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釋疑篇(三)

濟群法師著

問: 一個人的樂觀或是悲觀和他的物質生活是否有關?很多人有很好的物質條件,依然生活得很悲觀,是不是和我們的宿世有關?
答: 我剛才講過幾種情況,和物質都沒有必然的聯繫。樂觀和悲觀和我們的世界觀有關,和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有關,和我們的天性有關,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和我們所受的教育有關,也和我們的思想深度有關,物質條件雖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並不是最主要的。悲觀發展到極致者往往會走上絕路,很多哲學家和藝術家都是聲名卓著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找不到未來的歸宿,因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來支撐他們的人生,可見,所謂的悲觀或樂觀與物質生活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問: 為亡者所燒的紙錢及其他用品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答: 其實,這只是活著的人出於對死者的報答而採取的一種儀式,覺得應當讓死者將生前的用品都帶上,但他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這些用品?你給他帶汽車,那裏沒有修公路還是開不了;你給他帶電視,那裏沒有電視臺也同樣派不上用場。我們總覺得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會有同樣的物質需要,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真正對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誦經、供養三寶、救濟社會,並將所修的共德回向給他,這樣才能對他有所利益。


問: 很多留學生面臨考試的時候,總要來寺院拜一拜,求菩薩保佑他們考得好一點,這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這樣做是和菩薩做生意的話,那就有很多人不敢再來燒香了。
答: 祈求佛菩薩幫忙固然是可以的,但關鍵還是要自己用功讀書。到考試的時候,你自己不努力,只是等著佛菩薩幫忙的話,恐怕是不行。但是我們通過靜坐、誦經和拜佛可以使自己的內心平靜,如果靜下心來再去讀書,效果一定會更好。如果通過拜佛開了智慧,對讀書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但不是說,完全放棄自己的努力,而將所有的希望寄託佛菩薩身上,那樣就流於迷信了。


問: 善和惡應如何區別?比如說,當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病情惡化到只能依靠儀器來維持時,我作為醫生該怎麼做?我既不想結束他的生命,因為結束一個人的生命意味著殺生的惡業;可如果繼續提供藥物來勉強維持他已倍受痛苦的生命,就能算作善的行為嗎? 
答: 善和惡並不完全是絕對的。經典中說到的十善和十惡是佛法中判定善惡的標準,但這標準也不能適用於所有的情況。在菩薩戒裏,特殊的情況下的殺生也可以是善行。比如,有壞人為非作歹,菩薩為了拯救他,使他免遭墮地獄的惡報,也為了使更多的人免遭他的迫害,出於這樣慈悲心去殺他,不但沒有罪過,反而功德無量;如果袖手旁觀,則是犯了菩薩戒,因為他沒有將利益眾生放在首位。同樣,如果你是出於對病人的慈悲而去幫助他結束生命的話,不應等同於一般的殺生。
   換一個角度說,作為醫生,你有義務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比如罪犯因為觸犯法律而被槍斃,那是他罪有應得,執行槍決的人也不等於說就是幹了壞事,因為他只是在執行使命而已。


問: 就剛才的問題來說,如果我是那個醫生,我應該怎樣做?結束他的生命還是繼續他的生命?
答: 你指的是安樂死的問題嗎?如果從聲聞的戒律上來說,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能殺生。作為業報身,疾病產生的原因除了四大不調之外,還是對於業債的償還。作為佛弟子,要守持不殺生戒,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斷眾生命。
   但如果你是菩薩,有菩薩的發心,情況又不同了。你不忍看到病人這麼痛苦,寧願自己殺了他,替他承受報應,也不讓他繼續遭受痛苦。如果是本著這樣的願望去解決問題,那又另當別論。但我們作為一個公民,還需要遵循法律的規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行事,還需參照法律的有關條文。


問: 我也想請教關於安樂死的問題,如果疾病是由於業障現前的話,病人在醫生的幫助下實行了安樂死,可他的業還沒有還清,又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答: 從因果報應的角度來看,造業感果有如欠債還錢,如果你一期的果報沒有償還完,你就人為的結束他的生命,我想這個債還會延續到來生的,除非有人有能力替他償還。


問: 關於捐助器官的問題。我們的神識要在身體冷卻之後才會離開我們的色身,可器官移植是要在人還有體溫的時候進行,那樣的話,對捐贈者本身是否會造成很大的痛楚?會妨礙到他的往生嗎?
答: 我們的生命體由壽、暖、識三個基本部分構成。壽就是每一期的生命,或長或短的幾十年,到時間就要結束;暖是我們色身的溫度;識是指精神系統。當身體敗壞,壽終正寢後,識會離開我們的色身,體溫也會隨著識的離去而消失。一般來說,死亡之後身體很快會變涼的,就說明識已經走了,那時的色身不過是我們廢棄的一間屋子而已。可假如識還沒有完全離開的時候,對亡者所採取的解剖行為會構成傷害。
   對死亡的人來說,臨終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時生起了嗔恨心,就會墮落到惡道之中;如果是帶著善心走,就容易得到好的去處,所以,臨終一念對未來生命的走向有著關鍵的作用。佛教為什麼提倡臨終助念?就是要為將死的人提供良好的氛圍,使他的意念和善法相應,使他帶著歡喜、祥和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


問: 您能不能告訴我們,人是從哪里來的?
答: 探討人從哪里來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從進化而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生命就是沿著這樣的一個規律發展而來。就進化論的觀點,人類的祖先乃為猿猴。現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是從外星球來的,外星球的人坐著太空船在太空漫遊,飛過地球時發現景色美麗又無人居住,就下來考察,喜歡上這個地方後就長居此地。佛教中也有類似的說法,佛教認為人類最初是從光音天來的。光音天的人倒是不需要太空船,他們有神通,飛過地球時,發現這個地方不錯。當時地球上非常富饒,到處生長著香甜的水果,他們因貪吃過甚,結果身體沉重得無法飛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來,這就是佛教中關於人類的起源。


問: 有人說,見財不貪著,才是財佈施,不貪著能不能算是佈施呢?
答: 佈施本身就具有遠離貪著的含義。如果我們對財富的貪著很深,就會慳貪吝嗇,就會捨不得佈施。所以,佈施不僅是培植我們的福報,同時也是在幫助我們克服人格中的慳貪吝嗇。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貪著也具有佈施的意義。


問: 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這樣,成佛不是太容易了嗎?
答: 佛經裏有個故事,說一個五通仙人的神通非常廣大,可以隨意地上天、下地,也能預知未來。他自己算出過幾天就要死了,他雖然神通廣大,但是該死的時候還是要死。他覺得很苦惱,認為自己的神通對解決生死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這時,另一個天人就告訴他,你可以去請教佛陀,只有佛陀能夠幫你解決生死問題。五通仙人立刻飛到一座名山,摘了二朵花準備供佛。他見到佛陀後,立刻提出了生死問題來請教。佛陀告訴他:放下,五通仙人就放下左手的花。然而,佛陀又說: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還是叫他放下,他說;我已沒有東西可放了。佛陀這才對他說: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東西,而是你的執著,你對生死的執著。我們所講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樣的道理,所謂的屠刀其實就是我們對生死、煩惱、五欲塵勞的執著。一個人要真正放下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經過長時間的克服,才能逐步放下。如果不是平常修養有素,你想一下子將它們都放下,根本是辦不到的。


問: 老年人學佛有沒有用?
答: 學佛對一個人來說,任何時侯都不會早,也不會晚。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有機會聽聞佛法,就應珍惜,就應及時把握。而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也不在時間的早晚。有的人修行幾十年之後,煩惱、習氣一點也沒減少,並沒有比那些不學佛的人好多少。相反地,如果有人曾經無惡不作,但學佛後,立刻放下一切惡念,這一念可能就超過幾十年的修行。所以,學佛不在於時間長短;也不在於學佛早晚,關鍵在於是否將佛法落實到生命中,是否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這才是最重要的。


問: 一個佛教徒在晚年犯了錯誤,如何來彌補?
答: 一個佛教徒犯了錯誤,不管在早年或晚年,罪都存在。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我們犯了錯誤,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因為那樣也於事無補。對於所犯的錯誤,我們要有懺悔心,一方面要悔過,一方面要表示以後決不再犯。懺悔能使我們所做的罪業從重業轉為輕業,輕業得到消除。


問: 佛教徒死後的歸宿在哪里?
答: 這沒有一定,不是說所有的佛教徒都很有修行,也不是說,所有的佛教徒行為都很圓滿。即使是佛教徒,也可能會下地獄。但只要我們如法修行,就有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來生繼續做人,歸宿是因人而異的。


問: 有人以前從事公安工作,專門槍決犯人,如何消業?
答: 從事槍決工作的人,相當於古代的劊子手,那他們所造下的殺業,責任是不是在他呢?不是。因為他只是執行者而已,真正的決定權不在於他,所以對他來說,做這種事不會造成犯罪行為。何況那個被槍決的人,也是罪有應得。但作為佛教徒來說,我們對所有的人,不管好人或壞人,都要本著慈悲心和同情心,不能覺得他們就是該死,而要以慈悲心為他念佛、誦經,祈求他們來世做個好人。


問: 為什麼學佛的人中,女性占8090%,男性約只有10%,這是什麼原因?
答: 學佛的人中,女性占8090%的資料是否確切?倒也沒人做過統計。今天我們講堂裏,男女比例還是差不多。但不可否認,總體上看,學佛的女性的確比男性多。至於原因,可能是女性的感情比較細膩,更容易感受人生的痛苦;還有就是女性更需要尋找依賴,而男性則相對獨立,容易自以為是;再有一個原因是,男性事業心強,當他沉溺于事業時,根本無暇考慮人生問題,而女性有更多時間去寺院,去接觸佛教。


問: 人們常常將佛教等同於迷信,以為佛、菩薩就是泥塑木雕的佛像、菩薩像,根本就不願進一步瞭解,怎麼辦?
答: 長期以來的唯物主義教育,使得社會上的很多人都將佛教等同於封建迷信,這一觀念還比較普遍,因此,我們要以善巧方便來引導。你可以問他:你瞭解什麼是佛教嗎?如果不瞭解,怎麼會認為它是迷信呢?一般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懂佛教是什麼,你就可以進一步告訴他,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對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基礎上,不是迷信而是智信。你還可以進一步告訴他,什麼是迷信。所謂迷信,其實遍佈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金錢的迷信,對地位的迷信,對感情的迷信,對鬼神的迷信,對人際關係的迷信,凡是我們認識不清,而又特別執著它、依賴它的,都可以稱之為迷信。如果有機會,我可以和大家來探討一下佛教徒的信仰,向大家講一講,佛教究竟是什麼?是唯心還是唯物?是有神還是無神?是哲學還是宗教?這都是我們在認識上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有必要澄清有關的概念。


問: 佛教也認為算命有一定道理,可生辰只問年月日時辰,每個時辰都有很多人出生,那麼和法師同一時辰出生的人今天又在哪里講經呢?
答: 這個問題看來要調查一下才會知道。不過,生辰與命運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任何事情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成,生辰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不能決定一切。從另一方面來說,在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遭遇不同的情況,也會面臨不同的選擇,這就有了很多的可能性,況且,佛教認為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的命運是由我們的善惡行為來決定。因此,算命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只能告訴我們命運發展的規律,並不能夠囊括所有的變化,所以,即使是同一時辰出生的人,也會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問: 燒錫箔是否是迷信?
答: 佛教裏沒有燒錫箔的有關規定,當然在世的人為了求得心理安慰,燒一點也沒有關係,但必須明確這和佛教沒有關係,只是傳統的民風民俗而已。
問: 承認人有命運,與佛教的無我觀點是否矛盾呢?
答:諸法無我是三法印之一,也是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重要特點。但無我並沒有否定緣起及因果的假像,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只是說明在生命延續的過程中沒有固定不變的主宰。所以,佛教的無我觀和命運的存在是不矛盾的,緣起是無我的,命運也是無我的。


問: 眾生平等和愛國主義是不是有矛盾?
答: 不久前,我去了歐洲,國外很多人都開始認識到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是狹隘的觀念,不利於世界的和平統一,如種族間的衝突就是因為這樣的觀念造成的。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各地的交流日益加深,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所以,我們應該打破一些傳統的觀念,以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世界,以更廣闊的胸懷來關愛人類。 


問: 如何正確地看待欲望?
答: 自古以來,無論是世間的道德還是出世間的宗教都對欲望持否定的態度。傳統的宋明理學甚至將欲望和道德完全對立起來,提出滅人欲,存天理的主張。以佛法的觀點來看,欲望從倫理的角度可分為三性:善的欲望需要發揚;惡的欲望需要壓抑;除此而外,還有非善非惡的欲望,如正常的生理需要等等,這些欲望本身雖然沒什麼過患,但它們一旦和我們的貪嗔癡煩惱相應,就會介入惡的成分而變質。
   發展科技的目的在於改善物質條件,它的進步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同時也使人類的欲望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升級,造成了很多新的社會問題,如環境保護的問題,道德滑坡的問題。現代青年奉行的是能掙會花的生活原則:拼命地掙錢,拼命地花錢,看起來似乎是工作、享樂兩不誤,但你們想過沒有,你們在享樂中花掉的是什麼?花掉的是你們的生命!因為掙錢是要花時間的,而時間就是生命。其實,一個人的基本生活可以用非常簡單的條件來解決,我們今天的很多的需要並不是生命的真正需要,只是我們為滿足攀比之心而產生的需要,或者說,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社會要求你有舒適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份的服飾,要求你一擲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為我們還有面子和虛榮需要去照顧,我們已經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了方向。老子說: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物質空前豐富的今天,我們沒有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而獲得輕鬆,相反,我們比以往活得更累。當我們面對一桌豐盛菜肴的時候,我們的味覺已完全被它們所麻醉;當我們面對閃爍著霓虹燈的街道時,我們的視覺已完全被它們所佔據……我們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掙錢,結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們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這樣的交換到底值得麼?


問: 在平時的修行中,如何能正確判斷因緣與妄想的區別?
答: 妄想和因緣並不需要區別。因緣是總的概念,所有好的、壞的、美的、醜的、正的、邪的,都可以包含在因緣裏。在我們的人生中,有善的因緣,有惡的因緣,有好的因緣,有壞的因緣,有真的因緣,也有假的因緣。妄想本身就是眾多因緣中的一種,所以不需要將它和因緣之間作什麼區別。


問: 人類因為計劃生育而減少了很多轉生人道的機會,我們如何正確地對待這一問題呢?
答: 計劃生育為中國的基本國國策,而世界上其他國家似乎都沒有這個政策,像歐洲有些國家人口副增長,他們還鼓勵民眾生孩子,不但不會懲罰,政府還會給予獎勵。一個人為什麼會投生到中國,為什麼會被計劃生育掉呢?這是中國社會的共業,也是某個人自身的業力決定的。
   而作為中國的社會來說,如果讓人口的無限增長,誰都知道會帶來什麼什麼樣的社會後果,從國家的富強,從民眾的利益來說,都應該認真的執行計劃生育政策。


問: 佛法對是非善惡的判斷是依何為標準?
答: 善和惡,在佛教裏是如何來定義的呢?一種行為不僅是對我們的現在有好處,還能惠及未來的生命,才可稱為善的行為。如果僅僅是對現在有好處,但對未來卻是有害的,就不能稱為善行。比如抽煙的人,當下是很開心,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習慣卻能嚴重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就不能稱為善行。當然,佛教所說的將來,包括今生和未來的生生世世,當我們佈施的時候,既能以自己的力量來回報社會大眾,也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己的貪心,更能因為這樣的行為為未來生命種下善的種子。反之,則是惡行,比如說偷盜,不僅現在時時要提心吊膽,不能堂堂正正地生活,這惡的種子還會繼續影響到來生。所以善惡的標準要結合現在和未來來衡量。
   至於是非的區別,在佛教裏也有判斷的標準。就是真實的、正確的;則是顛倒的、錯誤的。如果我們的認識是符合宇宙人生真相的,那它就是真實的,的;如果我們的認識不符合客觀的事實,而是出於我們的想當然,以黑為白,指鹿為馬,那它就是錯誤的,的。是非還可以從道德的角度來評判,有益於我們身心健康的,就是;而不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就是


問: 為什麼稱植物為無情眾生呢?
答: 為什麼稱植物為無情眾生?因為植物沒有覺知、沒有情感,所以是無情的;相反有覺知、有情感的動物則稱為有情。


問: 現代科學已發現植物有一定的知覺、情感和資訊傳遞,如何來理解這一些現象?
答: 科學有這樣的發現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比如說含羞草,我們手一抓,它馬上就將自己的葉片收攏起來,很害羞的樣子,它所產生的這種現象和我們的理解、我們的認識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當風吹過之時,樹葉也會搖頭,那麼,樹的搖頭和我們的搖頭是不是一樣的呢?我想,應該是不一樣的:以為前者屬於物理性的反應,而後者屬於精神性的反應,它們的現象雖然有相似之處,但性質是不同的。 


問: 強盜要來殺我們,怎麼辦?
答: 當強盜要殺我們的時候,要不要送上去給他殺呢?當然不能,否則就是幫助他造罪,所以能避就應當避開。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標準,在澳洲,即使小偷來家中行竊,也不能隨意地打他,否則就是侵犯他的人身權利,是犯法的行為,所以,澳洲一些有錢人遇到竊賊時,往往不加制止,但中國就鼓勵和犯罪分子作鬥爭,還對見義勇為的行為進行表彰。從戒律的角度來看,也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以聲聞戒的標準來說,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殺害他人。但從菩薩戒的角度來說,當這個強盜會對很多人的生命構成傷害時,菩薩可以本著悲心將這個人殺掉。其中關鍵是看發心,菩薩必須是憐憫這個人在造下殺業後長期沉淪於三惡道中,為避免他造業,寧願自己殺他,代他下地獄。如果有這樣的發心,菩薩是可以把殺他而不犯戒,不但不犯戒,而且還功德無量。我們還有知道,菩薩本著悲心殺人和俠客的嫉惡如仇是絕對不同的。


問: 對於傷害我們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對於傷害我們的蒼蠅、蚊子又該採取什麼態度?我們是否可以帶著超度蚊蠅的心去殺害它們嗎?
答: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對待傷害我們的人,同樣要以慈悲之心去對待,不但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要憐憫他,因為他是在貪、嗔、癡的支配下而不能自己,他在傷害我們的同時,自己也是個受害者。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否則,冤冤相報何時了?佛陀在修菩薩道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都不起絲毫的嗔心,這就是我們學佛修行的典範。
   對人是如此,對待蚊蠅也是如此。佛教所講的不殺生,物件是指一切眾生。從眾生平等的角度來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從生存的角度來說,螻蟻尚且偷生,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願望,我們沒有權利去剝奪它們的生命。
   至於我殺它是為了超度它,這個說法很值得商榷。首先的一點:你有沒有能力超度它?其次,它願不願意讓你超度?如果現在有人對你說:我要殺了你使你得到超度,在座的有沒有人願意?菩薩不能以任何名義來傷害眾生。特殊的情況當然也有,歷代祖師也有一些特殊的教化方式,這在密宗和禪宗裏都有記載,雖然這些做法從聲聞戒的角度來說是犯戒的,但這些大德的確成就很高,的確有把握來超度這些眾生,而且他的行為不僅對這些眾生有利,還能利益更多的眾生。而對我們凡人來說,絕不可以用這樣的藉口去殺生,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只會造下墮落惡道的罪業。


問: 經上講佛有大智慧。智慧和知識是兩回事,我很崇尚智慧,但是知識呢?
答: 知識和智慧有關係,但的確不是一回事。近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都開始推崇知識,覺得知識就是力量。但在歷史上,對知識歷來都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識,老莊就比較反對知識。《莊子》講,渾沌因為有了知識就死掉了。佛法對知識也是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認為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同時也認為知之一字,眾禍之根。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呢?因為知識本身就存在兩種不同情況,有健康的、正確的知識,也有不健康的、錯誤的知識。有的知識能導人以道德,導人以智慧;有的知識能導人以犯罪,導人以愚癡、妄想和煩惱。今天的學院教育所提供的知識,像財經會計等,基本上和做人沒有什麼關係,純粹就是生存的技能。所以說,對知識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知識並不是越多越好。 
   在今天這個資訊時代,人們的知識確實是多了,但妄想也多,煩惱也多,痛苦也多。從生存的角度來說,掌握知識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在社會上謀取職業。但從心靈健康的角度來說,我們就需要有所選擇,知識太多會使我們的心變得複雜,會使我們有更多的貪欲。今天這個世界,知識多得簡直要爆炸,你很容易瞭解到世界上任何角落發生的事情,因為懂得太多了,妄想也就特別多。 
   佛法其實是很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勵我們從五明處學。作為一個菩薩,甚至要掌握世間上的一切知識,不僅僅是做人的知識,而且要知道各種生存的技能,只有掌握這些知識後,我們才有能力去幫助眾生,去度化眾生。但對於那些錯誤的、導人以愚癡、導人以犯罪的知識,我們又要遠離。如果你能運用智慧去處理所學的知識,那麼,知識就不會成為你的障礙,反之,如果缺乏這樣的能力,某些知識就可能影響到你的心智的健康。


問: 六祖惠能大師在兩個僧人辯論風動還是幡動時說是心動,這被認為是
唯心主義,可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劃分,請問這該怎麼解釋? 

答: 哲學所說的跟佛法所說的本來就不太一樣。佛法講緣起,在緣起法中沒有所謂的第一性,所謂的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一性都不符合佛緣起的法則。緣起法的根本就是沒有第一因,否則就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從心到物都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佛法之所以強調心的作用,一方面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面是要強調心的自主性,說明心念的力量和影響,這主要是針對凡人總是被物所役的現象而提出的,要我們通過修行來改變自己的心。佛法不是否定物質的存在,只不過物質現象都是因緣所生法。佛法講心生則種種法生境由心造,但也講法生則種種心生,心的產生也要有眾多的條件。比如佛教裏的唯識宗講到,眼識要九緣生,耳識要八緣生,鼻識要七緣生,還有第七識、第八識,任何一種精神現象和狀態的生起都需要特定的環境和條件,還是條件決定事物的存在。


問: 我對人是從哪里來的感到很困惑,不知佛教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認識的?
答: 在佛教看來,人類是從天外來的。根據經典的記載,地球形成之初,土地肥沃,森林茂密,但當時還沒有人類居住。後來,光音天的人來到地球遊玩,發現了很多鮮美的水果,因為貪心吃得過多,結果身體重得飛不回去,只能在地球上生活下來。但我們要知道,這只是對於地球人類的起源而言,如果從宏觀上看,從整個宇宙的發展來說,生命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所謂有始都是相對而言。就像我們的夏令營從20號開始,但在這之前,大家都早已存在,只是沒有到這兒來而已。


問: 科學認為人是由猿人進化來的,不知您怎麼看待這個觀點?
答: 生命經過演化而來,這和佛教的緣起說倒是不矛盾。緣起是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原理來理解,可以說兩者並不矛盾。但佛法並不認為人是由猿人進化來的,事實上,現在科學界對生命的起源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進化論是一種,外星人說是一種,還有偶然說等等。在人類起源問題上,佛教與基督教的看法比較接近。基督教認為人類從亞當、夏娃開始,他們本來在伊甸園過著單純的生活,因為貪心偷吃禁果後,生命開始墮落,並從此背負起原罪。以這樣的觀點看來,生命是從高級向低級發展的過程,而進化論則認為生命是從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這一點是科學和宗教根本分歧所在。   
   進化論把生命現象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上,這就必然涉及到死亡的問題,依照唯物主義者的理論,人死如燈滅,那麼,我們的生命前景又是何等渺茫?從個體來看,不論你的人生是多麼輝煌,死後也終為土灰;從整體而言,到地球毀滅的那一日,人類曾經有過的文明,也不過是一場夢幻而已!而宗教則對此有不同的認識,基督教認為生命還有未來,雖然塵世是虛幻的,但只要有信仰,只要積極行善,就可以到天堂獲得永生,生命的前景還是樂觀的。佛法更從人具有自由意志,從因果、從業力的角度出發,認為人可以選擇生命的未來。雖說一期生命會結束,但生命是相續不斷的,未來的生命藍圖就取決於自己的善惡的行為,所以生命的前景也是樂觀的。


問: 現在的基因技術可以在豬的身上加上牛的基因,結果豬長得特別大,它的靈魂到底是什麼?靈魂和實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答: 現在基因技術的確發展得很快,但從佛法的角度來認識,它還是沒有超出緣起和因緣、因果的範疇。佛教所說的緣起是非常深奧的,並不像我們理解的那麼簡單。我們現在說到緣起,只是在我們有限的認識範圍之內,從現有的現象去瞭解事物的產生是由條件和因果決定,條件和因果決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延續。科學和哲學對世界的認識,無非使我們對內在生命和外在事物的因緣具有更深的認識。所謂基因,也不過是我們現有生命的一個因緣。我們過去對生命的瞭解,都是根據現有的物質現象和生理現象去瞭解。生命的奧秘究竟是什麼?人類對基因的認識,只能使我們瞭解到生命發展的一個條件。通過對基因的認識,我們可以從中瞭解生命的生理發展狀態,如果對生命基因有了充分的研究,就更有能力來改善我們的生命。過去,治病主要是在上,而不是在上去改變,現在掌握了基因技術,我們就懂得在因上去改變,比如說在基因上做一些調整。如果我們覺得人應該有兩個翅膀更好,將來是不是在基因裏植入一些東西,讓人長兩個翅膀出來?所以,這種改變並沒有超出緣起法的範疇。現在說到的克隆及心臟移植等等,都是在因緣的範疇之內,並沒有違背佛教的因緣和因果。


問: 但是我覺得,如果純粹從因緣上來考慮,一個人做了好多好事,可能會增長壽命。而通過改變基因的方法使一個人活到200歲,這種因果是一種科學上的因果,是可以直接解釋的,這和佛教上的因果有什麼關係呢?
答: 人能否活到200歲或1200歲,現在還只是理論上的假設,能不能實現還很難做出定論。生命現象確實是很複雜的,換這個換那個都只是表面的東西,如果什麼都可以換,是不是就不會死人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現在的醫療設備比以前好了很多,但如今因為各種橫禍死亡的也很多。因為這種原因死不了,可能會因為另一種原因死掉了,到死緣成熟的時候,不想死也是不行的,總會有一個管道讓你面對死亡。我們不能否認,宇宙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現有的自然界生態平衡狀態是地球幾十億形成的。人類對它的任意破壞或自作聰明的改造,事實上都是不明智的。過去我們總是高喊人定勝天,認為人有能力改變一切,但在人類對大自然進行改造的過程中,自然給予我們的報復遠遠超過了我們所得到的利益。所以說,科學是不能決定一切的,不是說科學發展了,我們想要怎樣就能怎樣,就可以戰勝自然界的一切規律,這種想法是過於天真了。

有關吃素與護生的疑問

問: 學佛是不是一定要素食呢?
答: 從目前的佛教界來看,漢傳佛教吃素;藏傳佛教吃肉;南傳佛教則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這其中有客觀上的原因,南傳佛教是乞食,所以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而藏傳佛教地區,則是因為素菜太少。所以,素食是漢傳佛教特色,那麼它的理論根據是什麼?首先,漢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最大的特點就是慈悲一切眾生,而素食則是慈悲的最好表現,雖然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吃的都是三淨肉,也就是說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但只要有人消費,總是要有人去殺生。只有素食才能從主觀上和客觀上都杜絕殺生的現象。作為學佛人來說,只要有條件,最好還是吃素;如果沒有條件的話,吃菜邊肉也沒有關係。有的居士一學佛就要在家裏另搞一套鍋碗,什麼都涮了又涮、涮了又涮,惟恐沾上葷腥,結果搞得全家雞犬不得安寧!這也不太合適,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條件來行事。

問: 自己不殺生,而家人殺的,自己是否能吃呢?
答: 自己不殺叫別人殺,就象自己犯罪和教唆犯一樣,罪過是一樣重的,而教唆了一個人,還罪加一等,如果不是你讓家人殺的,也不是為專門為你殺的,這樣的菜邊肉在實在想吃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吃的,不犯殺生戒。

問: 我是個佛教徒,在春節期間家人殺了很多眾生,但又不會善巧地勸說,請法師說一下殺生的禍害?
答: 作為佛教徒,在別人殺生時,首先要勸說,盡到自己的責任,但有時也不是一下子就會奏效的,只要自己不去殺,就不會犯殺戒,所以,不必痛苦內疚。至於勸說家人的方式,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可以從環境保護的意義上來說;也可以從人類的良知來說;可以從動物被殺的痛苦來說;可以從肉食對健康的影響來說;也可以從因果報應上來說,總之,要以對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勸說。

問: 種花時,無意中傷害到蟲類,算不算殺生?
答: 無意中傷害到其他的生命,不能算是犯殺生戒,但屬於殺生的範疇。一個沒有學佛、沒有受戒的人,如果殺生,只有一重業罪。如果受了戒後,則又增加了一重戒罪。或許有人會問: 既然如此,受戒還不如不受了?但是我們要知道,受戒的功德非常之大。我們受戒時,是向一切眾生表示我不願傷害你,因此,所得到的功德是從一切眾生那裏得到的,而犯戒時只是侵犯了某個眾生。比較而言,功德還是要比罪過大得多。而且我們無意中傷害了眾生,雖然有業罪,但是因為是無意的,所以罪過非常輕。一個人在造罪時,罪行的輕重還要根據動機來決定,如果是無意為之,那罪過就相對較輕,而有意為之,則罪過較重。動物傷害到動物時罪過很輕,而人傷害到動物時罪過就比較重,原因就在這裏。


問: 關於四害的問題,究竟是不是應當消滅?因為國家也提倡消滅四害
答: 據說,動物界最近召開了一次集體會議,討論的主題是:究竟什麼動物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敵人?根據它們討論的結果,認為人類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敵人。於是,他們準備聯合起來,將人類消滅乾淨,可是它們沒有能力,所以,只好盡可能地給人類造成一些騷擾。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所謂害與不害是相對而言,人站在自己的本位,覺得動物是害蟲,從動物的角度來說,其實人才是最大的害蟲。如果動物要消滅人類,大家是不是願意呢?

問: 家中的孩子要吃蚌,怎麼辦?
答: 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應當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而不應隨意地遷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孩子正處於成長的過程中,處於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過程中,如果能以佛法的智慧加以引導,那麼,不僅對他的現在,乃至對他的將來,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問: 生活中,總是習慣性地將蚊子蒼蠅打死,是不是可以多念些往生咒來彌補自己的過失?
   無意中的殺生行為的確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在生活中,可能經常踩死螞蟻,也可能經常打死蚊子,當我們發現自己的過失時,要以慈悲心來為它們念佛,祝願它們早日擺脫三惡道的痛苦,願意用自己的修行功德去回向給它們,去幫助它們,這樣就能減少自己的過失。

問: 作為家庭主婦,為照顧家人的三餐飲食,無法避免殺生,怎麼辦?
答: 又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很多居士所處的家庭中,往往不是全家都信佛,作為一個主婦,因為自己信佛就要求大家吃素是不太現實的。許多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問題鬧得雞犬不寧,作為家庭主婦來說,是沒有原則地遷就整個家庭,還是非常死板地去嚴守自己的戒律呢?為家庭和睦起見,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不妨做一些遷就家庭成員的事。什麼樣的情況屬於不違背原則呢?如果家裏人一定要吃肉,作為受了五戒的人,當然不可以殺生,也不可以讓別人殺,否則不但自己造了罪,對家人也沒有任何好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採取折衷的辦法,買一些現成的半成品給家人食用。佛經裏也說到有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就是:不見為你殺,不聞為你殺,不是為你殺,這樣的肉我們去買或去吃,都不會犯殺生的罪。至於涉及到殺生,那就必須堅持原則,無論如何也不可放棄這一立場。

問: 吃素已經六年了,現在有病,需要吃肉食,是否可以? 
答: 一般來說,生病都不是因吃素引起的。素食其實是有益於健康的,所以生病後就更應該吃素。生病時更容易體會生命的無常,要加倍精進才對。


問: 父母生病,要吃活的海鮮,應該怎樣正確對待?
答: 在我們學佛的過程中,有些事情是原則性的,有些事情是可以方便的。所謂原則就是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父母想要吃活海鮮,雖是人之常情,但是從因果來說,這種想法對他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作為子女,既然已經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就要對父母好言相勸,這才是真正的孝順。實在勸不了的時候,可以買一些已經死掉的回來。吃素和吃葷可以方便,看各人的條件,但不殺生是原則,絕不可輕易地違反。


問: 佛教提倡不殺生,是不分善惡,一律不殺呢?還是區別善惡,善者護,惡者殺?
答: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從聲聞戒的角度來說,不殺生就是一律不殺,沒有善惡的區別。因為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不能以分別心來對待。而所謂的害蟲,如老鼠、蟑螂等,究竟是不是該殺?其實,害與不害是相對的。環保專家認為,地球上最大的害蟲不是四害,而是人類。因為人類對地球所造成的破壞是其他害蟲無法相比的,那麼人類是不是也該殺呢?所以,我們不應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害蟲就該殺。
   從菩薩戒的角度來說,特殊情況下菩薩也可以殺生,而且不殺還犯戒。如果有個歹徒拿著炸彈行兇,作為菩薩,必須挺身而出殺了歹徒。那麼,古代那些疾惡如仇的俠義之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把歹徒殺掉,是不是菩薩行為呢?其實這不屬於菩薩行為。為什麼?原因是他是帶著嗔恨心去殺人,而菩薩是對歹徒生起了極大的悲心,可憐他因為無知而造下惡業,將生生世世在地獄受極大苦報。不但會給他人造成傷害,更會給自己造成傷害。所以,菩薩為拯救他寧願自己因殺生而下地獄,也不能讓他造下這一惡業。

問: 吃素後,蛋類能不能吃?
答: 一個嚴格吃素的人,是不吃蛋類食品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論基礎,是為了不殺生,為了體現對眾生的慈悲。而雞蛋是生命的胚胎,特別是一些有性的雞蛋,吃了也會涉及到殺生。當然,現在養雞場裏出來的雞蛋,很多是沒有爸爸的雞蛋,也可以說是沒有生命,這樣應該是不屬於殺生的範疇。有些人如果實在想吃,倒也沒有太大的妨礙。

問: 誦經不吃素有罪業嗎?
答: 關於吃素的問題,只要是不殺生就沒有太大的關係。能吃素當然最好,不吃素的人一定要堅持不殺生的原則。


問: 請法師談談佛教裏素食方面的問題。
答: 漢傳佛教有三大特色:素食、單身與僧裝。原始佛教的僧團中,並不是嚴格的素食。關於素食的問題,是在《梵網經》、《楞伽經》、《楞嚴經》及《涅槃經》等大乘經典中才有明確的規定。漢傳佛教的素食是從梁武帝時代開始的,我認為,素食是佛教所提倡的慈悲的最好體現,吃肉多多少少會涉及到殺生,有消費者,必然會有人去造業,大家都不吃,也就不會有人去殺。原始佛教允許食肉,是由於僧人必須乞食,乞食是不可能挑選的;而藏傳佛教食肉,則是由於地域條件所限,在蔬菜匱乏的高原,不食肉幾乎無法維持生存。因此,南傳佛教、藏傳佛教食肉是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不過他們食肉也是前提的,必須是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的動物肉才可食。

有關居士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疑問

問: 在家學佛會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答: 既然是在家居士,當然還是可以正常地談情說愛,結婚生子,只要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在五戒允許的範圍內。吃素的問題也不定一非要堅持,能吃素當然最好,不能吃素的話,只要不殺生,吃三淨肉也是可以的。所以說,學佛對我們的家庭生活是沒有任何妨礙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佛使我們的道德得到了淨化,使我們的人格得到了昇華,這對於維護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有著根本的保障。

問: 家庭中是否可以養小鳥?
答: 根據菩薩戒的規定,家庭中是不可以豢養狸貓豬狗。但有很多人通過養小動物來獲得生活的樂趣,並形成了一種業餘愛好。但我們可以想像,把小鳥關在籠子裏,是限制了它的自由,損害了它的正常權利,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不僅人類有人權,一切眾生都有眾生權。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誰也不從屬於誰,動物也應當有自己的自由生存權利,為什麼我們要迫使它陪伴著我們,迫使它為我們服務?除非它自己願意。由此可見,我們為了博得自己開心而限制它的自由,這本身是一種不慈悲的表現。但是話又說回來,有些小鳥從小就長在鳥籠裏,已經失去了生存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既然已經養了,還是要繼續養下去,最好是給它換個更大的空間,以慈悲之心來對待它,而不是當作寵物來取樂。

問: 學佛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答: 很多人覺得學佛是逃避現實,什麼是現實呢?我們一般人所說的現實,只是代表著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結婚、成家、生孩子、找工作,賺錢,追名逐利。通常的行情是按這樣生活方式去生活去追求,便是積極的人生,而出家通通放棄這些,於是人們便覺得出家是逃避現實。事實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一、學佛並不要求一定要出家,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只占少數的一部分。而沒有出家的在家佛教徒他可以和世俗一般人一樣,過著常人的生活。至於出家人雖然放棄世俗的生活及追求,但他有他的現實,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而論人生的追求來說,出家人則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應該是為追求真理、為成就智慧而活著,為利益眾生而活著。又怎麼能說出家人是消極避世的呢?

有關佛教在社會弘揚的疑問

問: 有家庭會對從事弘法工作帶來影響嗎?
答: 培根有句話說得非常好,當你有家庭的時候,你的愛首先會給你的家人,而一個沒有家庭的人才可以把自己的愛平等地給每個人,把自己完全奉獻給社會。如果沒有家庭,對從事弘法的工作會更有利,當然有家庭也是可以做的,但有了家庭之後,就會有很多的責任要承擔,要為此操勞不休,所以,會有很多的牽掛,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

問: 戒律公開,讓社會對僧人的行為起一定的監督作用,是不是更有利於佛教的良好發展?
答: 關於公開戒律,使社會對僧團產生一定的監督作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現在國民素質太差,就像提倡民主制度一樣,在國民素質沒有達到相當水準之時,一味地提倡民主就可能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我認為,在民眾素質提高的將來,公開戒律是完全可能的。在泰國、緬甸等南傳佛教地區,每位元男性都有出家的經歷,都知道戒律,的確可以對僧團起到監督的作用,對僧團自身的健康發展也確實是有利的。

問: 我想請法師說一些大陸僧團的現狀。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呢?因為大家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在新的世紀,儒學好像還沒有佛教更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大陸的僧團是不是做好了準備,充分地利用這個時機去弘揚佛教? 
答: 其實我們一直都很關心這個問題。這幾年,我到臺灣參訪了幾次,覺得臺灣佛教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從整體來看,臺灣佛教基本上走的是人生佛教的路線,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育方面,佛教界既開辦面向社會的大學,也開辦專門的佛學院和研究所;在弘法方面,臺灣佛教界有五家電視臺,還有多媒體弘法、音像弘法等多種管道,每個寺廟還有定期的講經、講座和共修活動;在慈善事業方面,最著名的就是證嚴法師的慈濟功德會,事業做得非常大。看了臺灣佛教的情況後,我曾在《法音》上發表過一篇《臺灣佛教見聞記》。大陸佛教與臺灣佛教從體系到文化背景都是相通的,所以走的道路大致不會相差太遠。目前,大陸佛教基本上也是朝著這樣一個方向在發展,也逐漸在教育、弘法和慈善方面開展工作。 
   當然,大陸佛教的發展在吸取、借鑒臺灣佛教的經驗的同時,也要避免他們的不足。在臺灣參訪期間,各地都曾邀請我去演講或者進行座談,我也談了自己思考的幾個問題。首先是學術與信仰的問題,臺灣將大批法師送到歐美和日本去攻讀學位,結果這種學術化傾向導致了信仰的相對淡化;其次是內修與外弘的問題,僧人如何使自己的修行和弘法事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時過分入世地做佛教事業,反而會忽略自己的內修;第三就?quot;出世與入世的問題。大陸佛教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可能出現類似問題況,正確處理好這幾方面的關係非常重要。 
   目前,大陸佛教界面臨的問題也很多。僧團制度的建設就是現在的首要問題,我們知道,僧團純粹是靠制度來維繫的,僧人來自十方,需要良好的制度才能保障僧團的穩定發展。其次,對戒律的弘揚也不是很得力,現在佛教界已經開始關心這方面的問題。還有就是僧教育的問題,不久前在蘇州召開了一次佛教教育學術研討會,我在會上發表了題為《我理想中的僧教育》的報告。中國古代的僧教育是叢林式教育,民國年間以來才改變為學院式教育。學院教育基本是以傳授知識為主,不太重視素質教育,出家人往往因此而忽略了信心、道念及僧格的養成。雖說在佛學院的幾年學習可能會學到很多佛教基礎知識,但素質教育不能跟上的話,就違背了僧教育的初衷。所以,佛教教育也有待改進。在漢傳佛教地區,出家人在當學生期間就會被稱為法師,畢業後還是法師,幾十年後還是法師,裏面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教育制度不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另外,教材的問題也很多,不少地方都在進行辦學實驗,但對於教育的宗旨,也就是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並不是很明確。 
   還有就是慈善事業的開展,尤其是在大陸,雖然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是還有很多地方非常窮,宗教界應當有能力來做慈善事業的牽頭人。
   再就是佛法的弘揚與普及的問題。類似柏林寺舉辦的夏令營在臺灣非常之多,很多道場到了夏天就開始舉辦活動,參加的物件有老師、大中小學生、家庭婦女等各種類型的都有。臺灣僧眾的文化素質都很高,唯覺法師手下留美的博士就有一大批。此外,面向社會上開展短期出家的活動,以及吸收在家眾進入佛學院學習,都可以作為高素質僧才的重要來源。目前大陸在這些方面還做得不夠,主要問題不是在經濟方面,關鍵是很多道場的住持還缺乏這方面的理念。將來我們要做的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使弘法、教育和慈善在佛教界形成良好的風氣,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在家居士們參與進來,乃至發心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一淨化社會人心的事業中來。


問: 現在政府是不是允許佛教界辦自己的大學,醫院,成立慈善機構呢?
答: 從憲法方面來看,應該是沒什麼障礙,是不是可行,關鍵還是意識形態的問題。社會上有些大學拒絕出家人進去聽課,這種規定實在是很不合理,出家人是不是公民?如果是公民,為什麼不能到大學裏去接受教育?另外,出家人不能以出家人的身份到大學裏面去講課,這一情況也有待改進。至於辦學,現在各地都在開辦私立學校,為什麼宗教界不能辦學呢?我想,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在這方面應該會慢慢的放寬的。


問: 我想談談佛法、佛教、佛學和科技文化知識是不是互相包容的問題,是不是說進入僧人隊伍就要排斥科學?我有一個特別深的感受,就拿戰爭來說,武器肯定能製造戰爭,但目前的世界和平不是靠宗教而是靠武器來維持的,也就是說,武器在製造戰爭的同時也能制止戰爭。為什麼中國在過去幾百年一直遭受侵略?就是因為我們科技上不去,經濟比較落後,使西方國家在這些方面比我們領先了很多。還有,戰爭給中國帶來很多苦難,雖然中國信佛、通道很盛,但並沒能夠因此避免戰爭。 
答: 佛法有佛法解決的領域,科學有科學解決的領域,不要把它們摻合在一起談。科學是一種工具,而佛法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智慧。科學作為工具,需要健全的精神去運用它,去指導它。如果沒有心靈健康的實踐者,科學就會成為世界的禍害。所以佛法不排斥科學,只是教導我們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來看待科學的長處和不足,同時對科學給予正確的指導。 
   另外,現在的科學還是偏向於對物質世界的改善。過去我們總認為科學是萬能的,事實上是不是這樣?關於生命現象的知識,我們的確比以前掌握得更多,但對於精神領域的問題依舊是很無知。我們可以用手術刀把患病的胃切除,可當我們煩惱的時候,卻無法用手術刀把我們的煩惱切除。今天的人一味強調發展經濟,這種想法是非常盲目的,發展的意義是什麼?發展是眾生的共業,是世界的潮流。但一味發展經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生活水準是提高了,但社會道德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甚至出現了道德淪喪的傾向。發展還帶來了什麼?空氣的污染,能源的過度開發,又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被破壞得滿目蒼痍,各種自然災害層出不窮,長此以往,後果將不堪設想。在澳洲,隨便砍一棵樹或挖一塊石頭都是不行的,而我們卻為了發展經濟把大片森林都毀滅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又將以什麼作為生存的資源?發展的利弊應當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發展不一定就是好事。 
   至於武器和戰爭的問題,目前,人類所擁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毀滅幾十次,通過發展核武器來互相制衡,是制止戰爭爆發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嗎?我們又怎樣才能保證這些核武器會得到安全的保存?所以,不管科技如何發展,社會如何發展,關鍵還是要有健全的理念來指導,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法和發展科技是不矛盾的。

問: 過去的寺院是自給自足的,現在多數寺廟都沒有這種條件,假如連居士的供養也沒有,僧人的生活將怎麼維持?
答: 原始僧團實施的是乞食制度,但這一制度在中國始終沒有很好地實施過,這和中國的國情及文化背景有關。漢傳佛教從道安時代到禪宗的興起,在戒律之外還有一套清規僧制,這與傳統的封建君主制度有關係。目前港臺地區的寺廟基本上是私有的,經濟來源依靠十方供養和一些企業的支援捐助。國內寺院多數是十方叢林,經濟上反倒可以獨立,一些寺院同時還是旅遊景點,經濟收入更為穩定。因此,國內佛教事業的發展關鍵在於正確理念的引導,比如僧才的培養,慈善和弘法事業的開展,在此同時,還要處理好出世與入世、學術與信仰、內修與外弘等問題,這些都直接關係到佛教本身的健康發展,比經濟問題更為重要。   

有關於出家的疑問

問: 曾經發願出家,後來沒有出家,行嗎?
答: 沒有出家就沒有出家嘛,想出家的時候再出嘛!

問: 出家是不是消極避世的選擇?
答: 你們覺得出家是一種逃避,我還覺得世俗的生活是一種逃避,為什麼這麼說呢?前面講到,在我們生命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我們的心性,那才是生命真正的自我,如果我們不向內追求,而是盲目地向外尋找,通過各種娛樂來麻醉自己,不是一種最大的逃避嗎?
   每個人只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是消極厭世,都算不上逃避。你們的追求是求學,是成家立業,我們的追求是開智慧、完善人格,從人生的追求來看,我們比你們還積極。社會上的大多數人只是在過一種習俗所約定的生活,更多的時候是身不由己的。什麼是消極?什麼是積極?對每個人來說,消極和積極都是相對的,我們選擇了文科的時候對理科就會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選擇經商的時候就會對做學問表現出消極的態度。

問: 出家後是不是就沒有煩惱了?
答: 如果沒有煩惱就成佛了。但對於世間的人來說,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修養不同,煩惱自然也就不同。俗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煩惱是哪里來的?是自己找來的。一個人超然物外的人,煩惱自然會少很多,而我們要求得越多,煩惱相應也就越多。我們想要結婚成家,殊不知,結婚成家就是煩惱的開始,而生兒育女更是牽掛的開始;我們想要事業有成,可是,事業做得越大,我們就會陷得越深,就會有操不完的心,有忙不完的工作。
   我出家二十多年,從來都沒有擔心過家庭和工作之類的問題,所以,這些煩惱對我來說都不存在。就我個人來說,一直是隨緣弘法,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盡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也沒有非要完成不可的事情,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執著,煩惱應該說是不太明顯。

問: 出家要有什麼條件?
答: 關鍵是你的認識,如果你覺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選擇,只有走這條路,人生才會過得有意義,具有這種觀念是選擇出家的最基本條件。如果你還沒有形成這種認識,暫時先不要出家。另外,家裏的關係要處理好。佛經裏講,父母不聽,不得出家。但這卻不是原則性的,歷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像虛雲老和尚,雖然沒有征得父母同意也還是出家了。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因為很多父母對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讓他們同意了再出家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有的人不管父母是不是同意就跑出來了,這種情況也很多。
   如果已經結婚了,出家之前當然先要離婚。從年齡上看,戒律裏規定,7歲以下不能出家,60歲以上不能出家,因為在那樣的年齡連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還要人家養著你。所以說,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也不能出家,不能出家後讓別人來照顧你。還有其他一些條件,比如說,如果擔任比較重要的黨政職務,必須辭職之後才能出家;如果欠了債,必須把債還清以後才能出家;還有一些其他的條件,如陰陽人不能出家,犯了破壞他人梵行、賊住等重罪的不能出家,也就是曾以在家人身份假冒出家人參與過僧團內部重要會議的人不能出家。總之,有十三種情況會造成出家的障礙,這主要是為了保證佛教的健康發展。 
   下面再回答一下你們所關心的另一些問題。對於出家人來說,戶口和檔案都不重要,很多寺院裏的僧人都沒有戶口,真正把戶口遷到寺廟裏面的沒有幾個。我所在的南普陀住了三百多個出家人,差不多只有二、三十個人有戶口。如果寺院希望有些人能夠長期地、穩定地住在那裏,就會設法將其戶口遷到寺院,但對出家人來說,這些都不重要,無論有沒有戶口,待遇是一樣的。另外,你住在哪個寺院,就由哪個寺院給你提供日常所需及醫療費用。寺院的經濟是獨立的,國家對於寺院的政策是自己養活自己。每個寺院都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某些寺院擁有土地,可以從事一些農業生產,還有很多寺院的收入來自旅遊業。僧人的基本生活絕對有保障,在可能的情況下,寺院還會將部分收入用於慈善和弘法活動的開展。

有關佛、菩薩信仰的疑問

問: 為什麼佛陀要有大因緣才說法?
答: 佛說法當然是要有因緣,沒有因緣怎麼說法?就以我們的講座為例,如果這個講堂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沒有聽法的因緣,那我能講給誰聽呢?這是其一,其二呢,如果我在這裏給大家講唯識三十頌或八識規矩頌,你們能不能聽得懂呢?肯定是聽不懂。所以還要根據大家的根基來說法,聽眾的根基也是因緣之一。
   佛陀說法是應不同根基的眾生說不同的法,是應機設教。如果不講究因緣,不講究契理契機,同樣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說法需要有大因緣。

問: 佛是不是永恆的?或者也要受無常規律的支配?
答: 我們說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永恆的,但是佛為什麼跟眾生不同?首先,佛陀已成就了無限智慧,這種智慧是永恆的;其次,佛陀所證得的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發展規律,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等,這種規律是永恆的;另外,佛陀還是徹底地斷除了煩惱,成就了的是圓滿的慈悲和道德,所以,佛陀也我們是不同的。


問: 佛說唯我獨尊,與諸法無我是不是矛盾?
答: 佛陀所說的唯我獨尊的這個,我們不可將它簡單地理解為諸法無我唯我獨尊的這個,是代表著佛所證得的最圓滿的智慧。佛是智者、覺者,佛陀的智慧是最清淨圓滿的智慧,因此唯我獨尊,我們不能望文生義。


問: 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為什麼會出現很多佛呢?如釋迦牟尼前面有迦葉佛,釋迦牟尼以後還有彌勒佛。
答: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域,但只是在這一段時間內。再過很長時間之後,就會出現下一任佛陀,即彌勒佛;彌勒佛之後,還會有另一任佛陀。而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已經過去了無數任佛陀。所以,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我們說這個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的教化區,僅僅是指這一任而言。


問: 佛與菩薩、羅漢各自的區別是什麼? 
答: 成佛是以菩薩道的修行為基礎,因此,菩薩是屬於因地上的修行,而佛是果位上的圓滿。如果說佛陀的功德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滿,那麼菩薩的功德就是初一到十四的月亮,十地菩薩已接近于佛的果位,就如十三、十四的月亮,而初發心菩薩就象初一、初二的月牙那樣,只有微弱的光芒。


問: 佛是什麼?是否指一個人的道德好壞或對人生、對世界觀的看法?
答: 佛,就是覺悟的人,是智慧、慈悲、道德,都達到究竟圓滿的人,也是徹底斷除了痛苦和煩惱的人,是獲得了至高無上的人格的人。


問: 假如有位元婦女需要佛陀成為他的丈夫,那佛成全她嗎? 
答: 佛陀的慈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不是沒有原則的慈悲。如果有個人要上吊,希望你佈施一根繩子,你能不能給他繩子呢?如果有個人要自殺,希望你佈施一些毒藥,你能不能給他毒藥呢?如果有個人要搶劫,希望你去幫忙,你能不能去幫忙呢?這些對眾生有害無益的事情,我們是不能做的。因此,佛陀對眾生的慈悲是為了給眾生帶來利益和安樂,而這利益和安樂不僅僅是眼前的,也關係到眾生的未來。


問: 剛才您說佛陀也有做不到的事情,能不能具體說明一下?
答: 佛陀在世的時候要度一個老太太,但她就是不肯見佛陀。每當佛陀走到她的面前,她就把臉轉過去。一次,佛陀變現了十幾個化身分別站在她的前後左右,結果她就把眼睛閉了起來。因為她沒有善根,所以連佛陀都無法度她。

有關世人對佛教誤解的疑問

問: 倘若世間所有的人都信佛法的話,社會是怎樣的呢? 
答: 當然,僅僅是信佛還不夠,還要學佛所學,行佛所行。如果在這個世間,人人都能學佛,奉行五戒十善,沒有殺生、沒有偷盜、沒有相互的欺詐、沒有彼此的敵視,沒有自私自利的行為,那我們完全可以想像,這將是怎樣一個安樂祥和的社會。


問: 世人把佛作為神來祭拜,怎麼辦?
答: 的確很多人是將佛當作神來祭拜,但他能夠祭拜佛陀,總是有向善之心。作為我們學佛的居士來講,應該將自己學到的佛法告訴他,讓他懂得怎樣來認識佛陀,懂得怎樣來學佛。

問: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
答: 無常,是世間的真相,是人生的實質,能認識到無常是智慧的表現。而認識無常的意義恰恰是要我們認清人生的現實真相。
   至於世間的人總是將無常當作幸福生活的重要障礙,當作破壞幸福生活的無形殺手,那是你的錯誤觀念造成的。相反如果我們能看透無常的本質,無論是破產還是親人的死亡都不會使我們悲痛欲絕。一個人能夠看破無常,就不會因世間的無常變化帶來痛苦。


問: 請問法師如今社會高速發展,比起古人的生活條件來說,今天的人是更加幸福了。佛法中所說的,這似乎都是一些帶有消極性的觀念,人有了這些觀念是否會導致社會的停滯不前呢?
答: 現代的人喜歡講進步和發展,當然就這個概念的自身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想像中進步和發展總是要比停滯和落後要好的多。可是我們現在的社會發展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現在講進步和發展是有特定物件的。那就是指的是:經濟和科技。許多國家都在極力的發展經濟,發展科技。在一味的強調經濟和科技發展浪潮中,傳統的、自然的、人文的許多寶貴東西卻失去了。比如純樸的民風,傳統的社會美德,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悠閒的心境等都在漸漸的失去。這種付出這麼大的待價的發展,是否值得呢?
   何況人類幸福,單純的靠經濟條件並不能完成的達到,因為幸福不僅僅指物質方面的,關鍵還在於是否擁有良好的心態、身體的建康、和諧的家庭等。這些都是組成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衣食無憂,擁有許多的金錢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幸福的。
   再說《心經》中所說的等,是否就是一些消極的觀念呢?其實不是。首先我們要知道《心經》所說的和通常人們所理解的,指一無所有是不一樣的。佛教所說的,是要否定我們錯誤的認識和執著。而人類的煩惱和痛苦都是錯誤的認識和執著造成的。比如我們一味強調經濟的發展,這背後是否隱藏著,經濟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超過其他一切的觀念呢?如果說是這樣的話,這種錯誤的觀念顯然造成發展經濟中帶來種種付面影響的根源。而我們現實種種物質條件的執著,更是導致人生痛苦的主要原因。世界上的任何東西本來都是傷害不了人的,可是我們一旦執著了它都會對我們構成傷害。


問: 世間人將佛教作為迷信,以為佛菩薩就是佛像、菩薩像,不聽也不信,怎麼辦?
答: 這就需要你的善巧方便,一般會說這種話的人都不懂佛教是什麼,你就可以進一步問他,既然不懂,何以認為佛教是迷信?這本身就是種迷信。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八正道裏面就有正見,對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對宇宙人生的正確認識上,相反,世間的人都是生活在迷信中,對金錢、對地位、對感情、對鬼神的迷信中。


問: 既然人的自身有很多缺點,那為什麼我們又要依靠自己呢?
答: 如果不依靠自己,那麼應當靠誰呢?很多事情是無法請別人幫忙的,口渴的時候,誰能代替我們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茶才能解決;別人喝的茶只能解別人的渴。同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的煩惱都是自己的,所以,也只有自己去解決,推而廣之,人生的很多問題都是如此。人類的確有很多缺點,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克服自己的軟弱、克服自己的愚癡,克服人格上種種不足,這就是我們在修行中所要解決的。


問: 如果不執著的話,是不是會過於消極?
答: 當我們認准一個目標時,我們可以隨著這種緣去努力。即使沒有執著,一樣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在做的過程中保有良好的心態;但如果我們執著於這件事的話,就會被它的發展變化左右我們的情緒,傷害我們的心靈。佛法告訴我們,每件事情的成敗都是由眾多條件組成的,只要我們懂得從因緣來分析,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來認識,就不會一廂情願地執著於結果。
   弘法也是同樣,過去的那些高僧大德們,雖然也在以各種方式救度眾生,但不會執著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祖師雲:做水月道場,空花佛事,世間的一切都象水中的月亮般虛幻。雖然如此,該做的事業還是要去做,該度的眾生還是要去度,因為世間的眾生都在生死中沉淪,他們的痛苦需要有人幫助去解決,但做的時候又不能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所執著,不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也是佛法中所說的空和有的關係,要認識到事物的空,但這種空不是虛無;同時也要認識到事物的有,但這種有只是緣起的假相。只有正確認識到空和有的相互關係,我們才能夠將弘法和修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做事的時候也能體會到自在的感覺。


問: 成佛的功德和為百姓謀福利的功德哪個更大?法師剛才說到,有人為了感情而投河自殺,但如果沒有感情,在座的人每個人都不會存在;如果大家都不去掙錢,在座的每個人都會餓死。我覺得佛是解除人們心靈困惑的醫生,而那些為百姓謀福利的,是為大家的生存做貢獻。有句話叫做:找到幸福偉大的人,不屑于貶低平凡的幸福;沒有找到偉大幸福的人,沒有資格貶低平凡的幸福。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貶低那些從中掙錢、從愛情中獲得幸福的人吧?
答: 我講的東西本來是不矛盾的,是你把它們對立起來了。佛教並不反對財富,但獲得財富有不同手段,有合法和非法的區別;使用財富也有不同的方式,有正確和錯誤的區別,學佛是為了幫助我們以合法的手段獲得財富,以正確的方式處理財富。而我們分析、批判那些為感情挫折而去投河的人,也是希望大家能夠客觀地看待感情生活,擁有一份健康的感情,而不是被感情所傷害,甚至因為盲目的衝動走上絕路。去年,南澳有幾所大學請我作感情方面的講座,題目就?談情說愛,如何才能使感情健康發展,而不是陷入情感的困境之中?就要以佛法的智慧作為指導,我們今天所講的心靈環保也是本著同樣的目的。
   至於成佛和利益眾生也是不矛盾的。成佛就是建立在利益眾生的基礎上,只有利益眾生,才能積累成佛的福德資糧。《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眾生就像樹根一樣,諸佛菩薩就像花果一樣,沒有樹根,就沒有花果。所以,令眾生歡喜,就是令諸佛歡喜,尊重眾生,就是尊重如來。我們由此可以看到,成佛和利益眾生完全是一致的,你沒有理解好,才會將它們給對立起來。


問: 我再補充一下,從我所瞭解佛陀的一生事業,都是為了解決眾生心靈的煩惱,但並沒有去做種田這種實事。我所說的為百姓謀利,是指吃飯穿衣這些具體的生活。這兩種的功德有沒有區別?如果說佛陀的事業是偉大的,那麼,讓老百姓吃飽穿暖是不是也有著同樣的功德?一個是側重于心靈,一個是側重於物質,我覺得這兩方面都不可或缺,沒有必要貶低任何一個。可能我沒有理解您的意思,但是學佛的人經常會有這種說法,認為解決人類的心靈痛苦是世上最偉大的事業,但為百姓謀福利的事業無非是飲食男女之類俗事,是不是有這個流弊? 
答: 佛陀度化眾生的本身就是一種利益社會的福利事業,我也沒有貶低那些為社會辦實事的人。每個人在生活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層面的需要,對衣食無著的人來說,吃飽穿暖是最重要的;對流落街頭的人來說,有個遮風避雨的房屋是最重要的;對孩子來說,可能覺得一件新衣、一根冰棍就很重要了。而我們從宏觀上來看,從人生的究竟幸福上來說,一個人能夠把握真理、開發智慧、徹底地斷除煩惱,的確比一塊麵包、一件新衣要重要些。當然,對沒有麵包的人而言,的確需要先解決麵包的問題。


問: 修小乘的人會不會接受大乘法門?
答: 任何一個法門的弘揚都有它特定的針對性。從《法華經》的角度來說,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要成佛。所以《法華經》的思想是會三歸一,開權顯實。佛陀一生說法,有時針對人天乘而說,有時是針對聲聞乘而說,有時是針對緣覺乘而說,也有時是針對大乘而說,五乘教法都是根據不同的根基而說。佛陀所說的法並不都是究竟了義的,也不是每一句都是絕對的真理,因為他要根據對方的接受程度來說法。所以,佛陀的說法並不都是直暢本懷,雖然他想把最好的東西給你,但問題是你能不能接受?所以《維摩詰經》裏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有的人只能接受人天乘,有的人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接受其他幾乘。小乘法也是佛陀所說,人天乘法也是佛陀所說,但佛陀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並不是說不能弘揚小乘,而是說不要以此為最終的目的。如果有人只能接受人天乘、聲聞乘,給他講這些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以為這種引導就是最究竟的引導,因為這只是度眾生的方便。


問: 對佛教徒來說,重點應當是先自己悟道,還是先以自己所學的佛法去救度眾生?假如要悟道後再度眾生,那今生不悟道的話,不是一舉二失了嗎?
答: 這兩種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據的。聲聞乘的修行就是著重於自己了脫生死,然後再去度眾生,這樣比較有把握;菩薩乘的修行則著重於從利他中完善自己,當我們無私地幫助別人之時,就是在克服自己私心;當我們慷慨地佈施之時,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嗇。所以,這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至於哪種方式更合適,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問: 有人認為佛教徒是禁欲主義者,這種看法正確嗎?而學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答: 佛教對並不是絕對地否定。因為欲望,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善的一面,也有不善的一面。佛教反對我們縱欲,但並不壓制我們合理的、善良的欲望。所謂禁欲,就是要以苦行來克服所有的欲望,而佛教從一開始就反對這種自苦其身的修行方式。對於在家居士來說,正常的、符合道德規範的欲望都是和修行不違背的。
   至於快樂的問題,人類的快樂大體是來自於欲望的滿足,這是大多數人獲得快樂的途徑。而從佛法的修行上來說,快樂還可以通過禪定的修習而獲得,而且這種快樂遠遠超過欲望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所以,佛法在欲樂之外還提倡法樂,認為學佛修行,應以追求法樂為先,因為法樂是平穩的、寧靜的。而欲望所帶來的快樂,會帶來許許多多的副面影響。

關於生死輪回的問題

問: 佛教裏的中陰身和聽起來的靈魂有些相近,佛教不信鬼神,是否矛盾?
答: 佛教說的中陰身與鬼魂不同,中陰身是眾生輪轉於六道的過渡階段,而鬼魂是六道中的一個類型。任何人死了都要經過中陰身的階段,但不一定都會變成鬼。佛教所說的鬼和中國傳統觀念也不同,中國人認為:任何人死了都可能變成鬼了,鬼是歸,是我們人生的歸依處。而佛法認為,人死後只有一部分會變成鬼。


問: 六道輪回的主體是什麼?
答: 一般的宗教講到輪回時都有一個主體,而佛教不講靈魂,也不講神我。所以在這一問題上,的確會使人產生很大的困惑:既然無我,又是什麼在促使我們生生世世地流轉六道?佛法認為,生命就像流水一樣。江河中的流水看似沒有什麼變化,其實,每一刻的水都不是原來的水:前面的水不是後面的水,後面的水也不是前面的水。但無論是哪部分的水都有它的一貫性和相續性。生命的延續也是同樣,它不是永恆的,也不是斷滅的,它相似相續而不常不斷。
   在唯識宗裏,對這一問題還有更為詳盡的說明,提出阿賴耶識作為生命延續的主體。或許有人會說:阿賴耶識和靈魂又有什麼區別呢?靈魂是永恆的,而阿賴耶識則念念生滅,相似相續。具體來說,作為生命主體而存在的阿賴耶識,其內涵會隨著我們的行為不斷改變。當然,將阿賴耶識作為生命延續的主體並不是非常精確的說法,如果我們一定要設想有個主體的話,不妨如此解釋。


問: 佛是人做的,螞蟻也是人做的,那麼,病毒和細菌如何解釋? 
答: 的確,佛也是人做的,螞蟻也是人做的,人能成佛,螞蟻也能成佛。
   有人說,素菜也有生命,吃素算不算殺生呢?根據聖嚴法師的解釋,他把生命分為幾個層次,最高級的是人;其次是豬馬牛羊之類,它們有記憶,也有簡單的思維;至於病毒和細菌之類是屬於非常低級的生物,它們只有細胞而沒有神經,不懂得苦樂,所以也就不存在殺生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感染病毒後,要趕緊治療才是。


問: 既無自性,那輪回者是誰呢?
答: 既無自性,那下麵在聽法者是誰呢?你們雖然沒有自性,但不是說你們就不存在。佛教講無我,因此,生命的延續像流水一樣不常不斷。以佛教的觀點來看,是由阿賴耶識在決定我們的生死流轉。本來這次還要講《佛教心理學》,是有關精神主體的狀況,其中探討到也包括這一問題。


問: 佛教怎麼看靈魂轉世的說法?
答: 佛教從緣起的角度,認為有情不存在固定不變的主體,並因此而否認靈魂。但否認靈魂並不等於否認生命的輪回,不否認生命的相續,在我們一期的生命結束之後,還會繼續隨著業力流轉於六道,地獄就是其中的一種生命狀態。


問: 天上的人是從哪里來的?
答: 天上的人是從人道中去的,我們能夠佈施、持戒,就能感得升天的果報,天人也會歡喜讚歎。當然,因緣因果是多生的,畜生雖然今生不能佈施持戒,但如果往昔的業緣成熟了,同樣可能就生到天上。所謂六道輪回,就是有情會依據自己的業力在六種不同的生命狀態中不斷地流轉。


問: 佛教不承認靈魂的存在,那麼,鬼和靈魂又有什麼區別?
答: 佛教雖然不承認靈魂的存在,但也不同意人死如燈滅的觀點。佛教認為,人在死亡後還存在著識,識像流水一樣不常不斷。所以佛教的生命觀是不斷不常,既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斷滅的。
   至於鬼,是六道眾生之一。它和人一樣,是一種生命形式的存在。


問: 六道裏的畜生道如何通過修行獲得解脫?
答: 真正能夠修行的主要還是人道的眾生。除人道以外,畜生道、天道、地獄道、餓鬼道的眾生都很難修行,因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障礙。天道是因為太快樂而想不到修行;地獄道是因為太痛苦而無法修行;畜生道因為太愚癡而沒有能力修行。而人道有苦有樂,就會有離苦得樂的希求,並且,人有智慧也有能力為改善自身幸福不斷地探討真理。那麼,畜生道的眾生又如何解脫?或者它們永遠就是畜生?畜生道的眾生也是果報生,果報一旦償還,就會隨著往昔的業力繼續流轉六道,當它們轉生到人道之時,就有機會修行了。


問: 六道中有鬼道,地獄中是不是也是鬼呢?
答: 鬼道是鬼道,地獄道是地獄道,兩者是不同的。地獄道眾生因為業力牽引而處於水深火熱的極度痛苦之中;但鬼道的眾生則和人道同樣,屬於一種生命的形式,本身有苦也有樂,並不是純粹的受苦。


問: 阿賴耶識沒有分別和執著的特性,它是怎樣投胎?中陰身有阿賴耶識嗎?在六道中,眾生怎樣相互依賴和制約?
答: 阿賴耶識的投胎主要是靠業力推動,不是阿賴耶識自己所能決定的。中陰身當然有阿賴耶識。至於六道眾生怎樣相互依賴,應當說,六道眾生是一種輪轉關係,相互的依賴並不是特別強,其中人道和畜生道的關係比較密切一點,和天道、地獄道的關係都不是很密切。


問: 世界初成的時候,人是從哪里來的?
答: 佛教以為人是從外星球來的,當時光音天的人到我們地球,是以一束光來的,看到地球非常美好,就留連忘返,看到樹上的果實,就摘幾個來吃,吃著吃著就再也回不去了,後來我們的世界就有人了。


問: 請法師講一講自己親眼所見的六道輪回的事例。
答: 六道輪回是人們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們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論的教育,人死如燈滅,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輪回的理論卻告訴我們:生命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並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續。
   常人的特點是什麼?就是眼見為實:我能看見的,我能感覺的就是事實,反之,則不能作為事實來接受。現代人總是跟著感覺走,但很少會對自己的感覺做一番考察,我們的感覺是否可靠?我們的感覺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根據佛法來看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感覺既粗糙又錯亂:首先是粗糙,我們的能感覺到事物非常有限,很多東西我們無法感知,比如微觀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放大鏡的發明,我們永遠都無法相信微觀世界的存在;我們也看不到宏觀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望遠鏡的發明,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宇宙的廣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以為千真萬確是真實存在的,並不一定就是客觀的真實。何必一定要我親眼見到才是真實有的呢?


問: 天堂和地獄究竟在哪里?
答: 天堂和地獄可以在我們的一念之間。當我們內心被喜悅充滿的時候,這一刻就是天堂;當我們內心被煩惱佔據的時候,這一刻就是地獄。天堂和地獄也可以在人間,有些人過得無牽無掛,灑脫自在,就如同身處天堂;也有的人貧病交加,精神崩潰,雖在人間,就如同身處地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充滿愛心、充滿慈悲心,那麼人間就是天堂,就是淨土;反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充滿痛苦,充滿嗔恨心,那麼人間就是地獄。我們學佛,要關心當下的天堂地獄。


問: 臨終的念頭很重要,那與業力推動生命輪回的關係如何呢?
答: 臨終的念頭就決定業力是善還是惡,臨終的善念會啟發善業的產生,反之,惡念就會引發惡業的產生,所以臨終一念直接關係業力的成熟,也直接關係到未來生命的去處。


問: 中陰身與神識有什麼關係?
答: 中陰身也是色身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的存在也是靠識在執持,就象我們的身體和識的關係一樣,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


問: 《瑜伽師地論》裏如何解釋試管嬰兒的投生?
答: 《瑜伽師地論》裏說,嬰兒的投生需要交合、中陰身介入等條件。在《瑜伽師地論》的時代,還沒有試管嬰兒的出現,那是不是就不能對這一現象作出解釋了呢?我想還是可以解釋的。因為當中陰身去投胎時,雖然需要男女交合為主要條件,但交合只是一個緣,其中最主要的是遺傳基因,是精和卵。試管嬰兒也要有中陰身去投胎,中陰身投胎時,雖然看不到男女交合的情景,可精和卵結合時,在中陰身境界裏就會出現男女交合的幻象,那麼它自然就會去投胎了。這也是因為它的業力所造成。


問: 人生的六道輪回是按次第的嗎?
答: 六道輪回沒什麼次第,是根據你的業力來決定,什麼業力成熟了,就投生到哪一道裏,沒有一定之規。


問: 識與名色是什麼樣的關係?當色身壞了之後,識又往何處去?
答: 當這一期的色身壞了之後,識就繼續下一期生命。就像這個電燈,電在源源不斷地在輸送,但燈泡卻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一個燈泡壞了,我們再換上一個,再壞就再換。生命的延續也是同樣,永遠都處在相似相續的狀態。


問: 天人的欲望比人間弱,那地獄眾生的欲望是否比人間強呢?
答: 地獄的眾生有沒有欲望呢?地獄的眾生雖然有欲望存在,但因為時刻處於痛苦的煎熬之中,所以,沒有時間來考慮自己的欲望。墮落在八寒地獄的已經凍成冰棍雪糕,再有什麼欲望也一同被凍結了。

問: 天人的智慧應該比人高,而且他們都有神通。能夠做到天人,他們的阿賴耶識中一定有很深的善根和福報,可為什麼天人不能修行?到底是聞不到佛法呢?還是佛菩薩不想度他們?他們的智慧比我們高,應該是相當容易得度,為什麼他們反而難度呢?
答: 天又分為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的人沉溺在欲樂裏,根本想不到去接觸佛法,他們覺得享樂才是最要緊的。經典中有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個叫耆婆在家弟子,是個名醫,僧團裏僧人病了都找他看,他醫術非常高明,藥到病除。耆婆因為這樣的功德,死後就升天了。一天,僧團裏又有一個比丘病了,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想到耆婆,就上天去找他,想讓耆婆再來人間幫忙治病。目見連尊者找到耆婆時,他正率領眾天女去參加舞會,遇見尊者後,只看了一眼,車都沒停就揚長而去。目犍蓮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師傅,覺得耆婆很無禮:我到天上來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將車定住質問耆婆,結果耆婆回答說:師傅呵,享樂要緊,我念在師徒一場的份上還看你一眼呢,其他的人連看你的功夫都沒有呵。所以,欲界天的人福報雖大,但往往沉溺於享樂,早已將修道置之度外。
   那麼,而色界天的情況又如何呢?色界天的人一味安住在定樂裏中,沉浸在禪定帶來的喜悅裏,也不能進一步修習解脫道。
   天人的因往昔的善業帶來了極大的福報,可以隨心所欲地享樂,不像在我們的娑婆世界,到處都有天災人禍,有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所以,他們缺乏修行的動力,而智慧要通過修行和磨練才能引發出來。天人雖有善根、有福報,但對於欲樂和定樂的貪著使其自身的智慧被覆蓋了,不再產生作用,並因耽於享樂而無暇開發智慧。相反,世間的人有心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脫,通過聞思修而修習解脫道,更容易得度。

問: 鬼道比人道低下,是因為鬼道眾生福報不如人道眾生,但為什麼鬼道裏的神福報比人道眾生還大呢?
答: 說鬼道的眾生福報比人道低,只是從通常的情況來說,是作整體上而不是個別的比較。鬼道裏的眾生雖然有共業,但也有別業,一些有地位的鬼,福報、威德都很大;就像發達國家也有很窮的人,貧困國家也有很富的人是同樣的道理。

有關在家居士如何處理僧團關係疑問

問: 如果出家人做錯事,在家人是否可以指出他的錯誤?
答: 在佛陀的時代,僧團每半個月要開一次會,在會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然後進行檢討。至於在家人,因為對僧團中的很多情況都不是很瞭解,還是不管為好!如果是出於善意,而且覺得自己有辦法幫助他,那也應當是可以的。


問: 怎樣和出家幾十年的師父溝通?
答: 怎樣和出家的師父溝通?我們要以恭敬的心、求法的心去向師父請教,不管他出家的時間有多長,我們都要同樣的恭敬和虔誠來對待。

有關認識*輪功的疑問

問: *輪功為什麼能蠱惑人心呵? 
答: *輪功為什麼能夠如此蠱惑人心?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法的弘揚得太少了。如果大家都能夠有機會接觸佛法,就會有辨別正邪的能力,*輪功自然也就沒有市場了。佛教界在九六年就開始批判*輪功,因為*輪功既依附佛教又貶低佛教,很多理論都是對信眾的誤導,只要稍有宗教常識的人都不會被矇騙。所以,要徹底消除*輪功的隱患,必須要從弘揚佛法入手,否則是很難從根本上發生作用。


問: 對李洪志所謂的圓滿、成佛、極樂世界,應如何區別?
答: 佛法所說的圓滿是三德具足,即智德、斷德、悲德。智德是智慧上的圓滿;悲德是慈悲心的圓滿;斷德是斷除了一切煩惱。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標準去衡量李洪志所說的圓滿,它究竟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兩者的區別也就能夠分清了。


問: 佛教也有*輪,與*輪功的*輪有什區別?
答: *輪屬於佛教的標誌,比喻佛陀所說的教法就像*輪摧毀一切。摧毀什麼呢?不是摧毀人類,而是摧毀人類的煩惱和世間邪見、邪說。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宣說四諦法門,就叫初轉*。現代很多氣功都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體系,為了傳播的需要,便依附於佛教或道教的典籍。不僅*輪功有這個現象,其他如菩提功等等,都盜用了佛教的部分內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氣功的盛行,對弘揚佛法也有一定好處,因為有些信徒就是從接觸氣功才走上了學佛之路。但那些氣功師往往對佛教只有一知半解,因此,難免誤導信徒,更有甚者,在盜用了佛教的內容後,又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以歪曲,*輪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李洪志盜用了佛教的業力、三界及*輪為自己所用,卻對其原有的內涵進行了極大的篡改。在這種情況之下,佛教又成為受害者。所以,在國家取締*輪功之前,佛教界就對*輪功現象展開了批判。

有關佛教與科學、哲學關係的疑問

問: 法師好像對現代的科學很不屑,請問法師自己用不用電扇空調?
答: 怎麼不用呵?雖然我是住在山裏,但同樣在使用電腦之類現代科技產品。我並不是對科學不屑,更不是要大家抵制現代科技,而是要指出科學的局限性,糾正大家一些錯誤的觀念和想法,使大家不要過分地迷信科學。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科學,科學的確為我們帶來了方便和舒適,但同時也縱容了我們的欲望,帶來了生態的破壞。就科學技術的本身來說,並沒有善惡之分,問題的關鍵是在於掌握和使用科學的人類。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比科學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正確的觀念和健全的心靈。


問: 佛法認為一切行為都來源於心,但科學說人的行為來源於思維,思維來源大腦。請問思維是來源於心還是來源於大腦呵?
答: 兩者並不矛盾。我們的行為首先來自於大腦。以舉手為例,如果是腦癱瘓的,手就舉不起來。但大腦又是由意識所控制的,所以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意識不能離開大腦,其實是錯誤的。近代的很多醫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存在著獨立於大腦之外的意識,它與大腦是相互依賴的,因此,我們的行為並不純粹是大腦的產物,意識則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問: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答: 佛法講緣起,從這個角度來說,宇宙萬物是沒有開始的。既然沒有開始,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就不能成立。人類對世界的起源的探討是直線式,所以才會沒完沒了地追究最初的那個開始;而佛教則認為是緣起的,是圓的,在一個圓形中有沒有開始和結束?它是無始無終的。


問: 為什麼佛法是用生命來實證的?科學和佛學有什麼不同?
答: 六祖惠能在《壇經》裏說過,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佛教解決的是生命問題,而不是物質現象,佛教和科學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不同。我們已經有了可以觀察星空,測量大海的儀器,有了可以觀測腦電波、心電圖的技術,但我們能不能發明一種儀器來測量我們的煩惱和痛苦?同時,科學是建立在我們現有的經驗的認識上;而佛法對真理的認識則是以無我為前提。所以,科學的認識永遠是有限的、變化的,牛頓曾是站則時代最前列的科學家,可愛因斯坦的出現又否定了牛頓的理論,但誰能保證愛因斯坦就不會再被否定呢?科學總是越新越好,總是能夠不斷地超越才好;而佛法的真理是直達本質的,因而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問: 人從何而來?如何看待達爾文的進化論?
答: 佛教認為人是從太空來的,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佛經裏記載的。當我們這個世界進入住的階段後,其他星球的人覺得他投生到我們這個世界的業力已經成熟,就憑著神通的力量來了。
   那麼至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科學界也是眾說紛紜,因此不需要我去解釋去了,你們大約會比我更清楚。


問: 古印度時為什麼會產生宿命觀?它之所以為人們接受的理由是什麼?
答: 宿命觀不僅在古印度有之,在世界各地的很多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中都有體現,也包括我們中國的傳統觀念,如莊子所說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至於宿命觀產生的原因,是出於人類對世界的探索,也就是從現象去考察它的根源,從果去考察因,無論什麼現象的產生都一定有它的原因所在。如果這種考察不是全面的、透徹的,就容易產生機械的、錯誤的認識,也因此而導致宿命論的產生。
   宿命觀為什麼會被大家接受呢?是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不能對事物的發生和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觀念所迷惑。


問: 佛教所講的唯心與哲學上講的唯心有什麼區別?
答: 佛教講的唯心跟哲學上的唯心是不同的。首先,哲學上的唯心是以心作為世界的第一性,而佛法是不建立第一因的;其次,唯心哲學中的心是常恒不變的,而佛法所講的心是因緣和合的,是條件的組合。第三,佛教儘管強調心在這個世界具有主導的作用,但並不認為心與世界有先後派生的作用,佛教認為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是一種相互依賴的存在。舉例來說,一個持刀殺人犯的犯罪根源是什麼?有人可能會認為根源是這把刀,有了刀才會去殺人,那麼把刀毀掉是不是就不會有謀殺事件發生呢?刀毀了,還可以用槍,用其他的兇器。犯罪的根源其實是在於我們的心,在於罪惡的、嗔恨的心。由此說明,心在任何事物的發展中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要改變這個世界,就是要從心的改變開始。儘管心的作用很大,但它並不是獨立的,世界也不是由它而產生的。

問: 馬克思對宗教的否定,說明馬克思主義認識理論有極限;但宗教或佛教對馬克思主義的否定能說明什麼? 
答: 大家大可不必因為馬克思對宗教的否定有什麼看法,並且,馬克思所否定的宗教並不包括佛教,馬克思是德國的,他所否定的主要是西方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等,馬克思還不懂得佛教是什麼,又怎麼否定呢?馬克思如果學過佛教的,我想他或許會學佛的。在馬克思的辯證哲學裏,如否定之否定、品質互變等,和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論也是相通的。尤其是中觀宗,在辯證法方面有嚴密大理論體系。記得恩格斯曾經說過,只有人類思維發展到一個較高程度上才能夠懂得辯證法,這包括有兩種人,一是古希臘的智者,一是印度的佛教徒,只有他們才懂得辯證法。佛法是佛所證知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凡是道德的、正確的、真實的,都屬於佛法的範疇。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論語、古希臘哲學、還是馬克思哲學,只要是真實的、正確的、道德的,同樣屬於佛法的範疇,反之,就是佛教所批判的物件。


問: 阿賴耶識是否是弗洛依德精神學說的翻版呢?是否是潛意識的代名詞呢?
答: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像:你爺爺是不是你孫子的翻版呢?佛教的阿賴耶識說,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提出的,弗洛依德的理論才多久?何況弗洛依德所分析的潛意識及無意識都非常簡單,而佛教所講的阿賴耶識更為詳盡。所以說,弗洛依德的學說與佛教的阿賴耶識說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有關佛教與中國文化關係的疑問

問: 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
答: 這個問題很大,我們知道,在秦漢以後,中國文化的主流基本是儒、釋、道三家。佛教雖是外來宗教,但跟中國傳統的文化水乳交織。就像外來的血液輸入你的血管,雖不是你的血液,但進入你的血管後,跟你的血液已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幾乎體現在方方面面:從中國哲學史來看,自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始終貫穿著佛教的哲學思想;而宋明理學,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維新代表人物梁啟超、康有為、譚詞同也還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來推廣社會改良。至於文學藝術領域,佛教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于蘭盆會、吃臘八粥等民俗活動也是淵源於佛教,甚至我們的日常用語中,也不知不覺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觀念,如煩惱、世界、因緣。而佛教的道德更對我們的人生有著相當的影響,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說,就是我們沿用至今的生活準則。這個問題很大,只好簡單地講一講。


問: 宗教境界、藝術境界、審美境界有什麼區別?
答: 這三者可以嚴格分開,也可以融為一體。所謂的藝術境界和自身的文化藝術素養有相當關係,如果接受佛教的一些思想,審美觀就會受到影響。古代很多文學藝術家都是佛教徒,如王維、蘇東坡等等,在他們的詩詞裏,在他們的作品裏,充滿了佛教思想,由此可見,宗教境界和藝術境界、審美境界是可以相通的。


問: 佛菩薩普度眾生,他們是否度化眾生的行為中得到某種滿足呢?
答: 佛陀普度眾生是以他的智慧和悲心,成佛有四大內容,就是悲、智、願、行,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因為他對世界上的眾生有無限的悲心,他成佛之後,他的悲心和願力在無窮無盡的世界中去度脫眾生。佛度眾生不是有心的,是自然的感應,不是我想要度才來度的,因為是無心的,所以才能做到千處祈求千處應,就象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人世間卻會顯現出千萬的月亮,何處有清淨的水,何處就會顯現出月亮,原因是什麼?月亮有心嗎?我們有清淨的心,有虔誠的心,佛菩薩就會和我們相應了,就會達到感應的效果,不可以用我們的常人的心去度佛菩薩,古人雲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況是佛菩薩呢?

 

 





主持人
濟群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