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4/11 NPO  編輯部 報導

標題: 貳:四聖諦導論  

現在讓我們來談佛教四聖諦的教法。第一個會問的問題是為何這些諦理被視為佛教的基本,以及究竟為何佛陀要教四聖諦。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把四聖諦和我們個人自己的經驗關聯起來。這是一個事實——每個生命的自然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離苦得樂的內在欲求。這是非常本能的事,不需要再證明。我們每個人都企求快樂,當然我們自然都有權利實現那個企求。相同地,痛苦是每個人都想避免的東西,而且我們都有權利克服痛苦。所以,如果這個離苦得樂的企求是我們存在的自然狀態,以及是種自然的追求,剩下的問題就是我們該如何去實現那個企求。

四聖諦的教導,提供了苦、樂這兩件事因與果關係的了解。一方面,我們有苦,但苦不是無中生有的,苦是它自身的因與條件產生的結果。另一方面,我們有樂,那也是從它自己特有的原因與條件產生出來的。

當我們談佛教所指的快樂時,我們對它的了解並非只限於一種感覺的狀態。滅(苦的全然寂滅)當然不是一種感覺的狀態,然而我們卻要說滅是最高形式的快樂,因為按其定義,它是完全無苦。同樣地,滅或真正的快樂不是無中生有或無因而生的。當然,這點是很細微難解的,因為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滅並非有為法,因此不能說它是真正地是因任何東西而產生的。但是,滅的體現或成就,有賴於修道及個人的努力。你不可能毫不努力就能成就滅。因此,在這種認識下,我們可以說道能導致滅,所以是滅因。

四聖諦的教導很清楚地區分了二組因和果:那些會產生痛苦和那些會產生快樂的原因。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辨明這些東西,教導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實現我們最深切的熱望——離苦得樂。

一旦我們了解了為何佛陀要教四聖諦,接著我們可能會問為何四諦的順序是這樣排的?為什麼四聖諦是以苦開始?接著談集這種特定的順序來講述?我們要了解四聖諦的教導順序和事物真實生起的順序無關,它的目的在於把個人應當修習佛道的方式以及依照那個修行所得的證悟關聯起來。

在《究竟一乘寶性論》(Uttaratantra)中,彌勒菩薩談到治療疾病的四個階段。

就如病要診斷、除病因、恢復健康以及用藥一樣,如是亦當知苦集滅道、離、成與修(註一)。

彌勒菩薩用病人的比喻,來解釋依四聖諦而得證悟的方式。一個病人要想復原,第一步是必須知道自己病了,否則治病的欲求不會生起。一旦你認識到你自己生病了,之後自然你會去問什麼原因令你生病,以及什麼會使你的情形惡化。當你把這些都指認出來後,你就會了解這病能不能治,以及希望不要再罹患這個疾病。事實上,這不只是一種希望,因為一旦你了解了使你生病的因素,你想治好的心念就會強多了,因為那些知識會給你信心和說服力,你可以克服那個病痛。靠著那個堅信,你會接受一切必要的藥物治療。

相同地,除非你知道你正在受苦,不然你想離苦的念頭不會馬上生起。所以實修的佛教徒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認識我們現存的狀態是苦、挫折、不滿足。只有如此,我們才會願意去觀察苦產生的原因與條件。

了解佛教強調我們都在受苦的狀態中之脈絡為何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我們就有可能誤解佛教面貌的危險,因而以為它牽涉到病態的思想,一種基本的悲觀主義,以及幾乎把痛苦的真實當成一種強迫性的觀念。佛陀那麼強調要體悟苦的性質的理由是因為這可以改變,是有出路的,把自己從痛苦中出離是真的能夠辦到。這也就是為何了解苦的性質是那麼緊要,因為當你對苦的體悟愈強愈深時,你想離苦的熱望就會變得愈強愈大。因此,應該從這個更寬的角度來看佛教對苦之性質的強調,即認識到有完全離苦的可能性。我們如果沒有解脫的概念,那麼費那麼多時間去思維苦,會是完全不得要領的。

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先前提過的二組因果,一方面是談與苦集因果連繫有關之「迷」的過程,另一方面是談滅道之間因果連繫之「悟」的過程。當佛陀詳細說明這二個過程時,他講述十二支緣起或十二因緣(Twelve Nidanas)。(註二)

這些因緣是輪迴中的十二支,從無明到行到識等等一直到老死。當迷的存在之因果過程被詳細地描述時,也就是把生命放在苦與苦因的架構中時,十二支的順序,就從無明開始,緣行、識等等。這個順序描述一個有情眾生,由於某些因與緣的結果,進入迷的存在的過程。

但是,如果這個有情眾生從事某些精神上的修行,就能反轉這個過程,而另一個順序就是引導他開悟的過程。例如,如果無明的連續停止了,那麼行的連續也會消失。如果行消失了,那麼作為那些行動之支持的意識也會停止等等。

從某種角度來說,你會了解十二支緣起的教導是四聖諦所描述的兩組因果的一種詳細說明。



註釋一、見The Changeless Nature一書第一三五頁,Ken與Katia Holmes譯Uttratantra的英譯本,Karma drubgyud Darjay Ling出版,UK,1985。Uttaratantra一書同時也被稱為Ratnagotravibhaga。

註釋二、十二因緣組成把眾生綁在輪迴中的十二層因果關聯,因而永遠受苦。佛教著名的生命之輪描繪了十二因緣、六道輪迴與其各種原因。這輪中的十二支依順時鐘方向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見達賴喇嘛著 The Meaning of Life from a Buddhist Perspective 一書,Jeffrey Hopkins編 譯,Wisdom Publication出版一九九二。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官方國際華文網站:: 首頁





主持人
達賴喇嘛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