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見性中實現生活

 
  雲月是同,

  溪山各異,

  萬福萬福,

  是一是二。              

  ——·無門和尚

  禪的本質是示導見性。禪家說,見性成佛。見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縱與浪漫。禪的發展,到了唐代滑台大雲寺定宗旨之後,南宗的見性法門成為禪的正統。南宗融會了原有以《楞伽經》印心的唯識門和《金鍘經》的般若門。把空和有的價值體系,完全融會於無形;在蕩相遣執和轉識成智之間,悟出一個新的出路,那就是見性。因此,禪門不再是守空修定,而是淨心發慧;不再是狹隘的宗教修行,而是回歸到生活的實現本身。

  禪是講究般若智的,它重視生活的創造性和活潑性。禪不是刻板的傳述佛理,而是生動的、清醒的去過恬淡妙悅的生活。

  禪在唐朝宋之間,有了蓬勃的發展,呈現了五宗二派。如果各個禪林的風格加以比較,其宗風和心智的啟迪方法很少看到雷同之處。幾乎每一位禪者都是創新的,都是特別的、唯一的。所以禪的教誡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投注於活生生的生活之中,建立活潑的教法。

  禪的宗旨是直心任運,自|由自在,縱橫盡得。即使後來發展到機鋒棒喝,呵佛罵祖的境地,仍不失它穎悟的原味。每一個禪者,所傳遞的是清澄的智慧。他們的教法無非是要人在淨心中流露出自己的純真,那就是見性。

  中國禪的根本經典《六祖壇經》上記載: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見性是徹底醒覺的基礎。見性對現代人而言是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引發現代人在意識上轉變。特別是在價值觀念紛歧,生活緊張的社會裏,見性法門可促動一個人的自我統整,並回歸到生活的本身。

  禪有助於一個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它能促進自己所想的和實際做的之間的統整,避免知與行發生割裂,免除感情和理智分家的危險。人最忌諱被劈裂成兩半,變成疏離性的性格,這樣就會充滿著矛盾。而禪家所謂的見性,就是促進我們人格中自我的成長,提高自我的強度,使它具有堅韌和回應力。

  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E.Fromm)說:禪能如是的、客觀的去看人,而除了覺者之外,並沒有別的力量能做為我們生活的指引。因為每一個人的內在世界,都有醒覺和開悟的能力。禪者所奉行的心傳是自悟自度的醒覺,人只有見性,開啟內在的穎悟和光明性,才能生活得自在,才能從種種迷信和虛幻中解脫出來,淨化自己,認清自己,實現自己。六祖慧能說:

  內外不住,去來自|由,

  去除執心,通達無礙,

  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禪的見性法門就是要一個人生活得無礙,不讓自己屈從欲望的驅使,而要覺悟過來,成為生活的主人。見性的主要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作完整的把握。

無念與無相

  見性是一種無相、無念的意識的活動。現在我們要透過心理分析學理來分析無相和無念的意義。

  心理分析學自佛洛伊德(S,Freud)以來,就將心理的意識內容分為意識(conscius)六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cious)。所謂意識是由個人所知曉的心智內容組成。它與前意識和潛意識內容比起來,在分量上少得很多。意識的內容不斷在改變,有些從感官中輸入,大部分則從底層升上來。因此,意識往往受潛意識所幹擾。

  前意識的素材,透過聯想便可浮升到意識層面,它是人類記憶的根源。如果前意識受到壓抑(repression),有了障礙,便無法浮升到意識層面,而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它會改頭換面,在不經意出現,致幹擾意識的正常運作,造成許多情緒問題,偏見與執著,煩惱與焦慮,甚至精神生活失常。

  壓抑和權威性的良心(按:良心的意義不同于良知)所主持的檢查系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它是一個人接受文化、輿論、宗教的權威和嚴格訓誡,伴隨著懼怕和威脅,所建立的一套生活規範與觀念。它們連同絕對的權威,經過內在化作用而形成根深柢固的良心。它成為行動和意識活動的檢查站。是心理世界的警|察系統,心理一旦有了不合教條或規範的意念,就不假思索把它壓制下去。必要的時候,它有足夠的力量,把那些不見容的意識壓抑到潛意識裏頭去。這種壓仰的後果,將導致意識活動上的障礙。它產生情緒性的煩惱障和認知上的所知障

  壓抑顯然違反了人類理性和認知的過程。因為壓抑的素材並沒有得到淨化,沒有得到理解,只是囫圇吞棗地把它壓抑下去,所以它會成為心智的障礙。比如說,孝順是我國固有的美德,它應該建立在良知上,建立在理性與情性上,表現于父義、母義、兄友、弟恭、子孝的整體性上。孝順是親子間和諧的關係,是互相交流所建立起來的溫暖、情感、慈愛和理性。但是,倘若父母以嚴苛和兇暴的態度能待孩子,而孩子又懼于文化輿論和父親的權威,必須惟命是從,於是在孩子的心中建立了權威的良心,把自己的意見壓抑下去,沒有溝通的機會,久而久之壓抑到潛意識內容,就會成為焦虛的情緒、暴躁的衝動或偏執的態度。它破壞了情緒的平衡,而成為一切煩惱的根源。

  另一方面,權威性良心,強制自己惟命是從,其理性的開展也受到障礙。權威性的良心過強的人,不但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也失去平心思考的慧性。他們往往以過去所接受的刻板知見去判斷,所以是著相的,是成見的,是愚迷的。因此,透過權威良心建立的意識會障礙菩提自性的自然開展,成為所知障。

  透過權威所建立的良心,只能產生分別心,而不能見性發慧,處理生活上的事事物物。它使一個人陷入是非圈裏頭,以已有的價值觀念去挑剔別人或責備自己,起了偏見和成見之念,如果我們執著在這個檢查系統的有念裏,即使是善念也是邪念。

  《六祖壇經》中所謂的有念,是指習得的成見或教條式的刻板知見和觀念,甚至對知識的食古不化,都稱為有念。慧能的弟子法達,誦讀《法華經》已達三千遍,自己以為用功深厚,反倒起了貢高自負的我相。後來以過慧能無念和無相的啟發才悟道,慧能說: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

  顯然,在有念的情況下,我們會把一切所知所見,視為不易的定則。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知道得愈多,成見愈深,排斥得也愈多,抗拒學習(resistance to learning)新知的力量也就更大。反之,如果能夠以無念來處理所學的知識和觀念,不被成見所障,自然念念不被愚迷染,而能念念發慧,發出聰慧的創造力,使自己內在的菩提自性常現光明。壇經上說: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者,是為無念。

  悟無念法者,萬法皆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無念代表另一種涵義,就是一個人要能積極地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不要把自己拿來跟別人比較,如果把自己拿來跟別人比較,就等於否定自己,把自己變造成別人的樣子,而壓抑了自己的本質。事實上,每一個人的能力不同,性向有別,過去的經驗和環境都不相同。要想過得自在,享有自我實現self fulfillment)的生活,就必須根據自己的本質去生活。根據自己的根性因緣去實現大乘菩薩行,這樣一來,無論士、家、工、商各行各業,各在自己的崗位實現自己,行六波羅蜜,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自悟自度,不與別人比較,所以叫做無念。壇經上說:

  無念者,於念而無念。

  無念是從自己本質去生活的念,它又叫做直心。壇經上說:

  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倘若一個人自己不斷跟別人比較,就有了競爭。有了總總造作貪求的有念,就造成

  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所以要立無念為宗,只有無念才能在意識的活動過程中,保持暢通無滯,保持清淨的慧性,去來自|由,沒有壓抑所產生的焦慮、情緒化和煩惱。

  壇經上說:

  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

  今天,我們的社會普遍被煩惱塵勞所苦,是因為自己天天跟別人比較所產生的。

  無念顯然不是指百物不思,因為那就造成了著空的無記空。若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因此,壇經所謂空,是指從檢查系統中解脫出來,讓自己見自本性,流露出慈、悲、喜、拾來,使自己生活更自在,更不著相,而表現出活潑的智慧。故壇經上說:

  無才,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當一個人能真正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緣去過實現的生活時,就是真正的無念。

  因此,無念是通往自我實現的唯一之路。當我們能把一切比較、好壞、高下、成見通通放下時,就以根據如如實實的自己去過實現的生活,好就是無念。禪所謂的平常心就是這個無念的心,就是所謂的無心道人

  無念無持戒亦有密切的關係。戒在心理學心上可解釋為生活的格律,它本身就是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習慣,是一個人能夠過實現生活的因素之一。如果我們把戒視為強制自己的規範,加上懼怕犯戒和觸怒護法禪的權威,自己的生活就被一種強烈的檢查系統所控制。這一來,時時刻刻生活在懼怕犯戒之中,那種不安反而嚴重地損害了戒律,扭曲了戒相;人成為戒條的奴隸,而不是實踐萬德的主人。結果,持戒不能成為內禪外定的精神力量,反而成為一種負擔,生活變成了苦行,修行處處有了障礙。

  六祖慧能把持戒賦予積極的意義,經上說:

  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

  如果先有了邪行再來修戒,戒已經太遲了,因為那個邪行已經出現了。所以真正的戒是戒而無戒,心中自性清淨,常發智慧。因而壇經上說的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和解脫知見香),是權宜而說為五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性淨土見自心佛,是一個無念而純真的佛性。

  當我們放下虛幻的追求和貪念,放下權威良心對善惡是非的挑剔,而以一念清淨心發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維修眾善,心不執著時,那一念就是純真的一念,是無染無雜的一念,也是光明的一念,我們稱它叫無造作的念。

  至於無相則與無念略有不同,無相是指不被境界所牽。生活是自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作用,如果在互動的過程中,自己被境界所迷,把握不了自己,那麼自己就成為境界的奴隸,做不得主,那就要隨著境起生滅,而迷失了自己。一個做不得主的人,他的潛能意識中一定有一個心結在做崇,一個會對色相迷戀而失去覺性的人,是由於壓抑了清淨自性所致。無相表示自己不被物欲色相所迷,從而產生了肯定性和覺性。人唯有無相才可能看到真理,才可能認清自己,接納自己,做一個覺者,而生活在無障礙之中,壇經上說:

  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

  能做到無相無念,心靈就算是真正自|由了,自己也能從權威的良心中解放出來,無善無惡,非善非惡,放曠而行,觸目遇緣無非是道,行、住、坐、臥處處是道場。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實現生活。

自性與見性

  其次,我們討論自性、慧性和見性和問題。心理分析學把人格分成三個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並將它們看成一個關係密切的三人小組。本我像是一個活潑的孩子,凡事希望即刻得滿足。它是心理動能(energy)的主要來源,受快感原則的支配。本我位於潛意識之內,它隨著欲望的刺激而緊張起來,並且即刻需要滿足。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轉入幻想。動能所表現的原始欲求包括維生的需要、性、安全感、追求成功、自我實現等等。這些需要的力量統稱為欲力。本我的本質是:我要!現在!它念藏著許多動物性、原始性和反社會文化之欲求,以致不能樣樣得到滿足。因此,本我的人欲望常因為壓抑而轉為潛意識,並以改頭換面主方式,重新出現,影響個人的行為。壓抑有時也會使欲求的動能昇華,在適當的情況下,成為人類最美好的德性。昇華與轉識成智息息相關。

  自我與本我是共存的,它遵行現實原則,藉著與現實現情境的接觸,以及吸收生活經驗,逐漸增強其功能。自我是最清楚生活世界的智者,它成為一切智慧的來源,本我在還沒有洗煉之前,它是一種欲力,是一切煩惱的發動者,但本我卻與自我的慧性共存,只要經過生活的經驗和修治,自我即刻可以顯現出來。所以壇經上說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本我的煩性和自我的慧性之間,只是一線之隔。禪會和尚在滑台大雲寺定宗旨的辯論會上答覆北宗質問說:

  辟如金之與礦,俱時而生。得遇金師,爐冶烹練,金之與礦,當時各自。金則百煉百精,礦若再煉變成灰土。《湼盤經》雲。金者喻於佛性,礦者喻於煩惱。

  自我顯然是在生活經驗中不斷的強壯起來,而強壯的自我成為健康人格的條件。自我是一切悟的主體,是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的本體。透過自我的覺性,我們才得以見性、得以如如實實的去過創造性的生活和醒覺的生活。

  組成人格的第三部分就是超我。也就是前面所謂的權威的良心。它的本質是隨時發號施令,如應該可恥卑鄙等等,它不斷的在分別善惡,卻又不斷的在苛責自己,挑剔自己,或者苛責別人,挑剔別人。因此,超我不是智慧的來源,它只能稱為日常生活的規範。如果超我過於強大,則會使人產生嚴重的障礙。

  現在我們要來追問,見性是什麼?從上述心理分析學的討論,見性能一種心理過程,它與佛洛伊德所說:何處有本能,何處就要有自我是相當的。見性是以自我去理會本我,去淨化超我,對生活做一徹底的醒覺,而不是用超我的權威性的良心,來統理本我中的自性眾生。壇經中說:

  悟此法者,卻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這段經文中所謂用自真如性就是以自我的慧性,來觀照一切生活中的事事物物;用它來主導自己的特質,不增不減,如實的實現,而不用權威的良心,來壓抑自己的本質,那就是能見自本性了。經上又說:

  若聞頓教,不執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去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慧性是一種空性,它不被物欲所迷,不被成見和潛意識所發出來的情緒性幹憂所左右,所以它是自|由的。透過心靈的自|由,就可以通達無礙,把塵勞變為實現的生活,把煩惱化作一切功德。壇經上又說:

  不悟即佛是眾生(煩惱),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慧性是每個人本來都有的,如果我們用這慧性來引導本能中的種種動力,就可以蕩相遣執,就可以軌識成智。透過自我的慧性,就可以依照自己的根性去實現。把自己與生俱來的本質(業力),加以昇華,加以實現,如實成就大乘菩薩行,利樂有情眾生。每一個人的根性不同,每個人都依他的根性因緣成就功德。你之所以為你是好的,我之所以為我也是好的,你是你,我是我,彼此不同,談不上比較。當每一個人依其根性,透過自我的慧性而實現時,每一個人都是圓滿的,那是平等的的。所以壇經上說:

  只合自性自度。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由此可見,生活的最高理則就是見性,就是把自己本質實現出來,作為服務人群的菩薩行,從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行果圓滿,得大自在,這也就是轉識成智和蕩相遣執的本義。

見性的法門

  禪學所謂的見性可以解釋為徹底的醒覺和自我實現。醒覺就是要從造作和虛幻之中解脫出來,活得清醒,有活力,有朝氣,能真正投注於生活,享有生活的充分意義。當然醒覺也要從潛意識的幹擾中脫穎而出,覺悟過來,把潛能意識中天生含藏的本能業力,透過轉識成智,實現出來,成就一切福德與功德。這樣的人生就是光明的人生,是根據自己的因緣來實踐大乘菩薩行的自悟自度。

  現在我們要討論什麼是見性的法門。這在壇經可以找到豐富的答案,經上說: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慧能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就是見性的方法。摩訶是大,是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也就是說,只要能放下種種成見、高下的比較、人我的對立和防衛性機制(defense mechanism),那麼一個人的心理生活空間也就擴大了,心胸開朗了,一切覺得自在了。另一方面,正因為把成見和虛幻放下,自己就可以充分瞭解自己,接納自己,為自己訂一個合理而實際的抱負水準;如實地實現它,而得到真正的自我實現,享有了生命的喜悅。經上說:

  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只要我們不壓抑自己的本質,心體無滯,讓自己任運實現,自然成就了的功德。

  壇經中的本義就是空,空的修行法門不是成物不是思的無記空,而是空掉一切虛幻和執著。如果用文法的詞類來解釋,則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動詞,即放下的意思。當一個人能放下一切貪婪、一切人我之間的比較、競爭和對立,那麼他的自性很容易就發出光潔的生命智慧與活力。第二層含義是名詞,它是指自我所發了智慧的空性。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理則和羅輯,而是一種能含萬法的可有性。它是認知、創造、生活、實現萬德的可能性。它是一個空性的本體,但卻能應物生智,故雲:

  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常,即是般若。

  所以空又是實性,是般若的體性,正因為它是空,所以不會被色相、知識、過去的經驗所障蔽,而能發出智慧的光芒。它是個實性的本體,它的性質就是慧性。

  其次是般若智慧的問題。智慧是以空性的自我,觀照自己的本質及根性因緣,實現為三身四智。因此它成為見性成佛的積極性力量。故雲用此心直了成佛若識自心見性成佛。慧能對四智的偈語是:

  大圓境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現在我們解釋四智如下:

  成所作智:是一個人經過淨化之後,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每個人依照自己的能力、興趣、性向去實現潛能,把八識中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轉識成智為成所作智,成就一切福德與功德,使自己過成功、充實而自我肯定的生活。因此,所有一切萬法都是自|由心中實現出來的。

  平等性智:每一個人的根性因緣不同,但實現的結果都得到圓滿,同證佛果,所以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唯一的,尊貴的。人類的社會是由各種不同的人結合而成,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需要工程師,也需要工人和商人。因此人人平等,人人尊貴,每一個人都能見性成佛,所以叫做平等性智。平等心使一個人回歸到真我,使自己清淨而無虛幻,故壇經上說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當我們依自己根性實現證入佛性時,便有了真正的肯定性,而不是需要與別人比較,不再陷入是非之心,不再虛幻地追求,那時就能從理事無礙進而到事事無礙,發展出正法眼藏,一切平等,不貪造作之功,不向外覓佛,而自見性成佛,故雲妙觀察智見非功

  大圓境智:當一個人實現了自己的潛能。把阿賴耶潛意識中的業力實現為福德和功德,淨化了前八識,證入如來藏。對外把它佈施給社會,服務人群。對內不起執著,真正的做到無所住。這時才真正悟入空性,故雲大圓鏡智性清淨

  以上四種智慧,不但把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完全的融合,同時也真正悟入了不二法門,成就正等正覺,過如如實實的生活,從許多虛幻中解脫出來。在壇經中,佛與眾生是不二的,自性與佛性是不二的。人只有從他自己的生活中去實現生活,才能把業力轉識成智,真正淨化了自己的業力,同時把自己的福報佈施給社會,自己才能做到無染無執著,而完全地證入清淨法身,所以菩薩乘與佛乘也是不二的。

  這樣一來,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生活是一種實現的圓滿與喜悅,而不是一種負擔,和勉強。於是,生活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它代表三個生活的領域和角色:化身、報身和法身。從權宜方便的說明,它們被分為三,從如實的本體來看,它們實際上是一個法身。現在說明如次:

  千百億化身:是自性起用,把自己的能力實現出來,無論到那裏,自己都做一個有用的人,都能貢獻自己的能力,服務社會,這一層有很豐富的福報。壇經上說: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人從自己單一的自性出發,無染無雜,隨機遇緣,可以做無量無邊的工作,可以在任何方地,任何時間,做好他應當扮演的角色。所以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是即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因為他生活在他自己的本質之中,沒有被虛幻所障礙,不壓抑自己的潛能,實踐力行了尊貴的生命所表現出來的生活,所以壇經上說:千成億化身,汝之行也。

  圓滿報身:當我們把一切虛幻和報著放下時,自性中的智慧,把業力引導到有益於人類不斷成長和自性不斷淨化的路上,所以智慧就不斷增長,這正是心理分析學所謂的何處有本能,何處就要有自我。定(淨)與慧是分不開的,定慧等持,意中清淨用本無生,雙修是正,只有在定慧等持下去實現生活。才是大乘菩薩行,才可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慈的大慈大悲德行。充分的實現自性,就是見性,它是生命智慧的源頭,故壇經說:圓滿報身,汝之智也。 這種光明的智慧與實現,代表著生命的最高意義與圓滿。

  清淨法身:當我們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緣去實現自己,去實踐菩薩行時,阿賴耶識中的潛意識業力被轉識成智,於是淨化了。實現出來的一切,再經蕩相遣執,放下執著,就能內外解脫,過圓滿的生活,那就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極至,是精神法界的本體,故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清淨法身汝之性也

  最後我們討論波羅蜜的部分。波羅蜜就是從此岸到彼岸的意思;要從愚迷的此岸到醒覺的彼岸,要從虛幻的此岸到清淨的彼岸,要從塵勞的此岸到自在的彼岸。也就是不被色相所迷,不被境界所牽的自發性覺者,故壇經說:到彼岸,解離生滅。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離生滅除了表示不被外界境相所牽之外,更表示自己脫離了潛意識的幹擾,反而把潛意識中的動能,實現為功德,把壓抑在其中的業力實現出來,接納它,而入於空性與覺性。

  此外,壇經還傳自性五分法身香,從戒、定、慧三學開始,而止於解脫及解脫知見。這五個修行法門,使人能提升精神生活,而達到佛位。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只有從歸依自性佛中才能成就正等正覺的佛位。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意,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

  成佛顯然不是向外追求的事,而是要內調心性,外敬他人。而要把自己的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圓滿報身、清淨法身。這樣就是自悟自度,過實現的生活,在世間法中成就佛位。誠如智通受慧能啟發後悟道偈所說: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汙名。

  人類透過清淨的一念,發自內心的本性,即是佛法也是世間法,所以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壇經所留給我們的是活潑的生活。它是教誡是在實現的生活中成佛。

 

 

文章 --禪·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見性中實現生活





主持人
鄭石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