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對心識的考察   

  
  一、心識的三層區分
 
1. 粗心--五根(感官)認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眼觸所生思,耳觸所生思,鼻觸所生思,舌觸所生思,身觸所生思,意觸所生思。】;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2. 細心--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妒)、不正見;二十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亂。
 
及八十性妄分別心(80 conceptions):
 
依喇天仁波切及傑弗利.賀堅斯的「藏傳佛教中的死亡、中陰與再生」(Death, Intermediate State and Rebirth in Tibetan Buddhism, by Lati Rinbochay and Jeffrey Hopkins)  一書中所載,八十性妄分別之名稱如下:-
 
A. 白現心所示之33種性妄分別(33 indicative of the mind of white appearance) :-  
 
1) 上離貪Great lack of desire;  
2) 中離貪Middling lack of desire;  
3) 下離貪 Small lack of desire;  
4) 心之來去(心於內外境間之來去) Mental going and coming;  
5)  大哀(上煩惱)Great sorrow;  
6)  中哀(中煩惱)Middling sorrow;  
7)  小哀(下煩惱) Small sorrow;       
8)  寂Peace;  
9)  尋Conceptuality;  
10)  大怖Great fear;  
11)  中怖Middling fear;  
12) 下怖 Small fear;  
13) 上愛Great attachment;  
14) 中愛Middling attachment;  
15) 下愛 Small attachment;  
16)  取Grasping;  
17) 不善或不知(不喜) Non-virtue or non-knowledge;     
18)  饑Hunger;  
19)  渴Thirst;  
20) 上受 Great feeling;  
21) 中受 Middling feeling;  
22) 下受Small feeling;  
23) 明能知 Conception of a knower;  
24) 明知 Conception of knowing;  
25) 明所知Conception of an object known;  
26) 簡擇Individual examination;  
27) 慚Shame;
28) 悲Compassion;  
29) 憫Mercy;  
30) 對美境之貪 Desire to meet with the beautiful;      
31) 疑慮 Qualm;  
32) 收Accumulation;  
33) 妒 Jealousy.
 
【在慈利.南竺.楞宗的「念住明鏡—四中陰之輪」(Tsele Natsok Rangdrol “The Mirror of Mindfulness—The Cycle of the Four Bardos”) 中, 4及5分別是心取(心取著對象)Mental engagement及離取 Disengagement ,而24是明了Cognizing,25是明執Fixation-basis for cognizing,26是分別Discrimination,27是良知Conscience,29是下慈Love,30是中慈 Medium love,31是上慈Intense love。】
 
B. 紅增心所示之40種性妄分別(40 indicative of the mind of red increase) :-
 
1)  貪Desire;  
2) 愛著Adherence;  
3) 上喜Great joy;  
4) 中喜Middling joy;  
5) 下喜Small joy;  
6) 踴躍Rejoicing;  
7) 習遇Rapture;  
8) 驚愕Amazement;  
9) 掉舉Excitement;  
10) 滿意Contentment;  
11) 相抱Embracing;  
12) 作吻Kissing;  
13) 咂Sucking;  
14) 固Stability;
15) 勤 Effort;  
16) 憍Pride;  
17) 作Activity;  
18) 奪Robbery;  
19) 勢Force;  
20) 習善Enthusiasm;  
21) 由驕慢而大行惡Great engagement in hardship;  
22)  由驕慢而中行惡Middling engagement in hardship;  
23)  由驕慢而小行惡 Small engagement in hardship;   
24)  勝辯Vehemence;  
25) 挑逗 Flirtation;  
26) 不睦Angry disposition;  
27) 欲善Virtue;   
28) 句顯Clear speech and truth;  
29) 不真實Untruth;  
30) 決定Definiteness;  
31) 不取Non-assumption;  
32) 布施 Donor;  
33) 警策Exhortation;  
34) 勇健Heroism;  
35) 無愧Non-shame;  
36) 誑 Deceit;  
37) 慎Tightness;  
38) 惡Viciousness;  
39) 害Non-gentleness;  
40) 欺詐Crookedness.  
 
【在慈利.南竺.楞宗的「念住明鏡—四中陰之輪」(Tsele Natsok Rangdrol “The Mirror of Mindfulness—The Cycle of the Four Bardos”) 中,21-23 分別是下合喜、中合喜和上合喜Lesser, medium and intense joining in bliss.】
 
C. 黑近得心所示之7種性妄分別(7 indicative of the mind of black near-attainment) :-
1) 失念Forgetfulness;  
2) 迷亂Mistake; (Confusion)  ;  
3) 不語Non-speaking;  
4) 懨嫌 Depression;  
5) 懈怠Laziness;  
6) 疑悔Doubt;  
7) 中貪Middling desire。   


3. 最細心--空明不二之淨光心,是佛陀之心終極的根源,也是所有其他層次的心之種子。
 
4. 依達賴喇嘛所說,此三層心亦是因身體的不同狀況而呈現。如在日常的狀況中,我們體驗到的是粗心。在做夢時,心識會提昇到更深、更細的層次;而在無夢的深睡、昏迷休克時,會有更深層次的心顯現。在死亡時,便可體驗到最細心。
 
 
二、伴隨三層心之三層身
 
1. 藏傳密教認為身心的存在是彼此配合,互不相離。
 
2. 故此身亦分為粗身、細身和最細身三層。
 
3. 粗身--由地、水、火、風、空五大和合而成之身(外五大的潛能和性質也存在於我們的心內。心可以容納各種經驗,是地大的性質;它的連續性及可塑性,是水大的性質;它的清晰和感受力,是火大的性質;它的連續活動,是風大的性質;它的無邊無際,是空大的性質。),是在輪迴中眾生生死時所取捨之身。此身亦是我們作業受報之異熟身。但在密教中,在道位時,於修生起次第中,自成本尊金剛薩迭之三昧耶身時,亦名粗身。
 
4. 細身--由氣(風)、脈、明點、脈輪和合而成之身。西藏上師把人體比喻作城市,脈是道路,氣是馬,心是騎士。體內共有七萬二千條微細的脈,但主要的脈只有三條:中脈和左右脈;中脈和脊椎骨平行,左右脈在中脈的兩側。左右脈盤繞中脈,在若干點上形成一系列的「結」。沿著中脈分佈有若干「脈輪」,從脈輪也分出很多脈,有如雨傘的傘骨。氣就在這些脈中流動。氣可分五根氣和五支氣。每一條根氣支援五大中的一大,負責人體的一種功能。五支氣則使得五官運作。流經中脈的氣,稱為「智慧氣」;流經其他脈的氣,據說都不清淨,會啟動負面、對立的思考模式。「明點」藏在脈中,有白明點和紅明點(俗稱白菩提和紅菩提)兩種。白明點的主要中心是在頭上的頂輪,紅明點則在臍輪。
 
5. 最細身--死時所現之最細風,最細心乘御之離開肉身,亦乘御之入胎再生。
 
三、夢與心識
 
1. 進入睡眠的過程--一般人在正常死亡過程中,都要經歷隱沒次第,所謂隱沒次第,就是組成肉體生命的地(堅性)、水(濕性)、火(熱性)、風(氣性)、識(空)五大中,前者依次隱沒於後者的過程。同樣,人們在正常進入睡眠狀態時,也要經過細微隱沒次第:頭部出現輕微沉重感,有人會不自覺地口角流涎——此即是地融入水;漸感昏沉,額頭出現熱感,眼睛閉合,眼瞼不動——此即是水融入火;自感朦朧心念,沉緩而動,呼吸清晰均勻——此即是火融入風;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融入意識,意識融入阿賴耶識,身心進入沉睡狀態——此即是風融入識;無任何分別念,完全沉浸於虛空般氛圍——此即是識融入光明。未曾修習夢境修法的普通人,在“識融入光明”之際,無任何感受而沉入昏睡之中,無法予以認識和把握。
 
2. 印度仙達薄日大師講到夢的?生時說,“於此增相阿賴耶,唯生意識即成夢。”這頌偈詞是說,阿賴耶識中生起意識是夢形成的基礎。而意識包括無分別意識和分別意識兩種。無分別意識是?生夢境現象的基源,它不存在任何辨別;分別意識是在無分別意識上生起現象之後,加以是非判斷。不論無分別意識還是分別意識,在形成夢時,往往帶有習氣成份。要形成夢,雖然也需要其他因素,但?生的主因就是迷亂的習氣。
 
3. 那若巴大師指出:“晝依外境迷亂心,夜依習氣而迷失,中陰依業現錯亂。”這個意思是講,我們白天的迷亂不能排除習氣與業力的作用,但主要是受外部誘惑;夜晚的迷亂同樣不能排除外境與業力的作用,但習氣起主導作用;同理,中陰的迷亂也不排除外境與習氣的作用,但主要是受業力牽引而擾亂自心。
 
4. 具有習氣的意識,自阿賴耶識生起,在風的鼓作推動下,進入身體各部位經脈網路中,從而開始作夢。
 
5. 意識進入身體脈絡網中,若是清淨善脈,則是吉祥之夢;若是濁滯惡脈,則是兇險之夢。意識分別進入胃、肝、脾等內臟脈絡,就會夢到非人兇猛野獸,妖魔鬼怪。意識進入秘處脈絡,就會有男女貪欲之夢。意識進入肛門或者腳底部位脈絡,就是墮入地獄之夢。意識進入臍部脈絡,就能出現六道輪迴混雜交錯的景象。如果意識進入寬脈,就會到廣闊無垠之境;若進入窄脈,則會到狹山僻壤。意識進入活躍脈絡,會夢屋廈富廣,悅意歡喜;意識進入僵萎脈絡,會夢貧窮饑餓,困苦難忍。
 
6. 如果以前意識早已習慣進入某一脈絡,所覺所感,就如熟人舊舍,似曾相識;如果意識進到以前很少去入的脈絡中,就會夢到人生地疏之處。
 
7. 意識進入眼部脈絡,則見五?六色,繽紛顯現;若進入耳部脈絡,則聞歌樂縈繞,聲聲不斷;若進入鼻部脈絡,則嗅氣味;若進入舌部脈絡,則品嘗百味,享用飲食。如果意識進入心臟前方部位脈絡中,就是去往東方之夢;意識分別進入心臟左方、右方和後方部位脈絡中,就是前往北方、南方、與西方之夢;意識進入心臟下方部位脈絡,就會夢往崎嶇峽谷、落入深洞或處在黑暗之中。意識進入心臟上方部位脈絡,就會夢到攀山上崗,或者高空飛行。如果意識進入腦部脈絡,就會夢到憤怒像和佛殿等景象。
 
四、死亡時之身心活動
 
1. 達賴喇嘛說:「在死亡的時候,長久以來所熟悉的態度通常都會先表達出來,並導引再生的方向。同理,因為害怕自我將不存在,所以人們就對自我產生強烈的執著。這種執著形成兩世之間中陰身的緣,對於身體的喜愛,反過來變成建立中陰身的原因。」
 
2. 死亡的過程主要包含兩個分解的階段:外分解和內分解。外分解是五根和五大的分解,內分解是粗細意念和情緒的分解。
 
3. 死亡的過程,是一個複雜而彼此相關的過程,身和心的相關部分會同時解體。當氣消失時,身體功能和感覺也消失。當脈輪崩潰時,它們所支持的氣也不存在,五大就逐一由粗而細地分解。結果,分解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對臨終者產生身心兩方面的影響,並由外在、身體的徵象和內心的經驗反映出來。
 
4. 外分解首先是五根的分解。死亡時,如果亡者聽到床邊的親友在講話,但只聽到他們的聲音,卻分辨不出在講什麼,這表示耳識已經停止運作。如果看著面前的一件東西,只能看到它的輪廓,卻看不出細節,這就表示眼識已經壞了。鼻、舌、身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當眼、耳、鼻、舌、身的感覺不再被完全經驗到時,就表示經過了第一階段的分解過程。
 
5. 跟著是四大的分解:
 
a. 地大溶入水大:亡者的身體開始失掉一切力量,坐不起來,挺不直,也無法握住任何東西。就好象一座高山壓向亡者,而有著被壓扁了的感覺。臉色變得蒼白,兩頰下陷,牙齒出現斑點。眼睛變得比較難睜開或閉上。當色蘊在分解時,亡者變得軟弱無力。心被激動,變得錯亂,但隨即又陷入昏迷狀態。這表示與地大有關的氣越來越無法提供意識的基礎,而水大的能力越來越明顯。所以,心中出現的「秘密徵象」是見到閃閃發光的幻象。
 
b. 水大溶入火大:亡者開始無法控制身上的液體。流鼻水、流口水,眼淚可能會流下來,大小便也許會失禁。舌頭無法轉動,眼睛開始覺得乾澀,嘴唇下垂,蒼白而無血色;嘴巴和喉嚨變得黏黏的,像被塞住的感覺;鼻腔塌陷,變得非常口渴。亡者顫抖抽筋。當受蘊在分解時,身體的覺受減弱,交替出現苦和樂,熱和冷的感覺。亡者的心變得模糊、挫敗、暴躁和緊張。覺得好象要掉入大海滅頂或被大河沖走一般。這些都是水大溶入火大的徵象,換成火大在支持意識。所以,心中出現的「秘密徵象」是見到霧氣,帶著稀薄的煙霧漩渦。
 
c. 火大溶入風大:嘴巴和鼻子完全乾澀。身上的溫度開始降低,通常是腳和手開始冷起,最後是心。也許有蒸氣般的熱會從頂輪產生。當亡者的呼吸經過嘴巴和鼻子時,它是冷的。亡者再也不能喝或消化任何東西。當想蘊在分解時,亡者的心一下子清明,一下子混亂。記不得家人或朋友的名字,甚至認不出他們是誰。因為聲音和視線都已經模糊了,越來越難認知身外的一切。內心的經驗如火焚身,好象陷入熊熊烈火之中,或全世界都在焚燒一般。火大支撐意識的功能越來越減退,風大則越來越負起支撐意識的作用。所以,心中出現的「秘密徵象」是見到閃閃發光的紅火花跳躍在露天的大火上,有如螢火蟲一般。
 
d. 風大溶入意識:呼吸越來越困難,空氣似乎在喉嚨裏逸散;亡者開始喘氣,發出粗重的聲音;吸氣變得短而費力,呼氣變得比較長。眼睛上翻,整個人完全動不了。當行蘊在分解時,心變得昏亂,對外在世界毫無所知,每一件東西都變得模糊。亡者與物質環境接觸的最後感覺正在流失。亡者開始產生幻覺,看到種種幻影。臨終者的內在經驗是強風橫掃臨終者的整個世界,這是無法想像的旋風,正在毀滅整個宇宙。氣全都集合在心輪的「生命氣」中。所以,心中出現的「秘密徵象」是見到一支燃燒的火炬或燈,發出紅色的光芒。亡者的吸氣繼續變得越來越短促,呼氣則變得越來越長。這時候,血集中起來,進入心輪的「生命脈」。三滴血聚集起來,一滴接著一滴,產生三個長的、最終的呼氣。然後,突然間亡者的呼吸停止了。只有微溫還留在亡者的心上。一切主要的生命徵象都停止了,這時候就是現代醫學檢驗所謂的「死亡」。但西藏上師提到內在過程仍然繼續著。在呼吸停止和「內呼吸」結束之間,一般說為時約「吃一頓飯的功夫」,二十分鐘左右。
 
6. 內分解:在內分解的過程中,粗細意念和情緒都在逐一分解,臨終者會遇到四個越來越微細的意識層面。這時候,死亡的過程正好是倒轉受孕的過程。當父母親的精蟲和卵子結合時,意識在業力推動下,就進入受精卵。在胚胎的發展過程中,父親的白菩提(白色而喜悅的核子),就留在中脈頂端的頂輪中;母親的紅菩提(紅色而溫熱的核子),就留在臍輪下方四個指頭寬度的地方。以下的分解階段的演化,就是從白菩提和紅菩提二者所產生的。
 
a. 從父親遺傳而來的白菩提,在支撐它的氣消失之後,就沿著中脈下降到心輪。外在徵象是經驗到「一片白茫茫」,像「被月光所遍照的清淨天空」一般。內在徵象是亡者的覺察力變得非常清晰,由三十三種嗔所產生的一切意念全都停止運作。這個階段稱為「顯現」( appearance ) 。
 
b.從母親遺傳而來的紅菩提,在支撐它的氣消失之後,就沿著中脈上升。外在徵象是經驗到「一片赤紅」,像在清淨的天空中太陽照耀一般。內在徵象是快樂的強烈經驗,因為由四十種貪所產生的一切意念全都停止運作。這個階段稱為「增長」( increase ) 。
 
c. 當紅菩提和白菩提在心輪會合時,意識就被圍住在它們中間。這時候的經驗就像是天與地會合。外在徵象是經驗到「一團漆黑」,就好象是籠罩在一片漆黑中的天空。內在徵象是經驗到沒有絲毫意念的心境。由癡所產生的七種意念全都停止運作。這個階段稱為「完全證得」(full attainment ) 。
 
d. 當亡者稍為恢復意識的時候,地光明就會出現,就像清淨的天空,沒有雲、霧、煙。它有時候稱為「死亡淨光的心」( the mind of clear light of death ) 。達賴喇嘛說:「這個意識是最內層的細微心。我們稱它為佛性,這是一切意識的真正來源。這種心相續( continuum of mind ) ,甚至會延續到成佛。」
 
7. 死亡時,因為身和心已經被解開。貪、嗔、癡三毒都死了,這表示一切煩惱(輪回的根源)都暫時不再發生作用,因此出現一個間隙。這個過程會把我們帶到心性的本初基礎地,一切都是純淨、自然、素樸的。現在,障蔽心性的一切都被驅除,我們的真性暫時顯露出來。本覺的清明就慢慢開始出現並增加。整個過程變成是光明狀態的發展。
 
8. 這種逐漸加深意識狀態的順序,不只是在我們去世時才出現。當我們入睡時,或當我們從比較粗的意識層次進到比較細的意識層次時,也會發生這種情形。
   
 
推薦書目:
 
1.心智科學--東西方的對話,丹尼爾.寇曼博士、羅伯.索曼博士編訂,靳文穎博士譯,眾生。
 
(本書為MindScience—An East-West Dialogue; The Dalai Lama, Herbert Benson, Robert A.F. Thurman et alii; edited by Daniel Goleman & Robert A.F. Thurman; Wisdom.之中譯)
 
2.揭開心智的奧秘,傑瑞米.海華、法蘭西斯可.瓦瑞拉編著,靳文穎博士譯,眾生。
 
(本書為 Gentle Bridges-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the Sciences of Mind, edited by Jeremy W. Haywood & Francisco J. Varela, Shambhala. 之中譯)
 
3.Consciousness at the Crossroads—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Brain Science and Buddhism; edited by Zara Houshmand, Robert B. Livingston & B. Alan Wallace; Snow Lion.  
 
4.Sleeping, Dreaming, And Dying—An Exploration of Consciousness with The Dalai Lama; edited and narrated by Francisco J. Varela, Wisdom.
 
5.Glimpses of Abhidharma—From a Seminar on Buddhist Psychology, by Chogyam Trungpa, Shambhala.
 
6.Gateway to Knowledge—The Treatise entitled The Gate For Entering the Way of a Pandita Vol. 1, by Jamgon Mipham Rinpoche, translated by Erik Pema Kunsang, Pangjung Yeshe Publications.     
 
7.Mind in Tibetan Buddhism, by Lati Rinbochay, translated by Elizabeth Napper, Snow Lion.
 
    (本書乃《藏傳覺慧論述要》之解說)
 
8.The Mind and Its Functions, by Geshe Rabten, translated by Stephen Batchelor, Tharpa Choeling.
 
9.Understanding the Mind, by Geshe Kelsang Gyatso, Tharpa.
 
10.Mind In Buddhist Psychology, translated by Herbert V. Guenther & Leslie S. Kawamura, Dharma..
 
11.深道那洛六法導引次第論.具三信念,宗喀巴大士造,持教善慧法日漢譯,妙音佛學叢書。
 
12.那洛六法—深道門引導之次第具三信仰如是寓,諾姆啟窞堪布道然巴羅布倉桑布口講,盧以炤恭錄,晨曦。
 
13.夢瑜伽—自性光明修持法,米胖仁波切、南開諾布等著,潘隆碩譯,大手印。
 
14.藏傳因明學,楊化群著譯,西藏人民。
 
15.藏傳覺慧論述要,江白桑培著,劇宗林譯,《中國藏學》九二年第二期。
 
16. 心理分析曼荼羅—東西方的精神對話,拉德米拉.莫阿卡寧著,江亦麗、羅照輝譯,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Jung’s Psychology and Tibetan Buddhism—Western and Eastern  Paths to the Heart之中譯)
 
17. Dream Yoga and Practice of Natural Light, by Namkhai Norbu, Snow Lion.
 
18. The Tibetan Yogas of Dream and Sleep, by Tenzin Wangyal Rinpoche, Snow Lion.
 
19. The Evolving Mind—Buddhism, biology, & consciousness, by Robin Cooper, Windhorse.
 
20. The Resonance of Emptiness—A Buddhist Inspiration for a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by Gay Watson, Motilal.   
 
21. Two Views of Mind---Abhidharma and Brain Science, by Christopher deCharms, Snow Lion.
 
22. Everyday Consciousness and Buddha-Awakening, by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Susanne Schefczyk, Snow Lion.
 
23. Ancient Wisdom---Nyingma Teachings on Dream Yoga, Medi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y
 
   Gyatrul Rinpoche, translated by B. Alan Wallace and Sangye Khandro, Snow Lion.
 
24. Tsongkhapa’s Six Yogas of Naropa, by Tsongkhapa Lobzang Drakpa, translated,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Glenn H. Mullin, Snow Lion.
 
25. The Bliss of Inner Fire---Heart Practice of the Six Yogas of Naropa, by Lama Thubten Yeshe,
 
   Snow Lion.
 
26. 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張老師文化。
 
  【英文原著為: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by Sogyal Rinpoche, Harper Collins.】
 
27.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孫景風譯,上海佛學書局。(226.964/ 4442)
 
28. 臨終教授解脫幻境--藏傳佛教臨終及往生教授,寶法稱、妙音叢書翻譯組譯,妙音佛學叢書(五),佛教慈慧服務中心。
 
29.  Death, Intermediate State and Rebirth in Tibetan Buddhism, by Lati Rinbochay and Jeffrey Hopkins, Snow Lion.   
 
30.  Death and Dying—The Tibetan Tradition, by Glenn H. Mullin, Arkana.  
 
31.  The Mirror of Mindfulness—The Cycle of the Four Bardos, by Tsele Natsok Rangdrol, translated by Erik Pema Kunsang, Shambhala.  
    頁 | 1 |
 
    
        
(C) Copyright Chi Lin Nunnery 2004


 



    

志蓮淨苑文化部 - 佛教志蓮圖書館

 

志蓮淨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
佛教志蓮小學、佛教志蓮中學、志蓮淨苑文化部、志蓮淨苑夜書院、志蓮淨苑圖書館。

 





主持人
馬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