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14:30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 4》
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2007/11/17
三智已經講完,今天開始講四加行。
三智是所應證(得)。相智是所應證,能證得的方便是道智;道智是所應證,能證得的方便是基智。雖然基智是證得解脫的方便,道智是證得相智(佛果)的方便,但是基智和道智也是所應證,是能證也是所證兩者都是。道智是資糧道菩薩﹑加行道菩薩﹑未入道者的所應證;道智本身也是能證相智的方便。雖然道智是證得相智的方便,基智是證得解脫的方便,但是基智和道智也是所應證,因此,三智都是所應證,是凡夫的所應證。所應證的三智已講完了。
三智是所應證,能證得三智的方便是四加行,四加行是修持三智行相,三智行相有173種。所應證是三智,所修是三智行相,能修是四加行。相智有110行相,道智有36行相,基智有27行相,共173行相,【現觀莊嚴論】中的第四事就談這些,這些是四加行應修的;經由四加行不斷修習三智行相,最後,行者的四加行將轉為三智的體性。四加行中的第一加行是「圓滿一切相加行」,這是總攝三智的173行相而修的加行。
雲:「一切相現觀」
【現觀莊嚴論】這句闡述出圓滿一切相加行。圓滿一切相加行是什麼呢?
「以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慧攝持的菩薩瑜伽,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定義」
意思是:圓滿一切相加行是總攝三智173行相而修的加行,是以修所成慧為助力的菩薩瑜伽。
「相智有110行相,道智有36行相,基智有27行相,共173行相」,這些在將來講到【現觀莊嚴論】第四事時會詳細解釋,這裏只要知道每一智有多少行相即可。這裏是先認知什麼是八事,之後才會詳說每一事。第四事中對於「圓滿一切相加行」有很詳細的解釋。第一事詳說相智﹑第二事詳說道智﹑第三事詳說基智﹑第四事詳說圓滿一切相加行…等。
「圓滿一切相加行與「菩薩智」同義。」
這是菩薩資糧道者的心續中攝持三智行相而修的智慧。在他心續中的出離心﹑皈依﹑大悲心﹑菩提心﹑佈施﹑持戒﹑忍辱…等,並不須要攝持三智行相而修,因為它們已被三智攝持了;菩薩資糧道者心續已有攝持三智行相之智慧,所以他心續中的出離心﹑皈依﹑大悲心﹑菩提心﹑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也是菩薩智,但不須要攝持三智行相而修,因為另有攝持而修之智慧。菩薩資糧道者心續中的智慧如何成為圓滿一切相加行呢?這些已被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智慧攝持著,所以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智慧攝持的菩薩瑜伽,就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因此,菩薩智被圓滿一切相加行周遍(含蓋),也就是被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智慧攝受。
所謂「攝持」是相互協助的意思,比如:證空慧與菩提心是相互協助。如何以證空慧攝持菩提心?菩提心是「為利一切有情願證得佛果的諾言」,雖要證得佛果卻被執實障礙著,而修空性慧傷害執實,因此有助於求取圓滿菩提的菩提心。圓滿一切相加行是總攝三智行相而修,其中已有空性—十六空,含在三智173行相當中,所以修持時,會給予大悲心、菩提心…等很大的協助,故稱為「攝持」。
圓滿一切相加行廣作區分的話,「分有173(種)」,因為圓滿一切相加行是修三智者,而三智行相有173行相,所以能修者「圓滿一切相加行」也是173。圓滿一切相加行是非常廣泛的,將來在第四事時會講到,在此就不一一說明。
三智行相有173;而能代表三智的法或支分有30。代表相智的有10法、代表道智的有11法、代表基智的有9法;三智行相,即是三智的對境,有173。能代表三智的30法不是三智的對境。
「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的最後際之間」
圓滿一切相加行的界限是介於大乘資糧道至續流的最後際之間。因為圓滿一切相加行是菩薩心續中的智,是菩薩瑜伽,故不存在於佛地中,未入道者亦無,下自大乘資糧道,上至有情續流的最後際。所謂「續流最後際」是指:有情心相續的續流最後際,下一剎那就脫離有情的續流,下一剎那就成佛了。所以大乘資糧道被圓滿一切相加行周遍,加行道﹑見道﹑修道等亦被圓滿一切相加行周遍,但無學道沒有圓滿一切相加行。
接下來講「頂加行」。
頂加行與圓滿一切相加行有因果關係,先得圓滿一切相加行,經過長時修持,最後得到頂加行;圓滿一切相加行時雖是攝持三智行而修,但還未得自在,直到得自在時,即得頂加行,同時也得到大乘加行道的暖位,所以,「證得頂加行」、「證得暖位」與「于三智行相得自在」三者是同時的,所以頂加行是大乘加行道的暖位證得的,圓滿一切相加行是在大乘資糧道時證得的。在修持的次序是:先修圓滿一切相加行,後修頂加行,先得圓滿一切相加行,後得頂加行,因此兩者有因果關係。
當證得大乘資糧道時,就是證得圓滿一切相加行。整個大乘資糧道都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大乘資糧道時是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當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時,即得頂加行,從那時候開始,直至續流的最後際,皆稱為頂加行。因此,頂加行能周遍圓滿一切相加行,而圓滿一切相加行不能周遍頂加行,因為頂加行是從大乘加行道的暖位直至續流最後際,所以,在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外,並沒有另外的頂加行。得到大乘加行道的暖位時就是于三智行相得自在,于三智行相得自在後,圓滿一切相加行也都成為頂加行,因此並沒有另外的頂加行。
如果在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外,並沒有另外的頂加行的話,那麼為何要另外說頂加行呢?分兩個加行?因為要區分于「三智行相」得不得自在的緣故,才宣說兩個加行。在未得自在前,即大乘資糧道時總攝三智行相而修時,只是圓滿一切相加行,不是頂加行;得自在後,才是頂加行。
什麼時候才能于三智行相得自在?大乘資糧道時雖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但還未獲得緣念于三智行相的止觀雙運,直至證得大乘加行道暖位時,才證得緣念于三智行相的止觀雙運,何時證得就何時得到自在。
有一點要正確知道:「在大乘資糧道時,沒有緣念于三智行相的止觀雙運,但並不是說大乘資糧道者沒有止觀雙運,是有緣念於瓶、柱、佛像…等粗品法的止觀雙運,甚至未入道者也有。」三智行相是極微細的,要證得能緣念於此的止觀雙運,只在加行道暖位時才有,如以緣念空性的止觀雙運﹑緣念三智行相的止觀雙運﹑緣念細品無我的止觀雙運,要得到這些必須證得加行道暖位才行。
所以,頂加行必須是勝出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大乘資糧道,因為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大乘資糧道,只有總攝三智行相而修,尚未證得止觀雙運;頂加行比此(大乘資糧道)更殊勝。
雲:「至頂」
【現觀莊嚴論】本頌的「至頂」是指「以勝出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大乘資糧道慧攝持的菩薩瑜伽,是頂加行定義」,勝出誰?勝出以緣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大乘資糧道。較此更為勝出者是誰?是頂加行。證得緣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止觀雙運的界限是大乘頂加行暖位;未證得緣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止觀雙運前的菩薩智,唯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已證得緣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止觀雙運的菩薩智,全部都是頂加行。
「頂加行與趣入正行同義。」
說實在的,「七十義」是沒辦法隨便教教就算了的,要瞭解七十義不是那麼容易,我以不瞭解的來解釋不瞭解的,就好象機器對著機器講話一樣,再怎麼講也不瞭解。這裏所提的「趣入正行」在後面才會加以解釋,而現在所說的和以後所說的有極大的關係,現在所說的如果不瞭解的話,以後會更不瞭解。
前面提到「發心等十法」,但沒又清楚說明,趣入正行就含蓋在那裏面。發心等十法含蓋了四個正行,其中有「1.鎧甲正行﹑2.趣入正行,」兩個正行,「鎧甲正行」與「圓滿一切相加行」同義,「趣入正行」與「頂加行」同義。後面就會提到四個正行,這裏只提到「頂加行」與「趣入正行」是同義,如果要加以解釋「趣入正行」,因為內容非常多,一時也講不完,所以暫時不說。
「頂加行分四:加行道頂加行﹑見道頂加行﹑修道頂加行﹑無間頂加行。」
此中沒有資糧道頂加行,因為資糧道沒有頂加行故。其區分很好瞭解:
1.「加行道頂加行」是「大乘加行道」,兩者同義。
2.「見道頂加行」是「大乘見道」,兩者同義。
3.「修道頂加行」是「大乘修道」,兩者同義。
4.「無間頂加行」是「大乘修道無間道」,兩者同義。
大乘加行道是比「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大乘資糧道」更為殊勝,因此,比大乘資糧道更為殊勝的菩薩智全都稱為頂加行;那麼,大乘的加行道﹑見道﹑修道﹑無間道也都成為頂加行。
「頂加行的界限:從大乘加行道暖位至續流最後際之間」
圓滿一切相加行是「下從大乘資糧道起」;頂加行不含於大乘資糧道中,所以頂加行的界限是從大乘加行道暖位起。頂加行與圓滿一切相加行兩者的上限都是「至續流最後際」,但下限界限不一樣。
圓滿一切相加行與頂加行是因果關係,初得圓滿一切相加行時,對於三智行相尚未得自在,故總攝三智行相經過長時修持後得到自在的同時,就證得了頂加行。因此安立圓滿一切相加行與頂加行是因果關係。
後面會提到的漸次加行與剎那加行,這二者也是因果關係。圓滿一切相加行是總攝三智行相而修,而漸次加行則不是總攝三智行相而修,它是依次修持三智行相。「漸次」是依次第的意思。初修圓滿一切相加行是為于三智行相得自在;頂加行時必須已對三智行相得自在;修漸次加行是為使三智行相得堅固;于三智行相已得堅固之時,即證得剎那加行。因此漸次加行與剎那加行也是因果關係。
在大乘資糧道時,為了證得相智,故總攝三智行相而修。大乘資糧道時修持的任何道,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證得相智;可是尚未證得佛果前,為了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故,因而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修圓滿一切相加行)。于三智行相得自在後,為了使三智行相得堅固故,因而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修漸次加行),其最終的目的在於證得相智。所以,一位大乘資糧道的行者,為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故總攝三智行相而修,這就是圓滿一切相加行;為使三智行相得堅固故,漸次而修三智行相,因此在他的心續中有圓滿一切相加行,也有漸次加行;有修持圓滿一切相加行之智慧,也有漸次加行之智慧;有這兩種「智慧」故,大乘資糧道者之智慧被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智慧攝受,也被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智慧攝受。大乘資糧道被圓滿一切相加行周遍,也被漸次加行周遍。因此,漸次加行被圓滿一切相加行周遍,在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外,沒有另外的漸次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全都含攝在圓滿一切相加行之中。簡單而言,在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外,沒有另外的加行。
漸次加行本身也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圓滿一切相加行是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菩薩智。圓滿一切相加行的大部分是漸次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都是圓滿一切相加行,除此之外,沒有其餘的大乘加行,因為沒有不是菩薩智的加行,因此菩薩智與圓滿一切相加行同義。但有其他的道,如相智亦是道,但不是大乘的加行。因此才說,菩薩智之外沒有其餘的大乘加行,菩薩智與圓滿一切相加行同義故。
比如說一位比丘,在他的心續中有皈依、別解脫戒,除此之外,他還作佈施﹑修忍辱﹑精進…等善業,不論所作是什麼都被皈依、別解脫戒所攝持。如果所作的善行被皈依攝持,則此善行將成為佛法;若被別解脫戒攝持,則此善行將勝出在家眾的善行。
一位大乘資糧道者的心續中雖有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慧,也有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慧;但此二並不需要同時現行,例如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慧現行時,另一者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慧則處於隨眠狀態,就像我們的善業現行時,雖然沒有生氣,但心續中的瞋心仍有存在,此瞋心在遇到外緣就會現行。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圓滿一切相加行現行時,心續中仍有漸次加行但不現行,等到該它作事時才會現行。
當一心專注於空性的根本定現行時,此行者心續中的皈依、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等,並不現行,處於隨眠的狀態;出了空性根本定,下座時,其證空慧則處於暫歇的隨眠狀態。空性的根本定現行時,是積聚智慧資糧階段;出定下座後的一切所行,皈依、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等現行時,是積聚福德資糧階段。所以二資同時現行是不可能的,是以輪替方式現行的。比如說,我們修大乘的善行,在修之前,若先思惟皈依、發心,於正行時,雖然皈依、發心沒有現行,但所作的正行,如:頂禮、供養、獻曼達…等善行,將為皈依、發心所攝持。
所以這位大乘資糧道者,其心續中有圓滿一切相加行,也有漸次加行的方式。在資糧道者的心續中,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外,並沒有另外的漸次加行;漸次加行之外,並沒有另外的圓滿一切相加行,因為這位資糧道者的心續中有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慧和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慧,這二種智慧故,所以一切道都成為圓滿一切相加行和漸次加行。
前面【現觀莊嚴論】本頌雲:「至頂」是指頂加行。
雲:「漸次」
【現觀莊嚴論】本頌雲:「漸次」是指漸次加行。沙拉傑尊巴講【七十義】,只引述【現觀莊嚴論】的詞句,之後就直接講解;實際上要詳知每一義的定義,在【明義疏】中有說明。若在【七十義】中引述【現觀莊嚴論】和【明義疏】的詞句,將會變得非常繁複,因此,沙拉傑尊巴講【七十義】時,只引述【現觀莊嚴論】的詞句,之後就根據【明義疏】的密意作扼要講解。
「為于三智行相得堅固,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慧攝持的菩薩瑜伽,是漸次加行的定義。」
為于三智行相得堅固,必須修什麼?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修持方式是依次修持。「漸次加行」全部都是「為于三智行相得堅固,依次修持三智行相」嗎?不是,並非如是,但此行者若有「慧」,有「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慧」的話,以之攝持而修即可。所以,「漸次加行」不被「為于三智行相得堅固,依次修持三智行相」周遍,但被「為于三智行相得堅固,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慧攝持」周遍。漸次加行是「菩薩瑜伽」,未入道者沒有,聲聞﹑獨覺﹑佛亦無。
「漸次加行,分有十三:六波羅蜜多之六漸次加行、六隨念之六漸次加行﹑無實體性之漸次加行(無自性之漸次加行)。」
大乘資糧道者的心續中無波羅蜜多,即沒有般若波羅蜜多,但有波羅蜜多的修持。大乘資糧道者有佈施﹑持戒﹑忍辱…等六度波羅蜜多的修持,同樣的,加行道、見道、修道的行者也都有佈施﹑持戒﹑忍辱等六度波羅蜜多的修持,所以可說他們都有「六波羅蜜多之六漸次加行」。
「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之前」
續流最後際者沒有「漸次加行」,但有前面的「圓滿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所以,「漸次加行」的界限不包括續流最後際。漸次加行是為于三智行相得堅固而修的,在續流最後際時三智行相已得堅固。進入續流最後際時,此時的「漸次加行」全都轉為「剎那加行」,不再是「漸次加行」了。
頂加行和圓滿一切相加行並不相同。圓滿一切相加行是在資糧道時,為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故總攝三智行相而修。證得加行道時的圓滿一切相加行,已不再為了于三智行相得自在而修了。加行道時的圓滿一切相加行只以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慧攝持即可,不須要為了于三智行相得自在而修,因為于三智行相已得自在故。但這樣也算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嗎?可以。證得加行道時,雖然不再為了于三智行相得自在而修了,但有以總攝三智行相而修之慧攝持,因此也算是。得到頂加行時,圓滿一切相加行並不須要滅掉(不存在);但得到下麵的剎那加行時,漸次加行須要滅掉。所以並不一樣。
「六隨念之六漸次加行」是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的六種漸次加行。其中,隨念佛的漸次加行就是隨念佛寶功德的漸次加行;隨念法的漸次加行就是隨念法寶功德的漸次加行;隨念舍的漸次加行就是隨念佈施功德的漸次加行。
「無實體性的漸次加行」是證空性慧。所用名相雖不一樣,實際上是指菩薩心續中的證空性慧。
漸次加行的界限:下限是大乘資糧道,上限是續流最後際之前。不包括續流最後際,為什麼?漸次加行是為了于三智行相得堅固才修的,進入續流最後際時,三智行相已得堅固了,這時的漸次加行也轉成入剎那加行。
雲:「剎那證菩提」
漸次加行是因,剎那加行是果,漸次加行的界限是下從大乘資糧道上至續流最後際之前;到了續流最後際時,漸次加行就轉成了剎那加行,所以剎那加行的界限:唯在續流最後際。
剎那加行的「剎那」,表示極短的時間;剎那加行表示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證得佛果。「剎那證菩提」就是這個意思。這時已登十地了,剎那加行被十地智周遍。【現觀莊嚴論】的詞句「剎那證菩提」,表示於一剎那間將證菩提。
漸次加行是為于三智行相得堅固而修的,剎那加行于三智行相已得堅固。
「于三智行相已得堅固之究竟菩薩瑜伽,是剎那加行的定義。」
剎那加行是于三智行相已得堅固的究竟菩薩瑜伽,是菩薩心續中最究竟的瑜伽,下一剎那即證得佛果。「于三智行相得堅固」的層次已經是證量非常高了,為什麼?因為此中的「剎那」是指成事剎那,最短的成事剎那是一位成年人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剎那加行者已得到可在最短的成事剎那,這樣短的時間內,於心續中現出無漏法,同時也現出有漏法之能力。下麵將會提到。
「剎那加行與續流最後際之智同義。」
「分四:異熟剎那加行﹑非異熟剎那加行﹑無相剎那加行﹑無二剎那加行」
若予以區分有四種加行,此四種加行皆為同義;既然同義,何以作此區分?因為有很多攝持﹑助力的關係,故作此區分。例如漸次加行和圓滿一切相加行的意思是一樣,但因為「攝持者」不同而作區分;于三智行相總攝而修的加行是圓滿一切相加行;于三智行相依次而修的加行是漸次加行。續流最後際之智雖然就是四種剎那加行,但因為續流最後際有四種攝持者之故,才安立四種剎那加行,實際是一樣的。
剎那加行於此所作的區分比較不重要,主要是體性比較重要,實際上還有其他的區分法。
「剎那加行的界限:唯於續流最後際。」
一位大乘行者先證得大乘資糧道,之後證得大乘加行道﹑大乘見道,證得大乘見道時即登上初地,整個見道都是初地,此時的智都是初地智,之後證得大乘修道,在修道時有初地,也有其他地;修道第一剎時,仍在初地,之後依次證得二地、三地、直至十地。十地分為三分:一是「最初證者」,剛證初地不久者,這不是續流最後際;二是「一世證者」,再投生一世才成佛的菩薩,這也不是續流最後際;三是「最後有者」,在該世就證悟成佛的菩薩,這是三有的最後邊際﹑續流最後際,其心續中的智是續流最後智。
問:「只有佛陀才有般若波羅蜜多」,這是中觀瑜伽行自續派的主張,請問格西:應成派的主張是否一樣?
答:這個問題好象上次講過了,其實在【中觀寶鬘論】以及【入中論】裏面講的都是一樣,中觀應成派主張:以菩提心攝持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這些都是波羅蜜多。以菩提心攝持,所作的一分佈施是波羅蜜多、持一分的戒是波羅蜜多、修一分的忍辱也是波羅蜜多。小乘行者也作佈施、持戒、忍辱…等,可是不能成為波羅蜜多,因為沒有以菩提心攝持。
波羅蜜多又可分為:世間與出世間。出世間的波羅蜜多是以現證空性慧攝持,世間的波羅蜜多不以現證空性慧攝持,大乘資糧道以及大乘加行道等所作的佈施…等,都是世間的波羅蜜多;見道以上的波羅蜜多,是出世間的波羅蜜多。
中觀瑜伽行自續派認為: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一樣﹑同義。他們說:依於證空慧的力量而從有情地此岸超越出抵達佛果彼岸,因為相智、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都是同義,同樣地,智慧法身、果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相智此四者都是同義,再加上佛心續中之智,這五者同義。所以,佛聖心續中之佈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靜慮度﹑慧度,全都是般若波羅蜜多。
應成派認為:以菩提心攝持的佈施,是佈施波羅蜜多,以菩提心攝持的持戒,是持戒波羅蜜多,…,以此類推,以菩提心攝持的三摩地,是靜慮波羅蜜多,以菩提心攝持的證空慧,是般若波羅蜜多。應成派認為:波羅蜜多未必要證得空性,可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定是要證空性。
應成派認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波羅蜜多並不是般若波羅蜜多,而靜慮波羅蜜多又分為二:一是緣於世俗法的三摩地,一是緣於空性的三摩地。如果是緣於空性的三摩地,此三摩地是靜慮波羅蜜多,也屬於般若波羅蜜多的範圍。
中觀瑜伽行自續派認為:凡是波羅蜜多,一定被般若波羅蜜多周遍;但應成派認為:不被周遍,就是並非凡是波羅蜜多皆為般若波羅蜜多,若是般若波羅蜜多則必須有證空慧,菩薩心續中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波羅蜜多並沒有以證空慧攝持,所以不是般若波羅蜜多。
中觀瑜伽行自續派認為:菩薩的心續中雖然沒有波羅蜜多,但有六波羅蜜多的修行,有波羅蜜多的增勝修行,比如:初地菩薩有佈施波羅蜜多的增勝修行,二地的菩薩有持戒波羅蜜多的增勝修行…等,所以,他們的心續中有這些修持,也有六度的六漸次加行,以六波羅蜜多為所應修而作的加行在菩薩的心續中是有的。這樣說並沒有過失。
問:請問格西,圓滿一切相加行與漸次加行是否在資糧道中品以後才算,因為以鈍根者而言,資糧道下品尚未聞思空性,就不算圓滿一切相加行與漸次加行?
答:圓滿一切相加行與漸次加行從小品資糧道開始。
問:但是鈍根的資糧位菩薩他還沒有聞思空性啊?!沒有聞思空性對空性就不會去思惟,那也算是圓滿一切相加行與漸次加行嗎?因為他還沒聞思三智的內涵。
答:心續中生起大乘小品資糧道時,就已經生起菩薩智了,菩薩智與圓滿一切相加行是同義。
未入道者也有總攝三智行相而修和漸次而修三智行相,可是那時並沒有圓滿一切相加行,也沒有漸次加行,因為圓滿一切相加行和漸次加行的定義裏有「攝修三智行相之慧攝持的菩薩瑜伽」,但未入道者沒有的關係。
怎麼安立未入道者?他的心續中未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已生起很高證量的大悲心、慈心等的體悟,雖然尚未入道,可是已經很接近入道了,在他的心續中已有攝持三智行相而修的智慧,沒有圓滿一切相加行,因為條件尚未具足。這樣的未入道者已經非常不簡單了,他的心續中已生起很高證量的大悲心、慈心等故。未入道者之間的證悟程度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問:請問格西,要瞭解三智是不是要瞭解空性?
答:如果要完全瞭解三智的173個行相的話,一定要先了悟空性,可是,如果只有瞭解空性的話,雖然也算是修空性,但沒辦法以比量完全瞭解,要對空性有點瞭解後,依次的思惟三智行相的話義,也是可以修得起的,可是像圓滿一切相加行的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修持,我們現在是沒辦法做到的。
問:有沒有「沒有聞思空性」的大乘下品資糧位的菩薩?
答:有不承許應成派所說的空性者,他只聽聞自己宗派所說的空性而入資糧道的,所以進入資糧道者並不是全部都是已經證細品空性者。修持三智行相未必要證得三智行相,對我們而言,三智行相是還很難證得的嘛!可是我們可以依次﹑漸次地修持。
問:有沒有以唯識宗見而證得菩提心的下品資糧位菩薩?這位「以唯識宗見而證得菩提心」的下品資糧位菩薩,算不算是圓滿一切相加行的菩薩或是漸次加行的菩薩?
答:有。唯識宗的菩薩也有圓滿一切相加行,也有漸次加行,可是在三智行相當中的應成派說的細品空性,他們沒有,他們有他們自己說的空性「二取空」。有唯識宗的資糧道菩薩,有毗婆沙宗的資糧道菩薩,也有經部宗的資糧道菩薩,像傳授比丘戒給阿底峽尊者的戒師—戒凱論師,他本身是毗婆沙宗,他心續中是否有圓滿一切相加行以及漸次加行?在寺院裏也會針對這一點作辯論,那種辯論是很高層次的辯論,會辯得很激烈;至於阿底峽尊者的另外一位上師—金洲大師,他是唯識宗的資糧道菩薩。其他,像法稱論師、陳那論師,他們都是唯識宗的菩薩,另外,功德光、釋迦光,他們是毗婆沙宗的菩薩,既然唯識宗、毗婆沙宗都有很多的菩薩,經部宗當然也有。
今天上課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