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02:44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09》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2/6
「相智十法」中有四正行,都是菩薩智。現在講到「鎧甲正行」,這是菩薩的修行。一般雖有六度,但實際有十度,只是約攝為六度而已。十度中的佈施度是初地菩薩的主修,持戒度是第二地菩薩的主修,第十地菩薩以智度為主修。
資糧道行者也有修六度,每一度都圓具六度;以修佈施度而言,佈施度中圓具六度,資糧道行者的欲修佈施度的欲求心是非常廣大的意樂,因為要以一度的修行含蓋六度故,以此意樂攝持之菩薩智作為助力的修行,就是鎧甲正行。
佈施時,必須絲毫不傷有情,否則持戒將失壞,例如殺害某個有情將其肉給予其他有情,這雖然是佈施,可是持戒已失壞,佈施雖然能得受用,但因為持戒失壞故,有墮入惡道的危險;或者偷竊有錢人的財物給予其他窮人,這雖然是佈施,可是持戒也是失壞了,這種佈施是最差勁的佈施。所以菩薩佈施時,絕不傷害他人的性命﹑財物﹑名聲…等,以此方式佈施,也具足持戒,故稱佈施之持戒。
例如身體造善,語言卻造惡,就是不行的,身語雖然不同,但都是同一補特伽羅的心相續所攝。又若身體作頂禮,口作禮贊,可是心懷邪惡﹑不善的意樂,這也是不可以。所以造善根時,身語意絕對不可傷害他人,否則,一邊造善業,一邊傷害他人,所造的善與惡將混雜一起。
至於微細的業果道理建立,《緣起論》﹑《十地經》﹑《稻稈經》中都有提到。此所說的「戒」不是沙彌和比丘戒,是斷十惡業戒。「佈施得受用,持戒得人天」,造善業﹑佈施時若不守戒,感得佈施的受用時,會因為戒失壞而投生為龍類,龍王的財物受用非常大,這都是它本身過去世佈施的果報,不是別人給它的,但因為佈施時沒有守戒,因而感得龍身的異熟果;又例如一些有錢人家裏的狗,主人給這只狗好的衣服穿,好的食物吃,還給它戴了很多裝飾品。裝飾品根本不是畜生戴的,應該是人天享用的裝飾品,這是預享來世的福報,預先借債了。但它這世的衣食享用,都是過去世佈施的果報。
如果佈施時不修忍辱,例如有些人心懷好意作佈施時,接受佈施的對方態度不佳,佈施的人因而生氣,若起瞋恚,就是佈施時沒有忍辱。守戒主要是約束﹑斷除身語的惡行,忍辱是以心修持的。雖然佈施得財富,持戒得人天果報,但是無忍辱,將是醜陋因,讓人不想多看一眼;修忍辱的不共果報是相貌莊嚴。
若無精進,即使作佈施,也無法成為佛法,精進是好樂於善之思,若無此思,雖作佈施,但就像開玩笑﹑玩遊戲般,不成為佛法。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時,即修善行時,心專注而作就是靜慮。若修佈施等善行時,心渙散到外境,不能內斂專注,就是無靜慮。若有靜慮,作任何善行都能很投入專注。
最殊勝之慧(般若),是證空性慧。般若度未必是證空性慧,但必須以證空性慧為助力。例如,可否趣入對境﹑工作可不可做﹑做後結果如何﹑所應斷可否斷除等,都是由慧作觀察抉擇。菩薩修六度時,每一度都含蓋六度,例如主修佈施時含蓋各度而修,如此將能如願而行。但我們修行時,似乎是修一個,丟一個,都湊不起來。總之,若想證得佛果必須全部具足,只修一分無法證得佛果。
上一堂已提到鎧甲(正行)的定義:「佈施等各度中,每一度都圓攝六度,以此而修的廣大欲求意樂攝持的菩薩瑜伽,即是鎧甲(正行)之定義,彼與菩薩智同義。」
請看文,「其中分為三十六:佈施之六鎧甲正行﹑持戒之六鎧甲正行﹑忍辱之六鎧甲正行﹑精進之六鎧甲正行﹑靜慮之六鎧甲正行﹑智慧之六鎧甲正行。」
佈施之六鎧甲正行,是:佈施之佈施﹑佈施之持戒﹑佈施之忍辱﹑佈施之精進﹑佈施之靜慮﹑佈施之智慧等。例如「佈施之佈施」,佈施又分為四:財施﹑法施﹑慈施﹑庇護施(無畏施)。「財施」是惠施財物的佈施;對境若是往下一般的凡夫,則是下施;往上特殊對境,則是上供。財施時,若兼具法施﹑慈施﹑庇護施,則是「佈施之佈施」;又若有持戒則是「佈施之持戒」;若有忍辱則是「佈施之忍辱」,其他依次如:佈施之精進﹑佈施之靜慮﹑佈施之智慧…等。所以,配合佈施的鎧甲正行有六種,這是主修佈施,其餘附帶修的。同樣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也都有六種鎧甲正行,一共有三十六種。
請看《現觀莊嚴論》的詞句:「由彼等別別,皆攝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經。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之間。」
佈施等度各攝施等六度,鎧甲正行共有六組六度,共三十六。鎧甲正行的界限是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鎧甲正行與菩薩智同義,菩薩智與圓滿一切相加行也是同義。鎧甲正行與菩薩智既然是同義,菩薩智的界限是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鎧甲正行的界限也是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
請看文,「雲:『趣入事及』」
這是「趣入正行」。《現觀莊嚴論》中有略示與廣說二者,例如,「雲:鎧甲」是略示,「由彼等別別…」是廣說;或如「雲:發心與…」是略示,「如地金月火…」是廣說。此「雲:趣入事及…」是略示,下麵的「靜慮無色定…」是廣說。
簡單而言,鎧甲正行是六度的修持,首先發起菩提心,受菩薩戒之後,學習菩薩行,學六度行。修持一度時,要含蓋六度而修。我們的修行,雖然談不上「度」,可是有佈施﹑持戒﹑忍辱…等的修行。要真正稱得上「度」的修行,必須有真正的大悲心﹑菩提心攝持。聲聞﹑獨覺眾,他們也有佈施﹑持戒﹑忍辱…等的修行,可是沒有佈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等的修行。未入道者也是一樣,他們雖有佈施﹑持戒﹑忍辱…等的修行,卻沒有「度」的修行。無論修任何善行,雖然不是六度的修行,卻可攝於佈施﹑持戒﹑忍辱…等的修行中。總之,做任何善行時,絕對不可善惡混雜。
「鎧甲正行」的界限是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鎧甲正行與圓滿一切相加行是同義,圓滿一切相加行的界限是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趣入正行」的界限是從大乘加行道暖位至續流最後際,不可立為從資糧道起。頂加行是從大乘加行道暖位至續流最後際,趣入正行與頂加行是同義。另外,漸次加行﹑剎那加行二者不與資糧和出生正行同義,必須另外說明。
請看文,「於一切大乘因果法,隨其種類,加行以精進為主而修持之菩薩瑜伽,彼乃趣入正行之定義。」
于大乘因果任一法,或於大乘因,或於大乘果,隨其種類,加行以精進為主而修持之菩薩瑜伽,就是趣入正行。加行雖有各式各類的,但是趣入正行是以精進為主的修持,修持什麼?大乘因果法。加行是前行,有身語意等各類的加行,但是趣入正行是以精進為主的加行。就菩提心而言,是以為饒益一切有情求證佛果為主要修行,加行是大悲心。趣入正行是于大乘因果任一法,加行以精進為主而修持之菩薩瑜伽(菩薩智)。
六度的修行是「果位」的修行。「度﹑波羅蜜多」是果位﹑是佛,般若波羅密多和相智同義。此是以自續派的角度作解說,自續派認為菩薩的六度修行是果位的修行,他們認為六度只有佛才有,菩薩沒有;菩薩雖然沒有六「度」的修行,可是有佈施…等六種修行,因為「度」是菩薩修道的究竟所應證,所以現的修行是果位的修行;其他如禪修大悲心﹑菩提心等,都是因位的修行。
佛地有「四遍淨」,對此波羅蜜多乘(顯教)認為「有學位」時沒有與佛地的「四遍淨」行相隨順之道,但無上密咒乘認為有,然而無論顯密都有果位的修行。
若問顯密的差別為何?現有修「隨順佛地四遍淨行相之道」即是密咒乘,四續部中皆有;現沒有修「隨順佛地四遍淨行相之道」,但有修慈悲﹑菩提心的,即是波羅蜜多乘(顯教)。
「趣入事」,若予以區分,有九種:
請看文,「其中分為九:j色無色之趣入正行﹑k佈施等六度之趣入正行﹑l見道修道無學道特別道之趣入正行﹑m慈等四無量心之趣入正行﹑n具足無所緣之趣入正行﹑o三輪清淨之趣入正行﹑p所為事之趣入正行﹑q六神通之趣入正行﹑r唯一切相智之趣入正行。」
(1)「色﹑無色界之趣入正行」是成為大乘體性的色﹑無色界的根本定。一般而言,無論是入未入道﹑聲聞﹑獨覺﹑甚至外道者通通會有「色界根本定」。此,「色﹑無色界之趣入正行」是成為大乘體性的色界四禪天根本定﹑無色界四處根本定。菩薩心續中的色界四禪天根本定已成為大乘體性的正行,菩薩心續中的無色界四處根本定也已成為大乘體性的正行。
(2)「佈施等六度之趣入正行」是菩薩心續中的佈施等六度修行的正行。前面講到鎧甲正行是從大乘資糧道到續流最後際;趣入正行是從大乘加行道暖位到相續最後際。趣入正行階段,菩薩積極修持佈施等六度,故成為「佈施等六度之趣入正行」。
至於佈施等六度之趣入正行與前面的佈施等六度的鎧甲正行,二者有何區別?二者沒有差別,凡是趣入正行一定被鎧甲正行周遍,頂加行也一定被圓滿一切相加行周遍。因為鎧甲正行的界限是從大乘資糧道到續流最後際,而趣入正行的界限是從大乘加行道暖位到相續最後際,所以後者被前者周遍,甚至資糧正行﹑出生正行也都包含在鎧甲正行裏。
鎧甲正行是佈施等各度中,每一度都圓攝六度,以此而修的廣大欲求意樂攝持的菩薩瑜伽,這當中已含有趣入正行。趣入正行是于大乘因果任一法,加行以精進為主而修持之菩薩瑜伽,這當中已含有加行道以上的鎧甲正行。大乘資糧道的鎧甲正行不是趣入正行,但趣入正行包含在鎧甲正行中。
(3)「見道﹑修道﹑無學道﹑特殊道之趣入正行」有的論著將它分成見道之趣入正行﹑修道之趣入正行﹑無學道之趣入正行﹑殊勝道之趣入正行,也有像此約攝而講。總之,「見道之趣入正行」是修持見道的菩薩智。「修道之趣入正行」是修持修道的菩薩智。「無學道之趣入正行」是修持無學道的菩薩智,例如修持六度之趣入正行,可放在此「無學道之趣入正行」裏。「殊勝道之趣入正行」是修持殊勝道的菩薩智。
(4)「慈等四無量心之趣入正行」是菩薩心續中的慈﹑悲﹑喜﹑舍等四無量心的菩薩智。緣念無量有情生起願一切有情皆具足樂及樂因的心,即慈無量心。願一切有情皆遠離苦及苦因,即悲無量心。願一切有情皆離親﹑疏﹑愛﹑憎安住平等舍,即舍無量心。會產生親﹑疏的感覺,都因為貪瞋的關係,因貪而親,因瞋而疏。願一切有情皆不離無苦之樂,即喜無量心。
(5)「具足無所緣之趣入正行」是證空性慧。「無所緣」是所緣無諦實成立。大乘趣入正行之所緣無諦實成立。
(6)「三輪清淨之趣入正行」是證空性慧。三輪空無諦實成立。就佈施而言,三輪是:施者﹑施物﹑受施者。例如要完成真正的財物佈施,必須圓具佈施之三輪。所謂佈施,是惠施心。由惠施心發起,透過佈施物,施予受施者,此三稱為三輪。名言上,稱此三者為施者﹑施物﹑受施者;實際上,此三者的安立處上,是尋找不到此三者,勝義上都一樣是無諦實成立,這就是三輪清淨之趣入正行。
(7)「所為事之趣入正行」可分為二:一是佛所為事之趣入正行,一是他者所為事之趣入正行。前者是為證佛果而趣入修持的正行,後者是為其餘有情而趣入修持的正行。
(8)「六神通之趣入正行」,六神通先前已解說了。
(9)「唯一切相智之趣入正行」,「唯」是唯有﹑只有之意;「一切相智」是相智﹑遍智。
請看《現觀莊嚴論》的偈頌:「靜慮無色定,施等道慈等,成就無所得,三輪善清淨,所為及六通,于一切相智,能趣入正行,當知升大乘。」
「靜慮無色定」的「靜慮」是色界,「無色」是無色界,是「色無色界之趣入正行」。這偈的後面「…趣入正行」可套用到每個上,例如:施等趣入正行,道等趣入正行…。「施等」,是佈施等六度之趣入正行。「道等」見道﹑修道﹑無學道﹑特殊道之趣入正行。「慈等」四無量心之趣入正行。「成就無所得」具足無所緣之趣入正行。「三輪善清淨」三輪清淨之趣入正行。「所為」所為事之趣入正行。「六通」六神通之趣入正行。「于一切相智」一切相智之趣入正行。「能趣入正行」套到本偈中的每一個。「當知升大乘」的「升」是登上,依趣入正行之修行,大乘道輾轉增長,如登山般由下下道漸登上上道,最後抵達「佛地」,趣入正行能輾轉增長晉升佛地。由修持資糧道漸登加行道,由加行道漸登見道,由見道漸登修道,由修道漸登無學道,最後抵達「佛地」,晉升大乘。
請看文,「界限:從大乘加行道暖位至續流最後際之間」。
趣入正行之界限從大乘加行道暖位至續流最後際,資糧道沒有趣入正行。
趣入正行的略示﹑廣說已講解完畢。略示是「趣入事及」,廣說是「靜慮無色定,…當知升大乘。」
「資糧正行」也有略示﹑廣說。之前講「發心」等時,雖然沒有特別提到略示﹑廣說,其實都有此二。例如「發心」,先引述《現觀莊嚴論》的「發心與…」,最後再引「如地金月火…」,先引的是略示,之後講解定義﹑區分等即是廣說。略示與廣說中,略示是將《現觀莊嚴論》的偈頌摘錄下來,例如第七偈「諸所緣所為,甲鎧趣入事,資糧及出生…」中的「資糧」﹑「出生」等,是略示。
「資糧正行」的內容最廣泛。其中包括:地資糧﹑菩薩十地。
請看文,「雲:資糧」,這是略示。
請看文,「由廣大二資糧攝持而勝出,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能生自果大菩提之菩薩瑜伽,即資糧正行之定義。」
「資糧」是福德與智慧二資糧。二資糧如何成為廣大?要以大悲心和菩提心攝持,才能成為廣大,例如佈施時,若以大悲心﹑菩提心攝持,則此佈施將成為廣大佈施,否則如聲聞﹑獨覺眾很狹隘。因此,若以大悲心﹑菩提心攝持,而行佈施﹑持戒…等六度,將成為廣大福德資糧;若以大悲心﹑菩提心攝持的證空性慧,將成為廣大智慧資糧:不以大悲心﹑菩提心攝持的證空性慧,不能成為廣大智慧資糧。所謂「攝持」是助力﹑協助之意。
大乘加行道分為四階位:暖﹑頂﹑忍﹑世第一法,每個都分為大中小三品,共有十二品。由廣大二資糧攝持而勝出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依之能生(獲得)自果大菩提(佛果)之菩薩瑜伽,就是資糧正行的定義。「勝出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除去大乘加行道的暖﹑頂﹑忍,資糧正行只有世第一法大品以上,第二剎那將晉登見道。
資糧正行是以廣大福德資糧和廣大智慧資糧為助力。資糧正行之最低界限是世第一法大品,因此,勝出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依「資糧正行」能生自果「大菩提」,似此之菩薩瑜伽即是資糧正行。
證空慧怎麼協助菩提心?例如有些聲聞﹑獨覺眾雖有證空慧,但證空慧主要斷除執實,執實主要會阻礙證得佛果,不會阻礙證得解脫;聲聞﹑獨覺眾的主要目標不是證得佛果而是解脫,不須要破除執實,因此,證空慧對他們而言沒有大用處。可是菩薩發誓為饒益一切有情求證佛果,而證空慧的作用是去除證得佛果的障礙,所以,菩薩發起菩提心致力求證佛果時,證空慧自然會斷除證得佛果的障礙。例如:某人要去臺北,有人答應要幫此人去除路上的障礙,當前者在前往臺北的路上,後者一定會忙著一路幫他去除障礙;同樣,菩薩欲前往佛果,故證空慧就像後者,會努力為他去除證得佛果的障礙,菩薩的菩提心愈強,證空慧協助去除障礙的力量也自然會愈強。
請看文,「其中分為十七:大悲資糧正行﹑佈施資糧正行﹑持戒資糧正行﹑忍辱資糧正行﹑精進資糧正行﹑靜慮資糧正行﹑般若資糧正行﹑奢摩它資糧正行﹑毗缽舍那資糧正行﹑雙運道資糧正行﹑善巧方便資糧正行﹑智資糧正行﹑福德資糧正行﹑道資糧正行﹑陀羅尼資糧正行﹑地資糧正行﹑對治資糧正行。」
(1)「大悲資糧正行」是大悲心本身。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的大悲心都不是大悲資糧正行,加行道世第一法大品以上的大悲心才是大悲資糧正行。
大乘見道﹑修道者及加行道世第一法大品者心續中的佈施是佈施資糧正行;同樣,其心續中的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奢摩他﹑毗缽舍那﹑雙運道,分別是佈施資糧正行﹑持戒資糧正行﹑忍辱資糧正行﹑精進資糧正行﹑精進資糧正行﹑靜慮資糧正行﹑般若資糧正行﹑奢摩他資糧正行﹑毗缽舍那資糧正行﹑雙運道資糧正行。總之,大悲資糧正行就是大悲心,佈施資糧正行就是佈施,持戒資糧正行就是持戒,忍辱資糧正行就是忍辱,精進資糧正行就是精進,靜慮資糧正行就是靜慮,般若資糧正行就是般若,奢摩他資糧正行就是奢摩他,毗缽舍那資糧正行就是毗婆舍那,雙運道資糧正行就是大乘見道﹑修道者及加行道世第一法大品者心續中的止觀雙運道。
(2)「佈施資糧正行」即佈施。施予身﹑受用﹑三世善根之惠施心(思),就是佈施。有身軀的佈施﹑財物的佈施﹑善根的佈施…等,佈施主要指施予的心,如果修持施予身軀的心,就是身軀的佈施,修持施予財物的心,就是財物的佈施,修持將自己三世累積的善根施予他人,就是善根的佈施。
(3)「持戒資糧正行」就是持戒,持守不造十惡業之思,就是持戒。持守之思是持戒的定義。
(4)「忍辱資糧正行」就是忍辱。自心不被對方擾亂,不嗔恚對方,就是忍辱。修忍辱是針對著對方修的,不是對著自己修的。對方起瞋恚故,身語意三門造作一些行為,自心于對方無不高興,也不被幹擾,就是忍辱。若對方未造作任何行為,自心寧靜不被擾亂,就不是忍辱。
(5)「精進資糧正行」就是精進,好樂於善法的心。勤奮不是精進,例如:某人很努力的蓋房子,這不是精進。精進必須與善法有關。
(6)「靜慮資糧正行」就是心專注一境的三摩地。
(7)「般若資糧正行」就是於對境一一觀察的慧。
若以菩提心攝持而行佈施﹑持戒…等,就成為六度的修行。未以菩提心攝持而行,則只是一般的佈施﹑持戒…而已。
(8)「奢摩他資糧正行」。
(9)「毗缽舍那資糧正行」。
(10)「止觀雙運資糧正行」。
(11)「善巧方便資糧正行」是成辦佛果的善巧方法,是菩提心。
(12)「智資糧正行」是證空性慧,是智慧資糧。
(13)「福德資糧正行」是方便分,從佈施到精進之間都含在內,靜慮﹑般若除外,大悲心和菩提心也含在內,身語的善業都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沒有身語的善業。
問:第八義中的第三項,何謂特殊道?
答:「特殊道」是後得位。發心時,講到十地有無間道﹑解脫道﹑以及特殊道,特殊道是十地的後得位,菩薩的22種發心中,從第15到第19個都是特殊道所攝。十地的無間道﹑解脫道﹑特殊道,就是十地的加行﹑正行﹑後得。
修道主要要斷除道的違逆品,大乘道的違逆品是執實種子的習氣,無間道是直接對治﹑斷除違逆品,但未斷盡;解脫道是斷盡者;斷盡違逆品後,後得位能使道更進步,使道更為殊勝,故於後得位積聚福德資糧,往上進升,使所修之道更為殊勝。例如:要斷除遍計執實,大乘見道無間道時傷害遍計執實,解脫道時將其正斷盡,為斷俱生執實,故於後得位時積聚福德資糧。因此後得位稱為特殊道。
問:第五義「諸所緣及」中分類的第4項「世間者的五蘊」與第6項「有漏五近取蘊」,二者有何區別?
答:「世間者的五蘊」在凡夫的心續中才會有,「有漏五近取蘊」,有漏是煩惱,由業煩惱而得的五蘊,這二者不相違,有相符事,聖者的心續也會有。世間者的五蘊唯凡夫才有。有漏五近取蘊凡夫﹑聖者皆有。
「世間者的五蘊」與「有漏五近取蘊」二者有相符者;例如,小乘的聲聞﹑獨覺聖者,尚未證得阿羅漢果前,依然會有隨著業﹑煩惱而得五蘊,無論投生到上二界或欲界都一樣,仍會有隨業﹑煩惱而得有漏近取五蘊,但並不是所有聖者心續中的蘊都是隨業﹑煩惱而得的,有許多是聖者由修道的善根力得的。聖者心續中有「有漏近取五蘊」嗎?有。但並不是所有聖者心續中的蘊都是「有漏近取五蘊」,因為其心續中有證空慧﹑證無我慧﹑出離心…等,這些並不是隨著煩惱而得的有漏蘊,而是由修道的善根力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