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7 08:40:51
學習次第 : 進階
密義顯說 4.摧破庸常顯現的勢力
「超越局限–自觀本尊」:
由此可知,貪欲的力量能以兩種完全相反的方式來影響我們。
憑籍密續的轉變方法,這種力量便會被轉化為光明大樂智慧,這樣便會成為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強大勢力。然而,這種貪欲力量通常會流入執著及貪愛的慣性模式之中,它只會削弱我們的覺性,同時會令我們的無明及不滿加強。對追求心靈的人而言,要面對的其中一項主要工作,便是要盡力準備分辨出令這種不滿足的惡性循環不斷延續的因素,然後再採取最適當的方法來對治它們的破壞性,而只有採用由密續的轉化力量所構成的對治方法才是最佳的做法。
依佛教密續的說法,由於我們於實相的觀點甚為狹隘,所以我仍舊受困於不滿足的境界中。我們緊執一種極有限及限制著我是誰及我能成為什麼的觀點,結果令我們的自我形象仍然低劣不堪,極感無力絕望。
若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是這樣鄙劣,我們的生命便會毫無目的意義。許多人認為人類與猴子相去不遠,人的心靈只是腦部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及電波活動,這種觀點令我們輪為一堆物質,更排除任何對人類存在的較高級觀點。對於那些確信這種所謂的狹隘人類觀點者而言,往後的生活目標又是什麼?也許只是在我們的身體腐朽敗壞,回歸大自然之前,拼命盡情享樂罷了。這種令人消沉沮喪的見解或許要為現代社會的極度疏離負上責任。
密續向我們顯示如何把自己及他人觀成殊妙莊嚴–事實就像男女天人一般–以此反駁這種不合理的膚淺看法。各級密續的根本修法是要把一切庸常分別妄想收攝消融,然後,再從這個一切分別妄念完全隱滅於其中的空境,現起一具相好莊嚴,光明顯赫的本尊天身,這具本尊身是我們的甚深根本明性的化現。若我們愈能熟習觀自身為本尊,那我們因生命上的一般失望挫折而感受到的束縛亦會愈少。這種神聖的自我觀法,令我們有能力主宰自己的生命,為自己創造出一個能顯露我們的究竟本性的清淨環境。
密續的本尊天眾是不可與各別神話宗教所說的男女神祗含義混為一談,我們在這裏所選擇的本尊是等同於表徵潛藏於我們身內的圓滿覺悟本性。用心理學的語言來說,這種本尊乃是自身究竟本性的原型,是心識的最深層次。為了喚醒我人存在的最深面向,令它成為我們眼前的事實,所以密續要我們一念專注於這個原型的化身征相,還與其合而為一。道理非常簡單,若我們把自己視作本來清淨,堅強有力,我們便真的全引生出這些功德,但如我們繼續認為自己是愚昧無知,我們便會變成這樣的東西。
現以一個密續的轉化修法為例,我們可以自觀為本尊文殊師利,這位莊嚴高貴的本尊常被描述為橘黃色、右手手執慧劍、左手捧持佛陀所說的《般若經波羅密多經》。(由於續部的觀法是完全超越我們的世俗男女身份,所以男性或女性皆可進行這種觀想)但事實上,這個觀想所成的身相並不是真正的文殊師利。智慧 - 盡離障垢,圓證自心本性的智慧–本身才是真正的文殊師利,而觀自身現作這一位特殊的本尊天相,目的是為了令本自具足的智慧加速發展。舉例說,文殊師利手執的刃劍是表徵割破錯謬迷執,明辨正邪真妄的智慧。我們愈能認同這樣的一位本尊,便能熟悉他所象徵的各種屬性,這樣,他象徵的功德對我們內心發展的刺激便會更加強烈。
于早期的修持次第中,這種視自身為本尊的過程,多半是刻意造作的,但是,當我們如法精勤修學之後,便會察覺到這種自生本尊是明顯遠勝於現時的我相。我們的心會真實轉變為本尊的佛心,我們的庸常覺受–如所見之境、所聞之聲、所嘗之味–皆會轉化為本尊的大樂受用。這並非大話西遊,因為過去已有無數密續瑜伽士證得這種轉化,所以,只要我們能厲力勤修,又怎會不能證得相同的殊勝果德。
『自成本尊的問題』:
我們可能會問:「但是為何要令自己生起為文殊師利或其他本尊?對我來說,把自己生起為男身(或女身)已是困難極了,為何還要把自己易容,帶上文殊師利的面具或其他本尊的面具?」
要知道,當我們把自己生起為文殊師利時,並不是要生起某些與我們的本性全不相同的東西,我們是當下具足這種神聖化身的甚深功德。我們修習自生本尊的理由,是要令我們能更圓滿認知及培養這些功德,而非繼續可悲地墮入「我是陋劣愚笨,懦弱無能」的局限自卑想法中。
也許我們仍會質疑:「我們的本性怎可能是文殊師利或其他本尊,我一點也不像他們,我不是橘色,青色或綠色,我只有一張面孔,兩條胳膊,與這些本尊絕不相似。」雖然,這些反駁的確一定會出現,但是,如果我們要把這些問題徹底消除,便首先要仔細觀察那個被我們確定是自己的人。
首先,你現在的面孔並不是你:你的骨肉亦不是。同樣,你的血液、肌肉乃至身體的任何部分亦不是你的真實本質。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說身體就像一具機械人,因為身體本身是沒有運作的能力,須由其他事物操控才能活動,心–不論你們把它稱為意識、精神或靈魂–就好像電腦程式控制機械人令它活動一樣,賦予肉體生命活力,所以,若你要尋找自己的本質,欲明瞭我們活著的責任是什麼,就必須向內反觀自心。
下一件要認識的事情,便是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形相已是千變萬化,沒有人是寂然不動的。例如,當我們怒氣衝衝時,看起來便是像魔鬼;當我們充滿愛心時,樣子看來便像一位美麗可人的天使。但是,這些化身–不管是忿怒、寂靜、妒嫉、慈愛、悲憫–絕對沒有一者是由我們的身體或肉體產生。它們完全是由意識或心意的力量產生。心靈能產生千萬種不同的情感及態度,而身體只能無選擇地遵照心的指示進行,儘管這是事實,可是,為我們所認同的往往是身體而非心靈。我們似乎是認為能做主的並不是心靈而是肉身,我們幾乎完全變成身體的奴隸,只要開啟電視機一會兒,便會清楚看見我們的文化在處理肉體的問題上,是花了多大的努力,相反,于心靈培育發展上所付出的力量,卻是少得可憐。
這種重視身體而輕視心靈的態度,並不是我們所犯的唯一一種錯誤,還有,我們亦不瞭解我們的粗色身並非我們唯一的身體。至於這個問題,下文會做出詳細的探討(見第十節),不過現在可以略作說明:在我們這個平凡的色身中,存在著一具微細的「意身」,其名稱之由來,乃是因為此身與我們深層的意識近密不分地聯繫一起。能把我們的生命素質完全轉化的大樂智慧潛能,正是從這種微細的層面出生,密續的本尊是表徵大樂智慧能量的圓滿發展,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這些本尊–不論他們是什麼顏色或面臂有多少–皆是象徵我們或我們會轉成的究竟本性,所以本尊瑜伽並不是憧憬幻想,而是一種透過有系統的修學來成就我們的無上潛能的最實際方法,亦是一種轉化人們心識的深奧法門。
雖然,我們初時會對本尊瑜伽頗不瞭解,認為它是不切實際,但是假如我們細想一下,一些即使慣於質疑的西方國家,對於類似的法門亦已證明其價值的話,那我們便可以略為得知其有效性。譬如,曾有許多報告指出,一些人們單憑生起次第的觀想,竟能治癒他們的癌症或其他嚴重病患。這些人把自身觀成完美健康,絕不持有這種想法:「我的癌細胞已經擴散,恐怕時日無多了!」他們把患病之相從內心釋放出來,以一個活力充沛,神采飛揚的形象取而代之。有時,這種方法是在一些連醫生亦宣佈放棄的病例中,仍能被證明有效。
身心的健康主要是個自我形象上的問題,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個很不濟的人。不論他人怎樣勸導開解,他們依然陷於痛苦悲哀之中,相反,一些懂得認識及運用自身內在資源的人,即使處於困難的情形下亦有能力克服。本尊瑜伽是一種能提升我們的自我形象的甚深妙法,所以密續就是一條能令我們的巨大潛能獲得實相的殊勝捷道。
阻礙我們成功轉化為本尊的最大絆腳石,便是我們堅固執著于庸常顯相。只要我們仍舊堅執自己所具有的庸常見解,即沒有把自己視為覺者的空間。假如繼續這樣固執地肯定這具粗顯的色身,我們便無法真實自視擁有本尊的無礙光明身;倘若我們老是認為心的本質是充滿煩惱及粗惡的妄念,就絕不可能觸及自己所擁有的清淨本性。所以,如果我們真的希望獲得自我圓滿成就的滿足,便必須要找出一條能推翻庸常顯執的暴政的策略,必須深明若它仍然影響著我們的身心,是會造成怎樣的禍害。這樣,我們的自我形象只會像現在一段,處於粗劣及有限的形態之中。必須要知道,我們這種對庸常顯相的幼稚認同,只會令自己產生更多的混亂不安及更大的不滿。
任何傾向於猶豫及恐懼的習性均是二取妄心的標誌象徵,這種心念大量產生出一種似乎是延續不止的矛盾想法,好像「我希望看來好一點,但是恐怕會很糟。」這亦顯示出我們慣常對自己的看法是如何膚淺。畢竟,身體外貌並不是任何男女性的真實價值的忠實評估基準。然而,微不足道的身體缺點,不管它是真的還是臆想的,也足以令我們產生極大的焦慮。甚至有一些人由於自慚形穢,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所以充滿自我仇恨,最後竟然走上絕食自盡之路。雖然,這是一種極端的例子,但我認為我們大部份人皆是自我貶抑,令自己為了各種不同的原因而苦惱。
『心向外馳』:
我們的心有時似乎會突然四出狂奔,拼命追逐不同的目標,究竟所為何事?我們正在尋找一種能讓我們達至安定的不知名事物。我們不斷改變目標,希望下一次的遭遇會含有我們追求的事物。結果,我們的心便一直散亂下去。由於我們的心總是有點不滿足,要不斷尋求其他虛幻不實的事物,所以令我們的心念無法專注於現正處理的事情上,即使在處理自己喜歡的事情,亦很容易失卻專注力。因此,我們非但未能發現生命的重大目標意義,反而常常於世間俗事中遭受挫折。
這種有限的自我觀念 - 意指我們被自己堅信庸常顯相的觀念所局限–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便是令我們向外尋求問題的答案,由於習慢把自己看成不完美或認為自己缺少了某些基本要點,所以令我們的心無法反觀身內的資源,從我們內在的力量尋求解決困難的方法。相反,我們認為只要以某種方式擁有某些外界的事物,便能得嘗所願,但我們大家應會很清楚,這種做法是徒勞無功的。我們要令自己擁有什麼東西或什麼人,才能結束這種對安全感的追求呢?只要我們的內心仍不完美,那不論是世上最漂亮的美女、最英俊的男子、最時尚的服飾、最珍貴的珠寶或是最巧妙新奇的主意,也沒有能力把我們的貪欲平息。只要我們仍然認為能在身外找到能脫離生命苦難的庇護所,便沒有辦法能感受到內心的真正安寧。財富及權力顯然不是解決的方法,在世界上所謂的先進發展國家中,高比率的酗酒及離婚個案已說明僅依賴物質財富絕不能消除不安。
即使我們捨棄物質的追求,轉而尋求一些精神上的實在來解決我們的問題,但是,有限的自我觀念仍然能夠嚴重阻礙我們取得任何利益。奉行宗教之道的人皆同樣發覺到,在他們之間是存在著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他們擱在這片骯髒的泥濘中,而那些崇高的聖人卻處於天上某個地方。我們對自身潛力的評價愈低,我們所作的祈禱便愈加可憐可憫,我們甚至會大聲呼喊:「上帝救我!佛陀救我!」但是,只要我們仍被自卑所包圍的話,這種做法能成有多大效益實為疑問。
『探索內在空間的挑戰』:
密續自成本尊的法門是一種對治自卑的直接方法。我們愈能認同自己擁有一具清淨光明的身體及心靈,便愈能夠開啟存在於自己身外及身內的有益力量。如前所說,透過生起次第的觀想,我們便能喚醒天賦的治療力量,甚至連最可怕的疾病也能治癒。這個例子正好說明我們的身心是相互依存,於二者之中,心是我們一切經驗的主要塑造者。若我們心中的自我形象是正面的話,那我們的行為亦自然會充滿自信,能給他人留下一個英明果斷的印象。相反,假如我們的自我評價甚為低劣,便會表現得軟弱無能,問題不絕,容易淪為意外及疾病的犧牲品。
我們的經驗已再三證明,心理觀點是成敗,強弱、美醜、喜憂的基本因由。然而,當我們面對生命上的困難時,慣常便會向外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會直接處理心靈本身,藉此發展出一種能改善我們的遭遇的態度。相反,我們採用了許多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企圖透過操縱外在環境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是這種做法從未能夠帶來持久的滿足。假如這些改變並非由一種深刻的心靈轉化所支援,那不管我們令生活的外觀改變了多少,亦僅是暫時的成功而已。你的問題遲早會捲土重來,令你比以前更感不安,更加不滿。
雖然人皆具足清淨的本性,但卻難以觸及,由於這種深邃微細的感覺,常被自心的粗顯運作方式遮蔽,所以我們一般並未察覺到這種清淨本性的存在。假如我們真的希望認識這種微細本性,就必須斷除散亂,放棄對庸常顯執的堅執,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創造一個能讓自身清淨本性相續現行的空間。然後,當我們運用密續的自觀本尊法門時,便不是在裝模作樣,而是令本已存在於有情內心深處的殊妙功德顯露。
創造這種所需空間方法,乃是各種不同密續修持的首要條件。如果我們試圖運用極為殊勝的密續轉化力量,就必須先行修習這些首要的條件,亦即是要修習各種前行修法,否則我們的修持不但難以奏效,甚至還會對自己造成極大的傷害。超級噴射機雖然可能是最快到達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但是若由一個從未受訓的人駕駛,就只會釀成災難。同樣,密續雖然是達至圓滿成就的最快運輸工具,但是,在我們的身心未作好準備之前即貿然修習此道,便是極為魯莽的做法,僅顯示出我們對密續的整體目標是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