來,再不做的話,你的百分之八十的都浪費掉了。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吧,下一次就講正文。

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第四講

前幾天,我們把前面的求加持頌講完了。求加持頌裡邊,把整個的科的內容全部包在裡邊了。那麼,一方面是把整個的文意是便於修的時候觀想。另一方面,每一科都不容易做到,求上師三寶的加持,希望能夠這一輩子成就。下邊是正規的科的次第,《科頌》。這個《科頌》又是從《菩提道次第廣論》 《略論》裡邊摘下來的,也是一個略的,也是便於攝修的。

 


歸敬頌

 

諸佛正法賢聖僧 直至菩提永歸依 我以所修諸善根 為利有情願成佛

這是歸依三寶發菩提心的頌。一般的造論,前面都要歸敬三寶。它第一是求三寶加持,避免一切魔障。第二是求這個,一切我們要做的事情都要陳白三寶。那麼,這裡也是一個。我們前面有歸敬頌,這裡也有歸敬頌,這是另外一個科,另外一個頌。

諸佛,十方三世的一切佛,包括化身佛,法身佛,報身佛,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正法,就是法寶,有教、證兩個法。教法就是佛說的三藏十二部經,一切的道理,這是教法。證法呢,依教法修持,所證到的果,這是叫證。那麼賢聖僧呢,見道以上的叫聖僧,見道以下,從加行道開始這是叫賢僧。一般說,我們說,如果從根本教來說,從觀四念處起到暖頂忍

 





主持人
智敏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