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佛法總括起來,也就是三乘戒律,一切修法無不包含在戒律之內。佛曾告誡弟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即是要求弟子著重于清淨戒律。

 

  一、 應以正知正念謹慎護戒

 

  學佛的目的在於調伏自他的煩惱,當然前提是首先得調伏自己的煩惱,否則度化他人便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話。調伏煩惱需通過修行,修行若不具備聞思的基礎,便只會在自己的煩惱、情見上轉繞,因此首先須通過聞思教法把自己種種短淺謬誤的觀念轉換成佛陀所教給的深邃廣大、正確無誤的思想。同時無論在作聞思修等何種事業,都應明確掌握自己學法的目的,即為斷除自他的煩惱,而不能夾雜有名利之心。《毗奈耶經》中說:

 

  芭蕉若結子,竹葦生其實,

  如騾懷妊時,斯皆還自害。

  利養及名聞,愚人所愛樂,

  能壞眾善法,如劍斫人頭。

 

  初學者不應離開善知識。當一個初學者對上師三寶剛生起信心時,煩惱還是比較熾盛,終日雜念紛飛,尤其是年輕人,沒有經受過多少磨難,也未詳細觀察輪回的過患,對佛法的聞思修還未上路,調伏煩惱之能力非常弱,此時若在城市等複雜的環境中住下,雖發心度眾生,但非常容易和惡知識及惡友相遇,由於自己的業力和違緣現前,就會被外境所轉,此時怙主上師又不在身邊,縱然自己不想破戒,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破了戒,到那時後悔已晚。

 

  現在我們遇到了具德的金剛上師和戒律清淨、團結和合的僧團,因此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時時不忘失正知、正念。同時對自己心中的貪、嗔、癡、傲慢、嫉妒要作一個清晰的觀察,這樣就能真正找到自己與諸佛菩薩、金剛上師的差距,就會發自內心去虔誠祈禱,就不會追求於外在的做給他人看的形象佛法,而會真正在內心中下功夫,也知道不這麼做就會上有負于上師三寶,下有負于六道眾生。

 

  學了戒律後,如果常以戒律去衡量別人,如此正好說明自己尚未真正開始修行,尚未開始調伏自心,與學戒律的目的恰好背道而馳。這一點必須時刻警覺。

  我們不應去主動觀察,尋找並發現他人的過失,但在確切知道他人的過失後,在不致產生煩惱的前提下,可以和顏悅色地進行規勸,如果他人不願接受,除非我們有顯現在慈悲與智慧雙運攝持下的憤怒本尊的功德,否則我們不應繼續強勸,而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上師三寶,願他早日改過。做執事、法師的有責任進行觀察,但也不能為煩惱心所驅使而去指責他人,在處理問題時應如理如法,不能以粗暴方式而草率行事。

 

  佛制定戒律的目的是讓每位弟子規範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學了戒律後,每個人都應把眼光轉向自己,審視自己,居士應問自己居士戒是否守持清淨?在了知持戒功德後,為什麼還不出家?對戒律學處是否清淨,有哪些還沒有做到?我們應以戒律來監督自己,而不能以之去衡量他人,觀察他人的過失。尤其作為居士無權去評論出家僧人的過失,不說聞思修的功德,僅僅是出家僧人能發心出家,穿上僧衣這件事,就 應受到 居士們的恭敬。出家僧人受持一天的出家戒律比居士受持一百年居士戒律的功德還要殊勝,因此佛規定居士們應對出家僧人供養、承事,以積累福報。但反過來說,出家僧人也無權以傲慢心去指責、命令居士,因為出家僧眾是一切四眾弟子的主要的道友,而並非他們的導師,只有佛寶與自己的上師方能作為導師。

 

  皈依僧寶是把僧寶作為修道過程中的道友,大乘弟子因為發了殊勝菩提心,追求究竟的佛果,因此對道友的要求也比較高,需登地以上的菩薩,一個登地以上的菩薩即已是僧寶,小乘弟子因為追求羅漢果位,因此只要是具足清淨戒體的四個或四個以上的比丘(尼)即可成為僧寶。此僧寶並不一定需具備禪定、證悟等的功德。小乘弟子在皈依僧寶後,以僧寶為道友,即可較順利地證得羅漢果。

 

  密乘中也有破了小乘別解脫戒,或犯了五無間罪的人,進入密乘壇城後馬上清淨罪業,獲得證悟的方便;淨土宗也有犯五無間罪的人仍能往生的方便。應知這是就最惡劣的情況而言,而且他們已經比未破戒、未犯罪的人大大增加了證悟與往生的難度,因此不能存在僥倖心理而去破戒。

  真正持戒、有聞思修行功德的人,臨終時會很欣

 

 





主持人
益西彭措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