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麼?

本文是 達賴喇嘛尊者在美國哈佛大學向參加“心識科學會議”的西方科學家開示佛教有關心識的觀念。

達賴喇嘛尊者開示

鄭 美 玲 中譯

〝緣起〞法則是佛教的一個基本觀點。這個法則說明﹕不論主觀的經驗或外在的事物,一切現象的存在,必有其因緣條件﹔沒有任何事物是無故發生的。有了這個法則,就必需瞭解什麼是因緣?以及到底有哪些種類的因?佛教文獻中提到因的兩個主要類別:(1)外在的因,以有形的客體或情境方式呈現。(2)內在的因,諸如認知和心理的情境。

瞭解因果,就佛教徒的解行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眾生對於痛苦、歡樂、以及左右生命的其他經驗的感受,而這些感受的生起,除了肇自內在的機制之外,也受到外在因緣條件的影響。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不但要瞭解內在心理與認知因果的運作,也要瞭解它們和外在物質世界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歡樂和痛苦的內在經驗,本質上是主觀的心理和認知的狀態。但是這些主觀的內在經驗,如何關連到外在環境以及物質世界,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在眾生的意識和心之外,是否有一個獨立的外在實相?佛教思想家有過廣泛的討論,當然,各宗派有不同的看法。唯識宗主張,沒有外在的實相,甚至連客境也沒有。我們所認知的物質世界,其實只是心識的投射。從許多觀點來看,這個結論相當極端。哲理上或概念上來說,接受主觀如心識世界和物質世界並存,以乎比較合理。

那麼,檢視一下內在經驗和外在事物的根源,我們發現,它們的存在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就是兩者都受因果法則的操控。在心理和認知的內在世界裡,剎那剎那的經驗,都肇自前前的相續,綿延無限。同樣地,在物質世界中,每一個客體或情境,也須有前前相續的肇因,才導致當下外在事物的存在。

某些佛教文獻提到,就相續的起源而言,物質的巨觀世界可以追溯到一個最初狀態,其中所有物質粒子,都被壓縮成所謂的「虛空微塵」。如果巨觀世界的一切物質,都能追溯到這樣的起源,那麼,這些粒子後來是如何互動,而演變成巨觀世界,直接影響眾生內在的苦樂感受呢?對此,佛教徒依業的法則,亦即業果無形的運作,來說明無生命的空間粒子如何演化成各式各樣的形相。

業或業力無形的運作(業的意思是作為),和造業者內心的動機之間有密切的關連。因此,要瞭解人類的經驗,以及心和物質的關係,務必先瞭解心的本質和角色。我們由經驗得知,心識狀態對日常身心健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個人的心寧靜、安定與否,影響他對別人的態度和舉止。換句話說,一個人若能保持內心的平和、寧靜、安祥,那麼外在環境或狀況,對他的影響便很有限。反之,內心不安的人,即使周遭有最好的設施、最好的朋友,也很難感到安詳或歡愉。由此可見,我們的心識狀態是決定是否能感受愉悅歡樂的重要因素,因此,心識狀態也會左右我們的健康。

總之,有兩個理由說明瞭解心識本質的重要。第一,因為心識和業之間關係密切。其次,心識狀態對歡樂和痛苦的體驗,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既然瞭解心識非常重要,那麼,何謂心?心的本質是什麼?

經續兩部的佛教文獻,都廣泛地論述心識及其本質。尤其是密續,探討了心和意識的各種微細層次。經中有關心識狀態和對應的生理狀態,探討不多。但是續部的文獻卻在在提及意識的不同微細層次與生理狀態的關係,諸如體內各輪,氣脈,以及流動其間的諸風等等。密續也說明如何藉由特別禪定瑜伽修行,操控各種生理因素,以達到不同的意識狀態。

依照密續的說法,心究竟的自性,實質上是清淨的。這個元在的自性,術語稱為〝淨光〞。諸種煩惱,例如貪欲、瞋恨、嫉妒等,都是緣生的產物,並非心識本有的自性,因為這些都可以從心中滌除。當自性的淨光心受到緣生的煩惱的情緒或思想覆蔽,以致無法展現其真髓時,我們就說這個人墮入輪迴。不過,運用適當的禪修技巧和修持,就可以充份體驗心識淨光的自性,不受煩惱的影響和宰制。他﹙她﹚就走上真正解脫和圓滿正覺的道路了。

因此,從佛教觀點來說,繫縛或真正的解脫,全都取決於淨光心的動態。而禪修者運用各種技巧想要達到的果地,就是心的究竟自性得以完全顯現所有的正面潛勢、証悟,或者佛果。所以瞭解淨光心,對心性的修持非常重要。

通常,心識可以界定為一個實體,具有純經驗的性質,亦即明淨、了知。其­中覺知的特質,或認知功能,叫做心識,是非物質的。但是在心識範疇內,有粗分的層次,像是感官知覺,不靠肉體的感覺器官,就無法運作,甚至不存在了。而在第六識──­意識,也有各種不同的分類,主要是靠生理的基礎­──人腦,而生起。這種種心如果脫離生理的基礎,便無從理解了。

眼前的重要課題是﹕各式各樣的認知行為­──感官知覺、心理狀態等等,­如何存在,並具備認知、光明、澄澈的特質呢?根據佛教的心識科學,認知行為之所以具有認知的的功能,是因為一切的認知,根本上都具有清明性質,亦即我在前面所說的心根本的自性,淨光。佛教文獻談到各種心識狀態時,總要論及促成認知行為的各種條件。以感官認知為例,外境是所緣緣,增上因緣﹔前一剎那的意識是等無間緣﹔感覺器官是生理的,或因緣。這三個條件­──在所緣緣、等無間緣、因緣­和合的基礎上,就產生感官認識等經驗。

心識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自我觀察的能力。心識的自我觀照、自我檢視的能力,長久以來一直是重要的哲學課題。一般而言,心識可以藉由很多方式自我觀察。如果是審視過去的經驗,像是昨天發生的事,那麼你會回想該次經驗,檢視對它的記憶,這都沒問題。但是有時候,正當心識還在涉入所觀察的經驗,觀察的心識同時也在觀察它本身。由於觀察的心識和被觀察的心識狀態同時出現,我們無法以時間推移的因素,來解釋心識成為自我覺知,同時扮演主、客體的現象。

因此,我們必須瞭解,我們所討論的心識,是非常精密的網路,包含各種不同的心識動態,譬如說,運用心識內省的特質,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某一剎那,心中有什麼特別的思想,或是心識攀緣的對象有什麼意圖等等,例如,在襌定狀態中,當你正在襌修,培養心一境性時,不斷地運用內省的功夫,分析心識的注意力是否專注在所緣境上面,是否有任何鬆懈、散亂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你是在運用各種心所,而不是單一的心識在檢視本身。

至於單一的心識狀態是否可以觀察並檢視它本身,一真是佛教心識科學重要而困難的問題。有些佛教思想家認為,有一個叫做〝自我意識〞或〝自証分〞的心識能力。可以說,這是能夠檢視自我,具有統覺能力的心識。這個論點也有爭議;抱持這種主張的人指出,該心識或認知行為具備兩個面向,其一是外向,客體導向的,另一本質上是內向,正是後者使得心識具有自我觀察的能力。具有這種統覺自我認知能力的心識是否存在,頗有爭議,尤其是來自稍晚的佛教哲學思想學派──­應成派。

由自己的日常的體驗,我們可以觀察到,特別是在粗分的層次上,心識和身體的生理狀態息息相關。不管是沮喪或歡悅,心識狀態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樣的,生理狀態也會影響心識,我曾提到,佛教的密續文獻,論及身體某些特殊輪,它們或許和神經生理學家所說第二腦,亦即免疫系統有關聯。這些輪,在調整我們內心的各種情緒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心識和肉體息息相關,以及體內特殊輪的存在,因此,肉體的瑜伽運動和某些旨在修心的襌修技巧,對健康也有助益。已經証實的例子是,運用適當的襌修技巧,可以控制呼吸,並調節體溫。

此外,既然我們可以在清醒的狀態下,運用各種襌修技巧,那麼,只要瞭解心識和身體的微妙關係,同樣也可以在睡夢中運用襌修技巧。這個可能性意指,粗分的心識可以脫離粗分的肉體狀態,而進入身心較細微的層次。換句話說,你可以把心識從粗分的肉體中抽離出來。例如,你可以在睡夢中,把心識從肉體抽離出來,做一些普通的肉體無法勝任的額外工作。不過,大概拿不到報酬﹗

由此可見,身體和心識之間,顯然關係密切,彼此相輔相成。在這方面,我樂見針對身心關係,以及由暸解身心關係,而增進對於心性及身體健康的瞭解,這方面已經有科學家在從事意義重大的研究。例如我的老朋友班森博士(霍伯‧班森醫學博士,哈佛醫學院的醫學副教授)已經對西藏佛教禪修者,做了數年的實驗。捷克也在做類似的研究。由目前的成果來看,我相信未來大有可為。

從這類研究增長我們的見識,我們對心識和肉體,以及身心健康的瞭解,當然也會日益豐富。有些現代學者形容佛教非宗教,而是心識科學,的確有些道理。〈譯自1995年11、12月份壇城(Mandala)雜誌〉





主辦單位
Mandala雜誌

主持人
達賴喇嘛尊者開示


台中釋迦牟尼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