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08:06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07》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1/29
講到「教授」,就所詮內容可分為十,其中的:1.傳授修行本身體性之教授。2.傳授所緣境四諦之教授。3.傳授所依三寶之教授。4.傳授無耽著精進之教授。5.傳授完全不疲憊精進之教授。6.傳授「完全攝持完整道精進之教授。以上在上一堂課已講解完畢,今天開始講「傳授五眼之教授」。
請看文,「7.傳授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等五眼之教授。」
這是開示五眼之佛語,是依佛語所闡示的五眼教授作抉擇的教授。五眼是什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眼」與「先知」沒什麼差別。依著五眼為增上緣可獲得六神通,「眼」是心識,並不是色法。五眼是非常艱深難懂的,五眼全都是「意現前」,尤其,談到「慧眼和法眼」會牽涉到現證空慧的大問題,對我們而言,暫時知道五眼即可,至於六神通,就比較好懂。
請看文,「8.傳授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世隨念通﹑天眼通﹑漏盡通等六神通之教授。」
若要得到「神通」,首先要先成就奢摩他(止),未必要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反正要先成就奢摩他,得到奢摩他後,要成就毗缽舍那(勝觀),然後,奢摩他與毗缽舍那雙運(止觀雙運),依著修持止觀雙運,將欲界煩惱的現行斷除,斷除後,證得禪天根本定,這時該補特伽羅會獲得天眼﹑肉眼,天眼﹑肉眼在根本定時會有,至於慧眼﹑法眼﹑佛眼,是不可能有的,除了大乘證量非常高的聖者才可能獲得。總之,必須以禪天根本定為增上緣而成就神通。證得禪天根本定時,該補特伽羅會獲得天眼﹑肉眼,但不是全部都會獲得。佛眼唯有佛才有,無餘者有。證得禪天根本定時,再以禪天根本定為增上緣而成就神通。
第一種神通「神足通」,證得「神足通」時,該補特伽羅並不會知道前世﹑後世或他人心,可是他卻可化現出種種神通變化,例如,騰空而飛;或像螞蟻鑽到地底下;或將一物變為兩個﹑三個;或將多個攝為一個。另外,也可隱形起來,讓別人看不到;或自己變為兩位,其實並不是真的變成兩位,但別人看起來,他是變成兩位。
第二種神通「天耳通」,證得「天耳通」時,這不是天神的耳朵,這是「意現前」,六神通與五眼全都是「意現前」。那麼為何取名為「天耳通」?因為聽聲音是耳朵的責任。得到天耳通者,耳朶最少可聽到此世間百由旬內的任何粗細聲音。佛的天耳通可以無限收聽。該天耳通者,最少可聽到百由旬內的任何粗細聲音,他耳朵可做一切耳朵的工作,因此取名為「天耳通」,但這不是一般說的耳朵,而是「意現前」。
怎麼計算「由旬」呢?以一個壯漢而言,將他的雙臂張開,從他左手的中指端到他右手的中指端的距離,稱為「一弓」,五百弓就是「一聞距」,八聞距是「一由旬」。以此為單位,天耳通可現前聽到百由旬內的粗細聲音,這是它的作用,但它不能憶念前後世或了知他人心。有說在第四禪天的密嚴剎土中,報身佛在說法時,欲界身的初地菩薩,依天耳通之力可以聽法音。
第三種神通「他心通」。證得他心通時,對方的所有的想法﹑念頭,不管好壞,全部都可知道,但並不能知道前後世。得到他心通的能力有強弱之別,例如得到天耳通時,至少可聽到百由旬內所有的聲音,如果是佛的話,就無此限,可無止境的,全都聽到。有些具有「他心通」者,只能知道面前一位補特伽羅的心念,遠一點的,就不能知。反正能知一位補特伽羅的心念,就稱為得到「他心通」了。有一些能力更強的,可知道百千人的心念,至於佛,則可知道所有補特伽羅的心念。所以能力有強弱之別,並非全都一樣。
第四種神通「宿世隨念通」。證得宿世隨念通時,可知道前後世,有此神通者,並不能知他人的心念,該神通不會知道粗細聲﹑粗細色;有些可知自己的前後世,卻不知他人的前後世;有些可知道自他二者的前後世;有些可知道前世不知前前世;有些可知道二世,有些可知道三世﹑四世,各種都有差別非常的大。怎樣才稱為得到宿世隨念通呢?當可現前了知自己未投生前的「中有」,就稱為已得到宿世隨念通。
第五種神通「天眼通」。證得天眼通時,可現前看到百由旬內的所有粗細色,甚至可看到人的生死,可知道由此死從彼生,或由彼死從此生;我們就不行了,別人的死可看到,但自己何時死,自己會不知道。在《俱舍論》裏也提到天眼通,可是在其他論著裏也稱為「生死通」,有情何時死﹑何時生,哪邊死﹑哪邊生,通通可知道,所以又稱為「生死通」。可看到百由旬內的所有粗細色,故名「天眼通」;可知道有情的生和死,故名「生死通」。天眼通和生死通是同義異名。
剛才說的五神通,是與外道共通的神通,入道者有,小乘道者有,大乘道者有,未入道者有,入道者有,佛有,有情有。有成為資糧道體性的五神通,有成為加行道體性的五神通,也有成為見道體性的五神通…等,五道通通都有,如果得到「成為資糧道體性的五神通」,這五神通都是資糧道;得到「成為加行道體性的五神通」,這五神通都是加行道;得到「成為見道體性的五神通」,這五神通都是見道;以此類推。
依外道論著作聞思修可成就增上生果報。增上生果報是人天二果報,決定勝果報是解脫和遍智二果報。要得到前五神通,一定要先證得禪天根本定;得到禪天根本定後,這根本定是會退轉的,但若在不退轉之情形下死亡的話,一定投生到上界,不會投生到欲界。所以,既然依外道論著可以成就神通,該補特伽羅一定有禪天根本定,死後一定投生到上界,得到天神果報,可以得到天神果報的話,那麼得到人的果報也一定可以的。
但是依外道論著不能得到解脫和遍智果報,有很多理由可說,但扼要而言,僅僅要得到解脫,一定要現前了知補特伽羅無我,然後持續地串習,修持到最究竟時,就將「補特伽羅我執」斷除殆盡;心中生起「現證補特伽羅無我慧」,一再禪修,達究竟時,就將補特伽羅無我的反面「補特伽羅我執」斷除殆盡,獲得解脫。可是外道的論著講的全都是「補特伽羅我」,根本不談「補特伽羅無我」,所以依著外道論著不可能得到解脫。
第六種神通「漏盡通」。「漏」是煩惱;「盡」是斷除;「漏盡通」就是斷除煩惱的神通,只有阿羅漢有,大乘阿羅漢﹑小乘阿羅漢都有,外道沒有。
至此為止,已經講解完畢「1.傳授「修行本身體性」的教授﹑2.傳授四諦的教授﹑3.傳授三寶的教授﹑4~6.傳授三個精進的教授﹑以及7~8.傳授「五眼﹑神通」的教授」。接下來講傳授「見道」和「修道」的教授。
請看文,「9.傳授見道之教授」
傳授見道之教授—因為這是大乘的教授,是大乘語,所以在這教授中,會闡示見道的全部建立。在傳授「修道」的教授裏會闡示修道的全部建立。
入道的界限:是以心中生未生起無虛偽出離心作判別。心中生起無虛偽出離心就入了道。在未生起無虛偽出離心之前,雖有生起出離心,但仍不算入道。所謂「無虛偽出離心」是無虛偽的欲求脫離輪回的意樂。若生起無虛偽出離心就入了道,這是入道的界限。心中有「無虛偽出離心」的補特伽羅,心中若有大悲心和菩提心當靠山的話,就入了大乘道;沒有大悲心和菩提心當靠山的話,就是入了小乘道。
小乘分為:聲聞和獨覺二道。怎麼區分?這兩類的補特伽羅心中生起的無虛偽出離心一樣,除了這一點外,還要看補特伽羅本身的意願。若意願傾向於獨覺的修行,就是入了獨覺道;意願傾向于聲聞的修行,就入了聲聞道。其實聲聞道和獨覺道二者的差別不大,同樣是小乘道,可是獨覺比聲聞略為優勝一點。
聲聞有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聲聞有五道,獨覺有五道,大乘也有五道,共十五道。聲聞﹑獨覺﹑大乘三乘都有資糧道﹑加行道;資糧道﹑加行道是凡夫道;入資糧道﹑加行道者都仍是凡夫。在這二種道中的補特伽羅,不管大乘者或小乘者,只能透過正理以比量了悟空性﹑補特伽羅無我﹑解脫﹑遍智﹑細品無常等,無法以現量了知。但是得到見道時,不管得到聲聞見道﹑獨覺見道﹑大乘見道,該補特伽羅就成為聖者,成為聲聞聖者﹑獨覺聖者﹑大乘聖者或稱為菩薩聖者。
三寶中的「法寶」是道諦和滅諦,證得見道時的聖補特伽羅,就是三寶中的僧寶;資糧道﹑加行道者們不是僧寶。不論是得到聲聞見道﹑獨覺見道﹑大乘見道的補特伽羅,就是「僧寶」;僧寶和見道的補特伽羅同義;該補特伽羅僧寶心續中的道,就是「道諦」,道諦也是「法寶」。
聲聞﹑獨覺﹑大乘的見道,時間非常短,但不是短到像「時邊際剎那」那麼的短,和修道﹑加行道比較起來,它的時間很短。從見道登上修道後,修道的時間就非常長了,三乘的修道,時間都非常長。時間長短是怎麼來的呢?見道時間很短是因為它的主要所應斷是遍計,見道是遍計的對治者,和俱生比較起來,遍計比較容易斷除。俱生極難斷除,能斷除俱生的是修道,因此修道時間非常長。一般而言,見道者是初地者,從第二地開始到第十地,全部是修道。
所以,各乘的見道主要斷除遍計,修道主要斷除俱生,將俱生完全斷盡的同時,就證得無學道,成就了阿羅漢﹑得到解脫。
安立界限時,有時說「從資糧道至佛地之間」﹑有時說「從加行道至佛地之間」﹑有時說「從見道至佛地之間」﹑有時說「從修道至佛地之間」,對這些「界限」要有一些概念,否則容易搞混。
十種教授在《現觀莊嚴論》本頌中,有雲:
請看文,「修行及諸諦,佛陀等三寶,不耽著不疲,周遍攝持道,五眼六通德,見道並修道,應知此即是,十教授體性。」
其中的「修行」是第一種「修行本身體性之教授」。《現觀莊嚴論》的偈中只有「修行」這句話,要知道它的內容,就要尋找經典和釋論所說的內容,當兩者配合一起看時,可瞭解到這當中含蓋了「二諦」的完整建立。
「諸諦」是指四諦,是第二種「傳授所緣境四諦之教授」。「佛陀等三寶」的「等」字含蓋佛陀之外的法寶及僧寶,是第三種「傳授所依三寶之教授」。「不耽著不疲」闡示二種精進之教授,是「傳授無耽著精進之教授」以及「傳授完全不疲憊精進之教授」。「周遍攝持道」是「傳授完全攝持完整道精進之教授」。
「五眼」是傳授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等五眼之教授。「六通德」是傳授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世隨念通﹑天眼通﹑漏盡通等六神通之教授。「見道並修道」的「見道」是傳授見道之教授;「並修道」是傳授修道之教授。「應知此即是,十教授體性」這二句把這些總攝起來說明,共有十種教授。《現觀莊嚴論》的這二偈含攝十種教授,其實這十種教授的內容非常廣泛,彌勒菩薩講到這十種教授時,卻把它總攝在兩偈中講。
請看文,「界限:從未入道至佛地之間。」
這界限與前面的「經教波羅蜜多」的界限一樣。前面講到波羅蜜多分為:經教波羅蜜多﹑道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自性波羅蜜多中,其中的經教波羅蜜多的界限是從未入道至佛地之間,與此「教授」的界限一樣。經教波羅蜜多都是大乘語,大乘教授也是大乘語,因此,二者相同。
「大乘教授與小乘教授」意思是:大乘語與小乘語;也是:大乘經典與小乘經典。大乘語和小乘語﹑大乘經典和小乘經典﹑大乘教授和小乘教授,是如何區分的?是不是依著宣說者是大小乘作區分?不是。宣說者是小乘者他宣說之法都是小乘語嗎?不是。若向面對的所化機宣說的內容,是闡示小乘補特伽羅的修行道次第的話,不論宣說者是大乘或小乘者,他所宣說的就是小乘教授。例如,佛本身是大乘補特伽羅﹑大乘阿羅漢,可是祂說的第一*輪是小乘語。若問:佛是大乘者,祂說的語應該是大乘語啊,為什麼是小乘語呢?未必是大乘語。佛本身是大乘補特伽羅﹑大乘阿羅漢,但是佛初轉*輪時的特別所化機是小乘者,所以初轉*輪主要是開示小乘的修行道次第,因此成為小乘語。
又例如,《心經》裏有問詞﹑有答詞,所有的提問是舍利弗提的,所有的回答是聖者觀世音答的,他們一問一答後,佛才從空性禪定中出定,贊許他們說:「善哉!善哉!」加以隨喜。其中,佛雖沒有實際說法,可是《心經》仍然被列為大乘不共經典,舍利弗雖然是小乘阿羅漢,但《心經》裏的每一句都成為大乘不共語。
至此,已將「發心﹑教授」講解完畢,接下來講「四抉擇分」。
請看文,「雲:『四抉擇分』」
這是《現觀莊嚴論》的本頌。「四抉擇分」指加行道。資糧道之後證得的加行道。加行道分為四:暖﹑頂﹑忍﹑世第一法。
前面講了「發心」,發菩提心入了資糧道的菩薩,在資糧道時,為了達成發心的欲求事(發心的所應得),聞思教授,依著聞思教授而得到加行道。
「加行道」是什麼呢?順解脫分與資糧道是同義異名,順抉擇分與加行道是同義異名。順抉擇分是在資糧道圓滿後成辦,在加行道未生起前,順抉擇分乃介於順解脫分與諦現觀(與見道同義)之間的現觀,是隨順「諦現觀」之大乘世間道。
請看文,「住於『順解脫分』圓滿後生起的現觀種類,而且是隨順『諦現觀』之大乘世間道」,即大乘加行道之定義。」
大乘加行道與大乘順抉擇分是同義。大乘加行道在大乘資糧道之後,它是朝向見道,所以稱為「隨順諦現觀(見道)」。大乘世間道和大乘凡夫道一樣。大乘出世間道,就是大乘聖者道。大乘加行道是大乘凡夫道。順抉擇分﹑加行道﹑順抉擇支分都是同義。簡單而言,大乘加行道是在大乘資糧道之後,將隨順生起大乘見道,朝向生起見道,是介於大乘資糧道之後﹑生起大乘見道之前的大乘世間道﹑大乘凡夫道。
請看文,「分為四: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
這樣的區分是就一位補特伽羅在心續中生起的次第而分的。首先生起「暖」,增長後轉為「頂」的性質,增長後轉為「忍」的性質,再增長後轉為「世第一法」的性質。「世第一法」是凡夫善法中的第一名﹑最殊勝者,再往上更進步的話,就成為聖者。
一般而言,加行道有十二品:暖位有三品﹑頂位有三品﹑忍位有三品﹑世第一法有三品,共十二品,資糧道也可分小中大三品,所以資糧道與加行道共有十五品。在彼二道階段中,圓滿第一大阿僧祇劫的資糧,就是在資糧道與加行道中圓滿第一大阿僧祇劫資糧,因此需要很長的時間。
請看文,「界限:唯大乘加行道。」
界限當然只有大乘加行道而已,不可安立在資糧道﹑見道。
請看文,「雲:『正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
在這段會談到正行之所依「自性住種性」。「自性住種性」分為二類:一類是一般說的「自性住種性」,一類是「大乘正行所依之自性住種性」。一般所說的「自性住種性」在一切有情心續中皆有,而「大乘正行所依之自性住種性」則唯于菩薩心續中有。
「自性住種性」雖然遍及一切有情的心續,但有情的心分為顛倒心與無顛倒心,在無顛倒心上的法性自性(法性)﹑空性自性(空性),就稱為「自性住種性」。
請看文,「既是菩薩心續之法性,亦是大乘正行真正所依之同分,即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之定義。」
「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是大乘正行者心續中的空性﹑法性之自性。「大乘正行」是大乘智﹑菩薩智。「正行」是世俗諦和勝義諦。「大乘正行所依」指大乘正行﹑大乘智。大乘正行者心續上的空性就是「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在誰的心續有呢?它只在大乘正行者的心續有,我們都沒有。
總之,「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是「菩薩心續中的空性﹑法性,也是大乘正行真正所依之同分」,需要兩種條件:j菩薩心續中的法性﹑k依處是大乘正行,因為菩薩也有顛倒心(煩惱),這是不可以依的。雖然是菩薩心續中的法性,但若依處不是大乘正行,而是顛倒心(煩惱)的話,那麼菩薩心續中的法性將無用處,因為不堪為自性住種性。
所以,「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基本是菩薩心續中的空性,又是大乘正行所依(大乘智之所依),彼此互依,如瓶和瓶上的空性,二者互依。總之,「大乘正行」上的空性,就是「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因為大乘正行被菩薩心續攝持故。
例如,我們的心有正的﹑也有顛倒的煩惱品,在我們的無顛倒心上的空性,正是「自性住種性」;而貪等顛倒心上的空性,雖是我們心上的空性,卻不是「自性住種性」,為什麼?因為心續中有自性住種性的補特伽羅是堪能解脫﹑堪能成佛的關係。自性住種性所依的「心」,在將來成佛時,就轉成「智慧法身」;「心上的法性」將轉成「自性法身」,一起轉變。而顛倒心不能轉成智慧法身,因此顛倒心上的空性也不能轉成自性法身,因此不是「自性住種性」。
菩薩,只要在尚未證得聖位之前,都和我們一樣,心續中還是有貪﹑瞋﹑我慢…等煩惱,但不強烈,得到聖位後就無嗔恚了,這些煩惱心上的空性不是「自性住種性」,因為貪等煩惱無法轉成智慧法身的關係;「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是菩薩心續中的大悲心﹑菩提心﹑證空慧﹑欲脫心﹑皈依﹑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六神通…等,都是「大乘正行」,這些心上的空性就是「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在未來將轉成「自性法身」,而自性住種性之依處「心」就轉成「智慧法身」。
佛沒有「自性住種性」,有情才有「自性住種性」,因為成佛時,「自性住種性」所依的心堪成智慧法身,而佛早已成就智慧法身了;「自性住種性」所依的心上的空性堪轉成自性法身,而佛早已成就自性法身了,因此佛無「自性住種性」。
「雲:正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這是《現觀莊嚴論》的本頌。「既是菩薩心續中的法性(空性),亦是大乘正行真正所依處之同分,彼即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之定義。」
請看文:「其中,所依法有十三正行,其法性亦有十三,正行亦有十三。」(格西說藏文的「能依」應更正為「所依」)
有十三正行,因此法性亦有十三,「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性」本身的所依法有十三大乘正行,能依的「自性住種性」亦有十三。
十三種正行如下,先講「六證法」:
請看文,「(1)~(4)大乘四順抉擇分」是大乘四順抉擇分:暖﹑頂﹑忍﹑世第一法。「(5)~(6)大乘見道﹑修道二。此六者即六證法。」六證法是六正行,六證法上有六法性。「(7)對治正行」是無間道。「(8)能斷正行」是解脫道。「(9)永盡彼等正行」是後得智。「(10)慧悲等的正行」的「慧」是證空慧,「悲」是大悲心。「(11)不共弟子之菩薩正行」的「弟子」是聲聞;「麟喻」是獨覺。這是與聲聞不共的菩薩正行。「(12)依次利他的正行」是想為他依次開示增上生﹑決定勝的欲求。「(13)智無功用轉的正行」,是證第八地時,不論是證空性智﹑根本智﹑欲得圓滿菩提之智﹑緣念有情成為大悲體性之智,能毫無粗品功用﹑任運趣入對境的正行。「智」就是「道」。證第八地時,不論是禪修空性﹑菩提心﹑大悲心,一切所作皆無粗品功用,但仍有細品功用。
一般,證得第八地時,已斷除執實現行以及粗品功用,只有成佛時才能斷除執實種子習氣,斷除執實種子習氣者一定是佛。完全斷盡粗品﹑細品功用,能任運無勵力利他者,只有佛才能,餘無能者。八地的菩薩已斷粗品功用以及執實現行。
心識和外在色法的作用不同,若心加以串習的話,例如,今天串習(禪修)一分鐘,所修這一分鐘有助於明天可修十五分鐘。心不斷串習,可無止盡增長。外色就不一樣了,例如,燒火煮水,一直煮下去的話,水只會幹掉而已,水不會轉成火的體性。又例如,有些體育專家雖可將跳遠…等項目做得很好,不管多好都有極限的,但是心可無限發展,就一位修「止」的人來說,今天辛苦地修,明天會容易一點,後天會更容易一點,前前者利於後後者,到最後將能任運而修,剛開始時仍有粗的功用,之後有細的功用,到最究竟時,將毫無功用,任運而行,這是第一點原因;第二點原因,心為什麼可達到這樣呢?因為心的所依處非常堅固,心的所依處是清楚了別的體性故,所以,清楚了別的心可加以串習﹑無止盡增長,絕不會衰減。
在法稱論師寫的《釋量論》中,講到這裏時,舉了很多的例子,成立起心能無盡增長,其中一個例子是熱水,水的所依處是濕潤,這樣的所依處並不穩固;熱水是依于火燒才成熱水,持續用火燒的話,水只減無增,火越熱水越減,到最後水就乾枯掉了;可是,心的所依處,其體性是清楚了別,所以可無止盡增長。
請看文,《現觀莊嚴論》雲:「通達有六法,對治與斷除,彼等皆永盡,具智慧悲湣,不共諸弟子,利他漸次行,智無功用轉,所依名種性。」
其中的「六法」是剛才說的六證法,包括大乘加行道的四順抉擇分以及大乘見道﹑修道。「對治與斷除」的「對治」是對治正行;「斷除」是斷除正行(能斷正行)。「彼等皆永盡」是永盡彼等的正行,就是後得智。「具智慧悲湣」是具足智與悲的正行。「不共諸弟子」是不共聲聞的正行。「利他漸次行」是依次利他的正行,欲為他人開示從增上生至遍智間之佛法的動機。「智無功用轉」的「智」與道同義,指菩薩智,不論趣入任何對境皆無粗品功用的正行。「所依名種性」的「種性」是正行所依。
請看文,「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之間。」
佛無「自性住種性」,因為心上的法性「自性住種性」,在未來是堪成自性法身;「自性住種性」的所依處「心」,在未來堪成智慧法身的關係,佛早已成就自性法身﹑智慧法身的體性了,所以,才說佛無「自性住種性」。所以才說,界限的下限從大乘資糧道﹑上限至續流最後際之間,因為是「大乘正行所依之自性住種性」故;一般的「自性住種性」的話,它的下限是地獄,地獄者也有自性住種性。
問:二十二種發心中,從第20到第22發心是配合加行﹑正行﹑結行來說的,都是佛地所攝的發心。其中,「雅音」是加行,「河流」是正行,「雲」是結行。請格西說明:這三種發心為什麼分別與加行﹑正行﹑結行有關係?。
答:如雅音發心是趣入佛地的加行地所攝,唯第十地有,如河流發心是佛的根本定地所攝,如雲發心是佛的後得位地所攝,後二者乃唯佛地所攝。為什麼如「雅音發心」是加行,因為它是趣入佛地的加行,是趣入佛地所攝,不是佛地所攝。第十地者的心續中有七種發心:從「如寶藏發心」至「如妙法歌聲發心」是初地至第十地的發心。從「如國王發心」至「如泉水發心」這五種發心是第十地的特別道,因此第十地有七種發心。
重述二十二種發心:
「1.如大地發心~4.如火發心」的第1~3種發心屬於資糧道,第四發心屬於加行道。「5.如寶藏發心~14.如妙法歌聲發心」:依次是從初地到十地的發心。「15.如國王發心~19.如泉水發心」:是十地的特別道所攝,也是十地的後得位所攝。「20.如雅音發心」:也是第十地所攝,是趣入佛地所攝。「21.如流水發心~22.如雲發心」:是佛地所攝,如雲發心在佛的後得位。
簡言之,資糧道有三種發心,加行道有一種發心,初地到第九地各一種發心,第十地有七種發心,佛地有二種發心。
以上的區分,雖根據《現觀莊嚴論》直接闡示的角度而宣說「如雲發心是佛地(後得位)所攝」,但不周遍,因為凡是菩薩的發心,被如雲發心周遍(都是如雲發心)故;《經莊嚴論》說:「凡是佛子之發心,都是如雲發心」。《經莊嚴論》和《現觀莊嚴論》都是至尊彌勒寫的;《現觀莊嚴論》是就直接闡示的角度宣說(如雲發心是佛地所攝);而《經莊嚴論》是就一般的角度宣說(菩薩發心都是如雲發心)。
至尊彌勒在《經莊嚴論》裏很清楚地講到:「菩薩發心皆許如雲也」,菩薩的發心皆許為如雲發心,何以這樣說呢?因為雲降下甘霖(雨),滋長世間莊稼使生長,同樣,菩薩由發心等起為所化機說法,使所化機心續中的善根增長。菩薩的發心如雲;為所化機說法,如甘霖;使所化機心續中的善根增長,如世間莊稼生長。
《現觀莊嚴論》是就「能任運說法者只有佛」的角度,宣說如雲發心是佛地所攝。
今天上課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