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19:47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 2》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1/10
上一堂忘了講一件事,就是大乘的法有三個傳承和四個傳承的說法。一般而言,有三個傳承—深觀傳承、廣行傳承以及修行加持傳承。
般若經有直接闡示的空性次第內容,也有間接闡示的現觀八事次第內容,前者指深觀傳承,後者指廣行傳承,現在所說的內容僅是廣行次第的內容。修行加持傳承,就是指密咒的修行次第。
我們現在學習的主要以般若經為主的隱義次第,般若經是佛的究竟密意,其所宣說的物件是以最利根所化機「中觀宗應成派」為主;因為此法門極為甚深,所以依之作講說﹑聽聞﹑修持,一方面在心續中種下習氣,一方面心續中也百分百有得到加持;但並非以得此為主要願求,只想種下習氣﹑得到加持的話,願望未免太小了一點。我們應該一方面種下習氣﹑得到加持,一方面知道其中的義理;八事七十義中,開頭的部份並不是很困難,卻很重要,越到後面越困難,但並不是那麼重要。
現在所學的內容,在寺院中是屬於五部大論的「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與「度」是同義,是般若經的間接闡示內容隱義次第,是廣行傳承次第。
什麼是「波羅蜜多」?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多」?上一堂已作解釋。至於「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只是取名為般若波羅蜜多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但配合修行次第而言,其有被稱為「般若波羅蜜多」的理由,一方面是因為廣中略三般若經的內容無顛倒闡示能得果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故稱之「般若波羅蜜多」,例如「四諦*輪」,並不是四諦,但因四諦*輪無顛倒闡示四諦建立,故取名為四諦*輪;另外,例如「阿彌陀經」雖不是真正的阿彌陀佛,但因為無顛倒闡示淨土莊嚴﹑能得果報淨土的因,以及能得淨土的福報為何,故取名為阿彌陀經;同樣,彼雖非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但因為無顛倒闡示能得果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故稱之「般若波羅蜜多」。
今天開始講八事,先說「相智」,原因是:如果所化機對相智善加瞭解,見到相智的利益後,為了得到相智將對修道生起好樂心,這就是開始即說相智的原因。
上一堂課引述【現觀莊嚴論】的「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二句中,「般若波羅蜜多」已講解完畢,今天開始講「以八事正說」,我們將依序一一解釋何為「八事」。
八事中的第一事「遍相智」是【現觀莊嚴論】的辭句,指一切相智﹑了知一切相﹑遍智。什麼是遍智?至尊(法幢)將於下作解釋。
「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是相智定義」。
一般而言,聖位菩薩也有「現證發心等十法」,但若「究竟」的話,則除了佛之外,無任何者有,所以不僅只「現證發心等十法」而且是「究竟現證之智」的話,才是「相智」。相智與果般若波羅蜜多二者同義,果般若波羅蜜多是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相智是具足三殊勝之究竟智,故兩者一樣。
三智指相智﹑道智﹑基智。能代表三智的「三十法」中,能代表相智的有十法,這「十法」就是「發心等十法」,下面將會談到。因此,現證能代表相智本身之發心等十法的究竟智,就是相智的定義。
換個角度來說,「現證諸法(包括諸法的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的究竟智」,也是相智的定義。
「相智」是指什麼呢?是佛心續中所有的「識」﹑所有的「智」,我們知道佛心續中的「識」只有好的而已,所以佛心續中的任何一「智」,任何一「識」都被相智周遍,故佛心續中任一識都可現前了知諸法。
佛智已完全斷盡能阻礙了知一切所知的障礙﹑斷除一切過失﹑圓滿具足能知一切所知的順緣。既然違緣盡離,順緣圓具,必能了知一切所知,例如佛的眼識可以了知「聲」;我們的眼識只了知色,要了知聲則另需耳識,而耳識只能了知聲,不能了知顏色形狀;但佛的眼識等五根識卻可了知一切所知,那是因為佛已盡離一切過失,圓具一切功德的緣故。
「彼與佛聖者心續之智同義」
指相智和佛心續之識是同義。「佛聖者」是指一位補特伽羅成佛時,他本身心續中所有的功德都是「佛」,而他本身是佛聖者,故佛聖者是補特伽羅,是已成佛的補特伽羅。例如,釋迦牟尼佛聖心續之色﹑識﹑語…等都是「佛」,但不是「佛聖者」,而釋迦牟尼佛本身是「佛聖者」,所以對於「佛」與「佛聖者」的區分,我們應該善知其區分。佛聖者是已成佛的補特伽羅,其心續之智與相智是同義。
先前已說「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相智﹑智慧法身﹑佛聖者心續之智」都是同義,都是「佛聖者心續之識」。所謂「同義」,就是彼此相互周遍,比如:若是智慧法身,則被相智周遍;若是相智,則被智慧法身周遍;若無智慧法身,則必無相智,若無相智,則必無智慧法身。
其中分二:了知所知行相無遺之相智﹑了知因果主要七十義之相智。
先前談到相智,由言詮類門可分為四。但在此,相智並不由言詮類門作區分,若予以區分,有二:「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無遺之相智」以及「了知因果主要七十義之相智」。此二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
「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無遺」和「了悟一切所知」一樣,用不用「行相」一詞都可,「無遺」是「所有﹑一切」的意思。
簡言之,「了悟一切所知之相智」和「了知因果主要七十義之相智」這二者只就其反體分為二而已,其實,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無遺」之相智也能了知「因果之主要七十義」,因為兩者都是相智,既是相智的話,必可了知一切。
「界限:唯佛地有。」
先前安立果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是「唯佛地有」;相智的界限也是「唯佛地有」,有情的心續中沒有。
「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無遺之相智」與「了知因果主要七十義之相智」是就其反體而作的區分,實際上,當講到佛的遍智功德時,【現觀莊嚴論】第八事中就提到21項的無漏智功德,若將此21項無漏智細分的話,則有一百多種。
至此,八事中的相智已略說完畢。簡言之,相智包括佛的眼識至意識等,佛心續中所有的識都是相智。相智有何能力呢?能現前了知發心等十法或一切諸法的能力,不僅如此,在有學位時,二資之修行已究竟圓滿故。我們既不能知前世,也不能知後世,為何相智慧全盤了知?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佛已斷盡一切過失,圓具一切功德故,因為相智是清楚了別的體性故,但佛的身蘊並非清楚了別的體性。
佛的相智是屬於佛的身語意三門中的意功德;佛的頭髮﹑眼根﹑手﹑手指﹑手節﹑腳﹑腳指﹑腳節…等全都是相好莊嚴,這些都是佛的身功德。以【般若經】為代表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佛的語功德。相智﹑佛的智慧法身﹑果般若波羅蜜多等都是佛的意功德。
八事中第一事的相智已講解完畢。接下來我們講解道智。
相智唯佛聖者有,道智唯大乘聖者有,聲聞聖者﹑獨覺聖者沒有,非聖者也沒有。道智有現證空性的智,也有不是現證空性的智,但如果心相續中具有道智的補特伽羅,他必定是一位現證空性者,其心續中現證空性慧與道智是相輔相成的,現證空性慧增長的話,其道智亦隨之增長,道智增長的話,其現證的空性慧亦隨之增長。
「道智」這是現觀莊嚴論的詞句。
「自心相續中具足(道智)之補特伽羅,其心相續中現證空性慧所攝之大乘聖者現觀,是道智定義。」
此中「所攝」是協助的意思,不論道智本身悟不悟空性,但必須以本身道智攝持(協助),而且是大乘聖者現觀,自心續並是只有現證慧而已,它還是大乘聖者的現觀,不可以是小乘聖者的現觀。
例如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大悲心﹑菩提心﹑出離心﹑皈依等,全都是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現觀,也是道智,並不能證空性;心相續中具足(道智)的補特伽羅心續中有證空性慧攝持故,證空性慧和道智二者相輔相成。
就顯教安立的地道而言,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有大悲心、菩提心、出離心、皈依,也有證空慧,前者是福德資糧,後者是智慧資糧,他們認為:在一心相續中可以同時有這二種,但是不同的識;在同一識上他們無法安立這兩種資糧;但福德資糧可輔助智慧資糧,智慧資糧可輔助福德資糧,大悲心、菩提心、出離心、皈依這四者攝持證空慧,證空慧攝持這四者,故相輔相成。
道智有證空性的,也有不是證空性的;是道智而不是證空性的:如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皈依﹑出離心…等皆是道智,但並不是證空性之智。
是道智也是證空性的:如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的現證空性慧﹑根本智。簡言之,道智一定要有現證空性慧輔助才可以,但只有證空慧輔助就可以了嗎?不,「道智」必須是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的智﹑現觀,若是證空慧輔助的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的現觀,則稱為「道智」。
既然如此,若問:「道智哪邊有?」答曰:「大乘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大悲心﹑菩提心﹑出離心、皈依﹑證空性慧﹑證無我慧﹑證無常之慧…等都是道智。」
相智與道智的關係為何?相智慧周遍道智,道智不能周遍相智。何以道智不能周遍相智?因為聖位菩薩心相續中之智全都是道智,但並非相智。那,相智何以能周遍道智?因為相智也是大乘聖者心相續之智。
「彼與大乘聖者智同義」
道智與大乘聖者智同義,相智與佛聖者智同義,因此道智的範圍比較大,在所有大乘聖者的心相續中有,而相智唯在佛聖者心相續中有。
大乘和劣乘的區別,如果要加以細分,則有無數之多,簡單區分的話,如果心相續中有大悲心、菩提心的補特伽羅,即是入大乘道的補特伽羅,反之,則是入劣乘道的補特伽羅。大乘和劣乘之別,並不以證空慧作區分,因為入大乘道者和入小乘道者的心相續中都有證空慧,其分別乃在於其心相續中是否有大悲心和菩提心。
入大乘道的話,必須透過七重因果或者自他相換而入道。利根者必須如入行論所說的「自他相換次第」修持而入道;劣根者則必須修持「七重因果次第」而入道。不論以上述二種方法的哪一種,這位補特伽羅都必須先在心相續中生起大悲心才能入道,未生起大悲心之前是不可能入道的。
只在心續中生起大悲心,就可稱為入大乘道嗎?不,還未入,該補特伽羅只是大乘種姓覺醒而已,尚未入大乘道。為入大乘道故,必須以大悲心為根本,又必須在心中生起具相的菩提心,在生起具相菩提心的同時,就進入大乘道了。
所入之大乘道有五: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此中,資糧道、加行道是異生(凡夫)道,資糧道、加行道是「道」,心相續中具足資糧道、加行道的「補特伽羅」,則稱為資糧道者、加行道者,是凡夫,不是聖者。證得見道的補特伽羅,則稱之為見道者,此時,方成為大乘聖者,其心相續方才生起道智。因此,見道者心相續中全部的智都是道智,修道者、無學道者亦然,其心相續中的智也都是道智,所以大乘聖者心相續中的智全部都是道智,而無學道的佛聖者,其心相續中的智,除了是道智之外,也是相智。
證得大乘見道即成為聖者,亦得道智,心相續之智全部成為道智;往上登至修道時,該修道者不但成為聖者,其心相續之智也都是道智;由修道晉登無學道(佛),佛聖者心相續中之智亦成為道智,因此,大乘見道﹑修道﹑無學道(相智)皆被道智周遍。
大乘聖者有三:大乘見道者﹑修道者﹑無學道者;亦可攝為二:菩薩勝者和佛聖者。大乘聖者心續之智和道智同義,故彼三聖者心續之智皆被道智周遍。
「彼中分三:知聲聞道之道智、知獨覺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
菩薩與佛的責任是利益有情,因為祂們以大悲心為根本,生起菩提心時,即許下「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諾言,因此饒益有情就成為是祂們的責任。
佛與菩薩二者皆需成辦聲聞﹑獨覺﹑大乘補特伽羅之義利,因此,成辦大小乘的相符事成為菩薩與佛的主要責任。成辦彼等義利,就暫時而言,有各種方法可作,如成就財富等;但就究竟而言,以其身語意三門功德中,闡示佛法的語功德是最殊勝的。所以,佛與菩薩會為聲聞闡示佛法﹑為獨覺闡示佛法,也為大乘者闡示佛法,對這三類所化機闡示佛法。
佛菩薩為聲聞種姓者闡示佛法時,不會為他們闡示佛菩薩本身修行之相符事,因為與他們的意願不相符,聲聞的意願只為獨自解脫而已,而佛菩薩所作是為一切有情義利故,佛菩薩若對聲聞講說本身修行的大悲心和菩提心的話並不適當;祂們會依據他們的根器與意願而闡示聲聞道次第,同理,對於獨覺種姓者也須依據他們的根器與意願而闡示獨覺道次第,所以為了對他們闡示故必須先了知其道次第,因此,佛菩薩必須先了知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因而祂們的心相續中必須有:能知聲聞道﹑能知獨覺道﹑能知大乘道之道智,必須有能知三乘道之智。
如經中說:「諸菩薩眾,於任何聲聞道﹑任何獨覺道﹑任何佛道,於一切道皆應生起,皆應了知!」因此菩薩應知一切乘道,菩薩為對三類所化機說法故,應瞭解與之意願根器相符之道。「欲對他說,自先了知,若自不知,所說將成顛倒」。
所以,佛聖者與菩薩聖者心相續中有:知聲聞道之道智﹑知獨覺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有三類道智。
佛教的見解,就粗細而分,可分為三: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色與執色量質異空(即:二空)、空性。其中,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是聲聞眾的主修,雖然他們也了悟二空、空性,但並非以此為主修,另外,也主修出離心、四諦。
因為聲聞眾的主修為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及四諦,所以,佛聖者以及聖位菩薩祂們心相續中有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之智,也有現證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智,此智即是我們所說的「知聲聞道之道智」。聲聞眾的主修為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及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而佛聖者及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能夠現前了知這二者之智,就稱為「知聲聞道之道智」。
獨覺眾對於聲聞眾所修的內容也都照單全修,另外還增修了二空(色與執色量質異空﹑外境空﹑粗品法無我),並以此為主修。所以,佛聖者以及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有現證二空之智,此智即是「知獨覺道之道智」。
大乘行者的主修是細品法無我(細品空性),所以,佛聖者以及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現證空性(細品法無我)之智,就稱為「知大乘道之道智」。
總之,佛聖者及聖位菩薩的心相續能全盤了知聲聞道的修持次第﹑獨覺道的修持次第﹑大乘道的修持次第,因此安立為「知聲聞道之道智」、「知獨覺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
簡單而言,「知聲聞道之道智」在誰的心續中有呢?只在大乘聖者的心相續中才有,聲聞者的心續中沒有。「知聲聞道之道智」到底了知什麼?只了知聲聞道的修行而已,只在大乘聖者的心相續中才有。「知獨覺道之道智」只了知獨覺道的修行而已,也只在大乘聖者的心相續中才有。
「界限:從大乘見道至佛地之間有。」
道智的界限是下從大乘見道起,上至佛地之間。從證得大乘見道直至成佛前,所有的智都稱為道智。
中文的「識」與「智」是不一樣的,從大乘見道直至成佛之間所有的「智」都稱為道智,但不可說所有的「識」都是道智。藏文中的「也謝」和「千巴」是一樣的,意義是「智」,但「宜謝」則是指「意識」,「謝巴」是「識」。
證得見道則成為聖者,未證得見道是凡夫。見道可分為三:聲聞見道、獨覺見道、大乘見道。證得聲聞見道者是聲聞聖者,證得獨覺見道者是獨覺聖者,證得大乘見道者是大乘聖者。並非:凡入道者都是聖者,因為資糧道者、加行道者雖都已入道,但仍未證見道,所以都不是聖者,是凡夫而已。
聖者的範圍比較大,大乘聖者的範圍比較小,佛聖者的範圍更小,而相智唯佛聖者的心相續有,道智唯大乘聖者的心相續有,基智則聲聞聖者有、獨覺聖者有、大乘聖者有,凡聖者的心相續皆有基智,所以,有基智的補特伽羅,其範圍比較大,道智唯大乘聖者的心相續有,聲聞聖者﹑獨覺聖者皆無,而相智唯佛聖者的心相續才有,菩薩聖者也沒有。
以上道智已講解完畢,有問題的可以提出來。
問:道智的分類為何?
答:道智可區分為三種:1.了知聲聞道的道智,2.了知獨覺道的道智,3.了知大乘道的道智;亦可說區分為二種:1.佛聖者心相續中的道智,2.大乘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道智;以上是就修行的角度區分為三,但還有其他的分類法。
或許有人會說:「大乘的聖位元元菩薩並不需要了知聲聞道、獨覺道,因為菩薩主要的目的是成就佛果,所以祂們只要證空慧﹑大悲心、菩提心、和六度行就可以了,並不需要了知聲聞道、獨覺道。」答案是需要的。因為菩薩曾經許下「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誓言,而饒益有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為不同根器、不同意願的有情說法,因此,為能為之說法故,必須了知與其根器﹑意願隨順之法,因而安立「知聲聞道之道智」、「知獨覺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三類道智。
問:現觀莊嚴論中對於成佛為何只講八事,而且是數量決定?
答:八事中的果位法身與果般若波羅蜜多是不一樣的,果般若波羅蜜多與相智、般若波羅蜜多是同義詞,果位法身是指佛而言,八事含蓋有三智、四加行、一果位法身,凡是追求果位法身者,為了能夠得到果位法身之故,他必須緣于三智的眾多行相,心續中生起四加行。聲聞﹑獨覺眾只追求解脫並不追求果位法身,因此不需要修持八事,只需要修持基智即可。但只要是追求果位法身的補特伽羅,就一定要修持四加行。修持四加行時,不可緣于瓶子而修,而應緣于三智行相而修,依次在心續中生起四加行才能證得果位法身。
聲聞聖者、獨覺聖者、大乘聖者的心相續中皆有基智,此基智是聲聞眾、獨覺眾的主修;大乘行者的主修是四加行,所以四加行唯是大乘聖位菩薩之智,未入道者、聲聞、獨覺、甚至佛聖者亦無。修四加行的只有聖位菩薩而已,四加行所緣的對境是三智行相,即總攝三智行相的圓滿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等所緣的行相而修。
也許有人會問:四加行是菩薩聖者之智,若只修三智行相的話,是否就不修空性了?答案是:還是有修空性的,因為,空性含攝在三智的行相之中,發心等十法也只是三智173行相中的一分,其餘的內容將在往後的解說中陸續提出。
問:上次上課時曾提到「般若波羅蜜多」與「果般若波羅蜜多」是同義,這是至尊法幢的教本中所提的主張,但是其他的版本,如宗喀巴大師父子還提到「般若波羅蜜多」不只是等同「果般若波羅蜜多」,還包含了「道般若波羅蜜多」,故請格西解釋。
答:道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心續之智,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經教般若波羅蜜多也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果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由言詮門類區分的話,可分為四,那是以修行的次第而作的區分,一位求取果般若波羅蜜多的行者,他必須先聞思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瞭解自性般若波羅蜜多(指空性),在心相續中生起道般若波羅蜜多;八事當中的四加行全部都是道般若波羅蜜多,四加行都是菩薩智已,道般若波羅蜜多和菩薩智同義,二者只是取名不同而已,實際上是一樣的。
如果這些條件都具足的話,此行者依著四加行的修持必定可得果般若波羅蜜多,只要因圓具,即可證果。
四般若波羅蜜多中的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含攝在四加行之中。四加行任一者皆被道般若波羅蜜多周遍。
有關般若波羅蜜多的論著,一般都會提到般若波羅蜜多分為四類的般若波羅蜜多,比如陳那論師寫了般若八千頌的解釋中,就將般若波羅蜜多立為四種,而且也認為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只有果般若波羅蜜多而已,其他三個都不是真的,只取名叫做般若波羅蜜多而已。所以,當提到般若波羅蜜多的分類時,是以陳那論師的此一論著為根據而作解說,至於應成派的看法又不一樣了。
問:凡夫有沒有般若波羅蜜多?或者凡夫只有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行?
答:剛才我們提到「般若波羅蜜多」與「果般若波羅蜜多」是同義,而「般若波羅蜜多」與「相智」是同義、「相智」與「佛」是同義,故相智唯佛心相續中才有。所以凡夫心相續中有沒有般若波羅蜜多呢?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智慧法身等都是同義,般若波羅蜜多唯佛地有,所以聖位菩薩不會有,凡夫更不用說了。
藏文「帕若杜欽」,「帕」就是對岸﹑彼岸的意思,彼岸是指佛地。「謝欽」指已到彼岸,已到佛地。「處哩」是指此岸﹑凡夫地。
問:現觀莊嚴論是根據自續派的主張而解說的,比如說「相智」,在此法本中是依自續派的解釋,如果依應成派的解釋可能就不一樣了,所以是否可以要求格西在上八事七十義的時候,如果自續與應成有不同的見解時,能夠予以說明。
答:有關般若波羅蜜多的論著,大多根據中觀瑜伽行自續派的見解而說的,比如:般若波羅蜜多唯佛地才有,有情地是不會有的,其他如:八事七十義的名相、分類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對於般若波羅蜜多的主張,二派就有很大的差別,比如應成派的入中論中提到十個發心﹑十度,這些「度」在凡夫心相續中都有。其中,將「度」分為二類—世間的波羅蜜多、出世間的波羅蜜多,前者是凡夫心相續中有,後者是聖者心相續中有。
入中論主要是根據應成派的見解而說的,故與中觀瑜伽行自續派的見解有很大的不同。
格西說:以前在解釋【中觀寶鬘論】時,已將波羅蜜多解釋得很清楚了,可能大家都忘了吧。那時候講到:以菩提心攝持的一分的佈施、一分的持戒、一分的忍辱…等,這些都成為波羅蜜多,也就是以菩提心攝持的菩薩,其心中只想到我要供一盞燈、我要放棄傷害一隻小螞蟻的生命,這些都成為「度」,供一盞燈是佈施度,放棄傷害小螞蟻的生命是持戒度,如果沒有以菩提心攝持,即使把身軀及所有的財產都送給別人,那只是佈施而已,並不成為佈施度。應成派認為「度」的界限是菩提心。同樣地,一位國王把整個國家都拱手送給別人了,也不是佈施度,只是佈施而已,其道理也是一樣。所以已菩提心攝持而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的話皆成為「度」,是世間的度。
又若不僅以菩提心攝持,又以證空慧為助力的話則是出世間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