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龍欽巴尊者-三十忠告論‧主講:堪布 曲尼敦多仁波切‧
翻譯:丹波喇嘛

首先呢,大家聽聞佛法的時候,要清淨的發心,以這樣的發心來聽聞佛法。今天我們來聽聞的是遍知者-龍欽巴尊者的《三十忠告論》。龍欽巴尊者亦稱無垢光尊者,其介紹可在相關中文書籍中讀到。尊者是舊譯寧瑪巴教法中最主要的來源。龍欽巴尊者誕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1308-1363),尊者並無常住世上很久,只有五十幾年。這位偉大的大成就者,其一生的修行、學識、成就,以我們一個凡夫是無法想像,是不可思議的,他從顯教經典、所有密教續部中,新、舊各個教法中,都已全部圓滿修持,並精通顯密一切佛法,其佛法造詣及功德,不要說一個凡夫,就算一位入地菩薩,也是難以衡量的。大成就轉世到世間的時間、地方或父母的名字等等,都有記載,大家可以從介紹其書籍中讀到。想了尊者一生的事蹟,可以從書中了解,我們時間不足,無法一一介紹。概要的來說,尊者從母胎誕生時,一位雷瑪得空行母,將尊者抱起,他一生下來,就有護法在保護著。有一天他母親用搖籃把他帶著去田裏工作,後來下起冰雹,他母親匆匆跑回家,將他忘在田裏,後來他母親想起來小孩還在田裏面,就又趕緊跑回田裏去找小孩,但卻遍尋不著,但就很擔心的怕小孩被野獸或其他動物傷害了,後來很無奈的回到家時,發現護法已經把他抱回家了,這是流傳下來有關尊者的一個小故事。


還有一個傳說,有一次妙音天女將他放在她的手中,讓他觀看整個娑婆世界、四大洲。尊者後來在西藏的嘎得修行,在聖地嘎日托嘎,傳授大圓滿教法,龍欽七寶藏時,護法○○○、喇呼啦還有○○○,大圓滿這些不共的護法,為他磨墨、印經,來製作這些珍貴殊勝的經續,而非人為的印經。他是寧瑪巴最主要的一位祖師,寧瑪巴的很多教法根於龍欽巴尊者,大圓滿的教法,特別是龍欽心髓都是源自於他。今天我們要講的《三十忠告論》,就藏文來講,原意是「心語」,它的的意思是說,對我們世間弟子來講,給予發自內心由衷的建言。我們大家都知道所謂忠告的意思,就是發自內心的善心、對你的勸告,就像父母一樣。有些人會給我們教導或勸告,但不會真得像父母這樣,為你痛心或真正地用心、發自內心的忠告。心語的意思就是發自內心,教我們除惡向善、分別善惡。所以尊者為了我們後世的眾生,或是一些想修行的人,為了他們,有些人可能因為不懂得修行,教導他們如何修行,或有些人懂得修行,但修行不如法,藉著修行的籍口不如法,違背修行的方法。針對這些眾生,龍欽巴尊者給予這樣發自內心忠告、勸言,給他們教導如何修行,心念如何重要,怎樣保持純淨、清淨的心念,如果心念不清淨,修行的話,有沒有很大的功德?修行很清淨的話呢,修行又如何,而給予這樣的教導。本身我們常常會講到十善、十惡都是我們身、口、意上所造。我們的身、口有七種業;身三種業:殺生、邪淫、偷盜;語四種業:妄語、二舌、粗口、綺語。這些身、口的業,從外面看有時看起來是善業,是有功德的,但若其心念不清淨,有可能變成是惡業;如果有時候從外面行為看起來不如法,是惡業,但其實他內心是很清淨的,那這就會是善業。因此身、口的善惡業的判斷無法從外面看出來,它是會有變化的。心(意)的業是三個:貪、瞋、癡。這可以依據我們的心念直接判斷是善、惡業,因為可以直接從念頭上斷定。但身、口上的業則不一定,因為我們無法從外相來知道其內心的心念是否清淨。龍欽巴尊者講述《三十忠告論》的用意在於讓我們了解心念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很多人只看外面的外表,就決定是善或惡,就以為是好的或不好,而未去了解其動機,佛法、修行最主要的是功德是來區別我們的善惡念,龍欽巴尊者希望我們了解這一點,所以講述了《三十忠告論》。我們主要在這裏學習,聽聞尊者的《三十忠告論》,就是要內觀我們自己的心,修行怎麼樣修,如何看我們的心念,怎麼樣叫修行,如何是如法,如何是不如法的,我們要修我們的心…等等,

用這樣的心態,來聽《三十忠告論》。
一般而言,西藏的這些成就者、尊者、祖師們,造這些論,會整個論的結構,可概括於四個階段,四個部份。首先是對自己根本上師、本尊、空行、或佛法僧三寶的讚頌跟頂禮;然後會有一個造論的誓言的頌;之後進入正行,論的部份;最後有一個結行,迴向的部份。每一個論都會包含這四個部份。就以前而言,能造論的人必須具足三種條件,這三種條件或三種因,第一個條件呢,最好的話,就是造論的人要了悟一切的法性,這樣的話是最好的條件,如此即能造論;再者中等的話,造論的人,可以看到、親近本尊,就像一般人與一般人這樣,這樣的人也可以造論;再下來,造論的人須精通五明學:律明學(包含顯密教法)、外明學等等。像通達五明學的大班智達或大智者,才有資格造論。所以只有具備以上三種條件的人,在以前來講,才有資格造論,否則沒達到這樣清淨,是不能造論,造論的話也沒人會承認,會受到很多批評,以前造論者有這樣的要求。現在的著論的人,就跟這個標準不同。那現在一些著論的人,不用說了悟一切法的法性,或見到本尊,也沒有精通五明學,連法佛的基本的教理,顯密的區分、顯密經典未讀過,就去偷竊大成就著的論或寫的東西,在後面加上自己的名字,就說是自己寫的這樣。像現代這些人所寫的東西,沒有真正的內容,沒有什麼我們可以學的東西,因為他們自身沒有真正的證悟與修行,大部份只是拿別人的東西,也許是夢錯的這樣,這樣的東西,我們不用真正去修學,也對我們沒有幫助。所以呢,像龍欽巴尊者,具足我們前面所說的三樣條件,尊者了悟一切法的法性,他已經清淨本尊,精通所有的五明學、顯密經典通達無礙,也是西藏公認的大成就者,也是文殊的化身,他的論著也是通達佛法的教理,完全的正確,我們可以修學。像巴珠仁波切有提到在西藏有三位公認的班智達,是文殊的化身,就是龍欽巴尊者,宗喀巴大師以及薩迦班智達,這三位是西藏公認的文殊化身。那今天我們來講《三十忠告論》,不需要我們從字面每一字講解,堪布索達吉已經作了非常詳細的註解,我們可以閱讀。


尊者造論時,首先是讚頌讚禮的部份,尊者寫到:「法界遍空智願大雲中,善降大悲之光甘露水,令熟所化因中三身芽,敬禮勝寶救主上師足。」這個讚頌文,我們概要的講解,主要就是龍欽巴尊者讚頌自己上師的讚頌文,尊者首先向自身的上師作讚頌,因為尊者為何要首先向上師作一個讚頌?因為龍欽巴尊者獲得無上的成就,遍知的智慧,被尊稱為無垢光、遍知者,了悟一切法的法性,這樣的智慧、證悟與成就是來源於其上師,他的上師給他的法門、指點,使他能了悟一切法性,通達無礙的智慧,所以他的成就歸根於他的上師,他為了報恩他上師的恩德,所以造這樣的讚頌。其實因為尊者對他的上師,同等於對佛的信心,對佛一樣的恭敬,如同對佛陀一樣的清淨觀,所以他完全相信自己的上師與佛無二無別,並且以上師的成就角度來講,與諸佛無別,但恩德比諸佛還要大,所以他完全相信,並有信心了解,上師與佛無區別。首先尊者對他上師的功德,他是如何來看待?他了解他的上師是一切三世諸佛菩薩的總集體,他的上師具備一切佛的功德,以這樣的體悟與認知了解上師的功德與成就以後,發自內心對上師作如實的讚頌。尊者了悟到其上師其外相具備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以內來講,具備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的總集,以密來講,是法報化三身總集,所以弟子有這樣的清淨觀,完全了解上師所具備的真實功德,才造了這樣的讚頌,不然的話,並不是上師並沒有這樣的成就,弟子無清淨觀無法看到上師的成就。上師真正具足這些成就,弟子也具足清淨觀,才能造了這樣的讚頌。讚頌裏有一個這樣的比喻,其中講到,先以虛空比喻遍滿一切處,無邊虛空當中,聚集很多雲,雲下了很多雨,當雨水下來以後,落到地上時,會令地上花草樹木生長開花,當花草樹木生長,開花結果後,世間的眾生可以受用,所以在講解上師功德這些成就時,首先以這樣的比喻來講解。如果天空非無邊無際,就無法聚集這麼多的雲,如果這些雲無法聚集的話,就不會下雨。如果沒有下雨,地面上的花草樹木就不會生長。所以世間這些花草樹木沒有開花結果,眾生就無法享用這些果實,無法生存。因此以這樣的虛空、雲來作比喻,比喻一切諸法的法性就如同虛同般無邊無際,法性就是指一切法的原來的自性、空性、深意,無生無滅地存在永恆,就像虛空遍滿一切處。這樣的無邊無際的法境,若無了悟智者,取盡智慧不具足,就無法了悟法性。那我們講到智慧的時候,就要了解是指佛遍知的智慧,這種智慧是遠離二趣、妄念的智慧,通達一切法的智慧或稱為波羅蜜,這樣的智慧用來比喻上師的智慧或大悲,如同佛的智慧一樣,這樣的智慧是遍知一切法,了悟一切法的法性,這樣證悟的智慧它的功德如同聚集的雲一樣,有了這個雲以後,甘露才能降臨,以上師的智慧來這樣比喻。上師這樣大悲的智慧,以雨水來作形容,為什麼要用雨水來形容呢,因為具備慈悲智慧,不會有任何偏袒,不會有分別心,如同雨水,雲所涵蓋的地方,沒有分別心,只要有雲的地方就會下雨,以此比喻來說明上師不會有任何分別、偏袒。上師所要救渡的眾生,像我們這樣,比喻成土地肥沃的農田,形容成要救渡的眾生,這樣好的農田、莊稼當中,要收穫什麼的果呢?法報化三身的果,是我們要收割的。以如此的農田中,首先一切眾生或一切法的法性,一切眾生法身原本俱備,清淨的眾生所能見到的是報身淨土,不清淨眾生見到的是化身的淨土,以報身、化身顯現,是依據眾生見到的、清淨的程度來救渡不同根器的眾生。這些所有的根源,這些三身成就的根源、功德,是根於根本上師,依據其教法,才能利益三身的眾生,三身的果,所以功德要歸根於上師。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下,當我們頂禮上師時,不用再擔心猶豫沒有頂禮佛、法、僧,因為上師是一切法、佛、僧三寶的總集、三根本的總集、法、報、化三身的總集,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清淨觀,只要皈依上師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的皈依,因為上師俱備所有功德、成就的根源,只要對上師有這樣的信心就不需要再擔心。所以龍欽巴尊者如此地了悟上師的功德、成就,自身也具備這樣的信心與清淨觀,所以對上師以身、口、意三門恭敬地作頂禮及讚頌,這樣的頂禮與讚頌有什麼功德利益呢?以身恭敬的頂禮、讚頌,可以清淨我們身所造的業(殺生、邪淫、偷竊),以語恭敬的頂禮、讚頌,可以清淨我們口所造的業(妄語、二舌、粗口、綺語),以心恭敬的頂禮、讚頌,可以清淨我們心所造的業(貪、瞋、邪見),身口意恭敬頂禮與讚頌上師的功德在此,以上是有關讚頌與頂禮的部份。


下一句偈頌就是造論的誓言,這一句的偈頌文是:「雖由願力傳承師攝受,自不精進無義耗此生,思惟聖行自懊他亦然,勸心生厭說此卅忠告。」在此誓言文中,提到將造論的時候,造論的這些成就者,有造論的誓言,這個誓言的意思就是講為什麼要造這個論,以及誓言將這個論造完,這當中有的就是作者一個謙沖自牧的部份。謙虛的情形像印度往著大成就者如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以及像西藏的菩薩,像剛講的三大文殊菩薩化身,他們雖然有造論的功德與成就,但在他們造論時會講自己無功德成就,會謙虛地這樣講。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謙虛的表現呢?因為他們擔心將來以後的人,稍微寫了一二本書,造了一點論,就自以為自己很厲害,升起傲慢的心,這樣升起傲慢的心,所造的論、寫的東西就沒有意義,因為佛法的修行、佛法造論,是要調伏我們的自心,如果沒有調伏自心,寫這些東西是沒有用,所以他們這麼謙虛的用意希望以後造論的眾生不要生起傲慢的心。比方說以前這些大成就者造的論有什麼功德呢?他們造的論就可以對治眾生心續貪瞋癡的煩惱,我們心中這些煩惱就像火焰燒,他們造的論就像水可以把火澆熄,但現在人造的論就像油,把貪瞋癡的火變得更大,為了使這些造論的人會有謙虛的心,不讓貪瞋癡變得更大,其意義在此。在這個偈頌當中,第一句有講到:「雖由願力傳承師攝受」,其意思是也許往昔有發這樣的願,因緣俱足,能夠接受獲得這些傳承上師的攝受,能遇見他們,這些傳承上師不僅是指西藏佛教的這些教法,而是獲得所有佛教不論是大乘、小乘或金剛乘的上師,以西藏來說也有不同的八大修行的傳承等,能獲得他們的攝受、教法。遇到傳承這些上師、祖師,會來跟我們講述很多殊勝的教法,例如教導我們如何趨善斷惡,教導我們世間是如何如何,壽點是無常的,世間如幻,善惡因果關係等等,給我們很多教法、口訣,所以這些傳承上師,自從佛陀誕生二千五百多年間,不知有多少成就者,有數不盡的祖師誕生,而依照他們的教法真正如法修行的人是非常少的,雖然自從佛陀到現在,有這麼多偉大的上師、成就者出現在世間,但是我們很多人對他們的教法、言教、口訣不去精進修行,而是把此身珍貴的生命消耗在沒有意義的苦樂上。那在這樣的虛耗光陰的人當中,比方出家人來講,有些出家人,把時間浪費在辯論與爭執上,爭辯自己的宗派如何、法門如何、上師如何,把時間用在這上面,生起很多爭執、嫉妒的心,浪費很多時間。在家眾的話,他們是為了自己此生的名聲、地位、財富、權勢,然後不斷地作盡種種不好的,不擇手段地爭執,在此當中爭鬥,為了自己的利益,浪費生命。所以這樣的情形,是我們看到世間的很多不管是出家修行、在家一般世俗的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這樣相互的爭執、爭鬥中浪費生命,此生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就如同像是夕陽的影子,陽光到下午,夕陽往下一直落,山的影子會愈來接近我們,生命愈來愈耗盡時,死亡就愈來愈接近我們,到這時候,如果我們才想起沒有意義的爭執,我們才會後悔,我們要在還沒發生時,就要了解。那這個呢就用太陽的陽光來形容我們的壽命,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愈來愈熱,愈來愈亮,到中午以後開始就慢慢接近日落,當未日落時我們不感覺黑暗的接近,當太陽愈來愈下去時,山的影子愈來愈大,愈來愈接近我們,太陽就像我們的壽命一樣,從生下到死亡很短暫,落下去以後,死亡像黑影一樣,就會到了夜晚。這樣的情形當中,我們要思考,我們在此生當中,不斷為了世間的東西浪費我們的生命,最終沒有帶走任何一物即死亡。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會希望自己能夠如法或好好地作人,那我們現在很多人這樣想,也這樣作:「我現在呢很年輕,現在要去累積財富,等財富足夠,就去修行。」但是我們今生世上的東西是很難知足,也很難有人能真正知足,因為我們會想說想要什麼樣的財富,到達什麼樣的程度,足夠的話我才會去佈施,才有能力去修行,這樣的想。以這樣的計劃、心態,然後就會去往這方向努力,積極的去作這些事情,如果順利圓滿的話,也能夠有好的工作、累積財富。然後這樣繼續下去的時候,當一切因緣具足,事業順利時,就會累積財富,就想要買車子,想結婚,想買房子,一步一步地會有很多要計劃。那然後當這些都達成作到以後,就會想到更多的錢更多的財富,以後可以作更多的事情,可以作更多的善事,然後累積很多的財富,比方累積到一億,就會想說,以這一億作為基礎,變成十億元的話,可以作更多的事情,再去作更多的事利益更多的人,作如此想。這樣去作以後,就算他能達到他的願望,十億的時候,可能還不會滿足,可能想要變成一百億、一千億,甚至想要成為世界首富。一旦以這樣不斷的事情計劃,剛開始的心願、想法-想要有一些財富,有了以後就去修行的想法,就不會有了。這個呢就是所謂我們的欲望,這在佛經裏有形容,欲望有如鹽水,喝再多,還是很渴,永不止渴,反而更口渴,欲望愈大,愈無法滿足。但到了最後,自己年邁以後,已經沒有體力、心力的時候,才會想到要修行,才會想到死亡的事情,這時年紀、時間已經過去,已經沒有機會修行,不管你累積多少財富、財產,你連一根針、一根線都無法帶走,連最珍貴的身體都要放下來,自己的意識就像流浪的狗要去中陰。


所以剛看到這樣的情形,談到非常的後悔,再來提到的:「思惟聖行自懊他亦然,勸心生厭說此卅忠告。」意思就是龍欽巴尊者自己非常謙虛地比喻這種欲望不斷,因此到死非常後悔,自己很謙虛的這樣說,希望以自己的覺受、經驗,勸他人不要這樣地去作的用意在此。以上的情形欲望產生的原因,無法滿足,無法好好修行,產生欲望的原因在哪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出離心,沒有對輪迴的厭離心,產生這種過患,所以我們是修行人或一般世間的人,如果真的要解脫、修行,首先如果沒有生起對輪迴產生出離心、厭離心,那我們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去修行,這樣的一個出離心,要怎麼樣升起呢,這個要依靠很多的因素、因緣,才能生起這樣的出離心,不然出離心不是很容易就能生起的。首先我們每個人都要能清楚地知道痛苦,大概也知道什麼叫安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快樂,但是呢這個痛苦是怎麼樣產生、什麼時候會產生、根源是什麼?我們沒有人能了解。同樣的快樂也是一樣,快樂是從何處來?它的根源在哪裏,我們怎麼作才能得到快樂,這些我們也沒有人懂得。但是大部份的人都以為快樂都是來自外在的物質上面,都以為物質是我們快樂的根源,很多人都虛幻、錯誤的以為物質是我們的快樂,在上面打轉、就用心在物質上努力求得快樂。但佛陀講到,當他在尋找快樂、痛苦的根源時,他在外面的物質上找不到答案,所以佛認為快樂、痛苦的根源都在我們心上面,因此他證悟到在快樂的根源我們的心。因為苦樂的根源在心上,要生起出離心,也要從心生起。出離心要如何生起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三界六道輪迴中,都是痛苦的,不管是往生三善道、三惡道等任何一處都是不離痛苦,都在痛苦當中,這個我們要了解,需要從心上去體會。所以當我們什麼時候才真正了解到輪迴是沒有意義的,六道輪迴任何地方都是痛苦的,想要脫離這樣的痛苦,了解輪迴、此生都是沒有意義,如同虛幻的。什麼時候生起這樣的體悟,我們才會進入到修行的道路。所以龍欽巴尊者,在以下講述《三十忠告論》,這樣的忠告就是為了勸告我們心中能生起厭惡、對輪迴的出離心,因為我們很多人甚至是修行人,很少生起對輪迴的出離心,勸我們生起出離心,所以宣說三十忠告,尊者在這裏以下所宣說的,講的三十忠告,同樣的不管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只要沒有對輪迴生起出離心,貪著、執著於輪迴當中,世間的法,此生未如法,不論在家、出家,一樣皆對忠告,沒有說出家的就是很好的,在家人就是沒有修行,沒有這樣的偏袒及分別,只要沒有生起出離心,沒有如法修行的人,都對他們作出勸告。所以這些三十句忠告,我們就要以聞、思、修的方法去學習去體悟,首先我們從上師、善知識去聽聞、記誦其教法,用自己的智慧去思維其義,思維以後,並實現於自己的身心,看自身是不是有這些功德,是不是有講到的這些過患,如果有的話,如何去修,如果沒有的話,怎麼樣讓自己具備這些功德,用我們的觀修,融入佛法,體悟佛法的意義,這樣以聞、思、修的方法去學習這些忠告。在這邊講說《三十忠告論》的用意,就是希望在座的各位來聽三十句忠告的講解給大家帶來修行上學佛上,身心帶來幫助。那不然的話,我們每天也是這樣子辛苦來這邊聽這麼久的時間,上師在這邊講到聲音都啞了,如果對大家的修行沒有什麼幫助的話,我們講的跟聽的就沒什麼意義了,不但龍欽巴尊者會很失望,我們自己也會很失望。那下個星期我們就開始從《三十忠告論》開始講解,今天我們講到這邊就可以了。那我們下面把今天聽聞佛法的功德,作迴向。

問題:剛有提到上師的智慧是遠離二趣,這二趣是善惡的意思嗎?
答:二趣是講剛剛講到的智慧之源,是講我們的心,能取得境與所取的心,這叫二趣。我們我執:人我、法我,都是因為二趣會產生,當我們什麼時候能斷除二趣,我執就會消失。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寧瑪巴智噶經續佛學會

主持人
曲尼敦多仁波切


中華民國寧瑪巴智噶經續佛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