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7 08:32:46
學習次第 : 進階
密義顯說 6.開放心胸
『自利利他』:
直至目前為止,我們已從自我實現的觀點來對修道做出解釋。由於我們認識到我們與所貪境的慣常相處方式,令我們落入不滿足的無盡迴圈中,於是便會愈加積極令我們深層的本性現行起用。我們的目標是要證得一種穩定可靠,即不為四周環境改變所擾亦不受時光流逝所影響的安樂境界,然而,既使具有這種希求達成解脫貪欲不滿的迴圈的大願仍未圓足。為什麼?因為我們根本上只是關心自己的個人利益。
之前,我們的貪欲也許僅限於要擁有種種感官事物,但現在由於生起了一點出離心–這些欲望卻轉向追求自身究竟本性的證悟,然而,其著眼點仍在於「我要這個,我不要那個」的想法。
這種唯重視自己個人的安樂及解脫的偏狹心態,是不可能令我們體現內心的廣大潛能。這種自利心態重視單一有情–即是我們自己 的利益,遠高其他與我們共同承受生命問題的無量有情的利益。這種極受限制的觀點必然會令我們的心胸閉塞,還有,即使我們並未有意識地聲稱:「我是世上最重要的人,他人的問題與我何干,只有我個人的安樂才是最重要的。」但我們的內心卻隱約存有這種想法。
只要我們仍然牢固側重於自己個人的安樂,不論是屬於暫時的或究竟的,我們便絕不能體驗到一種真實心靈開放的廣大性。能獲得這種圓滿覺悟的究竟見地的唯一途徑,便是要令自己脫離這種狹隘我愛執的限制。過去所有男女大成就者的教導中清楚指出,這種狹隘的我愛執習氣只會令自己的心靈僵化窒息,假如我們真的希望實現我們的無上潛能–或我們只是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某些世間的滿足–亦必須降伏這種愛我自利之心,盡可能把握自己奉獻於他人的利益,這才是能成辦完全開放心胸的唯一辦法,也是證得恒久安樂的唯一途徑。
奉獻的意思純粹是指在你的內心所植下某些善根勢力,而你決意盡可能把這些福樂與他人分享。依佛教心理學所說,假如你們缺乏某種程度的奉獻心態,不但絕對不能達到完全的滿足,而且還會惹人討厭及令自己孤獨寂寞。正如班禪喇嘛在他所造的密續儀軌《供養上師法》中曾說:
我愛執即眾苦門
愛護眾母為德本
故于自他互易行
修為心要願加持
(見妙音佛學叢書第一冊《供養上師法·樂空雙運》。頌意是說我愛執乃是一切苦惱及不滿之因,相反,珍愛一切如母有情勝於珍愛自己,卻是一切證德及智慧的根本。所以,請加持我能把這種我愛執轉成關懷他人之心–譯按。)
這並不是某些複雜深玄的哲理宗義,而是一種簡單樸實的開示,只要看看我們的生活經驗,便會知道我愛執是不是一切煩惱及衰損的根因。
班禪喇嘛隨即建議我們要好好看一下世尊釋迦牟尼佛生平所做的事情,佛陀完全捨棄我執,完全獻身於利他,因此達證無上正等正覺之樂。反觀我們這些終日迷執於我、我、我的人,唯一可以獲得的東西,只是無盡的痛苦失望。這是一個非常簡單易明的比較,我們無需依賴班禪喇嘛或其他人士的權威,才可以瞭解這個比較所要指出的事實。我們所需要的理據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及他人的經歷中獲得。只要細心觀察一下,便會清楚知道這種狹隘的自利心總是導致失望,同樣,我們亦能清楚看見,胸襟開闊的利他心能帶來安樂幸福的感覺。
『胸懷廣闊的菩提心』:
我們已經認識到習以為常貪著於感官事物,能障礙我們證得大家所希求的安樂滿足,既然我們是真實熱衷求取最高的人類快樂,這樣便一定要透過出離心的修習,籍此給予自心的空間,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遠離慣常追逐的快樂,好讓我們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同樣,只要我們依然過分地關注自己個人的安樂,便永不可能體驗到圓滿覺心的妙樂。換言之,若我們希望達至最高的目標,就一定要培養最高的發心修道動機。
這種殊勝的動機在佛法的專門術語中是稱為「菩提心」,這是一種推動我們為了能夠成辦最大的利他而求證圓滿菩提的發心。唯有把自己貢獻于一切有情安樂的工作–亦即是唯有透過培養菩提心的開闊胸襟–我們自己才能永遠受用的殊勝妙樂。
這種菩提心的奉獻心態,是一種能夠把自心全面轉化的巨大力量。這是可以透過自己的體驗來證實的,並不是某些要以盲信來接受的事物,當我們心中發起菩提心時,一切生活上的美好事物皆會水到渠成地自然降臨在你的身上。現時,由於我們的內心是充滿著我愛的念頭,所以看來唯是招來不幸。但是,若我們具足菩提心的話,便自然會招來良好的朋友、好的飲食,及一切好的東西。
正如DL喇嘛所說:「即使你們要自利,但是低限度亦要是明智的自利。」DL法王的意思是透過這種特殊的語氣來告誡我們,菩提心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一種極大的自利心態。因為當我們出於慈悲心而把自己奉獻給他人時,所得到的喜樂回報會遠遠大於由其他方法所獲得的快樂。我們平常所得的快樂不但非常微小,而且很容易便會失去,所以若我們希望能更加快樂的話,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致力獻身於利他。
『解脫我愛執』:
我們不要以為「菩提心」是一種只能以信心來相信接受的宗教觀點。這種殊勝慈悲觀乃是通達自他實相的直接效果,每當我們只是關心自己的時候,似乎便難以克服我們的麻煩。由於我們老是想著自己,所以,便會憂心忡忡,不斷產生:「我的樣子不夠好」,「他人不會喜歡我」或「我恐怕不會成功」等想法。但凡與這個「我」有關係的事情,皆會變成一種麻煩,一種憂慮或一種能對我們的安樂構成威脅的問題。
能衝破這種自我迷執的唯一辦法便是對他人開放自心。當我們真心關懷他人的利益時,最低限度亦會在一段時間之內,自然不甚注意自己的個人問題,而且,由於悲憫他人之心取代了自我憐惜的想法,我們便能發現內心的智慧與力量的秘密寶藏。也可以說,僅具有這種大悲菩提心已是一種覺悟證德。當我們在心識中創造出這種開放的空間,便會引生無量的宇宙德性,我們會進入廣大的宇宙關懷領域中,不會封閉在我們的狹隘個人現實中,這樣我們大部份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我們常常小題大做,製造出這類無義的事情,把生活上的小事化大。無論如何,當我們發起這種廣大的菩提心見地時,這些低微的自我關注便會變得不重要,再不會令我們困惑。若我們卸下這個愛著自我的重擔,便會微微體驗到一種與圓滿心靈成就同時出現的全自在感覺。這種經驗是值得鼓舞的,因為它們能顯示出令人極為信服的實際效益,並能證實日復一日地修習轉心的價值。
『對菩提心的誤解』:
一些人們在初次聽聞菩提心時,會把它與一種感情用事,極為情緒化的心態混淆,譬如:「我極希望人們能得到快樂!一想到他們正在受苦我便無法忍受。」這些人因為受不了他人所遭逢的困境而感到沮喪,可是,真正的菩提心完全不是這回事,菩提心與這種痛苦無助的心毫無關係,相反,菩提心是明澈隨和的,它除了擁有平靜的智慧外,還具有一種深厚的悲憫感,這是一種能讓我們把自心儘量敞開的徹底開放心態。
許多人在初次聽聞菩提心的教法時,亦會產生出另一種錯誤的想法。由於為了能以最究竟及最完善的方式圓滿利益其他人,所以必需要發展我們的內在潛能,但是他們以為在究竟成就佛果之前,是沒能力從事任何幫助他人的事,所以他們認為必須首先苦學多年,然後再開始從事調心的修持。當修持了一段長時間之後,才有可能生起出離心及菩提心,而且,未來還要經歷無數生才能成佛,這時便能夠開始利益其他有情。
要知道,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我們只是把一套如何發展精神修行的死硬觀念來加重自己的負擔,這僅是另類的束縛或幻想,若我們堅執這套死板僵化的生命程式,恐怕在我們得知大限之期將至前,仍然不會踏出第一步!
事實上,在我們修習慈心、悲心、智慧及其他一切成佛慧觀的同時,我們仍能夠常時不斷地幫助他人。首先,我們只需要以一種致力降服我愛執的心願,過著簡樸單純的生活,這樣,我們便能自然利益他人。第二,從最初至最後的每個精神發展步驟中,皆會因應我們所達至的水準,各自具有程度不同的功德力用,讓我們能以此利益有情,實際上,我們是可以在現時的能力範圍內幫助別人。因此,這種認為我們在未覺悟前是無法利他的想法,實在是傲慢及愚癡的,這種想法正好反映了一種對修道的基本誤解。
這種誤解是與我們一向以來所持的生活態度有關,譬如,我們在學校讀書時會這樣想:「我現在一定要學習這些課題,最後才可以通過考試,取得學位,然後便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多賺一點錢,這樣我才會快樂。」由於這一切皆以未來為著眼點 -「當我有足夠的金錢時」,「當我有自己的家庭時」,「當我退休時」- 所以很容易把我們修持的想法轉變為:「當我完成修行時,」「當我們開悟成佛時」,然而,這種思維方法是頗為顛倒荒謬,這種對未來的虛擬幻想同樣會令我們現前的行為變得不切實際。
最重要是明瞭真正的修持乃是一種要時時刻刻,日復一日地實行的事情。不論我們能做什麼事情,不管我們具有什麼的智慧,皆要把它們回向於利他。我們只須要令自己的生活儘量過得簡單純樸,這種做法本身便是一種極大的利他,而且我們在成佛前已可以開始實行,無需苦苦等待。
『大悲的基礎 - 平等心』:
若我們對菩提心的理論已取得清楚簡要的理解,並且嘗試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實行,把這種開放的利他心靈在所有活動之中進行實驗,這才是一種充分的精神修持。能做到這樣當然是最好不過,但是發起真實的菩提心,是能自然無造作地生起愛他勝自的心念–乃是一種甚深的證語,這是要經過長時修習才能證得,並非一蹴即至。因此,單憑希望決不能發展出一種完全開許的心靈,我們必須按部就班,長期修學才能成就。
私意認為,佛教的其中一種優點便是貢獻給我們一種實用的調心法門,佛教絕不會這樣說:「菩提心是難可了知的,因為佛陀是這樣說的!」相反,佛教給予我們種種發展這種心態的方便法門,我們自己可以去看一看,這些方法是否可行,菩提心是不是真的難可了知。
按照這些法門所教,第一件事情是需要具有「平等心」或「等舍心」。正如建屋的地基一般,平等心–這是一種對所有眾生遠離親疏朋黨的公平心態–乃是長養菩提心的基礎。從過去行者們的經驗可以得知,當他們得這種平等心後,菩提心便會快速無難地生起。不過,由於我們心中對於怨親愛憎、黑白分明的習慣極為根深蒂固,所以實在不容易速成這種平等不偏的心念。由於具有猛厲的執著貪欲,所以令我們愛著於親友,憎恨排斥那些不喜歡的人;對於無數看來似乎與我們沒有利害關係的人,我們則會漠不關心,視而不見。只要我們的心仍被這些愛、僧及冷漠的態度所操控,便永不能在心中生起殊勝寶貴的菩提心。
「平等心」既不是一種知識觀念,亦不是一種思想戲論,它是一種心所,而是一種能透過不斷串習來達成的特殊意識功能。若要生起平等心便得耗費極大的努力,也就是說,你們必須要調伏自心,把對待他人的基本態度轉變。舉例說:當我與一群參加禪修課程的新學員初次見面時,會對他們一視同仁。因為我從未認識他們其中任何人–他們就像突然破土而出的菰蕈–令我無暇對他們生起貪執或嗔心,對我來說,他們是完全沒有分別的。假如,我能把這種對待這些新相識的陌生人的公正平等心態,用來對待我喜愛的好友或我憎惡的怨敵,這樣便能夠開始發展出對任何人的真正平等心。
要發展這種圓滿平等心是有一套極詳盡的修持方法。簡言之,你們可觀想被自己最親愛的朋友、最壞的怨敵及全不認識的陌生者等三類人所圍繞。其中一種觀想方法是觀想親友在你的後方;仇敵、陌生人及其他一切現人類身相的眾生在前方共同聚集在你的身旁。依照這種排列方式觀想後,你們便要細心觀察自己對這三類人的感覺,還要分析一下你為何會把他們這樣分類。
若你反問自己:「為何我會親近這些人而疏遠其他人?」,這時,你可能會發現你所持的理由是非常表面的,可能這只是基於幾件特定的事情而成立的。例如:你把第一類人稱為朋友的理由,也許是因為當你想到他(她)們時,便會記起他(她)們的恩惠或可愛之處,第二類表面看來是怨敵,可能是由於你記得他(她)們曾經對你做了或說了某些特別討厭的事情。至於第三類被你視作陌路的人,可能是由於他(她)們在你的記憶之中,從來沒有對你做任何有利或有害的行為。
對於這些不同的反應,你所持的理由實在是頗為武斷的。倘若你能老實地追究一下自己的記憶,便肯定會發覺在你想及這三類人時,實有許多事例能證明你對他們的硬性分類並不恰當。你可能要好好回想一下,你現時極為鄙視的仇敵,當日也曾施恩於你;那些你現在極為關懷的好友,過去亦曾經令你怒不可遏,甚至那些現時被你視為無關緊要的人,亦一度與你有著極大的關係。只要你認真的思維一下個中的道理,便不會繼續像現在一樣,以極為偏頗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人。當你深切反省時,便會發現一切有情於無始過去生中,亦像你今生的友敵一般,與你結下同一樣的恩怨,最後你便會知道一切眾生皆曾屢屢成為我們的朋友、敵人或陌生者,所以一切眾生悉皆平等。
透過這種方法來修心,你對友伴的貪愛;怨敵的嗔恚,或對陌生者的冷漠感便會消除,這便表示你已開始達成平等心之證量,只要你們能夠透過實修來保持這種覺受,它最終必會成為你心靈的一個重要部份。
修習平等心是令心靈良好健全的最佳方法,只要你去修持平等心,便無需付出每小時一百大元的代價來進行心理治療!只要閉上眼睛,對一切身體感覺不加理會,捨棄五種根識,讓自己完全沉潤於平等心境的究竟覺性中,這樣你必定會變得更平衡,更開放及更平和。即使修習這種法門十分鐘,你便會進入一個不同的世界。
對於平等心的修習還有另一種常見的誤解。有一些人會以為平等心的意思是要把所有人變成全無分別。他們害怕會削弱他們對家庭及朋友的情感,懼怕他們的愛情會消失,但這是無需擔憂的,因為若我們具備真正的平等心,你的心靈便絕不會把任何人拒於門外。
我們愈能訓練自己認識眾生的基本平等性–斷除把他們硬性地標籤分類為朋友、敵人及陌生者的習性–我們的心靈便會愈加開放,令慈愛的力量能無限擴展,我們若能令自己的偏袒心態消除,便能夠完全欣賞所有眾生,無有一人例外,我們會衷心希望一切有情離苦得樂。所以,我們從平等心的基礎出發,便能夠發起慈心、悲心,乃至最後能發起圓滿具量的菩提心證德–完全獻身於一切有情的究竟利益的廣大心胸。
『菩提心是修持密續的必需條件』:
菩提心是有效修持密續的必需條件,所以菩提心的修習是絕不可少。所有大師皆異口同聲地說,欲要如法具量地修持密續,我們就一定要具足極為堅實的菩提發心。真實具量的密續行者是希望依循最快速的成佛之道,而不是貪求速證涅槃,這是因為他們擁有難忍的利他大悲心,他們知道達至成佛的時間有多久,等待救度的眾生所苦候的時間亦有多久,所以那些希望能儘快成辦最大的利他者才希望求取速疾的密續乘。
雖然,菩提心確是密續修持的重要條件,但更精確的說法反而是這樣才對:修持密續的目標是為了增上行者的菩提心境界。
續部有許多本尊的修法–如觀音、文殊師利、度母等等–可供你們修習,亦有許多本尊可以讓你們觀修,但是為何會有這些本尊呢?這些本尊修法的功用又是什麼?這些本尊及修法的作用就是為了發起及增長利他菩提心,此外再無其他的原因。事實上,所有密續修法均以生起堅實的菩提心為其純粹的目標。
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修法為例,行者把心識現為一位光明顯赫,具足千手千眼的聖者,其整體理由乃是為了讓我們能救護一千個受苦的有情,否則你們還會有其他要擁有這麼多手臂的嗎?再者,假如你對於這種顯現方式感到不自在,可以隨時把你的修法與你的文化背景互相結合,你們大可觀想自己化現為耶穌基督、聖方濟、白衣觀音或任何一位聖者。
但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譬如,我們要知道觀音菩薩與耶穌基督實在是完全相等,兩者的本性皆是完全無私獻身於利他的事業上。所以,當我們希望透過密續的修法、祈請及種種方便來效法他們時,只能夠同樣以無私方式來服務他人。這種對他人的無私奉獻便是菩提心的真正意義,所以,菩提心不但是密續的主要條件,更是這種修法的最大果報。