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05:36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08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2/01

  八事之中,首先是相智,相智是佛智,能代表佛智的有10法,這10法不論是在經典裏或在《現觀莊嚴論》裏都有談到,10法中的發心﹑教授﹑大乘加行﹑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皆已講授完畢,接下來講「正行所緣」。

  所謂正行所緣,是大乘正行(大乘智)的所緣境(處)。相智是究竟所應得。相智與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佛智﹑智慧法身都是同義詞,都是所應得。要證得相智必須邁上菩薩道。無菩薩道是到不了佛地的。修行菩薩道者是菩薩。我們現在于心中生起菩薩道的因緣雖然尚未具足,但只要瞭解菩薩道,對這條道有信解心﹑好樂心,各人的心續中都有生起此道的種子,只是因緣尚未圓具,漸生此道的種子我們都有,所以,為能生起此道故,應努力於集資﹑淨罪﹑作種種修行,總之,瞭解依次修行將可證得果報,自然會生起好樂心;但若對所應證的佛果不知道﹑也不知道何謂菩薩,只隨愚蒙(迷信)而行,如此,能積造什麼善根,就很難說了。

  學習佛法主要的所應得果報,最下等是人天果報,中等是解脫果報,究竟果報是佛果。我們只知人的情形,對於天﹑解脫﹑遍智的情形並不知道,這樣說要證得,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要學習經論的原因。透過學習經論,瞭解證得所應得的因是什麼﹑該斷什麼,依著因修持,必可證得所應得的果報,力量會很強。

  僅得到人天果報,只要修皈依﹑斷十惡業,即可獲得;但在人身,有財物受用圓不圓滿﹑苦樂大小的差別,是觀待於有無佈施﹑忍辱等。若修斷十惡業,而且行佈施﹑修忍辱等,以此發願能得增上生,一定可以得到;若發願將來投生為欲界天神,只要強烈祈求,也是可以得到;或者發清淨願﹑強烈祈求再投生為人,再於人間結生相續,也是可以的。但若想投生到上二界,不是這樣修持就可得到,至少要證得初禪根本定才可,不是只有發願即可得到。

  能得解脫的因,基本是出離心,還要修持四諦為主,四諦裏含有空性見解;至於能得遍智的因,基本是菩提心,並以六度修行為莊嚴,上次講的四種加行,基本也是要菩提心,也要修持六度,都含在菩薩智裏,四種加行任一被菩薩智周遍,菩薩智被四種加行任一周遍。

  大論著如《現觀莊嚴論》,好好地學習這部論後,即使沒有進一步學習其他論著,一旦看其他相關論著也能融會貫通。所以,基本上,在一部論上好好瞭解,將可瞭解其他論著。以《現觀莊嚴論》來說,若把它當作每天的功課,每天念誦一點,當能清楚念誦其中詞句,瞭解意義,甚至把它背熟,就能像修禪定般的修持。

  請看文,「以大乘正行斷除增益處,是大乘正行所緣之定義。彼與所知同義

  現在講第5義「大乘正行所緣」。「大乘正行所緣」是菩薩智的所緣,定義是:「以大乘正行斷除增益(虛構)處」。增益(虛構)是顛倒心。怎麼斷除增益?例如,了悟瓶子無諦實成立的菩薩智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斷除什麼?斷除瓶子諦實成立。在何處斷除?在瓶子上。因此瓶子是大乘正行所緣。又例如,了悟瓶子無常的菩薩智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斷除什麼?斷除執瓶子為常的增益心。在何處斷除?在瓶子上。因此瓶子是大乘正行所緣。另外,執瓶子為無實(非實事)的執著,這是損減,也是要斷除處。類推到一切所知。以大乘正行於所知上斷除執諦實成立的執實增益心,斷除處是在一切所知上,因此一切所知皆是大乘正行所緣。大乘正行所緣和所知同義。

  所謂「增益﹑損減」,這二種都是顛倒心。增益是「太過」﹑虛構實情。損減是「不及」﹑謗撥實情。生增益心即落入常邊,生損減心即落入斷邊。不管常邊或斷邊,都該斷離。離了常斷二邊,住於中間,就是中道(中觀)。斷除增益﹑損減者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在什麼上斷除此二?在一切所知上。「非所知」,就不用破了。斷除什麼?斷除增益邊及損減邊。例如,在所知「瓶子」上斷除增益邊及損減邊,所以,斷除增益﹑損減邊,一定要在所知上斷除,所以才說,大乘正行所緣是「以大乘正行斷除增益之處」,大乘正行所緣和所知同義。

  大乘正行是大乘(菩薩)智,有些論著裏會用一些名相,例如:智﹑道﹑現觀﹑地等,都是同義詞。例如,「地」可分為三: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同樣,「智」也可分為三:聲聞智﹑獨覺智﹑菩薩智。「道﹑現觀」也一樣,皆可分為三。

  講解了「大乘正行所緣」的定義,接著講它的區分,有十一種。

  請看文,「其中分有十一:(1)善﹑(2)不善﹑(3)無記﹑(4)世間者之五蘊﹑(5)出世間者之四禪﹑(6)有漏近取五蘊﹑(7)無漏四念住﹑(8)有為三界﹑(9)無為真如﹑(10)共通四禪﹑(11)不共能仁之十力等。

(1)善:作此得善果,此作即是善。(2)不善:作此得不悅意﹑惡果,此作即是不善。(3)無記:作後得到不善不惡﹑等舍果,此作即是無記。

  善可分為:身善﹑語善﹑意善。身善:如禮拜﹑供養﹑獻曼達﹑繞塔寺等。所做能否成為善,不觀待於所作,要觀待於心。心有信仰﹑皈依﹑相信業果,所作自然是善。但若內心無此,所作將是無記,外相看似善業,實際是無記。一樣,語善:如誦讚頌文﹑持陀羅尼咒﹑皈依文﹑課誦等,雖是語的善業,但還是要觀待心,有對三寶的信仰心﹑皈依心﹑相信業果﹑利他心,所作之語善將成為圓滿的語善,若沒有這樣動機,懷著噁心,絕不能成為語善。意善有很多:如信仰心﹑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都是意的善業。

  語的不善:主要是兩舌﹑妄語﹑粗惡語﹑綺語等;身的不善:主要是殺﹑盜﹑淫等;意的不善:主要是貪心﹑害心﹑邪見等。

  《現觀莊嚴論》講到這階段,可配合廣論的下士道解說。

  大乘正行所依是「自性住種性」指上士道。大乘種性可分為醒未醒覺二種。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可配合上士道而言。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不是道,是空性,但它的依處是大乘正行,是大乘道,因此可配合上士道而言。一般,加行道有:中士和上士加行道。上士加行道是大乘加行道,中士加行道是小乘加行道。下士沒有加行道,因為下士雖也稱下士「道」,但不是真正「道」。聲聞﹑獨覺加行道可配合中士道而言,大乘加行道可配合上中士道而言。在此世談大乘加行道,不說小乘加行道。前面講到的「大乘四抉擇分」要配合上士道說,是大乘加行道。三皈依主要配合下士道;四諦主要配合中士道。

  「無記之法」是心續未攝之法,它是法,但不是善法,也不是不善法,善法和不善法皆被心續攝持,例如補特伽羅我執﹑執諦實成立之執實,是無記的,其體性不是不善,以此二為根本,會生起貪﹑瞋等不善煩惱,例如見道以上,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的聖位菩薩,其心續中雖然沒有任何不善﹑遍計執實,但仍有補特伽羅我執﹑俱生執實。同樣的,貪﹑瞋﹑癡等煩惱不都是不善,為什麼?不善只在欲界而已,色界和無色界也有很多煩惱,多如欲界,但是沒有瞋,沒有不善,所有煩惱都是無記。

  所以,並不凡是所應斷都是不善,例如聲聞﹑獨覺阿羅漢,已斷盡煩惱障一切不善品,已脫離生死輪回,得到解脫了,但心續中仍有所知障﹑執實,由此才推知,執實是無記。

補特伽羅我執﹑執諦實成立的執實不都是不善,為什麼?因為有由此二發起造作的善業,例如,欲得輪回人天果報,要由補特伽羅我執發起造作福業,由此福業將得人天果報;然而欲得解脫,就不能由補特伽羅我執發起證得解脫,要完全滅除補特伽羅我執才能證得解脫。因此欲得人天增上果報,一定要由補特伽羅我執發起造作善業才能獲得,不由補特伽羅我執發起造作善業是不可能獲得的,因為不由補特伽羅我執發起所造的善業就不是輪回因。若由補特伽羅我執發起造作能引之善業,又發願投生為天神,將因此投生為天神;若發願投生為人,將因此而投生為人;若發願投生上二界,加上禪天根本定,將因此而投生到上二界。

  既然由補特伽羅我執發起,能造作成辦人天果報的業,因此補特伽羅我執未必是不善,若只有不善,那將無法成辦人天果報。若補特伽羅我執和執諦實成立的執實是不善,那就慘了,因為我們隨時隨地都有補特伽羅我執和執諦實成立的執實,這樣豈是隨時隨地都在造惡?將來投生時除了三惡趣之外,將無處可去了!還好它們是無記!

(4)世間者之五蘊:凡夫心續之色﹑受﹑想﹑行﹑識五蘊。「世間者」指凡夫。

(5)出世間者之四禪:「出世間者」指聖者。四禪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根本定,只在聖者心續才有。一般的四禪在入道者﹑未入道者﹑外道者的心續中都會有,也與聲聞﹑獨覺共通,但出世間的四禪,唯於聖者心續中有。

(6)有漏近取五蘊:「有漏」是煩惱,有漏近取五蘊是由煩惱形成的五蘊,是隨業和煩惱而轉所形成的五蘊。

(7)無漏四念住「無漏」是不由業和煩惱形成,四念住是指: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這在《現觀莊嚴論》的第四事講得很清楚。身﹑受﹑心﹑法四念住不是由業和煩惱而產生的。

(8)有為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有為」是有為法。

(9)無為真如:是空性。有為是三界,無為真如是空性。

(10)共通四禪:是有漏四禪天的根本定。前面講到「出世間四禪」唯聖者有,是無漏四禪。有漏四禪或共通四禪,不論內道﹑外道皆有;大乘﹑小乘者皆有;凡夫﹑聖者皆有。

  「四禪」是指四禪天的根本定。字面上沒有缺字。「禪天根本定」是斷除欲界煩惱,證得禪天根本定;斷除色界煩惱,證得無色界根本定。有漏禪天根本定是先知﹑神通的因,是投生色界﹑無色界的主因。無漏四禪根本定是解脫﹑遍智因。有漏禪天根本定是投生上界因,補特伽羅證得禪天根本定後,只要未死前沒退失,死後必定投生到上界。

(11)不共能仁之十力等:「能仁」並不只指釋迦牟尼佛而已,是指一切佛。一切佛心續中的不共功德有十力。「十力」在《現觀莊嚴論》第四事有詳細提到,因為有很多,不能用簡短幾句作解說,故暫時不講,日後會詳細講到,可用簡短幾句講解,現在倒可講講。

  講大乘正行所緣有十一的人是誰?是法幢,他是根據《現觀莊嚴論》說的。

  請看文,「《現觀莊嚴論》雲:『所緣一切法,此複為善等,若世間所知,及諸出世間,有漏無漏法,諸有為無為,若共弟子法,及佛不共法。』界限:凡是成事皆有。

  「所緣一切法」指大乘正行的所緣是一切法。「此複為善等」的「等」字含有不善﹑無記。「若世間所知」指世間者之五蘊。「及諸出世間」指出世間者之四禪。「有漏無漏法」的「有漏」是有漏五蘊,「無漏法」是無漏四念住。「諸有為無為」的「諸有為」是有為三界,「無為」是無為真如。「若共弟子法」指與聲聞等眾共通四禪。「及佛不共法」指不共的能仁十力。大乘正行所緣的界限:凡是成事皆有,所知皆有。

  請看文,「所為

  第六義「大乘所為」。「所為」是緣於11種所緣後,行持前說的四加行,四加行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是菩薩智,內容非常廣泛。大乘正行緣於11種所緣,斷除所緣上的顛倒增益,這樣子作有其必要性,為證佛果,故於一切所知斷除增益。大乘所為(大乘的目的)是佛果。

  請看文,「趣入所為之究竟果報,彼乃大乘正行所為之定義」。

  趣入修行道,斷除增益﹑損減。為何目的(所為)趣入?為得究竟果報故趣入。佛果﹑一切佛﹑究竟果報都是同義。為得佛果故趣入正行。

  聲聞﹑獨覺眾為了斷除補特伽羅我執而趣入四諦修行,趣入四諦修行的所為(目的)是什麼?為解脫故。下士趣入斷十惡﹑行十善的修行,所為(目的)是什麼?為得人天果報故。大乘正行為於一切所知斷除執為諦實成立的增益故,趣入無諦實成立的修行,所為(目的)是什麼?為證佛果故。因此佛果是大乘的所為(目的),解脫是聲聞﹑獨覺的所為(目的),人天果報是下士修行的所為(目的)。

  請看文,「彼與佛同義。

  大乘正行與佛同義。大乘正行的任何修行都是為了證得佛果,大乘正行的所為是佛果,故與佛同義。菩薩的任何修行都為證得佛果,其心續已生菩提心,許諾一切善行都為證得佛果,乃至諾言未退轉前,任何善行都是為了證得佛果而作,若不為一切有情緣念佛果而行善,菩提心將因此而退轉。

  請看文,「其中,分三:j心大﹑k斷大﹑l證大。

  「心大」是佛心續所攝的大乘發心﹑大悲心。這是大乘所為,因此僅佛才有而已。佛心續所攝的滅諦(斷除執實及種子的滅諦),是「斷大」。佛心續現前了悟如所有法﹑盡所有法之智,是「證大」。根據是《現觀莊嚴論》。

  請看文,「雲:『勝諸有情心,及斷智為三,當知此三大,自覺所為事。』界限:唯佛地。

  「勝諸有情心」是「心大」,指菩提心。「諸」是很多,指一切有情。「勝」是殊勝果,指佛果。「心」是想﹑念。藏文「ni」是「唯」。意思是:大乘正行菩薩唯想「為一切有情證殊勝果」這件事而已。

  「及斷智為三」的「斷」是斷大;「智」是證大。「當知此三大」指心﹑斷﹑智三大是大乘正行所為的區分。「自覺所為事」的「自覺」是大乘正行本身。大乘正行本身斷除一切所知之增益,而趣入所為。「心大﹑斷大﹑智大」是大乘正行本身在有學時,依著修持道產生的究竟果報,故是「自覺所為事」。

  簡單而言,「勝諸有情心」是「心大」。「及斷智為三」的「斷」是斷大;「智」是證大。此三大是大乘正行的所為事。

  從這裏開始,講解大乘四正行。前面已講解完畢「八事」了,「八事」是:三智﹑四加行﹑果位法身。在代表「相智」的發心等十法中有「四正行」。「八事」的四加行,第一「圓滿一切相加行」與此四正行的第一「鎧甲正行」同義;四加行的第二「頂加行」與此四正行的第二「趣入正行」同義,但是四加行的第三「漸次加行」﹑第四「剎那加行」與此四正行的第三「資糧正行」﹑第四「出生正行」沒有同義。

  以上的加行﹑正行都是菩薩智的修行。有人質問:「既然都是菩薩智的修行,為什麼取這麼多不同的名稱?」答:雖然是同一菩薩智,卻有很多功用,所以才取這麼多不同的名稱。以瓶子為喻,瓶子是剎那壞滅,故稱瓶子是「無常」;瓶子能生己果,故稱瓶子是「實事」;瓶子是眾多因緣和合形成的,故稱瓶子是「有為法」;瓶子可被眼睛看見,故稱瓶子是「形狀」,因為瓶子有不同的功用,才取不同的名稱;同樣地,總攝三智而修的菩薩智稱為「圓滿一切相加行」,漸次而修的菩薩智稱為「漸次加行」,總攝六度而修的正行就是「鎧甲正行」。

  請看文,「鎧甲

  《現觀莊嚴論》本頌的「鎧甲」是鎧甲正行。

  請看文,「於佈施等各度中,以圓攝六度而修的廣大欲求意樂攝持的菩薩瑜伽,乃是鎧甲正行之定義」

  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等六度任一度時,圓攝六度而修,例如,初地菩薩趣入佈施的修行時,在所修的佈施中圓攝六度(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以及佈施本身)而修的廣大意樂攝持的菩薩瑜伽,即鎧甲正行。

  例如佈施時,若佈施的對境順著自己的意思作事就高興;但若佈施的對境不順著自己的意思作事,就起瞋恚,佈施的修行中忍辱度被摒除了。或者以不予取的方式取得佈施物,佈施給窮人,佈施的修行中持戒被排除了。或者持戒﹑忍辱時,沒有佈施等都是過失,以此類推。所以,以何度為主修時,不失其他度,攝持而修,即圓具六度的修持,再加上心中生起廣大意樂,都被菩薩心續之智攝持,這就是鎧甲正行。

  佈施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一般世人共稱的佈施是指財施,其實此三種中以法施最為殊勝。

  佈施的方法也分為三種:一﹑對善惡﹑業果一無所知的人,只因為喜歡而作佈施,例如看到可愛的鳥魚而給食物,這樣做只是佈施而已,因為缺了精進,不是佛教的佈施。精進是好樂善法之思。若具善好樂法之思而行佈施,則是精進輔助佈施,佈施輔助精進。二﹑心想「佈施,自己造了大善業﹑資糧,未來自己將得到快樂﹑財物﹑受用」,就以欲求財物受用的心而作佈施,這也不是菩薩的佈施,這僅是下士道﹑中士道,或聲獨眾的佈施而已。三﹑菩薩的佈施完全無個人的欲求,所作佈施只為利他而已,只為幫助饑寒逼迫的求施者而已,完全不求個人的安樂,這就是此中所說的佈施。如何知道菩薩的佈施是唯為利他的佈施呢?從他寧舍自己身命而作佈施這一點可看出。若只為自己著想,是很難割捨身命行佈施的。

  請看文,「其中,分三十六:佈施之六鎧甲正行﹑持戒之六鎧甲正行﹑忍辱之六鎧甲正行﹑精進之六鎧甲正行﹑靜慮之六鎧甲正行﹑般若之六鎧甲正行。

  例如主修佈施時,若有一分的持戒,即稱佈施之持戒;若有一分的忍辱,即稱佈施之忍辱;若有一分的精進,即稱佈施之精進;若有一分的靜慮,即稱佈施之靜慮;若有一分的智慧(般若),即稱佈施之智慧。同樣,修持戒時,若有一分的佈施,即稱持戒之佈施,忍辱﹑精進﹑靜慮﹑般若,以此類推。因此,六度各有六鎧甲正行,一共三十六。

  每一度的修持皆圓具六度的菩薩智修行在所有菩薩的心續中都有,只在心中有這些並不是菩薩行(佛子行)。要使所作成為佛子行,必先生起願心,受行心戒(菩薩戒)才行;若沒有菩薩戒,所作的佈施等一切修行都不成為菩薩行。

  鎧甲﹑菩薩智﹑圓滿一切相加行﹑道般若波羅蜜多四者同義。

  請看文,「雲:『由彼等別別,皆攝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經說。』

  這是《現觀莊嚴論》的根本頌。「由彼等別別,皆攝施等六」,六度的每一度,都含有佈施等六,即佈施中含有六,持戒也含有六等。「故披甲修行」是鎧甲正行。「六六如經說」,經中說六度的每一度各含六度,共有三十六。

  請看文,「界限:從大乘資糧道到續流最後際。

  因為「鎧甲正行」與「菩薩智」同義,所以哪邊有「菩薩智」,哪邊就有「鎧甲正行」,界限:從大乘資糧道到續流最後際。

  「鎧甲正行」區分的三十六種,今天大略講到此,以後有機會再詳細解說。還剩幾分鐘,有問題的可提出來。

問:為何大乘正行所緣只有斷除增益,沒有斷除損減?

答:大乘正行所緣是大乘正行斷除增益之處,一切所知是生起增益的基礎。大乘正行斷除增益,也斷除損減﹑疑﹑貪﹑瞋﹑等顛倒心。例如,尚未解說鎧甲之前,心裏想著:鎧甲到底是什麼?上完課後,終於懂了,此時瞭解的心斷除於鎧甲的疑。

  大乘正行能斷除心想:「瓶子是諦實成立?無諦實成立?名言上是有?還是無?」的疑,也能斷除「瓶子在名言無」的「無」見。大乘正行能斷除增益﹑損減﹑疑等顛倒心。

  大乘正行主要斷除「執實」,「執實」全部都是增益,沒有損減,所以講「大乘正行所緣」時,只有特別講「大乘正行斷除增益之處」,不說「大乘正行斷除損減之處」。另外,損減比較容易破除,增益比較難以破除,例如,「有瓶」比較容易瞭解,瞭解「有瓶」一定會破除「無瓶」。大乘正行是菩薩智,菩薩智早已在所知上破除「名言上無」的損減。

問:在家佛弟子已確切發心行持菩薩行(指:已發了願心),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接受正統儀軌的菩薩戒?

答:要不要受菩薩戒,要由發願心的人自己衡量,發願心後,若覺得受菩薩戒後,可以一直持守,也覺得有能力能行菩薩行,就可以進一步菩薩受,若覺得做不到,也可以不受,這完全由個人決定。

  菩薩戒與行心戒是一樣的意思,要不要受菩薩戒就看自己決定,若真要受,先要有正確的菩提心動機,最好是無虛偽的,至少要有造作的菩提心「為饒益一切有情欲證佛果」的造作菩提心。

  受別解脫戒者不需要具足菩提心,但需要具足出離心,出離心分為二類:造作的出離心﹑無虛偽的出離心,不論生起哪一類都可,除此,若認為自己可以遵守沙彌的36條戒,就可進一步受出家的別解脫戒,受戒後,覺得可再進一步遵守比丘的253條戒的話,就可受比丘的具足戒,若認為不能遵守,可以不受,這是由個人決定的。同樣地,生起願心後,衡量自己能不能修得起﹑做得到菩薩行,若覺得做得到,就可進一步受菩薩戒。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