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空性論 龍樹菩薩
第 一頌 生住滅有無 以及劣等勝 佛依世間說 非是依真實
第 二頌 無我非無我 非故無可說 一切所說法 性空如涅槃
第 三頌 一切法自性 於諸因緣中 若總若各別 無故說為空
第 四頌 有故有不生 無故無不生 違故非有無 生無住滅無
第 五頌 已生則不生 未生亦不生 生時亦不生 即生未生故
第 六頌 有果具果因 無果等非因 非有無相違 三世亦非理
第 七頌 無一則無多 無多亦無一 以是一切法 緣起故無相
第 八頌 緣起十二支 有苦即不生 於一心多心 是皆不應理
第 九頌 非常非無常 亦非我無我 淨不淨苦樂 是故無顛倒
第 十 頌 從倒生無明 倒無則不有 以無無明故 行無餘亦無
第 十一頌 離行無無明 離無明無行 彼二互為因 是故無自性
第 十二頌 自若無自性 云何能生他 以緣無性故 不能生於他
第 十三頌 父子不相即 彼二亦非離 亦復非同時 有支亦如是
第 十四頌 夢境生苦樂 彼境亦非有 如是緣起法 所依緣亦無
第 十五頌 若諸法無性 應無劣勝等 及種種差別 亦無從因生
第 十六頌 有性不依他 不依云何有 不成無自性 性應不可滅
第 十七頌 自他性及滅 無中云何有 故自性他性 性無性皆倒
第 十八頌 若諸法皆空 應無生無滅 以於性空中 何滅復何生
第 十九頌 生滅非同時 無滅則無生 應常有生滅 無生則無滅
第二十 頌 無生時無滅 不從自他生 是故生非有 無生則無滅
第二十一頌 有生性應常 無者定成斷 有生墜二失 是故不應許
第二十二頌 相續故無過 法與因已滅 此如前不成 復有斷滅過
第二十三頌 佛說涅槃道 見生滅非空 此二互違故 所見為顛倒
第二十四頌 若無有生滅 何滅名涅槃 自性無生滅 此生非生滅
第二十五頌 若滅應成斷 異此則成常 涅槃非有無 故無生與滅
第二十六頌 滅若常住者 離法亦應有 離法此非有 離無法亦無
第二十七頌 能相與所相 相待非自成 亦非展轉成 未成不能成
第二十八頌 因果受受者 能見所見等 一切法准此 皆當如是說
第二十九頌 不住相待故 亂故無體故 無性故三時 非有唯分別
第三十 頌 由無生住滅 三種有為相 是故為無為 一切皆非有
第三十一頌 滅未滅不滅 已住則不住 未住亦不住 生未生不生
第三十二頌 有為與無為 非多亦非一 非有無二俱 此攝一切相
第三十三頌 世尊說業住 復說業及果 有情受自業 諸業不失亡
第三十四頌 已說無自性 故業無生滅 由我執造業 執從分別起
第三十五頌 業若有自性 所感身應常 應無苦異熟 故業應成我
第三十六頌 業緣生非有 非緣亦無有 諸行如幻事 陽焰尋香城
第三十七頌 業以惑為因 行體存惑業 身以業為因 此三皆性空
第三十八頌 無業無作者 無二故無果 無果無受者 是故皆遠離
第三十九頌 若善知業空 見真不造業 若無所造業 業所生非有
第四十 頌 如佛薄伽梵 神通示化身 其所現化身 復現餘變化
第四十一頌 佛所化且空 何況化所化 一切唯分別 彼二可名有
第四十二頌 作者如化身 業同化所化 一切自性空 唯以分別有
第四十三頌 若業有自性 無涅槃作者 無則業所感 愛非愛果無
第四十四頌 說有或說無 或說亦有無 諸佛密意說 此難可通達
第四十五頌 色從大種生 則從非真生 非從自性生 彼無非他生
第四十六頌 一中非有四 四中亦無一 依無四大種 其色云何有
第四十七頌 最不可取故 由因因亦無 從因緣生故 禸無因非理
第四十八頌 若謂能取色 則無取自體 緣生心無故 云何能取色
第四十九頌 能剎那生心 不取剎那色 云何能通達 過去未來色
第五十 頌 顯色與形色 異性終非有 不應取彼異 許同是色故
第五十一頌 眼識非在眼 非色非中間 彼依眼及色 偏計即顛倒
第五十二頌 若眼不自見 云何能見色 故眼色無我 餘處亦同爾
第五十三頌 眼由自性空 復由他性空 色亦如是空 餘處空亦爾
第五十四頌 若觸俱一起 則餘者皆空 空不依不空 不空不依空
第五十五頌 三非有自性 不住無和合 則無彼性觸 是故受亦無
第五十六頌 彼止內外處 而有心識生 是故識非有 如幻如焰空
第五十七頌 由依所識生 是故識非有 識所識無故 亦無有識者
第五十八頌 一切無常者 非常無有常 常無常依性 其性豈能有
第五十九頌 愛非愛顛倒 緣生貪嗔癡 是故貪嗔癡 非由自性有
第六十 頌 於彼起貪欲 嗔恚或愚癡 皆由分別生 分別非實有
第六十一頌 所分別無故 豈有能分別 以是緣生故 能所別皆空
第六十二頌 四倒生無明 見真則非有 此無故行無 餘支亦如是
第六十三頌 依彼有性生 彼無此不有 有性及無性 為無為涅槃
第六十四頌 諸法因緣生 分別為真實 佛說即無明 發生十二支
第六十五頌 見真知法空 則不生無明 此即無明滅 故滅十二支
第六十六頌 行如尋香城 幻事及陽焰 水泡與水沬 夢境旋火輪
第六十七頌 無少自性法 亦非無有法 以從因緣起 法無法皆空
第六十八頌 以此一切法 皆是自性空 故佛說諸法 皆從因緣起
第六十九頌 勝義唯如是 然佛薄伽梵 依世間名言 施設一切法
第七十 頌 不壞世間法 真實無可說 不解佛所說 而怖無分別
龍樹
龍樹(sanskrit: Nāgārjuna) ,或龍樹菩薩,大乘佛教理論弘揚者,中觀派創始人,生於佛滅度七、八百年左右(西元二世紀),南印度維達婆國婆羅門家庭。 龍樹菩薩奠定大乘佛教的基礎,被中國佛教幾個宗派奉為祖師,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
據鳩摩羅什所譯《龍樹菩薩傳》所述,龍樹出生於南印度,精通婆羅門教義,年輕時曾以過人才華而馳名,天文地理與諸法術無不通曉,曾與友人以隱身術入王宮騷擾,後來友人慘遭亂刀斃命,龍樹僥倖逃過,從而認識到貪欲是痛苦禍患之根源,然後至一切有部出家受戒,九十日就通曉有部的學說。後因大龍菩薩接引而至龍宮學習大乘妙法,取回華嚴經,從此大弘大乘佛法,摧伏諸多外道。龍樹是印度佛教中觀學說的開創者,吸收綜合了初期大乘佛教經典的相關理論,對佛教性「空」的觀念給以完整的論述,「緣起性空」思想成為大乘佛教的基礎。建立大乘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播到全印度。其著作被鳩摩羅什完整地介紹到中國來,成為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基礎,被譽為中國「八宗共祖」。
龍樹菩薩論著極為豐富,如:《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空七十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等,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論頌》、《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為中觀派之重要代表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術書
www.abuddhistlibrary.com
|
主持人 |
龍樹菩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